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猫比狗更猫成功的原因地控制了人类的大脑

猫VS狗 哪个才是人类最出色的伙伴呢
猫和狗哪个才是人类最出色的伙伴呢?如果一定要让它们分出高下会怎样呢?英国的《新科学家》杂志就做了这样的一次尝试,让猫和狗进行了n场比试,比比谁更聪明实用。
第一场 大脑
在脑的绝对重量上,狗以平均64克遥遥领先于猫的平均25克。
然而,我们都知道,狗的个头普遍要比猫大,正如鲸的脑比人类的重并不能说明它们比人类更聪明,狗的这个优势说明不了问题。不过比较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数量,猫和狗就立分高下了。拥有3亿个神经元的猫毫无悬念地击败了只有1.6亿个神经元的狗。
获胜者是猫,比分猫1:0狗。
第二场 同人类共度的时光
猫和狗谁更早成为人类的朋友,和人类拥有更多的共同记忆呢?
科学家通过比较狗和狼的基因,试图确定人类最早驯化狗的时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根据狗和狼基因上的巨大差异,再结合考古学的发现,认为狗至少已经跟随人类5万年了。不过瑞典的科学家最近得到的分析结果显示,狗跟随人类的历史应该是1.6万年。
科学家比较野猫和家猫的基因,发现猫最早是在中东两河流域被驯化的。考古学家还在塞浦路斯距今9500年的墓葬中发现了伴髓主人钓猫。跟狗相比,在人类的家庭中猫依然是个后来者。
获胜者是狗,比分猫1:1狗。
第三场 谁与主人更亲密
狗和主人之间的关系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相似。一个婴儿当自己的母亲在身边的时候活泼好动,母亲不在时就变得老实了许多,跟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的母亲。通过测试,人们发现狗的行为也是这样,这对于喜欢狗的人来说没什么出奇的,狗的主人经常得意地谈到狗和自己有多么亲密。
而即使最爱猫的人也得承认,猫是喜欢“个人空间”的动物,不像狗那么粘人。带宠物上街,只见带狗的不见带猫的。我们也不能怪猫眯们生性冷淡,这都是进化的错。自然界中猫就是一种独居的动物,而狗则是群居动物,本能趋向成为群体的一员。人的驯化更是改变了狗本能趋向的对象,4个月大的小狗就更愿意跟着人,而不是跟着自己的同类。看来狗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喜爱人类。
获胜者是狗,比分猫1:2狗。
第四场 谁是更流行的宠物
在这项竞赛中,猫明显胜出了。虽然全世界的统计不容易得到,不过最近的调查显示,养猫最多的10个国家中一共有大约2.04亿只猫,而养狗最多的10个国家中只有不到1.73亿条狗。
获胜者是猫,比分猫2:2狗。
第五场 理解能力
科学家认为,从认知能力上来说,猫和狗很接近,按理说它们也应该有类似的能力。他们发现,在根据人的手势寻找食物方面,猫能做得跟狗一样好。不过,当食物被隐藏起来或者放在够不到的地方时,狗会更多地向主人求助,而猫则是一遍一遍徒劳地自己尝试。这说明,狗与自己主人的沟通更积极,也更通畅。
获胜者是狗,比分猫2:3狗。
第六场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猫两根细线,其中一根的一头系着食物,并盖在玻璃罩子卜面,它们往往不能正确地拉扯有食物的那根线。不过狗的主人也别高兴太早,这个测试狗也失败了。
目前对猫这方面能力的研究还很少,狗倒是经常接受各种测试,不过它们往往表现不佳。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跟狼比起来狗要笨得多,狼能轻易完成的事情狗做起来就困难得多。科学家推测,其实是狗和主人间的伙伴关系削弱了它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实验他们发现,狗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不差,它们只是更倾向于和主人协作而不是全靠自己。
这种天赋在导盲犬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它们扮演着宠物的角色,而当主人需要的时候,它们可以帮助主人完成很多他们自己不能做的事情。
获胜者是狗,比分猫2:4狗。
第七场 语言能力
猫的“语言”比较贫乏,声音模式很有限。而狗在叫声方面就更加灵活多变,它们可以改变叫声的长短、音调、频率等等,并且通过不同的叫声表达不同的意思。
虽然狗在这方面显得很聪明,不过“语言”丰富也未必就占了上风。毕竟,不管你多爱你的宠物,它们没完没了地“喵喵”或是“汪汪”也会让你心烦。而看起来猫找到了一条解决问题之路,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了猫的一个秘密:猫咪们高兴时发出的咕噜声,加入了短促的“喵喵”声,可以诱发出我们慈爱的一面。英国科学家分析了这种“诱惑的咕噜声”,认为这和婴儿的哭声有相似的频率,所以在潜意识上起到了同样的勾起人类爱心的效果。最终,猫以其狡猾的表现压倒了狗。
获胜者是猫,比分猫3:4狗。
第八场 谁更容易训练
训练狗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在它们完成了要求后,给点美味的食物作为奖励,猫同样也可以通过给予奖励的方式来进行训练。不过现实中,很少有人真去训练猫,所以对它们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人们并不是很清楚。虽然两者的能力是否有差距人们还不清楚,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跟猫相比,狗更乐于接受人的训练,并且态度更加认真。除此之外,即使不对狗进行特意的训练,它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主人的规矩,了解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获胜者是狗,比分猫3:5狗。
第九场 谁的感官更敏感
嗅觉、视觉和听觉,对于猫和狗都很重要,比较起来,谁的更强一些呢?
