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问下我高血压单基因高血压筛查高血压是不是就可以知道高血压是遗传还是非遗传的

高血压病是遗传病吗?&&&&&&&&&&
发布者:&|&
浏览(14006) 评论
&|&发布时间: 14:06:06&最后更新时间: 10:01:52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独家
胡卫民高血压问答
高血压会遗传吗?
高血压病是遗传病吗?
&& 早在18世纪就有人观察到脑出血有家族性,并提出高血压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医学专家通过对高血压与遗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患者家庭、家族史、双胞胎、亲属血压的大样本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种遗传性缺陷,这种遗传性缺陷可能就是对应激的血管反应性收缩。高血压病异常遗传特性亦可能是多基因的,并对高血压的基因多肽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①双亲血压均正常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10%,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25-28%,而双亲均为高血压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是45-55%。远远高于一般人群的患病率。
②挛生子女一方患高血压,另一方也易患高血压。
③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养子女生活环境虽一样,但亲生子女较易患高血压病。
④高血压产妇的新生儿血压要比正常血压者为高。
⑤在同一地区不同种族之间的血压分布及高血压患病率不同。
⑥ 动物实验研究已成功建立了遗传性高血压鼠株,繁殖几代后几乎100%发生高血压。
⑦一些基因型与高血压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⑧嗜盐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
⑨肥胖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也与遗传有关。
⑩某些焦虑、急躁、易激动的性格及特殊肥胖体质与脂类代谢异常所致的高脂血症等均为高血压病的易患因素,这些因素明显具有遗传的倾向,也可能构成高血压病的先天性致病因素。
以上证明,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除了遗传因素外,高血压发病还与其他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必须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才会导致血压升高。所以说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病的多基因遗传病或遗传缺陷综合症。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本人才疏学浅, 想请教脑溢血,肾损伤等等。。但就是没有见过
:好奇&( 14:32:48)&
胡医生,您好!
我想咨询有关高血压干预方面的知识。高血压有潜伏期吗?时间多长?从您之前的博文了解到,高血压是可以通过干预措施预防或控制的。那么一般干预的周期是多长呢?
:Iris&( 16:02:58)&
学习。。。。。。。。。
:婉儿&( 22:29:49)&
高血压难道就没有研究治愈的方法吗,
:好想你&( 21:48:39)&
根据家族中实际体验,认为高血压是家中生活饮食习惯导致。当按照我要求改变饮食后,家中老人血压稳定在140~150之间,再无昏眩、心悸等临床症状,让我认为自己判断无误。
:匿名&( 10:58:52)&
尊敬的胡医生 你好
我是在朋友家一本杂志看到的有关你的事迹 很是感动 现在的社会能为我们老百姓考虑的医生可以说真的不多 我自己就是深有体会 07年的8月我因为肺结核住院打了13个月的 [怕思那] 同时我也有乙型肝炎 又要保肝 真的是苦不堪言啊 花了4万多至今还在吃药 雪上加霜的是08年的2月我老公52岁高血压头疼 悬昏 眼底出血 因为我在住院怎么劝他也不去医院 我知道他是不舍得花钱我住院儿子在上学 是我哄着他去的医院 我知道不去是不行的 因为他有家族高血压 我的婆婆是脑出血去世的 老公的姐姐也是高血压脑出血我老公和哥哥是一对双 他的哥哥也是脑出血导致半身瘫痪 真的是担心啊 哄着他去的医院做的CT检查太阳旋两侧血管都鼓出来了检查结果是双侧脑梗死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 180--220医院让住院因为我在住院实在是没有经济能力了只好和医生说了家里的情况在门诊打了一个月的针后吃降压药 可是降压药的效果也不是太好换了好多种降压药现在的血压还是在150-180左右从他有病后烟和酒都记了因为我俩都有病没法出去工作没有收入看病吃药是最犯愁的事我出院后妈妈心疼我把我接回妈妈家我知道妈妈是为了给我减轻经济压力可是在妈妈家的我很担心他的病 有时我就想我的血压很低我的血压60-90他高出的部分给我点多好啊不太懂电脑的我回家找到你的博客有好多的医疗知识向你请教能请教你向我老公的这种情况吃那些药是没有副作用的效果好的药 下次给你流言我会告诉你他吃的都是什么药 换了好几次药了现在我也记不住药名了 我的QQ号 邮箱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衷心的谢谢你 百姓的好医生
:匿名&( 14:05:36)&
黄金九号的药是真的吗
:匿名:语棉子&( 20:13:12)&
学习了新知识,谢谢胡老师
:匿名:海鸥&( 15:17:06)&
&& 谢谢胡医生!让我学习了自我保护的知识。
:匿名&( 21:50:07)&
您的这些高血压专题文章我转发给很多人了,代大家谢谢您!
