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轻度和中度的如何开导抑郁症患者者,不论他病了多久

  抑郁症按患病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抑郁症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中度是抑郁症的一种,可见,抑郁症中度是抑郁症种类中不算太轻,但也不至于太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它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动抑制。  抑郁症中度的临床表现如下:  一、精神运动性阻滞:精神运动性阻滞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行动迟缓,患者很少有自发性动作。不想做事,懒散无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二、脑功能阻滞和忧郁性认知:患者感到自己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大脑效能下降,无法胜任正常工作。或具有忧郁心境导致思维认识上消极悲观和自卑,称为“忧郁性认知”。  三、情绪持续低落:中度抑郁症患者对外界喜怒哀乐的情境视而不见,忧郁心境占优势地位。抑郁、悲伤、失望、苦恼、意志消沉等负性情绪相当显著,且持久和不易变动。  四、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缺乏兴趣和精力减退,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和特征之一。患者抑郁、悲伤、失望、苦恼、意志消沉等负性情绪相当显着,且持久和不易变动。  五、明显的焦虑和激越:中度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明显的惊慌不安、激惹不宁、焦虑色彩,被称为“激越性抑郁症”,这在更年期抑郁症中这类病人不少见。  六、思考能力变弱:中度抑郁症的表现还体现在脑功能和思维效能的抑制下降。患者感到自己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构思困难,无法胜任正常工作。【本文由广州协佳医院神经科供稿】
最少可输入2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其他人还看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 2016 QIUYI.CN
京公网安备中度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中度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中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抑郁症按患病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轻度抑郁症、中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可见,中度抑郁症是抑郁症种类中不算太轻,但也不至于太严重的一种心理障碍。它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行动抑制。详细的的中度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如下: 一、精神运动性阻滞:精神运动性阻滞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行动迟缓,患者很少有自发性动作。不想做事,懒散无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二、脑功能阻滞和忧郁性认知:患者感到自己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大脑效能下降,无法胜任正常工作。或具有忧郁心境导致思维认识上消极悲观和自卑,称为“忧郁性认知”。 三、情绪持续低落:中度抑郁症患者对外界喜怒哀乐的情境视而不见,忧郁心境占优势地位。抑郁、悲伤、失望、苦恼、意志消沉等负性情绪相当显著,且持久和不易变动。 四、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缺乏兴趣和精力减退,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和特征之一。患者抑郁、悲伤、失望、苦恼、意志消沉等负性情绪相当显着,且持久和不易变动。 五、明显的焦虑和激越:中度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明显的惊慌不安、激惹不宁、焦虑色彩,被称为“激越性抑郁症”,这在更年期抑郁症中这类病人不少见。 六、思考能力变弱:中度抑郁症的表现还体现在脑功能和思维效能的抑制下降。患者感到自己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构思困难,无法胜任正常工作。 以上对中度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做了六种详细的介绍,患有中度抑郁症的病人还有可能伴随出现失眠、焦虑症、恐惧症、情绪悲观、自卑、失望、无助等现象的出现。换上中度抑郁症的患者也不必担心,多与人沟通,多对别人诉说,多参加一些化外体育活动,种种花,舒缓心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这样做了相信你总会恢复心理健康的。
权威医生回答
抑郁症的表现因人而异。但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为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而思维迟缓、运动性迟缓或激越、焦虑、精神病性症状、躯体症状,甚至是自责自罪、自杀观念和言行等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表现为患者悲观的情绪,悲哀,忧郁,对日常的大部分活动都失去兴趣或乐趣等现象都是重度抑郁症表现。食欲差,体重显著减少,也是重度抑郁症表现中十分明显的症状。其次,抑郁症表现还体现在失眠或睡眠过多,顽固性睡眠障碍已成为本病重要的特征,在早期就具有提示价值。失眠常可出现在所有其他症状之前,而且睡眠恢复正常,常是本病恢复正常的第一个征象。其特征是无原因的、顽固的、久治难愈、持续时间颇长的失眠,表现有早醒、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半夜醒来后无法再入睡等等。另外,显著减缓或激越;感觉自己没有价值;思维和集中注意的能力降低,健忘。一行动迟缓轻微抑郁症在自己的行动上不会有任何表现,会很用心的自己控制着自己的行为,但如果发展成为中度抑郁症的话,在行为上就得不到自我控制了。不会勉强自己做什么事情,于是在行动上开始出现很大的变化,比如行动非常的迟缓,不愿意做任何事情,除非有人想尽办法的逼着做,不然的话是不会自己主动做的。中度抑郁症在行动上表现的是非常懒惰的,看起来就好像浑身无力似的。二对事物毫无兴趣中度抑郁症患者不管做什么事情,也不管有人在他面前做什么,基本上不会表现出热情或者是兴趣,即使有些许的的表情,也不过是一种非常勉强的表情罢了。不管自己以前曾经有多么喜欢那些事情,或者是有多么喜欢和某个人在一起,此时此刻的中度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完全是“我没兴趣”的姿态。