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000÷258004÷26的竖式计算算

《管理会计》简答题1、长期投资效益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html2、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n.html3、产品生产决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html4、销售预测的含义及常用的方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m.html5、短期经营决策应考虑的成本概念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z.html6、目标利润预测的一般步骤及其与销售预测的关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o.html7、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q.html8、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有哪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8ap.html
概论一、名词解释1.管理会计:是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分析现实的经济数据及预计的经济数据,为企业预测、决策、控制、考核、评价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2.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在确认、计量报告过程中应遵循的最基本要求,它是管理会计工作规范的高度概括。3.管理会计师:是管理团队的成员,工作在组织中的各个层级,从高层管理者到支持层面的会计和财务专家。管理会计师应该具备在会计和财务报告、预算编制、决策支持、风险和业绩管理、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二、简答题1.管理会计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答: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现代化,企业的经营大型化、多样化、国际化,加之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必须实行现代化管理,必须事前对企业经营项目、产品品种、销售数量、生产数量、所需材料物资、有关价格、成本、利润以及投资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与科学的计量分析,然后再进行决策,确定目标,制定预算,并在执行中建立严格的控制制度,以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总之,管理会计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而发展与企业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而产生、发展的,是传统会计的发展与现代企业相结合的产物。2.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什么?答:管理会计是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分析现实的经济数据及预计的经济数据,为企业的预测、决策、控制、考核、评价、提供信息的信息系统。3.管理会计具有哪些基本职能?答: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营活动(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4.管理会计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答:成本控制须遵循以下原则:(1)相关性原则(也称有用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能满足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企业的需要,与业务管理决策密切相联系,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未来的情况做出正确评价、预测和决策。(2)成本效益原则:就是管理会计提供信息获取的收益必须大于为获取该信息所发生的信息成本。(3)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获取管理会计信息过程中,对关系到企业能否做出准确预测、判断的信息,应当重点说明,认真对待。(4)即时性原则: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信息必须迅速、及时。(5)可理解性原则: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所提供的信息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应当简单明确,容易理解,便于管理人员使用。5.管理会计包括哪些内容?答:一般意义的管理会计内容包括管理会计基础内容和管理会计基本内容。(—)管理会计基础内容(1)成本性态分析:指根据成本与业务量两者之间内在关联性分析认识成本变化规律性,把握成本特征,为管理会计其他工作提供基础信息资料。(2)变动成本计算:管理会计认为产品成本只能是产品生产变动成本,生产环节发生的固定成本列入期间费用。变动成本计算是为提供更利于科学决策的成本信息,对传统成本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归集分析产品生产所发生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的一个过程。(3)本量利分析:是指对产品销售量、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内在联系进行分析,认识三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为经营决策提供基础信息知识。(二)管理会计基本内容(1)预测:是根据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考虑未来可能性,运用科学方法,预计、推测经济未来趋势与发展水平,包括生产预测、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等。(2)决策: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的前提下,根据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为实现一定目标,对未来行为及其方法做出决定的过程,包括生产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3)全面预算企业:是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化,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以数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建立起一个包括生产、供销、财务等在内的相互联系的预算指标体系。包括经营预算、财务预算、投资预算等。(4)控制:是以预算确定经营目标为依据,监督、调整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执行情况的过程,使各项具体工作符合原定的目标或预算,以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包括以成本控制为主的经营控制、财务控制、投资控制等。(5)考核和评价:是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确定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6.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1)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管理会计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管理、科学合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密切经济联系的部门或个人提供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以及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2)会计核算对象时间不同。管理会计是“事前算账”,对企业管理者需要预测、规划、决策的对象按照科学方法进行事前核算、分析,供企业管理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财务是“事后算账”,对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按传统的会计方法,客观、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主要职能体现其核算。(3)遵循的原则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强调信息对企业管理决策的有用性,至于信息获取采用什么方法,如何进行核算,不受外部控制影响,其核算方法运用的原理灵活多样;财务会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会计法规、制度、遵循各企业公认的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可比性。