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化疗临床路径侵及粘膜下层需要化疗吗

术后病理:(食管切除标本)中-低分化鳞癌,侵及全层至...
术后病理:(食管切除标本)中-低分化鳞癌...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术后病理:(食管切除标本)中-低分化鳞癌,侵及全层至浆膜层,上下切端未见癌累及4,淋巴结未见癌转移。(食管旁淋巴结)未见癌转移。(隆突下淋巴结)未见癌转移。这种情况需要放疗吗?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术后2周,第一次复查,正常。三周后再次复查,正常。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这种情况需要放疗吗?放疗的副作用有啥?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性障碍、前列腺、包皮包茎等
擅长:包皮包茎、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肿瘤科、内科
&&已帮助用户:92955
问题分析:你好,看你说的病人的病情,那看已经进行了手术治疗了,术后通常是要考虑进行放化疗是会比较好的意见建议:而因为放化疗的副作用是比较大的,对身体上会有些伤害,那还可在放化疗期间同时结合上中医来进行对症治疗,这样治疗也是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的。请对我的回答做出评价,谢谢!
古今中医药研究院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偏方治大病.中医中药研究.偏方秘方咨询.
问题分析:你好,你说的情况不建议放疗,放疗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许多患者康复后能够长期存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意见建议:建议你用虫草、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等配合治疗,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最终有可能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并可以防止残存癌细胞卷土重来,防止复发转移。
专长:肿瘤、癌症、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淋巴瘤...
&&已帮助用户:2925
问题分析:您好肿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就目前来说,手术或者放化疗效果都不是很好,手术容易导致复发转移;放化疗副作用对患者身体伤害也比较大。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治疗方法加以中医辅助治疗,对控制病情、抑制转移、改善生活质量和消除病灶都有很好的作用。意见建议:食管癌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好心态。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就目前来说,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能够深入病灶,更好的杀灭癌细胞。对癌症的治疗和预防都有积极的作用。
职称:医师
专长:肺炎,肺脓肿,喘息样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急性呼吸...
&&已帮助用户:40343
问题分析:癌症是世界性的难题,它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危害,需要及早的行治疗改善。意见建议:患者在术后需要配合放化疗延缓病情,做好人文关怀,定期复查了解情况。多进食高蛋白的食物调整情况。
问你好,病例诊断为:(下段)食管溃疡型中-低分化鳞癌,...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内科相关疾病
&&已帮助用户:67814
问题分析:你好,结合患者的情况主要还是为食管癌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情况,术后术后并发症,主要还是需要采取置入营养管为好的,其次就是需要采取高营养支持治疗的。但是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不要从口进食水的。意见建议:建议就诊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不要从口进食水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问食管鳞癌高分化侵及粘膜下层是否化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消化病,风湿病,皮肤病
&&已帮助用户:21328
问题分析:如果部位靠近心脏,不适合手术,可以化疗加放疗治疗。意见建议:如果可以手术,积极手术治疗后,仍然化疗和放疗。以免复发或转移。
问女,年龄74岁一个月前检查发现鳞状食管癌,半月前做切除术,...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52436
问题分析:你好,食道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从你的检查情况看,癌症已经侵犯到了整个食道壁全层,而且已经出现了淋巴结的转移,这已经属于晚期了意见建议:这种情况,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但体内仍然残留许多的癌细胞,需要采用抗癌药物化疗的方法,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延缓病变发展
问食管中段鳞癌,因侵及主动脉壁行姑息手术后刚出院,状...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癌症、食道癌、贲门癌、胃癌、肺癌、结肠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鼻咽癌
&&已帮助用户:135381
病情分析:
意见建议:
建议术后配合中药治疗,防止复发,中医动态的疗法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的减小或消除肿瘤,提高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央视网,都进行了专题报道。
问食道:中分化鳞癌侵及全层;单送喷门及其周围淋巴结5枚...
职称:医师
专长: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脓肿,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结核性胸膜炎,肺气肿,支气管肺炎
&&已帮助用户:540
病情分析:您好,您的食管癌已是中晚期,一般手术切除后辅以化疗,能提高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减少远处转移,延长生存期。意见建议:我国食管癌术后5年存活率已达30%以上,而早期切除常可达根治效果。
问食管鳞癌转移到肺用什么靶向药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蜂窝组织炎,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已帮助用户:209912
指导意见:你好,可能是会转移的,一般情况下建议及时对症治疗,就是针对性的啊。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包皮过长因长期的尿液、包皮垢的慢性刺激,可诱发包皮龟头炎等
尿道炎多是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导致,治疗需根据症状找准病因
最近几年,男性疾病越来越多,射精痛就是其中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
一次性治疗好是患者的心愿,以下介绍两种方法,其一是中药治疗
想做包皮手术,想咨询费用,男科医生在线》》
想做生殖整形手术,多少钱?求咨询
男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性功能障碍致身体损伤,体质下降出现神经敏感
得了前列腺炎,男科医生支招!
