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和“不只”的区别和的地得的用法区别对于这两个词语的区别

每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时间: 17:52:03
目&&&&录&&&&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一、现代汉语规范化111&&&&二、现代汉语规范化标准&&&&三、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四、现代汉语的拼音规则3&&&&第二章文字&&&&一、七体二、六书三、简化字101113&&&&四、笔画与笔顺15五、偏旁与部首15六、检字方法15&&&&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语素词短语句子改病句&&&&1&&&&18&&&&&&&&第四章修辞&&&&一、几个概念848485&&&&二、修辞、语法、逻辑的区别&&&&三、修辞学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第五章文言文&&&&一、文言词语二、词组&&&&三、文言句式&&&&2&&&&&&&&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一、现代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规范化根据现代汉语的发展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促进现代汉语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二、现代汉语规范化标准现代汉语规范化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本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统一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三、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现代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字母表(略)(二)声母表、、(三)韵母表、(四)声调符号、(五)隔音符号。(二)声母表(共21个声母)少数无声母的字称零声母。声母表1.按发音部位分类.双唇音:b唇齿音:f舌尖音:dtnl(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尖前因)pm&&&&zhchshrz舌根音:g舌面音:jckqshx&&&&1&&&&&&&&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2.按发音部位分类.塞音:又称爆破音,发音部位(某两个部位)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部位,突然受阻部位打开,气流迸出,造成爆破色彩的音,有b、p、d、t、g、k。擦音:发音时,两个部位靠近,形成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有f、s、sh、r、x、h。赛擦音:发音时,某两个发音部位贴住,阻住气流,阻碍解除时,两部位缓慢移动,呈现窄缝,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赛擦音。有z、c、zh、ch、j、q。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从口腔通过,转到从鼻腔流出,发出鼻音。有m、n、ng(ng只作韵母成分,不在声母位置出现)。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颚的某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发出边音,有l。(三)韵母表单韵母:(一般情况下是6个)a、o、e、i、u、ü复韵母:(13个)ai、ei、ao、ou、ia、ie(软化“e”(舌尖)向下)、ua、uo、üe、iao、iou、uai、uei(iou、uei在前加声母时写作iu、ui)鼻韵母(16个)不带舌根鼻音的&&&&(栾)n(安)ian(烟)uan?anü(冤)(恩)in(因)uen(温)ün(晕)?en?&&&&2&&&&&&&&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昂)iang(央)uang(汪)?ang?(亨的韵母)ing(英)ueng(翁)带舌根鼻音的?eng(雍)(亨的韵母)iong?ong?&&&&(uen在前加声母时,写成un)(四)声调符号四声:阴平―阳平ˊ上声ˇ去声ˋ轻声:不标调调号标的位置,按响亮度为序a、o、e……i与u相拼,标在后面元音位置上。口诀:轻声不标调,a、o、e先标(依次),i、u相拼标后音。(五)隔音符号“,隔音符号“”以“a、o、e”开头的音节跟在其他音节之后,如果音节模糊,发生混淆,使用隔音符号“,,标在两音节之间的上方,如”kù’ài(酷爱)、pí’ǎo(皮袄)、mù’ǒu(木偶)。四、现代汉语的拼音规则“”(一)y”和“w”的使用”1.当韵母本身是i或以i为主体的鼻韵母时,前无声母,“i”前加“y”,如衣(yī)、因(yīn)。韵母由“i”打头,前面来加声母时,改“i”为“y”,如爷(yé)、哑(yǎ)、油(yóu)。2.以u和以u打头的韵母单独成为音节(前无声母)时,“u”前加“w”或改“u”为“w”如:乌(wū)、歪(wāi)、弯&&&&3&&&&&&&&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wān)、翁(wēng)。3.前无声母。当韵母为“ü”或“ü”打头时,前面均加“y”,“ü”上两圆点省去,如玉(yù)、元(yuán)、晕(yūn)。(二)字的拼写、拼读规则字的拼写、1.韵母iou、uei、前有声母时,书写时省去中间的元音,uen写作:iu、ui、un。2.“b、p、m、f”与“o”,一般不与“e”相拼。3.“j、q、x”三兄弟,不与“u”相拼,与“ü”相拼把点去。掬(jū)、区(qū)、虚(xū)。(三)词语的拼写规则1.除单个音节外,一个词的各个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开写。2.一句话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3.姓与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姓与名要分开写。4.地名连写,第一个字母要大写,行政区划单位要与地名分开写,如Chángshāshì(长沙市)。5.专有名词是一个词,要连写,第一个字母大写,专用名词是一个词组,词与词要分开写,每一个词的第一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ōnghuáRénmínGònghéguó(中华人民共和国)。6.诗的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四)儿化音&&&&4&&&&&&&&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1.“er”单独作音节,写成“er”,如儿(ér)、耳(ěr)等。2.“er”在“a、o、e、ê(介于i、e之间,读作埃)、u”之后,省去“e”在前面音节后,直接加“r”,如这儿(zhèr)、花儿(huār)。3.i、ǖ后面跟“er”的,拼写时声调符号标前面音节的调号,如米儿(miěr)(马)驹儿(juēr)、。4.“er”跟在“ai、uai、uei、ei”之后,拼写时去“i”加“r”,如味儿(wèr)、塞儿(sār)。5.“er”跟在“n”之后,去“n”加“r”,如板儿(bǎr)。6.“er”跟在in、un、ün和z、c、s、zh、ch、sh之后,去n或i,加er,如劲儿(jièr)、纸儿(zhěr)、词儿(cér)。7.“er”跟在“ng”之后,去“ng”加“r”并在元音上加一个“~”号,如y~r(样儿)。a(五)轻声1.助词、语气词一般读轻声。2.名词后缀读轻声,如斧子、盆儿、舌头。...3.重叠式动词的后一个音节,一般读轻声,如:写写、画画等。4.趋向动词一般读轻声。5.方位名词跟在名词、代词后读轻声。6.个别量词读轻声,如:“一个碗”“一张床”.、.。7.部分常用双音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如暖和、知道、明&&&&5&&&&&&&&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白、萝卜、力气、记性、时候、火候、照顾、妈妈、方向(方言,意为情势,“看方向做事”、晌午(shǎngwu))。(六)其他变调1.上声变调:&&&&1前一个上声变读为阳平,娓娓如:(wěiwěi)○两个上声连续,&&&&动听、玛瑙(mǎnǎo);&&&&2○三个上声连续,前两个上声变读为阳平,如:买水果(mǎi&&&&shuǐguǒ)、纸老虎(zhǐlǎohǔ),上声变调,书写不变。2.“一”的变调:&&&&1;○单读:拼读作“yī”2“一”变调,读写皆作“yí”如:(yídào),一道、○后面接去声,&&&&一个(yígè);&&&&3○后面接非去声(“―”“ˊ”“ˇ”、、)字,“―”变调作“yí”,&&&&如一年(yìnián)、一人(yìrén)。3.“不”的变调:&&&&1;○单读:拼读作“bù”2则变读为“bú”如:(búyào)不怕,不要、(búpà)。○后面接去声,&&&&3。○后面接非去声的音节,则读作“bù”&&&&4.“七”与“八”的变调:&&&&1○在去声前读阳平;2○其余时候读阴平。&&&&如:七上八下(qíshàngbáxià)、七零八落(qīlíngbáluò)、&&&&6&&&&&&&&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七尺(qīchǐ)、八角(bājiǎo)形。(七)重读音1.语法重音:&&&&1○谓语、定语、补语、状语重读;2○疑问代词、指示代词重读;&&&&3○用作比喻的词语重读。&&&&2.意义(思)重读:例:他一次也没有去过桂林。..3.并列性重读:例:○他一手持矛,一手持盾;○他边学习边工作。1..2....4.对比性重读(或对应性):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5.有对比之意,但强调的是后者:例:脸色青黄,但脸颊还是红的。.6.转折性重读:例:○可恶,然而——1..&&&&2○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7.反语重读:&&&&1例:○中国是个“贫油国家”(引号表否定)....。2○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引号表否定)..。&&&&7&&&&&&&&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八)朗读停顿1.段间停顿层间停顿句间停顿句中停顿;2.语法停顿:主谓停顿、谓补停顿、修中停顿等。例:○合齐地/方千里;1&&&&2○人民/是不可战胜的;&&&&3○两枚亮晶晶的/崭新的/铜钱递到了老人的手里。&&&&3.情感停顿:例:○放学了,——你们/走吧;1&&&&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4.文意停顿:例:最贵的,一张/800元。(九)语调1.疑问句读升调;2.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读降调;3.表轻视、不平、惊奇等特殊情感时用曲折调(升降调前后有变换);4.表示严肃、沉重的感情用平调。(先用阴平声拼出。(十)拼读方法:先用阴平声拼出,再读相应的调号)拼读方法:先用阴平声拼出,再读相应的调号)(1.两拼法:又称直呼拼音法,即声韵母快速一气连续,拼合成一个音节。2.三拼法:当声母和带有i、u、ü(也成韵头)的复韵母拼读时,使韵头(也叫介音)i、u、ü脱离开复合者,先于声母拼合,再接后随的韵母,快速连读,不让气流中断。&&&&8&&&&&&&&第一章现代汉语规范化&&&&如窾k―u―an隽j―u(ü)―an&&&&kuǎnjuàn&&&&3.韵母定调法:用声母与带调韵母直接相拼,关键是必须念准韵母的声调。如囿:yòuxiǎngsuǐ&&&&飨:x―iǎng髓:s―uǐ&&&&(十一)补充几个概念十一)1.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例如mǎ是由m、a和上声调这三个音素组成,音素包括声母、各个韵母和音调。