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样高的血压算高血压多少算正常吗

血压高和高血压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
血压高和高血压有什么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血压高有可能是暂时的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就是你的血压值已经到了超出正常范围值了。高血压患者容易发生其他危险病,不过喝九叶蓝牌子的养生茶,坚持就可以治疗的。
采纳率:71%
高血压,是指血压在160mmHg/90mmHg以上者,而血压高是指血压比正常人高一些,可能有各种原因照成,不一定是一种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高血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关于高血压有4个冷知识,知道算你厉害!
作为高血压患者,你可能知道140/90mmHg是量血压的合格线,也清楚在生活中要少吃盐才有利于血压管理。但是,你知道胖瘦不同也会影响血压计的选择吗?下面让专家为你介绍几个高血压的冷知识吧!
医学指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 孙宁玲
1、胖瘦不同,血压计选择一样吗?
高血压患者日常监控血压主要基于客观可靠的血压值,只有规范测量血压才可以得出客观的血压数值,如果在有偏差的血压值前提下管理血压,往往会适得其反。
孙主任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血压计时应根据自己的体型,如体型偏胖的患者,使用血压计的袖带过短,测出的血压通常比真实值偏高。
因此,上臂较粗、肱二头肌发达的人,要用更长的袖带来压迫肱动脉,避免测出的血压值不准确。
另外,对血压未达标者来说,孙主任建议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压,测量时患者要保持安静,不要活动。
每次测三遍血压,每遍相隔一分钟,取后两遍血压平均值。
这是因为第一遍测的血压一般都偏高。
至于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还是要每周测量一次,并遵照医嘱用药,以减少心血管意外。
2、血压计上为什么会有脉搏数?
一般来说,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如果心率加快,则有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与高血压互为因果,心率过快,出现高血压的几率就高,相反的,血压高也会损害心脏功能,从而让心率加快。
孙主任介绍,当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超过80次/分就应当引起警惕。
然而,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忽视监测心率,事实上,高血压患者心跳加快意味着冠心病和死亡风险的升高。
这也是为什么血压计上,除了测量血压值外,还显示心率的数值。
因为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心率管理与血压管理都很重要。
3、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格外关注自己的心率?
目前,我国30%以上高血压患者心率超80次/分,这类患者以中青年居多。
意思就是说,中青年高血压常伴交感过度兴奋,主要症状是心率加快,这些患者的特点是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心率加快会更明显。
除此之外,肥胖和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其心率也快于其他人。
因此,孙主任再次提醒:“普通高血压患者,当心率超过80次/分时就要进行干预。高血压患者的心率达标,能大大降低猝死、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恶性事件出现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干预心率过快?
关于高血压患者的心率管理,孙主任表示,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两种方式同时干预。
首先是饮食合理,要养成少盐、限酒、少吃油炸食品等健康习惯。然后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是日常做家务,也可以是各类运动。
另外,面对生活和工作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减少情感上的刺激。
在药物选择上,高血压患者不要在降压药之外选择其他降心率的药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血压多高才算高血压?测几次才准?血压多高才算高血压?测几次才准?高血压知识百科百家号有粉丝经常会留言:小编,我收缩压XXX,舒张压XXX算高血压吗?为什么我今天测量的血压值几次都不一样,是不是血压计有问题?其实啊,是你还不够了解高血压。血压多高才算高血压先举个简单的例子:隔壁老王的儿子小王低压超过了90,高压只有120。虽然小王高压没超过临界值,但低压过了临界值,属于高血压。高血压的概念是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超过了临界值。“和/或”的意思是说,高压(收缩压)或者低压(舒张压),只要有一个值高过了临界值就是高血压了。我国血压分类如下:这里小编特别说明一下表中的高血压阈值(临界值)≥140/90mmHg所代表的是诊室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标准跟诊室血压表中略有不同,家庭血压≥135/85 mmHg就可考虑为高血压。血压到底测量几次才准确当对高血压人进行数次测量时,第1次往往是比较高的。因此我们建议,每次测量血压至少测2次,中间间隔1分钟,然后取平均值作为受测者的血压。如果两次测量值相差>5mmHg,应再进行测量,计算3次平均血压值。对于初次测量血压者的建议测量要求:常规测量上臂血压,不建议常规测量手腕血压、手指血压,建议初次测量左右上臂血压。1 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2 当左右上臂血压(收缩压)差值>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就医做个全面检查)。家庭血压测量的方法1 初始阶段初诊高血压或初始家庭血压测量者,建议每天早( 6: 00~9: 00 )和晚( 18: 00~ 21: 00)各1次,每次测量2~3遍,连续自测7天,第1天血压值去除,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治疗的参考。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7天者,至少连续测量3天,后2天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评估的参考。2 治疗阶段如果血压稳定且达标则每周自测1~2天,如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则增加次数,每日2次。3 随访阶段如高血压已控制,家庭血压应当每周测1天,早晚各1次;如怀疑高血压未控制或患者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去治疗服药,则应增加家庭血压的测量频率。长期观察,每3个月重复第1周测量的频率,即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7天。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高血压知识百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权威的高血压科普平台,专为高血压患者服务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人类离治愈高血压还有多远?
