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认识钟表的窍门2岁10个月宝宝信门突然高出一个块怎么回事?以前没有!

当前位置: >>
1-2岁宝宝的语言能力逐月看
1-2岁宝宝的语言能力逐月看
  1岁1个月: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
  如果宝宝到了满13个月还不会说话,甚至一个字也不会说,爸爸妈妈不要着急,这并不意味着宝宝智力有问题。只要宝宝会正常发音,能大部分听懂爸爸妈妈所说的话,就是正常的……&&全文
  1岁2个月:宝宝会用自己的名字了
  妈妈会发现,突然有一天,宝宝不再说“妈妈喝水”或“妈妈渴”,而是说“毛毛喝水”或“宝宝渴”,几乎说什么话都带上自己的名字。宝宝对名字的认识和宝宝自我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全文
  1岁3个月:开始喜欢和周围的亲人说话
  尽管宝宝掌握的字词有限,但宝宝可以通过种种非语言的手段、借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15个月的哲哲,看到墙上有一个虫子在爬,还不会用语言告诉妈妈,就拉着妈妈手,指着墙大声说:“妈妈抢,妈妈抢。”……&&全文
  1岁4个月:能理解10~100个词汇,发音不准
  妈妈不要急,这是宝宝在语言学习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宝宝把姥姥叫成“袄袄”,那是因为宝宝还不能准确地发卷舌音宝宝开始使用词汇表达愿望,当他想喝果汁时,会冲着妈妈说“果汁”……&&全文
  1岁5个月:能说出简短的句子
  一岁五个月的女宝宝,40%以上都能把词组合成简短的句子,并说出来;而男宝宝,可能只有20%拥有这个能力。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男孩、女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性宝宝间也存在个体差异……&&全文
  1岁6个月:开始用语言打招呼,如“再见”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使用语言和周围人打招呼。如果客人要走了,宝宝会向客人说“再见”。但有的宝宝不大愿意主动和客人说再见,有时妈妈要宝宝和客人说再见,可宝宝就是不说。宝宝不说的理由只有他自己知道……&&全文
  1岁7个月:分不清“你”和“我”
  一岁七个月的宝宝对人称代词还不能完全理解,当妈妈说“你”和“我们”时,宝宝不能明确知道指的是谁。宝宝不知道“你”就是自己,也不知道“我们”是自己和妈妈。如果把“你”换成宝宝的名字,宝宝就很容易理解了……&&全文
  1岁8个月:最爱说“没了”
  一岁八个月的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较快,平均每天能学会一个新词汇。大约有50%的宝宝能说出90~150个词汇,宝宝所用的词汇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宝宝喜欢模仿父母和看护人说话的内容和语调。现在宝宝最爱说的词是“没了”……&&全文
  1岁9个月:词汇质量大突破
  从一岁九个月开始,妈妈会惊奇地发现,宝宝词汇不但在数量上增加迅速,还有了质的突破。以往宝宝所掌握的新词多是他熟悉的人和物品名称――名词,现在宝宝开始掌握名词以外的词了,如热、冷、脏、怕、走、拿、玩、打等……&&全文
  1岁10个月:叫出熟悉的小朋友的名字
  宝宝能够叫出他熟悉的小朋友的名字,这是宝宝与人交往能力的又一进步。当宝宝离开他所熟悉的小朋友时,偶尔也会叫出那个小朋友的名字。随着宝宝对周围小朋友的熟悉,宝宝渐渐融入幼儿社会……&&全文
  1岁11个月:喜欢直呼父母大名
  宝宝不但知道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还能够告诉其他人。更具有挑战意味的是,宝宝可能会直呼爸爸妈妈的名字。能接受吗?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时,老人常常会认为宝宝没教养。但事实上,这么大的宝宝正经历“直呼其名”的语言……&&全文
  2岁: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
  宝宝用语言表达需求的能力更强了,有能力与父母进行交互式对话了。与此同时,宝宝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父母的赞赏,可极大激发宝宝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全文
幼儿语言发育模式和差异
http://www.sina.com.cn
《郑玉巧育儿百科》
  语言发育模式和差异
  语言发育差异显著
  如果宝宝到了满13个月还不会说话,甚至一个字也不会说,爸爸妈妈不要着急,这并不意味着宝宝智力有问题。只要宝宝会正常发音,能大部分听懂爸爸妈妈所说的话,就是正常的。如果你确认宝宝异常,也不要当着宝宝面说出你的担心。你应该先向医生咨询,如果医生需要看宝宝,你再带着宝宝去见医生。尊重宝宝的感受,对宝宝成年以后的心理健康会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能力发展的两种模式
  如果宝宝说话早,父母就会感到欣慰和骄傲,认为宝宝非常聪明,和宝宝交流起来也容易了许多。如果宝宝说话晚,尤其是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时,父母就会非常着急,心存担忧。如果父母把这些担忧写在脸上,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宝宝也会萌生不安的感觉。如果父母发现自己的宝宝说话比较晚,但其他各方面发育都没有问题,能够听懂父母的话,父母就要坚信宝宝没有问题。有的宝宝是逐渐学习说话的,先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然后会说两个字的单词,以后是几个字词组成的句子。有的宝宝说话是跳跃性的或爆发性的,起初一个字也不会说,一旦开口就能说出整个句子,令父母异常兴奋。
  男孩与女孩在语言发育方面,女孩要比男孩快。很多女孩不到1岁就会说话了,而很多男孩直到2岁才开口说话。女孩的语言表达中枢要比男孩更早成熟,但语言理解中枢,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和思考能力,男孩和女孩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男孩和女孩在语言发育方面的差异尽管有其普遍性,但从现在的趋势上看,男孩和女孩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了。这种差异的缩小不仅表现在语言发育上,也表现在身高、体重、体型、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这或许与现代教育有关,或许与父母对宝宝性别的关注程度下降有关。
  向宝宝简洁清晰地表达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用最简单的语句和宝宝说话,力求简短,表达准确。宝宝听一千遍“妈妈”这个词,自然就会发出妈妈这个音了。尽管这种说法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但宝宝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是千真万确的。尽管宝宝是在父母营造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但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和宝宝说话,也会阻碍宝宝语言的发展。父母应尽量和宝宝进行有意义的交流,除了纯语言外,还要借助身体语言,各种面部表情等语言外的方式与宝宝交流。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力求简明扼要,使用准确清晰的语句。晚上宝宝缠着妈妈不要睡觉,妈妈对宝宝说:“你现在还不睡觉,明天就不能早起,我们就不能早早去动物园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这句话实在是冗长和复杂了。宝宝对时间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概念,不理解妈妈说的今天和明天,更不能理解因果关系。宝宝理解起来不那么费力的说法是:“宝宝睡觉,醒来去动物园。”
