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更是片面的。应该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发挥各自的优势。

来源:大众网济宁频道
)“我们都是奔四的人了,再怀孕生的小孩健康不?我老婆会有危险吗?”“我老公已经四十几了,有点担心力不从心,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不少大龄夫妇有了顾虑,针对备孕夫妇的种种担忧,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为高龄孕产妇及妇科疾病患者撑起一片蓝天。
  大众网济宁讯 (通讯员 王碧辉)“我们都是奔四的人了,再怀孕生的小孩健康不?我老婆会有危险吗?”“我老公已经四十几了,有点担心力不从心,我们要做些什么准备?”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出台,不少大龄夫妇有了顾虑,针对备孕夫妇的种种担忧,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中西医结合,为高龄孕产妇及妇科疾病患者撑起一片蓝天。
陈继兰主任坐诊
  顺应月经周期调理& 解决不孕难题
  “我们通常是顺应月经周期来调理身体,解决大部分的怀孕难题。”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陈继兰介绍,男人到了40岁肾气开始转弱,精气亏缺;女子到35岁身体开始衰退,气血易虚。中年男女机体由盛而衰,孕育功能也同样下降,胎儿畸形率升高。有计划生二胎的夫妇,应该及早进行相关检查,调整生活方式,通过中医药调养来为怀孕做准备。“妇女月经主要与肝、肾及冲任二脉有关。月经的量、色、周期异常,往往反应女性身体疾病之所在。”陈主任解释到,经期的长短,经量的多少,经色的深浅和痛经轻重情况,都在调理范围。月经周期可分四期调理法,每个时期均可以调理,分别为月经期、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
  家住市区的刘女士,34岁,结婚三年未孕,一直月经不正常,周期45天到2个月,经量时多时少,来诊时月经第30天,经期小腹胀痛及腰酸。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多囊卵巢,克罗米芬促排卵三个月未孕,推荐到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进行中药调理。医生根据其症状、舌苔、脉象,予以覆盆子、菟丝子、茺蔚子等中药调理,坚持服药二月后怀孕。
  嘉祥的张女士,41岁,已育有一子,分娩后又人工流产两次,近两年一直月经量少,想要孩子两年未怀孕,曾因不孕多次就诊于各大医院,夫妻双方均没有检查出大问题,只是女方B超提示:子宫内膜薄。曾口服补佳乐生长子宫内膜无效。于是来到了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给予中药调理三个月,查子宫内膜正常,第四个月患者怀孕。
妇科腹腔镜手术
  微创加术后中医调养& 让诸多家庭喜得子
  陈继兰主任讲到,输卵管不通、盆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导致很多女性怀孕困难,给家庭带来很大的思想及经济压力。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采用宫、腹腔镜检查、治疗及术后中药后续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避免一部分患者走上试管婴儿的漫长道路。
  家住市区的王某,27岁,婚后两年多未孕,婚前曾流产一次,辗转多家医院,诊断为输卵管性不孕,外院建议行试管婴儿,此患者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了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医生告知其有两种治疗方案,一是中医综合治疗,调理时间相对长一些;二是宫腹腔镜微创联合中药治疗。患者要子心切,选择手术,腹腔镜下见输卵管卵巢均被粘连包裹,给予分离粘连,并通液。患者术后月经来潮一次后即怀孕。
  陈继兰主任介绍,宫、腹腔镜的检查是诊断宫腔病变及输卵管、卵巢炎性不孕的金标准,直接能看到输卵管是否通畅,卵巢是否有粘连,宫腔是否有息肉等,这种手术是微创手术,不仅恢复快,而且治疗效果更确切,不仅不影响患者腹部美观,而且患者怀孕足月可以顺产,不必剖宫产。
  家住市区的一位患者,35岁,婚后三年未孕,追问病史,患者婚前曾多次流产,监测卵泡排卵正常,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欠通畅。曾于济南某医院试管受孕一次失败。就诊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后予以忍冬藤、红藤、三棱、莪术等中药综合治疗3个疗程,患者受孕喜得一子。
  “妇科微创手术除了用于备孕检查诊断以外,在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手术治疗上也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美观无疤痕、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陈继兰主任说。
温馨的母婴同室
  流产后调养不当易致宫寒&中医调理有优势