狗鼻子的确很灵,例如警犬的鼻子中有超过3亿个嗅觉受体,远远超过人类的500万个。不过,比起嗅觉来猫也不差。它们虽不如拥有顶级嗅觉的警犬,但是由于狗家族的嗅觉能力两极分化严重,要是比平均水准,拥有2亿个嗅觉受体的猫反而要在狗之上。
猫和狗的祖先都是在夜晚活动的猎手,这留给了它们出色的视觉能力。猫和狗的视网膜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拍摄的画面要比人类多,这使它们的眼睛对运动物体把握得更加准确。猫和狗都拥有强大的夜视能力。两者比较起来,猫再一次稍稍胜出。猫可以看到相当于人类感光极限1/6的光,而狗只能看到相当于1/5 的光。
听觉能力猫也要优于狗,它们可以听到频率范围从45到64000赫兹的声音,而狗只能听到67到45000赫兹范围内的声音。
获胜者是猫,比分猫4:5狗。
第十场 谁更环保
猫野性十足,单是在英国,它们平均每年都会杀死超过1.88亿只野生小动物。而狗也不是环保主义者,它们跟稀有的夜鹰数量的减少有直接关系。在遛狗的时候,就算有主人牵着,它们也会被在地面筑巢的鸟儿视为潜在威胁,从而导致鸟儿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可以说狗一露面,就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不过,猫和狗对环境的影响真正的不同在于饲养它们所要消耗的资源。一条中型犬,需要0.84公顷的土地来支持它每年的消耗,即使微型犬,也需要0.28公顷。而猫平均只需要0.15公顷的土地就可以了,看来猫的优势很明显。
获胜者是猫,比分猫5:5狗。
最后一场 实用性
狗可以帮人狩猎、放牧以及看家护院,可以搜查毒品和炸弹,可以给盲人引路,也可以参加赛犬比赛,还可以拉雪橇,寻找雪崩的遇难者,还能帮助孩子们学习甚至预报地震。猫呢,如果家中老鼠肆虐的话它们很有用。
这样比可能不公平,毕竟我们爱自己的宠物不是出于这些原因。猫咪们很可爱,有着柔软的皮毛,轻抚它们有减轻人心理压力的效果。而狗同样可以有效地减轻主人的压力。除此之外,狗对健康还有更多作用,遛狗不但是一种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而且和其他狗主人的社交接触还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所以,结论是:狗对健康更有利,对人类来说更实用。
胜出者是狗, 比分猫5:6狗。
这场比赛狗以微弱的优势取胜了,而狗和猫在现实中争夺在人类心目中位置的比赛还会永远持续下去。
文章来源于:宠物导医网公众平台!