  幼儿是语言大师
  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从父母和周围人那里学习来的,幼儿自己也有创造语言的能力,有幼儿特有的语言表达方法。幼儿不但能说出和成人语句相同的话,还能说出与成人语句不同的话,甚至会说出成人没有过的表达方法。这个时期的幼儿,所说的话往往让父母和周围的人捧腹大笑。宝宝会巧妙地把他会说的字、词、句联在一起,来表达他要表达的意思。幼儿所犯的“语言错误”,常常胜过幽默大师。幼儿一旦会说话,掌握语言的速度可以说是飞快的,每天都有新词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每天都能花样翻新地表达他的意思。幼儿在语言发育阶段带给父母的欢乐,比任何时候都多。如果父母能把宝宝在语言发育过程中的有趣语句记录下来,一定会让我们笑声不断。
  聪敏的耳朵像台录音机
父母很难想象,一个字也不会说的宝宝,却能听懂很多话,甚至能听出妈妈的语气。如果宝宝正在那里“做坏事”,妈妈只需用一种制止的声调叫一声宝宝的名字,不用说出具体的事情来,宝宝就能从妈妈的语气中听懂妈妈的意思。当然,宝宝除了听,还会察颜观色。宝宝早在婴儿时期就会看妈妈的脸色了。1岁以后,这个能力有了飞速发展。幼儿的耳朵就像一部优质的录音机,能够录下他能够听懂的所有话语。宝宝接受方言、外国语言和标准语言宝宝喜欢听父母说话,而且能够更多地理解父母的话语。尽管电视广播里的语言非常标准清晰,但宝宝却很难从电视广播中学会更多的词汇和语言表达。即使是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说的话,幼儿理解起来也要比电视广播容易得多。宝宝对音乐的感受宝宝大脑中的听觉皮层形成回路,开始熟悉母语中的发音,听到的词语越多,学说话越快。宝宝开始认真观察他听到过的物体名称,并试图说出来。负责音乐的神经回路与负责数学的神经回路紧挨着,当宝宝听音乐时,负责音乐的大脑神经元皮层被激活,与音乐回路相毗邻的数学回路也活跃起来。这两个神经回路都位于右脑,而右脑是负责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的。所以,开发宝宝的音乐才能可促进宝宝右脑的发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亲子语言交流的正确方式
  语言交流的正确方式
  ● 不必纠正宝宝的语法错误,对宝宝说的话,要采取肯定的态度,尽管有时不知道宝宝在说什么,也不要表现出来。
  ● 只要宝宝在说话,爸爸妈妈就要认真倾听,而不是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予理睬
  ● 爸爸妈妈最好蹲下来,和宝宝的视线在同一水平上,看着宝宝,认真地听宝宝说话,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 自言自语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说明宝宝的内在语言开始萌芽,开始向着思维方向发展,用内在语言指导自己的行为。父母不要打断宝宝的自言自语。
  ● 尽量放慢和宝宝说话的语速,一字一句地表达清楚,该断句时要断句,切莫不间断地一口气把话说完。
  ● 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和宝宝说话,少用虚词和复合句,多用简单句。
  ● 不用奶声奶气的语调和宝宝说话。用洪亮清脆的嗓音和宝宝说话,这样不但让宝宝听得清楚,也养成宝宝大声说话的习惯。
  ● 和宝宝说话时要声情并茂,让宝宝感受到语言的感染力。给宝宝念儿歌或讲故事时要抑扬顿挫,让宝宝感受语言的魅力。
  ● 不纠正宝宝语句的错误并不是让宝宝错下去,而是找机会用正确的语句来表达宝宝曾错误地使用过的语句。
  宝宝会用自己的名字了
  妈妈会发现,突然有一天,宝宝不再说“妈妈喝水”或“妈妈渴”,而是说“毛毛喝水”或“宝宝渴”,几乎说什么话都带上自己的名字。宝宝对名字的认识和宝宝自我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宝宝的这种自我意识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宝宝早在1岁多就出现,有的宝宝要等到3岁才出现。最初,宝宝是使用自己的名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慢慢地,宝宝开始学会使用抽象的人称代词“我”和“我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么大的宝宝还不分“你”和“我”,当妈妈问“你爸爸哪去了”的时候,宝宝还不能把“你”替换成“我”,宝宝会说“你爸爸上班去了”。宝宝还没有形成对你、我、他的认识。当宝宝不能区别你、我、他的关系时,爸爸妈妈没有必要不断纠正宝宝,就让宝宝你、我不分地使用吧,这是宝宝语言发展中一个自然的阶段。
借助身体语言表达意愿
  这么大的宝宝开始喜欢和周围的亲人说话,用极少的字表达丰富的意思。尽管宝宝掌握的字词有限,但宝宝可以通过种种非语言的手段、借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15个月的哲哲,看到墙上有一个虫子在爬,还不会用语言告诉妈妈,就拉着妈妈手,指着墙大声说:“妈妈抢,妈妈抢。”哲哲是奶奶看大的,满口的山东口音,山东话把墙念成“抢”。当妈妈看到墙上的虫子时,明白了宝宝的话:虫子在墙上爬。宝宝通过身体语言,一只手拉着妈妈面朝墙,一只手指着墙(虫子爬的地方),表达他的意思,多么聪明的,多么会用语言的宝宝在宝宝看来语言无处不在宝宝并不像成人那样,主要依靠语言来沟通,对于宝宝来说,语言无处不在。在宝宝看来,一个词和一个声音、一个手势、一个姿势、一个表情完全一样,仅仅是语言的一小部分。宝宝是通过解读爸爸妈妈“无处不在的语言”,来诠释爸爸妈妈的意思,这就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奥秘。果果的爸爸有一天朗读《古文观止》中的一篇名作,读完以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果果立即把书拿过来,翻到一页,叽里咕噜“读”起来,还模仿爸爸的停顿或重音,间或看一眼被他吸引过来的家人,露出自豪的笑容。
   整合听到的词语
  宝宝所说的每一个字词并非都是父母一句句教的,宝宝并非完全复述父母或看护人的话,宝宝会重新把所掌握的字词组织起来。宝宝重新整合了他所听到和他所理解的语言,因此常常说出父母从来没说过的话。宝宝是在潜意识支配和思维控制下使用语言的,就是说宝宝在开口说话前,已经把语言内化了,再经由大脑思维完成,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愿。
   把宝宝有趣的语言记录下来
  宝宝在学习语言阶段,每天都会说出很多有趣的语言,令爸爸妈妈捧腹大笑。宝宝们有趣的语言,有些实在令成人震惊,这么小的宝宝竟然能说出这么经典的语言!多少年过去后,宝宝逗人的情景还能记得起,宝宝说话时,那认真的样子还依稀可见。那是宝宝的发明和创造,因为那不是成年人的语言,只属于那个年龄段的宝宝,等宝宝慢慢长大了,长大的宝宝再也不说他幼时的儿语了。所以,建议妈妈把宝宝所说的有趣的话记录下来,作为珍藏,是你给宝宝的又一份礼物。
  宝宝的词汇量
  这么大的宝宝,半数以上都能够使用8~19个词或类似词,或代表这些词意思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半数以上都能理解100~150个具有代表性词语的含义,半数以上都能理解20多个短语的含义。宝宝能听懂的词语远比能说出的多,当宝宝想表达自己的要求时,不能说出他想说的话,宝宝会有一种懊恼情绪,因而会急得大叫。这一时期宝宝身体语言非常丰富,父母要作出最大努力,了解宝宝身体语言及其他语言形式的含义,帮助宝宝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1岁4个月宝宝的潜能开发
   词汇发音还不准
  这个月龄的宝宝,基本上能理解10~100个词汇,有50%的宝宝能理解近200个词汇,但常常不能准确发音。妈妈不要急,这是宝宝在语言学习阶段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宝宝把姥姥叫成“袄袄”,那是因为宝宝还不能准确地发卷舌音宝宝开始使用词汇表达愿望,当他想喝果汁时,会冲着妈妈说“果汁”,他的完整意思是“妈妈,我要喝果汁”。宝宝常用身体语言和妈妈交流,当宝宝要妈妈抱抱时,可能只是把两个胳膊举起来,并仰头望着妈妈,眼里充满着期望,宝宝完整的意思是“妈妈,我累了,走不动了,抱抱我吧”。