核心提示:高血压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高血压。对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舒张压每上升10毫米汞柱,因心脏病致死的风险就会加倍。
  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0.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8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41%,患病人数增加约9000多万人,在中国每年有600万人死于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的10月8日即为高血压日,是在1998年,我国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而在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和低龄化的今天,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高血压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患有高血压。对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舒张压每上升10毫米汞柱,因致死的风险就会加倍。然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性的严重健康问题,在最近13年里,只有一款治疗高血压的新药在2007年问世。而已有药物的副作用和患者对药物的抗性也成为限制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仍然是临床上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还有个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习惯也会对高血压产生影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除了服用降血压药之外,适度的体育锻炼、喝和针灸等也有助降低高血压。为此,生物谷小编就这些方面进行一番盘点,希望读者更好地了解高血压,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血压。  1.&Nat Genet:科学家鉴别出44个和高血压风险相关的新型基因位点  Nature Genetics, doi:10.1038/ng.3660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鉴别出了44个和高血压发病风险相关的新型基因位点,相关研究或为开发新型疗法来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希望。  高血压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倾向,大约一半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都归咎于遗传,此前研究中鉴别出的大约60个高血压基因中仅有2%的基因有引发个体高血压的风险。为了鉴别出额外的风险突变体,研究人员利用新型的基因分型实验对超过20万个基因突变体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同时结合了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一些数据。研究者利用外显子组芯片对超过32.7万名个体的基因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他们发现了31个新型的基因位点同高血压发病风险直接相关,同时还发现了钠尿肽受体1的罕见基因突变,钠尿肽受体1是两种名为钠尿肽蛋白的受体,而钠尿肽蛋白能够舒张血管并且控制钠外排,此前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钠尿肽和高血压风险直接相关。  另外,研究人员还利用了一种名为Cardio-Metabochip的实验技术对73项研究中超过34.5万名个体的数据进行分析,该技术能够测定和心血管和代谢特性相关的基因突变,结果研究者发现了66个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有17个新型的基因位点。上述研究中研究人员共鉴别出了4个风险相关的位点,最终得到了44个新型的高血压风险相关的基因位点。  最后研究者Newton-Cheh表示,迄今为止我们发现了许多高血压患者以及超过100个高血压的风险基因,我们推测,仍然有很多个风险基因需要我们去探索;因此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来寻找更多风险基因,并未开发治疗高血压的有效途径提供帮助和线索。  2.&Nature子刊:治疗高血压的新靶点  Nature Medicine, doi:10.1038/nm.4173  日前,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和Afferent Pharmaceuticals公司的研究人员联合发现了一个治疗高血压的新策略。他们治疗高血压的策略不是靶向心脏或者肾脏中的常见靶点,而是将目光转向了位于颈部的颈动脉体(carotid body)。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子刊《Nature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发现嘌呤P2X3受体(Purinergic P2X3 receptor)在患有高血压的大鼠的颈动脉体中水平是正常大鼠的5倍。嘌呤P2X3受体是以ATP为配体的离子通道,能够调节传入神经的敏感度,而ATP正是介导颈动脉体对缺氧状态反应的神经递质之一。当研究人员给患有高血压的大鼠服用一种特异性的P2X3抑制剂后,他们发现大鼠颈动脉体的兴奋程度降低,交感神经活系统的活性下降,大鼠的血压也显着下降 。