:&( 21:15:48)&
想请教胡医生,民间有高血压“传女不传男”的说法,是否有些道理?比如说父亲有高血压,那么女儿容易的而儿子不易得?或者什么隔代遗传的说法?先谢!
:&( 16:35:26)&
学知识,长见识!
:&( 15:49:37)&
哇,看了才知道!
:&( 07:52:18)&
400){this.width=400}' src="http://oldblog.voc.com.cn/editor/images/emot1/20.gif">珍贵的保健知识,奉献了爱心,感动又感谢您----人民的好医生!400){this.width=400}' src="http://oldblog.voc.com.cn/editor/images/emot/face24.gif">
:&( 14:01:37)&
向胡卫民医生学习!
:匿名:张通平&( 14:40:14)&
又逢兄传道.学而习之.深谢!
:&( 22:34:29)&
学习新东西,谢谢您!
:&( 18:25:33)&
:&( 14:43:39)&
请求高血压,离我父母远一些,这样我就安全了。
:匿名&( 16:48:40)&
己拜读,又学到一些知识了!
:&( 15:48:23)&
今天心理踏实了。
:&( 11:50:52)&
又有新知识学习了。
:&( 11:38:38)&
回江涛兄:我也不知道侠女的消息,只希望她快点露面,的确有很多博友都在关注她的消息。希望她平安快乐!
:&( 09:23:23)&
网络传道者。敬重您。冒昧问一句,那个侠女回来了吗?
:&( 23:30:12)&
这条路断不了,健康知识学不完!谢谢胡医生。
:游客&( 23:28:23)&
25 篇, 1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钟久昌:高血压基因治疗新进展
高血压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血压患者目前高达2.6亿,是导致中国人群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心脑事件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1]。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逐年升高,防治高血压刻不容缓。因此,提高我国高血压的防治水平已经成为重要的医学、公共卫生问题。制约解决这个重要问题的瓶颈包括对高血压遗传发生机制认识有限,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干预靶点。高血压药物治疗方面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而基因治疗可能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高血压具有家族聚集性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高血压的基因研究成为热点。功能克隆、候选基因策略、定位克隆以及定位候选策略等均是高血压基因研究的主要策略[2-4]。既往研究提示,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有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约有60%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3]。此外,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还有以下表现:患有高血压的人群其亲属的高血压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高于其他人群;夫妻双方均患高血压,其子女发病概率达46%,因为父母与亲生子女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基础,可以证明高血压的家族聚集性主要是遗传因素的作用。高血压的家族聚集现象提示了遗传因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如因有共同生活环境而共同存在的某些环境因素[4-6]。
高血压治疗的基因靶点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发的高血压,多表现为中、重度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早,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故称孟德尔型高血压[2,6]。该类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有其特殊性,常规降压药物疗效不佳,是临床“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2]。目前已明确的单基因高血压有近20种,包含40余种亚型。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远端肾单位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钠-氯重吸收增加,引起血容量扩张。单基因高血压根据基因变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2,6]:一类是因远端肾单位转运系统异常,水钠吸收增加,包括Liddle's综合征、类盐皮质类固醇过多症(AME)、Gordon综合征等;另一类为肾上腺类固醇合成异常,导致远端肾单位的盐皮质激素受体异常激活,钠转运失调,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及家族性糖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等[2]。
