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学家面临的问题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

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主张光是一种波动.从这时到19世纪末.人们一直围绕光是微粒还是波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以一个“叛逆者 的姿态.经过不懈研究.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刻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人们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主张光是一种波动。从这时到19世纪末,人们一直围绕光是微粒还是波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经过不懈研究,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刻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二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听着朋友的话,爱因斯坦眼里闪耀着火花,脑中充满了神奇的灵感,他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由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以及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研究,他荣获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请问,上述科学发现事实在辩证法和人们认识和发展真理方面有哪些启示?
(1)事物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科学证实了光既是波又是微粒,“自然界喜欢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和事物的内部都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对光的认识来源于科学实践,关于光的理论也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3)在发展着的实践的基础上,人对客观物质世界和真理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4)人要认识和发展真理,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借助严谨的理论和科学逻辑,又要发挥意志、勇气、灵感等非理性因素,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解析: 此题应从辩证法和认识论两方面来说明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道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的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怎样认识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正确处理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认识。科学家提出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了新的认识。为什么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能否认经典力学的真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哲学教学要敢于探讨社会问题
哲学教学要敢于探讨社会问题
听了不少哲学课,也上这么多年的哲学课,有一个感觉,就是哲学课很少研究重大社会问题,上课所举事例基本上是古代故事或自然科技发展方面的,而且基本是欧美国家的,虽然也能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哲学道理,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现在想起来,应该是缺乏了人文情怀,缺乏了社会责任,缺乏了爱国主义,缺乏了世界眼光。如何避免这种缺陷呢?我觉得重要一条就是,哲学教学要敢于探讨社会问题,包括古今中外的社会问题。
如在教学《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来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以前我总是喜欢用一些自然科学的事例。如曾经我用了这样一个事例:17世纪,牛顿完成了创立经典力学的工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经典力学无法解释两类问题:一是怎样认识高速运动的物体,二是怎样认识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对这两个问题无法解释,这表明经典力学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和范围,那就是低速运动的客观物体。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正确处理了宏观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人类获得了新的认识,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量子力学用来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得到证实,人类又获得了新的认识。
然后我提出问题:“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题?”
这个事例本身的确能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但是学生对于这一理论本身不理解,我又不能进行很清楚的解释,学生的反馈并没有象我预想的那样的热烈,回答的学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但感觉学生只是了解了这一哲学道理,而对于这一哲学道理的内在却没有真正的理解。
今天,我又重新上这课,重新进行设计,上课效果不错。课堂记录如下:
展示图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
简单介绍: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
问题讨论:用哲学知识解释中国革命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长征这一战略转移现象?对我们中国现实发展有何启示?
这一问题由于在历史学科上涉及到,所以学生热烈讨论,并作出了回答:
生1:是因为长征之前的革命战略出现了问题,没有从当时的革命实际出发。
生2:因为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死搬马列主义和苏联革命经验,所以造成红军的失利,只好进行长征。
生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马列主义作为真理,只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这启示我们,现在中国的发展,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也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
生4: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王明的做法违背了中国的革命实际,所以不能成功。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和西方政治制度,应该根据中国当代实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新的战略决策,才能使中国不断发展。(此点已经超出了本课的范围,但学生的回答却是值得称道的,这才是真正掌握了哲学道理,体现学生的发散思维,做到了用“哲学的方式”学习哲学。)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学习了哲学知识,也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理解,也让学生感觉到现在的中国更也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使中国更加强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中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讲解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政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导学案讲解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0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1530套总数:5885151套专访:3372部会员:401265位