三精力下降中度抑郁症患者会感觉到自己的精力瞬间被抽走了一般,不管做什么事情,哪怕呼吸,他们都会感觉到有些许的困难,觉得自己很虚弱,连呼吸的能力都好像被某些神秘的力量给剥夺了一半似的。这是中度抑郁症患者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比如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叹息声总是一半一半的发出来,就好像下半截的叹息没有任何发出来的力气了一般。四心态“扭曲”抱歉我只能用扭曲这个词汇了,因为中度抑郁症患者在这个时期,心态确确实实进入了一种扭曲的状态里,不管是在思考的时候,还是在看待一些人与事的时候,他们不能够保持理性,连最基本的正常思维都不会有,有什么事情都是往那些过激的方面考虑,刻意的将一些丑陋或者伤感扩大化,让自己随着那些扩大出来的情绪变得“心态扭曲”。五幻想自己的无能中度抑郁症患者会产生这样一种很奇怪的心态,他们总觉得自己非常的无能,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就算是一个表情,都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有些中度抑郁症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行为,比如有一阵会非常努力刻苦的做事情,别人感觉到做得非常好了,可患者还是会觉得不满意。而有时候他们会表现的 什么都不做,很是悲伤,其实这就是他们对自己感觉到无能的一种表现。六过度自责抑郁症患者会在中度的时候,对自己产生一种很强烈的自责。除了感觉到自己无能之外,这种自责会时时刻刻的出现。比如家里出现了一点小事,孩子哭了,狗狗闹了,这些小事情都会被中度抑郁症患者认为是自己的原因。任其发展下去,哪怕是天气变了,他们都会觉得和自己有关,会产生深深的自责感。
1、精神运动性阻滞。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行动迟缓,患者很少有自发性动作。不想做事,懒散无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2、情绪低落、心境恶劣、缺乏兴趣和精力减退。是中度抑郁症典型表现和特征之一。患者抑郁、悲伤、失望、苦恼、意志消沉等负性情绪相当显着,且持久和不易变动。
3、过度焦虑和激越。中度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出现明显的惊慌不安、激惹不宁、焦虑色彩,被称为“激越性抑郁症”,这在更年期抑郁症中这类病人不少见。
4、脑功能阻滞和忧郁性认知。患者感到自己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大脑效能下降,无法胜任正常工作。或具有忧郁心境导致思维认识上消极悲观和自卑,称为“忧郁性认知”。
抑郁症的表现可以从身体症状、情绪、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一、身体症状
由于环境的改变,一些患者的情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突出的会表现为各种身体的不适,以消化道症状较为常见,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还会有头痛、胸闷等症状,患者常常会纠缠于某一躯体主诉,并容易产生疑病观念,进而发展为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但内科检查却发现没有大的问题,相应的治疗效果也不明显。
二、情绪低落
抑郁症患者具体可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抑郁悲观,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程度较轻的患者感到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感到“心里有压抑感”、“高兴不起来”;程度重的可悲观绝望,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常诉说“活着没有意思”、“心里难受”等。更年期和老年抑郁症患者可伴有烦躁不安、心神不宁、浑身燥热、潮红多汗等,而儿童和少年可以表现为易激惹(如不耐烦、为一点小事发怒)。典型的抑郁心境还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即情绪低落在早晨较为严重,而傍晚时可有所减轻。
三、意志活动减退
很多患者没有节食时会伴有食欲下降或者亢进、体重减轻或者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5%),几乎每天都有失眠或睡眠过多,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性欲减退,女性患者会出现月经的紊乱。
一、抑郁症之重度抑郁症
1.有故意伤害行为
患者觉得自己承受不了这样的抑郁压力,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自杀的想法常会在患者的脑中出现。通常患者在家属或者是医生的面前是不会表现出这种想法的,当周围没人的时候,就会实施自己的想法。或者是会故意逃避家属和医生,为自己的自杀计划找机会。所以,抑郁症患者自杀往往是成功的。
2.身体机能下降
重度抑郁症患者在言语,思维,行动方面有严重的障碍现象,比如说话会很缓慢无力,言语内容很让人费解,十分喜欢胡言乱语。有少数重度抑郁症患者会整天都不说话,眼观呆滞,或者发直,对周围的问话都不予理睬。思考能力受阻,反应能力很慢,有严重的健忘现象。行动缓慢,全身乏力,连做一些日常的家务事都非常的吃力。有的患者甚至会在患病初期出现性功能减退的现象,即可出现性欲减低,例如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二、抑郁症之轻度抑郁症
1.身体素质下降
常觉得头痛发晕,胸闷口干,耳鸣眼花。晚上睡眠不好,入眠时间长,睡眠浅,夜里容易被吓醒,醒来之后难以再次入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不在焉,工作效率下降。食欲也下降,平时喜欢吃的东西现在都没了胃口,体重下降,身形消瘦。
2.情绪起伏大
抑郁症患者会呈显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同时有些病人会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有的患者会存在心境昼重夜轻的变化。清晨或上午陷入心境低潮,下午或傍晚渐见好转,能进行简短交谈和进餐。昼夜变化发生率约50%。患者情绪变化明显,会持续的情绪低落,对周围任何事物都没有热情,对周围人的态度也比较冷漠,好像整个世界和自己没关系了一样,闭门不出,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也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整天闷闷不乐。有部分患者疑心变得很重,常会怀疑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变得很容易计较大小事情,常郁在心里,也不愿意和别人提起。
满意请采纳哦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理科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您的位置: &
& 怎样对待抑郁症患者
怎样对待抑郁症患者
1怎样对待抑郁症病人?
问:孩子得了抑郁症,怎样对待他,等他痊愈了,已惯的不成样子.家长怎么办?