在高血压患者身上,研究人员同样发现颈动脉体中P2X3水平显着上升。这意味着,以P2X3为靶点的抑制剂可能在高血压患者身上起到降的作用。  3.&Chem & Biol:揭秘治疗高血压的新型靶点  Chemistry & Biology, doi:10.1016/j.chembiol.  近日,一组来自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分子可以对损伤的血管组织实施“抢救”,与此同时该分子还会保护血管的健康;这或为开发副作用较小且高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hemistry & Biology上。  研究者Dostmann表示,在美国,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至少影响着大约三分之一人的健康;当研究者酶类cGMP的靶点蛋白激酶1α(PKG 1α)的原子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时,他们发现,对该结构进行解析或可帮助理解该酶的开启和关闭过程,研究者假设这种酶类不仅可以被天然激活子(cGMP)所调节,而且可以被一系列经过仔细设计的合成肽所调节,随后研究者通过合成并且证实了短链合成肽(S-tides)可以有效调节PKG的活性,S-tides可以激活和PKG 1α激活相关的生物信号组分,从而抑制促进高血压发生的压力诱导所引发的血管收缩。  研究者Dostmann说道,类似于硝化甘油的药物,比如药物伟哥,其最早用于治疗高血压,还有Adempas药物用于治疗;这些药物都可以在上述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所有的药物都可以将细胞内部的cGMP分子维持在升高的水平,相比较而言S-tides却并不能改变内源性的cGMP水平。该研究为开发药物治疗平台提供了关键的一步,研究者Dostmann指出,1α cGMP依赖的PKG和癌症、肥胖、以及多种形式的心血管疾病直接相关,而且涉及该机制的信号通路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药物开发的靶点。  4.&Circulation:科学家史上首次发现高血压在中低收入国家中也较为流行  Circulation, 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5.018912  发表于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历史上首次发现,居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人群或许具有较高的高血压患病率;2010年对来自90个国家超过96.8万名参与者的一项分析报告发现,全世界有超过30%的成年人都患有高血压、而且其中75%的人群都居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血压是引发心脏病和的主要风险因子,同时其也是个体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首要原因,过去的报道显示,高血压的流行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国家不断增长,而且高收入国家却处于稳定或下降的趋势,但研究者却并不清楚高血压在全球的流行差异。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过去131项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利用性别和年龄特异性的高血压流行状况计算了高血压成年个体所居住的区域,同时研究者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全球性的估计;研究者发现:  1)2010年全世界有31.1%(13.9亿)的人群都患有高血压,28.5%(3.49亿)的患者居住在高收入国家,31.5%(10.4亿)的患者居住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从2000年到2010年高血压流行率在高收入国家降低了2.6%,而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却增加了7.7%;3)在高收入国家中,从2000年到2010年相应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高血压的认知度从58.2%增加到了67.0%;治疗率从44.5%增加到了55.6%,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从17.9%增加到了28.4%;4)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从2000年到2010年,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度仅发生了轻微的改善,即从32.3%增加到了37.9%;治疗率从24.9%增加到了29.0%,对高血压的控制率却下降了,从8.4%降低到了7.7%。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可以代表全球大部分人群,但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并没有高血压流行的相关数据,因此这些区域中高血压患者的流行似乎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最后研究者Katherine T. Mills博士说道,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高血压需要被放到公共卫生的优先位置上,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相关的治疗代价;当然这还需要多国进行合作开发出创新性及有效的控制程序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及流行。  5.&IJC: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怎么办?20分钟超声波疗法即可搞定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doi:10.1016/j.ijcard.  