如zhuāng这个音节就包括zh、u、ang和阴平调“―”这四个音素。2.音节:由音素构成,是语音的自然单位,一个汉字在一个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符号构成,但有的音节缺乏声母,称为零声母。音节最多可由四个音素组成,最少时有一个音素组成如(ā)。&&&&9&&&&&&&&第二章文字&&&&第二章文字&&&&汉文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起源于简笔画,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字,是形、声、义(意)的统一体,本质只属表意文字。字体又繁到简的发展演变构成“七体”,而在其不断演变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六书”。一、七体(一)甲骨文:刻画于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符号。产生于商朝,用于记载王朝的活动和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行款自由,未定型,如受。&&&&(二)金文:刻划与铜器之上,又称钟鼎文。始于商,盛于周,字体较甲骨文固定些,行款自上而下,自右而左,如。&&&&(三)篆书:分大篆和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王朝统一的文字,字体线条化,匀称、整齐、柔婉,偏旁部位基本定型,行款更加统一,如。&&&&(四)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成的一种文字,起于秦末汉初。它把小篆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以便于书写,汉时通用的称为“汉隶”,已是正式的隶书。打破了小篆的结构,形成了汉字的点、横、竖、捺、提等基本笔画。(五)草书:起于汉初,由草率的隶书发展而成,最有名的是“章草”,如。&&&&(六)楷书:东汉末年出现,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比草书&&&&10&&&&&&&&第二章文字&&&&好认,流行到现在,成为正式文件的书写体,如&&&&。&&&&(七)行书:介于楷草之间,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至今仍是人们日常运用的一种字体,如二、六书(一)象形:象外物之形日:又:燕:止:,水:,木:,草:,土:,目:,竹:,,。&&&&(“手”本字,象右手之形),羊:,车:,其:&&&&,“箕”本字)(,。&&&&(“趾”本字),山:&&&&(二)指事:利用象征性符号表示字意(一般在象形文字上再加上一个象形文字上再加上一个象征性符号)一、二、三旦:本(上:,下:&&&&指木的下部,即根)(足在槛外)。&&&&刃:(刀口也),出:&&&&(三)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或指示字加以组合,造成新字,由它们的合成意思(两个意符的结合)表示新意。天:一大也,至高无上,大无有二。碧:会意兼形声,“白”声。冠:“宀”帽也,“元”首,“寸”右手之形,以手加帽于首。看:以手加眉之上,手搭凉棚。小:从“八”“一”、,见而分之。眉:目上毛也。&&&&11&&&&&&&&第二章文字&&&&品:从三口,众度也。支:手持半竹,去竹之枝也。&&&&武:止戈也。休:人休于树。协:(协),许多人一同用力。步:见:脚趾一正一反,相从而走也。一人张目。&&&&牧:一人持鞭立于半侧。吏:从一从史,以一为体,以吏为用。史:从中人,执中之人也。涉:以足趟水。&&&&莫:(古“暮”字,日在草中)。采:以手摘木之实。坐、林、从、地、歪、池等等。&&&&(四)形声:占汉字80%以上,这是汉字的一大进步。现有的形声字由于语音的变化,声部有的已不起作用了,如江、河等。形声字结构有以下八种方式:左右结构:1.左声右形:剑、粼、剜、鄂、邓(邓)、邻、判。2.左形右声:江、们、惦、桥、轼、妹、歼。上下结构:1.上声下形:恭、盒、舅、袋、慧、勇、赏、戽(hù灌田汲水的农具)。&&&&12&&&&&&&&第二章文字&&&&2.上形下声:露、草、简、窠(kē)、宾、岌、晨。内外结构:1.内声外形:圆、围、裹、衷、阐、囹、圄、匪。2.内形外声:问、闷、闻。形占一角:颖(从“禾”,从“顷”,荆(从“艹”),从“刑”;)声占一角:碧:“白”表声)(以上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法。(五)转注:“考,老也”;无,始也”“顶,颠也”;。以一字义解释另一字义,为解释字义之法。(六)假借:明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独自莫凭栏,“莫”通“暮”,以一字代替另一字,或为回声假借,或为古今字假借。三、简化字(一)汉字的规范化:正:丽、漆、杨、场、酒;误:(二)消灭错别字1.错字.(1)增减笔画的错字増笔画:减笔画:(2)误换偏旁:正:协、练、孤、切、废、葵、起、志&&&&13&&&&&&&&第二章文字&&&&误:(3)改变偏旁位置:正:岭、猛误:(4)生造字:题),(同志),2.别字.&&&&、&&&&、&&&&(酒),&&&&(漆),&&&&(阶级),&&&&(问&&&&(资产阶级)。&&&&(1)形近的别字:亳(bó)、毫;竞、竟、兢;贯、惯;恬、括;历、厉、励;哀、衰、衷;狠、狼、很、恨;辈、辇;却、郤(古“隙”字)、郃;冷、泠、岑、岭;涣、焕;炙、灸;己、已、巳;崇、祟;徒、徙;偶、隅。(2)音近的别字:以、已;即、既;叛、判;奋、愤;蜜、密、宓;克、刻;故、固;集、积;融、熔;布、部;在、再;买、卖;例、列;喧、渲;遍、片、编;于、如;芒、茫;哽、梗、鲠。(3)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也属于不规范的汉字,.如竝(并),愿(愿),够(够),敍(叙)。(4)由读音错误引起的别字:恬(括)菅(管)隅(偶)荼(茶)骀dài(怡)、、、、tián花)&&&&14&&&&jiān&&&&yú&&&&tú(古书指茅草上的白&&&&&&&&第二章文字&&&&恬不知耻、草菅人命、向隅而泣、如火如荼、春风骀荡。四、笔画与笔顺(一)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丨”,撇“丿”,捺“”,挑(提)“”,钩“乛、亅、永字八法“特殊笔画:(二)笔顺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再关门,先中间后两边(小),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人)。注意下列字的笔画与笔顺:凸、凹、鸟、虎、舅、那、敝、黹、毋、换、挽。五、偏旁与部首(一)独体字与合体字:独体字:象形、指示字,合体字:会意、形声字;(二)偏旁:组成合体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三)部首:将具有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部,这个共同表意的偏旁放在字典检字表中的一部之首几个部首。六、检字方法(一)四种检字法: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死角号码检字法(4425茂)(见《现代汉语词典》)(二)几点说明:&&&&15&&&&、&&&&”,折“、&&&&、ㄥ、&&&&、∟”;&&&&”;&&&&、、、、、、&&&&(阝)(如凹)、&&&&&&&&第二章文字&&&&《新华字典》中有○、○、○、○、○、○、○等喻转引方书外古符号,它们分别表示:喻○:表示由比喻形成的意义。转○:表示由原义、故事、成语等转化而来的意义。引○:表示由原文引申出来的意义。方○:指方言或指本义用的是方言区的用法。书○:表示是书面用语。外○:表示是近代的外来词。古○:表示是古代用的字或者所注的是古代的用法。七字义:包括本义、基本义、引申义、转借义(包括转义和假借义,有时也干脆将二者分开表示)、比喻义1.本义:即原始义,“兵”①武器②士兵③军事行动如:(①为本义,②③皆为引申义。)2.基本义:使用频率最高的意义,有时即为本义。3.引申义:由本义或基本义引申开去产生的新的意义,如鉴:本义为镜子,后来由此引申为“可做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这就是“鉴”的引申义。4.转义:由原义、故事、成语等转化而成的意义。如简:本义为“故事用来写字的竹片或木片,转义为“书信”。5.假借义:借用通假字的意义:如“独自莫凭栏”中“莫”通“暮”指黄昏时候,为假借义。“拒关,毋内诸侯”“内”通,“纳”为假借义。&&&&16&&&&&&&&第二章文字&&&&6.比喻义:已经归入字典的有固定的比喻意义的字义,如“爪牙”、“鹰犬”、“成果”、“收获”等皆由特定情景而形成共识,约定俗成,遂归入字典,定为比喻义。而修辞学中的比喻句则随语境转移,句式有其定格(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如“泪眼不曾晴,家在吴头楚尾”中的“晴”,则用的是借喻(本体为“天气晴朗”,但句中并未出现本体)而不是比喻义,因为这种比喻意义不是固定的,是随语境转移的。&&&&17&&&&&&&&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包括单句与复句)、句群。&&&&第一节&&&&语素&&&&语素过去又称为词素,是构词单位,也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一、语素与音节音节,在具体的语音环境中,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乐如章”中的“乐”“章”与都是各自为一个音节,“快乐”“乐”而的则是与“乐章”中的“乐”不同的另一个音节。“乐章”“快乐”、、“人民”都是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还有由多个音节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如果“琵琶”“坦克”“奥林匹克”“噼里啪啦”等等。、、、语素:这些词中有几个汉字,就有几个音节,但绝不能断言有几个汉字就有几个语素,因为语素是语音语义的结合体,缺失了语义,是不成其为语素的(而“快乐”“人民”中则含有两个、语素)。二、语素与意义(一)在不同的语境中,一个语素可以有多个意义,但只要相互联系得紧,仍然是同一个语素,“工”“工作”如在、“工匠”、“工巧”有劳动、技术、精巧等意义。这些意义相互联系的上,因此是属于同一个语素的不同应用。&&&&18&&&&&&&&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二)若一个语素有几个意义,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就算是不同的语素,如“公正”“公鸡”中,前一个“公”是“公、平”之意,后一个“公”是与“母”相对,两者完全没有联系,应该是两个不同的语素。三、语素的分类从音节上分有单音节语素与双(多)音节语素,而从构词能力上分,则有:(一)自由语素:能独立成词,并能与别的语素自由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如“人”“天”“水”“红”“去”等等。、、、、(二)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句,但能自由的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为幌子不受限制,如“复”,可组成“复习”“反复,等”“民”可组成“民主”“农民”等。,、(三)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跟别的语素构词时,位置受到限制(只能在前或只能在后)如“第”“第一”“第二”:、(做前缀),者:读者、记者(作后缀)等。另有一些双音节的语素,如“蝴蝶”“蜿蜒”以及“坦克”“沙发”“奥林匹克”、、、等,虽可独立成词,但不可析分,也不在于别的语素构成新词(只能在独立成词之后与别的词构成短语),因此仍属不自由语素。&&&&第二节&&&&词&&&&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造句单位,也是分析语法结构时的一个最重要的语言单位。&&&&19&&&&&&&&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一、特征(一)独立运用:以此区别于语素。词在具体语境中可自由地充当一定的语言单位,成为句中的某种具体成分。语素只是构词单位,不能在句中自由运用,更不能以语素的名分成为句子成分。(二)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则区别于短语,中...