  单词学习高峰期
  1岁以后的宝宝进入语言学习高峰期,一天可以学习约20个单字。所以,如果宝宝今天突然说出一连串的,你从来没听过的词句,并不是件离奇的事。妈妈是否注意到,宝宝说出的语句,并不是在重复你们的,宝宝把听到的语句进行了整合加工,最后变成自己的语句说出来。宝宝几乎可以听懂妈妈所有的话,妈妈不需要再用儿语和宝宝说话,把宝宝当作什么都能听懂的宝宝,用正式的语言和宝宝交流,宝宝会进步更快。
   语言含义越来越清晰
  一天晚上,进进突然坐起来,声音清脆、语音清晰地说:“奶奶撒尿。”我住在另一间卧室里,听得很清楚。进进在叫奶奶,她要撒尿。奶奶急忙让进进坐在尿盆上,进进小便后,很快就又入睡了。这个月龄的宝宝几乎没有了无意识的发音,宝宝的语言含义越来越清晰了。饿了,会清晰地说“饿”或“吃”;需要帮助时,会清晰地叫妈妈。
  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在延长
  语言与宝宝的注意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宝宝语言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妈妈可能发现,宝宝很难静下来,几乎是一刻也不能停歇。宝宝集中注意力时间很短暂,但语言可以增强宝宝的注意力。如果妈妈讲有趣的故事,可以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达5~6分钟。一般来讲,1岁半的宝宝可集中注意力达5~8分钟,2岁左右可集中注意力达10~12分钟,2岁半左右可集中注意力达10~20分钟。妈妈可以尝试一下,什么能让宝宝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给宝宝讲故事,能使宝宝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对周围人的对话产生兴趣
  1岁以后的宝宝,对周围人的对话开始发生兴趣。父母对话或周围小朋友对话时,宝宝会抬起头,两眼盯着说话人的嘴,兴致勃勃地聆听。遇到这种情形,父母不要打扰宝宝,也不要发问:“宝宝在听爸爸妈妈说话呢?都听懂了吗?”这样会让宝宝尴尬或害羞。幼儿从小就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不想让父母知道他的小秘密。父母只管互相说下去,如果知道宝宝在听你们的对话,你们尽量用简单、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你们谈话的内容。宝宝不会长时间聆听你们的对话,很快他就会玩自己的去了。所以机会难得,当宝宝聚精会神地听父母对话时,一定不要干预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
1岁5个月宝宝的智力与潜能
  说出简短句
  一岁五个月的女宝宝,40%以上都能把词组合成简短的句子,并说出来;而男宝宝,可能只有20%拥有这个能力。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男孩、女孩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同性宝宝间也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可能早在几个月前,就能说出10个以上的简单句子,有的宝宝直到现在可能只会说出几个简单句,或只是使用单字表达意思。到了这个月龄,如果宝宝一个字还不会说,就应该看医生了。
  理解物品的归属
  16、7个月的宝宝开始理解物品的归属,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当宝宝看到妈妈的鞋子和爸爸的帽子时,会说出“妈妈鞋”和“爸爸帽”。看到娃娃穿的漂亮衣服时,会说出“娃娃衣”。宝宝还会提起他曾经看到的东西、人、动物和某个事件。如父母带宝宝去动物园游玩时,看到过海豚表演,宝宝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对妈妈说“海豚(顶)球”,尽管宝宝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他的意思,但是妈妈能够理解宝宝说出的这些不连贯字词的意思。语言离不开生活,宝宝就是在分分秒秒的生活中学习母语的。
  说出自己的名字
  宝宝不再说“吃果果”“喝水”“尿湿湿”等没有主语的词语了,而是开始使用简单的短句,“妞妞吃果果”“妞妞喝水”“妞妞尿湿湿”。主语、谓语、宾语都全了。当宝宝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进步,也是认识自己的开始。宝宝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当没有人在身边时,不再像原来那样,见不到妈妈就大哭。
  对上下、内外、前后关系的理解
  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对诸如“在里面、在上面”等空间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还不能运用,这需要宝宝有空间想象力。妈妈可以把苹果放到衣袋里,问:“宝宝吃苹果吗?”当宝宝说吃时,妈妈就指指衣袋:“在妈妈的衣袋里。”如果宝宝去衣袋中掏,宝宝就理解了“在……里”的概念。同样,也可用这样的方式,让宝宝理解“在……上”“在……下”的空间概念。
  通过看,认识物体的特性
  最初,宝宝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同样意义的,仅仅是印刻在宝宝的视网膜上,被记忆到大脑中的影像。后来,宝宝记住了他所看到的物体的名称,把他所看到的物体与抽象的名称联系在一起;再后来,宝宝不但知道他看到的物体叫什么,还知道这个物体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宝宝的视觉、听觉和思维相互配合,使得宝宝初步具备了认知事物的能力。宝宝不但认识了物体的外观,知道它叫什么,是干什么的,还逐渐开始认识物体的本质。比如能够分辨出玻璃和木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玻璃摔到地上会碎,而木头摔到地上不会碎。接下来,宝宝就开始动脑筋,琢磨所观察到的事物或现象。比如看电视,为什么能够看到电视中的人,为什么能够听到电视中的人说话,却摸不着那个人;为什么电视中的人不会抱他;为什么他不能把电视中的大苹果拿过来吃……宝宝就是这样一步步发展起来,学会思考,发现新的问题。
  视觉追踪
  如果妈妈不想让宝宝拿到某种物品,就不要把它放到宝宝可以看到的地方,包括宝宝可以够到的地方。因为这个月龄段的宝宝已经会打开抽屉,拉开橱门,掀起布帘,打开瓶盖,挪动他能够挪动的物体,甚至还会借助小凳子增加自己的高度,去够放在高处的东西。当妈妈发现宝宝拿了不允许拿的东西时,可能会转移东西存放的地点,可不要在宝宝眼皮底下转移。因为,无论你转移的路线怎样曲折复杂,宝宝都能寻踪找出来,这就是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
  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
  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认识自己身体的某些功能了,如耳朵是用来听故事的。但是,宝宝还不能抽象地理解为什么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如果你告诉宝宝,嘴巴是用来说话和吃饭的,宝宝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如果你告诉宝宝嘴巴可以叫妈妈,嘴巴可以喝奶,宝宝是很容易理解的。所以,妈妈和宝宝说话,开发宝宝智力时,不可过度。当宝宝还没有达到那个时期的成熟度时,过早地开发会扰乱宝宝整体有序的发育过程。
  对物品的区分能力
  一岁五个月的宝宝对物品的区分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不但能够区分大部分同类物品,还能区分相近物品,如宝宝知道碗、勺子和水壶是厨房里的物品,它们都属于餐具。宝宝不但会把鞋子放在一起,还知道鞋垫是放在鞋子里的,袜子、鞋子和鞋垫关系密切。
17-18个月宝宝词汇量猛增
