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开了公司,家人介绍会计工作让我学会计,但我数学很差,人笨,我该怎么办?

让学习驱动您的世界
查字典教育系列APP
语文、作文、板报等APP
客户端二维码
手机浏览器打开查字典
1、直接输入 m.chazidian.com
2、扫描二维码,用手机
访问查字典手机版
我是学会计专业的,考研考哪些专业可以避开高数?哪些学校相对好考些?
|提问时间: 01:21:57|2人回答
问题描述:
  我今年大三,马上就要大四了,学会计专业的,不知道考研考哪个专业好,也不知道哪些专业可以避开高数...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经济类、管理类都要考数学的,只有部分学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不要求考数学,几乎也都改革了,大多数都要考,这是趋势。
lsd123456回答:
  报有机化学可以不考数学
大家都在问
考研最新问题【从业科普】数学不好可以学会计吗?_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今日新帖:1982 在线学员:12972
论坛等级: 钻石会员
经验:14725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086
“我数学不好,还是不要学会计了。”“我数学不好,怎么算账啊?”“我数学不好,考试能过吗?”“我数学不好……”很多人都认为只有数学学得特别好的人,才可以学会计。数学不好这件事,似乎成了学会计的“拦路虎”,但真的是这样吗?小保想说,这或许是对会计最大的误解。会计不是数学,不是运算,也不是公式,会计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在会计常规工作中,主要涉及的数学知识其实是我们小学就学过的加减乘除。这不是说会计完全用不到数学,当你上升到财务管理阶段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数学绝不是会计入门的高门槛。那么,学会计、当会计需要哪些能力呢?1.你要学会分类会计可以说是一种分类的艺术,你需要为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选择所属科目分类,再将它们汇总为报表,然后进一步分析、控制。我们所学的大多数课程,都是在培养你的分类意识,意识形成之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日常工作。2.你要细心、耐心大多数时候,会计的工作是繁琐而枯燥的。尤其到了月末汇总的时候,各个部门、各个项目都需要梳理,办公室里一整天都是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如果不够细心,一不小心就会多个1、少个0的;要是没有耐心,一天下来大概就要摔键盘了。3.你要有好记性虽然不要求你掌握高深的数学知识,但会计工作天天和数字打交道,你需要保持对数字的敏感度。记过的数字要在脑海里形成印象,并逐渐做到过目不忘,毕竟每一分钱的差错都可能变成大问题。4.你要学会分析、判断会计绝不是简单地算算账、对对数,如果你想晋升,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能从数据中提炼结论,并且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数据和建设性建议的人,才是对公司最有价值的人。5.你要会学习会计之所以越老越值钱,不仅仅是因为经验的沉淀,还在于会计的一生都在学习。政策、法规不断变化,做账的软件也会升级换代,还有那么多的职称、证书要考,稍不留神,你就跟不上时代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愿你的会计之路在网校的陪伴下一往无前。6、你要有灵活的思维我们知道学习会计的时候,如果把所有的知识点割分开,逐个去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比较好的方法是掌握关键知识点,然后举一反三。工作中也是一样,多开动脑筋,一定会更省力气。会计工作虽然严谨,你的思维可不要太刻板。以上6种能力,都是可以在工作中慢慢培养和积累的,只要用心学习,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得很好。因此想学会计的朋友,千万不要给自己设置心理障碍,学会计没有你想的那么难!学了会计处在迷茫阶段的朋友,也请你坚持下去,如果你觉得某段时间过得特别艰难,也许这段时间的收获也特别大。共勉。本文是中华会计网校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华会计网校。考试动态|备考指导|学习经验|职业规划关于会计从业,你想了解的我都有 长按二维码,关注从业公众号
Thu Jul 14 17:12:51 CST 2016 下载次数: 120
楼主其他文章
最美女会计
7206主题帖
8904问答数
论坛等级: 论坛元老
回帖:52240
经验:198957
鲜花:<span id='flower78
金币:<span id='medal324
肯定可以的。这个正好给我家孩子看看
扬帆起航,梦想成真
论坛等级: 白金会员
回帖:1853
经验:5761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275
论坛等级: ★学员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5
我就是数学学的不好现在当了会计,希望自己可以有以上6种能力。
论坛等级: 高级会员
经验:1214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405
论坛等级: 高级会员
经验:1214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405
论坛等级: 高级会员
经验:1214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405
正保培训项目
我的新动态孩子数学越学越“笨”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专栏 新新家长
我的图书馆
孩子数学越学越“笨”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专栏 新新家长