  不少女性有反复人流史,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精卵的结合及胎儿的生长,需要消耗女性大量的能量,所以怀孕中的部分女性会感觉很不舒适,面容也布满色斑。而流产会损耗人体大量的正气,如果修养不到位,阳气久耗,子宫失去温煦,宫寒随之产生。
  中医学中有一句话说:“小产重于大产”,意思是对于流产的护理要比正常分娩更重视,因为正常分娩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女性的生理行为,而小产就好比是未熟的瓜果强行采摘下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子宫壁的物理伤害,多次流产可使子宫壁变薄。
  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采取无痛流产与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无痛流产手术仅需要几分钟,术后采取中药方剂圣愈汤加减调理,半个月左右就可以修复受损的子宫内膜,防止宫腔粘连等后遗症。
  潜心研制“暖宫贴”& 驱走宫寒
  女性素来体质虚寒,再加上平素不注意保暖、贪食冷饮,可使胞宫受寒、寒凝血瘀,不利于盆腔血液循环,导致卵巢功能紊乱,从而发生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痛经、盆腔炎症、甚至不孕等。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痛经、闭经等妇科症状多是由宫寒导致的。调理宫寒应先散体内寒气,驱寒补阳才能暖身暖宫。”陈继兰主任介绍,济宁市中医院妇产科根据经方验方研制的“三九三伏暖宫贴”就是在三九天、三伏天根据中医冬病冬治、冬病夏治的原理,采用具有温肾暖宫、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调制成膏药,贴敷于女性小腹、腰部等特定穴位,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以利于慢性妇科疾病的康复,该项绿色健康贴敷疗法已让数千名妇科患者恢复健康。
初审编辑:&&&责任编辑:马婧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
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
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
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发现信息价值
吕炳奎:谈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
09:50 转贴发表在
1980年3月,卫生部召开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总结了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这对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支力量是客观存在,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方针,是总结了30年的经验教训提出来的。这个方针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这两支力量的问题。西医这支力量的地位是公认的了,但是其他两支力量的地位还存在问题。首先是中医,在学术上没有什么地位,这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从清末,到军阀时代、国民党时代,都要取缔中医。中医的学术地位是很低的。解放以后党提出了团结中西医的方针,好像问题解决了。现在看,实际上没有解决,中医的地位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今天,提出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置于同等的地位,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中医的地位问题。这个方针的提出,解决了几十年来,甚至近百年来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方针提出后,中医界皆大欢喜,西医方面也很欢迎,同意这样一个方针。中西医结合方面大部分人也同意这个方针。但是仍有部分人对这个方针还不太理解。大概有这样几种看法。 一是认为三支力量的提法不确切。理由是西学中人数很少,中西医结合这支力量还没有形成,他们只能和中医合起来形成一支力量。 二是认为中医不可能独立发展、它离开了西学中医师就无能为力,只有和西学中医师一起发展中西医结合,才能继承发展中医药学。 三是认为“中医要独立发展,并实现现代化”的提法是多余的。他们认为发展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现代化。 四是认为已提出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中医,强调中医独立存在。这种看法,实际上是要把中医取消。 这四种看法,我们是不能同意的。