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教育差异作文音乐教育有何差异

【音乐畅谈】2017 ACE素质教育行业峰会,共同来了解中西方钢琴教育差异与启发吧~
12月16日,武晓锋老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了由睿艺杂志主办的素质教育行业峰会。当时场面十分壮观,有不少全国音乐教育创业与投资领域的领跑者前来参加。而老师在此被邀请对中西方钢琴教育差异与启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畅谈。
武晓锋老师一如既往在认真谈论关于中西方钢琴教育差异和启发方面的内容
老师说过:不仅仅是死记硬背,钢琴音乐的学习关键要看方法,如何在一开始就让他能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那都是很重要的。
在提高认知的同时能够感知到弹奏出音乐的快乐
不得不说,伟人看待音乐的角度很是高端
钢琴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帮助也是较大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音乐鉴赏:谈西方爵士乐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看完长很多见识!音乐鉴赏:谈西方爵士乐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看完长很多见识!远逝的风筝百家号一、爵士乐的特点1. 即兴演奏的特点  爵士乐是自发的、多样性的、独立的段落演奏手法,是一些非洲音乐和大部分爵士乐的一个鲜明特点。  2. 节奏切分  这种节奏现象最为人熟知的是重拍出现在非主拍上。爵士乐的节奏律动形态有两种: 一种是平直节奏( Straight) ; 另一种是摇摆节奏( Swing 或Shuffle) 。这两种节奏形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八分音符的演奏方式上,而这一区别也决定了爵士乐的风格。摇摆节奏是建立在每一拍平分三个音( 即三连音) 的基础上。最常见的节奏型是将三连音的中间音省去。以平直节奏演奏的爵士乐主要为拉丁风格的爵士乐,节奏律动以八分音符为基础。3. 和声  即兴演奏是爵士乐的一大特色。但是,爵士乐的即兴不是任意的,而是在一定的和声基础进行框架内的自由发挥。其中约有60% 出自音乐知识,20% 出自创造灵感,10%出自观众的反映,10% 靠的是运气。作为爵士音乐家,他不仅必须具备演奏技巧,还必须掌握大量的有关爵士乐的理论知识。和声语言是最复杂和最重要的部分。  4. 音色的选择  为了增强听觉上的吸引力不断地变化音色的粗糙度、振动频率以及响度。需要指出的是许多萨克斯手在追求音色变化的过程中会倾向于刺耳的影响效果。还值得一提的是,爵士乐小号手和长号手有时候会以“咆哮”的方式来演奏。二、在中国音乐教育课堂怎样融入西方爵士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课堂存在的问题有三方面: 一是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现行音乐教材的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使原本轻松的音乐课堂变得沉闷,情绪低沉;音乐艺术的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浓重,不太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是社会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协调。音乐本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创造力和灵感。三是升学考试的压力是原本应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发现生活之美的灵感的音乐教育,陷入夹缝,而失去音乐本身的意义。1. 从爵士流派中吸取  爵士乐流派众多,新奥尔良爵士最简单易懂、单纯快乐; 摇摆爵士动感强劲,适合年轻人的年龄特点; 节奏较强劲、感情丰富,很容易被接受; 很容易唤起观众听众的情绪; 自由爵士风格激进、缺乏思维逻辑性,也适合容易激动的学生的年龄特征; 对于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无疑不是一个很好的音乐表现形式。中国音乐课堂要想融入爵士乐的教育风格,在中国广泛传播,除了已有的高等院校理论教育体系、面向大众的纯爵士器乐演奏等方式作为依托外,还需要将深受大众追捧喜爱的流行歌曲作为传播载体,更全面地传递爵士乐的精髓品质;适当引入爵士乐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才能达到音乐的渗透之美,真正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热爱生活的道德修养。2. 从爵士特点中吸取  爵士乐相较于其他音乐,其自身有很多独特之处,如:( 1) 即兴演奏或者是演唱; ( 2) 爵士乐节奏的极其复杂性; ( 3) 独有的爵士和弦; ( 4) 独特的音色运用等。由于爵士乐是一种自觉的、自发产生的、富于创造性和表现力的音乐。爵士乐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群体创作过程,如果在中国音乐课堂中加入与爵士乐的相关内容,受爵士乐创作过程的熏陶,势必会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音乐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使其热爱音乐艺术成为一种主动的行为,毕竟创作才是人类的灵魂。三、对未来中西方音乐教育的展望世界上任何一种音乐文化的主体性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开放,交流,融合,这是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本来面目。反观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不足,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自上而下地深入进行音乐教育改革,以更快地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音乐教育,关键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对于中西方音乐教育的未来,有以下几点可能会影响下一代的音乐素养:  ( 1) 对旋律、节奏、和声和乐器学的新型式的实验,反映出新的能源形式和各种新的机械发明对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有利影响。  ( 2) 对音乐的民族性格的更大强调,伴随着更广阔的国际听众,导致所有国家的人民之间更深刻地相互了解。  ( 3) 音乐教育的普及,协助那些在音乐上有天赋才能的人们达到最高的发展。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远逝的风筝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相关文章中西方高校音乐教育比较研究--《大家》2012年11期
中西方高校音乐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中西方高等院校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以及考核机制等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比较,并提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应当积极借鉴西方高校音乐教育的经验,积极实施改革。
【作者单位】:
【分类号】:J60-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艳彬;;[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孔晓飞;;[J];消费导刊;2007年13期
张翃滔;;[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宋珂;;[J];考试周刊;2009年34期
杨维英;;[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文炯;[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杨六栓;;[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10期
赵宏声,孙心韵;[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杨仲华,尤志国;[J];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渊;张琴;;[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郁红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8期
唐成果;;[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王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蔡朝霞;;[J];黄河之声;2007年06期
张卿;;[J];大众文艺;2009年24期
孙韵;;[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05期
周志娟;;[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周艳琴;;[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吴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苗鸿信;;[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宋庆垒;;[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向文;;[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程英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A];中国大众音乐协会首次工作报告(2006年)[C];2006年
黄丽;;[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秦怡;;[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毛理;;[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张尉强;;[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牛世生;[N];吉林日报;2005年
本报实习记者
董大汗;[N];中国艺术报;2010年
文竹;[N];中国文化报;2009年
李晋萍;[N];音乐周报;2005年
吕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方捷新;[N];中国文化报;2008年
安塞县沿河湾中心小学 刘渊;[N];延安日报;2011年
陶格斯;[N];内蒙古日报(汉);2001年
高峰;[N];中国艺术报;2008年
赵易天;[N];音乐周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江文清;[D];四川大学;2004年
赵君;[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周文泳;[D];同济大学;2006年
资利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樊本富;[D];厦门大学;2009年
郝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樊明成;[D];厦门大学;2009年
杨红霞;[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邓达;[D];西南大学;2008年
李咏梅;[D];苏州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孙红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贾晓星;[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谢萍;[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梁愔;[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陈映蓉;[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马静;[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资利萍;[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富宏;[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张波;[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摘 要】现阶段我国少儿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模式简单僵化、教育环境急功近利、教育教学研究不足、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为此,应理性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和经验展开本土化探索,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儿音乐教育的健康生态,努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词】少儿音乐教育;教育规律;本土化;人才队伍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4-0219世纪中后期,受梁启超等进步知识分子发起的思想启蒙运动的鼓舞和影响,各地新式学堂纷纷开设了乐歌课并渐成风行,同时大量的为乐歌课而编创的歌曲如《送别》《两只老虎》等也争相诞生,开启了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先河,正式拉开了我国近代少儿音乐教育的帷幕。民国时期,受蔡元培“美育”思想影响,北上广等城市相继成立了多所专业音乐院校,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素养的音乐艺术人才和教育工作者,为我国少儿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经过历代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的不懈努力,时至今日,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包括道德情操教育、唱歌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器乐教学、音乐创作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等。