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从点阵常数、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和α含碳量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回火时马氏体分解反应。

Sorry, Page Not Found高钴、镍超高强度钢的二次硬化行为--《钢铁》1996年09期
高钴、镍超高强度钢的二次硬化行为
【摘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研究了一种高钴、镍超高强度钢不同时效温度下的碳化物的析出过程及钢的二次硬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马氏体板条内和板条间开始析出合金碳化物M2C的初始回火温度为400℃左右;440℃以下温度回火钢的二次硬化行为是由于合金碳化物M2C对尚未回复和再结晶的位错型马氏体板条弥散强化的结果;650℃过时效后在钢的回火组织中还发现了一种正交结构的碳化物相,其点阵常数α=0.448nm,b=1.40nm,c=1.21nm。
【作者单位】:
【分类号】:TG161.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鹰,陈再枝,董瀚,马党参,刘建华;[J];特殊钢;2004年02期
许昌淦,田永革;[J];特殊钢;1995年06期
郑立允,赵立新,吴炳胜,罗建民;[J];金属热处理;2002年12期
刘宗昌,杜志伟,朱文方,曹东奎;[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乃娟;[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章敏春;[J];机械工程材料;1981年05期
魏振宇;;[J];钢铁;1981年04期
,黄家平;[J];上海钢研;1982年01期
,欧阳社旺;[J];航天制造技术;1983年S1期
,姜睿;[J];航天制造技术;1983年S1期
王笑天,谈育煦,丁秉钧,段文森;[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3年05期
王仪康,刘文礼,韩元琦,寇鹏飞,盛继伦;[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3年06期
王笑天;谈育煦;段文森;丁秉钧;顾德骥;杨宝森;陈真;朱文龙;陈家瑛;;[J];钢铁;1983年01期
王鲁;[J];宇航材料工艺;1984年03期
王鲁;[J];宇航材料工艺;198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有年;徐忠耀;刘爱华;;[A];第七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李成劳;沈莲;;[A];第二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1993年
钟平;;[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苏杰;陈嘉砚;李荣;;[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钟平;;[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贾新朝;陈兆生;卢焰;;[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王黎云;李生国;王剑志;;[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杨柯;刘凯;张炳春;吕曼祺;;[A];2004’全国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王冬梅;;[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李军;聂敏;葛燕;薛金保;陈小艺;;[A];石油工程焊接技术交流及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应用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言某;[N];中国冶金报;2001年
窦光宇;[N];山东科技报;2001年
;[N];中国冶金报;2002年
邱文光;[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王祖滨;[N];世界金属导报;2002年
国会文;[N];中国建材报;2004年
武文;[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王庆;[N];中国冶金报;2004年
包斯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王春;[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长辉;[D];东北大学;2005年
孙志平;[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永强;[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王均;[D];四川大学;2003年
陈学平;[D];四川大学;2003年
刘浩怀;[D];四川大学;2005年
谭志耀;[D];同济大学;2006年
唐洪斌;[D];吉林大学;2006年
唐华;[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陈蓬;[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梁锋;[D];清华大学;2006年
张熹;[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一种新高强度不锈钢(Cr12Mn5Ni4Mo3Al)的组织特征--《金属热处理学报》1982年01期
一种新高强度不锈钢(Cr12Mn5Ni4Mo3Al)的组织特征
【摘要】:至今文献都认为,在马氏体时效钢中应避免有孪晶马氏体,否则对塑韧性不利。本文用透射电镜对Cr12Mn5Ni4Mo3Al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研究表明,尽管它的机械性能与PH15-7Mo钢相当,但却存在一定数量的孪晶马氏体和位错马氏体中的块状孪晶。研究指出,由于在正常时效工艺条件下沿孪晶界析出的M_(23)C_6高度弥散,并产生共格形成的逆转变奥氏体,因此在本合金中一定量的孪晶马氏体并不影响合金的综合性能。电子衍射、X线衍射和化学分析指出,本合金是多相强化的复杂结构,主要强化相有:Laves相、σ相、M_(23)C_6、a’和a"相。a’和a"相都是体心立方结构,点阵常数相近,与基体完全共格,这是本合金中发现的两种新相。
【作者单位】: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崇智;孟庆恩;赵瑛伟;;[J];钢铁;1980年01期
程饴萱;陈继勤;卜万龙;曹云娣;林兴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0年S1期
方鸿生,邓海佥;[J];机械工程材料;1981年01期
陈森;[J];金属学报;1981年02期
刘文西,王冰辉,种克端,张存信;[J];金属学报;1981年05期
李斗星,叶恒强;[J];金属学报;1981年06期
陈炜;黄孝瑛;潘天喜;赵作权;;[J];钢铁;1981年01期
黄孝瑛;陈炜;潘天喜;赵作权;;[J];钢铁;1981年02期
朱静;赵瑛伟;潘天喜;蔡其巩;;[J];钢铁;1981年08期
王禹模;;[J];钢铁;198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罗耕星;陈光南;;[A];第一届国际机械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宋为顺;梁剑雄;赵先存;;[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李炎;祝要民;杜三民;冯孝亮;;[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沈俊昶;张永权;杨才福;;[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高怡斐;沈俊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武会宾;唐荻;杨跃辉;蔡庆伍;;[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蓬;[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张淑玉;[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您的位置: &
低合金马氏体钢中的ω相
优质期刊推荐您的位置: &
低层错能钢中ε马氏体的X射线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显微组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