王淑敏医师: 首先一定要正确对待.忧郁症患者日常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对待客观事物,解除思想顾虑,避免忧思郁虑.
  (2)培养,锻炼自己的思想情操,不要过于压抑自己的内心情感,经常与自己认为信得过的人谈谈心里话,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平",甚至可以大哭一声,能发泄出来要比闷在心中好受.
  (3)培养自己的业余兴趣与爱好,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使精神有所寄托.
  (4)多吃一些食含钙类的食物,如黄豆及豆制品,红枣,柿子,韭菜,芹菜,蒜苗,鱼,虾,牛奶等.
  (5)忌食酒类及咖啡等食品.
家长的鼓励和支持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但什么都要适度,不知道孩子是否已经恢复了,如果已经恢复了,那家长的态度不能转变太快,要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逐渐适应.
姚素艳主治医师: 抑郁症患者是需要心理治疗的啊建议不要自己弄,最好到正规心理门诊治疗啊
爱心医生: 你好,建议你最好采用“心理治疗加纯中药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解郁,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俗语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根本上治疗抑郁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抑郁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因,只有去除心因才可以达到根治.如果需要帮助可以与我联系或进入我的诊室,再详细的告知病情,我们会给出详细的合理的治疗方案, 祝早日康复
2家人如何对待忧郁症病人
问:病情描述:总有不安全感.怕脏.没天洗手无数次,每次洗很长时间.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家人如何做
爱心医生: 您好,你的家人似乎不仅是忧郁症,甚至有点强迫症了,建议鼓励他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到户外走走,不要去在意那些小细节,告诉他人本身就是不干净的,没有必要追求绝对的干净。什么事情不要想的十全十美,正是因为不完美才更美好。
爱心医生: 作为家人,无论是什么样的病症,最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对于心理疾病来讲,家人最好不要太多语言方面的引导和解释,这样很容易造成今后心理治疗的不良影响。最好的做法是包容他的行为,理解他的痛苦,并且引导他向心理咨询求助。祝好运!
钱成光主任医师: 您好,可以让患者从事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减少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坚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生活充实起来,就会减轻症状的干扰,恐惧和焦虑也会逐渐减轻。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祝早日康复
3怎样对待抑郁症患者
问:病情描述:我的好朋友自从和她的男朋友分手后,就得了抑郁症,最近她进常打电话和我哭诉,说她现在很难受,心情很低落,很想找一个人来安慰,可是我又不是很懂得安慰人和开解人的,有时候她一打过来就听她讲几个小时,但是又不敢挂她的电话。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要怎么样对待抑郁症患者好呢?
爱心医生: 你好!你应该多和她沟通 和她说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多带她出去走走
别让他感到反感 应该表扬他们,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但要说实话,留点时间给自己,对彼此都有好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帮助对抑郁症患者是很重要的,他们应当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帮助患者执行医嘱,这样对抑郁症患者的恢复很有好处。
4父母应该怎样对待抑郁症患者
问:主要症状:发疯发病时间:经常化验检查结果:没有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不愿治疗总是说快好了经常犯犯时与疯子一样撕衣服叫;像一个疯子看见谁都烦甚至父母常顶撞父母发疯时经常不吃饭想要得到的帮助:在不治疗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好起来父母应该怎样对待抑郁
秦生医师: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主诉看;一般出现上述症状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意见建议:该病症必须服用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不然该病症是不会控制的.从年龄和症状看;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要使用中西药物联合控制.只有这样才可以控制病症的,如果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就得住院治疗了.属于精神病,可以到精神病院治疗.生活护理:该病症早期是可以治疗痊愈的.
爱心医生: 只能尽量疏导,或是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辅助以心理治疗的药物.
爱心医生: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康复效果好.但据有关统计,我国的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仅为5%.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抑郁症患者和其亲属对抑郁症缺乏科学认识,不能主动就医;(2)抑郁症患者为了维护自尊和面子,隐瞒自己的抑郁症状.已经成年,超过18岁的孩子更容易隐瞒自己的抑郁心情.说了这么多不是危言耸听,吓唬家长,而是提醒家长认识到:抑郁症的杀伤力强,但抑郁症也是一种可以被医治的心理疾病.如何识别孩子是否患上了抑郁症呢?家长可参考以下资料. 抑郁症患者主要有以下表现:
o 绝大多数时间感到悲伤或情绪低落
o 对多数活动失去兴趣
o 体重或食欲发生变化
o 睡眠不好
o 坐立不安,急躁或易激惹
o 易出现疲劳感
o 内疚,无价值感或无助感
o 记忆或集中注意力困难,做事犹豫不决
o 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得还不如死了好
5抑郁症患者家人该如何对待
问:病情描述:从上高中时期就发现性格孤僻,不愿和人交流,但是家人一直认为是学习压力大,但是大学毕业后,上班总是半途而废,说走就走,并且不断撒谎,隐瞒家里的人,直到前不久家人发现他又不去上班,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从上高中时期就发现性格孤僻,不愿和人交流,但是家人一直认为是学习压力大,但是大学毕业后,上班总是半途而废,说走就走,并且不断撒谎,隐瞒家里的人,直到前不久家人发现他又不去上班,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经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轻中度抑郁症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患者不愿上班,还经常撒谎,家里人该怎么做,家人真的非常焦急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指导意见:近年物理疗法的出现增加了抑郁症治愈的成功率,这是一种采用无副作用、无依赖性的高科技进口治疗仪,这种治疗仪就是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抑郁症的。它通过低强度微量电流刺激大脑,改变患者大脑异常的脑电波,促使大脑分泌一系列与抑郁、焦虑、失眠等疾病存在密切联系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以此实现对这些疾病的治疗。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这位男生,这是性格决定的指导意见:建议:注意身体的锻炼,多参加集体活动,尽量的改变自己 提问人的追问
16:42:02您好,您的意思是他撒谎、不愿上班都是性格决定,和抑郁症没有关系是吗? 回复人的回复
16:44:15有关系,但是尽量在孩子面前不要提抑郁的事情,跟家庭环境的关系很大,不要加重孩子的负担,多带他参加集体活动 提问人的追问
16:50:43不好意思,出生日期选错了,他是87年的,已经结婚了,大学毕业 回复人的回复
16:52:22没事,尽量的减少患者的压力,注意身体的锻炼 提问人的追问
17:00:50可是他现在已经必须要承担一个家的责任了,现在还没敢告诉他的妻子,家庭条件也有限,他一直这样不愿上班,长此以往,该如何是好,请问您,他这样的情况可以改善吗?怎样改善?