因为他们不了解三支力量同医学科学现代化、同中西医结合的关系,根本没有认识到三支力量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说,中西医结合这支力量虽然小,但它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保持它的独立性,才能充分调动西学中医师的积极性,应用他们原有的西医学知识和掌握的各种手段来吸取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在中西医结合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虽然这支力量小,但是必须要独立发展。学术上要给以地位。 西医这支力量,解放初期是3.8万人,真正大学毕业的大概2万人,今天发展到近40万人,发展得非常快,而且已建立起完整的体系,有医学教育、科研、临床等,学科亦较齐全;而中医、中西医结合这两支力量,问题就多了。中医解放时50万,实际上不止50万(解放的时候,中医都是个人开业,没有很好的统计),照卫生部统计数字看,只有37万,因为是组织起来的才统计,没有统计的还很多。到十年浩劫以后只有24万,现在25万,同解放初期相比去掉了一半。西医发展了十多倍,中医去掉了一半。这个“一半”,在统计数字上看是一半,实际不止。我们调查的材料,20几万中医中只有20~30%系统学过中医,如综合医院中医科,根据北京了解的情况,中医科人数比“文革”前多得多,多半是年纪大了的老护士、老化验员、挂号员,安排到中医科抄抄方而变成中医的,这个数字相当大。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些医药卫生部门的领导的脑子里不知中医是怎么一回事,不把中医当做一门科学来看,随便什么人,学几天就可以当中医,中医成为可有可无的了。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我们现在要发展这支队伍,困难还很大,如果搞不好就有消灭的危险。中医人数这样少,中医机构也少得可怜,全国将近200万张病床,中医只有5万张,这5万张床位,真正搞中医的床位大概还不到5干张。可以说,中医已经失去了阵地。再看我们的中医学院,基本上是两套,西医一套大,中医一套小。中医医院名义上是中医院,实际上中医的东西不多了。中医研究机构基本上是搞中西医结合研究,真正搞中医研究的很少。在这样的情况F,有人垂头丧气了,有的干脆不想干了,中医出现了转向问题,向西医发展。年纪大一点的,觉得中医没有希望了。这是不是当前客观存在的实质情况啊!中医这门科学失去了阵地,现在中医只能看一点门诊,一点普通的常见病,这能总结东西吗?能提高吗?是不可能的。有人说中医过去没有病床,没有医院。过去条件不允许,但是到病人家里看病,病床就设在病家,对一个病人的情况从开头到结束了解得非常清楚,治疗的过程掌握得非常具体,因此他能够总结出东西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近万部中医书,就是通过临床总结出来的。现在解放了,为什么不能给中医一些条件呢?难道还要像过去一样把大量时间花在走东家串西家去看家庭病床吗?中医没有病床,不能进病房,不能看急重病人,光是看一点慢性病、门诊,能提高吗?实际上中医的办法很多,只是我们掌握的不多。中医同西医的地位不平等,中医处于从属的地位。怎么造成的?我们过去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失去民族自尊心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解放后党中央对中医是非常重视的,规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但在一些具体政策方面由于认识不够,有些提法不够恰当,如提出西医学习中医是“关键”的问题,当时认为是很好的,现在看来有毛病。西医学中医是对的,但解决中医的问题主要还是靠中医自己,所以提出三支力量都要发展、长期并存。这是正确的,中医应该独立发展,必须要独立发展。医院考核评级用西医标准来衡量中医,也是不恰当的.要纠正这些问题。 四种看法无非两种,一是取消中医,中医不必再发展,一种是中西医结合就可以了,中医当然不要独立发展了。现在有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所、中医医院,实际上还没有成为一个系统,两支队伍是混在一起的,结果是双方都不能发展。中医发展不了,中西医结合也发展不了,都搞不好。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焦点就是中医要成为一个系统,中西结合也成为一个系统。过去一度把中西结合凌驾于中、西医之上,作为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药学的唯一道路。事实上能否办到呢?你控制中医可以,西医你就控制不了。另一方面,中、西医学各有独立的理论体系,各有自己的规律,如果违反各自的客观规律,就是违反科学。所以这是不切实际的,看起来很高,实际是空的。为什么二十多年来中西医结合搞不上去呢?到今天仍没有一个像样的基地呢?当然主要是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中西医结合一下子是高潮,一下子是低潮,轰一下子,好一下,一会儿又下去了,真正搞中西医结合的有多少人呢?上海是西学中力量最强的,算一算.真正扎扎实实搞中西医结合的没有多少人。主要没有条件,不允许你独立干。为什么呢?不是不愿意干。那种感冒用点银翘片的不能叫中西医结合。为什么中西医结合不能充分发展?因为没有一个固定的独立的系统,是任人摆布的,所以一下子高潮,一下子低潮。如果我们有了一个独立的系统,搞中西医结合的人能坐下来安安心心地研究,一定能很快发展。应该明确中西医结合队伍,现在主要是西学中这支力量。将来建立这个系统要请中医参加,聘请中医当顾问,当指导,这支队伍里的中医是为中西医结合服务的。