美国不让华为愿意让华为进入它的市场,为什么欧盟却同意

美媒:为什么美国更需要华为 _数码频道_新浪河南
美媒:为什么美国更需要华为
  钛媒体注:近日,美国知名科技博客GigaOM突然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美国更需要华为,而不是华为更需要美国》,文章罕见地将天平倒向了华为一方,这一美国媒体认为,如今,有能力建设一个相当好的移动网络的企业已经为数不多,而美国对华为的禁入政策,严重扭曲了本已倾斜的行业平衡。
  “我可能是第一个站出来承认的――我没资格去判断和评论华为在美国境内运行是否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尽管我的同事Stacey Higginbotham对于该争论做了大量研究)。但是我确切知道美国移动市场的竞争形势。如果华为被处以“禁入”,让竞争价格保持在低水平的关键行业力量之一将瞬间消失。这不是美国移动行业想看到的情景。”
  钛媒体编译了相关文章,简单概述如下:
  最近,华为遭受了不小的政治层面的打击。先是美国立法者因为该电信基础设施制造商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而呼吁制裁该公司,除此之外,美国电信公司Sprint和日本软银刚刚与联邦政府达成一项协议,该协议将禁止华为的设备进入现在和未来的美国网络。
  屡屡受挫的华为高级副总裁兼轮值CEO徐直军(Eric Xu)对此问题的立场不再严肃,他说他的公司不再对美国市场有兴趣,实际上也停止了关注围绕该问题的争论。徐开始故作姿态,没有一家全球设备制造商会对世界上最大的电信市场置之不理。
  但是,他的言辞之中还是反映出个中真相。即便在没有美国大型基础设施订单的情况下,华为自身做得已经很好了。美国的运营商也许在抵制华为的诱惑力,但是加拿大、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的运营商并非如此。按照一些标准衡量,华为已经超过爱立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信供应商。
  此外,徐的声明中甚至带有隐藏的威胁。华为也许不需要美国来获得成功,但是美国如果想保持电信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它需要华为。
  其实美国,是华为十年多以来难以逾越的一道坎。从2005年华为赢得首个欧洲合同开始,7年的时间里,华为已经与全球大部分运营商特别是前50名运营商相继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唯独美国市场久攻不下。
  最近,尚未从欧盟反倾销案中脱身的华为,又遭到美国政府的打压。美国又开始就日本软银竞购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print案提出交涉,要求Sprint 和日本软银同美国当局达成协议,同意将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计划作为收购Sprint 交易的一部分,同意美国政府在Sprint的设备采购问题上拥有否决权。
  华为为什么接连遭美国重创?钛媒体整理了近年来华为在美国所受到的一些挫败,或可窥一二:
  一、继美国国会提出禁止“华为”后,今年以来华为遭挫的频率明显提高:
  1、今年2月份,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华为和中兴发起的3G和4G无线设备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
  2、今年3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的一项预算拨款法案中规定,联邦机构在采购中国企业生产的IT系统之前必须得到联邦调查局(FBI)或其他权威机构的批准,这实际上限制部分政府部门购买中国企业生产的信息技术系统,严重影响华为部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3、4月8日,众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迈克?罗杰斯(Mike Rogers)重申之前的论断,称华为是美国的安全隐患。
  二、不过不仅是今年,华为从2001年进入美国市场后就屡屡碰壁。
  2001年,华为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当时,由华为高级副总裁陈朝晖带领一小队员工来到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普莱诺市,成立了华为第一个美国办事处。不过,直到3年后,任正非来到美国视察陈朝晖他们,当时的华为还没有和任何一家美国客户签订合同,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就在任正非来美国之前,华为受到思科的打压,思科2003年就华为侵犯思科知识产权的问题正式提起诉讼,请求法庭下令,禁止华为出售侵权产品。不过,思科这一请求被法庭驳回。随后在2004年7月,思科与华为达成最终和解协议。虽然这场官司以和解结束,但在这两年中,很多客户的合同就此搁置,华为进军美国的进程明显受阻。
  不过,华为并未就此放弃美国市场,开始尝试曲线进入美国。2006年初,华为与北电成立合资公司,开发超级宽带产品,试图绕道加拿大这个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曲线进入美国。但是,华为的这个计划在北电2009年宣布破产而落空。
  此后,华为还试图收购北电的无线资产,以获得美国运营商的客户资源,但遭致美国政府阻挠,进入美国市场的希望继续落空。
  实际上,华为在美国市场遭受到的打击远不止这些。三次并购被否:3Com、2Wire、摩托罗拉移动网络,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以安全担忧为由介入;三次交易被否:Sprint价值50亿美元的移动网络设备采购、Verizon和AT&T的LTE采购、公共应急通信网扩建项目;一次专利购买被迫取消:3Leaf。
  最让华为受伤的是本来Sprint在两年前已经将橄榄枝伸向华为,眼看Sprint价值50亿美元的移动网络设备采购大订单就要到手了,但是Sprint受到来自美国政府和部分国会议员的压力,在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选择了同样来自亚洲的三星。
  其实,为了拿到Sprint 的招标,华为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努力,还专门找了美国本土咨询公司美联公司Amerilink作为缓冲,以打消美国的安全顾虑。Amerilink公司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前副主席威廉?欧文斯 (William Owens)创办。
  华为在美国还有突破的机会吗?