(4)运用的会计方法不同。管理会计大量运用线性规划、概率、回归分析等现代数学方法,运用信息经济学、运筹学、行为学等科学理论。管理会计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边际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等基本方法是针对不同的核算对象,不同的预测、决策项目灵活选择使用;财务会计运用传统的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告等一套专门方法体系,遵循国家制定的会计法律法规,执行公认会计原则,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5)成本分类、成本计算方法不同。管理会计按成本性态,根据成本费用与产品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将费用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产品成本时,把生产环节发生的变动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将固定成本列为期间费用,采用变动成本计算体制;而财务会计对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是按照费用本身的经济性质和经济用途进行分类,计算产品成本时,采取吸收费用的观点,生产环节所发生全部费用计入产品成本,采用完全成本计算体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会计核算基础信息资料同源(2)提供会计信息的途径基本相通(3)最终目的一致: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7.管理会计师应具备哪些相关知识?答:专业知识:经济学和企业财务、组织行为学、职业道德、对外财务报告准则、审计和税务、企业内部报告的编制和分析,决策分析、、、、、、品质要求:胜任、严守秘密、诚信、客观8.什么是成本形态?成本按其性态如何分类?答: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
成本性态一、名词解释1.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2.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不随着企业业务量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成本。3.变动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其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变动的成本。4.混合成本:是指其总额中一部分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而另一部分则不受业务量的影响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5.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无法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这些成本是维持企业生产能力必须负担的最基本支出,企业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短期内难于作出重大改变,具有极大的约束性。6.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企业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以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7.半变动成本:又称为半变动费用、标准式混合成本,是指总成本虽然受产量变动的影响,但是其变动的幅度并不同产量的变动保持严格的比例。半变动成本是一种同时包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因素的混合成本。8.阶梯式变动成本:又称半固定成本,这类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是固定不变的,但业务量超过该范围,成本发生额呈阶梯式变动,这类成本总额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上保持相对固定。9.高低点法:是根据某项混合成本在过去若干期内,成本金额最高和最低两期数据及其对应业务量,确定该项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方法。10.散布图法:是指根据若干时期的历史资料,将其业务量和成本数据逐一在坐标图上标注,形成若干个散布点,再通过目测的方法尽可能画出一条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并据以推算出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习性分析方法。二、简答题1 .什么是成本形态?成本按其性态如何分类?答: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2.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基本特征各是什么?举例说明。固定成本:(1)固定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是就其成本总额而言的。为便于分析,以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业务量。(2)单位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a/x)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呈反比例变动。(3)固定成本总额不变是有条件的,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变, 超出相关范围便会发生变化,在其另一业务量之内保持不变。变动成本:(1)变动成本随着业务量增减而变动是就其变动成本总额而言,在一定期间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保持总成本业务量呈正比例关系变动。(2)单位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将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3)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增减而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保持稳定不变时有条件制约的,需要在特定期间、特定业务范围内,超出其范围,会发生新的变化,形成另一形式的变动关系和不变的单位成本。混合成本:(1)混合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它通常有一个基数是固定不变的,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基数之上发生的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当于变动成本。(2)混合成本总额虽然是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其变化形式多样,并不都是呈正比例关系。3、混合成本分解有哪些常用方法?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分解方法通常有:历史成本资料分析法、技术测定法和合同约定法(1)历史成本资料分析法就是根据混合成本在过去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与业务量的历史数据,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建立混合成本函数模型,据以预测未来一定业务量混合成本中所含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历史成本资料分析法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合同约定法。(2)技术测定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材料消耗、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费用运用一定技术方法测定其在正常经营条件下耗用水平,对投入量与产出分析对比,把与产量有关的消耗投入归集为变动成本,把与产量无关消耗投入归集成固定成本。(3)合同约定法是根据企业与外单位或企业内部部门签订的合同、协议,对费用支付办法的约定进行分析,然后确认有关成本中哪些属于固定成本,哪些属于变动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明确计算费用方法的各种支出,如电费、电话费、租金等。三、计算题某企业修理费用和机器工时资料如表2-5所示表2-5修理费用和机器工时表要求;(1) 用高低点法分解修理费用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2) 用回归直线法分解修理费用总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3) 预计机器工时为800小时的修理费用为多少?解:(1)b=高低点成本之差/高低点业务量之差
=8—4/6—2=1