刘希芬医师: 病情分析:应把病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详细介绍病人的有关情况,以便医生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等。做好与病人的沟通。给予病人更多人际上的支持。要多花一些时间陪病人,减少病人独处的时间;理解和包容病人的一些行为,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冲突;确实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消除引发抑郁情绪的诱因。
指导意见:应把病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详细介绍病人的有关情况,以便医生掌握全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等。做好与病人的沟通。给予病人更多人际上的支持。要多花一些时间陪病人,减少病人独处的时间;理解和包容病人的一些行为,避免日常生活中的冲突;确实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消除引发抑郁情绪的诱因。 提问人的追问
16:55:39谢谢您,可是经就诊大夫说是轻中度抑郁症,需要药物治疗,建议最好先上班,但是他本人就是不愿去 回复人的回复
17:35:58病人实在不爱去就不要逼着去,但是还得多抽时间陪陪病人,让病人保持开朗的心态。
6家属怎么对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问:病情描述:周围有抑郁患者,他遇事情总是往悲观的方面想,经常哭泣。是轻度,一阵一阵的。请问家人应该怎么对待这种情况?经常和抑郁症患者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得悲观了,怎么样处理比较好?谢谢您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无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病情轻微没有进行药物治疗。想问问家属怎么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
杨红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好,建议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前往医院检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也可以向专业医生请教是否可以同时配合心理咨询。另外建议增加业余生活和兴趣爱好,多走出去,接触人,和人聊天。
王长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好,根据你提供的情况,抑郁患者一般会有长久而持续的情绪低落,他认为自己无用,无能无助,家属要给予心理疏导,一般情况下要多关心,充满正能量。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他吃舍曲林,白优解。
尹娜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抑郁症不是单纯的生理问题,指导意见:中度以上的抑郁症靠药物是不可能完全治愈的,因为人会重复他生病的模式,除非人的心灵得到解放。建议去找当地心理医生
7临床上对抑郁患者如何分类更有意义?
问:为了更好治疗,临床上对抑郁患者如何分类更有意义?第一次问题补充:( 14:23:10)其实我最想问的是如何分类,才能更有效的治疗,临床上医生是怎样看待这种分类,或是医生最习惯如何把抑郁患者分类,才有利于他们诊断和治疗?谢谢,两位的回答!备注:1、谢绝广告;2、希望不要大篇幅转载,无多大实际价值。
爱心医生: 4抑郁障碍的临床评估及诊断分类
4.1临床评估
4.1.1.1发病年龄
应注意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说来,抑郁障碍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研究发现,青春期、更年期及老年期是三个相对集中的发病年龄段,但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也不少见。
4.1.1.2心理社会因素
注意发病前有无心理社会因素,尤其是一些创伤性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婚姻变故、职业变动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人在发生所谓的生活事件时业已具有一些症状,即已处于疾病的前驱期。
4.1.1.3躯体疾病
在许多躯体疾病的人群中患抑郁障碍的比例大大增加,调查发现,内科住院的患者中有22%~33%诊断患有抑郁症及相关心理障碍;20%~45%的癌症患者在不同的病程和疗程中发生抑郁或广泛性焦虑障碍;40%的帕金森及33%的中风患者出现抑郁症;约1/3的心肌梗死患者产生短暂的抑郁反应;22%的晚期肾病患者;37%的脊柱损伤患者;14%~18%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症(Stevens,1995)。由此可以看出,抑郁症在患躯体病的人群中相当常见。需要注意的是,临床医生在评定患者时应注意发病前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或躯体因素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并在制定治疗康复计划时有所考虑。
4.1.1.4既往发作的临床表现
应了解患者以往是否具有类似的发作,一些患者以往可能具有类似的发作。同时要注意以往发作的临床特点、发病年龄、有无诱因等。尤其应注意以往有无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如有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则应诊断为双相障碍。此外,医生应同时询问以往发作过程中有无自杀观念及自杀企图,以作为本次诊断评估及制定治疗方案的参考。
4.1.1.5发作的频度
应详细询问并记录以往发作的频度,通常说来,发作的次数越多、程度越严重,往往预示着患者的预后较差。
4.1.1.6既往治疗方法及疗效
如果以往曾经有过类似发作,还需要了解以往采用何种治疗方法、药物的剂量、起效的时间、疗程、主要不良反应等。同时要了解间歇期的社会功能是否恢复到病前水平。
4.1.1.7过去史及个人史
了解患者的过去(既往)史及个人史,尤其注意有无躯体疾病以及治疗躯体疾病的药物,因为一些药物有可能导致抑郁障碍,常见如抗高血压药、抗肿瘤药、类固醇类药等。在个人史方面,要注意患者有无酗酒或滥用药物的情况。此外,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对于理解患者的发病及症状特点也有帮助。
4.1.1.8家族史
一些患者可能具有抑郁障碍的家族史,也有些患者家族中有人患有其他精神障碍或有自杀企图或自杀死亡者,应对此作详细了解和记录,并画出家系图。此外,研究发现,如果家族中有双相障碍的家族史,那么,患者最终将出现躁狂发作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而对这样的患者,最好采用心境稳定剂等进行治疗。
4.1.2体格检查