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发现,对于顽固性高血压(treatment-resistant hypertension)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对患者前臂进行20分钟的超声波治疗或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相关研究刊登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上。  这项研究中,研究者Katsunori Nonogaki及其同事对招募的212名顽固性高血压且患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其中一组进行20分钟低频率(800赫兹)、低强度的前臂超声波辐射治疗;第二组进行20分钟的500赫兹的低强度辐射治疗;另外两组作为对照进行研究。  研究者发现,相比治疗前而言,接受800赫兹和500赫兹超声波辐射治疗患者机体的血压和脉搏明显下降了,而且相比对照组而言,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也明显降低了,但500赫兹治疗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较为明显,同时进行超声波疗法对患者机体并无任何副作用影响。  研究者表示,超声波辐射治疗改善患者机体血压的分子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我们推测,超声波辐射治疗或许可以抑制患者机体交感神经的活性,从而依靠前臂到机体心血管系统的神经通路来帮助患者降低血压。最后研究者Nonogaki说道,目前我们并没有有效的疗法来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而且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患者而言又非常昂贵,因此利用超声波辐射治疗或许是一种廉价且非侵入性的安全降压疗法,当然后期我们还会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来证实这种超声波疗法的效果。  6. EuroIntervention:难治性高血压,试试超声RSD  近日公布于《欧洲介入治疗》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射频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无反应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而言,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似乎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评估了24例进行过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受试者对射频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无反应。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是经≥3种药物治疗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仍提示平均日间收缩压≥140mmHg,队列中患者主要为男性,平均年龄为63岁,中等心血管风险。患者平均使用近6种降压药,其中约3种已达最大耐受量。  患者在基线时完成了一些了评估,包括用药史、现用药物、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24小时ABPM。患者曾经接受过射频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但是ABPM提示首次治疗后6个月内无反应。在首次治疗后15.3个月时,患者接受了超声手术(PARADISE经皮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受试者完成首次治疗后一直接受门诊随访,直到第二次治疗后的第6个月。  主要有效终点是经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24小时日间收缩压变化。  射频消融去除术需要增加造影剂用量(94.8 mL vs. 67.1 mL;P = .04)和更长的手术时间(85.3 min vs. 59.3 min;P & .01)。两种手术的荧光镜检时间相似;肾交感神经去除术区域的左肾动最大脉血管直径为6.8mm,右肾动脉最大血管直径为6.5mm。受试者均至少存在一处肾动脉≥5.5mm,其中44/48条肾动脉直径≥5.5mm。无患者死亡或发生神经病学并发症、肾功能改变及其他严重事件。  经射频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ABPM提示患者平均收缩压从基线时的161.7mmHg降至了158.5mmHg,而经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患者平均日间收缩压在3个月时降至150.5mmHg,6个月时降至151.6mmHg(P & .01)。事后分析发现受试者24小时收缩压出现了以下变化:基线 vs 射频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P = .87;基线 vs 超声治疗后3个月,P = .02;基线 vs 超声治疗6个月后,P = .02。平均日间收缩压也出现了变化:射频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 vs 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3个月,P = .13;射频治疗后 vs 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6个月,P = .18;超声治疗后3个月 vs 6个月,P = 1。