传统诊断方法难以确诊单基因型高血压,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突变筛查可发现致病突变,进而发现携带突变基因的家庭成员。目前对单基因型遗传性高血压已经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同时开展针对性的药物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其中一些由基因致病的高血压患者可采用特定的药物,针对致病基因进行治疗,比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治疗Liddle's综合征;螺内酯、依普利酮治疗AME;噻嗪利尿剂治疗Gordon综合征;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妊娠合并重型高血压[2]。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的诊治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发的高血压,多表现为中、重度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早,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故称孟德尔型高血压[2,6]。该类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有其特殊性,常规降压药物疗效不佳,是临床“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2]。目前已明确的单基因高血压有近20种,包含40余种亚型。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主要为远端肾单位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钠-氯重吸收增加,引起血容量扩张。单基因高血压根据基因变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2,6]:一类是因远端肾单位转运系统异常,水钠吸收增加,包括Liddle's综合征、类盐皮质类固醇过多症(AME)、Gordon综合征等;另一类为肾上腺类固醇合成异常,导致远端肾单位的盐皮质激素受体异常激活,钠转运失调,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FH)及家族性糖皮质激素抵抗综合征等[2]。
传统诊断方法难以确诊单基因型高血压,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突变筛查可发现致病突变,进而发现携带突变基因的家庭成员。目前对单基因型遗传性高血压已经可以做到早期诊断,同时开展针对性的药物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上,其中一些由基因致病的高血压患者可采用特定的药物,针对致病基因进行治疗,比如阿米洛利、氨苯蝶啶治疗Liddle's综合征;螺内酯、依普利酮治疗AME;噻嗪利尿剂治疗Gordon综合征;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妊娠合并重型高血压[2]。
原发性高血压的基因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基因治疗是目前高血压治疗研究的热点,包括正义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及RNA干扰[9-12]。
1. 正义基因治疗
正义基因治疗是指以脂质体或病毒为基因载体,将目的基因转染到体内使之表达,以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10,11]。采用腺相关病毒(AAV)将miRNA-21导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干预治疗后,SHR的血压明显降低,伴有心肌肥厚减轻。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制备的高血压小鼠体内,白介素-24(IL-2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脂质体将IL-24基因转染到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可显著下调内皮细胞内的氧自由基水平,减少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通过AAV载体将CYP2J2基因转染进高血压小鼠体内后,在降低高血压小鼠血压水平的同时还明显减轻高血压介导的血管炎症反应,并减轻外膜胶原沉积和血管外膜细胞的增殖迁移反应。
Elabela(ELA)是近年发现的Apelin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Apelin受体可舒张大动脉血管,降低血压。通过尾静脉将AAV-ELA注射到高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体内,其升压效应明显延迟,提示ELA/Apelin可能成为高血压的基因治疗新靶点[12]。
2. 反义基因治疗
反义基因治疗是根据靶基因的结构设计反义寡核苷酸(AS-ODN),通过各种方式将AS-ODN导入靶细胞或机体,使其与双链DNA或mRNA结合,从而完全或部分抑制升血压相关基因的复制或表达,进而达到降压目的[10,11]。学者们已经针对RAAS各成员设计了相应的AS-ODN,并在动物模型上验证了其降压作用,但目前只局限于动物实验阶段。目前临床上一线降压药物仍然以RAAS干预药为主,但约只有一半的患者血压得到了完全控制,除了难治性高血压外,药物副作用是降低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因而寻找能够调控RAAS活性的新方式仍任重道远[11]。
3. RNA干扰
近年来,非编码RNA研究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其中小干扰RNA(siRNA)和微小RNA(miRNA)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11]。病毒是将RNA干扰药物导入体内的最好载体,经过化学修饰的siRNA可以避免激活免疫系统并降低脱靶效应。miRNA-155过表达可抑制血管外膜细胞中AngⅡ介导AT1受体表达,还可下调人脐静脉内皮的迁移。以血管紧张素原为靶点的短发夹RNA(shRNA)在纳米粒子载体的介导下导入SHR后,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原和AngⅡ的浓度下调,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也明显减轻。miRNA还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表达的调控,采用人工合成的miRNA-421前体转染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可降低细胞内ACE2的表达,ACE2在转录后水平受miRNA-421调控,提示miRNA可能成为调控ACE2表达的干预靶点[13]。