  开始用语言打招呼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使用语言和周围人打招呼。如果客人要走了,宝宝会向客人说“再见”。但有的宝宝不大愿意主动和客人说再见,有时妈妈要宝宝和客人说再见,可宝宝就是不说。宝宝不说的理由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宝宝不和客人说再见,妈妈不要硬逼着宝宝说,或当着客人的面批评宝宝没礼貌。宝宝有选择是否说“再见”的权力,妈妈不要轻易剥夺宝宝的“自主权”。这样不但不会教育宝宝有礼貌,也使客人陷入尴尬。其实,宝宝没有任何恶意,恰恰相反,宝宝也许是因为要留住客人才不说再见的。
  词汇量开始猛增
  这个月龄的宝宝,基本上能掌握50~100个词,50%的宝宝能够掌握60~80个口语词汇。从这个月开始,宝宝的词汇量猛增,此后半年,可以说是宝宝词汇量爆炸期。宝宝能够发出20多种不同的音节,这些音节能够组成50多种不同的词或类似词。宝宝说出的句子通常包括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开始向儿童语调发展。在宝宝的语句中,常常有含糊不清的字词,不要苛求宝宝把词句说清楚,没完没了地教宝宝发音,这会导致宝宝失去“学习兴趣”。宝宝现在能发的音节有限,有些字词的发音不够准确是很正常的。随着宝宝对语音的掌握,就能够清晰地说出他想说的词句了。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真正理解一个新词的含义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借助实际物品,以及妈妈说话时的语音、声调、表情、手势,宝宝就能很快明白妈妈所说新词的含义。宝宝最常使用的词汇是日常生活用语。掌握生活用语的数量,每个宝宝间差异不会太大,但对其他词汇的掌握,可能会因环境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如果父母总是喜欢和宝宝讨论问题,让宝宝参与到成人的谈话中,让宝宝更多地听父母说话,而且是针对宝宝说的,宝宝理解和掌握的词汇,就会比较多。
  灵活使用双字句,开始使用三字句
  当宝宝看到物体出现、移动、消失时,会说出这是个什么东西,它怎么样了,它的特性等等。宝宝会要求或拒绝某样东西或某种行为,而且还会问干什么、为什么、在哪里等问题。宝宝用简单的两个字,如我吃、我喝、不睡、拿走等,组合表达他的意思,有90%的句子是恰当的,这充分反映了宝宝学习语言的巨大潜力。宝宝开始使用三字句。无论是双字句还是三字句,还都不是完整的句子,但已经具备了完整句子的雏形,基本上可以表达宝宝的意愿和要求。这时宝宝所使用的词多是实词,省去的是一些虚词、副词、形容词等,所以听起来意思是比较明确的。如宝宝说“吃苹果”,妈妈就非常清楚宝宝的意思,而无需说“妈妈,我要吃苹果”。
  大量借用词语
  宝宝对词语的理解、运用,和人类语言文字发生过程比较相似――用一个简单的、认识的、常见的词,引申、指代、意会、转借,来表达新的意思。比如家里养一条小狗,宝宝就会把所有与小狗相似的都叫做小狗,如小猫、毛绒玩具,甚至把妈妈穿的皮毛大衣也叫小狗。这种现象在1~2岁的宝宝身上最为明显,3岁以后就开始逐渐确切理解一个词的本身含义了。
  说出身体名称
  宝宝能够说出身体所有部位的名称,不但能指出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还能指出其他人的,理解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当妈妈问,用什么吃饭呀?宝宝会指着嘴巴,同时用语言表述出来。耳朵是做什么的?宝宝会告诉妈妈,听妈妈讲故事。宝宝还缺乏抽象理解力,常常喜欢把一个物体的功能用很具体的事情表达出来。
  喜欢自言自语
  宝宝玩耍时,周围并没有人和他对话,但宝宝会自己和自己说话,这时妈妈没有必要打扰宝宝,宝宝是在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宝宝知道,说话能够引起父母的注意,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宝宝喜欢学习说话,自言自语是对语言的整理。宝宝不但喜欢自己说话,还喜欢听别人说话,尤其喜欢听妈妈讲故事,而且喜欢重复听妈妈讲一个故事,尽管宝宝已经很熟悉妈妈讲的故事了,但宝宝仍然喜欢听。这是宝宝学习的基础,学习的关键是练习,宝宝通过一遍遍听故事,练习自己的复习能力,妈妈不要因此而烦躁。
  听和看
  宝宝基本能够听懂爸爸妈妈的话,能够听懂电视里部分幼儿节目中说的话,但很难听懂收音机中的播音,对爸爸妈妈之间的谈话也并不能完全理解。如果爸爸妈妈谈话的内容是关于他的事情,他会停下来听爸爸妈妈谈论他的事情。他是有选择性地听,听他感兴趣的话题,听他愿意听的话语。所以,爸爸妈妈对宝宝的要求并不能全部通过语言来实现,比如危险的东西不能让宝宝动,宝宝几乎从不听妈妈的告诫。如果妈妈要宝宝记住教训,通常采取非语言的方式,比如愤怒、抱开他或拿走东西。
  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宝宝或许还不会说“时间”这个词,也不能理解时间是怎么一回事。实际上,大多数成年人对时间的理解也是非常有限的,父母对宝宝时间概念的培养,也多局限在让宝宝“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常说:“看,都什么时候了!该吃奶了。”在时间问题上,我们总爱表现出“被动”,似乎我们的生活总是被时间追着跑,我们成了时间的奴隶。常给宝宝这样的时间感受和认识,不但不能培养宝宝珍惜、爱护、享受时间的美德,还会引起宝宝对时间的抱怨。长大了,常挂在嘴边的话可能就是:实在没时间!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总是不能充分利用和享受时间。如果到了睡觉的时间,妈妈在催促宝宝上床睡觉时,不要说“你看都几点了”,而要换个说法:“宝宝玩了一白天,一定很开心。现在是晚上,爸爸妈妈和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要上床休息了。让我们甜甜地睡一大觉吧。”妈妈给了宝宝这样的时间概念:白天、晚上、休息时间、玩耍时间、睡觉时间,所有时间都是快乐的。
  分辨物体
  分辨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的宝宝在前几个月就有这个能力了,有的宝宝要晚几个月。尽管宝宝还是时常把不能吃的东西放在嘴里,但这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玩的方式,他知道此物不能吃。宝宝能够分辨出物体的形状,所以宝宝能够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插到不同的插孔中。如果妈妈说过不同形状的名称,宝宝还能按照妈妈的指令,拿起不同形状的积木,准确放入相应形状的插孔中。宝宝喜欢玩橡皮泥,这不但能锻炼宝宝手的运用能力,还能够开发宝宝的想象能力。教宝宝从最简单的物体捏起,如圆形、方形等,逐步发展到复杂的形状。
  模仿能力超强
  宝宝会学妈妈的咳嗽声,如果宝宝曾看过妈妈某种特殊的动作,如捂着疼痛的胃部,宝宝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同时还能模仿妈妈说话的内容、声音和妈妈的表情。宝宝能够集中注意力观看动画片或书本上的图画,并能够记住动画片中的部分内容。记得最清楚的是人物(尤其是小动物)的名字,对故事中的情节有了初步理解能力,如果动画片中的人物哭了,宝宝可能会跟着哭;如果动画片有让宝宝兴奋的场面,宝宝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如蹦跳、鼓掌、欢叫、原地转圈、大笑等。宝宝能够自如地向前走了,也能够跑几步了这时,宝宝可能开始走花样了,可能还会学着爷爷奶奶走路的样子。刚刚学习走路时,宝宝扶着物体侧着走,妈妈喜欢把那时的宝宝称作“小螃蟹”。现在宝宝又开始侧着走,但不用扶着物体了。宝宝还喜欢向后倒着走。这些都是宝宝自由自在的玩耍,花样走能进一步锻炼宝宝的平衡感。
 忍耐力进入低谷
  宝宝懂得越来越多的词汇,自己却难于用语言表达;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在一些问题上想自行其是,但他不能左右;宝宝内心的需求,超过了与人沟通和解释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宝宝看来,周围的人和事物不理解他,不懂得他,由此导致宝宝出现沮丧的心情,无法忍受了,怎么办?反抗,对这个世界说“不”。父母要理解宝宝这种感受――如果一个人什么都看得明白,却不能用语言表达他的意见,心情将是怎样的呢?