间不可插入其他成分。二、分类(一)按音节分:汉语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下,汉字与音节为........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汉字既是一个音节。因此按音节分,可分为单音词、双音词、多音词。(二)按结构分:即一个词包含有一个语素的称单纯词,单音节词肯定属于单纯词,单音词肯定属于单纯词,但是单纯词却不只包含单音词。一个词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的称为合成词。1.单纯词:只含有一个语素的词单音词:大、小、山、河、人、路等连绵词古汉语中的双音节的单纯词双声:fǎngfú仿佛tǎntè&&&&20&&&&línglì伶俐pípa&&&&&&&&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忐忑zhīzhu蜘蛛叠韵:púfú匍匐páihuái徘徊非双声叠韵:húdié蝴蝶mǎhu马虎译音词:shafa沙发&&&&枇杷chíchú踟蹰cōngróng从容dīngníng叮咛&&&&wānyán蜿蜒zhóulǐ妯娌&&&&buding布丁&&&&(虽然两个音节韵相同,但属外来词)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合成方式有以下各种:主谓式(陈述式):民主、地震、脸红、书香、天亮动宾式(支配式):司令、听话、醒目、将军、刷卡述补式(后补式):照亮、看透、涂黑、红透、搞好偏正式(前偏式):老人、流水、身高、公路、火车&&&&21&&&&&&&&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附加式(加前缀词头):老虎、阿哥、第一、初三(加后缀词尾):记者、锤子、木头、盘儿名量式:车辆、纸张、马匹、人口、人次、书本重叠式:茸茸、微微、纷纷、家家、随随便便、研究研究3.按词义与语法功能用来分,有(1)实词;(2)虚词(1)实词:有实际意义,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一)名词A.定义:表示时间、处所、人、物、事,方位等名称的词。包括人物名词、事物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为名词等。B.分类:人物名词:工人、学生、战友、律师、鲁迅事物名词:土地、山川、狗、集市、计算机附:人物名词与事物名词又有“具体名词”与“抽象名词”之分和“专有名词”与“集体名词”之别:具体名词:老师、河流、书籍、银行抽象名词:思想、情感、理想、情绪专有名字:中华人名共和国、联合国、北京集体名词:中国人、(们)学生老师、(们)工人、(们)时间名词:今天、星期一、早晨、顷刻、瞬间、过去、&&&&22&&&&&&&&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现在、古、今处所名词:学校、近郊、公园、北京、车间方位名词:东、中、以上、之下、左、前边、上面、前方C.语法功能:①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②少数名词可充当谓语或状语:例1:今天、星期五。例2: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例3:历史地看问题。例4:客观地评价。③能独立构成名词非主谓句:例1:火!例2:极光!④除少数特殊情况外“人人”(如、“事事”、“天天”、“日日”、“年年月月”“处处”“家家户户”等)、、,一般不能重叠。&&&&5○有的名词可分别带“儿、子、家、们、者、师”等后缀,&&&&如:“碟儿”“娃儿”“桌子”“画家”“文学家”“农民们”、、、、、、“记者”“作者”“面包师”等等。、、&&&&6○能用数量词组修饰,如“五架飞机”“一批货物”等。、7○跟在介词后面,组成介词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作状语)例1:按照约定,完成了合作任务。&&&&23&&&&&&&&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2:他紧张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作补语)&&&&8○除古汉语中遗留下来的词语外(如“极顶”“极品”“绝、、&&&&色”等),不能用副词修饰。&&&&9○除古汉语中遗留下来的少数名词外(如“席卷”“瓜分”、、&&&&“蚕食”“风化”“蜂拥”“云集”“斗折蛇行”“龟息”等)、、、、、,一般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10○方位名词的虚化:&&&&例1:东瞧瞧,西望望。..例2: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二)动词A.定义.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能愿、趋向、判断、等量、所属的词。B.分类.表动作的动词:走、跳、读、拿、演算、背负、摇晃等。表行为的动词:想、爱、怒、愁、批评、争取、保卫等。表存在的动词:有、在、没有等。表变化的动词:成长、壮大、生长、衰亡、凋谢、康复等。表能愿的动词:应该、愿意、能够、甘愿等。表趋向的动词:起来、下去、进来、出去等。表判断的动词:是、(不)是、对、错等。表等量关系:等于。&&&&24&&&&&&&&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表所属关系:属于、归于等。C.语法功能.&&&&1○能用肯定副词“是”或否定词副词“不”“没有”修饰,、&&&&如:“我是打算去”“我不(没有)准备去”、,而不能受“极”、“很”等程度副词的修饰。&&&&2,都能带上宾语。○大部分动词都是他动词(即及物动词)&&&&如:“我爱祖国和人民。”&&&&3○常常可以用加助词“着、了、过”和趋向动词“起来”、&&&&“下去”以及重叠的方式表示一下六种时态:完成时态:“说了”“毕业了”“看了”、、持续时态:“说着”“拿着”“工作着”、、经历时态:“说过”“看过”“来过”、、开始时态:“唱起来”“干起来”“跳起来”、、继续时态:“唱下去”“说下去”“清查下去”、、尝试时态:“说说”“唱一唱”“谈一谈”“研究研究”“考、、、、虑考虑”&&&&4○重叠方式:表示尝试时态,有时引申为时间短暂之意。&&&&单音节的重叠方式:AA式或A一A式想想想一想&&&&双音节的重叠方式:ABAB(讨论讨论、思考思考)&&&&5○趋向动词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充当补语,如:&&&&“寄来”“红起来”“拿过来”“坐下去”等。.、..、..、..&&&&25&&&&&&&&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6○能愿动词常加于其他动词前,充当状语,如“能够完成”、..&&&&“应该考虑”“愿意承办”等。、....(三)形容词A.定义.表示事物形态、大小、颜色、性质等的词。B.分类.表形态:方、圆、长、短、乱、整齐、矗立、突兀。表大小:粗、细、高大、魁梧、微小、琐屑。表颜色:红、绿、温润、悠久、伟大、奸猾。C.语法特征.&&&&1○能用肯定(或否定)副词和程度副词修饰,如:“极美”、&&&&“不整齐”等。&&&&2○能修饰名词,如:“红花”“好人”“雄伟的大厦”等。、、3○有的形容词能修饰动词,“大呼小叫”如、“快走”、“慢走”。4○重叠方式:一般为“AA”式或“ABAB”式,表示程度&&&&的加深,如“圆圆”“亮亮”“清清楚楚”“正正当当”等,重、、、叠后,不能用“极”“很”等程度副词修饰。、&&&&5、、、、、○特殊的形容词:如“真”“假”“别”“旁”“大型”&&&&“初极”“雪白”“笔直”“热乎乎”“冷森森”“绿油油”、、、、、、“红通通(红彤彤)”等。a.这些词能修饰名词,如“真人真事”“旁门左道”“笔、...、.直的路”“雪白的墙”等。、...&&&&26&&&&&&&&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b.前边太多不能加“不”和“很”(真、假前可加“不”,但不能加“很”)双音节的有些能重叠,但重叠方式往往是“ABAB”式,如“雪白雪白”“通红通红”等。、(四)数词A.定义.表示客观事物的数目和数序的词。可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B.分类.基数词:表示事物的数目,如:“一”“一百零一”“千”、、、“万”、“亿”、“兆”等等。基数词的重叠常见于“一一”、“千千”、“万万”表示复数。序数词:表示事物的数序,在数词前加前缀“第”,如“第一”“第八”等。、概数:表示不断变化着的或不可确定的数,“一些”如:、“五十上下”“百把”“六十以下”“将近”“约略”等等。、、、、确数:表示确定的数,如:108,65%,18.05等。(五)量词A.定义.表示事物的单位的词。B.分类.名(物)量词:修饰名词,构成偏正关系,如“3尺布”“5、斤盐”“1尺长”、(此处长为长度,是名词)。动量词:修饰动词,构成后补关系(又称补充关系),如:&&&&27&&&&&&&&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走一趟”“瞄一眼”“研究一番”.、.、.。数量短语的语法功用:修饰名词或动词。&&&&1○与同一个名词或动词搭配的往往不止一个,数量短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区别。如:解释一番:讲得多,但不一定讲全过程;解释一遍:将全部过程讲一次;解释一下:讲得少,不作细致全面的讲解。一个人:一般说法一位老师:表示尊敬一朵云:形状不同一片云:&&&&2○数量词使用如能恰到好处,可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道&&&&一轮(明月)一弯(新月、初月、弦月)&&&&山梁、一泓秋水、一纸文书、一行秋雁、一盏明灯、一桢清风、一帘幽梦、几重烟水、几点渔火、几行热泪、一线生机、一领瘦骨、几树梅花、一墙疏影、咫尺天涯、数声啼鸟。&&&&3○倒装句中的数量短语的位置,如:&&&&例1:杜宇声声不忍闻例2:小雨寒一番&&&&4○数量短语的重叠:只重叠量词,数词通常用“一”“几”或,&&&&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一条条道路宽又广”...&&&&28&&&&&&&&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一道道长桥披彩虹”...&&&&“一双双眼睛明又亮”...&&&&构成“一AA”或“几AA”式。(六)代词A.定义.代替实词或短语的词,有替代、询问、指示等作用。B.分类.人称代词:起替代作用,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之分,如:“我”“你”“他(她)、、、”“它”等;还有单复数之别,如:“我”“我们”等。此外还有“自己”“本身”“别人”“人、、、、家”“大家”等。、疑问代词:表示疑问的代词。“谁”如:、“哪个”、(人)、“何”“什么”“哪儿”“何处”“几”“几时”“多少”“怎么”、、、、、、、“怎样”“怎么样”“什么样的”等。询问内容包括:人、事、、、物、地点、时间、数量、动作、行为、状态等等。指示代词:分为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近指代词:“这”、“这里”“这些”“这样”“这会儿”、、、。远指代词:“那”“那儿”、、“那样”“那会儿”“那么些”、、。C.语法特征.&&&&1○分别指代一切实词2○代词的活用——虚化&&&&人称代词的虚化:例1:你一言,我一语。..&&&&29&&&&&&&&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2:你望着我,我望着你。..例3:玩就玩他个痛痛快快,学就学他个认认真真。..指示代词的虚化:例1:瞧瞧这,摸摸那。..例2:眼望着这儿,心想着那儿。....疑问代词的虚化:例1:记得有谁说过来着。(不确定某人).例2:谁也没说过。(任何人).例3:什么也别想阻住俺!(任何人、任何事)..例4:什么也吓不倒我!(任何困难/人)..例5:哪儿都可以去吗?(任何地方)..(2)虚词:意义比较虚,但具有一定的语法作用,能和相)虚词:应的实词发生语法关系(组合、连结或附着)的词叫虚词,在短语或句子中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一)介词A.定义.附着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组合作用,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少数介宾短语可充当定语。