如题,怎么办呢?此类情况需要做哪些检查呢?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
百度联盟推广
下淋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食管癌术后,检查侵润到粘膜下层未及肌层,还需要治疗吗
来自于:北京|
提问时间: 14:01:05|
基本信息:
疾病 / 症状:
病情描述:
做了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前天出院。术后检查侵润到粘膜下层未及肌层,周围淋巴结未见转移。这种情况还需要后续的治疗吗?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8257收到了:
病情分析:
需要化疗,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的,而且应尽早进行化疗处理。
指导意见:
癌症是一种很严重的恶性疾病,治疗不能擅自做主,应听从医生的指导,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060收到了:
病情分析:
食管癌虽然做了根治性手术,目前没发现远处转移,但不代表体内没有微小病变。仍需治疗。
指导意见:
先给予4-6次的化疗,必要时行放疗,生物免疫治疗。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防止肿瘤复发。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8669收到了:
病情分析: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分期较早,属于Ⅰ期。
指导意见:
如果术后病理显示分化差的,则需要进行化疗,分化程度较好的,不需要化疗,只采取免疫治疗就可以了。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肿瘤科医生
肿瘤科医生
妇产科医生食管粘膜下鳞癌我们需要了解更多食管粘膜下鳞癌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生活隐居百家号译:Bavaria 校:Rock来源: CardiothoracicSurgery近期来自 Ann Thorac Surg杂志上的一篇关于《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Submucosal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的文章引起了我们的广泛关注。概述粘膜下食管鳞癌的预后存在很大差异,对于预后良好的患者,或许可以接受非手术治疗方案;对于预后不佳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或许需要接受侵入性治疗。通过研究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情况,研究者试图寻找粘膜下食管鳞癌的预后因子。本研究纳入了137例接受系统的大范围淋巴结清扫的粘膜下层食管鳞癌患者。根据肿瘤侵犯粘膜的深度,粘膜下肿瘤分为SM1,SM2,SM3。通过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来确定预后因子。SM1,SM2,SM3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8.8%,30.5%和50.0% ;总体5年复发率为21.9%,SM1,SM2,SM3的5年复发率分别为9.4%,18.6%,34.8% 。SM1均为原位复发,而SM2及SM3存在远处转移。SM1,SM2,SM3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7% ,59%。根据U检验,确定淋巴结转移、粘膜侵犯深度及肿瘤位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根据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确定粘膜侵犯深度(HR2.51,95%可信区间1.37~4.16)及肿瘤位置(HR2.43,95%可信区间1.18~4.63)是术前的预后因子。肿瘤位置(胸廓上段食管肿瘤)和肿瘤侵犯深度(SM3)是粘膜下层食管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但是淋巴结转移并不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研究背景由于近年来胃镜检查技术的发展,确诊为局限于食管粘膜下层的浅表食管肿瘤数量不断增加。许多研究证实粘膜下层食管鳞癌往往伴有淋巴结转移转移,并且手术切除是粘膜下层食管鳞癌的有效治疗方式。虽然接受手术切除的浅表食管癌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但手术却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诸如腹腔镜下经食管裂孔食管切除的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经食管裂孔食管癌切除与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胸腔镜食管癌切除预后相同,但个别T1bN1期的患者,其无病生存预后不佳。由于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概率高,有研究提出局部淋巴结清扫是不可取的。因此,为了进行如经膈肌食管切除的低损伤手术,需要对淋巴结的转移概率及方式进一步研究。食管癌治疗的非手术方式包括内镜治疗、放化疗。内镜治疗对于局限于粘膜固有层的食管癌是有效的,但是对于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食管癌,内镜治疗是不合适的。同步放化疗对浅表食管癌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对于T1N0M0食管癌,同步放化疗联合内镜治疗是一种选择,但是,放射区域尚未明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粘膜下层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复发的模式。相反的,部分浅表食管癌有预后不佳的因素,例如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SM3侵犯是进展期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子,但是这些危险因子尚未被证实。有研究报道对于IIB 期、T1N1 期食管鳞癌,术前或术后化疗是有效的。如果预后不佳的食管癌群体能够被监测,那么可以选择进行新辅助或辅助治疗。鉴于此,研究者收集单中心的,接受食管切除的粘膜下层食管鳞癌患者,分析其手术结果、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的模式。根据浅表食管癌患者的肿瘤位置及侵犯深度,研究者分析研究最佳的淋巴结切除范围及放疗区域。