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肺小肺部结节的可能性,60%可能性是肺癌吗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勿慌!并不等于肺癌
日08:36&&来源:
原标题: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勿慌!并不等于肺癌
有人形容体检是“不查不放心,查了更担心”。近些年,肺部结节检出率越来越高的原因在于,过去肺部体检主要是拍X光片,但X片对于小于1厘米的结节有时难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改做低剂量肺部CT,连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发现,所以检出率就高了。当看到体检报告上“发现肺部结节阴影,肿瘤不能除外,建议随访”的字样,估计没有谁不为之恐惧。
首先需要了解的概念是,结节是指有病灶存在,不是指病灶性质。肺内结节是肺内发生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异常病变组织,可能是疤痕、炎症、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由于结节比正常充气肺泡密度高,故在X线照射下,呈现阴影。通常,肺内直径小于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称为结节,直径小于1cm称为小结节。肺内结节或小结节分为良性、恶性两种。常见的肺内结节或小结节包括球形肺炎、结核球、错构瘤良性、纤维增生等,癌前病变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恶性病变则有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
据文献报道,在所有的肺内孤立结节病灶中,恶性肿瘤远少于良性病变。就年龄而言,小于35岁的人群出现肺内孤立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只占1%~3%,40岁以上者良恶性的概率几乎各占50%,年龄愈大恶性肿瘤概率愈高,70岁患者恶性的概率可达70%。用胸片对大样本人群普查时,肺内孤立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仅占3%~6%,一般人群,一年一次的体检是很有必要的,但对高危人群来说体检更加重要。
哪些人群属于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呢?一般来说,年龄50岁以上并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1)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肺部发现结节或小结节后怎么办?
如果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或小结节,不要过度惊慌,但也不要太过忽视,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其它的检查手段,如胸部CT定期随访、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目前国际及国内对肺部孤立结节的处理已有共识,共识中把肺内结节按不同的大小、实性结节或亚实性结节均有详细的处理原则,目前国内专家一般推荐美国的Fleischnerzhi指南。指南推荐≤4mm的实性结节及≤5mm亚实性肺结节不做CT随诊,对这一处理原则尚有不同意见,肺内恶性病变均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所以对于≤5mm的结节病变从慎重的角度出发仍然需一年后体检一次。其余大小结节均采取3至6个月甚至1年复查,连续复查2-3年。如发现肺小结节2年无变化,则可大致认为为良性结节。如果结节有变化则根据变化情况做出判断并决定下一步处理意见。对于大于1cm的结节应当尽量通过多种方法确定结节的良恶性。
胸部低剂量CT筛查是高危人群体检的首选方法
过去的健康体检基本上为X线胸片,大于1cm结节病灶容易被发现,小于1cm的病灶因影响因素较多极易漏诊。另外约43%的肺部面积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重叠,使一些肺内病灶难以发现。即使胸片发现肺内有病灶,相当一部分病变的性质也难以确定,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所以胸片在体检中只能作为病变的初步筛查手段。
CT在肺内病变中的诊断优势非常明显,CT通过显示组织薄层横断面及三维结构图像进行诊查,有效避免了肺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的重叠,能发现肺尖、脊柱旁、靠近胸膜、心脏后方、纵隔、横膈等部位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CT还有较高密度分辨率,能发现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对发现肺内病灶及早期诊断定性,CT明显优于胸片。近些年,普通人群健康体检中,包含胸部CT检查,特别是近年来专家们推荐的低剂量CT筛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成为肺部结节发现率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低剂量CT筛查所产生的射线剂量很低,对人体的影响已经明显降低,对高危人群来说是体检的首选方法。但对孕妇来说仍然是一个禁忌症。对年龄小于40岁以下人群仍然推荐胸片体检,简单快捷。(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 谢汝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防痨杂志》编委,北京市职业病鉴定专家,医学影像质量研究委员会常委,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感染影像学分会常委,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影像学组委员。
(责编:马晓慧、许晓华)
夏天吃5种水果助你增强免疫力
良好的身体免疫力可以帮助你增强自身的防御机制,抵抗外界的细菌和病毒。在炎热的夏天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力?大家不妨试试以下5种时令水果。
面对洪灾 让“你我来助力、共筑爱心堤”!