《爱维兽医传媒》致力于传播科学养宠知识和兽医资讯,作为中国宠物医疗行业颇受关注的第三方自媒体平台,在这里,宠业、宠法、宠知、宠医、宠趣和宠爱的海量资讯应有尽有。欢迎广大兽医从业人员和爱宠人士投稿,与数万爱宠人分享您的观点,投稿邮箱为aiwei.pet@163.com。
文章右下角还可以写评论哦,给我们留下您想说的心里话吧!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17第三届亚洲动物医院CEO年会报名入口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猫为什么追自己的尾巴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猫为什么追自己的尾巴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7年,夏威夷僧海豹RT10和她的第三只幼海豹躺在欧胡岛的北部海岸上。 PHOTOGRAPH COURTESY NOAA FISHERIES(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Annie Roth 编译:蔡雅铃):一种源自家猫的疾病对夏威夷僧海豹(Hawaiian monk seals)造成严重打击。5月时,有两只属于濒危物种(Endangered)的夏威夷僧海豹被发现死在夏威夷欧胡岛(Oahu)的海滩上。这两只都是母海豹,其中一只甚至还怀孕了。兽医在检验了尸体后,确定它们都是死于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这是一种由家猫引起的致命性疾病。对兽医师克莱儿.西蒙尼(Claire Simeone)来说,这些海豹的死证实了她对于这个疾病日益严重的怀疑。对夏威夷僧海豹而言,「雌性得到这种疾病似乎更容易死亡,而从保育的观点来看,这很教人担心。」担任可凯欧拉医院(Ke Kai Ola Hospital)院长的西蒙尼说。这二只被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ational Oceanic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研究人员标记为RK60和RT10的海豹并不是最早死于这种疾病的夏威夷僧海豹。从2001年开始,已经有11只僧海豹的死亡和这种疾病有关,不过西蒙尼说实际死亡数可能高出许多。由于全球现存的夏威夷僧海豹数量大约只有1300只,任何损失──特别是怀孕的母海豹──都是压倒性的打击。西蒙尼说。然而对海洋生物的冲击而言,这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引起弓形虫病或简称弓虫病的单细胞寄生性弓虫(Toxoplasma gondii),在海洋哺乳类之间已经变得十分普遍,主要是因为住在水域附近的野猫数目不断地增加。虽然很多得了弓虫病的动物,包括任何时刻全球一半的人口,感染的过程并无症状,可是这个疾病对海洋生物却特别致命。现在海洋哺乳动物的专家已经呼吁夏威夷各社区要控制猫的数量。从猫咪到海洋动物所有温血动物都会得弓虫病,不过只有猫能散布它。猫还是唯一已知能携带感染型态弓虫的动物。被感染的猫会透过排泄物,将这所谓的「猫砂寄生虫」(kitty litter parasite)送入环境中,而一只带有弓虫的猫在它一生中可排出数十亿个卵囊(oocyst)。雨水将卵囊冲入河川,再顺流入海。一旦进入海中,卵会逐渐往海洋食物网上层移动,直到感染某只动物,而且只要一颗卵就能开始一个循环。弓虫一旦进入宿主后,会侵入肠道内衬细胞,并不断增生直到细胞破裂。这些弓虫大军随后移师肝脏、大脑、和肌肉组织,造成囊肿和发炎。这个疾病在不同动物身上出现的症状差异很大。对僧海豹而言,弓虫会弱化免疫系统,造成致命的器官衰竭。在海獭身上,这个疾病会导致脑部感染,使宿主迅速死亡。卵囊一旦进入环境之后就没什么办法可以把它们清除掉。 「它们真的很顽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兽医学院的寄生虫学教授派翠西亚.康拉德(Patricia Conrad)说。「把它们放在浓度为10%的漂白水里好几年,拿出来冲干净后,它们还是可以生长。」海洋疫情大爆发先前被认为是陆地上才有的弓虫病,科学家近年来已经确认它会出现在鲸鱼、海豚、海牛、海鸟、水獭和其他海洋生物身上。科学家在2013年估计至少半数雄性加州海獭身上带有这种疾病。智利南部的研究人员上个月更报告说在该区77%南部水獭身上可以找到病原体。「其实从2000年代早期弓虫病就受到我们的监控,」主持NOAA的夏威夷僧海豹复育计画的野生生物兽医师蜜雪儿.巴比耶瑞(Michelle Barbieri)说:「可是在过去几年我们对它的关注程度确实大幅提升。」「提高关切程度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减轻它的好办法。如果海豹吞食了鱼钩,通常可以治好,但是弓虫病就棘手多了。」巴比耶瑞说。巴比耶瑞说大部分感染弓虫病的夏威夷僧海豹,在她的团队有机会诊治之前就已死去,这个疾病因此成为海豹的疾病相关死因的第一名。夏威夷僧海豹只存在于夏威夷,是世上最濒危的海洋哺乳类之一。夏威夷僧海豹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时被捕猎至几乎灭绝,族群数目至今仍未恢复。