中医单位也要聘请对中医方面有兴趣的西学中的医师当顾问,参加中医方面的工作,为中医发展服务。为什么要分清楚呢?中西医结合应该是既是西医又懂中医,才能讲中西医结合。但是现在是,西医的同志掌握了点中医的知识,就研究中医,好象西医的东西不要研究了,那怎么搞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两个医学碰在一起以后,通过实践,探讨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中医的理论问题,也涉及到西医的理论问题,要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以分析研究的态度来进行研究,这样才是真正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能说西医理论是不能动的、天经地义的。今天医学科学还很落后,对人体的了解,仅仅是一些皮毛,不是已经对人体了解得完全清楚了。中西医结合研究,通过临床实验可以发现中医的问题、西医的问题。譬如阑尾炎原来的理论说不能“泻”,中医用“泻”就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我们若仅仅研究中医的疗效,而没有同时考虑研究中医的理论和西医的理论,中西医结合是搞不上去的,不可能出现新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不可能在医学上有突破。所以,一些同志反对中西医结合力量成为独立的系统是没有道理的。这不是降低了西学中的地位,而是真正把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平起平坐。不管这支力量怎么小,也是平等的。 西医与中医产生中西医结合;生物学与化学、生物学与物理学结合产生了边缘学科生物物理学和生物化学。西医与中医结合产生一门中西医结合的科学,也可以说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新的学科应该是独立发展,不能认为新的学科产生以后,老的学科就不要。现在有了生物化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都还分别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中西医结合产生以后,并不是中医、西医都可以不要发展了。认为中西医结合可以代替中医的看法是错误的,违反科学发展的规律。西医不要干涉中医,中医也不可能去干涉西医,中西医结合也这样做,分工合作,大家都发展下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渗透,互相帮助,不要互相拆台,这样才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们现在如何促使这两支力量独立地发展?提出能不能五年之内两个系统真正建立起来。一个省不要多,拿出一个像样的医院来搞中西医结合基地,把有志于中西医结合的同志集中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如果办不了,就发展不了。我们相信中西医结合这一门学科,将来会产生一些新的东西。这点由搞中西医结合的同志自己考虑,自己来设想,自己来设计。 中医方面,两个工作要做,一个是要把祖国医学系统整理,发掘提高,继承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一步,逐步地发展。中医这一门科学,一定要独立地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下去。一个中医学,一个西医学,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学都发展,到最后,可不可以设想以人类生命科学来代替一切医学,将来这些医学,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都消灭,以人类生命科学来代替它,达到人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要有相当的年代才能实现。中医今天要继承、发掘、整理、提高,把它老的一套东西,系统掌握起来,加以发展。问题是,当前我们还没有掌握,还没有继承下来。有人说这是“复古主义”,我们说这不是“复古”,科学的东西你还没有掌握怎能说复古?实用的东西是不能用新旧、古今来取舍的,现在我们对祖国医学还有很多东西不懂。另外一方面,中医要现代化,如果老这么一点办法,不提高,不向现代化更高科学方面发展,那是不行的,所以,另一方面中医还要向现代化发展。 中西医结合同中医现代化不是一回事,应该有区别的。钱学森同志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说很同意把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区别开来,从“系统观”这个角度来提出问题。这是世界上最新的一门科学。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有区别。中医现代化是要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来研究中医理论。怎么继承整理发展中医呢?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研究提高。这项工作是科学研究工作。临床研究、文献整理,这些都是研究工作。现在我们还要培养新的高级的中医,要加强自然科学,加强数理化的最新技术课,而不是加强西医课。