如:例1:通过锻炼,他身体越来越好。(作状语)例2:他工作到深夜。(作补语)例3: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讨论正在进行。(作定语)B.(介宾短语)语法功用分类.介宾短语)&&&&30&&&&&&&&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表示对象:对、对于、为、同、把、被等。例1:同大家商量。.例2:把地扫干净了。.表处所、方向:在、向、往、从、朝、由、于、到等。例1:由南往北行驶。..例2:于九月上旬截止。.表依据:按照、按、凭、凭借、依照、根据等。例1:凭票入场。.例2:按原则办事,依法治国。..表原因:由于、因为、因等。例:由于违章行驶,造成交通堵塞。表目的:为、为着、为了等。例:为了国家的统一,两岸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与台独分子作斗争。表范围:例:关于教育改革如何进一步深入的问题,与会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表比较或排除:比、同、跟、和、除了等等。例1:他比小李高了一大截。例2:除了他,这儿没人懂俄语。表时间:从、自从、当、在、于、自、至等。例1:自从去广州打工以后,他就渐渐消瘦了。&&&&31&&&&&&&&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2:高考报名自5月28日起至5月31日止,过期不补报。(二)副词A.定义.修饰性限制动词和形容词的词叫副词。B.分类.程度副词:最、太、极、很、非常、十分、稍微、更加、挺、更、略略、稍稍等。范围副词:都、全、只、单、单单、统统、仅、仅仅、总等。时间副词:正、正在、就、立刻、立即、马上、旋即、已经、将、曾经、才、刚、刚刚、永久、永远、顿时、霎时、即将等等。频率副词:又、再、再三、屡次、仍旧、常常、往往、一直、一向、一再、反复等等。情态动词:互相、大力、竭力、竭尽、赶快、肆意、大肆、终于、相继、陆续、悄悄、赶紧等等。否定副词:不、没有、没、莫、未必。肯定副词:一定、必然、是(作副词时)。语气副词:偏(表固执语气)、简直(表惊叹)、索性(表干脆语气)、也许(表揣测)、未免(表感叹)、大概(表估测)、难道(表反问)。C.语法功能.&&&&1“极顶”)○不能修饰名词(少数古汉语中沿用的除外,如:&&&&32&&&&&&&&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2○程度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形容词,如:“极大”“最好”、。3○情态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如:“终于来了”“互相鼓、&&&&励”。(三)助词A.定义.附着在词、短语、句子之后,起辅助作用的词。B.分类.结构助词:“的”(辅助定语,置主语前)“地”、(辅助状语,置谓语前)“得”、(辅助补语,置谓语后)“者”、(辅助定语,置主语前)时态助词:“着”(表持续时态)“了”、(表完成时态,即已经如此)“过”(表经历时态,外语称过去时态)语气助词:“了”(表已经如此)“的”、(表确实如此)“呢”、“吗”“嘛”(表疑问)“吧”、(表疑问或半信半疑或揣测或表委婉语气)“么”、(表可疑)“啊”、(表感叹)“罢了”、(表示不过如此)“的”、(与表肯定的副词“是配合”,表示肯定语气,如:“是这样的”)。C.语法功用.&&&&1○能帮助实词造句,如:“长沙是座美丽的(de,结构助.&&&&词)城市。”&&&&2○能读轻声。&&&&(四)叹词&&&&33&&&&&&&&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A.定义.表示感叹或应答的词。有“唉”(表感叹)“哎哟”、(表惊讶或惊恐)“呸”、(表不满)“啊”、(表感叹)“哦”、(表应答或恍然大悟)“喂”、(表招呼)“嗯”、(表应答)等等。B.语法功用.&&&&1○一般用于句首,与其他成分断开。2○可作叹词独词句使用。&&&&(五)连词A.定义.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的词。B.分类.&&&&1○连接词和短语的连词&&&&表并列关系:和、跟、与、同、以、以及——大多用于连接名词例1:大李、老李和小李(连接词与词).例2:跑步、跳舞和打羽毛球,我都喜欢(连接词与短.语,连结动词)。例3:党员团、干部以及普通群众都必须懂法。“及”(、“以及”连接的两个部分,大多有重、轻之别)表选择关系:或、或者——能连接各类词例1:或跪或跳,活泼多姿(连接动词)..例2:或红或绿,色彩鲜艳(连接形容词)..&&&&34&&&&&&&&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3:或果子或糕点,只管拿来((连接名词)&&&&2○连结分句的连词和其他关联词(留待讲复句时具体阐述)&&&&第三节&&&&一、定义&&&&短语&&&&短语又称词组,是用词组合起来的较大的、较复杂的语言单位,是造句单位之一,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词。二、分类1、按词性划分、(1)名词性短语:古今中外、工农兵学商(并列关系)可爱的中国、独一无二的技术(偏正关系)东南西北中、上下左中右(方位短语)北京——中国的文化博物馆(复指短语)首都北京(复指短语)所见、所闻、卖饼的、乞讨者(助词短语)(2)动词性短语蹦蹦跳跳、听说读写(并列关系)大力协助(偏正关系)做习题、思念祖国(动宾关系)唱得好、批评得有理(动补(述补/后补))开火煮饭、倒杯茶喝(连动关系)&&&&35&&&&&&&&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请客吃饭、请作者签个名(兼语短语)会跳舞、应该去(能愿短语)站起来、讲下去(趋向短语)(3)形容词短语光怪陆离、大红大紫(并列关系)非常美丽、极为宽敞(偏正关系)美极了、微不足道(述补关系)(4)数量词短语:十多位、二十来个、十万人次、十亿左右(5)介词短语:在教室、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就此事件、针对乱闯红灯的问题往北京2、按组合语序划分、(1)联合短语:青红皂白、南北东西、山高水长、你来我往、机智勇敢、道听途说、半斤八两、唱歌跳舞(2)主谓短语:身体健康、植物生长、人类进步、花开了、新年好、屋漏(3)偏正短语:木头桌子、象牙筷子、布衣服(4)(后)述补短语:看清楚、红透了、笑得合不拢嘴、漂亮极了、紧张得透不过气来(5)(动)述宾短语:看小说、玩电脑、检查工作&&&&36&&&&&&&&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6)复指短语:省会长沙、新中国首任外长周恩来(7)连动短语:选几道题做做、穿上新衣服出门、上街买菜、泡杯茶喝(8)兼语短语:例1请你看场电影。.下去。例3叫她进来。.例4请客吃饭。例2让他说.&&&&句中的“你”、“他”、“她”都分别是前一个动词“请”、“让”、“叫”的宾语;又都分别是后一个动词“看”“说”“进来”的、、主语,一词而兼有宾、主二职,故称兼语。&&&&第四节&&&&一、定义&&&&句子&&&&它是语言的使用(表意)单位,是能够表达一个以上的完整的语意,有一定的语调的语言单位。它由词或短语构成。二、分类按结构方式或可划分为单句和复句。Ⅰ单句:只有一个主语部分和一个谓语部分构成的句子。Ⅱ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成的句子。Ⅰ单句1.分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1)按结构划分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按结构划分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一)主谓句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的句子。主语可以是一个词,也可&&&&37&&&&&&&&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以是短语。例1:他真是风度翩翩。例2:根除腐败是目前治国的根本要务之一。例3: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健康文明是强国的表现。例4:首都北京正在紧张地进行迎接第28届奥运会的准备工作。说明:1的主语是人称代词例“她”例2是动宾短语;“根除腐败”;例3是联合短语“国家……文明”;例4是复指短语“首都北京”。谓语部分更加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动词谓语句.&&&&1○谓语由动词充当:例1花开了。2○谓语由动词性短语充当:&&&&例2鸟飞了。&&&&例1:我们一定大力协助。(偏正短语)例2:他(从门外)撞了进来。(述补短语)例3:全家人外出旅游。(连动短语)(连动短语)例4:她一早起来就上街买菜了。例5:他送我一本书。(双宾语)(动宾短语)例6:他买回一大摞书。(动宾短语)例7:他请你唱一支歌。(兼语短语).B.形容词谓语句.&&&&1○形容词充当谓语:&&&&38&&&&&&&&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1:果子大&&&&2○形容词短语充当谓语:&&&&例2:风景优美&&&&例1:老人仁和宽厚。例2:他非常大方。例3:公园美得醉人。C.名词谓语句.&&&&1○名词充当谓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述补短语)&&&&例1:今天,星期日。例2:地点,阶梯教室。例3:她,班主任。&&&&2○名词性短语充当谓语:&&&&(时间名词)(处所名词)(职务名词)(人物名词)&&&&例1:中国首都,北京。&&&&(复指短语)&&&&例2:晋祠三绝:古柏齐年、宋塑仕女、难老泉。(复指短语、联合短语)例3:这些,我所了解的(助词短语)..D.数量词短语充当谓语.例1:人民万岁。例2:两斤白菜,三元六角。E.主谓的语句.例1:我奶奶身体健康呢!例2:黄山风景独秀。辨析:&&&&39&&&&所……的;&&&&&&&&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1:他,人缘好着呢!→主谓谓语句例2:他的人缘好着呢!→非主谓谓语句例3:黄山风景迷人。→主谓谓语句例4:黄山的景色迷人。→非主谓谓语句(二)非主谓句A.名词非主谓句.&&&&1○独词句:&&&&例1:火!&&&&例2:天!&&&&例3:冰雕。&&&&2○名词为中心词的非主谓句(有人也将其归入独词&&&&句):例1:我的妈呀!例2:和平天使!B.动词非主谓句(无主句).动词非主谓句(无主句)例1:小心火烛!木!例3:博学、明辨、笃行。起立!C.形容词非主谓句.例1:好。(表应答)赞)例3:多美呀!(表赞叹)例2:好!(表称例4:下雨了!例5:例2:请勿攀折花&&&&40&&&&&&&&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D.副词非主谓句.例1:(问:昨晚你看焰火了吗?)回答:没有。(表应答)例2:(问:迟到的是你吗?)(表否定)E.叹词非主谓句.例1:哎哟!(表惊讶或惊恐)惊叹)例3:嗯。(表应答)懊恼)(2)按语气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类)(一)陈述句:陈述一件事情,书面上用句号结尾。陈述句:例1:太阳出来了。遍。例3:他姐姐比我小一岁。(二)询问句:包括疑问句和反问句两类。询问句:A.疑问句:提出一个疑问,要求对方回答。可分为三类。.疑问句:&&&&1○特指疑问句,用疑问句代词提问。&&&&回答:不(或不是)。&&&&例2:哇!(表&&&&例4:嗨!(表&&&&例2:这本书我看过3&&&&例1: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例2:你来长沙多少天了?例3:我的书包呢?(这个句子表面上没有疑问代词,实质上含有“我的书包在哪儿呢?”的意思,内容上二者&&&&41&&&&&&&&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完全相同,因此仍是特指疑问句。又如:“您贵姓?”也即“您姓什么?”之意。)&&&&2○是非疑问句: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或者“~~”或&&&&“不~~”。例1:你是班长吗?例2:你同意吗?例3:你喜欢旅游吗?&&&&3○选择疑问句:用肯定与否定组成的联合短语,“是不是”如、&&&&“好不好”“喜不喜欢”等作谓语,要求二者择一进行回答。、例1:今天星期五,还是星期六?例2:你是不是长沙人?例3:你到过北京没有?例4:这个剧本写得好不好?