对怀疑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均应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躯体疾病的可能,同时也有助于发现一些作为患病诱因的躯体疾病。
4.1.3实验室检查
对怀疑为抑郁障碍的患者,除了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注意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尤其注意血糖、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
迄今为止,尚无针对抑郁障碍的特异性检查项目,但以下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意义,可视情况予以选择性使用。
4.1.3.1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examethasoneSuppressionTest,DST):口服地塞米松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HPA)的ACTH分泌,测定血浆皮质醇的含量,如含量下降,表明功能正常,为地塞米松试验阴性;如服用地塞米松后血清皮质醇含量不下降,则为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试验方法为:在晚11点给患者口服地塞米松lmg,次晨8点、下午4点及晚11点各取血1次,测定其中皮质醇含量。如果皮质醇含量等于或高于5ug/dL即为阳性。此试验的临床实用价值仍有许多局限性:①敏感性不够,只有45%的抑郁症患者为阳性。②特异性也不够,有许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阳性者并没有明显抑郁症临床表现,而其他精神病患者本试验也可以阳性。但此试验可用于预测抑郁症的复发。
4.1.3.2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抑制试验(Thyrotropin-releasingHmoneSuppressionTest,TRHST)被认为是抑郁症的生物学指标。试验方法为先取血测定基础促甲状腺素(TSH),然后静脉注射500mg促甲状腺素释放素(TRH),以后再在15、30、60及90分钟分别取血测定TSH。正常人在注射,TRH后血清中的TSH含量能提高l0~29mIU/mL,而抑郁症患者对TRH的反应则较迟钝(上升低于7mIU/mL),其异常率可达到25%~70%,女性患者的异常率更高。如果将DST及TRHST结合一起检查比单独检查可能对抑郁障碍的诊断更有意义。
4.1.4精神检查
4.1.4.1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
精神检查医生同患者进行接触与谈话的技巧,是提供诊断依据的重要步骤。在精神检查时,医生应以亲切、同情、耐心的态度来对待患者,消除患者与医生之间的阻碍,建立较为合作的关系,从而得到临床上的第一手资料。另外,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个性、职业、病情和检查当时的心理状况,采用灵活的谈话方式以取得最大的效果。
精神检查之前,医生对如何检查及检查那些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熟悉病史,以病史中提供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病因为线索,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另一方面也不应受病史及某些资料的限制,在检查时还要注意当时的表现及交谈中发现的新情况,进一步探索,做到机动灵活,克服刻板公式化。
精神检查分自由交谈法和询问法两种。自由交谈法的优点在于交谈的气氛比较自然,且有的患者为取得医务人员对他的同情,可将其病态内容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此法也有不足之处,患者往往吐露一些与病情无关的内容,有时会掩盖了医生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询问法虽也常用,但往往会使患者感到是在受医生的“审问”,特别是当问到那些以“是”与“否”来回答的问题时,患者的感触更为明显。询问法检查时,患者回答的内容是否真实须加分析,因为有韵患者是接受了医生暗示,或为了满足医生的要求而回答的,因而,要尽量避免这一弊端。对那些不肯暴露思想的患者,更应循循善诱,注意交谈方法和方式。
临床上可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这样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这样既能使患者在自然的气氛中不受拘束地交谈,同时,又可在医生有目的的提问下使谈话不致离题太远,做到重点突出。
精神检查应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尽量避免外界的干扰,家属或亲友不宜在场。为了减少患者疲劳,每次检查最好不超过一小时,住院患者可多次进行。门诊检查时可以相应缩短。时间太长会使患者觉得不耐烦,时间太短则往往得不到需要的资料。
精神检查时,医生既要倾听,又要注意察言观色。观察的重要性有时并不亚于谈话。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态度及行为,并善于发现患者的细微变化。通过观察不仅可以发现某些症状(如幻觉),而且还可评估情感反应的性质和强度,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整个精神状态。医生除倾听和观察患者的叙述是否真实,有无隐瞒,有无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检查引向深入外,还应判明各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于一些口头表达较差而书写能力较好的患者,可以让他书写,也包括入院前的信件及日记等,从中可发现患者的抑郁心境及其他症状,有时对诊断很有参考价值。
精神检查通常不做记录,但在门诊时由于时间紧迫,可以边问边做记录,但医生仍应注意让患者感觉到自己对患者的谈话很有兴趣倾听,不能让患者觉得医生只顾自己书写病历而对他(她)的谈话漠不关心。
儿童患者进行精神检查时,应该注意儿童的特点,在陌生的环境中,患儿往往和医生不能很好地接触,或者不愿意深谈自己体验,因而要掌握接触儿童的技巧。
对脑器质性患者的精神检查,要特别注意其意识、定向力、注意、记忆、言语、情感、智能及其有关功能如数字的运用等方面的检查。
4.1.4.2交谈技巧
对于怀疑有抑郁障碍的患者进行精神检查时,一定要善于发现患者的情绪症状。由于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否认自己有情绪症状,反而主诉许多躯体症状,对此应给予足够的警惕。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不要过于性急,要尽可能让患者自己主动诉说症状,尽可能不给予启发诱导。一般说来,由患者主动诉说出相关的症状对诊断意义更大。