  不认输
  宝宝天生不认输。当宝宝搭建的积木发生突然倒塌时,绝对不会就此罢手,会一遍遍地去搭。这时的宝宝靠的不是耐心,而是兴趣和不服输的精神。如果这时爸爸妈妈站出来帮助宝宝,宝宝并不领情,可能还会遭到宝宝拒绝。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宝宝,会因为妈妈的参与而生气,或者把积木扔掉,或用两手胡乱拨拉积木。如果宝宝一遍遍地搭建,但总是在他没有完成搭建任务时就倒塌了,宝宝是否会一直做下去呢?宝宝也会失去兴趣,还有可能生自己的气,把积木扔掉。出现这种情况时,爸爸妈妈怎么办呢?爸爸妈妈任何安慰的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告诉宝宝成功的方法,并演示给宝宝看,或许宝宝不能认真听你讲的方法,也不认真看你的演示。不要紧,关键的问题是让宝宝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处理方法,提高宝宝在困难面前心理的承受能力。凡事都有办法解决,或许宝宝现在不明白这个道理,但宝宝不断接受这样处理问题的方法,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起来。
  学会说“不”
  妈妈是否发现,你的宝宝现在最喜欢说的是“不”。使用“不”的频率也最高,无论该不该说“不”,宝宝都喜欢用“不”来表明他的态度,以表现出他的独立性。宝宝要通过“不”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成熟”,他还要通过“不”来测试爸爸妈妈的忍耐力。爸爸妈妈对宝宝说的“不”越多,宝宝对爸爸妈妈说的“不”也会越多。妈妈对1岁半的晨晨说:“不要动电视!”本来没有注意电视的晨晨,向电视机走去,伸出小手啪啪地拍打起电视机的屏幕。宝宝没有做的事情,妈妈没有必要去阻止,阻止的结果就相当于提醒宝宝去做。
  攻击小朋友
  1岁半的宝宝对小朋友不是特别感兴趣,更喜欢自己独自玩耍,不会和其他小朋友配合做游戏。宝宝之间有攻击对方的潜在可能。妈妈带女儿西西到强强哥哥家玩。强强妈说:“西西刚1岁2个月走得就这么稳了,我们家强强1岁半才开始哈巴哈巴的。”“走得早有什么好处,到处乱动。”西西妈说。“我们宝宝也是,”说到这,强强妈看到儿子正在追西西,顺口说了句:“不要把妹妹推摔了。”话音刚落,强强真的把西西推了个大马趴。强强妈的话,唤醒了宝宝攻击行为的潜在可能,成了宝宝行动的催化剂。至于妈妈用的是肯定还是否定的话语,宝宝才不在乎呢。
  不专心玩玩具
  这个月龄的宝宝,很少有专心致志玩玩具的。如果妈妈想把玩具从宝宝手里拿过来,硬要是不行的,可能会导致宝宝大哭。但妈妈可以用一件很不起眼的东西,比如一张纸、一根小草棍,都能从玩意正浓的宝宝手中,把玩具换过来。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对玩具和物体开始有了自己的选择和喜好,妈妈就不能用一般的东西换回宝宝喜欢的玩具了。宝宝集中注意力时间大约是这样的:1岁6个月的宝宝,对有兴趣的事情,能够集中注意力时间是6分钟左右;1岁9个月的宝宝是9分钟左右;2岁6个月的宝宝是10~20分钟。宝宝对事物的再认能力大概是这样的:1岁以前的宝宝,能再认相隔几天到十几天的事情;1岁以后的宝宝,对事物有了较长时间的再认能力,开始用行动展现初步的回忆能力,因此幼儿很喜欢“藏猫猫”;2岁以后的宝宝,开始出现有意识的记忆,可以记住妈妈的某些指令,并能付诸行动,还可以背诵歌谣和小故事。
  喜欢“藏猫猫”
  与婴儿期不同,宝宝已经能和父母玩真正的“藏猫猫”游戏了。宝宝喜欢把自己藏在柜子后面、衣柜中、门后或其他房间。宝宝更喜欢充当被找的角色,因为这样他可以控制局面。如果妈妈没有找到,他可以主动出来。妈妈在明处,他在暗处。宝宝喜欢被妈妈找到的感觉,被妈妈找到有一种被发现的惊喜。如果妈妈找到宝宝后,把宝宝抱起来,并亲吻宝宝,宝宝会更加快乐,因为又多了一层惊喜。当角色转换时,宝宝多表现出紧张神情,宝宝对把握不住的事情多表现出紧张情绪。如果宝宝不愿意充当寻找角色,妈妈可采取奖励方法。当宝宝找到妈妈时,妈妈抱起宝宝给一个亲吻。如果宝宝没有立即找到妈妈,妈妈可以发出点声音,让宝宝发现些蛛丝马迹,不要让宝宝找很长时间,因为这个月龄的宝宝不喜欢太长时间找不到妈妈的感觉。
  喜欢和父母追着玩
  宝宝喜欢被爸爸妈妈追逐,也喜欢追着爸爸妈妈玩。如果妈妈拉着一只小玩具动物,宝宝会很高兴地追着小动物跑,还会高兴地咯咯笑。如果妈妈追着宝宝,宝宝会有快跑的意念,但宝宝还不能快速奔跑,宝宝的平衡感和对身体的控制力还不很到位,所以可能会摔倒。妈妈切不可惊慌或表现出非常后悔难过的样子。妈妈应鼓励宝宝自己站起来,或把宝宝扶起来,继续和宝宝追赶着玩,让宝宝克服害怕心理,变得勇敢起来。
  这么大的宝宝很容易和成人在一起玩耍,却不容易和同龄的宝宝相互追逐玩耍。这并不是因为宝宝和小朋友不友好,而是因为宝宝还缺乏主动参与意识。成人会主动和宝宝玩耍,引导宝宝进行游戏。当两个宝宝在一起时,会因为相互都没有主动意识,而不能很快一起玩耍。妈妈可通过引导两个宝宝在一起玩耍,让宝宝学会如何分享。
1岁7月宝宝的智能发展状况
  部分理解人称代词
  一岁七个月的宝宝对人称代词还不能完全理解,当妈妈说“你”和“我们”时,宝宝不能明确知道指的是谁。宝宝不知道“你”就是自己,也不知道“我们”是自己和妈妈。如果把“你”换成宝宝的名字,宝宝就很容易理解了。
  喜欢辩论
  宝宝有了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和爸爸妈妈的沟通上,有了不凡的表现,甚至尝试和父母“辩论”。“宝宝吃饭不洗手,是个不讲卫生的宝宝,不讲卫生的宝宝妈妈不喜欢。”妈妈对宝宝讲了这番话。“不,爸爸不讲卫生。”宝宝这样反驳了妈妈。宝宝不但会为自己辩解,还很会转移注意力。“不”是宝宝最喜欢用的一个字,表示自己有自己的主见,是独立性的象征。
  对父母的话作出积极反应
  1岁7月龄的宝宝,开始对父母和看护人的话作出积极反应。当宝宝精力旺盛,心情愉悦的时候,会沉浸在与父母一问一答的游戏中。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但可锻炼宝宝语言运用能力,还能锻炼宝宝思维能力,帮助宝宝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宝宝还不能回答父母提出的所有问题。父母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与宝宝对话,问宝宝一个问题,如果宝宝表现出迷惑不解的样子,就帮助宝宝回答这个问题。
  把父母的话屏蔽掉
  当宝宝正玩得热火朝天,或正在探索他的未知世界,或正在无比激动地去冒险,或正在做一件对他来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的时候,父母的话就不会进入宝宝的耳朵里了,宝宝的耳朵这时就有了屏蔽功能――充耳不闻。宝宝对父母的话常常充耳不闻,但对父母的态度却很敏感。如果父母大喊一声,或态度有些生硬,宝宝就会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父母的脸色。如果父母仍怒视着他,或许会引起宝宝大哭,或许会置之不理,自顾自地继续他的游戏。宝宝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父母的恶劣态度,与宝宝的性格、发育的成熟程度、父母平时的养育方式等有关。但宝宝2岁以前的性格并不能意味以后的发展方向,此时此刻的表现不能证明宝宝将来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图讲故事