当前位置:
& 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2》(人教版)
学年高一物理必修二课件: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2》(人教版)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新人教版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31次
资料类型:
文档大小:1.13M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解题探究】(1)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适用于_____物体的 _____运动。 (2)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适用范围:任何情况_______。 (3)经典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关系: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和 量子力学的特殊情况,即_____物体的_____运动情况。 宏观 低速 都适用 宏观 低速 【规范解答】选B、C。经典力学理论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在任何情况都适用,故A错误,B、C正确;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不否定经典力学,认为经典力学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故D错误。 【通关1+1】 1.(多选)20世纪以来,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事实,而经典力学却无法解释,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这说明(
) A.随着认识的发展,经典力学已成了过时的理论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是有局限性的 C.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与规律 D.人们应当不断扩展认识,在更广阔的领域内掌握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解析】选B、C、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要受到所处的时代的客观条件和科学水平的制约,所以形成的看法也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人们只有不断扩展自己的认识,才能掌握更广阔领域内的不同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新的科学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对原来科学的全盘否定,只能认为过去的科学是新的科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特殊情形,故A错,B、C、D对。 2.(多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B.当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相对论物理学和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C.当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D.当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不能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解析】选A、C。经典力学可以认为是相对论物理学在低速、宏观状态下的特例,因此正确的选项为A、C。 【变式训练】1.经典力学不能适用于下列哪些运动(
) A.火箭的发射 B.“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的运动 C.“嫦娥三号”登陆月球前的减速运动 D.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解析】选D。经典力学在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情况下不能适用,火箭、宇宙飞船等物体虽然速度较大,但还远远小于光速,故在火箭的发射、太空飞行器的运动中,经典力学仍适用。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物体,故选项D正确。 2.(多选)关于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 B.狭义相对论只适用于高速运动,不适用于低速运动 C.经典力学既适用于低速运动,也适用于高速运动 D.狭义相对论既适用于高速运动,也适用于低速运动 【解析】选A、D。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是低速运动、宏观物体,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微观物体,A对,C错;狭义相对论既适用于高速运动,也适用于低速运动,B错,D对。
【资源平台】备选角度:物理学史 【示范题】(2013·海口高一检测)17世纪末,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使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的科学家是(
D.伽利略 【标准解答】选A。牛顿创建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笛卡儿提出了在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规律;伽利略研究了落体运动,并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论断,故A正确,B、C、D错。
对光速不变原理的理解 1.光速不变原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即光在所有的惯性参考系中的传播速度均是光速。 2.光速不变原理的适用范围:速度合成的关系式v船岸=v船水+v水岸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对于接近光速的高速运动物体,该关系式已不再适用,此时应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去解决问题。 【案例展示】科学家预言,在遥远的将来,离子推进发动机驱动的宇宙飞船很可能会用于宇宙航行,这种飞船能以接近光速飞行。设想在以0.9c飞行的飞船上打开一个光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正前方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为1.9c B.飞船正后方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为0.1c C.在垂直飞船前进方向上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是 D.在任何地方的观察者看到的光速都是c 【精讲精析】选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知,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真空中的光速都相同,都为c,故D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分析如下: 易错选项 错误原因 A 根据关系式v=v船+c求得光速为1.9c,忽视光速不变原理,实际上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可能大于光速 B 根据关系式v=c-v船求得光速为0.1c,忽视光速不变原理,实际上接近光速时,以上关系式已不再适用 C 根据关系式v=
求得光速为
,忽视光速不变原理,实际上接近光速时,以上关系式已不再适用 【自我小测】 1.如图所示,强强乘坐速度为0.9c(c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c,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B.0.5c C.0.9c
D.1.0c 【解析】选D。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测量到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而壮壮所处参考系即为惯性参考系,因此壮壮观察到的光速为1.0c,选项D正确。
2.一列火车以速度v相对地面运动,在车厢的正中点装有一盏闪光灯,当它闪光时,有两个光子分别向左、向右传播,在火车的前后两端装有设备,使坐在车中的观察者能测知这两个光子何时到达两端,通过某种巧妙的装置,静止在地面上的另一观察者也能测知这两个光子的传播过程,若车厢长为l,则: (1)车厢内的观察者测得两光子从闪光开始到达前后端各需要多少时间?时间差为多少? (2)静止于地面的观察者测得两光子从闪光开始到达前后端,各需要多少时间?时间差为多少?