RAAS与高血压基因治疗新进展
RAAS是心血管功能调控的重要系统,是高血压基因治疗的研究热点[8,14]。作为RAAS的新成员,ACE2是人类ACE的第一个同源酶,ACE2不仅能够直接降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生成Ang-(1-7),还能与ACE竞争性结合产生底物AngⅠ,被催化后生成Ang-(1-9),Ang-(1-9)经ACE催化进一步水解为Ang-(1-7)[8,13-15]。
我们课题组通过重组人ACE2转染高血压小鼠基因治疗后,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小鼠的收缩压水平,伴有高血压小鼠心血管重构、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减轻[14,15]。提示机体内ACE2/ACE失衡往往导致AngⅡ-AT1受体作用反馈性增强,通过影响氧自由基和炎症介质生成及心血管结构破坏,造成高血压心血管损伤。新近研究表明[8],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衰或者慢性心衰状态下的患者,体内血浆中的ACE2水平降低,伴有AngⅡ水平上调和Ang-(1-7)水平下调。目前重组人ACE2基因治疗已处于临床Ⅰ期研究过程中。国际心血管知名期刊J Am Coll Cardiol最新研究报道[8],采用重组人ACE2治疗高血压合并心衰与单纯心衰患者后血浆中AngⅡ下调,Ang-(1-7)水平和Ang-(1-7)/AngⅡ比值升高,提示ACE2可通过调节Ang-(1-7)/AngⅡ代谢平衡在高血压基因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8,14,15]。
高血压的基因治疗研究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大部分研究成果还处于临床转化应用前期阶段,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高血压发病涉及多基因、多因素,尽管目前已经发现了许多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但要通过基因治疗技术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还需要开展更多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高血压相关基因的调控机制,为基因治疗安全转向临床最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摘要.中国循环杂志, ):521-528.
[2] 邹玉宝,孙筱璐,王继征,单基因致病型高血压[J].中华医学前沿杂志.):16-22.
[3] 杜婷婷,张子波. 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 国际遗传学杂志, .
[4] 杨国红,周欣,姜铁民等. 高血压发病机制的基因学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 -988.
[5] Padmanabhan S, Caulfield M, Dominiczak AF. Genetic and molecular aspects of hypertension[J], Circ Res, ): 937-959.
[6] Rossi GP, Ceolotto G, Caroccia B, et al. Genetic screening in arterial hypertension[J]. Nat Rev Endocrinol, 2017. doi: 10.1038/nrendo. .[Epub ahead of print]
[7] Hao Q, Dong X, Chen X, et al. ACE2 inhibits angiotensin II-induc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n mice[J]. Hum Gene Ther, 2017. doi: 10.1089/hum. . [Epub ahead of print]
[8] Basu R, Poglitsch M, Yogasundaram H, et al. Roles of angiotensin peptides and recombinant human ACE2 in heart failure[J]. J Am Coll Cardiol, ):805-819.
[9] Chen S. Essential hypertension: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J Hypertens, 2012(30) :42-45.
[10] 张颖捷, 杜万红.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 J ]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1] 红梅, 付军, 高血压基因治疗回顾与展望[J]. 实用医学杂志, ):.
[12] Schreiber CA, Holditch SJ, Generous A, et al. Sustained ELABELA gene therapy in high salt-induced hypertensive rats[J]. Curr Gene Ther, 2016. Nov 21. [Epub ahead of print]
[13] Lambert DW, Lambert LA, Clarke NE,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s subject to post-tranional regulation by miR-421[J]. Clinical science, -249.
[14] Zhong J, Basu R, Guo D,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suppresses pathological hypertrophy, myocardial fibrosis, and cardiac dysfunction[J]. Circulation, -728.