6月底以来,全国多地遭遇汛情。各级党组织、人民子弟兵、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多个公益慈善组织、爱心企业捐款捐物,千万社会志愿者积极参与,筑起了一道道“红色防洪堤”“爱心防洪堤”。献出一片爱心、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接力共筑一道坚固的堤防!我父亲查出在肺部有小结节,三个月前是3厘米的,前几天复查已经6厘米了,请问是肺癌吗
患者信息:男
病情描述:我父亲查出在肺部有小结节,三个月前是3厘米的,前几天复查已经6厘米了,请问是肺癌吗
最佳回答百姓健康网53386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病情分析:你的年龄和生长速度,应该就是肺癌的症状,明确的话继续给予病理学检查。建议行肺穿刺活检说,明确后可以给予手术治疗。
回答时间:
Ta帮助了857人
回答列表(1)
Ta帮助了3247人
病情分析:您好,患者的情况不排除肺癌的可能,还可见于脓肿,肺结核等。建议查痰脱落细胞,肺部CT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症治疗。
回答时间:
39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我现在肺癌已经做了化疗,可是做完化疗之后,感觉还是有点不舒服,经常咳嗽,所以医生建议我做放疗,那么化疗之后做放疗可以吗?
医生建议:这种疾病,如果是做化疗没有效果的话,就要采取放疗,如果是做放疗没有效果,还要做靶向治疗法,同时也需要根据日后的缓解来改善细胞的扩散。
24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现在公公他病情检查出是得了早期的肺癌,不过我们怀疑他这几个月来病情加重,会引发中期的肺癌,这个病到了中期症状会有哪些表现?
医生建议:到了学校之后,咳嗽有可能引起吐血,而且得了肺癌咳嗽,还有可能会引起胸闷。
旖旎琦鸢男
49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奶奶最近一直感觉胸腔疼痛,在深呼吸的时候会感觉到背部疼痛。检查以后发现是患上了肺癌。做化疗能治疗这种病吗?
医生建议:按照描述的情况来看患者的病情已经到了中期或者晚期了,这个时候确实应该采取化学治疗的方法。但是进行一次化疗起不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必须要进行多次的治疗才能达到效果的。在化疗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患者会有脱发等症状。
27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也不知道公公他是不是因为肺癌引起的咳嗽,他咳嗽的时候还有点儿喘气,那么肺癌患者各个时期会有什么症状表现?
医生建议:肺癌病人各个时期症状表现都疼得多,如果是得了肺癌早期的话,有可能患者只是单纯性的咳嗽,而且咳嗽时间比较长,患者有可能不易发现,还认为自己是得了肺炎或者是肺结核,而得了肺癌,中期的话有可能会咳嗽期间吐血,而如果是得了这种肺癌晚期,有可能会导致胸闷,甚至有可能会引起身体消瘦。
巫山云雨男
24岁提问时间:
病情描述:妈妈之前就是发生了一段肺癌疾病的症状,而且已经到了肺癌的晚期,感觉这种随便,非常的让人感觉特别的,伤害性大,所以也非常的同情她,心疼她。肺癌吐白色泡沫痰吐血应该怎样治疗呢?
医生建议:肺癌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经过了手术治疗之后,就是可以根据疾病的症状,采用放疗或者是化疗的方法,但是已经到了晚期的情况下,建议不用手术治疗就是保守治疗就可以的,因为中药的保守治疗也是可以缓解的作用。发现肺部小结节不要惊慌,肺部小结节不等于肺癌!
近年来,肺内结节在我国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可能是因为空气的污染,雾霾天,PM2.5及各种重金属离子、颗粒的吸入,聚集肺内,无法排出。加之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整天熬夜、抽烟喝酒、缺乏运动、免疫力低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导致的。
1、肺结节的概念是什么?它是肺癌吗?
肺结节通常是指影像学检查(X线或CT)中发现的直径≤3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而直径≤2cm的类圆形病灶又称为肺部小结节,根据结节的密度分为三类: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在肺部小结节中,60%-70%为良性结节(炎症、局部出血、结核、纤维化等),30%-40%的为恶性结节,所以发现肺部小结节请不要惊慌,肺部小结节不等于肺癌。
纯磨玻璃结节通俗的讲就是在薄层CT扫描上结节像磨砂玻璃一样,云雾状的影子。图中蓝色圆圈内。
混合磨玻璃结节就像一个荷包蛋,其中实性的成分是蛋黄,磨玻璃的部分是蛋清。如下图箭头所指。
实性结节就像是去掉蛋清后的蛋黄,是一个密度较高的结节。如下图箭头所指。
磨玻璃结节从最初的“纯”发展到后来的“实”,是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当纯的磨玻璃结节小于1cm时,密度很低、很纯、边界比较清楚,这个时候多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大多数为腺瘤样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极个别可能是微浸润腺癌,转移的风险较小。当纯的磨玻璃结节逐渐长大,大于1cm,实性成分增加,变的不那么纯了就成为混合磨玻璃结节,就可能变成为恶性,尤其是当它出现了分叶、毛刺、中间有空泡、胸膜凹陷、血管聚集等征象时就更可能是恶性了。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大多为浸润性腺癌,转移的可能性很大。这三种肺内小结节,恶性程度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
2、发现肺内小结节该怎么办?
