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作用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E.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F.实验中应先放小车,然后再开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某组同学实验得出数据,画出a-F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该组同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A.实验中摩擦力没有平衡B.实验中摩擦力平衡过度C.实验中绳子拉力方向没有跟平板平行D.实验中小车质量发生变化.
(1)A、实验时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的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故A正确;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小车与纸带相连,小车前面不挂小桶,把小车放在斜面上给小车一个初速度,看小车能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平衡摩擦力时,是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即:mgsinθ=μmgcosθ,可以约掉m,只需要平衡一次摩擦力,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故C错误;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受到的拉力,故D正确;E、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释放,并非每次小车都要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故E错误;F、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在纸带上尽量多的打点,因此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故F错误.故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故选:BCEF.(2)由图象可知,a-F图象在a轴上有截距,这是由于平衡摩擦力过度造成的.故选:B.故答案为:(1)BCEF,(2)B.
试题: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某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研究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力的关系.下列措施中不需要和不正确的是______A.首先要平衡摩擦力,使小车受到合力就是细绳对小车的拉力.B.平衡摩擦力的方法就是,在塑料小桶中添加砝码,使小车能匀速滑动.C.每次改变拉小车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实验中通过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码来改变小
试题地址:http://tiku.xueersi.com/shiti/46474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表达错误的是
A.黄铁矿(FeS2)B.菱铁矿(FeCO3)C.黄铜矿(CuFeS2)D.辉铜矿(CuS)
清代管辖今吉林、黑龙江一带的行政长官是
A.参赞B.大臣C.将军D.巡抚
19世纪70年代造成新疆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阿古柏入侵B.英、俄企图控制新疆C.新疆尚未建省D.新疆地理位置重要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下图为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的合影。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二 1943年斯大林给丘吉尔的信中说:“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能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
(1)德黑兰位于_______境内。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历史背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军事战略问题,三国首脑在会议上做出了什么决定? 改决定的实施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
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
D.郑州和洛阳
旅游景区乱刻字画、航班延误冲上跑道、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要避免这些有损国人形象的事,需要我们 ①明哲保身委曲求全
②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③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④随波逐流知耻后勇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当前位置: >>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 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 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 的范围内, 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 体现了 “重点知识重点考查” 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 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 其中 应用题与抗战胜利 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 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 12 题和填空题第 16 题以及解答题的第 21 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 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 而且还要掌握必 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 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 立意于能力, 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 的解答过程之中。
赞助商链接
?济宁高一检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填空题 物理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2015春•常德校级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该实验中必须采用___法; (2)为...2016高中物理 第4章 2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时作业(含解析)新...?济宁高一检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 是(...(6分)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本实验中探究的...学年高中物理 第4章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时作业 新...?济宁高一检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 是(...(;南通模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关于平衡摩擦力的操作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将长木板的...基础夯实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 问题的多...(1)下列对此组同学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不应该固定在长木板...填空题 物理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认为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力与小盘和砝码...如图甲为探究加速度和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其中长直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进行以下操作:①为平衡摩擦力,在未挂钩码的细线上A点粘一重为0.05N的橡皮泥,轻轻推一下...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1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答案带解析】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对于本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对于本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A.砂和桶的总质量要远大于小车的总质量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中也可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只要测出不同情况下加速度的比值就行了D.若要验证“加速度与力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猜想,在作图线时最好以F2为横坐标(2)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同学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A.打点计时器不应固定在长木板的最右端,而应固定在靠近定滑轮的那端B.打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而应使用交流电源C.不应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而应在右端垫起合适的高度,平衡摩擦力D.小车初始位置不应离打点计时器太远,而应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3)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加速度a/ m·s-2小车与砝码总质量m/kg小车与砝码总质量的倒数m-1 /kg-110.320.205.020.250.254.030.210.303.340.180.352.950.160.402.5请你在方格纸中建立合适坐标并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4)从图线可得出拉力大小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此图中直线发生明显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D (2)BCD (3)如下图
(4)0.061~0.065N
(5)随着F的增大,不再满足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
试题分析:(1)本实验中采用砂桶带动小车的运动,在数据的处理中,利用砂桶的重力提供小车的拉力;因桶本身有加速度,故应减小桶的本身合力,故应使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故A错误;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和摩擦力仍能抵消...