  有的宝宝能够对着图书讲故事,尽管不认识字,但宝宝用小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点着画书上的字,讲他已经听得滚瓜烂熟的故事,如同认字一般。宝宝还能看图讲故事,而且常常是自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故事”。
  倒着看图画书
  对于宝宝来说,图画就是不同颜色的图案,除了很简单的实物图(如大苹果、小房子)外,画的内容是什么,对宝宝并无实际意义。宝宝看复杂的图画会不分正反,按照他自己的欣赏和认识来看,或倒着看,或侧着看,我们无法知道一幅图画在宝宝眼中到底是怎么样的。试验发现,宝宝更喜欢对称的、色彩丰富、抽象的图案,宝宝更愿意倒着看图画书。
  注意力与“小电视迷”
  宝宝对电视影像注视时间很短,只有1~2分钟。对电视中播放的内容也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和注视兴趣。父母可能感觉宝宝看了10分钟的电视,但事实上,宝宝对电视的视觉注意时间是极短的,每次仅持续1~2分钟。在10分钟里,会有近10次视觉周期,而绝非像成人一样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看演播内容。这就解释了宝宝为什么喜欢看变化快、色彩鲜艳的电视广告,而不喜欢看变化缓慢的画面。事实上,爱看电视的不是宝宝,而是我们成人。当成人看电视时,无暇顾及宝宝,宝宝唯一的选择就是看电视了。如果父母或看护人能够为宝宝提供更适合宝宝发育的游戏,宝宝就不会对电视感兴趣了。另外,宝宝的兴趣也许在电视遥控器上,按一下按钮就会有新的画面出现,是宝宝感兴趣的地方,宝宝把遥控器当作玩具玩了。
  独自玩耍的时间延长
  幼儿自己玩耍的时间逐渐延长。父母和看护人不在身边,宝宝会独自玩耍15分钟左右。当宝宝发现父母和看护人不在身边时,继续玩下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即使是宝宝非常喜欢的游戏,也不能让宝宝安下心来继续专心致志地玩耍,宝宝会到处找父母和看护人。如果他能够证明父母和看护人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他随时都可以找到他们,他可能会继续安心地玩一会,但独自玩耍时间会越来越短。如果父母和看护人就在他目力所及的地方,宝宝就放心多了,会继续自己玩自己的。所以,父母要想让宝宝自己独自多玩一段时间,最好的方法是让宝宝能够看到父母的身影。
主动寻找喜欢的玩具
  宝宝不但能够自己玩上好大一阵子,还能自己寻找喜欢的玩具。放在玩具架上的、小盒子里的、玩具筐里的,放在房间各个角落里的玩具和物品,只要是他喜欢的、能够拿到的,他都会主动去拿,而无需父母帮忙。如果拿不到他想要的玩具或物品,宝宝会拉着父母的手走到那个玩具跟前,指着让父母拿给他。
  主动获取信息
  宝宝通过各种方法从父母和看护人那里获取信息,以满足需求。宝宝的面部表情变得更加丰富起来,通过扬眉、疑惑的样子、小嘴翘起、瞪眼等表示疑问和不解,来寻求父母的解答。当宝宝拉着父母的手,让父母跟着他走到某一物品前,指着那个物品仰头望时,父母不要再认为,宝宝只是要你告诉他物品的名称,而是希望你给他讲解关于这个物品的知识。
  搭积木的变化
  宝宝很早就会搭积木了,但不同的月龄有不同的搭法。到了这个月龄,宝宝会按照他自己的理解,用积木搭出他所见过的实物。刚刚搭建好的积木,宝宝会毫不吝惜地立即把它毁掉。这就是宝宝的自信,宝宝相信自己能搭建比这更好的,所以妈妈不必担心宝宝没常性,或具有破坏性。宝宝没有这样的精神,就没有创造力。
  模仿就是学习
  到了1岁7月龄,宝宝开始模仿妈妈的细微动作。宝宝不仅通过看、听来模仿,还会经过思考,琢磨父母是怎么做的。比如一个“鸡吃米”的玩具,上紧发条后,鸡头就会一点一点地“吃米”。宝宝想让小鸡继续吃米,就必须上紧发条,但上发条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宝宝开始模仿妈妈给小鸡上发条,可是宝宝的手劲还不能上紧发条,宝宝因此会急得哭起来,或把小鸡递给妈妈,希望妈妈帮助他。这时,妈妈最好是把住宝宝的手,帮助宝宝用力上紧发条。宝宝看到在他的参与下,小鸡又开始吃米了,会获得胜利的喜悦。
  形状感知能力
  宝宝或许在前几个月就开始有了形状感知能力。到了这个月龄,大多数宝宝形状感知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区分三种以上物体形状了。宝宝能够比较准确地把各种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不同形状的缺口放到容器中,最容易完成的形状依次是:圆形、方形、三角形,完成异形形状的速度要相对慢些。
  不断尝试新的方法
  1岁7月龄的宝宝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方面喜欢重复旧的,一方面又不断尝试新的,这似乎是矛盾的,而实际上并不矛盾。宝宝喜欢重复旧的,并非是真正喜欢“老一套”,而是宝宝在学习方面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完成如此庞大的学习任务。在复习过程中,父母也可以帮助宝宝开拓思维,尝试新的方法。当宝宝要推一个较重的物体时,宝宝可能会推不动。这时,妈妈可把这个物体放到小车上,借助轱辘的作用,宝宝就会推动这个物体了。尽管宝宝还不明白其中的奥妙,但却知道了这个方法。宝宝通过认识客观现象和事实,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当宝宝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后,会把这个道理推而广之,用在其他事情上,这就是宝宝的创造能力。
1岁8个月宝宝的语言能力
  最爱说“没了”
  一岁八个月的宝宝学习词汇的速度比较快,平均每天能学会一个新词汇。大约有50%的宝宝能说出90~150个词汇,宝宝所用的词汇多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宝宝喜欢模仿父母和看护人说话的内容和语调。现在宝宝最爱说的词是“没了”。到了这个月龄,有大约30%的宝宝能够使用多字组成的句子说话。尽管宝宝所说的句子还很简单,省去了很多词,但大多数句子是很容易让人听懂并理解的(能够通过宝宝简短的句子想象出宝宝要表达的完整的句子)。宝宝现在的语句就像过去发电报时的电报语,用最主要的词汇说明意思。能听爸爸妈妈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每天睡觉前给宝宝讲故事,宝宝容易入睡。如果妈妈能够挑选很温馨美丽的故事,宝宝就会把美好的故事带入梦境,有时宝宝还会在梦中笑出声呢!睡觉前不要给宝宝讲可怕的故事,越是能引起宝宝恐惧的故事,宝宝越是想听,宝宝和成人一样,也喜欢冒险和刺激。但是不能给幼小的宝宝这样的刺激,不良刺激会诱发宝宝夜啼、吮物癖、眨眼、多动等心理问题。