同时,研究者试图发现浅表食管癌的不良预后因子,以此帮助患者通过辅助治疗获益。患者及方法日本广岛大学附属医院评审委员会通过了本项回顾性研究。本研究收集了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广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食管切除的肿瘤仅侵犯粘膜下层的早期食管磷癌的137例患者。研究的纳入标准如下:1、术后病理报告确定为粘膜下层浸润的粘膜下层食管鳞癌; 2、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的胸腔镜食管切除;3、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或放化疗。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上消化道钡剂造影、胃镜、颈胸腹部ct。对术后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2种方案的术后化疗,分别为多西他赛(50 mg/m2, day 1) +5氟尿嘧啶(700 mg/m2 days 1 through 5), 顺铂 (80 mg/m2, day 1) +5氟尿嘧啶(800 mg/m2 days 1 through 5)。自2005年后,有7例患者接受了前一种化疗,另外7例患者接受了后一种化疗。化疗标准遵循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织的标准。手术及病理检测位于胸部中上段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胸腔镜下食管切除同时进行2野或3野淋巴结清扫(即McKeown 食管切除术,其中有2例患者接受了Ivor-Lewis食管切除)。位于胸部下段的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经膈肌食管切除同时行2区域淋巴结清扫。经后纵隔或胸骨后路径,采用胃管进行食管重建。所有病例标本均有高年资病理科医生检测,依据第七版UICC的TNM肿瘤分期进行病理分型。肿瘤侵犯食管粘膜下的深度被分为3级,SM1 (浅表浸润),SM2 (浸润到达粘膜下层2/3),SM3 (深层浸润)。其中3例患者为多中心肿瘤病灶,将浸润程度最深或直径最大的肿瘤视为主要病灶。所有切除的淋巴结根据其位置进行识别和分离。根据日本食管癌分型标准,淋巴结可分为5群,分别为颈部淋巴结群,上胸段淋巴结群,中胸段淋巴结群,下胸段淋巴结群,腹部淋巴结群。上胸段淋巴结群包括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和食管旁淋巴结,中胸段淋巴结群包括气管旁淋巴结和中胸段食管淋巴结,下胸段淋巴结群包括下胸段食管淋巴结。随访和数据分析术后患者接受随访,第一年每3个月接受一次CT复查,第二年每4个月接受一次CT复查,第三年每6个月接受一次CT复查,此后每1年接受一次CT复查;平均随访时间为71个月,且患者每年接受胃镜检查。在细胞学、病理学、影像学(包括CT、MRI、PET、ECT、B超)上任何有肿瘤可疑的病灶或肿瘤临床表现均被认为是肿瘤复发。局部淋巴结复发定义为手术切除区域的非原位复发。研究者在2016年4月进行所有数据的综合分析。总体生存率使用Kaplan-Meier 方法计算得到,时间跨度为术后至随访结束或随访期间死亡,其中有4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使用log rank单变量检验对统计学差异进行检验。本研究通过Kaplan-Meier 方法计算得到生存率,并用log 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检验;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独立预测因子。本研究的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0.5版(Chicago, IL);检验水准为5%。结果表格1: 患者临床特征患者均诊断为食管鳞癌,平均年龄为64岁(47岁~81岁),其中男性119例,女性1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宏观及微观下的R0切除,其中41例接受3区域淋巴结清扫,90例接受2区域清扫。4例因M1淋巴结转移,分期为pM1。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35(范围15~78)。表格2显示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逐渐增加。46例SM3浸润的患者中,有2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概率为50%。表格2显示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概率逐渐增加表格3显示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分布与食管癌的位置相关上段食管癌,易发生颈部淋巴结和上胸部淋巴结转移;中段食管癌,易发生广泛淋巴结转移,可累计颈部、胸部、腹部淋巴结;下段食管癌,未发现颈部及上胸部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时间为71个月;其中,30(21.9%)例患者食管切除术后复发。表格4显示了不同浸润深度的复发模式。SM1期患者中只有3(9.4%)例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该淋巴结在手术区域内);SM2期患者中11(18.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8例为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往往发生在肿瘤浸润深度超过SM1的食管癌患者,其中主要是SM3期食管癌患者。本研究中未发现原位复发。除外死于食管癌的患者,26例患者患有其他早期肿瘤,其中头颈部肿瘤8例,肺肿瘤7例,胃肿瘤3例,其他部位肿瘤10例。SM1期术后5年和10 年cause-specific生存率分别为96.2%、96.2%,SM2期术后5年和10 年cause-specific生存率分别为92.2%、89.9%,SM3期术后5年和10 年cause-specific生存率分别为68.6%、68.6%(图1A)。SM1期术后5年和10 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3%、73.7%,SM2期术后5年和10 年生存率分别为83.5、73.7%,SM3期术后5年和10 年生存率分别为58.1%、54.9%(图1B)。SM1 与SM2的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565),因此,可比较SM1/SM2与SM3的预后。在单变量分析中,肿瘤大小(p =0.3076),肿瘤分化(p=0.9286),淋巴血管侵犯(p=0。7156)对生存率无影响。