a=最低(高)混合成本—b×最低(高)
=4—1×2=2y=2+x所以固定成本为2,变动成本为x(2)∑y=30
(∑x)2=400 ∴b=(n∑xy-∑x∑y)/[n∑x2-(∑x)2]=(5×130-20×30)/(5×90-400)=1a=∑y-b∑x/n=30-1×20/5=2∴y=2+x∴固定成本为2,变动成本为x (4) 由上题可知:y=2+x ∴当x=8百小时时,y=2+8=10 ∴修理费用为10000元(4)求标准差,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哪种更具代表性? ①高低点法下:y-=(4+8)/2=6 61=√[(4-6)2+(8-6)2]/2
=2②回归直线法下:y-=(4+5+8+6+7)/5=662=√[(4-6)2+(5-6)2+(8-6)2+(6-6)2+(7-6)2]/5=√2≈1.44 ∵1.44﹤2∴回归直线法更具代表性
变动成本法一、名词解释1.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计算法,它是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列入损益表内,作为贡献毛益扣除项目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2.期间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完全成本法下指非生产成本,即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3.变动生产成本:直接生产产品时的变动成本,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二、简答题1、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有哪些?(一)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 (二)变动成本法下企业利润由贡献式利润表确定 (三)成本信息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2、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体现在哪里?其理论依据分别是什么?(一)处理方式:在变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不计入存货成本、不结转下期、不计入销售成本,而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在完全成本法下,当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要计入产品成本,要在不同成本对象中进行分摊,要在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之间进行分配。计入销售成本的那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要列入损益表,计入当期损益。计入存货成本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要列入资产负债表,不计入当期损益。(二)理论依据: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正确区分;完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是,凡是因产品生产而发生的成本都应归集于产品,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各有哪些?完全成本法:优点:(一)使人们重视生产环节,可以鼓励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二)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企业编制对外报表的主要依据;缺点:(一)掩盖或夸大生产业绩;(二)计算的分期损益,其结果难以为管理部门所理解;(三)完全成本法不利于成本管理。变动成本法:优点:(一)理论上更符合“费用与收益想配比”原则;(二)便于分清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三)为企业内部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四)简化成本计算工作;缺点:(一)不便于编制对外会计报告;(二)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三)无法满足长期投资决策与定价决策的需要。4、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在计算税前利润时其步骤各是怎样的?(一)在变动成本法下,成本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前提,销售收入首先要补偿本期已售产品的全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性生产成本、变动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计算出贡献毛益,然后再用贡献毛益补偿固定成本,计算出当期的税前利润;(二)在完全成本法下,成本以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销售收入首先用来补偿本期已售出产品的销售成本(即全部的生产成本),计算出销售毛利,然后用销售毛利减去非生产成本,计算出当期税前利润。5、你认为两种成本方法应如何结合运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是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关系,用以下两种方法可使二者结合运用:(一)双轨核算制,即在完全成本法的核算资料之外,另外设置一套变动成本法的核算系统,提供两套平行的成本核算资料,以分别满足不同的需要。(二)单轨核算制,即对原有的财务会计核算系统进行适当改造,建立以一种成本计算法为主,辅之以另外一种成本计算法的统一成本计算系统。 三、单项选择题1、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D) A.生产成本
B.制造成本
C.变动成本
D.变动生产成本2、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总成本与单位产品成本要比变动成本法相应的数值(C)。 A.相等 B.低 C.高 D.不一定3、在变动成本法下,不属于期间成本的项目是(C)。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固定性管理费用
C.变动生产成本
D.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4、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A) A.固定型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管理费用 D.变动性管理费用5、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的中间指标是(A) A.贡献毛益
B.营业利润
C.销售毛利
D.期间费用6、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作为(B) A.直接成本
B.期间成本
C.递延成本 D.责任成本7、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分期税前利润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计入当期损益的(B) A.变动生产成本
B.固定性制造费用 C.销售收入
D.期间费用8、当期末存货量不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B)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 A.小于
D.不一定9、当期末存货量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不为零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C)变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 A.等于
D.不一定10、当产销量绝对平衡时,完全成本法确定的税前利润(C)变动成本法下确定的税前利润。 A. 大于B.小于
D.不一定11、在完全成本法下确定的税前利润总是(D)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 A.大于 B.小于C.不等于
D.不确定12、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分别为10000元、12000元和110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B)A.第三年的销售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售量最大 C.第一年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产量比第三年多 13、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构成内容的是(C) A.房屋设备租赁费B.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 C.计件工资形式下的工人工资D.销售费用中不受销售量影响的销售人员工资 四、多项选择题1.成本按成本性态分类,变动成本包括(ABCD) A.变动生产成本