考点分析:
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
①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②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③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考点2:牛顿第二定律F=ma
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
(2)只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微观粒子高速运动问题.
瞬时加速度的问题分析
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明确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种模型:
考点3:力学实验
相关试题推荐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可知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__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2=N3=4C.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D.钩码的个数N1=3,N2=1,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_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___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如图甲所示为一拉力传感器,某实验小组在用两个拉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两只手边拉边向右运动,与两只手静止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
(填“有”或“没有”)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A.A物体在3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1/3B.t>4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t=4.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D.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轻绳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绳,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绳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N变大
D.F变小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空气阻力不计,则人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在Pa段作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也为零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高中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识点总结高中物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识点总结漫谈物理教育百家号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也是高考、学业水平测试考纲要求的实验之一,考查的频次很高。所以,对本实验的各个知识点应全面掌握。一、实验目的1.知道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二、实验原理采用控制变量法:1.保持物体质量 m 不变,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 的关系。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探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三、实验器材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带小钩的细绳;沙子和小桶;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导线;砝码;天平(带有 一套砝码)。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 和 m 桶,把数值记录下来。2.按图1 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桶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图
13.平衡摩擦力。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小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取下纸带,在打点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在小桶内放入质量为 m′的沙,重复步骤 4,在小桶内放入质量为m″……的沙,再重复步骤
4,m′、m……的数值都要记录在纸带上(或表格内)。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的方法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 a。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系上描出相应的点。若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便证明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即a1/ a2=F1/ F2或 a∝F。8.保持沙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依次加砝码(也需做好记录),重复上述步骤 4 和步骤 6。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小车及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系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是在一条直线上,就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即a1/a2=m2 /m1或a∝1/ m。五、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沙桶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的总质量。只有如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作图像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4.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学习任务】一、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例题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托盘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托盘内不能装砝码B.实验中无需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质量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阻力分析与解: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但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阻力 。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沙桶的总质量,沙桶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故选D。拓展: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为了探究滑块质量 m0 不变时,加速度与外力 F的定量关系,沙桶的总质量 m 和滑块质量 m0 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A.m0=500 g,m 分别为 50 g、70 g、100 g、125 gB.m0=500 g,m 分别为 20 g、30 g、40 g、50 gC.m0=200 g,m 分别为 50 g、75 g、100 g、125 gD.m0=200 g,m 分别为 30 g、40 g、50 g、60 g若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 a-F 图线较准确。(是B组吗,为什么?)方法总结 :1.平衡摩擦力是指小车所受动力(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包括小车所受摩擦力和打点计时器对小车后所拖纸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实验中应在小车后拖上纸带,先接通电源,再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若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基本上均匀,就表明平衡了摩擦力,否则须重新调整木板的倾角。2.在探究 a 与 m 的关系时,是通过作 a-1/m的图像,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 a 与 m 成反比关系的。3.实验中是把沙和沙桶所受的总重力 mg 视为车和砝码所受合力,因此,实验操作时必须满足mM 的条件,不得随意增大 m 或者减小 M,以至于出现较大的实验误差。二、实验操作问题例题2: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 F 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 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图
2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沙子的质量;B.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 6 V 电压的蓄电池上, 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 a-m 关系图象,并由图像确定 a-m 关系。(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____步实验之后。(平衡摩擦力、B)(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D、6 v 电压的蓄电池、6 v低压交流电源)(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G、a-m、a-1/m)方法总结:1.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平衡摩擦力.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是指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包括小车所受摩擦力和打点计时器对小车后面所拖纸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 mgsin θ=μmgcos θ,tan θ=μ,与小车的质量无关。2.应注意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三、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例题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如图3所示,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图
3(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 a 与质量 m 及对应的1/ m,数据如下表:图
4请在如图5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画出 a-1 /m图线,并依据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 a 与质量倒数1/ m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图
5(请读者自行分析解答,如有疑问请留言)方法总结:图象法处理数据:此实验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当通过实验测出所需的物理量后,我们很难直接通过观察数据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此时,我们可以借助物理图像,从图像可以比较直观地观察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漫谈物理教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物理教育、探讨与科普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