应该明确,要加强现代科学、自然科学、数理化、天文、地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要用最新的多学科知识如声、光、电、磁等方面的知识来研究中医的理论、中医的生理、病理、四诊等等。中医的许多道理看不见摸不到,在尸体上是解剖不出来的。有的人就认为是迷信,是胡说八道。其实中医讲的都是动的、生命运动的东西,人死了一切都停止了,气化没有了,经络没有了,营、卫、气、血运行也没有了。并不是说这些东西根本不存在,还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物质基础的,只不过这种物质是更高的层次罢了。一切事物都有两重性,有看得见的一面,也有看不见的一面。中医许多理论看不见,但是行之有效,应该说这是高一层,比形态学理论高一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又能经得起临床检验,难道不是科学的吗?实验研究是实践。西医许多理论是通过实验室总结出来的,非常具体,看得很清楚,很吸引人,很能说服人。中医不是通过实验室,很多东西看起来很抽象,看不见、摸不到,因此就有人说中医胡说八道,‘甚至有的负责干部也是这样讲。为什么外国人对中医兴趣这样高,看得这样高呢?他们发现了问题,发现中医理论很高。现在从生命科学讲,中医是高的。从气功、特异功能更能发现问题。这几年气功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气功的“气”找到了物质基础,吸引着一些科学家的注意。为什么钱学森同志提出中医理论、气功、特异功能要统一起来搞?它们是一个东西,理论上是一个系统、一个统一的东西。今天全国二三十个大学、几十个科研单位已接触到中医。这个问题不简单,虽然工作是初步的、自发的。一些高能物理学家特别有兴趣,高能物理所所长亲自抓这项研究,除钱学森同志外还有王淦昌、赵宗尧、贝老时璋都出来讲话了,这是不简单的。有很多科学家搞特异功能,搞“气”本质的研究,这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喜讯。看起来中医的前途还是光明的。从今天研究的特异功能,联系到古代关于扁鹊可以看到内脏的记载,看来不是假的,而是真的。可以看到内脏、可以遥感,这在古书里是有很多记载的,如《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扁鹊能视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癥结。古代的许多名医,其他诸子百家都有这种本领。老聃之弟子亢仓子,能以耳视而目听,亢仓子日:“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到了这个境界时,很小的一点东西,很低的一点声音,虽远在八荒之外,(地球上甚至地球外)都可以听,都可以看。《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这些话,过去当做迷信,现在看来是极高深的科学,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组织了相当大的力量,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苏联、美国搞得很厉害。苏联以模拟人的思维来指挥导弹,用思维的信息来指挥导弹,我们有些人还在说科学不科学。看起来,人是了不得的,中国古代讲“人是万物之灵”,一点不错。人的特异功能,不仅能看见人体内脏,还能看到今天无法理解的东西。我们的祖先几千年前已经掌握了这种科学,现在我们没有掌握。中国古代历史要重新考虑,中国文化发展史要重新认识。从医学方的古代理论看,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讲,《内经》的理论是正确的,现在很难讲哪个是精华,哪个是糟粕。你认为是糟粕,可能是精华。我们这个伟大的宝库,文化宝库,是了不起的。外国的不少青年,20多岁的大学生,你问他孔子、老子、诸子百家,他都可以告诉你;我们的大学生,你问他,大多数不知道。中国人不知道中国人的历史,不知道中国的文化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个问题很严重。祖国医学是个伟大宝库,现在看确实伟大。几千年前中国古代文化就发展到相当高,我们的医学,从古代的哲学、数学、天文学,包括冶金等各方面,都是在一个理论体系下发展起来的,都是在阴阳五行指导思想下发展起来的,在3千年前已经有相当水平。古代知识分子懂得天文学、数学、医学、哲学,那个时候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是不分的。现在不同了,科学的发展,分科越来越细,优点是可以把问题研究得深入,缺点是容易造成失去整体观。现在国内没有人钻研《易经》,在美国有《易经》研究会,有一些人在研究。我们很多青年同志不知道《易经》这两个字,《易经》八卦很多人不知道。年纪大一点的,知道八卦是算命的。为什么现在还要研究这个东西?电子计算机,就是从八卦原理来的。一个叫莱布尼兹的人,研究中国八卦创造了计算机,计算机发展到今天的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老祖宗还是八卦。八卦是阴阳,阴阳,阴阳,电子计算机是O、1,O、1二进位。八卦的原理还有很多的东西,未为人们所知道,很多人还在研究。我们几千年前有这样高的数学、天文学、世界上是没有的。哥白尼知道太阳中心、自转公转的问题;春分,秋分,中国人的二十四个节气,他们都不知道。我们的数学是高的,我举赵州桥为例子,这是中国的拱挢,传说是鲁班造的,他量一量算一算,不要什么图纸,造出来一点不错。