除了肿瘤浸润深度(p=0.0030)外,肿瘤的位置(p=0.0.0467)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38)对总体生存率有重要影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后,提示总体生存率与肿瘤浸润深度及位置关系密切,但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关联。讨论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肿瘤浸润深度超过SM1预示着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概率高。SM1与SM2的预后情况相似,但SM3预后较浅表粘膜下层浸润差,而与局部晚期肿瘤的预后相似。其中,仅3(9.4%)例SM1患者复发,11(18.6%)例SM2患者复发,但是两者的5年生存率相同,这可能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和SM2相对较好的预后所引起的。8例SM2患者发生局部淋巴结复发,其中3例接受了辅助放化疗或再次收获,切目前仍然存活,这种现象可能预示着SM2相对较好的预后。而食管癌的解剖学及肿瘤特征可以解释SM3的不良预后。D2-4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食管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淋巴管分布不均匀。在粘膜下层,淋巴管主要集中分布于粘膜下层深部,并与更多中央淋巴管相连。因此,粘膜下层浸润深度的增加提高了局部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也解释了深层浸润的预后不佳。肿瘤新血管形成及肿瘤蛋白水解涉及许多肿瘤学特征,例如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蛋白酶(如胰蛋白酶)。这些酶在深度浸润的肿瘤上呈高水平表达,这样的高表达可能与SM3食管鳞癌的恶性程度增加相关。粘膜下层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目前仍有争议。一些研究曾报道对所有早期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三区域淋巴结清扫,并不考虑肿瘤的位置及病理类型,因为淋巴结转移高发于颈部及上纵膈。不过,进行喉返神经及颈部淋巴结切除会影响吞咽功能,降低术后生活质量。通过分析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范围,目前最新的研究显示,下段食管癌患者发生颈部和上胸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及极低。对于肿瘤浸润深度小于粘膜下层1/3的患者,无需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本研究的第二个新发现是,上段浅表食管癌的生存率低于中下段浅表食管癌。目前未有文献报道有关肿瘤位置对预后的影响,而且也没有研究评价肿瘤位置对预后的影响。26例上段食管癌患者中有7例(27%)发生了颈胸部淋巴结转移,而111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中只有8例(7%)发生了经胸部淋巴结转移。对于上段食管癌进行完全的胸部淋巴结清扫有技术上的困难,这可能是上段食管癌预后差的原因。一般而言,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食管癌往往预后不佳。虽然单变量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预后因子,但是在目前研究显示,对于粘膜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并没有预后预测价值。 目前一项研究报道,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在生存率上无统计学差异。该研究者认为食管切除术中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与大部分早期研究不同(例如经膈肌食管切除的局限性淋巴结清扫)。本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SM1/2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3.6%,淋巴结转移阴性的SM1/2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2.7%,两组的预后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但是,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的SM3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为41.7%、73.7%(P=0.0311),提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SM3预后更差。正如研究者提出的,SM1/2与SM3食管癌在解剖学和肿瘤学特征上存在差异;该差异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许多SM1/2食管癌即使发生了淋巴结转移,肿瘤仍为局部疾病;而当肿瘤浸润深度达到SM3,淋巴结转移阳性导致食管癌发展为全身性疾病。因此,研究者提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SM3预后差。基于上述考虑,研究者认为淋巴结转移是SM3的预后因子,但并不是所有粘膜下层食管的预后因子。同时,从2015开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和长期随访,可以减少淋巴结转移对生存率的影响。即使有高质量的人群筛选,单中心仍是本研究的不足。作为一项手术系列研究,本研究并未提及研究的可操作性。总之,上段和SM3食管鳞癌的预后不佳。最近一项随机研究显示应用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II 、III期、T1b食管癌的术后总体生存率。虽然界定肿瘤浸润粘膜下层的深度是困难的,但是对于有可疑深层浸润或上段粘膜下层食管鳞癌的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善预后。但新辅助化疗的疗效需要通过进一步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评估。责任编辑:肿瘤资讯-Ruby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生活隐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有一些是因为刻意躲避,更多的时候是茫然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管癌化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