  学着自己看图书,讲故事
  如果爸爸妈妈常给宝宝讲故事,从现在开始,宝宝就可能给妈妈讲故事了。宝宝所讲的故事,大多是妈妈给他讲过的,但有些情节宝宝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有所发挥。宝宝还会把故事中他喜欢的人物的名字换成他和爸爸妈妈的名字。让宝宝讲故事,对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宝宝会像成人一样像模像样地看书。宝宝最喜欢看画书,有的宝宝却和其他宝宝不同,非常喜欢看字书,虽然宝宝并不认识几个字。没有人知道宝宝为什么爱看字书,也不知道这些字的符号在宝宝大脑中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像唱歌一样说话,像说话一样唱歌
  宝宝积累了很多词汇,如果父母每天都教宝宝认字,宝宝可以认识很多字了,宝宝能用更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就像会走路的宝宝一样,不再满足走路,而是要跑了;会说话的宝宝也不再满足说话,而是要唱歌了。这时的宝宝常常像唱歌一样说话,又像说话一样唱歌。宝宝喜欢念儿歌,儿歌朗朗上口,可以像唱歌一样唱儿歌,也可以像说话一样说儿歌。宝宝能够借助儿歌那简单优美的旋律,记住很长的歌词。宝宝们可能不完全理解儿歌的内容,却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宝宝的兴趣不在内容,吸引他的是儿歌的旋律,以及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当妈妈和宝宝一起念儿歌的时候,宝宝望着妈妈的笑脸,是那样的满足和幸福。宝宝不但喜欢缠着妈妈念儿歌,还喜欢给妈妈念儿歌,以展示他的才能。
  宝宝为什么大喊大叫
  宝宝在爸爸妈妈面前大喊大叫,或发脾气,或摔东西,这不是宝宝性格有问题。当宝宝语言表达能力低于实际思维能力时,宝宝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会急得喊叫,甚至会急得大哭。另一方面,宝宝也会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父母注意力。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要训斥宝宝,蹲下来和蔼地与宝宝交流,表示出对宝宝的理解。可以这样对宝宝说:“妈妈知道,宝宝想告诉妈妈一些事情,但宝宝还小,不能说出宝宝想说的话,不要急,慢慢来。”爸爸妈妈也可试着理解宝宝的意图,问宝宝是不是想和妈妈说这个意思呀?或许宝宝没有完全听懂妈妈的话,但此时对宝宝来说,爸爸妈妈说话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爸爸妈妈的态度。只要宝宝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和理解,就足够了,宝宝就能安静下来,就没有挫败感。
  对自己名字很敏感
  宝宝早就知道自己名字了,在一两个月前,当父母叫宝宝的名字时,宝宝还不能很快做出回应,现在不同了,宝宝对爸爸妈妈的召唤,反应非常快。妈妈话音未落,宝宝就响亮地答应,或跑过来看看妈妈有什么事情找他。不要小看宝宝这个进步,这可是宝宝对听到的、看到的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是宝宝听觉-视觉-大脑-运动觉相互配合、协调的结果。
  会凭经验办事了
  宝宝主要是通过听到、尝到、闻到、看到、触摸到的直接活动和感觉,来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现在宝宝开始通过某种经历举一反三了,比如妈妈曾经告诉过宝宝:点燃的燃气灶会烫手,让他不要把手伸到火上,并把宝宝的小手放到燃气灶旁边感受火的热浪。宝宝把这样的经历输送到大脑中进行编码,当宝宝再次看到燃气灶时,即使燃气灶没被点燃,宝宝也会说烫,不敢把手伸到燃气灶上。宝宝开始凭借经验做事了。宝宝会背诵多少首儿歌,能认识多少生字,能认识多少英文单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有多少见识,有多少生活本领,是否养成了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让宝宝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认识自然,学会分享,与人交流,健康、快乐地成长。
  协调注意力的能力
  协调注意力的能力,是指宝宝一边与小朋友玩玩具,一边听妈妈讲如何玩,并在妈妈指导下进行练习的能力。宝宝需要听妈妈讲话,看妈妈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和妈妈配合,这是宝宝学习知识的基础。如果宝宝缺乏协调注意力的能力,就很难一边听妈妈讲,一边看妈妈如何做,一边按照妈妈的示范去做。
  情绪不稳定
  一岁八个月的宝宝,有时表现得异常乖巧,自己能够和玩具玩很长时间。自己一个人和一大堆玩具,玩得很热闹,嘴里不断说着话,一会儿扮演爸爸的角色,一会儿扮演妈妈的角色,一会儿可能又扮演医生的角色,玩得热火朝天,兴高采烈。可事情不总是这样,不知道哪一天,也不知道为何原因,宝宝情绪会很糟糕,不喜欢周围的一切,甚至会扔掉平日最喜欢的玩具,还可能会哭闹。遇到这种情形,父母和看护人一定要让自己静下心来,无论宝宝情绪怎样糟糕,都不要表现出急躁情绪,更不能训斥宝宝。不要离开宝宝,要陪伴在宝宝身边,不要站着,最好蹲下来,和宝宝保持一个高度,与宝宝视线在一个水平上,用和蔼的表情看着宝宝。如果你想和宝宝说什么,最好说:宝宝现在心情不好,妈妈理解你,我可以帮助你吗?妈妈就在你身边,随时会帮助宝宝的。
  利我与利他
  宝宝不再把什么东西都视为“我的”,已经开始学会分享,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小朋友玩。但这时的宝宝会表现出矛盾心理,既注重自我,又注重他人;既希望给予他人东西,又希望自己独自占有。要培养宝宝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感情,帮助宝宝学会接受他人帮助和乐于帮助他人。不可一味地让宝宝谦让,这样做是不妥的。妈妈常常愿意让自己的宝宝高风格,当两个宝宝在一起时,妈妈常常会让自己的宝宝让着小朋友;当发生物品争夺时,常常让宝宝把东西给对方,以此培养宝宝良好品格。妈妈并不总是出于“真心”,其中有勉强自己这样做的成分。这种情况不少见,其实,不是关键时刻,妈妈没有必要去干涉宝宝,让宝宝自己做出决定是最好的。
 理解位置和时间