在交谈中,医生要向患者表达对他的关心、同情、尊重,同时显示一定的职业与专业能力,以建立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能够坦诚地和医生进行交谈。医生则要注意在精神检查中确定患者的主要症状,对一些含糊不清的回答,医生须耐心反复询问,直至能够准确地了解患者的回答。如果时间允许,应给予患者一定时间让其自由谈话,并兼用开放式(open-ended)询问和封闭式(dose-ended)询问,以帮助了解更多的信息。对一些通常认为难以回答或让人难堪的问题(如关于自杀的问题,与性有关的问题等),医生不要回避询问,但在询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并尽量放在谈话的后期进行。需要注意的精神检查结束之前,应让患者有提问的机会并对一些主要问题做出解答,对患者的病情,医生应表示相当的自信与把握,对患者的担忧给予劝慰。
4.1.4.3精神检查的主要内容
即使对于怀疑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也应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包括一般表现(意识、定向力、接触情况、日常生活表现等)、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力、思维障碍、记忆力、智能、自知力等)、情感活动、意志及行为表现等。尤其应注意患者的情绪活动。
抑郁障碍的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思维缓慢和意志行为降低,习惯称“三低”症状,其中以情绪低落最为重要。典型症状可见早晚有所变动,具有晨重夕轻的变化。在精神检查时应注意如下一些方面:
4.1.4.3.1情绪
情绪低落(抑郁心境,depressedmood)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患者大多数时候显得情绪悲伤、口角下垂,严重者可以出现典型的抑郁面容,额头紧锁,双眉间呈“川”字形。患者感觉心情压抑、“提不起精神”,觉得自己简直如同“乌云笼罩”,常哭泣,无愉快感。
在情绪低落的背景上,患者的自我评价往往降低,感到自己能力低下,不如别人,什么事也干不好或干不了。与此同时,患者可以产生无用、失望或绝望感,患者感到个人的一切都很糟糕,前途暗淡,一切毫无希望。
部分患者有深深的内疚甚至罪恶感。患者可以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不仅没有意义,活着就等于受罪造孽,生不如死。患者容易产生自杀观念、自杀企图或自杀身亡。对此应高度警惕。
4.1.4.3.2兴趣
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兴趣减退(decreasedinterest:)及愉快感缺乏(lackofpleasure),患者常常无法从日常生活及活动中获得乐趣,即使对以前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也难以提起兴趣。因此,患者常常放弃原来喜欢的一些活动(如体育活动、业余收藏、社会交往等),往往连日常工作、生活享受和天伦之乐等都一概提不起兴趣,体会不到快乐,行为退缩。
4.143.3疲劳感、活力减退或丧失
患者感到自己整个的“人”已经垮了、散了架子。患者做什么(包括自理生活)都需别人催促或推他(她)一把,否则就根本不想动。初期患者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到了后来,虽然想挣扎着做些事情,但总是坚持不下去。一位患者形象地说自己简直就是“一滩烂泥——扶不起来。”
多数抑郁症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疲乏感,且通过休息或睡眠并不能有效地恢复精力。对工作感到困难,常常不能完成任务。有时,疲劳感也可能与睡眠障碍有关。
还有一些患者出现无助感(helplessness),患者感觉很痛苦,很多患者难于表达。不少患者不愿就医,他们确信医师及其他人对他们的病情爱莫能助,因为他感到与所有其他人都不一样,似乎已经离开了人世间,掉进了深山的谷底,一切已无法挽回,谁也救不了自己。一些患者感到度日如年、极度孤独,与周围人(包括家人)有疏远感。
4.1.4.3.4思维及言语
抑郁障碍患者往往思维活动减慢、言语活动减少。思考过程困难,一些简单的问题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决断能力明显降低,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甚至对一些日常小事也难以做出决定。抑郁症患者说话常非常缓慢。由于回答问题需很长时间,且常以简单的言语作答,故与之交谈很困难。
4.1435食欲、体重及睡眠
多数抑郁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他们进食很少。由于进食量少且消化功能差。患者常常体重减轻。也有少数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加。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某种形式的睡眠障碍。可以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典型表现为早醒。入睡困难的患者常常伴有烦躁、焦虑症状。同样,临床上也可见到少数患者出现睡眠过多。
41.4.3.6焦虑或激越症状
很多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紧张等症状。患者忧心忡忡、坐立不安,不断地走动、来回踱步、搓手、无目的动作等。老年抑郁症患者这类症状往往更为突出。
4.1.4.3.7性欲低下
性欲低下在抑郁症患者相当常见,对性生活无要求及快感缺乏。临床上此类症状常被忽视或遗漏,但此类症状的识别不仅有利于诊断,也有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4.1.4.3.8自杀观念、自杀企图与自杀
由于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患者很容易产生自卑、自责,并感到绝望,因此抑郁症患者很容易产生自杀观念,他们脑子里反复盘旋与死亡有关的念头,甚至思考自杀的时间、地点、方式等。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观念常常比较顽固,反复出现。在自杀观念的驱使下,部分患者会产生自杀企图,常采用的方式包括服药(毒)、上吊、跳楼等,但其中一些经抢救而脱险,而另一些则有可能自杀死亡。对于曾经有过自杀观念或自杀企图的患者应高度警惕,医生应反复提醒家属及其照料者将预防自杀作为首要任务。
4.14.3.9其他症状
除上述症状外,抑郁障碍还可具有其他多种症状,包括各种躯体不适主诉,常见的主诉包括头痛、颈痛、腰背痛、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咽喉肿胀、口干、便秘、胃部烧灼感、消化不良、肠胃胀气、视力模糊以及排尿疼痛等等。患者常常因为这些症状到综合医院反复就诊,接受多种检查和治疗,不仅延误诊断治疗,且浪费医疗资源。
由于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及个人习惯不同,不同的人对抑郁症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以下一些描述情绪的词语或描述可能提示抑郁症,对此应引起重视(附表2-1,Preskom,:1999)。
附表2-1常见与抑郁症状有关的词语与描述
患者常用词语
他人的观察与描述
高兴不起来
对什么都没兴趣