少儿音乐教育业已成为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专门的教育门类,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一、现阶段国内少儿音乐教育面临的困境我国的少儿音乐教育在继承自身音乐历史发展的特点和精髓的同时,努力吸取西方音乐教育经验,在不断探索中积累和成长,目前可以说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国内少儿音乐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差距与不足,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西方教育模式的本土化努力不足长期以来,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基本采用了西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就总体而言,符合我国自身环境和儿童心理特点的音乐教育模式尚未真正建立。在学习西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简单照搬模仿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界在对先进国家少儿音乐教育经验的系统研究和本土化发展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为缺乏。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生搬硬套西方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么过多注重对儿童音乐技能的培养,要么落入简单的娱乐性歌舞活动,缺乏对儿童音乐潜能的有效挖掘,缺乏对儿童音乐兴趣的培养。这些制约了我国少儿音乐教育启蒙开智功能的发挥,影响了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真正普及发展。(二)急功近利倾向致使少儿音乐教育偏离了其应有的美育本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近现代我国开始重视人才多样化的培养。教育部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国各地初高中将音乐特长的考试成绩纳入升学考试成绩中。各校纷纷成立音乐社团,开设音乐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赛事,开展各类音乐活动。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社会教育中,音乐教育也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众多音乐培训机构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了音乐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全国上下掀起音乐培训的热潮。音乐考级加分制度将中小学音乐教育带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而音乐教育竟然成了竞技性训练。家长付出财力、精力的同时,也逼迫着孩子们奔跑于各培训学校之间。教师为短时间提高学生技艺,拔高学生等级,采取填鸭式的训练,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好音乐基础,忽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更没有时间和精力针对学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学生也盲目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和考级,尽可能多地拿证书、获奖。音乐不再是能带来美的感受,净化心灵与提高修养的一门艺术,而是逐渐异化为通往打开名校大门之路的工具和垫脚石。(三)从教人员缺乏对少儿音乐教育规律的探究在国内的少儿音乐课堂上,许多教师通常更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持,尽力延长儿童的注意力,却忽略了儿童即兴活动的重要性。殊不知,音乐的创造性活动并无对错,整齐划一的重复课本上的儿歌并不是音乐课的意义所在。缺乏对少儿音乐教育的内在逻辑和规律的深入研究,停留在几近机械化的灌输式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事倍功半。老师对每个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一无所知,而孩子们对为什么学习音乐也是一头雾水,这几乎成了国内少儿音乐教学的常态。(四)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当代少儿音乐教育的需要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师资队伍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其一,由于近年来国内音乐教学需求的井喷式成长,少儿音乐教学的从教人员,尤其是社会音乐教学工作者,大多没有机会经过音乐审美素质方面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其二,我国音乐教育经历了近代重理论轻实践,到现今重实践轻理论的转变,至今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未能做到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阻碍音乐教师自身音乐素质的提高。再者,当下致力于儿童歌曲及音乐教材编创的作曲家、音乐家屈指可数,针对儿童心理特点,符合儿童语言、音韵而创作的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使得孩子们对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缺乏兴趣,而对流行歌曲、网络歌曲却了如指掌、烂熟于心。二、思考与建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曾做过这样的描述:“音乐是思维强而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形象以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事物和现象的独特之点。”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指出,儿童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绝不能等闲视之。(一)加强对世界先进国家音乐教育先进经验及其本土化的研究,深入探索适应我国少儿特点实际的音乐教育方法与模式目前世界范围最受瞩目的三大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注重启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潜能,尽可能挖掘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反应能力。课堂上儿童随节奏起舞,随音乐而动,突出即兴活动的重要性。其先进理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但是,基于东西方文化特点、历史发展和社会环境、民族传承和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贯彻于教学实践中,其方法和逻辑都需要展开深层次的探索与总结,从而才能真正建立起适应我国少儿音乐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二)积极营造并净化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少儿音乐素养、有利于少儿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本应是陶冶人格情操的音乐教育堕落为急功近利的工具,严重背离了其美的本真。