辨析:例2、例3、例4表面上在回答时与是非疑问句相同或相似,但他们是用(肯定+否定)组成的短语作谓语,因此应属于选择疑问句。B.反问句:无疑而问,其实是有所肯定或否定。从字面上.反问句:看是肯定的,那么答案则是否定的;从字面上看是否定的,那么答案倒是肯定的。反问句可采用特指问、是非问或选择问的形式。如果采用选择问的形式,那么我们必须依靠语境(即上下文意)才能确定它的真实意义。因而反问句常常采用特指问或是非问的形式。&&&&42&&&&&&&&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1:(你身为校长,此类事件长期反复在你们学校发生。)你会不知道么?(有“怎么会不知道呢?”之意,采用了特指疑问句式)例2:(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先人后己,)你说可爱不可爱?(采用了选择问的形式)例3:犯了错误,你为什么不勇敢承认!(采用特指问形式)例4:你身为老师难道可以出口伤人吗?(采用是非句:“你可以出口伤人吗?”)(三)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等语气的句子,句末祈使句:语气较强的用感叹号,委婉的用句号。例1:全体集合!谓句)例3:请你到办公室来一下。例4:爱睡懒觉的毛病要努力改正啊。(劝勉语气)(四)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的句子,表示惊异、赞美、感感叹句:叹、哀痛、愤怒、惊恐等感情,常用“啊”“呀”等语气词以增、强感叹语气,句末常用感叹号,语气委婉时,也可以用句号。例1:你的毛笔字写得真好呀!(表赞美)例2:(昨天还在想着给你挂个长途呢,)没想到你今天就来长沙了!(表惊喜)例3:(他几次冲击奥运金牌,都因腰伤功亏一篑,)多&&&&43&&&&例2:立正!(采用了动词非主&&&&&&&&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么可惜呀!(表惋惜)例4:(他违反交通规则,还开口骂人,)简直不像话!(表斥责)是受事对象可分为主动句、(3)按主句是施事对象还是受事对象可分为主动句、把”)按主句是施事对象还是受事对象可分为主动句“字句和被动句。字句和被动句。施事对象: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例:他把地扫干净了。.受事对象:动作行为的接受者。例:我买了一本书。.(说明:“.”表示施事,“A.主动句:我打跑了狗。B.“把”字句:我把狗打跑了。C.被动句:狗被我打跑了。辨析:在主动句和“把”字句中,都是施事对象作主语,不同的是:普通主动句中,受事者是作宾语,而“把”字句中,受事者前加介词“把”,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如:“他【把桌子】...擦干净了。”因此,“把”字句仍是主动句。与“把”字句功用相同的句子还有,如:“我们要向雷锋学习。”但因未用“把”字,故不称“把”字句。被动句中,是受事者作主语,而施事者前加介词“被”,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如:“她被学校评为校三好学生。”2.单句的构成形式——六种句子成分。.单句的构成形式——六种句子成分。——六种句子成分(1)符号说明)“‖”:表示将一个句子的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分开来。‖&&&&44&&&&”表示受事)&&&&&&&&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表示主语;宾语;&&&&“—”表示谓语;&&&&“&&&&”表示&&&&“”():表示定语;“”表示状语;【】(2)成分结构图式)(定)&&&&修饰限制主语陈述、说明、描写支配&&&&“”表示补语。&&&&修饰限制宾语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也有主谓倒置的情况,如:“怎么搞的,你?”“太不、成体统了,这些人!”&&&&句首&&&&主&&&&制谓语&&&&谓&&&&补充说明谓语&&&&宾&&&&修饰或限&&&&(状)(3)主要成分)&&&&(补)&&&&主语:句子陈述(或说明、或描写)的对象。(前面已经分析,此处从略)谓语:对主语的陈述、说明或描写。宾语:他动词(即及物动词)充当谓语时,必须带宾语,故此宾语也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来说。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支配对象,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但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也有不同:&&&&1○多数动词要求带名词或名词性宾语,只有少数动词要求带&&&&非名词性宾语,这类动词有:主张、禁止、受到、严加、予以、加以、引起、引起、甘心、甘愿、渴望等等。&&&&2○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关系宾语:&&&&a.受事宾语:总的来说,受事宾语是直接受动词谓语的支&&&&45&&&&&&&&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配的。例1: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例2:我和姐姐看了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b.施事宾语:它所表达的人或物大多是不确定的,前面往往有“一个”“几个”之类的定语,动词谓语常常用坐、站、走、、来、围之类,一般后面要带上助词“着、了、过”或是表趋向的动词“过来”“过去”之类。这类施事宾语不能前置。、例1:黑地里站着一个人。例2:迎面走过来一个又矮又瘦的人。例3:在斜对门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c.关系宾语:宾语既非施事者,又非受事者,它前面的动词对主语起说明作用而不起陈述作用。这类动词有:“是”“好、像”“叫”“化着”“变为”“成为”“做”“算作”“当作”、、、、、、、、“姓”等等,都是非动作动词。例1: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就好像祖国大花园里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例2: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3:先进人物是时代的最强者。&&&&3○宾语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宾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后,但也&&&&有少数例外,即宾语前置:a.宾语置于谓语之前:宾语前面有“一”后面有副词,“也”和否定副词“不”&&&&46&&&&&&&&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或“没”(强调没有任何×)如:。例1:他一句也读不出。..例2: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宾语是疑问代词,常同“都”“也”配合。疑问代词、常用“什么”“哪”“哪儿”等,这里的“什么”、、、“哪”是泛指任何人/事。例3:我今天哪儿也不去。.例4:他什么都会。.全句是列举形式,分句宾语前置。例5:我上海也去过,南京也去过,北京也去过。...例6:我北京也去过。(是例5形式的简缩)意念上仍然说.的不止一项。b.宾语置于句首:例:一口水,他都不曾喝。(强调宾语)..(4)连带成分(又称附加成分))连带成分(又称附加成分)定语: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一般紧贴在主、宾语之前,但有的也可置于句末,叫作定语后置。例1:她在海滨沙滩上散步,(软软的,柔柔的)(强调感。受)例2:她推着车在崎岖不平的废墟上前行,坑坑洼洼的。状语: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一般置于谓语前,但有时为了强调状语,也可将状语前置于句首。例1:【下午两点半】,全校师生员工到大操场集合。&&&&47&&&&&&&&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2:【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补语: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置于谓语之后,与宾语的相对位置不完全确定,如:例1:他前天去了一趟广州。例2:他刚去了广州一趟。(5)成分的辨析)(一)前置状语与主语的定语之间的辨析前置状语:置于句首,往往有“,”号与其他功用不同部分隔开,修、限谓语。主语的定语:紧贴主语、修、限主语。(二)宾语和补语的区分&&&&1○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只能充当宾语;&&&&②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只充当宾语;功用不同构成成分也不同③表示动量的数量短语只充当补语;④表示时间的数量短语既可作关系宾语和施事宾语,又可作补语,这主要看它们与动词的关系,是补充说明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的则是补语。例1:我告诉你,明天上午全班同学到展览馆参观文物展览。(这是一个双宾语,前一宾语指人,后一宾语由主谓短语构成,指事)例2:我爱韶山的红杜鹃。(爱的宾语:“韶山的红杜鹃”由&&&&48&&&&&&&&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名词性短语构成)例3:(你买了米吗?)我买了三十斤。(宾语是数量短语)例4:他在操场上跑了(一圈)。例5:一个星期有七天。“七天”是“有”的关系宾语。例6:时间过了两三年。“两三年”是“过了”的施事宾语。例7:我在姨妈家住了七天。“七天”补充说明住的时间。例8:这个小组成立两三年了。两三年补充说明成立的时间。(三)补语的状语的区别状语:置于谓语前,或前置到句首;位置不同补语:处于谓语之后,大部分紧连在谓语后,也有处在宾语后的。例1:我去了(一趟)广州。(补语置于宾语前)例2:我去了广州(一趟)(补语置于宾语后)。(6)倒装句(一)主谓倒装例1:怎么了,你?例2:过来吧,你。(二)宾语前置(三)修饰语(状语)前置,成为全句修饰语。(四)定语后置(7)特别成分:提示成分和独立成分特别成分:成分&&&&49&&&&&&&&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一)提示成分如果两个词或词组指的是同一事物(即是复指短语或称同位词组),一个用在句中称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而另一个用在句首,不属于句中的主谓组成部分,且常常用逗号或破折号与句中其他各部分隔开(既有明显的停顿),那么处于句首(有时亦可处于句末)的部分就称为提示成分。提示成分一般有两种情况:A.称代式提示成分:提示成分处于句首(但也有处于句末称代式提示成分的),句中则用代词来指代它,这种提示成分称为代式提示成分。例1: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例2:我们常常想念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雷锋。........(加黑点的部分为提示成分,双横线表示句中的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指代提示成分)。B.总分式提示成分:总分式提示成分:处于句首的提示成分是一个总说部分,句中与它相应的是分说部分,这作为分句的主语,我们称这种提示成分为总分式提示成分。例1:操场上往往很多人,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舞,有的在交谈。例2:他们夫妻二人,一个医生,一个教师。(常常几日不......相见。)例3:参加这一项科学研究的人,年轻的占了百分之七十。...........&&&&50&&&&&&&&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分说部分只列出一项)例4:她们姊妹两人,一个法国,一个美国。(有如参商,....常年相隔不见。)(黑点部分为总说,双横线为分说。总说部分为提示成分)。