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经肾交感神经去除术治疗后无反应或病情复发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治疗难题,因为选择这类介入性治疗的患者较为稀少。医生在考虑重复介入治疗前需行谨慎评估。超声肾交感神经去除术已经克服了上一代技术的部分不足,例如能量输送。  7.&BMJ:大量摄入或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doi:10.1136/bmj.i2351; doi:10.1136/bmj.i2442  今天,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BMJ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成年男性和女性进行研究发现,大量摄入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以及炸薯条(French fries,法式深油炸法)或会增加机体患高血压的风险;研究人员表示,摄入一份不含淀粉的蔬菜来替代上述饮食方式或可有效降低高血压风险。  但随后的一篇社论文章认为,研究总体的膳食结构和疾病风险似乎比仅仅关注一种食物或营养物质更有意义;土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由于土豆中含有高水平的钾,因此其作为一种蔬菜在美国被划为居民的健康饮食计划中,目前关于土豆和个体患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还没有进行过研究。  因此本文中,研究人员就通过研究揭示,长期高水平摄入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及炸薯条(French fries)是否会伴随个体高血压的发生;研究者追踪了超过20年的3项美国大型研究,其中包括18.7万男性和女性个体,研究人员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了个体的饮食摄入,包括摄入土豆的频率等,随后对参与者进行诊断来测定患者的高血压情况。  在考虑了多个和高血压相关的其它因素后,研究者发现,在女性个体中,相比一个月摄入不足一份煮土豆等食物的个体而言,每周摄入至少四份煮土豆等食物或增加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同时,大量摄入炸薯条(French fries)或可增加男性和女性参与者的高血压风险,然而摄入炸土豆片(potato chips)或并不会增加个体的高血压风险。  研究者指出,摄入一份非淀粉蔬菜来替代煮土豆等食物或可明显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相比其它蔬菜而言,土豆是一种有较高升糖指数(Glycaemic Index)的食物,其可以诱发机体血样上升进而诱发高血压的发生,这或许是本文研究发现的一种合理性解释;研究者认为,上述土豆食物的摄入或许会引发潜在的公众健康影响,他们并不认为将土豆纳入到政府食品项目会对公众健康带来效益,反而他们通过对控制摄食的研究发现,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8.&高盐或高糖饮食会让你快速患高血压  食用是一种水果衍生的糖类,它在许多含糖饮料和加工食品中都存在。在美国和世界各地食用果糖与许多流行病如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高血压都有关。近期一项新研究发现果糖大量存在于美国饮食中,可促使个体快速患上盐敏感性高血压。  “大多数美国成年人会从添加的糖中消耗10%或更多的总热量。”Kevin Gordish博士说。因为在美国的饮食中饮料是最常见的添加糖来源,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该实验将大鼠分为两组,第一组大鼠喂养含有20%果糖的饮用水用来模拟人类软饮料过度消费。第二组大鼠除食物外用白开水喂养两周。在第二周期间,第一组大鼠在它们的饮食中还额外添加了盐。  “第一组大鼠在第二周期间引入果糖和高盐的特定组合从而引起血压迅速增加,导致高血压发生。果糖相关的高血压与增加的钠潴留,减少的钠排泄,以及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盐分的因素减少有关。我们观察到果糖相关的高血压仅仅由有果糖和高盐的饮食引起的,这种饮食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盐饮食。”Gordish说。“在美国饮食中大量摄入的果糖可导致正常大鼠迅速出现盐敏感性高血压。果糖相关高血压明确是由于果糖(而不是葡萄糖)引起的。此外,果糖对肾有不同程度的有害影响,而相同数量的葡萄糖不见得如此。”  这一结果具有广泛的意义,特别是大部分美国人和特定种族如非洲裔美国人都有盐敏感性高血压高发病率。总的来说,这些发现引起人们对美国饮食中盐和果糖的担忧。  9.&AHA 2016:喝酸奶有助于预防女性患高血压  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流行病学与生活会议指出,女性喝酸奶有助于降低血压。女性若每周至少喝5次酸奶则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  AHA指出,高血压易导致民众发生动脉硬化,增加脑出血和肾脏疾病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高血压还会导致卒中和失明。  既往研究指出,奶制品可以减少高危民众患高血压的风险,但很少有长期研究提出酸奶对民众患高血压风险的影响。Justin Buendia博士认为,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评估酸奶对血液影响的研究。  国家乳制品委员会Buendia和同事使用护士健康研究中的第1、2期研究中的数据。参与者年龄为25-55岁,且皆为HPFS研究中的参与者,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18-30年的随访,并发现有75609名参与者患上了高血压。  