这里先引入肿瘤体积倍增时间这一概念,由于纯的磨玻璃结节体积长大翻倍的时间为1-2年,混合磨玻璃结节则需要2-3年,因此对于磨玻璃结节的随访不得少于3年。
根据美国Fleishner协会及NCCN指南:若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1cm,需3个月随访一次CT,如无变化或增大,建议活检或手术切除;纯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0.5cm,无需进一步评估,每年复查1次CT;0.5cm﹤纯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1cm,3个月复查,随访3年。
0.5cm≦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最大直径≦1cm,起初3个月复查CT,若实性成分最大直径﹤0.5cm,则每年复查1次CT,连续3年。若实性成分最大直径>0.5cm则建议活检或手术切除。
对于多发性纯磨玻璃结节,若最大直径≦0.5cm,则每2-4年复查CT;若0.5cm﹤最大直径≦1cm,但无实性成分,需要3个月后复查胸部CT,如无变化,每年复查1次CT,连续3年。若主要病灶为混合磨玻璃结节,需要3个月后复查CT,如无变化,实性成分>0.5cm,建议活检或手术切除。
3、发现肺内小结节该如何治疗?
对于可耐手术的患者,首先考虑微创胸腔镜手术。而“单孔”胸腔镜手术因其只在患者胸部开一约3cm的切口,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作为首选术式。对于高龄、肺功能差、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可选用立体定向放疗。其次还有分子靶向治疗,中医中药等。
看了这么多,估计您头都晕了。如果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您应该去正规的三甲医院复查薄层CT,请教医院权威的胸外科医生,他会给您一个合理的建议。
陕中大附院 胸心外科
作者简介:张泳,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中大附院胸心外科副主任,“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咸阳市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曾先后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医学中心、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胸外科进修学习,2015年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被省委组织部派往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访学,师从国际著名胸外科专家姜格宁教授,圆满完成了“胸腔镜(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课题,并被同济大学评为优秀访问学者。率先在陕西省内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解剖性肺叶/肺段切术、纵膈肿瘤切除术以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等。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获咸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医学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撰写医学论文20余篇,SCI收录1篇。
坐诊时间:每周一全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中医特色突出的国家级三甲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室
今日搜狐热点肺部有个4毫米的小结节,竟然是个癌-金华晚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13版:健康
&&&&&&&&&&
肺部有个4毫米的小结节,竟然是个癌
还好识别及时,微创切除。微小早期肺癌,非常考验专家水平 盛继红
  金华的林先生今年50多岁,单位组织体检时,胸部CT提示为右上肺小结节,仅4~5毫米。这么小的结节一般人不太会在意,甚至许多非胸外科或肺科的医生也不会太注意,最多告诉患者要定期复查。但林先生比较谨慎,而且他女儿也在医院上班,于是找到金华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叶建明,请他看看。这一看,还真把他自己吓着了,竟然是早期肺癌。  体检时,发现肺部有个小结节  叶建明说,他仔细看了林先生的CT片后,认为结节虽小,但其密度并不均匀,周围也没有渗出性病灶,是为一密度不均的孤立性肺微小结节,判断早期肿瘤的可能性较大。但要明确诊断,建议他再做一下胸部CT靶扫描,看看结节边缘、密度、血供及与胸膜关系等细节性征象。  很快,林先生的胸部CT靶扫描结果出来了。叶建明与放射科的其他专家一起,阅片并讨论后,认为早期肺癌的可能性非常大,建议他进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术,一来可明确诊断,二来也起到治疗作用。若不及时手术,因结节邻近胸膜,以后可能会发展增大并侵犯脏层胸膜,到时候原本T1N0M0(Ⅰa)期的肿瘤便可能进展至T2N0M0(Ⅰb)期,甚至癌细胞也有可能播散至胸膜腔,产生癌性胸水,失去手术机会。  手术结果,果然是个癌  听了叶建明的分析,林先生觉得有道理,同意手术。  “由于结节过小,手术中如何找到病灶是个难题。于是,我们把这个难题交给影像科汪军峰主任来解决。他采取的办法就是术前CT引导下的肺穿刺定位,也就是说把医用胶注射在结节附近,这样结节旁边因为存在医用胶,便会比周围组织坚硬,术中很容易被扪及,从而准确确定需要切除的肺组织。”叶建明说,正因为术前经过准确定位,置入胸腔镜后在镜下很快便发现病灶所在,于是通过胸部一个约1.5厘米的小洞,仅用10来分钟便精准地切除了病变的肺组织。标本拿出来后剖开结节,其直径仅0.3~0.4厘米,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高分化腺癌。林先生的危险解除了,而且术后也不需要放疗或化疗。  小结节,考量医生的诊疗水平  叶建明说,随着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普及,肺小结节的发现越来越多,肺部结节越是小,诊断越困难,因为其良性或恶性的特征还没有清楚显现出来,所以目前对小结节的准确诊断是一个难点与热点。