例5:这次会上有三种人:同意的、反对的、摇摆不定的。...........(双横线表总说,加黑点部分是分说,为提示成分)。(提示成分是分说成分,它处于句末,与句子其他各部分分开。与之相应的总说部分与其他成分合成句子,处于句首)说明:提示成分可使句子条理清晰,意思显豁,避免中心词前因长长的修饰语而使句子累赘拖沓的毛病。提示成分不能是主谓词组,否则就变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子。如:下面的总分式复句。例:调查有两种方法,(并列)一种是走马看花,(并列)一种是下马看花。(二)独立成分句子中有一些词语,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位置一般比较灵活,这就是独立成分。它在结构上不是非有不可,但在表意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如:例1:身体怎么样?老同志?...(这个句子与:“怎么样,您的身体?”和“怎么样,老同志?”不同。例1的“老同志”是独立成分,而后二者则都是主谓倒装句,前者的主语为“身体”,后者的主语为“老同志”)。&&&&51&&&&&&&&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2:看样子电话已经修通了。...加黑点的部分为独立成分。独立成分有以下作用:独立成分有以下作用:A.表示招呼、应答或赞叹,常用名词、叹词表示。表示招呼、应答或赞叹,常用名词、叹词表示。例1:小王、小李,你们快来啊!.....【小王、小李与你们虽属同位语(即复指成分)但此处作用....不在提示,而在于呼唤,故应归为独立成分。例句“身体怎么样,老同志?”则完全是呼应,属独立成分。】例2:好,这一计划马上执行。(表应答).例3:哎呀,天啊,你咋爬得那么高啊!(表感叹)....“听、你听、你看、你瞧、你想”B.引起对方注意。通常用:引起对方注意等词语来表示,如:例1: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例2:你听,这群孩子嘴儿多巧。..例3:你们想,这件事十天时间办得到么?...上几例中的“你看,你看”“你听,、、”“你们想,”表面上似乎主谓齐全,可充当分句,但实质上它们与其他部分并无事理或逻辑关系,且位置也不固定,可在句首,亦可在句末,因此只能归为独立成分。C.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①表示对情况的推测的:常用“看(起)来”“想来”“看、、样子”“说不定”“很可能”等等,含有保留语气。如:、、&&&&52&&&&&&&&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1:看起来,他今年是不打算回家乡过年了。...例2: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想来看过的人很不少。例3:说不定,暑假我们全家会去三亚游览(旅游)。...②表示对情况的估计:常用“充其量”“大不了”“顶多也、、不过”“少说”和、“往少里说”、“少说一点”等词语,既可往“大、多”方面估计,也可往“少、小”方面估计。例1:他在我们班,成绩充其量算个中上水平。(往大估计)...例2: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往少估计)....表示特定口气:常用“毫D.表示特定口气这是一般指肯定和强调的语气。无疑问”,“毋容置疑”、“没问题”、“不用说”、(无)“不可否认”、“说真的”“说实在的”“老实说”“不错”等词语来表示、如:、、、例1:毋庸置疑,物价的相对稳定完全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是不够的。例2:不错,校园暴力案中外都有,(但他绝不能成为有关..单位放任自流的理由。)例3:老实说,我瞧不起那些天天说要改正错误却又拿不出...行动的人。例4: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她过于失控的情绪化的性格。....、、E.表示某一消息或情况的来源:常用“据说”“据称”“据表示某一消息或情况的来源报道”“据传”“据群众反映”等词语来表示,如、、例1:听说现在一些省委、地委、市委、县委,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算。...............(句中“一切事情……&&&&53&&&&&&&&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说了算”是提示成分,“听说”是独立成分,表示消息的来源。)例2:据传他还想写一部自传体小说。..、、、F.表示总结:常用“总之”“总而言之”“总的来说”“一表示总结:句话”等等词语来表示,它们往往处于句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例: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G.表示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常用“我想”“我看”表示对某一问题的意见和看法:“依我看”等词语来表示,如例1:依我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例2:我想,与其什么都不精,还不如有一到两门的专长为..好(“我想”是独立成分,它后面是一个选择复句)练习:划分下列各句的句子成分,有提示成分和独立成分的读出并指出。1)2)3)4)5)6)&&&&54&&&&下课铃响了。桌子是新买的。风景美极了!她的脸圆圆的。她的笑甜甜的。房子靠墙的桌上静静地立着一盆秋菊。&&&&&&&&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7)8)&&&&他们认真总结了前段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好讲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9)老大娘,说不定咱们还是乡亲哩!&&&&10)他送给我一本新出版的小说。11)爸爸请客吃饭。12)妈妈上街买菜。1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手风琴拉得极好。14)他说的两件事,有人说它是真的,也有人说它是假的。15)据说,这是几十万年前,冰河流动,在岩石上擦过的痕迹。16)这个道理,不瞒你说,我一时还弄不明白。17)首都北京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奥运。18)老人笑得整个脸成了一朵绽开的石榴花。19)有关减免农业税的政策正在得到逐步落实。20)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指之后,日本厂家对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21)一般地说,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替我们预备关于社会情况的较为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22)用生物的化石来断定地质年代,称为生物学地球观。23)他通知我下午两点去XX电影院看电影。&&&&55&&&&&&&&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24)你能否告诉我这一题的几种解法?附:连词和关联词1)关联词不等于连词:有些连词只连接词和词组并不连接分句,如:“同”“跟”“及”等,不是关联词。、、2)关联词并非只有连词充当,如,“就”“才”是副词,、“不是”“就是”“另一方面”“总而言之”是短语。、、、Ⅱ复句(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句子叫复定义:合句,简称复句,组成复句的各个单句称为复句的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语序和关联词语来表示的。例1:火生起来,炉子烧得通红,上头坐着一饭盒饭,盒盖上刻着禹龙大字样。(凭语序表示)例2:今夜搭不上你的车,恐怕要走上半夜哩。(可用“如果、那么”,但不用,以简化句子)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书面用语,更要求语言的缜严,复句中使用关联词是十分常见的。关联词和连词:关联词和连词:连词是虚词的一种,它连结词、词组和分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连结分句的连词属于关联词。关联词:连结复句中心各个分句,表示各种关系,充当关联词的有连词,有副词(如:“就”“才”等)、,还有短语(如:“不&&&&56&&&&&&&&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是”、“就是”、“只有”、“只要”、“另一方面”、“总而言之”等等)。从逻辑上说,连词与关联词是交叉关系。(2)分类: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分类: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一)联合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组合起来,分不出主次,分句之间的关系一般用“又……又”“或(者)……或(者)、、”“不但……而且(还)、”“不是……而是”、“……,(便)、就”“既……又”“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关联词语连结,有时语意明、确,也可不用关联词语。联合复句中,常见的关系有如下四种:A.并列关系:各个分句分别说明或描写或记述一件事或者并列关系: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这就是并列关系。它常用的关联词有:“也”“又”“还”“并且”“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例1:他或者在图书馆,或者去了游艺室。例2:我们(既)赞扬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也赞扬勤于思考,勇于革新的创造精神。例3:这儿有密密的松树和参天的白杨,还有静静流淌的溪流。例4:百花齐放是一种发展艺术的方法,百家争鸣是一种发展科学的方法。B.连贯关系:几个分句一个接一个地说出连续的动作或连连贯关系:续的事件,这就是连续关系。它常常靠分句的排列顺序来表示。&&&&57&&&&&&&&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1:他上街买了菜,坐在路边阶石上歇了会儿,买了个大西瓜,回家上网去。有时候也用又、就、便、接着、然后等关联词与后面的分句衔接。例2:他向四周扫视了一眼,带着忐忑之心款步走上讲台,行过师生礼,接着简单介绍了自己,然后,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娟秀的字体:《白杨礼赞》,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辨析:①贯复句与并列复句的区别:并列复句:相互平行,无前后之分,成平行的雁行排列;连贯复句:连续而下,有前后之分,成鱼贯式排列。②连贯复句与连动式单句的区别:连贯复句:分句之间有停顿(用逗句表示);分句之间可以加上关联词语;分句可以有不同的主语,如大家讨论了下次主题班会的内容,接着班主任交待了明天参观雷锋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连动式谓语的单句:连动谓语间无停顿;连动谓语间不能加上关联词语;连动谓语间只有一个主语。&&&&58&&&&&&&&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C.递进关系: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递进关系:或是程度加深,或是范围扩大,或是表现在时间或数量等等方面的进一层次。关联词常用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此外还可用“也”“还”“更”等与“不但”相呼应。、、例1:他不光学习成绩很好,而且知识面极广。例2:他不但门门功课优秀,而且待人十分热忱。例3:科学工作的目的不但在于认识世界,而且在于改造世界。例4: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例5:她到八、九岁时,不仅能背很多古今名篇,还能写出动人的童话故事和游记散文。