他们发现,相比每月喝一杯酸奶的女性而言,每周至少喝5杯酸奶的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20%。男性喝酸奶与患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男性摄入酸奶量远低于女性,但这并不表示男性是否喝酸奶与患高血压的风险无关。  研究人员深入探究女性饮食,他们发现,饮食与患高血压密切相关,通过健康饮食可预防民众患高血压,即DASH饮食。DASH饮食富含水果、蔬菜、无脂或低脂牛奶及奶制品、谷物、鱼、家禽、豆类、种子和坚果。  结果表明,相比未采用DASH饮食且饮用酸奶量少的女性而言,采用DASH饮食或接近DASH饮食且每周至少喝5杯酸奶的女性患高血压的风险降低31%。  研究人员还探究了其他乳制品和高血压之间的联系。他们发现日常摄入牛奶和奶酪也能降低民众患高血压的风险,但不如酸奶效果好。  10.&AJOJ:锻炼可改善妊高血压症  American Journal Obstetrics & Gynecology, doi: 10.1016/j.ajog.  近日,研究人员表明,在怀孕期间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可以预防孕妇妊娠高血压症(妊高症)和新生儿体重超标。  马德里理工大学和西安大略大学(加拿大)的一组研究人员对马德里三所公立医院的健康孕妇进行了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目的是为了确定体育锻炼对孕妇妊娠期和胎儿的影响。这项研究是由Rubén Barakat教授领导的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bstetrics & Gynecology》杂志上。  根据大量研究说明,孕妇可操作的预防元素中,锻炼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和容易进行的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锻炼对孕产妇和胎儿健康没有副作用。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对765例健康孕妇进行了研究。试验将382名妇女被随机分配到锻炼组中,另外 383名妇女接受标准治疗。结果表明,不锻炼的孕妇比锻炼的孕妇有3倍的风险患上高血压。同样地,对照组的孕妇有2.5倍的几率生出巨大儿。根据研究表明,相关的原因可能是对照组的孕妇比锻炼组的孕妇有1.5倍的几率超重。  Barakat教授表示:“这些结果证实,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特殊的预防疾病的方法对未来人口的健康状况可产生巨大影响。”  11.&新研究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改善高血压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艾尔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针灸技术治疗高血压可以促进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并且持续时间可达一个半月。这项工作首次从科学角度证明这种传统中医治疗手段对于轻度至中度高血压疾病治疗有益,这提示我们经常进行针灸治疗或许可以帮助人们控制血压,防范中风和心脏疾病风险。  进行这项研究的John Longhurst博士指出,这项临床研究是该领域十多年实验研究的结晶,利用西方的科学思维验证了古老的东方治疗手段,并将中医和西医整合在一起,为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了新的指南。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65名没有接受过任何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身体不同穴位给予电针刺治疗。在其中一组病人中,研究人员在他们的两侧内腕和每个膝盖稍微靠下位置给予电针刺,结果发现70%的参与者都出现可见的血压下降,并且这种血压改善可以持续一个半月。  研究人员还在这一组的部分参与者中发现他们血液中具有升血压和血糖作用的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发生下降,肾素的浓度也发生下降,除此之外,电针刺还能够下调醛固酮的浓度。而另外一组在其他穴位接受电针刺的参与者们,血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12.&Hypertension:中强度锻炼可延缓高血压发展  Hypertension, 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09.135459  最近,高血压已经被世卫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认为是常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幸的是,只有不到45%的患者目前服用降压药物有良好的效果。现在迫切需要找到更有效的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人。  “当前美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天运动30分钟。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到底需要多少锻炼对由于疾病或年龄引起的心脏虚弱的患者来说是既安全又有效的。事实上,不同强度的运动对细胞的影响是未知的。“Deepmala Agarwal博士说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员,他的研究揭示了当高血压患者在锻炼时在细胞水平上发生了什么。  “虽然几十年来锻炼的有益效果众所周知,但长期锻炼对高血压的影响仍不清楚。更重要的是,通过运动发挥作用仍缺乏分子机制。”Agarwal博士说。