愤世嫉俗关于自杀观念的检查:对于业已表露出抑郁症状的个体,医生一定不要忽略对自杀观念的检查,很多医生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怕自己的问话会冒犯患者,甚至等于是给患者“提了醒”,实际上这种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只要医生问得比较策略,大多数患者会对医生的关心报以感激,感到医生真正体会、理解其痛苦的感受。医生可以问:“您是否感到活得很累?您有没有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义)?”如果患者承认自己觉得生不如死,医生就可以接着问患者有无采取过具体的行动?同样,如果患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则医生需要进一步询问患者有无具体计划;如果有计划,那么计划内容是什么,有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等。
如果评估发现患者有明显的自杀观念或有强烈的自杀企图,则建议住院治疗。
4.2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与分类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有关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32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减退。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32.1轻性抑郁症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32抑郁发作的全部标准。
32.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除了在32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2.3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除了在32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了“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2.4复发性抑郁症
[诊断标准]
(1)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中,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另一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2)以前从未有符合任何一型躁狂、双相情感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
(3)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
32.4l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轻抑郁
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1轻抑郁标准。
32.42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2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标准。
32.43复发性抑郁症,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符合32.4复发性抑郁的诊断标准,目前发作符合32.2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标准。
32.9其他或待分类的抑郁症。
33持续性心境障碍
33.1环性心境障碍
[症状标准]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较轻。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2年,但这2年中,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
[排除标准]
(1)心境变化并非躯体病或精神活性物质的直接后果,也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附加症状:
(2)排除躁狂或抑郁发作,一旦符合相应标准即诊断为其他类型情感障碍。
33.2恶劣心境
[症状标准]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的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较轻,自知力完整或较完整。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2年,但这2年中,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排除标准]
(1)心境变化并非躯体病或精神活性物质的直接后果,也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附加症状;
(2)排除各型抑郁,一旦符合相应的其他类型情感障碍标准,则应作为相应的其他类型情感障碍。
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WHO,1992)。抑郁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
F32抑郁发作
三种不同形式的抑郁发作(轻度、中度、重度)。各种形式的典型发作中,通常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也很常见的症状还有稍作事情即觉明显的倦怠。
其他常见症状是:
(a)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b)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
(c)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即使在轻度发作中也有);
(d)认为前途暗淡悲观;
(e)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f)睡眠障碍;
(g)食欲下降。
F32.0轻度抑郁发作
具有典型的抑郁症状,所有症状都达到不应达到重度。整个发作持续至少2周。轻度抑郁发作的患者通常为症状困扰,继续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有一定困难,但患者的社会功能大概不会不起作用。
F32.1中度抑郁发作
整个发作至少持续2周。通常,中度抑郁患者继续进行工作、社交或家务活动有相当困难。
F32.2重度抑郁发作。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常表现出明显的痛苦或激越。如以激越或迟滞这类主要症状为突出特征时,上述表现可不明显。自尊丧失、无用感、自罪感可以很突出。在极严重的病例,自杀是显而易见的危险。重度抑郁发作中几乎总是存在躯体症状。抑郁发作一般持续2周,但在症状极为严重或起病非常急骤时,依据不足的病程做出这一诊断也是合理的。
F32.3重度抑郁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