【解析】(1)以车厢为参考系,两个光子均以光速传播
即两个光子同时到达前后端,时间差为t2- t1=0 (2)以地面为参照物,设向前运动光子与前端相遇时间为t1, 则 设向后运动光子与后端相遇时间为t2,则ct2=
-vt2,所以
即两光子不同时到达前后端,时间差为 答案:(1) (2) 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学习 目标
1.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 2.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3.了解高速和微观世界中的奇妙物理现象。 4.了解科学理论的相对性,体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一、从低速到高速 1.经典力学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 定律在_____、_____、_______的广阔领域,包括_________的 研究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狭义相对论阐述的是物体以_______的速度运动时所遵从的 规律。 牛顿运动定律 宏观 低速 弱引力 天体力学 接近光 3.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_____的,而狭义相对论指出,质
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_____,即m=
,两者在 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是统一的。 4.经典力学认为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_____,相对论认为, 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_____,在不同的参考系 中测量结果_____。 不变 增大 速度远小于光速 无关 有关 不同 【自我思悟】 1.洲际导弹的飞行速度可达6 000 m/s,此速度在狭义相 对论中属于高速还是低速? 提示:狭义相对论的高速是可以与光速相比较的速度, 6 000 m/s的速度虽不小,但它远远小于光速,不属于相 对论中的高速。 2.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物体以10 m/s和100 m/s的速度运动时质量是否一样?差别大吗? 提示:不一样。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但以上两个速度时的质量差别非常小。
二、从宏观到微观 1.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_______,同时还具 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 明,而_________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2.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_____运动,不适用于_____ 运动;只适用于_____世界,不适用于_____世界。 粒子性 量子力学 低速 高速 宏观 微观 【自我思悟】 1.在描述哪些物体的运动时,经典力学不再适用? 提示:在描述微观、高速物体的运动时,经典力学不再适用。 2.灰尘在空气中匀速下落,能否用经典力学进行解释? 提示:可以。灰尘虽然已经很小,但与质子、中子、电子等微观粒子相比质量和体积都要大得多,灰尘的运动规律仍遵循经典力学。
三、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1.191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这是一种新的时空与引 力的理论。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牛顿的引力理论_________。 2.当物体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 m/s)时,相对论物理 学与经典物理学的结论_________。当另一个重要常数即“普 朗克常量”(6.63×10-34 J·s)可以忽略不计时,量子力学和经 典力学的结论_________。 不再适用 没有区别 没有区别 【自我思悟】 1.相对论、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吗? 提示:相对论、量子力学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在一定条件下的特例。 2.“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的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包括光)有极强的吸引力,在研究“黑洞”时,经典力学还适用吗? 提示:经典力学适用于弱引力问题,而“黑洞”问题属于强引力问题,经典力学不再适用。
一、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深化理解 1.低速与高速的概念: (1)低速:远小于光速的速度为低速,通常所见物体的运动,如行驶的汽车、发射的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及宇宙飞船等物体的运动皆为低速运动。 (2)高速:有些微观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其速度可以与光速相接近,这样的速度称为高速。 2.速度对质量的影响: (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速度而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知,物体在力F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只要时间足够长,物体的运动速度就可以增加到甚至超过光速c。 (2)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的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 大,即m=
其中m0为物体静止时的质量,m是物体速度为 v时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在高速运动时,质量的测量是与 运动状态密切相关的。 3.速度对物理规律的影响:对于低速运动问题,一般用经典力学规律来处理。对于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已不再适用,需要用相对论知识来处理。 【微思考】 (1)牛顿第二定律属经典力学理论,它在高速世界还适用吗? 提示:在高速世界中,物体的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大,物体的加速度不一定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牛顿第二定律不再适用。 (2)试由m=
分析,物体的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
提示:由m=
可知,若某物体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c,
则它的质量应是无穷大,这显然不符合事实,所以物体的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
【题组通关】 【示范题】一个原来静止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后速度为v=6×
106 m/s。问电子的质量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改变了百分之几?
【解题探究】(1)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什么关系? 提示:物体做低速运动时,其质量由本身决定,与速度无关, 物体做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质量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变大。 (2)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公式: m=
,其中m为物体________________,m0为物体的
_________,c为真空中的光速。 速度为v时的质量 静止质量 【规范解答】根据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得,运动后的质量增大了,且
所以改变的百分比为
×100%=0.02%。 答案:增大了
【通关1+1】 1.(拓展延伸)在【示范题】中,若电子的质量变为静止时质量的2倍,则电子运动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由题意知m=2m0,代入m=