她致力于研究高血压的相关文章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由于其文章具有新颖性和具有较高意义,她的原稿被《Hypertension》杂志选为评论文章。  Agarwal博士和她的同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长期致力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的运动研究。研究组首次透露,定期的中等强度运动会延缓高血压的进展。离子在高血压的早期阶段可以最大化自己的心脏保护作用。  使用高度复杂的最先进的无线电遥测法和分子生物学工具,她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对与高血压相关的炎性过程具有非常有益的影响。“我们还发现,中等运动的有益影响是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从而导致心脏内一氧化氮水平的增加实现的。”Agarwal博士说。  13.&PLoS Med:科学家首次阐明中国高血压疗法的预期效益  PLoS Medicine, doi:10.1371/journal.pmed.1001860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一项治疗高血压疗法的扩大计划在中国每年或可帮助80万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研究者的预测揭示了,这样的计划应当具有边缘成本效益,可以为患者提供低价必要的抗高血压药物。  中国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子,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大约有3.25亿中国人都是高血压患者,但仅有少一半的个体才知道自身的疾病,而且仅有34%的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仅有28%的患者的目标血压达到了低于140/90 mmHg的要求。  研究者Moran说道,我们利用中国的心血管疾病策略模型模拟了高血压筛查的费用,并且通过预防截止到2025年还不能进行治疗的中国心血管疾病的个体中获得的中国国家基本药物清单、监测及质量调整后的生存时间 (QALYs)等信息,来提供抗高血压的药物;根据这种模型,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亚群或许就可以有计划地节约成本,而治疗携带或不携带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或可帮助每年预防60万至100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这也具有边缘的成本效益,每个个体有助于获得1万至1.8万美金。  大量的假设和数据都会被掺入到模型中去并且或许会限制研究发现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目前研究者评估说,如果患者坚持治疗率(adherence to treatment)下降或药物成本升高的话,这种干预措施的成本效益或许会大幅降低;最后研究者表示,过去很少有研究来评估中国高血压疗法的成本效益,而本文研究中我们首次通过平衡抑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计划及干预措施的成本评估了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益,后期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来阐明在中国高血压疗法的预期效益。  14.&什么?睡得太多or睡得太少都会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中风风险!  近日,来自加拿大多伦多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指出,每每晚睡眠低于5小时或超过8小时的高血压患者或患中风的风险较高。  研究者分析了超过20万美国高血压居民的数据,结果发现,相比每天8小时健康睡眠的个体而言,每晚睡眠低于5小时的个体患中风的风险会高出83%,而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个体则患中风的风险要高出74%。研究者Oluwaseun Akinseye说道,我们非常好奇,因为大量研究显示,不充足的睡眠仅仅会轻微增加个体患中风的风险。然而本文研究却发现睡眠不足增加个体患中风的风险要高出2倍多。  尽管本文研究揭示了高血压患者睡眠持久性和中风风险的关联,其并没有证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联;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都饱受高血压影响,高血压不仅是中风的风险因子,同时也是许多形式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每年在美国大约有80万人患中风,中风是引发个体残疾的直接原因,大部分的中风都是由大脑中血块所引发的。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9年多对将近20.4万高血压患者的国民健康访问调查数据,研究者表示,总体而言在睡眠时间较长的个体中中风风险为14%,不充足睡眠个体的中风风险为11%,而每晚睡眠5—6小时的个体中风风险为6%,健康个体的中风风险为5%。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睡眠量和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但是较少的睡眠量和高水平的皮质醇直接相关,皮质醇是机体中的一种应激激素;睡眠时间较长则和机体炎性化合物释放直接相关连。  15.&Molecular cell:高血压药物开发新契机 单基因调控血压  Molecular Cell, doi:10.1016/j.molcel.  