从小到大,一直听到一种说法——数学很重要!数学,作为最能够帮助孩子提升抽象思考力的学科(没有之一),向来为学校和家长重视。可是,我们真的学好了数学吗?它,真的成为我们孩子日后生存发展的重要技能了吗?或者它只是一门学科,抛开习题、作业、考试,它什么都不是?!这些,是需要家长们仔细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盼望孩子们将来能够真正的学有所成,将知识转换成将来可以安身立命的能力,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作者:培飞思维数学,夏老师
最近和朋友闲聊,说起几件挺神奇的事。
一件是:有一位我们都认识的家长,她家有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叫东东,平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他们学校的数学老师是很厉害的奥数带教老师,每天都会给成绩不错的同学留两道比较难的奥数题目。但是最近她妈妈发现她对数学慢慢失去学习兴趣,老师留的奥数题目也不太愿意去做,总说很难不会做,所以妈妈比较生气,指责她懒惰不愿意动脑筋。
有一次妈妈带东东去旅游,中途一个有时差的地区换机,在候机的时候妈妈看到时差钟,突发奇想问她一个问题——在有时差的情况下航班到达目的地是几点钟?这样类似的题目在东东数学老师布置的奥数题目中出现过,而且东东都是做对的,但是这一刻,面对现实问题,她却呆呆的看着妈妈,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妈妈觉得很不可思议,之后就上了心。经过妈妈多次观察,发现凡是需要使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况时,东东都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下东东妈心里打起了鼓,她实在是搞不明白,为什么东东数学会越学越笨呢?据她说,她甚至觉得是不是孩子脑子里有一个“开关”,有关数学的问题,只要一上课做题就“啪”的一声打开,一下课就“啪”的一声关掉。要是这样那可是一个大问题了。
另外一件事:说的是一个中班的小朋友小米,他来培飞做测试,这个孩子二十以内的加减法能脱口而出,这让我的朋友很是吃惊。要知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上学期半年的主要内容,中班的孩子就达到一年级心算能力还是非常厉害的。人教版还把二十以内的减法放在一年级下学期,其他家长也说,这孩子好聪明。
但是神奇的事还在后面。小米虽然拥有超强的心算能力,可让他数清楚10块积木后,拿走四块,却不知道剩下几块。更神奇的是,如果你继续问他10-4=?,他马上能轻松回答出来。一连试过好几次不同的题目,都是这个结果,家长旁边看着目瞪口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在不经意间就把自己的孩子教笨了吗?静下心反复思考,我有了如下分析:
东东的表现,说明她正在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的缺失可能源自于她学校数学老师给她出的奥数题超过了她目前的真实能力。奥数的本意是在孩子扎实掌握了现阶段基础数学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对数学的探索和拓展,而现在已经异化为对知识点简单的拔高,也就是二年级做四年级的题目,四年级做六年级的题目。
这样一来难度超越孩子年龄水平,势必对孩子信心造成影响,同时也削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学习兴趣培养的起点,是我能够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一旦无法解决问题必定带来挫败。如果孩子的抗挫败能力比较强,短时间内倒还好,但时间一长必定引起反弹,造成厌学的情绪。
其二,关于东东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这个也是目前学校教育的不足和亟需改进或调整的情况,简答说来就是:孩子学习了一种“不落地”的数学。
关于小米的表现,他能够快速轻松回答出来20以内的加减法,却不能解决十块积木拿掉两块积木还剩几块的问题,这说明,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的意义!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的意义!并没有真正理解加减的意义!
小米超强的计算力只是一种强化后的直觉反射记忆,用听的懂的话说,就是背出来的!据说,小米不但在幼儿园背过20以内的加减法,而且在家里妈妈也反复强化过,但是这些知识,并们没有让小米过脑子思考、运算,更不要说操作和应用,所以才会出现之前说的那一幕场景。
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多情况下由于孩子多,教育资源又不足,老师教学的压力大,任务重,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很难做到教学的深入化,孩子对所学内容缺少探索和感知也不可避免。再加上有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缺少正确的认知,不能顺应孩子的生长发展规律,使用了一些错误的方法,从这个层面说,很多时候孩子被我们教笨了,的确也是个事实。
有时会在地铁上看见一些年轻的妈妈,在耐心的教孩子学数学。然后仔细听来,他们的方法无非就是不断重复地问孩子:“1加3等于几啊?2加2等于几啊?”遇到这样的情景,我总会感到无奈。这些机械的重复教育,最终会导致孩子出现假听、假说、假读、假写的情况,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孩子是靠记忆而不是靠思维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孩子进入记忆学习层面,却不能进入思维学习层面。
大家知道,左脑主数学、逻辑、语言等等,右脑主情感、空间、图像记忆等等,孩子用记忆方式学数学,简单来说也就是左脑的活被右脑干了,但凡进入稍微复杂的数学学习层面,右脑就不够用了,所以数学越学越差也是。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女孩子数学不好的一个原因,因为大部分女孩子天生就是右脑发达者,她需要在幼年期记忆大量的关于养育孩子经验的画面和情感体验,以负担之后养育后代的重要责任。
这是题外话。
那回过头来,孩子到底该怎么学数学呢?