符合重度抑郁发作的标准,并且存在妄想、幻觉或抑郁性木僵。妄想一般涉及自罪、贫穷或灾难迫在眉睫的观念,患者自认对灾难降临负有责任。听幻觉常为诋毁或指责性的声音;嗅幻觉多为污物腐肉的气味。严重的精神运动迟滞可发展为木僵。若有必要,妄想或幻觉可进一步标明为与心境协调或与心境不协调。
F33复发性抑郁症
反复出现抑郁发作中所标明的抑郁发作历史,不存在符合躁狂标准的心境高涨和活动过度的独立发作。抑郁发作的起病年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均无固定规律。发作间期一般缓解完全。
F34持续性心境障碍
表现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即或有的话)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它们一次持续数年,有时甚至占据个体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因而造成相当程度的主观痛苦和功能残缺。但在某些情况下,反复和单次发作的躁狂以及轻度或重度的抑郁障碍可叠加在持续的心境障碍之上。
F34.0环性心境障碍
见双相障碍部分。
F34.1恶劣心境
基本特征为相当长时间存在的低落心境,无论从严重程度还是一次发作的持续时间,目前均不符合轻度或中度复发性抑郁障碍的标准,但过去(尤其是开始发病时)可以曾符合轻度抑郁发作的标准。通常始于成年早期,持续数年,有时终生。若在晚年发病,通常为一次独立抑郁发作的后果,与居丧或其他明显的应激有关。
F38其他心境障碍
F39未特定的心境障碍
4.3临床量表的应用
评定抑郁障碍的临床评定量表较多,但从其性质上看,大多可分为自评量表与他评量表两类。其中属于前者的有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属于后者的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而从功能上看,抑郁症的评定量表又可分为症状评定量表和诊断量表。前者只能用于评估某些抑郁症状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多用于疗效评定,病情观察及精神药理学研究,不具有诊断功能,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如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后者是伴随诊断标准编制的,为诊断标准服务的量表,使依据诊断标准而进行的诊断过程及资料收集标准化。属于诊断量表的工具主要有:①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CIDI)》(1990),其依据的诊断标准为ICD一10系统;②DSM一Ⅳ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研究版,SCID-I)(Flrsl.etal,1996,目前已有中文版),主要与DSM-Ⅳ配套使用;③《健康问题和疾病定量测试法》(RTHD),这是由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评估工具,可与CCMD-3、DSM-Ⅳ、ICD-l0等配套使用。此评估系统分为3个平台,大众导医台、临床平台和科研平台。
4.3.2抑郁自评量表(SDS)
由Zung(1968)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是使用最广泛的抑郁症测量工具之一,特别是在精神科和医学界。它的使用和计分简便易行,20条题目都按症状本身出现的程度分为4级。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觉分别做出没有、很少时间有、大部分时间有或全部时间都有的反应。这个量表题目是平衡的,一半题目表现消极症状,另一半题目反映积极症状,很容易评分。也可以作为临床检查目录使用。
SDS使用简便,在住院患者中测量的效度肯定,但进一步使用需要有更多的信度数据,特别是再测信度数据。由于还未证明SDS对少数有严重抑郁背景的患者的测量效度,所以如用于非住院患者或非精神科领域要十分慎重。且推荐的计分标准不能代替精神科诊断。
4.3.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HAMD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抑郁量表。HAMD属于他评量表,其原始量表包括21条题目,只按前17条题目计算总分。目前有17项、21项及24项三种版本。HAMD的大部分项目采用5级评分(从0到4),少数项目采用0~2分的3级评分法。像HAMD这样的观察量表较自评量表有某些优点,最突出的是能够测量像迟滞这样的症状。另一个明显的优点是文盲和症状严重的患者也可以用此量表评定。
HAMD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它能较敏感地反映抑郁症状的变化,并被认为是治疗学研究的最佳评定工具之一,其总分能较好地反映抑郁症的严重程度,病情越轻总分越低。使用不同项目量表的严重程度标准不同。如针对17项HAMD而言,其严重程度的划界是:24分以上为严重抑郁,17分为中度抑郁,7分以下为无抑郁症状。此量表可用于抑郁症、恶劣心境、抑郁障碍等疾病的抑郁症状测量。
4.3.4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S)
此量表为。Montgomery和Asberg(1979)发展而成,共l0个项目,取0~6的7级记分法。主要用于评定抗抑郁治疗的疗效,许多精神药理学研究均采用这一量表。这一量表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工作者任评定员。除其中第一项为观察项外,其余均为自我报告评定。
抑郁症的评定量表是临床诊断与评估过程中有用的工具,使用各种量表要适当掌握各量表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以上介绍的几种量表中,HAMD最为流行,其他几个量表各有侧重点。应该注意,在使用这些量表时,必须结合病史、精神检查,并与诊断标准和定式检查相配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爱心医生: 你好!抑郁症在医学上有叫做“精神感冒”,这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类疾病,病程比较长,治愈相对来说很困难,需要一个时间段的治疗过程,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长期用药机体有依赖性和耐药性,对大脑也会有抑制作用,调整好心态,多和身边的朋友们沟通交流,多到户外活动,学会自我缓解压力,学的开朗一点,我建议你最好选择用针灸、静电疏通、心理疏导、穴位注射和口服中药治疗,通过针灸调整阴阳、静电疏通通经通络、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的阴影、穴位注射恢复神经元,中药标本兼治还可以安神养心,祝早日康复!
孙健医师: 1.轻度为:神经衰弱.睡觉障碍2.中度是:狂燥型3.重度为:精神分裂型/@
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我只是和你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开导抑郁症患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