我们现在再造赵州桥,当然一样可以造,但设计图纸将要多少呢?这些过去被认为都是“落后”的、不要的东西,人家拿去当了不起的东西。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很丰富,中医特别完整丰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最大的国家之一,历史最悠久,科学文化最发达。可惜今天,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祖国科学文化遗产,有的人连一点民族自尊心都没有。 古代医学的发展,不是从实验室方面来搞的,而是从信息方面来搞的。刚才讲扁鹊能够看到的东西,不是单单看到一点形象,不是看到心脏、肝脏这些图象,而是可以看到信息。特异功能发现的信息是超宏观、超微观、超光速的,我说他是“三超”。所以人们说不可思议。信息,任何东西都可以透过,现在科学上发现的中微子能够透过一切,我们人的信息也可以透过一切。究竟是什么东西,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我们笼统地讲是个“信息”。我们的莫干山气功座谈会提出了“三个挑战”:向医学挑战!向自然科学挑战!向哲学挑战!为什么提“三个挑战”?因为这不仅在医学上是个大的挑战,使很多理论都要重新考虑,并引导向生命科学方面发展;在自然科学方面,很多原来的理论已经被突破了,比如物理学所说的功率和能量是相等的,现在看,不对。功率和能量可以不相等,功率很小,但能量很大。光谱波段的理论也被突破了。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科学家觉得这些问题不可思议。这是对整个自然科学提出的挑战。在哲学上,现在看起来也提出了问题,而且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物质存在同思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大家所知道的是物质的反映产生思维,思维是物质反应所产生的。这个提法是对的,但是不全面,不辩证。物质反应产生的思维,好象这个“思维”是被动的。现在看,人的意识是一种物质,思维是物质运动的形式,其运动产生的信息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思维本身是物质的运动。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写小说的人,只要有一点隐隐的东西,他可以把小说写成没有办法想象的东西,虽说有许多东西并不是物质反映的东西。怎么产生的呢?脑子怎么想出的?物质本身的运动可以变化,所以思维不单是物质反映,他本身是物质运动,提出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思维本身,既是物质的反映,又是物质的运动,是两者相互配合的结果。现在哲学界争论很大,给哲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气功、特异功能的问题,震动了整个科学界,不光是医学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医学界影响并不大,好像无所谓,没有什么大的反响,可在自然科学界,在高能物理、力学方面震动就比较大。中医的理论究竟怎样发展起来的?我们要解放思想,不要认为这也是糟粕,那也是糟粕。实际上,许多东西我们不懂,不懂就视做糟粕,不懂就视为迷信,那就错了。不懂就是不懂。可以把一些理论慢慢加以研究,进行整理提高。现在,一个最大的“迷信”揭晓了:人可以有巨大的能量,可以“透视”,可以“遥感”,真是了不得的。古代的许多医学理论,如五运六气等,这些东西我们了解的仅仅是初步的,将来要用科学仪器来进一步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说这样的仪器现在还没有,要根据这些来创造新的仪器。现在的仪器解决不了中医的理论问题,所以要以更高的科学发展进行整理提高,使中医现代化,直到发展生命科学。我们要尊重历史,了解我们的历史。秦始皇墓里出土的一些宝剑,埋在土里两千多年,还和新的一样,宝剑可以一划划开十张报纸,锋利到这样的程度,怎么炼出来?怎么制出这种高级合金?当时没有化学,没有显微镜,怎么制造出来?是不可思议的。通过信息,对一切金属的结构可以知道,所以才能搞出来。不是随随便便造出来。这是古代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一个标志。 我们的祖国医学,不要再丢弃下去了,要拿来对人类造福。中医的理论,如气化、经络、脏象、营卫、精、气、神、阴阳、五行,直到四诊八纲等整套理论体系,我们要全面地、系统地整理出来,继承下来。要解放思想,不要怕扣帽子,什么“复古主义”,什么“封建迷信”等等。要把中医理论系统整理出来加以提高,必须采取具体措施。 中医教育是不是照现在这一套?看起来不行,要改。中央56号文件提出要培养精通中医理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要重新修改。要加强培养师资,现在师资队伍很弱。有些学院,把中医的课程,搞得很简单,弄得支离破碎,系统不起来,掌握不了。在内容上,除了大科以外,针灸、推拿、眼、喉等这些小科都要发展。 中医医院要用中医的办法、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来总结规律,提高疗效。要通过临床,一个病一个病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提高疗效,从这方面稳步地提高。