B.直接材料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2.在变动成本法下,确定销售产品变动成本的主要依据是按(AD)进行计算。 A.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B.期末存货成本 C.销售收入总额D.销售产品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3.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项目包括(ABC)。A.原材料 B.生产工人工资C.按工作小时计提的专用设备折旧费 D.厂房保险费4.完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期间成本包括(CD)。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C.固定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D.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5.变动成本法具有更符合配比原则、(ABD)等优点。 A.便于分清责任,有利于进行成本控制与业绩评价 B.为企业内部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 C.计算出的税前利润易于人们所理解 D.简化了成本计算工作 E.工程法6.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之间存在的不同有(ABCD). A.成本分类标准 B.产品成本构成 C.计算税前利润步骤 D.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 五、计算题 1.(1)完全成本法年度利润表
单位(元)(2)变动成本法年度利润表
单位(元)(3)完全成本下的高,是因为两种方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引起的。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作为期间成本计入了当期损益;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只有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分摊进入到了销售成本,另一部分8000被分摊进入32000元期末存货成本,这一部分被递延到下期,没有进入当期损益,所以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也就多了8000元。2.(1)单位产品成本=()/元 (2)单位产品成本=(00)/ (3)①变动成本计算法下: 销售收入=900×50=45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已销售的变动生产成本+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10.83×900+2000=11747元贡献毛益==33253元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11000元税前利润=3=22253元②完全成本下:销售收入=900×50=45000元销售成本=17.5×900=15750元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29250元期间成本=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00税前利润==24250元3.变动成本法下:① 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② 期间成本=×元③ 销售成本=22×600=13200元④ 税前利润=40×600-(22×600+4×1000)-()=1800元完全成本法下:① 单位产品成本=10+5+7+=26元② 期间成本=4×00元③ 销售成本=26×600=15600元④ 税前利润=40×600-=3400元4.(1)财务经理的建议是错误的。今年的利润为:00×500-(000+100000)=-450000元(2)①因为去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0元成本及费用为[()+50000元所以利润为元即亏损300000元②设销售量为x,全利润=0则有×500+000+500000X=680台即当销售量不大于1680台时,才能真正盈利。
本量利分析一、名词解释1.本量利分析:是指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分析,也称CVP分析。2.盈亏平衡点:也称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是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处于不盈不亏的产销量或销售收入总额,主要表现形式有①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以实物单位表示②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以货币单位表示3.临界值:指企业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又不亏损的值。4.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又称保本点作业率、保本点开工率或达到保本点的开工率,是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占企业正常销售量(额)的比重。5.安全边际:指企业现有销售量(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额)的差额。该指标越大越好,说明企业赢利越多,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就越小,也就越安全。主要表现形式有:安全边际量、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率。6.敏感性分析:指通过对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二、简答题1.试述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1)销售输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的假设(2)变动成本与产量呈完全的线性关系(3)固定成本保持不变的假设(4)品种结构保持不变的假设(5)产销平衡的假设(6)会计数据可靠性的假设。2.多品种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分别是什么?(1)主要品种贡献毛益率法,适用范围是:主要产品比较突出或便于划分的企业(2)分别计算法,适用范围:在同时生产多种品种,且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能在企业所生产的多种产品间合理分配(3)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适用范围:企业多品种经营,各种产品的赢利能力水平不完全相同(4)联合单位法。适用范围:多品种产品之间客观存在的相对稳定的产销实物量比例3盈亏临界图主要有哪几种形式?如何绘制?1.基本式,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绘制固定成本线,销售收入线,总成本线。然后在观察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两线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2.贡献毛益式。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成本和销售收入,分别绘制变动成本线,总成本性,销售收入线。销售收入线和总成本线的的交点为盈亏临界点。3.量利式。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销售量,纵轴表示利润或亏损额。绘制一条利润线,与横轴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4与盈亏临界点有关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1.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其计算公式为盈亏临界点销售额(量)除以正常销售额(量),安全边际量,其就算公式为现有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安全边际额,其计算公式为现有销售额-盈亏销售额=安全边际量*单价,销售利润和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安全边际额*贡献毛益率,销售利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5什么是本量利分析的敏感性分析?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有哪些?本量利分析的敏感性分析是指对制约利润的有关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各因素变动对利润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有: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三、单项选择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础是(D)A.业务量B.利润C.盈亏临界点D.