若把肺小结节比作一个“人”,医生对其良性或恶性的判断就像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样。医生努力追求的是:不错杀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若对检查出的肺结节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拿来开刀,虽然不易漏诊,但势必会有许多良性的、炎性的不需要手术的病人被切除了部分肺组织甚至肺叶,使肺功能减退,甚至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而若收紧手术指征,随访观察到出现典型肺癌的表现才手术,也会使一些早期肺癌的病人延误了治疗,甚至发展成中期或晚期,造成无法挽回的结局。  “所以,金华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近年来特别重视与相关科室的合作,集影像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及病理科等相关科室之力,共同讨论会诊肺小结节的诊断与治疗,诊断力求准确、手术力求及时、治疗方案力求合理。”叶建明说,协同作战的结果就是几年来诊疗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据了解,这些年叶建明自己十分注重病历的积累、经验的总结,目前收集了近3年来几乎所有在该院经手术治疗取得病理结果的影像学资料,有空就会反复对比、仔细斟酌、总结经验,并向相关科室的专家请教。厚积薄发,从而使自己的诊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报记者&盛继红肺小结节是好是坏关键看“颜值”,8毫米是肺癌的“分水岭”? : 经理人分享
肺小结节是好是坏关键看“颜值”,8毫米是肺癌的“分水岭”?
眼下正值体检季,不少人做完体检后拿到报告,结果查出了肺结节。
他们最担心的是,肺结节是不是肺癌?或者发展下去会不会变成肺癌?
关于肺结节,国际上有许多专业组织和机构对它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
国际上对于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有专门的指南。就在前不久,国际胸部影像学权威机构--Fleischner学会在原有的指南基础上,总结新的数据和经验进行重新修订。
新指南中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部小结节的随访时间拉长,以降低辐射带来的危害。
还明确指出,直径小于6毫米的肺结节癌变几率不到1%,无需定期随访。
担心肺结节变成肺癌
他不愿参加单位体检&
(制图 章琳)
这段时间,浙江省中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许茂盛教授的门诊特别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肺结节来找他的。
“自从肺部CT扫描成为常规体检项目以后,体检中检出‘肺部小结节’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平时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方面的咨询。而在日常门诊中,因为肺结节来咨询的就更多了。”
许教授说,门诊中,他遇到不少查出肺结节的人忐忑不安,心理压力非常大,生怕肺结节会变成癌。
前两天,有一个病例让许教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56岁的董先生是企业高管。去年体检查出右肺上叶有多发的小结节,直径都在1厘米以内,有部分钙化。当时医生给出的诊断是良性的,建议定期随访。
查出结节后,董先生很焦虑,经常做梦都梦到自己得了肺癌,每隔几个月,就到不同的医院去做CT检查,担心肺结节癌变。一年多下来,体检报告厚厚一叠,射线吃了不少,精神压力也很大,经常失眠。
上个月,单位组织体检,董先生担心体检结果不好,又怕被单位人知道,不敢参加单位体检。自己偷偷到医院自费做检查,把所有和肺癌相关的检查项目查了个遍,依然没有查出异样,肺结节的大小和之前几次检查一模一样。&只有少部分肺结节会恶变&
据统计,2016年浙江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共有31086人次进行体检,有2054人查出肺结节。其中,有24人被确诊为肺癌。
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瑞文说,体检中查出肺结节的人比较多,但90%以上是良性的,真正恶性的比例只有1.2%。
去年,在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有8万多位体检者做了肺部结节的相关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和胸部低剂量CT,有3%的体检者发现可疑肺部结节,最后确诊为肺癌的超过40例,恶性比例不到2%。
“浙医二院国际保健中心针对肺部结节的检查,下诊断比较谨慎,如果在X光片下和CT片下就能判断性质较好的,就不会打上‘疑似’的诊断。筛查出来的都是对后期判断有意义的病灶,也就是恶性程度高的肺部结节。”浙医二院体检中心主任宋震亚说。
临床上,将肺部结节的定义为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3厘米、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一般多见于炎症、结核和肿瘤。也就是说,肺部结节可能是肺炎、肺结核,也可能是以前肺结核留下的疤,而真正是肺癌的比例很小。
宋震亚主任说,“有不少结节是以前的肺部感染引起的,会根据情况先做抗炎治疗,然后再复查。还有些结节比较小,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定期随访就好了。”
&要当心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
许茂盛教授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肺疾病高分辨力CT研究,在肺结节诊断与鉴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根据许茂盛教授经验总结和国际上的研究报告,肺部小结节大部分由良性疾病引起,小于6毫米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不到1%,因此,并不需要太过担心。
直径在6-8毫米之间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在0.5%—2%,直径大于8毫米的肺结节,肺癌概率大于3%。
那么,是不是说8毫米就是肺结节发展为肺癌的“分水岭”呢?