[15] Patel VB, Zhong JC, Grant MB, et al. Role of the ACE2/angiotensin 1-7 axis of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in heart failure[J]. Circ Res,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学术带头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国际心脏协会中国转化医学委员会委员及国际心脏协会中国分会青年委员等职。《中华高血压杂志》、Br. J Pharmacol、J Hypertens、World J Cardiol等编委或审稿专家。主要从事高血压临床与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ACE2/Apelin 治疗高血压病重要理念,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上海市浦建人才等10余项科研立项。近年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Circ Res、Hypertension等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编全国性高血压指南与专家共识6篇,参编《实用高血压学》《高血压规范防治》等学术著作6部。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国“高血压基因队列十万人项目”正式启动_仪器 ,测序,基因_技术前沿_中国化工仪器网
我国“高血压基因队列十万人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化工仪器网 技术前沿】导读:2016年是充满改革与机遇的一年。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提出,&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主持并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将其作为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要。随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不断推进,&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正式发布,我国医疗康复产业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此背景下,日,由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主办的&2016中国康复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本次创新发展大会紧密围绕&聚集健康中国,推动创新产业&的主题,共举办了1个主论坛、11个分论坛。    其中,为进一步探索高血压领域精准医疗创新技术转化应用的路径与趋势,由北京益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高血压精准防治分论坛&聚合了业内多位知名专家,共同探讨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个体化精准预防与诊疗,并结合互联网医疗和医生集团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希望对高血压慢病患者的健康监测与病程随访,明确预防措施,指导个体化用药,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    大会进程中,在现场嘉宾和观众的见证下,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发展促进会与北京益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就&高血压精准防治十万人基因队列项目&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颜薇女士出席并做重要讲话。该项目以高血压精准用药基因测序核心产品为基础,以个性化用药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高血压患者初诊阶段的治疗效率和用药效果,缩短试药调药周期让百姓受益,减少无效用药支持医保控费,连接智能检测和互联网医疗,打通慢病管理闭环服务,改善基层慢病医疗生态,提高人民健康生活质量。    益序医疗创始人张彦伟在大会就&NGS技术在高血压个体化精准用药领域的应用&做了主题演讲.详细介绍了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在数据质量、性能参数,研发速度和成本方面的优势,阐述了&高血压精准用药&基因检测试剂盒产业化应用和建立中国高血压药物基因组数据库的可行性。    益序医疗成立于2016年3月,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胡松年教授的指导下,利用企业在NGS测序方面的自有专利技术的独特优势,设计并研发了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测序产品,检测内容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风险评估及四十余种高血压五大类药物及相关联合用药的个体代谢水平。    该项目基于NGS的靶向测序技术,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的关系,通过将中国高血压患者的热点基因结合药物治疗靶点基因,来揭示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对于不同药物的适应性和用药剂量等方面的个体化差异,通过对个体样本全面的组学数据分析,协助指导用药,探讨基因测序在辅助临床用药选择及疗效评估方面的实践意义,并将进一步与临床大数据结合,建立高血压药物基因组数据库,致力于绘制出中国的高血压基因地图,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有效率。    &&&&&&&&&&********&&&&&&&&&&    益序医疗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教授以&组学技术在个体化用药方面的应用&为主题,分享了近年来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变异所导致的个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的突破性进展,评价并展示了在其指导下益序医疗最新研发的&高血压精准用药&基因测序产品对协助指导用药的应用价值,展望了大样本人群高血压基因组学数据库,对推动中国高血压慢病防治与新药研发的研究价值与发展前景。    可以预见的是,揭示并理解&人体与疾病、疾病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代谢&之间的关联性与作用机理,或许将是实现以人为本个性化治疗的必要前提。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基因组学研究的持续开展,或将成为我们未来做好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必要参考依据。    &&&&&&&&&&********&&&&&&&&&&    来自阜外医院分子诊断中心的周洲教授,在大会的主题演讲中总结了二代测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和遗传性心血管疾病致病基因检测两大领域的应用成果。周教授指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能够进一步结合临床表型等信息,将为探索心血管疾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并用丰富案例证明了分子诊断的临床价值,展望了以分子诊断为中心,基础研究、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和遗传咨询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精准医学的发展前景。    