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是否取消体育和艺术分?

股票/基金&
明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高考加分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取消加分,目前学习体育、艺术的学生是否受影响呢?一位家长表示,儿子新学期开学读高三,已经获得了游泳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加分。按以往政策,高考时能够加10分。“如果早知道不能加分了,之前就不用搭那么多精力了!”这位家长抱怨。  今年高考,部分没有体育专长的考生通过浑水摸鱼,获得了二级运动员证书,引发了关于净化高考加分的呼声。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绝大多数支持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市第30中学校长李江涛表示,其实,之前省内体优生加分项目已有所减少,只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共计8个项目。“取消加分,并非否定特长,也不意味着这些课程就变得无足重轻,而是避免一些浑水摸鱼的人弄虚作假。”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儿子今年读初二,为了能在未来高考中获得加分,每周末都去练习游泳。“加分取消了,但我仍会让他去游泳,不过时间比之前花费少。毕竟现在不是为加分,而是凭兴趣。”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萧林熙
(责任编辑:HN666)
08/31 11:2108/20 11:5008/15 19:3908/08 13:4108/05 02:2607/31 13:2407/30 11:25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取消体育艺术加分,如何促进学生兴趣发展?_观点评论_财经_中金在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取消体育艺术加分,如何促进学生兴趣发展?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熊丙奇&&&
中金在线微博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该文件指出,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影响教育公平。为此,明确要求“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因此,在今年的高中招生中,大幅减少高考加分,取消体育、艺术特长加分,可以说是对这一《意见》的落实。但需要注意的是,取消体育、艺术加分,不能被误解为不再重视体育、艺术兴趣培养,而应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把取消的高中加分项目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兴趣发展。
  在我国于2014年宣布从日起,所有参加国家和地方艺术、体育竞赛获奖的学生取消高考加分之后,取消中考艺术、体育加分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虽然艺术、体育特长加分,曾经在中高考中,起到校正单一分数评价标准,关注学生艺术、体育特长,引导学生重视艺术、体育兴趣培养的作用,但其弊端也逐渐显现:一方面,很多学生家长为了获得加分,送孩子去参加所谓的特长班、兴趣班,这把特长加分变为“加分教育”,增加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在具体的加分操作中,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尤其是体育项目加分,是中高考加分的重灾区。
  在加分难以促进学生兴趣发展,又可能制造不公平的背景下,取消就恐怕成为其最后的归属。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取消加分,而没有其他改革措施,就可能让学生和家长只关注中高考核心科目的学习,而不再关注兴趣、特长培养。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学校自主招生。
  去年教育部发布的中考改革《意见》,提到的一项重要改革内容是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建立一个“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招生录取模式。如果能在高中招生中注重综合素质评价,而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包括艺术、体育素质在内的评价,那这会引导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都重视综合素质发展。为此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究竟如何在中考录取中发挥作用。如果中考录取就按统一科目加自选科目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那这就没有综合素质评价什么事,进而也会令学校、学生和家长不关注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于是很可能在一些学校“走过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地方的思路是把综合素质评价折合为分数纳入中考录取,但具体操作时,存在大多学生都一个等级(一个评分)的问题。
  要让综合素质评价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推进部分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改革,尤其在取消艺术、体育竞赛中考加分之后,要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之外,重视综合素质发展,需要加大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改革力度。中考改革《意见》提到,要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可以说,这方面改革推进的深入程度,将直接影响综合素质评价推进的深度。从长远看,我国基础教育,要全面消除“唯分数论”,关注学生个性、兴趣培养,扭转“考什么就教什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应试局面,还需要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到的“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深入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这可让高中学校、初中学校自主办学,高一级学校自主招生,也真正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包括学科选择权、课程选择权、考试选择权、学校选择权。自主办学的学校就不再盯着升学目标办学;而自主招生学校则会建立更多元的评价标准,数学、科学学科好是人才,艺术好是人才,体育好也是人才。
  (作者是教育界人士)
责任编辑:cnfol001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您好, []|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取消高考加分 体育还练不练
部分特长生已放弃训练 落实体育教学才是正途
  体育高考加分鼓经过数十年的实施,成为了领导敛财,部分学生投机的腐败温床,严重影响了高考公平。国务院发布“取消高考特长加分”后,各界拍手称快。但是,取消体育加分不是否定体育教学,应该更积极的开展校园体育,让体育成为学生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走后门”的昏招。
撰文:王怡薇9月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涉及到体育的是“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一项施行了数十年的政策寿终正寝,有人欢喜有人忧。既然已成事实,重要的是,取消体育加分后,学校体育该怎么走?