例6:不仅平原地区可以修公路,山区也可通隧道。例7:我认识他,而且了解他。(省去启下的词语“不但”)例8:孙中山一生中,曾经无数次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呼吁过援助,结果一切落空,反而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后面分句从否定的方面说,往往用“不但(不仅)……反而(反倒),或省去”前面的“不但”,只用“反而”“反倒”“倒”)(、)。例9:这么冷的天,大人尚且受不住,何况是孩子?(含有反问语气的递进关系复句,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例10:流浪儿不仅接受了人们的帮助,而且主即表示愿意改正错误,甚至要求立即以行动将功补过。(多次递进,以达到最大限度,往往用“不但……而且……甚至”来表示。)&&&&59&&&&&&&&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D.选择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种可能,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其中选择一种。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已定选择,一类为不定选择。例1:面对凶残的入侵者,与其缴械投降,不如作拼死的决斗。例2: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浓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长成小说。以上是已定选择,“与其……不如”常用、“宁可……决不(也不)”等来表示。还有一种用“宁可……也“的句子,句中出现的都是所要选择的,而舍弃的方面则隐含在句意之中,例如:例3:我们宁可多牺牲些休息时间,也要在最短期限内把耽误的功课补上来。例4:或者去图书馆,或者去实验室,或者去教室都行。例5:在困难面前,或者积极思维,以顽强的意志千方百计战胜困难;或者萎靡不振,意志消沉,最终被困难吓退,二者必居其一。例4表示在多样的事情中选取一种,不排除有第三种可能性。例5表示在两种可能性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二)偏正复句两个分句中,有偏句和正句之分,划分偏句和正句的语法标志是语序和关联词语。常见的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这种偏正复句,关联词可以成对地用,也可以只用一个,有些还可以不用。&&&&60&&&&&&&&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而正句在前,偏句在后的复句,关联词语只能在偏句中用上一个,不能成对地用,也不能不用。偏句往往带有补说作用。例1:她自己(虽然)身体不好,还常常不遗余力地帮助和照顾别人。(前偏后正)例2:科学的东西,是不怕别人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前正后偏)偏正复句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以下种。A.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就既定事实来说明因果关系:其中的因果关系,称:“说明因果”;另一种是就一定的根据来推论出因果关系,称“推论因果”。说明因果常用“因为……所以”(“以致”)等表示。例1:因为今天他要去学车,所以下午的集会他不能参加了。例2:由于他刻苦努力,(因此)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例3:由于他粗心大意,以致发生这起不该发生的责任事故,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辨析:“因为……所以”常是成对地出现,而“由于”则经常是单独使用,有时还可连用几个“由于”,强调原因或理由,连用几个“因为”的则很少见。“因此”相当于“因为……所以”,“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的结果,意为“因此而造成”,多指不好的结果。此外还有“之所以……是因为”,将因果倒置,更加强调后者(原因)。而推论因果的复句,偏句在前,提出前提,正句在后,加以&&&&61&&&&&&&&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推论。常用“既然……就”“可见”等来表示。,例1:你既然知道了这件事,就应该主动帮助她克服困难,度过难关。例2:从不借贷的他这次居然向人借贷,可见上次支助小D入学时,他是倾囊相助的。B.转折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对、相反或部分相反,这转折关系:就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中,后面的分句不以前面分句为条件,不受其影响,表意的重点总是放在后面的正句上。由于语意的差别有“重转”和“轻转”之分,重转句中两分句明显对立,要求使用成对的关联词:(虽然、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等。例1:尽管凤凰只是地处湘西的一座小城,但是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却不容忽视。.例2: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了72天,但是它为建立和保卫无产阶级专政而创造的英雄业绩永远放射着夺目的光辉。例3:他虽然没受到过高等教育,然而却能积极思维、刻苦学习,多次申请了科学专利。轻转句前后两分句意思虽然不一致,但并不对立,文意也并不着重强调这种不一致。一般只在正句中用一个关联词“但是”,“可是”“但”“却”“只是”“不过”“然而”等来表示。、、、、、例1:他不大热爱体育运动,对于徒步旅行却是一个例外。例2:他平时不苟言笑,然而上台表演起相声来,却诙谐幽&&&&62&&&&&&&&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默,令人捧腹不已。轻转句中,用“但是”“可是”“然而”的又比用“只是”、、、“不过”的语气略重一些。例3:她在班上做了无数的好事,只是她默不声张罢了。C.条件关系:前一分句说明一种前提条件,后一分句说明条件关系:在此条件下的结果。可分三种:假设条件、特定(充要)条件、无条件等关系。①假设条件:前一分句提出某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在此条假设条件:件下的结果。常用:如果、假如(若、使)、倘若、若是、要是和那么、那、就便、即等关联词语来表示。以往也称这种复句为假设复句,如:例1: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思维,那么什么都是学不好的。例2:假若你明天有空,那么我们就一起去博物馆参观古文物展览。例3:假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绝世之作了。例4:倘若说,实践是世界上的唯一真理,那么我们就都必须再经历一番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了。例1、例2是假设关系,例3、例4是在承认假设条件的前提下,进行推论从而得出的结果。所以过去也曾把这种关系的复句称为推论关系的复句。现在则将其归为假设复句。例5:如果家里昨天没来客,那么我们全家就都上岳麓山游&&&&63&&&&&&&&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玩去了。例5是强调不能实现的假设结果。例1、例2用于推断事物的发展结果,5则是分析事物的发展结果并完全不像预想的那例么简单,从而强调前一句所呈说的条件的极其重要性。如:例6:假若不是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乃致全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将会是另一种新的局面。例7:如果说,十月革命给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和被压迫的民族解放事业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那末,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就是给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偏句与正句说的都是已然的事实。现在拿两者比照,有假若承认前者,则应承认后者。文意间有一种推论关系,因此过去也将之归入推论复句。②特定条件:偏句提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正句说明在特定条件具备以上条件下的必然结果,常用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没有....就没有”“除非......才”等。,,例1:只有时时刻刻的心里眼里装着人民群众,才能做到为政廉洁,真真实实地为人民服务。例2:只要刻苦努力,就一定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例3:没有阳光雨露,作物就不能生长。例4:除非别有用心的政治阴谋家,才会不顾事实公然否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64&&&&&&&&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辨析:1与例3都是强调没有A例(条件)就没有B,(结果),这种条件是必要条件,....但有了A是否就有B呢?结果却是不定的。心里虽然装着人民群众,但不讲究工作方法也是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例2强调了只要有了A(条件),就会有了B(结果),但是没有A则不一定没有B。比如勤于思索,讲究学习效率,也会有所进步,有所收获的。这是充分条件。例4是排除条件,实则上强调的是唯一条件,也就是充(分)要(必要)条件的兼备。有A则有B,无A则无B,条件只有唯一的一个。③无条件的条件复句: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同样的结果,无条件的条件复句:结果不以条件为转移,常用“无论”“不管”“任凭”和“也”、、、“都”“还”等来表示。、例1:无论魔术师如何花样翻新,其实令人心悸魄动的魔术都是不存在的。只不过是魔术师善于运用科学,且眼明手快、技术娴熟,足以乱人耳目而已。例2:不管诈骗者如何甜言蜜语,她都不为所动。例3:任凭环境如何恶劣,他都毫不动摇为边区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④让步关系:包含了退一步着想(让步)的意思,常用“即让步关系:使”“就算”“纵然”“那怕”与“也”“还”等表示。如:、、、、例1:即使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65&&&&&&&&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例2:那怕前路再多艰险,我们也要披荆斩棘,胜利完成此次实地考察任务。辨析:上面例句中,偏句与正句之间是转折关系,但是转折复句的分句之间表达的是已经实现或者已经证实的事实(事实是已然的),而让步复句的分句之间表示的是尚未实现或者尚未证实的事实(未然的)。这又似乎含有假设条件的成分,但假设条件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相承,而让步关系的分句之间却并不相承。此外“尽管”一词,既可表示转折,又可表示让步。如:例3:错误和失败尽管轻重程度与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却是人人都无法完全避免的。例4:尽管经济困难,但是我们还是会尽全力支持她上大学深造,将来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辨析:例3“尽管”与“却”搭配完成转折关系;例4“尽管”与“还是”或“也”搭配,完成让步关系。注:在某些语法资料中,也有将让步关系归入假设关系的。