许教授解释,肺结节直径大于8毫米,是肺癌的概率会增高,但是并不是说,肺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就一定会发展为肺癌。但是这部分人群应该更密切的关注肺结节的变化,定期随访很重要。
“ 从医学角度来说,能发现早期肺癌是关键。孤立肺结节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癌,都属于早期肺癌,通过及时有效治疗,五年生存率能够在90%以上,而直经小于1厘米的肺癌五年生存率更高。”
许教授说,只要认识充分、措施合理并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肺结节其实并不可怕,可以将其危害和对患者的困扰降低到最低限度。
&肺小结节是好是坏关键看“颜值”&
许教授说,虽然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是所有的肺癌几乎都是由肺结节演变而来的。
因此,鉴别其中的早期肺癌是关键。肺结节的良、恶性病变,多数在病灶形态、密度、边缘、边界等特征上存在差异。
如何区分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呢?
许教授,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取决于“颜值”。
实际上,肺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影像学有很多征象可以帮助判断,包括形态、大小、密度、内部结构、边缘以及临近、肺门、纵膈等结构变化。
通俗地讲,结节是好是坏,可以看“颜值”。
一般来说,那些颜值比较高,也就是表面比较光滑、平整的,良性结节居多。而那些长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通常所说的比较“丑”的结节,往往是恶性的居多。
此外,要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不能光看单次的检查结果,而是要结合之前的随访检查结果一起看。
如果发现肺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等没有发生改变,一般是良性结节居多。
如果发现大小有变化,比如有增大的趋势,或者形态发生了某些改变,那么就要引起注意了。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有少数肺结节的诊断会比较困难,就好比警察破案时,有些罪犯不容易识别,有些好人也可能被误认为罪犯。”
许教授说,因此,有部分肺结节需要进行病灶大小变化的动态精确观察,或进行穿刺活组织病理学诊断、胸腔镜活检或切除等有创手段干预。
“如今,我们对于可疑的肺结节,通过薄层CT进行三维重建,可以精确发现可疑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新指南”明确指出:
直径6毫米以下的结节无需重复检查&
据介绍,“新指南”参考了国际上5个大型CT肺筛查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包括美国国家肺筛查、荷兰-比利时肺癌筛查、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泛加拿大肺癌研究早期检测和英国哥伦比亚癌症机构,上述研究已积累了10余年CT肺筛查大数据资料。
“新指南”主要的更新是在肺结节管理策略方面:
例如,肺部CT扫描发现小于6 毫米的结节,但没有吸烟、肿瘤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以前的指南在实性和磨玻璃结节的管理上给出不同的随访时间,要求3个月或12个月不等的CT复查;
而“新指南”认为,这类结节的危害很小,不需要常规CT随访,只需针对高危人群才建议12月复查。
对于大于6 毫米的磨玻璃结节和6-8 毫米的实性结节,6-12个月随访如变化不明显,后续的随访间隔为18-24个月,随访时间比“老指南”拉长,以降低辐射带来的危害。
而对于8 毫米以上的实性结节,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增高,需要3个月随访,并考虑PET-CT检查或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此外,“新指南”对结节大小的分类依据,也不再局限于二维的平面测量,增加了相应的三维容积(体积)数据,使结节的生长性评估更加准确、可靠。
由于恶性肿瘤的生长在各个经线上不均匀,因此,测量容积比直径可以比较早而且更加准确观察到病灶的动态变化,提高早期肺癌诊断准确率。
例如,体积小于100 立方毫米,不需要常规随访;100 立方毫米以上的磨玻璃结节和100 立方毫米—250 立方毫米,建议 6-12个月随访,体积大于250 立方毫米的实性结节,建议间隔3个月随访一次。猜你喜欢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细胞肺癌 结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