2015年起取消体育特长加分项目文件还没到
特长生已放弃训练高考体育加分有猫腻,部分高校拒绝体育加分的学生在高考取消体育加分后,各界的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这一举措有效的解决了高考体育加分舞弊的根源;但也有人认为“一刀切”会打击那些真正进行体育项目练习学生们加分的机会。记者随后也采访了北京某学校体育老师李老师。他表示,目前学校还没有接到正式的体育不加分文件,学生只是在新闻广播里听到的,反应则是有喜有忧,大部分打算靠体育加分的学生已经放弃训练,抓学习成绩了。“不太赞成高考体育加分,因为加分只是对少数人,同时就会有作假的现象出现。”该校长年从事田径训练的付教练对于取消高考体育加分抱赞成的态度。“大家把体育加分扭曲了,政策用意是想通过这种加分方式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和强健体魄,但下面在执行中就利用了这点,搞假证,真人假达级、一个证花多少钱等问题就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据付教授介绍,目前学校的体育课从小学到中学实际上名存实亡,基本上不上课,体育教学大纲就是摆设应付上面检查,所以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生活能力差到不可思议的状态。而那些听说体育加分被取消而放弃练习,转而天天泡在教室里复习功课的学生更说明了体育加分的扭曲。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现有的体育加分适用于所有学校,以北京大学为例,有的学生通过体育20分的加分,达到北大的分数线,得以录取;但北大其实并不需要这类的体育专长的学生,对于大学来说,取消体育加分同样也是利好。在熊丙奇看来,取消高考体育加分,放开学校自主招生,才是真正解决高考体育加分舞弊现象的方法。“放开自主招生后,有些钟意体育特长的院校可以将体育特长作为招生的附加条件,可以让真正有体育专长的学生因此受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舞弊的现象。”加分要靠钱 早成领导敛财工具体育加分弊端累累,许多家长呼吁严查“高考体育加分”存在舞弊现象其实已经多年,但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得舞弊现象被曝光。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9年-2014年媒体曝光的涉及高考加分负面案件共有15起。而其中,12起涉及高考体育加分,占到80%,体育高考加分成“高考舞弊”的重灾区。今年本溪高中加分舞弊现象被曝光,87名体优生中有25名游泳体优生,其中14人都是在2013年1月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少儿游泳冠军赛获得的二级运动员资格。高中生参加少儿比赛,这样的明显且集体作假行为,难道现场的裁判和相关工作人员看不出来么?而更荒唐的是,有媒体爆料,在田径二级运动员测试中,竟有男替女参加比赛的情况。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相差5分就差出两个档次的学校来,更不要说是20分,这也是家长们打破脑袋想要为考生们“加分”的原因。熊丙奇更直指,高考体育加分成了某些领导敛财的通道。依据高考加分政策相关规定,学生参加相应比赛获得成绩,从而向体育部门申请“二级运动员”身份、此后还需要通过教育部门的认定复测,才可享受高考加分20分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要想顺利拿到二级运动员资格,需要重重测试,能“一路绿灯”的通过测试,需要打通层层关系。“如果没有官员的授意,这么多双眼睛盯着测试,能有这样荒谬的行为么?上面的官员收了钱,让下面执行的测试人员给测试者开绿灯,现在取消了加分政策,那些收了钱的官员依旧不会受到牵连,如果不取消他们还会继续这样肆无忌惮的行为。”熊丙奇这样说道。2009年,媒体就曝光绍兴一中高考体育加分存在舞弊现象。该校73名高考加20分的考生家长中,有30名为政府官员与事业单位领导,19名企业老总的子女,15名为该市各教育系统子弟,甚至有一人还是绍兴一中校长的外甥。而只有8名加分学生是来着普通家庭。据当时暗访的记者介绍,要拿到这样一本二级运动员证书,需要花费一笔不菲的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少则一两万元,多则三四万元,而这还是5年前的价格。可以说,高考体育加分政策早已背离了当初设立的宗旨。有鉴于此,各地在加分政策上不断进行改进,采取了限制加分项目、加强监督环节等措施。2014年的高考体育加分,各地更是呈现“节制”状态,以往名目繁多的加分项被大幅砍掉。这次国务院终于决定从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可以说是痛下决心,彻底斩断了控制体育加分的黑手,从根源上杜绝了高考加分不公平现象的产生。高考不加分 中学加体育课时高考体育加分政策设立的初衷,原本是为鼓励学生强身健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一些地方,结果主导制被异化成了敛财工具后,终于导致了政策的大变革。