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量朗迪碳酸钙d3颗粒加热一段时间,剩余固体质量21.2g,其中钙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10:1,向剩余固体加

g,水mL(水的密度是1g/cm3);称量氢氧化钠时(填“能”或“不能”)放在纸上称量.(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理论分析】:①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②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理由是.【实验设计】:③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④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3)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方案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4)(8分)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所配制的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知所用的NaOH固体已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所以氢氧化钠应该保存.(2分)【提出问题】:所用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5)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量(填“相等”或“大于”或“小于”.(2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g,水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称量氢氧化钠时______(填“能”或“不能”)放在纸上称量.(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理论分析】:①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②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理由是______.【实验设计】:③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④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3)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______.方案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______.(4)(8分)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所配制的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知所用的NaOH固体已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应该______保存.(2分)【提出问题】:所用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5)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______;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量______(填“相等”或“大于”或“小于”.(2分)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欲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cm3);称量氢氧化钠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放在纸上称量.(2)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猜想】:甲:可能是酚酞变质的缘故;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的缘故;丁: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理论分析】:①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②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实验设计】:③为证实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1.用煮沸过的蒸馏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④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看到:溶液先变成红色,一会儿红色又消失.因此酚酞红色褪去与氧气无关.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设计如下实验证明并完成有关问题: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3)质量分数小的溶液中红色不消失,质量分数大的溶液中红色会消失,则证明________.方案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________.(4)(8分)该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向上述所配制的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知所用的NaOH固体已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所以氢氧化钠应该________保存.(2分)【提出问题】:所用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5)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0~A点说明:在NaOH 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量________(填“相等”或“大于”或“小于”.(2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水.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烘干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A.5.85gB.11.7gC.14.2gD.23.4g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向盛有一定质量的NaCl和Na2SO4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水,固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BaCl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烘干得到23.3g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21.3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A.5.85gB.11.7gC.14.2gD.23.4g
D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Na2SO4+BaCl2==BaSO4↓+2NaCl中BaSO4与NaCl的质量关系=233:117,因为得到23.3g沉淀,所以生成NaCl的质量=11.7g,再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可得出生成的NaCl中Cl的质量=11.7g×35.5/58.5×100%=7.1g,则原固体中NaCl含有的Cl质量=21.3g-7.1g=14.2g,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14.2g÷35.5/58.5×100%=2.34g,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向50g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6分)称取NaCl和BaCl2的固体混合物32.5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 g.(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5分)某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 g石灰石样品,把2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稀盐酸的用量5 g5 g5g5g剩余固体的质量3 g2 g1 g1 g(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列出4 g石灰石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_________;(3)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4)向第二次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加入8.88 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5)若要配制20 g上述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实验室有一瓶存放时间过长的氢氧化钠固体,其中一部分已转化成了碳酸钠。现需用该药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取6克该药品,溶于13.7mL水中(水的密度为1g/cm3),然后慢慢地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4%的澄清石灰水,当用去10克澄清石灰水时,碳酸钠恰好反应完全。计算:(1)6克该药品中碳酸钠的质量;(2)滤出沉淀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9分)医用二水合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以某碳酸钙样品(其中含少量Al3+、Fe3+等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的工艺流程为: (已知二水合氯化钙在温度超过160°C时分解为氯化钙和水)已知: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物沉淀及溶解时的pH为:氢氧化物Fe(OH)3Al(OH)3开始沉淀时的pH2.34.0开始溶解:7.8完全沉淀时的pH3.75.2完全溶解:10.8(1)在实验室进行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除杂操作是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使Al3+、Fe3+全部转化为沉淀,此时应该控制溶液的的pH(X)范围是&&&&&&&&&&&&&&&&&;滤渣A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3)酸化时加盐酸的主要目的为了&&&&&&&&&&&&&&&&&&&&&&&&&&&&&&&&&&&&&&&&&&&&。(4)蒸发结晶时,必须控制温度低于160℃的原因是&&&&&&&&&&&&&&&&&&&&&&&&&&&&。(5)若所用碳酸钙样品12.5Kg,最后所得的产物中含氯化钙11.1K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最大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3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为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所含杂质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高温也不分解), 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得到 78g 固体, 该固体与 4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20g滤渣,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A.74.4%B.80%C. 83.8%D.92.6%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向盛有一定量铁粉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迅速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搅拌,不再产生气泡、黑色粉末中逐渐出现红色固体后又有气泡产生。请回答:① 若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0.1 g氢气,求生成0.1 g氢气所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② 加入氧化铜后,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1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 充分反应后过滤,为确定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在滤液样品中插入一根铁丝,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如下。现象结论(12)滤液中的溶质是FeSO4有红色固体析出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13)&&(14)&滤液中的溶质是&(15)&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拒绝访问 | www.gkstk.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kstk.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fdeceef93db43a1-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大于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mol CO、3mol H2O、1.0mol CO2和x&mol H2,则:①当x=5.0时,上述反应向逆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x<3.③在850℃时,若设x=5.0和x=6.0,其它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小于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II.已知4.6g液态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136kJ,1mol液态水转化为气体水吸收44kJ的热量.(3)请写出乙醇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g)△H=-1228kJ/mol.(4)将0.1mol乙醇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得到的气体全部通入到100mL 3mol/L NaOH溶液中,忽略HCO-3的电离,则所得溶液中c(CO2-3)小于c(H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生成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相等,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水解程度(用文字叙述).
(6分)取22.1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粉末样品,将其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其质量为7.95g;另一份溶于水,配成600mL溶液。试计算(计算结果用小数形式表示):(1)原样品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所配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6分)取22.1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粉末样品,将其分成两等份,取其中一份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其质量为7.95g;另一份溶于水,配成600mL溶液。试计算(计算结果用小数形式表示):(1)原样品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所配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此题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计算,通过方程式的基本计算可求出碳酸钾的质量,混合液中加入硫酸,混合物中的碳酸钾会和硫酸反应转化成硫酸钾,蒸干后的固体即为硫酸钾,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守恒,所以钾肥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硫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在克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解:解:碳酸钾所消耗的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设样品中含有碳酸钾的质量为
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
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样品中的碳酸钾质量是克,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求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既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设计的不错.
1178@@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11@@Chemistry@@Junior@@$111@@2@@@@质量守恒定律@@@@@@16@@Chemistry@@Junior@@$16@@1@@@@物质的化学变化@@@@@@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48@@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108@@Chemistry@@Junior@@$108@@2@@@@物质组成的表示@@@@@@15@@Chemistry@@Junior@@$15@@1@@@@物质构成的奥秘@@@@@@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16@@2##@@15@@2
第四大题,第2小题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为探究某种钾肥(成分为硫酸钾,碳酸钾和少量不含钾元素的难溶物质)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10g该钾肥样品加入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出杂质得到滤液.步骤二: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4g/立方厘米硫酸溶液逐滴加入到滤液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时,测得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21.5mL.步骤三: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称量所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11.2g.请你根据所得实验数据(整个过程中的损失忽略不计)计算:(1)该钾肥中含有碳酸钾的质量为___.(2)该钾肥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朗迪碳酸钙d3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