第一重点:乐趣
其实数学学的好的孩子,往往都是在数学学习中寻找到乐趣的幸运儿,他们凭着天生对抽象和数字的敏感性,在学习的名义下,找到了一种“玩”的方式,更妙的是,这种“玩”的方式还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和青睐,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学霸应运而生丝毫不令人意外。
那么,这些学霸们到底在数学中玩了一些什么呢?
其实每个年龄段,孩子玩数学的内容都不同,乐趣也不尽相同,说一下数学启蒙中的启蒙游戏——躲猫猫。
著名的瑞士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管这个理论就叫做“客体永久性”,他表示,宝宝在最初2年都是在“学习”这个理论,躲猫猫绝不仅仅是个游戏,它能帮助宝宝反复测试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事物不会因为看不见而不存在,如果用看不懂的话说就是——“儿童具备了,脱离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这个就是数学学习基础中的基础。
如果孩子对客观世界不能形成一个稳定存在的概念,那他全部的大脑资源都会用来去应付纷繁复杂的眼前变化。从而根本不能从眼前事物抽象出数学概念。
等孩子稍大一点,分东西,放东西,藏东西又成为他们的乐趣,同样的在这些玩乐的背后,依然蕴藏着数学启蒙的认知逻辑。
比如分东西,把小豆子分到不同的碗里,把苹果分给你和我。“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概念。这既是部分和整体概念形成的核心,也是学习运算的前概念。孩子理解和学习抽象事物,不是光从物体的表面属性中汲取的,而是通过运动和操作学习的。
再来举个栗子:
如何利用积木让孩子理解加法概念?我们常常看到父母用一块积木代表“1”,用另一块积木代表另一个“1”,想要用实物告诉孩子“1 1=2”的数学概念,却发现怎么说孩子都不明白。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家长本身忘记了“ ”这个抽象概念,或者想讲但是讲不清楚“ ”的意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1”你已经用积木来表征了,孩子能够看到,并且能够想象,但是“ ”不是一个实物,家长没有办法用具体物品来表达。一种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动作来表征“ ”,比如把两块积木用手拢到一起,来表达“变成一起的”这样一个概念,同时告诉孩子,这种变化叫做“ ”,孩子马上就明白了——“ ”就是两个集合中数的合并。
这里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个是让孩子关注到具体变化(运动),进而理解抽象(想象中)事物的变化。原来是怎么样的?最后变成什么样?然后去思考过程中是怎么变化的;
二是让孩子关注到变化所形成的事物关系,以及形成的数字关系。
比如“1和2的区别,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又比如:“341”这个三位数中,每个数位上数之间有啥关系?,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多少、大小都体现了彼此的抽象关系。
我们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认知概念入手,通过练习达到理解,理解后再通过更大量的练习到达融会贯通的应用阶段。这种方法好像在沙漠中拓荒,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因为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是点状的、固态的和片面的,并且不是内驱动性的。对于真正的学习者而言,他们会从大量的“玩”中构建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再把概念放到解决具体问题中进行应用,从而升华自己所学习到的,他们在玩中建立了抽象概念对自己的意义,把他们头脑中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
所有的概念本来就是从大量实际操作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希望让孩子少走弯路,希望先在他们脑中植入概念,再进行理解,其实是缘木求鱼。而玩的过程,享受玩的乐趣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过程,好像大树的生长,看到的只是表面,根的生长我们看不见,这个根就是玩。
数学学习来说,更是如此,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动作水平的操作是儿童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途径。儿童在操作活动中,可以获得对应、多少等逻辑的经验,这些逻辑经验起初依赖于具体的、外在的动作,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心理动作。
孩子只有大量的数理游戏经验和操作经验,才有抽象升华的基础和可能,而这种升华的经验则是数学学习中最大的乐趣,也是本质性的的乐趣。对孩子而言,他们经过苦思冥想,忽然有一道亮光击中他们,好像宇宙鸿蒙初开的那一瞬间,一切事物都豁然开朗,他们突然遇见了一个新世界(可以抽象的举一反三了),所有之前无意识的玩都有了意义,数字在对他们说话,在表达,那么这事就成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大多数的“牛蛙”基本都是非常会玩的,他们不是光数学好,往往都是全面发展的,原理就在此——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高峰体验,获得了本质的乐趣。
所以,关于数学学习的乐趣,个人总结下来有三点:
万物皆动—世界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我们能够观察到变化,也能认识变化,并引发变化。
万物互联—乐于观察、探索和理解具体事物之间关系,进而探索数字之间的抽象关系
万物皆数—乐于通过抽象数字来理解具体事物规律,又能运用想象从抽象中还原具体事物;
这三者,最核心的乐趣,就是抽象的想象力。
好了,今天的时间又差不多到了,下次我们接着讲“眼界和时机”。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拒绝访问 | x.itunes123.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x.itunes123.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0ca7-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人介绍会计工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