成本形态分析2、某企业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16000元,正常开工销售收入为20000元,则该公司要获利,盈亏临界点作业率必须达到(B)A.20%B.80%C.125%D.以上答案都不对3、已知企业明年目标销售量4000件,销售单价3万元,企业该期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企业当年目标利润为5000万元,则该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控制在(A)万元。A.10000B.6667C.7500D.以上答案都不对4、在盈亏临界图中,横轴表示(C)。A.销售收入B.销售成本C.业务量D.生产成本5、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与(B)有着密切的联系。A.贡献毛益率B.安全边际率C.变动成本率D.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6、(D)数值越小,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的程度越大。A.贡献毛益率B.安全边际率C.变动成本率D盈亏临界点作业率7、在各种盈亏临界图中,最能体现变动成本法思路的是(B)A.量利式B.贡献毛益率C.基本式D.单位式8、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如果可以通过增加销售额、降低固定成本、降低单位变动成本等途径实现目标利润,那么一般(A)A.首先需要分析确定销售额B.首先需要分析确定固定陈本C.首先需要确定单位变动成本D.不存在一定的分析顺序9、企业的销售利润率等于(A)A.贡献毛益率与安全边际率的乘积B.贡献毛益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差C.贡献毛益率与安全边际率之和D.贡献毛益率于安全边际率之商10、单一产品的固定成本增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一定会(A)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一定11、某企业如果将产品销售单价由1000元降低到1000元,利润会由300万元降低到270万元,则该企业的利润函数对于销售单价的敏感系数是(A)A.1.1B.-1.1C.3D.-3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56元,单位变动成本36元,固定成本6000元,要是安全边际率达到50%,企业销售量至少应达到(C)。A.400B.500C.600D.45013、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100%,则可以断定该企业处于(B)A.盈利B.保本C.亏损D.以上答案都不对四、多项选择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ABC)。A.变动成本与产量呈完全的线性关系B.固定成本保持不变C.产销平衡及品种结构稳定不变D.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2.在一定销售量下,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相等,不盈不亏,称为(ABD)。A.盈亏临界点B.损益两平点C.成本平衡点D.保本点3.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的途径包括(ABC)。A.扩大销售量B.降低固定成本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降低售价4.敏感系数(AD)。A.是指利润变动百分比与因素值变动百分比的比值B.反映了目标值对因素值的敏感程度C.是指因素值变动百分比与利润变动百分比的比值D.反映了因素值对目标值的敏感程度5.基本式盈亏临界图中一般包括(ABD)。A.销售收入线B.总成本线C.变动成本线D.固定成本线6.多品种条件下盈亏临界点的计算方法有(ABCD)。A.主要产品贡献毛益率法B.分别计算法C.加权平均贡献毛益率法D.联合单位法五、计算题1. 利达公司生产和销售一种已产品,单价为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元,公司固定成本为30000元,销售量为28000件。要求:(1) 计算盈亏零界点并作盈亏临界图。(2) 计算安全边际。(3) 测算税前利润。解:(1)X=a/p-b==10000
即盈亏临界点销售量为X=10000件 销售额=100
由已知可知:p=5
a=30000销售量=28000
作图如下:(基本式)
y=30000+2x=y=5x
∴x=10000 (2)安全边际量==18000 件安全边际率=100 件安全边际率=1=64.29%(3)税前利润
M=(p-b)x-a=(5-2)×=54000 元 2.某企业只生产并销售一种产品,销售单价为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元,预计可销售10000件。要求:计算(1)盈亏临界点销售量;(2)盈亏临界点销售额;(3)单位贡献毛益;(4)贡献毛益率;(5)安全边际率;(6)盈亏临界点作业率;(7)预计可实现利润;(8)销售利润率。解:由题可知P=20
销售量为10000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X=a/p-b=30000÷(20-15)=6000 件○2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000 元○3
单位贡献毛益=20-15=5○4
贡献毛益率=20-15/20=25%○5
安全边际率=00/10000=40%○6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60%○7
预计可实现利润M=(p-a)X-a=(20-15)×=20000○8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贡献毛益率=40%×25%=10% 3.大生电器厂生产甲,乙,丙三种电器,其单价分别为500元,400元,250元,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300元,200元,150元。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元,甲,乙,丙三种电器的销售额分别为200000元 ,200000元和100000元。要求:(1)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加权平均贡献毛益。(2)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3)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安全边际量和安全边际率。(4)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保本点作业率。解:(1)销售总额=000+000甲产品销售额比重=000=40%乙产品销售额比重=000=40%丙产品销售额比重=000=20%甲产品贡献毛益率=500-300/500=40%乙产品贡献毛益率=400-200/400=50%丙产品贡献毛益率=250-150/250=40%加权贡献毛益率=40%×40%+40%×50%+20%×40%=44%(2)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甲盈亏平衡点销售额=×40%=90909.09甲盈亏平衡点销售量==182乙盈亏平衡点销售额=×40%=90909.09乙盈亏平衡点销售量==227丙盈亏平衡点销售额=×20%=45454.55丙盈亏平衡点销售量==182甲销售量=0
乙销售量=0丙销售量=0(3)甲安全边际量=400-182=218
甲安全边际率=218/400=54.5%乙安全边际量=500-227=273
乙安全边际率=273/500=54.6%丙安全边际量=400-182=218
丙安全边际率=218/400=54.5%(4)甲保本作业率=182/400=45.5%乙保本作业率=227/500=45.4%丙保本作业率=182/400=45.5% 4.大众洗衣机厂计划期内预计产销一种新型洗衣机50000台,新型洗衣机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00元,计划期内固定成本为250万元,目标利润为1350万元。要求:(1)为计划期内新型洗衣机应定价多少才能完成目标利润?(2)如果新型洗衣机单位变动成本上升10%,产量提高20%,问在这种情况下,定价为多少时,正好能完成目标利润?(3)如果新型洗衣机定价按要求(1)计算所得的价格,此时如果固定成本总额上升为450万元,试问要实现目标利润135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应控制在多少?解:(1)由(p-0.04)×50
可得:p=0.072万元(2)变动成本:0.04×(1+10%)=0.044元产量为:50000×(1+20%)=60000 元(3)(p-0.044)×50