实际上,取消高考体育加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不重视体育,相反体育锻炼恰恰是中国青少年最需要加强的。在2003年潍坊举行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交流会上,一份“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质对比”报告显示,近20年来,尽管中国青少年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但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持续下降。最近几年,全国各地中学生因体测而发生猝死的悲剧也时有发生,这都说明了青少年体质的孱弱。“靠加分上初中、高中、大学不应是目的,重要的是从小培养学生锻炼身体,走出课堂,创造运动、健康、快乐的氛围。”活跃在教学一线的付教练坦言。为了让青少年增强体制,教育部马上会出台相关政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今年7月曾表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中,在总课时减少的情况下,把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增加为4节,高中每周2节增加到3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此外,随着高层领导的重视,校园足球这几年在各地中小学开展的非常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足球。教育部目前已经在酝酿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四级足球联赛,继续推进足球的发展,此举也给了学生们更多锻炼的机会。这一点,中国完全可以向学校体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学习。像NCAA美国大学篮球联赛,不仅水平极高,现场观众人数往往会超过橄榄球、棒球、篮球、冰球四大职业联盟,有些教练员的薪水甚至比NBA教练还高。由于极点较低,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取消高考加分,或许正可以给学校体育一个转变的机会。在美国和日本,一名大学橄榄球或者棒球的校队选手,会很容易毕业谋到高大上的差事,比国内的奥数冠军证书还要管用,因为这意味着应聘者精力充沛、身心灵活、协同意识强。如果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能从高水平的学校联赛中走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即便取消了高考体育加分,相信也不会是灾难。云南体育教师自制体育教具让孩子们喜欢体育
  就在高考取消体育加分的事件热议的同时,云南昆明白汉场中心小学体育老师毕首金老师亲手制作8000余件体育教具的新闻同样引起网友关注。孩子们因为毕老师制作的教具有趣喜欢上体育课,也让大家看到了体育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比起20分的加分,这样的一幕才是所有人愿意看到的画面。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事实上,体育加分正是致力体教结合的产物,据记者了解,早期体育高考加分与体育部门对运动员升学的需求有关,逐步才衍生出引导学生培养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质等意义,现在的体育加分还承担了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的责任。“一边是对加分的争议,一边是对学生体质的诟病。”此前的教育部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主管部门也有“难念的经”,“家长对高考都虎视眈眈,如果不在高考加分中对体育有所强调,那影响的不只是高校的体育人才储备,恐怕从小学开始就更没人锻炼了。”
现实总让体育和教育难以靠近,该工作人员透露,其实早在加分定项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曾有过分歧,体育总局认为项目越多越好,有利于冷僻项目的基础推广。但面对审查的困难和社会对加分公平的“苛求”,教育部则主张加分项尽可能缩减,“这8个项目是双方经过长期协商的结果。”但即便如此,体教之间仍有“难题”没有解开,就是对于决定学生能否加分的“国内、国际重大赛事”中“重大赛事”的判断,“仍无明确标准”。
www.srssn.com 三思教育网 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皖ICP备号-1
三思教育网(www.srssn.com) 为每个爱好学习的朋友提供最好的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体类高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