疾病、缺乏基因多样性、以及渔具的影响都是夏威夷僧海豹今日面临的主要威胁。阻止疾病蔓延弓虫病虽然无法治愈,但并非不能避免。「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个疾病对海洋哺乳类的冲击程度,」管理NOAA计画的安洁拉.安姆林(Angela Amlin)说:「但我们知道如何中断引起这个疾病的寄生虫的生命循环。」这指的是将家猫留置室内以及对野猫进行绝育等措施,她说。夏威夷人道协会(Hawaiian Humane Society)估计光是欧胡岛上就有35万只野猫,其中很多是有人类在喂食。在夏威夷,宠物的主人依法必须替他们的狗或猫进行绝育,不过执行起来很困难。在夏威夷长大卫.依给(David Ige)最近就因为野猫对岛上濒危的鸟类、哺乳类和爬虫类的冲击而将它们加入该州的侵略性物种名单。「这个问题可以预防吗?可以的。但容易吗?这就未必了。」安姆林说:「这片土地上猫只数量这么多,这时很难想出该怎么办,而且当地居民对如何处理有强烈异议。」兽类寄生虫学家康拉德说,宠物主人该做的事就是把他们的猫留置室内,「有很多资料能证明留在室内的猫寿命较长,活的较健康。如果我们保不住这些僧海豹,就会永远失去这种动物。」猫和狗究竟谁更聪明? 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图)-中新网
猫和狗究竟谁更聪明? 看看科学研究怎么说(图)
日 08:35 来源:  
  12月1日电 猫和狗究竟谁更聪明?据外媒报道,日前,科学家将多种动物的大脑进行了对比,并将研究结果发布在《神经解剖学前沿》(Frontiers in Neuroanatomy)杂志上。
资料图:小狗。
  报道称,专家对猫、狗、狮子、棕熊、浣熊和鼬等动物的大脑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狗的大脑皮层约有5.3亿个神经元,而猫则有2.5亿个(作为参照, 人类大脑皮层约有160亿个神经元)。
  负责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和生物科学副教授Suzana Herculano-Houzel认为,大脑皮层神经元数量决定着动物“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内心精神状态的丰富程度。
资料图:英国“外交猫”劳伦斯。
  此外,研究还发现,大脑的大小并不一定与整体智力有关。比如,棕熊的大脑是猫的十倍大,但是神经元的数量却大致相同。
  不过,专家也认为,猫可能并不笨,只是研究它们比较难。
【编辑:郭晕怠
>相关新闻:
>国际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猫狗大战:猫狗最佳宠物大PK
猫咪和狗儿是人类最为钟爱的两种宠物。那么,两者之中,究竟谁更胜一筹,更适合陪伴人类呢?英国《新科学家》就智力、情感等11个指标进行了评比,狗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这场“猫狗大战”,当选人类“最佳宠物”
  和儿是人类最为钟爱的两种。那么,两者之中,究竟谁更胜一筹,更适合陪伴人类呢?英国《新科学家》就智力、情感等11个指标进行了评比,狗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这场&&,当选人类&最佳宠物&。  世界分为&养狗人&和&养人&,两个阵营都认为自己所养的宠物比对方的略胜一筹。不过,直到十年前,他们都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论据可以证明各自的主张。后来动物行为学家对开了一系列独特实验,测试类动物的认知和行为能力,不久前又让猫儿参加了类似的实验。通过11个方面的比较,结论如下:  1.大脑  研究发现,狗的大脑平均重64克,远远超过猫咪&&& 它们的大脑重量只有25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狗的平均体重也比猫大多了。如果用大脑重量与体重的百分比来比较,那么猫儿反而稍占上风。  爱猫者不要因此得意。一般来说,小型动物的脑重与体重之比是要略大于体型大些的动物。这意味着猫的大脑重量顶多是符合正常预期,没有什么稀奇的,反而狗的脑重平均值要略高于预期水平。  总之,仅以脑的尺寸看,猫和狗难分胜负。这可能是件好事,因为脑的大小并非确定智力水平的关键因素。事实上,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宠物有多聪明,最好还是观察它们的行为,而非求助于神经解剖学数据。不过,有一个解剖学数据对于解释动物的信息处理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那就是大脑皮层里的神经元数量。在这方面猫把狗打得落花流水&&& 它们的大脑皮层里有3亿个神经元,而狗只有可怜巴巴的1.6亿个。  本轮胜出者:猫  累积比分:猫1:0狗
提示: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猫成功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