  那是不是说华为在美国市场完全没有机会了呢?如文章开头所述,徐直军称“我们已经对美国市场不再感兴趣”,“在运营商业务方面,华为未来主要的增长市场是发达国家地区,但不包括美国。”这被外界解读为华为放弃美国市场。
  对此,《通信世界周刊》总编辑杨海峰认为此番言论存在误读,“这是谁传的呀,徐总说的是新增长市场主要集中在27个发达国家,而美国现阶段很难获得大的增长,因此没有列入这个增长序列。”
  在长期观察华为的《中国企业家》记者冀勇庆看来,华为受阻的主要是运营商市场。除了运营商,华为还有企业和消费者业务,这两个业务在美国是开放的。那么,华为有实力吗?
  在冀勇庆看来,仔细想想,华为的路由器能够与思科竞争吗?华为有实力提供完整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吗?华为能够了解美国银行的IT需求吗?显然还远远做不到。因此,华为企业业务在美国的前景同样不容乐观。
  再说消费者业务特别是终端业务,美国公司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苹果仍然盘踞在最高点傲视群雄,无论是三星还是中华酷联,更多地还是依靠美国公司谷歌提供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才得以进入追赶着的行列。无论是对芯片、操作系统、屏幕等关键资源的控制,开始对消费者市场的理解,华为都刚刚入门。就凭这个实力,要进入美国智能手机的主流,恐怕也是难上加难。
  2010年年初联想集团也曾经在拉斯维加斯,由美国人、首席运营商Rory Read发布了乐Phone,最后在美国市场同样是一无所获。先不说美国消费者用惯了iPhone是否看得上你出的手机,再说美国手机市场也同样是运营商主导的市场,他们还是一样的很“讲政治”。
  未来,华为在美国市场仅存10几亿的份额或许也将受到威胁。
  据彭博社报道,华为或许将失去它在美国境内最重要的客户之一:Level 3通信公司。该公司经营大型宽带网络系统,美国大多数电信服务都会用到他们的产品。据摩根大通证券公司(JMP Securities)分析师埃里克?萨培杰(Erik Suppiger)估计,Level 3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自2009年以来已经从华为采购了2亿美元的光纤网络设备。
  按营收计,华为已超过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设备供应商。这与它在中国、欧洲和新兴市场的业绩成长密不可分,但惟独美国市场经营惨淡。尽管华为已经与全球45个顶级运营商开展业务,却没有与美国任何主要运营商达成合约。华为2012年大约35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中,只有13亿美元来自美国。
  在今年5月初,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的华为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在新西兰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美国目前运行的网络中,几乎不存在华为的设备。我们从未向美国主要运营商出售过任何重要设备,我们也未向任何美国政府机构出售过任何设备。美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都与华为无关。”
  现在,华为把心思放在了加紧扩展新业务,开始转向智能手机和面向普通企业的信息系统,以减少与欧盟、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国的摩擦对华为造成的损失。美国不愿意让华为进入它的市场,欧盟却很乐意呢?美国不愿意让华为进入它的市场,欧盟却很乐意呢?小海谈科技百家号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理解为美国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作祟,美国对华贸易控制是最严重的。美国对华商业贸易一直采取双重标准,单边政策——只允许其需求商品,原材料,进入其市场,当商品对美国本土有竞争性,就毫不客气进行商业制裁,华为公司让他们感到了竞争,所以美国进行抵制。因为美国本土通讯业同行对于提供物美价廉质量上乘通讯设备和服务的华为感到有很大压力。而且如果华为仅仅只涉及到手机业务那就简单很多,但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机密就在于通信基础,华为核心业务是做基础通信设施,在美国看来或许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了,加上任正非的有军工背景,在美国看来是相当敏感的。在这点上,美国特别在意。所以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设置壁垒,不但阻碍中国在美贸易,在国际上也是如此,每当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大单,美国马上予以阻碍,从墨西哥高铁项目,就可以窥见一斑。那为什么华为能进入欧盟市场呢!?欧洲没有什么生产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公司,爱立信和诺基亚都是通讯设备供应商。如果没有华为这一领域就只有美国的巨头,我认为没有一个欧洲人会希望自己的服务器都是美国人的。如果华为进入了欧盟市场,中国也会让更多欧盟的企业进入中国的市场,还可以替代美国企业离开后留下的市场份额,何乐而不为呢?再者华为便宜,而欧洲近年来他们没那么多钱了,而此时华为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毕竟华为的产品便宜还好用。欧洲不想使用美国的设备,希望选择其他厂商,而华为的东西不错,能够替代美国企业的设备,而且价格还比较公道,所以欧洲就大量使用华为的通信基础设备了。况且华为的业务非常广,除了基站业务之外,它的其他业务都不与主要的欧洲科技公司产生冲突。因此,欧盟让华为进入市场是时局所需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海谈科技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天才跟科学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华为欧洲业务堪比2014总交易量 好似主场作战