可得:b=0.036万元 5.某公司2008年销售收入(1000件)600000元,销售成本为400000元,销售毛利200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220000元,利润为-20000元。财务部门对相关成本进行了成本特性分析,销售成本中70%为变动成本,30%为固定成本,销售及管理费用中60%为变动成本,40%为固定成本。要求:(1)计算该公司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何销售额。(2)财务部经理提出一个改进盈利能力的方案:对材料质量要改进,投入的费用为每件0.6元,销售价格没件增加0.6元,销售量估计可增加32%,该方案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如何?该公司新的损益平衡点是多少?(3)企业的销售经理认为,增加销售量的有效途径是加大广告费用的投入,他建议销售佣金每件增加0.2元,广告费用增加18000元.估计这些措施到位后,销售量可增加25%。销售部经理的方案对企业的影响如何?新的损益平衡点是多少?(4)根据你的分析,应该采用哪个方案?解:(1)由题意可得:p=00=600元b=(%+%)/元a=%+%=208000元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0-412)=1106 件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额=600× 元(2)由题意可得:p=600+0.6=600.6元b=412+0.6=412.6元q=1000×(1+32%)=1320件a=208000元此时,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量=0.6-412.6)=1106件损益平衡点的销售额==663600元此时,企业税前利润可达到:1320×(600.6-412.6)-60(3)由题意可得:p=600元b=412+0.2=412.2元q=1000×(1+25%)=1250件a=00=226000损益平衡点销售量=0-412.2)=1204件损益平衡点销售额=2400 元此时,企业税前利润可达到:1250×(600-412.2)-0元(4)选用(2)中的方案。
经营预测分析一、名词解释1.预测分析:实质是一种经济预测分析,它是以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条件为依据,运用各种科学的预测方法,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经过正确的运算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和问题作出科学的估计和表述。2.目标利润:是企业管理当局根据本单位在计划时间的实际生产能力、材料物资供应情况、生产技术条件、运输条件以及市场销售预测等因素提出来的最优化占略目标。3.目标成本:是为实现目标利润所应达到的水平,是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成本管理工作的奋斗目标。4.经营杠杆系数:也称营业杠杆系数或营业杠杆程度,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5.销售预测:是指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预计和测算企业的产品在未来某一时期的销售量或销售收入。6.成本预测:是指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和相关资料,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未来成本水平及发展趋势作出的预测。7.利润预测:是指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企业未来经营应当达到和可望实现的利润水平及其变动趋势的预计和预测。8.资金预测:是指销售预测,利润预测和成本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目标并考虑影响资金的各项因素,运用一定方法预计、推测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或一定项目所需要的资金数额、来源渠道、运用方向及其效果的过程。二、判断题1.凡是顾客数量有限,调查费不高,每户顾客意向不明确又不会轻易改变的,均可以用调查分析法进行预测。
(√ )2.由于外购零件而使得剩余生产能力出租获取的租金收入,应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
( √ )3.实现目标净利润上网销售量的计算公式是:(固定成本+目标净利润)/单位贡献边际。
(√ )4.确定目标成本的唯一方法是在目标利润的基础上倒推出目标成本水平。
(× ) 三、简答题1.经营预测的特点是什么?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有什么关系?经营预测的特点有:科学性,系统性,服务性,近似性,局限性。经营决策是企业实现特定目标,在获得市场信息资料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提出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过程。经营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算。只有先进行经营预测,才能做出决策。2..预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哪些?预测分析的基本内容有:销售预测,成本预测,资金预测,利率预测。3.预测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何谓定量分析?何谓定性分析法?基本方法有:定量分析又分为趋势外推法和因果预测分析法。定性分析,定量与定性结合。定量分析又称数量分析法,是指在完全掌握与预测对象有关的各种要素定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据以建立能够反映有关变量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各类预测模型的方法体系。定性分析又称非数量分析法,是指由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人经验和知识,结合预测对象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对事物的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推测的一类预测方法。4.预测分析的原则有哪些?在实际的经营预测分析中怎样遵循这些原则?预测分析的原则有:延续性原则,把未来视作历史的延伸进行推测,趋势外推法基于此原则;相关性原则,因果预测分析法基于此原则;类推原则,根据已知事物的某种类似地结构和发展模式,通过类推法对事物的将来发展前景做出预测;统计规律性原则,利用概率分析及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推测,回归分析法基于此原则;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结合的原则,可控性原则。5销售预测的意义是什么?其定量分析法各有什么特点或缺点?销售预测的意义是:销售预测是企业各项经营预测的前提,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是企业编制各项计划的前提。算数平均法的特点是计算简单,缺点是没有考虑远近期销售业务量的变动对预测期销售状况的不同影响程度。移动平均法的缺点是缺乏代表性,只适合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趋势外推法的缺点是计算过于复杂。加权平均法的缺点是不能按统一的方法确定各期的权数值。平滑指数法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大,但在选择平滑指数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直线趋势法的特点是假定未来趋势不变。因果预测分析法的特点是根据历史数据和相关主要因素对销售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结果相对可靠。 6成本预测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成本预测的方法有哪些?成本预测的作用是:(1)成本预测有利于加强事前管理,将成本管理纳入事前管理的轨道,可取得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主动权(2)有利于加强目标管理,通过成本预测,可以把握成本历史,现状和将来,确定成本变动同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做好企业整个的目标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成本预测获得的相关信息为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4)有利于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方法有:高低点法,回归分析法,加权平均法四、计算题1.某企业生产一种甲产品,今年的产量为1000件,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90元。获利55000元。要求:(1) 计算经营杠杆系数。(2) 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测可实现的利润。(3) 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200-90)*1000?2 解:(1) 55000 (2)55000*(5%*2+1)=60500 (3) 2.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200元,单位变动成本160元,固定成本400000元,1998年销售量为10000件。企业按同行业先进的资金利润率预测1999年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已知资金利润率为20%,预计企业资金占用额为600000元。要求:(1) 测算企业的目标利润基数。(2) 测算企业为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哪些单项措施。 0-90 解: (1)(200-160)* 400000*(1+ (2)1.减少固定成本
2.减少变动成本3.提高销售价格