⑤偏正复句相互关系示意图&&&&66&&&&&&&&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因果复句因为A,所以BA和B的事实是已然的转折复句虽然A但是B&&&&A和B的关系是相承的&&&&假设关系如果A,就BA和B是未然的&&&&A和B的关系是转折的&&&&让步复句即使A,也B&&&&E.偏正复句是紧缩形式:偏正复句的紧缩在形式上有两个偏正复句是紧缩形式:特点,一是取消了分句间的停顿;二是省去了一些词语,这类句子结构紧凑,口语中使用较多,通俗生动。如:例1:你不说我替你说。例2:你上天入地我都跟着你。构成复句的分句各有主语,两分句紧密粘合,没有语音停顿,书面上不用标点隔开。例3:他一吃不停口。(一……不……)例4:他不问不开口。(不……不……)例5:他不做完事不休息。(不……不……)例6:他非问个水落石出不罢休。(非……不……)例7:你不想去也得去。(不……也……)例8:我再忙也得抽时间去医院看她。(再……也……)例9:我一起床就出门跑步。(一……就……)例10:他越干越有劲。(越……越……)分句主语是同一的,但有两套谓语,分句间存在让步关系式&&&&67&&&&&&&&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条件关系等,如果加上标点隔开,添上适当的关联词,就成了一般复句。一般复句周密郑重,紧缩复句则紧凑精简,口语化强,选用时要具体分析。(三)多种复句由两个以上的复句层次组成的句子叫多重复句。例1:不光是古代的话后世人听不懂①,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②,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③,形成许许多多方言④。这是一个三重复句,它由4个单句构成。这4个单句之间的关系是:①/递进②///因果③//因果④。分析多层复句,要从整体把握中心意思,①是从古今时间跨度上分析,②、③、④是从地域性上进行分析,①与②、③、④有撇开古今时间的大跨度不说,就是同一时代,由于地域区别,语言也有着各种变数,因此①与②、③、④是递进关系,同样依次缩小范围,进行层层剖析,就得出了上面的分析图式。例2:因为我们是为人们服务的①,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②,就不怕别人批评指正③。①/因果②//条件③分析多重复句还必须抓住关联词语,结合意念理清各复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可根据文意适当添加关联词语。如例1中,分句②前可添加“就是”或“即使”等,而分句③在“听不懂”之前可添加“也”,分句④前可添加因此,这样相互关系更加一目了然了。&&&&68&&&&&&&&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例3:成绩能够鼓励人①,同时会使人骄傲②;错误使人倒霉③,使人着急④,是个敌人⑤,同时也是我们很好的教员⑥。这个多重复句由6个分句构成,①②讲成绩,③④⑤⑥讲错误,其间用分号(;)隔开,这是第一层(重),①和②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成绩”对于“人”对“我们”的不同影响,而①②与③④⑤⑥之间的这个第一层次是并列关系,所以③④⑤与⑥的划分同样是二次划分,也就是说③④⑤与⑥之间也属于第二层。③④与⑤之间是因果关系,为第三层,④与⑤是并列关系为第四层。结构如图:①//并列②/并列③////并列④///因果⑤//并列⑥&&&&第五节&&&&改病句&&&&由于对词义、词性理解的错误,或行文中违反语言规范,或不合事理、不合逻辑,上下文阻滞不通,语意混乱、颠倒等等都可造成语病,下面我们从词义、句子或段落结构、逻辑性和上下文气的贯通等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和研究。一、词语理解错误造用的病句1.不合理性A.名词误用为动词、形容词名词误用为动词、例1:她消失在又风又雨的黑夜中。(名≠动)....(改为:~~风雨交加的)....例2:我们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名≠动)..&&&&69&&&&&&&&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做到”后应带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的宾语,而不能带名词性宾语,改正时,将名词性“态度”及前面“的”字删去则可。)例3:作者所描写的中学校园生活特别生趣。(名≠形)(名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特别”修饰,也不能——除少数特例,如“今天,星期一。”、“地点:北京。”等外,一般不能作谓语,应改为“……特别生动有趣。”)B.形容词误作名词或动词例1:学习上,他是全年级首一的努力。..(形容词“努力”,不能做“是”的宾语,应改为“……全年级最努力的。”)例2:歌声四起,在空中嘹亮。..(“嘹亮”是形容词,不能受介宾短语“在空中”修饰,应改为:“……,在空中传播,显得十分嘹亮。”)(形≠动)C.动词误作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误作及物动词动词误作名词、形容词,例1:我们围坐在草地上开国庆的联欢。..(动≠名)(形≠名)&&&&(“联欢”是动词,不能“开”,应改为“……开……的联欢会。”)例2:他对计算机很钻研,取得了很大成绩。..(钻研是动词,此处误用为形容词,应去掉程度副词“很”,因为动词一般(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之外)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因此应改为“他……努力钻研,……。”)例3:昨天,我爸爸启程北京。&&&&70&&&&(动≠形)&&&&&&&&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启程”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在“北京”前加“上”或“往”。)(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例4:中国人民是坚强的,不可屈服的。(“屈服”是不及物动词,不能说成“屈服人民”,因此,不能和“可”字组成“可”字结构,应改“屈服”为“征服”,或改“不可”为“不会”。)辨析:词性的误用与“词类的活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属于语病,后者归于修辞学的范畴,它可用极为精炼的词语表达深刻的含义,语出惊人,鞭辟入里。如:例1:“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例2:“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例3:搞活经济,繁荣市场。...分析:例1、例2中加黑点的词“国”是名词用作动词,例1的“国”是成为“国家”的意思,“国将不国”是国民政府对学生在日本侵华时对卖国政府蒋介石的“彻底不抵抗”主义强烈不满而采取游行请愿的爱国行动的污蔑之辞。例2的“国”,后面加上“下去”这个趋向动词,因而也活用为动词,是讥讽蒋介石妄想以麻痹人民和镇压爱国行动的无耻&&&&71&&&&&&&&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手段,长期维护其反动统治。语带讽刺和鞭笞。例3的“活”是不及物动词,活用为及物动词,带上了宾语“经济”,是使动用法,意为使经济活跃、活转。“繁荣”原是形容词,此处用为动词,带上宾语“市场”,也是使动用法,意为使市场繁荣。D.副词的误用例:“减免农税对广大农民来说,的确是件格外的好事。..(“格外”是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好事”不能充当定语。,)(只有“极品”的“极”、“极顶”的“极”等个别的副词能修饰与之相应的个别名词,这是从古汉语中遗存下来的。)(全句可改为“……,的确是件天大的好事。”)E.介词的误用(留待句法分析去讲)介词的误用(留待句法分析去讲)F.象声词的误用例:刘德华、章子怡、周润发等大腕明星一上场,观众即刻哗啦起来。..(“哗啦”是象声词,作用有如形容词,不能作动词用。全句可改为:“……,观众立刻哗啦哗啦地鼓起掌来。”)G.连词的误用例:我们要努力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在实践中认真贯彻实行。(“和”往往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此处应该用“并”来连接。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短语应该用“并”而不是用“和”连&&&&72&&&&&&&&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接。)2.词义理解的错误A.肯否不当例1: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应改为“劝阻……吸烟”或“鼓励青少年吸烟者先行戒烟……”)例2:服药三忌:一忌不能吃生冷食物,二忌不能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三忌不能同时喝茶。(“忌”是“禁止”之意,应删去“不能”,否则造成双重否定,则与原意完全违背。)例3:他是一个好干部,无时无刻在关心群众生活。(“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之意,只含有一层否定,而文中却把它当成双重否定使用,使原意走向反面。应在“无时无刻”之后加上“不”,使之形成双重否定,从而大加肯定“他”“关心群众生活”的品德。)B.指代不明例:我的大学生活的真正的馈赠,是它给了我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的材料。(“馈赠”的对象是谁?“它”究竟指代什么,不明确。应改为:“我的大学生活给我的真正馈赠是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的材料。”)&&&&73&&&&&&&&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C.时态不当例1: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将”是“将来时态”,是事物发展的方向所在,“了”是动词的完成时态,它涉及事物的已然状态,“将”与“了”在此产生矛盾,根据文意,应去掉“了”。)例2: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一位社会学家认为,加入我们花费100多万元让人类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的同时,却无意之中伤.害了鸟类,说明我们的环保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假如”只是一种设想,并未成为实然性的事实,因此不能用“了”。而“人类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与“鸟类受到伤害”是同时发生的,因此“感受”这一动词此处不能用表达完成时态的“了”。)D.褒贬不当例:今天的同学会在吴明家举行,真是蓬筚生辉。(蓬筚,即蓬门筚户,指蓬草,荆竹编的门,形容穷陋之家,是用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或别人题赠的字画等送到自己家里时的客气话,而例句中则是自己和其他同学来到了吴明家作客,因此褒贬失当。试可用“盛况空前”。)E.意义不合,范围不合意义不合,例1:由于构思精巧,章法严密,这幅巨型国画表现人物与场景虽然众多,但却具有内在联系,画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74&&&&&&&&第三章现代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水乳交融一般比喻关系极其融洽,如“这个单位干群关系水乳交融。”或指连系十分紧密。例句中是指画中人物、场景等的相互映衬,和相互搭配十分和谐有致。可改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例2:当我一踏上家乡的土壤,大家就满脸笑容地向我招手。(“土壤”是农艺学或地质学上称地球表面的泥土等物质为土壤,可种植植物,它的适用范围比泥土、土地要小,例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的得地的区别及用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