不仅不利于少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更阻碍了国内少儿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一困局的因素虽然众多,但现行教育体制影响下的社会生态和制度环境,则是最主要的。这就需要政府教育主管机构引起重视,将当下国民教育体系中少儿音乐教育如何健康可持续发展纳入到重要研究课题。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努力提升自身职业修养,并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及考试观念,让家长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增加学习的兴趣并晓之以理。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让学生真正平衡好文化课和音乐特长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出真正的音乐文化氛围。(三)持续推进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传承与推广北京市教委的一项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流行音乐,明确提出喜爱西方古典音乐的学生也占到了一半,而对中国传统音乐感兴趣的学生仅占25%不到。民族的即世界的,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在西方音乐历史上,致力于推动祖国民族乐派发展,弘扬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不胜枚举,他们以本民族歌曲及民间舞蹈为创作基础,结合当代作曲技法勾勒出一幅幅音乐美景,广为流传。上述调查中显示的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冷漠,人们对传统音乐的忽视,反映出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尴尬与困境。当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在借鉴学习西方音乐的同时,对中国优秀音乐文化传统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上述提到的《送别》《两只老虎》等歌曲大多专为少年儿童创作,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作词作曲,词意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脍炙人口,深受广大少年儿童欢迎,并成为经典佳作传颂至今,也是我国宏伟博大的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灿烂珍珠。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尤其是少儿音乐教育,更应着眼于处理好继承、发扬与学习、借鉴的关系,致力于推动具有本民族特色音乐的传承、发展、光大。(四)加强对少儿音乐教育人才队伍的建设,政策鼓励对少儿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少儿音乐题材的创作活动柯达伊教育体系创始人、匈牙利音乐教育家佐尔丹·柯达伊,毕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为儿童编写了上千首训练歌唱、读谱音乐作品,最终形成完整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少儿音乐教育应该让孩子们从音乐中获得认知,并建立起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快乐的自我表达,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好,让孩子们用音乐作为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并且感染他人。而带领儿童进入音乐这个奇妙世界的领路人——音乐教师,更应该是音乐艺术与教育艺术相结合、教育经验与教育理论相结合、音乐演奏与音乐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全面加强国内少儿音乐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少儿音乐教育人才的素质与修养,是攸关少儿音乐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这是历史赋予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们的神圣使命。参考文献:[1]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J].中国音乐学,2002(4).[2]冯亚.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J].人民音乐,2003(8).[3]任程.国内外音乐教育体系对比研究[J].艺术研究,2014(2).[4]陆慧敏.音乐教育的社会性作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5(15).作者简介:朱雨婧(1990-),女,江苏苏州人,浙江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
2016年20期
戏剧之家的其它文章“中外音乐教育差异”的相关资料?_百度知道
“中外音乐教育差异”的相关资料?
关于中外音乐教育模式和发展的异同方面的资料最好有实例说明的越详细越好...
关于中外音乐教育模式和发展的异同方面的资料 最好有实例说明的 越详细越好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匿名用户知道合伙人
中西方音乐教育在学生受教育的各个阶段,在教学方式,社会受重视程度都是不同的,  从小让孩子学习音乐是许多国家的共同趋向。一些音乐教师估计,在我国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学钢琴热为特征的儿童音乐热势头不减,仅上海每年就有约10万琴童。但中外音乐教育的追求不同,家长的期望更不一样。日前在沪举行的“第十届晨兴音乐桥”开营式上,加拿大皇家山音乐学院院长保罗·道尼恩和上音附中校长赵晓生比较了两者的差异。  对音乐的感受比单纯技巧有价值  保罗·道尼恩和赵晓生认为:中国学生很早就进入专业训练,年轻时通常都比西方学生的演奏技巧高;而西方学生对音乐的整体了解和感受,对音乐史和文化背景的知识更多,视野更广;中国学生的独奏能力相当好,西方学生有较多的协奏经验;西方学生阅读新谱的能力稍强于中国学生,但中国学生有非常敏锐的听力,耳朵的训练非常好。  保罗·道尼恩说,在皇家山音乐学院,人们相信人类的精神能通过艺术得到最真实和彻底的表露,他们就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发掘和培养每个学生内在的艺术潜质。而一些内行人反映,我国一些音乐教育机构,往往将音乐教育简化为一种乐器教学和技巧训练,而过度技巧化使学生只会按乐谱弹奏,不能深刻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学音乐不应为了一块“敲门砖”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钢琴训练往往视同“敲门砖”,使之成为升入自认为好学校的捷径。一些专家介绍说,在美国、日本也都有一些父母会让孩子学习音乐,但训练的目的却完全不同。美国父母希望孩子能在艺术训练的过程中获得创造力和感受力,这些孩子今后可能是做医生、律师或宇航员,未必去当一个钢琴演奏家。日本人要求孩子研习钢琴,是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西方音乐差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