4.增加产销量 3.某公司2008年实际销售某产品2000件,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0元,营业利润为20000元。要求:(1) 计算该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2) 若2009年销售增加6%,试预测2009年的营业利润。(3) 如果2009年的目标利润为230000元,计算销售量。 (300-140)*2000解: (1)=16 -400000)*20%=000 (2)20000*(6%*16+1)=39200 (3) 4.设乙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当年有关数据如下:销售产品4000件,产7.5 300-140品单价80元,单位变动成本50元,固定成本总额50000元,实现利润70000元,计划年度目标利润100000元。要求:(1) 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2) 计算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解: (1) (2)1.销售量的敏感程度,设销售量增长20%利润=4000*(1+20%)*(80-50)- 利润变化率=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2.单价的敏感程度,设单价增长20%利润=4000*[80*(1+20%)-50]- 利润变化率= 单价的敏感系数=91.43%=4.75 20%00*100%=91.43% %=1.71 20%00=*100%=34.29% 70000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设单位变动成本增长20%利润=*(1+20%)]- 利润变化率=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3.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设固定成本增长20%利润=4000*(80-50)-50000*(1+20%)=60000 利润变化率=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14.29%=-0.71 20%=-14.29% %=-2.86 20%*100%=-57.14% 70000
短期经营决策概述一、名词解释1.确定型决策:是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所掌握的信息都是肯定的数据,没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在内,那么只要比较不同的方案的计算结果就能作出决策。2.不确定型行决策:是指决策所涉及的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无法确定其概率,只能以决策者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确定的主观该概率作出为决策依据,或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解决。3.风险型决策:如果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所掌握的信息并非肯定的数据,而是存在几种可能的结果,而且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概率是已知的则其决策称为风险型经济决策。4.相关业务量: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认真考虑的、特定的决策方案相联系的产量和销量,这些业务量主要包括与备选决策方案有关联的材料耗用、工时、机器台时、设备生产能力等的实物量和价值量。5.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主要包括各种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各种经营资产变现收入等。6.相关成本: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成本,包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专属成本、可分成本和酌量性成本等。7.差量成本: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可供选择的不同备选方案之间的预期成本的差异数。狭义的差量成本是指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不同或产量增减变化而形成的差异,也称为增量成本。8.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即可能实现的所得,亦称“择机代价”。9.沉没成本: 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固定成本、无形成本、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10.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规定企业生产的某种、某批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也称“特定成本”。11.共同成本:是指为几种、几批产品的生产或为几个有关部门的设置而发生、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12.可分成本:是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阶段中所需追加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13.可避免成本:是指通过某项决策行动可以改变其数额的成本。14.不可避免成本:是指某项决策行动不能改变其数额的成本,也就是同某一特定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其发生与否,并不取决于有关方案的取舍。15.可延缓成本: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对其暂缓开支不会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那部分成本。如广告费、培训费、职工培训费、管理人员奖金、研究开发费等。16.不可延缓成本:指即使在企业财力负担有限的情况下,已选定的某项方案也必须在计划期实施而不能推迟执行,否则,将会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的有关成本。17.小中取大法:亦称为最大的最小收益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不利的市场需求情况下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的决策方法。18.大中取小法:又称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的决策方法。19.大中取大法:又称最大的最大收益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的市场需求情况下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的决策方法。20.折中决策法:是在确定乐观系数 和各方案预期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各个备选方案中预期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21.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编边际贡献的大小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法,也称为贡献毛益分析法。22.差别损益分析法:在进行两个互斥方案的决策时,以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作为评价方案取舍标准的决策方法。二、判断题1、简单地说,决策分析就是领导作出决策的瞬间行为。
(×)2、决策分析的实质就是要从各种备选方案中作出选择,并一定要选出未来活动的最优方案。
(√)3、相关业务量通常是通过对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的影响而实现对决策方案的影响的。
(√)4、在短期决策中,所有的固定成本或折旧费用都属于沉没成本。(√)5、在生产经营决策中,确定决策方案必须通盘考虑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和相关成本等因素。
(√)6、因为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材料消耗,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在不同生产工艺技术的决策中,应无条件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7、对于那些应当停止生产的亏损产品来说,不存在是否应当增产的问题。 (×)8、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必然会出现与冲击正常生产任务相联系的机会成本。