华为欧洲业务堪比2014总交易量 好似主场作战
7月18日,作为中国的网络与设备制造商,华为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曾遭遇了一些阻力,例如目前在进军美国市场或许就面临着一些挫折。不过,与在美国市场相比,华为在欧洲市场的境况却大相径庭。
数据显示,华为今年以来已经与欧洲的多家公司签订了15起合作交易协议,几乎与2014年总交易量持平。华为在欧洲市场的此类合作主要集中在云存储、电信设备、自动化和安全行业等方面,合作伙伴则包括欧洲电子巨头德国电信公司、软件制造商公司以及位于慕尼黑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等。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
华为首席战略营销官徐文伟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是一个开放受人欢迎的市场,可以让我们很好地开拓业务。对华为公司而言,欧洲越来越像是我们的另一个本土市场了。&
华为还认为,该公司能够帮助欧洲将传统的制造商和产业连接到互联网之中。对此,徐文伟称:&我不认为美国会主导整个&物联网&,相反,我们认为欧洲将能够很好地主导世界走向产业数字化的道路。&
事实上,早在2012年开始,华为在拓展美国市场方面就遭遇了重重阻力,这一结局也制约了华为向美国市场拓展其主要业务,即销售网络设备。目前在美国市场,四大电信运营商都没有使用华为的设备。
当然,对华为而言,美国市场的大门并未完全关闭。华为也向美国消费者销售智能手机。但是,美国市场目前仍是华为开展业务的一小块市场。据行业研究机构IDC的数据,华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供应商,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5.2%。
但在美国市场,华为只在21家智能手机供应商中排在第13位,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还不足1%。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华为在美国市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只有11万部。
在这样的情况下,欧洲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华为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徐文伟对此表示:&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我们公司已经增加了与欧洲主要大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而且还加大了投资欧洲研发中心的力度。&
今年初,华为宣布与德国大众合作,共同展示了一套应用软件,这些软件可以让华为手机用户安全地将他们的设备连接到他们所选择的大众汽车中的信息与娱乐系统之中。除此之外,华为公司还为奥迪Q7 SUV汽车提供了超速LTE连接功能。就在上个月,华为方面还宣布,该公司已经与德国电信合作,以此共同拓展德国电信公司在欧洲市场的云业务。(悦潼)
您可能也感兴趣:
印度手机市场最新完整的数据报告终于出来了,与《Nokia正在印度改变功能手机市场》中小新预...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德国认证机构:华为5G基站可进入欧盟市场|华为|5G|欧盟_新浪新闻
德国认证机构:华为5G基站可进入欧盟市场
德国认证机构:华为5G基站可进入欧盟市场
原标题:德国认证机构:华为5G基站可进入欧盟市场  新华社柏林4月18日电(记者张毅荣 乔继红)德国认证机构“T?V南德意志集团”发言人18日告诉新华社记者,日前已向中国企业华为发放首张5G产品CE-TEC证书,这意味着华为5G基站能合法进入欧盟市场。  据了解,CE-TEC是欧盟无线设备指令型式认证。T?V南德意志集团发言人萨比娜·霍夫曼说,按照欧盟无线设备指令,集团对华为5G基站进行了约两个月的测试与认证,最后认可它满足欧盟要求。  霍夫曼表示,该集团有150多年历史,是一家专注测试、检验、认证的机构,目前正在积极参与数字化时代;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方案提供商;双方从2000年开始就在基站、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方面开展合作,集团未来将继续与华为合作,确保信息通信领域所用技术的安全可靠。  此次通过认证的是华为一种5G C波段基站,它面向超高清视频等需要大流量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场景,让用户上网速度更快,时延可低至毫秒级。  另据介绍,华为自2009年开始启动5G相关研究,已在全球建立11个5G研究中心,跟全球多家运营商合作进行技术测试并建设了预商用网络。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推荐内容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ARTIC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盟日本欲跟随美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