本次高血压精准防治分论坛还请到了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的王斌院长。王斌教授在《高血压治疗药物的精准选择》的报告中从高血压不同种类的药物及临床选择降压药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的角度,结合案例讨论了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对于不同药物选择的临床适用性和潜在问题,提出临床上追求高血压精准个体化用药的重要性。    王斌教授认为精准医疗理念指导下的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是每个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个体化治疗的依据就是根据病人的血压、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各个脏器的功能、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进行综合评估,最后选择一个适合于该病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高血压个体化用药的基因检测有一定价值,但目前成本偏高不适合大规模开展,有待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测序产品的进一步创新。    &&&&&&&&&&********&&&&&&&&&&    精准医学不仅仅是医疗模式的创新,更是基于医疗体制和产业特质研究的经济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创教授在他的《浅谈精准医疗的市场激励机制》的主题报告中,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精准医疗的出现在医疗模式转变过程中各方的成本/收益的变化和潜在问题,并以&网络效应&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协调精准医疗不同参与方的利益&&&如何设计符合精准医学模式的市场激励机制,评价了当前医疗体制存在的价格管制问题是如何造成了激励的扭曲。    在杜教授的分享中,我们听到三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定价策略、信任机制、隐私保护&,也由此从制度和市场机制上揭示了精准医学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认为精准医学并不只是生物(医学)技术问题,同时涉及一系列(激励)机制的设计,需要政府、研究机构和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也为精准医疗的发展奠定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本次&高血压精准防治论坛&的大会名誉主席,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慢病管理的五大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以及睡眠管理和戒烟限酒的处方&&对慢病患者的深刻意义,并对大会寄予了深切期望:全行业要联合打通对慢病管理的医疗保健服务闭环,努力实现对慢病患者全面全程的管理,要符合关爱原则,要走出单纯的&就药谈药&的局限性。    来自阿里健康研究中心的苏凌云主任,通过大数据分析,向在场观众展示了一组数据,揭示了高血压防治领域的严峻事实:近1/3的CKBS观测对象患有高血压、只有三成高血压患者得到了医生的诊断、诊断出高血压人群接受治疗率不到一半、接受高血压治疗人群近三成血压得到控制、血压得到控制人群占患有高血压人群不足5%。    阿里健康认为移动医疗在高血压防治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对移动医疗市场潜力的判断,阿里健康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管理平台&&智能关爱计划,作为阿里在移动医疗领域的重要布局,该计划构建了数据开放平台、设备开放平台、服务开放平台、远程管理中心和消费者体系,以开放的理念联结人、机构、产品与服务,与产业链上下游厂商与机构共同打造高标准的服务生态。    另一位来自互联网医疗服务机构的专家,春雨居佳医生市场总监庹颖先生,则以&健康服务在C端的诺曼底登陆&为题,分享了在慢病管理领域的创新探索和经验。居佳医生是春雨医生旗下专注于中老年人的慢病管理的版块,在慢病管理领域主要面对C端客户群体。    以互联网医疗为载体的健康干预和慢病管理服务,往往不被用户所理解和接受,难以开展、难以建立信任感。居佳医生充分利用了大IP时代的传播特征,利用微信与今日头条平台,通过垂直化、体系化和丰富、全面和可信的健康科普内容,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慢病科普的同时累积了大量消费水平高、互联网程序较高的中老年活跃用户。    &&&&&&&&&&********&&&&&&&&&&    想要做好广大慢病患者的全程全面的关怀与管理,除了链接C端用户之外,必须要进一步整合基层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效率。    大家医联创始人、阜外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孙宏涛教授,以《探索分级诊疗的&强基层&路径》为题,回顾了大家医联发展阶段中的重要节点和创新成果,分享和介绍了大家医联在村级卫生院远程心电诊断网络建设、区域分级诊疗体系试点、私人医生/专家协同预防诊疗体系构建以及全科医生主导慢病管理等方面进行的对医改&强基层&的深入探索,并肯定了个体化治疗和精准用药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效率和治疗水平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意义,大家医联愿协同基层医疗机构共同发展,期待医生集团激发出更强大的医疗市场动力。    [结语]    基因测序不等于精准医疗,但精准医疗的实施和实现,却离不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基因组学大数据的应用。只有不断创新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以开放思维对接健康管理与服务,共同打造上下游闭环,才能将基因测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血压人群的针对性预防、个体化治疗与系统性干预。    这正是益序医疗高血压基因队列数据库项目的初衷与愿景,并寄希望于能够联合更多精准医疗产业链上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服务的合作机构,共同打造高血压防治与个体化康复的综合服务平台!
关注本网官方微信 随时阅权威资讯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中国化工仪器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化工仪器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日,据政府采购网最新资讯获悉,中国
日,据政府采购网最新资讯获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就“国家土壤专业实验室建设
3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8年第3号中国国家标准
3月15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8年第3号中国国家标准
瑞狗迎春,狗年大旺!化工仪器网贺新春,祝您新年大吉!快来参加翻牌活动,抽取您的新年大运吧~
“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ESEE)”是南京市政府重点支持,全国知名的科研行业专业展会。创办于2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 相关基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