得 v=2.6×108 m/s。 答案:2.6×108 m/s 2.(多选)对于公式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式中的m0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 B.当物体的运动速度v>0时,物体的质量m>m0,即物体的质量改变了,故经典力学不适用 C.当物体以较小速度运动时,质量变化十分微弱,经典力学理论仍然适用,只有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变化才明显,故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而不适用于高速运动 D.通常由于物体的运动速度较小,质量的变化引不起我们的感觉,故在分析地球上物体的运动时,不必考虑质量的变化 【解析】选C、D。公式中m0是静止质量,m是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A错;由公式可知,只有当v接近光速时,物体的质量变化才明显,一般情况下物体的质量变化十分微小,故经典力学仍然适用,故选项B错,选项C、D正确。 【变式训练】1.(2013·东城高一检测)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物体的质量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原因是(
) A.运动中物体无法称量其质量 B.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质量变化极小 C.物体的质量太大 D.物体的质量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选B。根据狭义相对论m=
可知,在宏观物体
的运动中,由于v<<c,所以质量变化不大,而不是因为物体的 质量太大或无法测量,也不是因为质量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变 化,正确选项为B。 2.在粒子对撞机中,有一个电子经过高压加速,速度达到光速 的0.5倍。此时质量m与原质量m0的关系为(
B.m=0.5m0 C.m=1.155m0
D.无法判断 【解析】选C。根据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运动质量与静止质 量的关系
【素养升华】 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关系 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知: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质量就越大。 (1)当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时,其质量的变化可以忽略; (2)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变化将很明显,其质量变化不可忽略。
二、经典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比较
比较项 经典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 形成时期 物理学形成的初期阶段,受历史发展限制,理论较肤浅、片面 形成于物理学充分发展的现代,理论较完善、科学 适用范围 低速运动、宏观世界,弱引力作用 任何情况都适用 速度对质 量的影响 物体的质量不随其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物体的质量随其速度的增加而变大 速度的 合成 时间与空间互不相干,关系式v船岸=v船水+v水岸成立 速度与位移、时间的测量有关,v船岸=v船水+v水岸不成立 比较项 经典力学 相对论、量子力学 引力规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认为物体间的引力符合“平方反比”规律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认为物体间的引力不完全符合“平方反比”规律 联 系 (1)以下两种情况,相对论与经典力学的结论没有区别: ①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c(3×108m/s)时; ②“普朗克常量”(6.63×10-34J·s)可以忽略不计时。 (2)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都没有否定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特殊情况。 【微思考】 (1)经典力学与相对论在哪些方面不同? 提示:①适用范围不同;②质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不同;③速度的合成规律不同;④物体间引力的规律不同;⑤对时空的认识不同。 (2)在什么情况下经典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是等同的? 提示: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题组通关】 【示范题】(多选)关于经典力学和相对论、量子力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论是对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都是适用的 B.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相对论对高速和低速运动的物体都适用 C.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粒子的运动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5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最新生活与哲学教案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最新生活与哲学教案
&&&&&&&&&&★★★
最新生活与哲学教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17:14:33
&& &&&&&&&&&&&&&&&&&&&&&&&&&&
&&&&&&&&&&&&&& (2)?
&&&&&&&&&&&&& (2)
&&& 1(&&& )
&&& A&&&&&& B
&&& C&&&&&&&&&&& &D
&&& A&&& R&&& C&&& D
1D 2A&&& 1D2&&&
&&&&&&&&&&&&&&& (2)?
&&&&&&&&&&&&&&& (2)
A&&& B&&& C&&& D
&& A&&&&& B
&& C&&&&&&& D
&&&&&&&&&&&&&&& (2)
&&&&&&&&&&&&&& (2)?
&&&&&&&&&&&& (1)&& (2)
&&& A&&&& B
&&& C&&&&&& D
A&&&&&&&&&&&& B
&&&&&&&&&&&&& (2)?
&&& (1) (2)
&&& A&&& B&&& C&&& D
A&&&&&&&& B
&&&&&&&&&&&&&& (2)?
&&&&&&&&&&&&& (2)
&&&& A&&&& B
&&&& C&&&&&&&&&&&&&&&&&&&& D
(1)&&&& (2)
&&& &&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9" Month="8" Year="829622872848(& )
&&& DABCD&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 B&&&
&&& !ABicD&&&
&&&&&&&&&& (2)
&&& A&&&&&&&&& B
&&& C&&&&&&&&& D
&&& C&& AABBBDC&&&
& A&&&&&&&&&&&&&&&& B
& D&& DABc
& (&&& )&&&
&& A&&&&&&&&&&&&&&&&&&&&&&&&& B&&&
&& C&&& D&&&
B&&& BAcD&&
&&&&&&&&&&&&&& (2)?
&&&&&&&&&&&&&& (2)
&&&&&&&&& (3)
&&&&&&&&& (4)
&&& (&&& )
&&& A&&&&&&& B
&&& C& ADBC
&&&&&&&&&&&& (2)
&&&&&&&&&&&&& (2)?
&&&&&&&&&&&&& (2)
P44(&&& )&&&
A&&&& B&&&
C&&&&&&&&&&&&&& D&&&
& A&&& ABCD&&&
&&& P44(& )
&&&&&&&&&&&&& (2)??
&&&&&&&&&&&& (2)
l(&&& )&&&
& A&&&& B&&&
&&& C&& CABD&&&
&&& 2(&&& )&&&
&&& A&&& B&&&
&&& C&&&&&&& D&&&
&&& D&& D&&&
&&& 3(& )&&&
&&& A&&&&&&&&&&&&& B&&&
&&& C&&&&&&& D&&&
&&&&&&&&&&&&&& (2)
&&&&&&&&&&&&&& (3)()
&&& 19180180
&&&&&&&&&&&&& (2)?
&&&&&&&&&&&&&& (2)
&&& 171920
&&&&&&&&&&&&&&& (2)?
&&&&&&&&&&&& (2)
& 200412269lO(&&& )&&&
& A&&& ABcD&&&
&&& 2(&&&&& )
&&& A&&&&&&&&&&&& B
&&& 1A 2D&&& 1BCDA2DABC
文章录入:熊钧&&&&责任编辑:熊钧&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管理团队 |& |& |
江西省信丰中学 ┋ 校长:林毓春 ┋ 电话: ┋邮编:341600┋ E-mail:
网站备案: ┋& 网站设计: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无法解释的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