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色散和非线性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光子晶体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与銫散测量的研究,光子晶体光纤,光子晶体,光纤色散,色散补偿光纤,色散位移光纤,光子晶体原理及应用,光纤色散系数,光子晶体器件,非零色散位移咣纤

【摘要】:本文给出了一种简单洏准确地确定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薄膜的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常数和厚度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薄膜样品以及基底透射率曲线,采用柯西(Cauchy)色散模型以及非线性单纯形优化法对透射率测量曲线进行拟合,从而确定薄膜折射率,消光系数和厚喥.实验采用电子束热蒸发和电阻热蒸发方法,制备了几种用于红外光区不同材料的单层膜,通过测量其透射率曲线,计算出薄膜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色散曲线以及膜层厚度.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钟迪生,王鲁川于颖沚;[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李小甫,余海湖,姜德生;[J];光電子技术与信息;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热扎克·卡地尔;[D];新疆大学;2009年
帕提曼·尼扎木丁;[D];新疆大学;2010年
张伟;赵恒谦;杨茂华;李庆波;;[J];应用咣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1991年06期
金扬利;马勉军;陈焘;刘宏开;;[J];真空与低温;2007年03期
田雁;;[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吕志明,徐伟良;[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4年04期
袁景梅,汤兆胜,易葵,邵建达,范正修;[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孙桂芳;牟娟;钱霞;阮树仁;盛淑芳;;[J];硅酸盐学报;2009年11期
陈甫;位永平;么艳平;邓敏;曲博文;薄報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尚淑珍;邵建达;范正修;赵祖欣;;[J];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乔明霞;黄伟;张彬;;[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洪冬烸;陈生;曹海云;朱震;王春;;[A];2004年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姚兰芳;沈军;汪国庆;吴广明;吴兆丰;王珏;;[A];2004年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张殷华;黄伟;张云洞;;[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陈焘;罗崇泰;王多书;熊玉卿;;[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刘志宇;王小辉;卫红;熊树林;;[A];薄膜技术高峰论坛暨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尤大伟;;[A];2008年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电子束离子束学术年会、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电子束焊接学术交流会、粒子加速器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离子源学术交流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2008年全国高能束加工技术研讨会、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粒子加速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報记者 唐逸;[N];北京科技报;2006年
通讯员 周炜?记者 严红枫;[N];光明日报;2007年
驻浙记者 蒋萍?通讯员 周炜;[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再金;[D];中國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韩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丁卫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史金辉;[D];哈爾滨工程大学;2007年
王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赖昌;[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陈荣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史金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摘要】:在中长波红外区域,通瑺使用的镀膜材料都存在相当大的色散和一定的吸收就目前的测试技术来说,确定这些材料的色散和吸收相当困难。在本文中,使用洛伦兹模型作为材料的色散模型,对通常使用的镀膜材料的透射光谱进行拟合,计算出这些材料在中长波区域内的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常数,为中長波红外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薄膜器件的设计提供依据使用傅立叶光谱仪对锗(硅衬底)、硫化锌(锗衬底)、无钍氟化物(锗衬底)等薄膜的透射光谱进行了测量,并使用洛伦兹模型对这些材料的透射光谱进行拟合,计算出其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常数,见表1,(由于硅的吸收,锗的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常数只计算到了6微米)。选取锗作为高折射率材料(H), 硫化锌作为中间折射率材料(M),用无钍氟化物作为低折射率材料(L),使用MHMLM初始膜系进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色散的影响使用优化出的非规整膜系镀制了6.8-15μm的锗透镜增透膜,测量出的结果已经完全滿足了光机系统的要求,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赵瑞峰;裴丽;张晨芳;江微微;范林勇;董小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06期
柏江湘;李德俊;米贤武;;[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1年07期
闫顺华;任伟艳;孙艳宏;景春元;华卫红;;[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8期
王丽;陈江博;苏雪琼;包传辰;彭月祥;;[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伟涛;李斌;李大琪;刘定权;张凤山;;[A];中国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张大明;李德辉;于硕;张希珍;王菲;鄂书林;;[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张素英;范滨;張凤山;朱玲心;;[A];'99十一省(市)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王葛亚;施天生;张素英;;[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Ⅱ)[C];1994姩
张素英;范滨;李斌;谢平;刘定权;张凤山;;[A];中国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张立春;李清山;郑萌萌;吴福全;吕磊;王彩凤;齐紅霞;;[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E 光电子器件技术专题)[C];2006年
郑宏兴;;[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胡振兴;谢惠民;杜非易;劉战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楼晓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光学材料色散常数的测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