(√) 三、简答题1、什么是经济决策?如何理解经济决策在企业中的重要意义?经济决策是指在任何经济组织内,为了实现预定的经济目标(如目标利润、目标销售量或销售额、目标成本等),基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单位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各种备选方案通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最终作出抉择和判断的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乃至盛衰兴亡,会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或丰厚的利益。在整个企业管理循环中,决策是其中心环节。2、决策分析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决策分析过程:1)、明确经营问题确定决策分析目标 2)、收集有关信息 3)、拟定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 4)、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作出初步评价 5)、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优方案 6)、组织决策方案的实施,评估决策的执行情况,跟踪反馈信息3、经济决策有哪几种类型?经济决策的类型1)、按照决策时期的长短,可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2)、按照决策范围的广狭,可分为微观经济决策和宏观经济决策3)、按照决策者掌握信息的不同情况,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可确定型决策4)、按照所涉及的备选方案的数量特征,可分为单一方案决策和多方案决策5)、按照决策的基本职能,可分为规划的决策和控制的决策决策的其他分类:按管理的基本职能,可分为计划决策和控制决策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按决策的内容,可分为成本决策、生产决策、定价决策、资本投资决策等按决策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4、短期经营决策的内容有哪些?短期经营决策的内容包括三方面:1)、生产决策
2)、定价决策3)、存货决策5、单一方案、互斥方案、排队方案和组合方案之间有什么区别?单一方案:备选的方案只有一个互斥方案:涉及多个备选方案,且各方案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的关系。要求决策者通过调查、研究和对比,从所有备选方案中选出唯一的一个最优方案而排斥其他方案。
派对方案:涉及多个备选方案,且各方案之间存在着先后次序关系。要求决策者将所有的备选方案按照好坏的标志排出顺序。组合方案:涉及多个备选方案,且各方案之间可以同时并举,存在着不同的组合搭配情况。要求决策者从所有备选方案之间的各种组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组合。6、生产经营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关系?具体表现形式有最大经营能力、正常经营能力、剩余经营能力和追加经营能力。1)、 最大经营能力是企业在不追加资金投入的前提下,百分之百有效利用工程技术、人力及物力资源而可能实现的生产经营能力,它是生产经营能力的上限。2)、正常经营能力是已经纳入企业年度计划,充分考虑到现有市场容量、生产技术条件、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以及可能实现的各种措施等情况所必须达到的生产经营能力。3)、剩余经营能力是企业最大生产经营能力与正常生产经营能力之差,属于生产经营的潜力。4)、 追加经营能力是通过追加资金投人等措施而增加的,超过最大生产经营能力的那部分生产经营能力,永久性追加的生产经营能力会改变企业未来期间的最大生产经营能力。7、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各包括哪些内容?相关成本包括:差量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付现成本、重置成本、专属成本、可分成本和酌量成本等无关成本包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不可延缓成本、不可避免成本等8、如何理解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的概念?举例说明。1)机会成本:是指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从各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即可能实现的所得,亦称“择机代价”。举例:农民在获得更多土地时,如果选择养猪就不能选择养鸡,养猪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养鸡的收益。2)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举例:假如企业已经长期注资于一个项目,后来发现这个项目的前景并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乐观,但是注入的资金已经无法收回,此时这些已经花去的时间和钱财就是沉没
成本3)边际成本:是指产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化数额。举例: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名乘客是边际量。9、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决策问题?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及其使用范围1)、边际贡献分析法a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使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有业务量、相关收入不为零、相关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的收入成本型(收益型)方案的择优决策,尤其适用于多个方案的择优决策,如亏损产品决策。b、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常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2)、差量损益分析法差量损益分析法比较科学、简单、实用,但是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如生产品种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等。3)、相关损益分析法不能用于多个方案一次性决策的不足,可用于两个以上方案的一次性选择问题。4)、相关成本分析法此法可以同时用于两个以上方案的决策,如业务量确定的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5)、成本无差别点法适用于只涉及成本而不涉及收入的成本型方案的选择,如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6)、利润无差别点法主要解决在调价基础上的销量问题。7)、线性规划法主要用于解决具有线性关系的最值问题10、大中取小法和小中取大法有什么不同?什么是后悔值?应怎样计算?大中取小法亦称为最小的最大后悔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的方案作为选中的方案的决策方法。该方法下决策者比较稳健
小中取大法亦称最大的最小收益值法,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不利的市场需求情况下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的决策方法。该方法下决策者比较保守。后悔值:是指当出现随机事件时,各种不同需求情况下的最大收益值超过本方案收益值的差额。后悔值=策略中的最大可能收益值-本方案收益值。11、举例说明大中取大法和折中决策法在决策中的应用原理。折中决策法是在确定乐观系数 和各方案预期价值的基础上,选择各个备选方案中预期价值最大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要求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折中确定一个乐观系数
, 01。如果的值接近1,则比较乐观,如果接近0,则比较悲观。然后算出各备选方案的期望值:各方案的预期值= *最高收益值+(1- )*最低收益值大中取大的应用原理:是在几种不确定的随机事件中,选择最有利于的市场需求情况下
的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为选中方案的决策方法 ,当决策者对未来前途持乐观态度时可采用。四、单项选择题1、在管理会计中,单一方案决策中又称为(A)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B.互斥方案决策C.排队方案决策D.组合方案决策2、在经济决策中应有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损失,就是所谓的(B)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3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A)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4、下列决策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利润或少发生的损失的方法是(C)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A)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56÷4列竖式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