急性病、危重病人,慢慢都要把它掌握起来。中医医院要一些化验、X光这些常规检查方法,要这个做个参考,做个旁证,不是做检验中医疗效的唯一根据,可以在这里面发现一些问题。现在中医临床问题不小,病历写得不像样子,辨证论治、理法方药这一套东西不系统,资料很不够,诊断很马虎。这样是不行的,I临床方面要下功夫,这就是中医的研究工作。中医医院要办成真正的中医院。 中医研究工作。现在看起来,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理,把文献、理论系统地搞起来,通过临床总结经验,这是一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另方面是现代化的研究,这就要中医与自然科学直接结合起来,如特异功能、气功的研究,那就需要多学科结合起来。如对朱砂的研究,朱砂在解放后不准用,认为是汞,是有毒的东西。现在知道朱砂要在500 C高温时才产生毒性,人体37℃,朱砂根本没有毒,而且吸收的是微量,所以朱砂吃多一点也不会死。再一个例子是大家当笑话的,是金箔。有人讲,黄金,怎么好吃到肚子里,这不是笑话,不是迷信吗?所以安宫牛黄丸,就不准再搞金箔了,说是浪费金子,又没一点作用。现在微量元素研究,它在身体里面是释放一定的元素的,当然是小到零点零零几,但是它的作用很大。用金子治病,农村的老太太都懂,小孩抽惊马上把金镯子、金环子拿来煎汤加点灯芯,是镇静的,可是人家当笑话,金子烧一辈子还是金子,烧不少。我们配紫雪丹要用一百两金子熬汤以后用汤熬药,一百两金子熬几年也不少一点啊!可是煎汤后,金子释放了一点元素,这些元素到了身体内部,起很大的作用。归根到底还是个微量元素。我们已经发现,身体里边有40多种元素,实际上人体里边不知有多少元素。现在发现有100多种元素,地球上宇宙之间不止100多种,可能是一万多种,百万多种。目前科学发展仅仅是到了现在水平。现在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工作要一步一步向前发展。老一套办法要解决中医中药问题是不可能的。中医研究,第一步现在能够做到的就去做,其他尖端的研究,多学科结合研究,将来要依靠大学和各研究机关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搞这些工作,要有两个主要的条件,最基本的是人,要培养人。中医界要培养高级中医,现在年轻的一辈,要下苦功夫来钻,不下苦功不行,需要下苦功夫钻进去,首先须弄懂,才能够弄通;弄通以后,要把它搞精,要精通它,特别是基本理论要搞透。要搞通搞精还要下苦功夫,要多看书,要多研究;要培养人才,要培养高级中医的人才,要懂科学知识的,将来新的中医要掌握新的科学知识;要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师资。第二个条件是物质基础,要钱、要房子、要设备。现在有了钱还不行,有了东西还不行,现在主要是缺少人才,要从原有基础上逐步发展,一步登天不行。要有真才实学,要一个顶一个,不要贪大,从小到大逐步来。五年打个基础,十年有点看得见的东西出来,这样搞下去就可以向前发展。 我们一定要坚持贯彻三支力量这个方针,中医才能够独立发展。我们可以超过去,可以拿出东西来。但现在阻力大,不要怕,不要怕扣帽子,不要怕穿小鞋。有些地方要穿小鞋,穿小鞋也有个办法嘛!你要稍微软一点这个鞋就穿上了。要你穿,你就把它撕破。要有这个事业心。中国人应该有这个气魄。为什么外国人对中医这么重视,我们现在到底是为什么?能不当一回事么? 中药的问题更严重,质量很差,影响疗效,炮制马马虎虎,随便搞一下,品种也不齐。中药质量上的问题大大影响了中医疗效。所以,应该大声疾呼,建议医药总局要抓中药的质量问题。我们还要恢复原来一套炮制加工办法,逐步地改革剂型。剂型是要改的,但怎么样改?改后要不应影响原来的疗效和原来的药性,要在这方面下苦功夫。看来,提炼、提取成分的办法,不是中药剂型改革的方向。当前,研究中药的单位,有的从微量元素方面研究,还有的从归经方面、四气五味方面研究。但是,不少地方对中药学的四气五味和归经不讲了,我看归经是中药理论的精华,不是糟粕,去掉是没有道理的。诸如此类的理论,将来还要用尖端科学进行研究。药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要提高质量,保证疗效,改变剂型,服用方便。日本的办法,有些可以借鉴,他们在中药方面,成药很多,不止几百几千种,可能成万种。为了钱,随便配制一种成药,这是不科学的。 当前,有些药厂别出心裁,根本不是中医配的方子。北京我发现治感冒的一种冲剂,没有什么疗效,出些点子,是向钱看的。还是用过去那个骗人的办法来搞是不行的。药,不是一般商品,不能完全当商品来看,主要看能不能治病。我们中医单位,现在最好是自己搞一些加工,保证疗效,这样好一些。现在看来,搞药的人很少,药房里面配药的人,不懂药而配错的有,分量搞得不对的也有,马马虎虎叫“抓药”,这些问题必须整顿,解决了就可以把中医疗效逐步搞上去。 中医如果不能得到发展,那么中西医结合也不可能发展。我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这两支力量,要摆平,要发展,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本文发表于《新中医》1981年第4期,并由日本国宫城民医连.宫城厚生协会力饭田清七墨允全文译出,载于“全日本民主医疗机关连合会”所办的《民医连医疗》日/第111号/月刊。)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文章很赞,分享给好友
加载下一页跟帖
大家都在看
小小白的其他帖文
更多好看内容
不过瘾?!打开凯迪看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