近日,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cell发表了一篇文章,对血压调控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高血压是导致中风,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了解自然状态下身体如何调节血压对于开发治疗高血压的方法策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项研究中,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定位在内质网的多功能蛋白--ERp44缺失小鼠血压低于正常血压,并且在该小鼠模型中循环系统维持血压的重要多肽激素--血管紧张素II其清除速度快于正常小鼠,为ERp44缺失小鼠血压低于正常水平提供了一个合理解释。为确定血管紧张素II为何在ERp44缺失小鼠的血液中清除速度快于正常小鼠,研究人员对细胞内与ERp44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了筛选,并且这种蛋白还能够离开细胞进入血液,与血管紧张素发生相互作用。  经过筛选,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切割类似血管紧张素的多肽的氨肽酶--ERAP1能够在内质网氧气浓度较高时与ERp44结合,并在内质网氧浓度下降时释放入血。在ERp44缺失小鼠模型中,由于ERp44缺失,几乎所有的ERAP1都释放入血,随后对血管紧张素II进行切割,导致敲除小鼠的血压低于正常水平。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系统性感染过程中,血压会急剧下降,而此时,细胞中ERp44表达增加,导致与ERAP1结合增加,降低了ERAP1入血,从而维持了血液中血管紧张素II的稳定,保证血压不会进一步下降。  最后研究人员总结道,目前治疗高血压的策略主要是通过靶向产生血管紧张素II的酶,而该项研究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靶向类似ERAP1和ERp44的蛋白活性也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这项研究对于高血压和相关疾病治疗及药物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6.&研究发现孤独者易患高血压,朋友对健康有益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研究中最孤独的人的血压数值要比不孤独的人的血压数值高30。研究人员说,这表明孤独感同超重和不运动对心脏的危害程度一样。芝加哥大学科学家路易斯-豪克里是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他说“两者的关联程度令人吃惊。”  较早的研究表明1100多万50岁以上的美国人感到孤单、被抛弃或者缺少伙伴,因此国家老年研究院的行为研究项目主管理查德-苏兹曼认为,如果减少孤独感能够降低血压,那么这项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  豪克里说研究结果提醒人们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方法是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做志愿者工作,使自己有用”。  该研究调查了芝加哥地区229名50到68岁之间的男女中老年人,研究成果刊登在3月份的《心理学与变老》杂志上。  17.&少女时期要多吃钾,可以预防高血压  一项新的研究指出,青春期过量的钠摄入并不会导致高血压,而钾的摄入反而会抑制高血压的发生。  目前美国的官方建议是:2-50岁之间的健康人每天的钠摄入量不应超过2300mg,然而来自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Justin R. Buendia医生指出:儿童群体中钠元素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同样不清楚的是充足的钾摄入量是否对年轻群体具有正面的影响。  研究人员采集了来自美国不同州的2185名白人与黑人女孩的健康数据,并通过为期三天的自我饮食报告得出她们在9到17岁之间的日常平均钠摄入量与钾摄入量以及这些女孩在17岁到21岁时的血压指数。
  通过矫正一系列的不相干因素,作者发现这些女孩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与他们青春期的日常钠摄入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然后作者们发现,具有较高的日常钾摄入量(2400mg以上)的女孩相对于较低的钾摄入量的女孩相比具有较低的心脏舒张压与收缩压。其中钾摄入量差异最高的女孩之间其血压差异达到了1.2mm 汞柱。  &这些数据表明钠摄入量对高血压并没有明显影响,所以不必对小孩子以及青少年的那摄入量做严格的限制,&研究者们说道:&然而,日常的钾摄入量对心脏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表明能够避免青少年血压的升高&。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13年间不良反应报告137例成立“新生儿黄疸”门诊从检查到出院仅24-48小时男性癌症风险上升至14.2%容易误导人
对比较聪明的大脑无效孙子如果吃垃圾食品更危险是“热射病“惹的祸病人出院时必留电话
[] [] [] [] [] [] [] []
杜甫死因或是糖尿病并发的酮症酸中毒或心、脑血管病…… []研究表明,长期坐姿不良会导致腰肌劳损发病率增加…… []
均衡饮食是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食含有五大…… []一句话就是保持干爽,不单单是宝宝自身的干爽,生活…… []
保护肝脏健康,远离脂肪肝…… []皮肤传染病不要自行用药,脓包疮莫当成“痱子”…… []
每天吃乳制品会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风)死亡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算高血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