  一岁八个月龄的宝宝,对“里”和“外”的理解,主要是基于室内和室外的界定,父母或看护人常常会对宝宝说,我们去外面玩,我们回家里玩吧,宝宝把屋子以外的地方都当作外面。宝宝对里面和外面的理解仅限于此。宝宝要做的事,如果妈妈说明天再做,宝宝似乎能听懂今天和明天的含义。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还不能理解时间概念,也不会推算时间,更不能意识到明天是什么时候。到了明天,宝宝不会记起昨天妈妈说的话,更不能意识到妈妈昨天说“明天再做的事”就是在当下的今天。但宝宝能够明白,妈妈拒绝了这件事。“听话”的宝宝可能会听从妈妈的安排,不再闹着要做这件事了,“不听话”的宝宝可能会因为妈妈的拒绝而哭闹。
  对物品的深入认识
  宝宝对父母经常使用的物品会有更深的认识,如同“睹物思人”。比如,爸爸总是打着领带,当宝宝看到另一个打着领带的人时,会叫爸爸。如果妈妈不理解宝宝的意思,会以为宝宝认错了爸爸。其实,宝宝之所以把别人叫爸爸,是因为他在别人身上看到了爸爸也打的领带,想起了爸爸。宝宝或许还想告诉妈妈,爸爸也有这样的东西。这是宝宝记忆和联想能力的体现。宝宝开始记忆家中东西所放的位置,这有赖于宝宝对空间概念的理解,有赖于对事物存在的认识。这个月龄的宝宝还不能从概念上理解这些,对家中东西的记忆,主要靠的是熟悉程度和机械记忆。当宝宝真正理解了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有了对看不到的东西空间想象力时,宝宝就不会因为看不到妈妈的身影而哭闹不安了。
  对所见东西的联想记忆
  宝宝记忆力增强,开始记忆事情的经过,并能通过联想表达他的记忆。比如爸爸妈妈总是在双休日带宝宝到动物园或游乐场去玩,宝宝就记住了,当爸爸妈妈都不去上班的时候,就会带他去动物园或游乐场。如果哪个周日没去,宝宝可能会表示疑问。当宝宝还不会运用语言和父母交流时,宝宝不会向妈妈发问:为什么不去动物园呢?但宝宝会有所行动。如果每次去动物园都要带上某种东西,宝宝就会拉着妈妈,把这个东西拿出来。如果宝宝不知道这个东西放在哪里,也不会发问,宝宝就会以其他方式提醒爸爸妈妈要去动物园了。
  宝宝没有不好的个性
  父母切莫为宝宝的个性而烦恼,淘气的宝宝和不淘气的宝宝都是好宝宝。千万不能让宝宝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的性格天生就有缺陷,这是对宝宝最大的伤害。如果妈妈总是指责一个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精力充沛的淘气宝宝不是好宝宝,就会使宝宝内心和自己的个性发生冲突,变得不自信,甚至自卑。父母要尊重宝宝的个性,发现宝宝个性中的闪光点。如果父母接受宝宝的淘气,而不是限制和否定,宝宝就会充满自信和快乐。爱好和兴趣可以后天培养,但个性则难以改变。父母不要试图改变宝宝的个性,而是找到适合宝宝个性发展的养育方法,接受、理解、欣赏宝宝,以父母独到的方法、技巧和领悟养育宝宝。
  面对任性的宝宝
  任性不是性格不好的表现,而是成长过程中性格形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妈妈要学会引导宝宝。宝宝常常用任性和倔强考验父母的耐性,父母可要经得起宝宝的考验。做了父母的人都更加有耐心,不就是宝宝磨练出来的嘛!――在超市突然坐在地上大哭,因为他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在小朋友家把小朋友打哭了,攻击行为多于友好行为;
  ――把朋友家的东西弄坏了;――把尿尿在地板上,还用脚踩着玩;――要吃妈妈没带在身边、暂时也买不到的食物……这些问题其实都不算问题,因为这么大的宝宝就是这个样子。一切都很正常,父母不需要感到尴尬和发火。
  培养宝宝分享快乐
  一岁八个月开始,宝宝逐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了。宝宝仍有很强的“我的”意识,不但对自己的东西不放手,还喜欢“侵吞”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没关系,学会“侵吞”小朋友的东西,就离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小朋友分享不远了。培养宝宝良好的品德,要从培养宝宝分享快乐开始。宝宝“侵吞”小朋友的东西,不是品行恶劣的表现,要让宝宝学会和小朋友共同分享食物、玩具和快乐。
  和宝宝一起玩
  宝宝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本领,在游戏中领悟道理,在游戏中体会快乐。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不能离开游戏,各种游戏活动陪伴着宝宝一步步长大,父母不要怕耽误时间,一定要拿出时间陪宝宝玩游戏。购买一大堆玩具,把宝宝扔到玩具堆里,父母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情去了,不算是合格的父母。给宝宝自己玩耍时间,但不能总是让宝宝自己玩,玩具并不能代替父母与宝宝做游戏。父母参与玩某些玩具,会引起宝宝的兴趣,宝宝才知道如何玩。父母多和宝宝在一起,是对宝宝智能最好的开发。
1岁9个月宝宝的语言大突破

  词汇质量大突破
  从一岁九个月开始,妈妈会惊奇地发现,宝宝词汇不但在数量上增加迅速,还有了质的突破。以往宝宝所掌握的新词多是他熟悉的人和物品名称――名词,现在宝宝开始掌握名词以外的词了,如热、冷、脏、怕、走、拿、玩、打等。有至少50%的宝宝会说出120~180个词。到21个月时,会说出200个词的宝宝不在少数。在通往2岁生日的这4个月里,大多数宝宝词汇量都有突破性的进步,如果妈妈有兴趣,可以从现在开始记录宝宝每天说出来的新词,看看一周能说出多少个新词算一算,一个月下来,宝宝增加了多少新词。
  使用句子
  到了这个月龄,有30%以上的宝宝,会把不相似的字词组合成一句话,接下来,能把相互间没有相似和连带关系的几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句话,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说出完整的一句话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当宝宝能够这样运用语言时,表明宝宝对母语的理解已经相当到位了。如果你的宝宝还没有这样的能力,你也不要着急,语言发育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宝宝直到2岁才开口说话,有的宝宝早在1岁就开口说话了。同样是2岁宝宝,有的已经基本上能够使用母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和父母进行简单对话,可有的宝宝还处于名词使用阶段。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进步,说话早的可以用语言表达很多日常需要。会告诉妈妈他要吃饭、要喝水、要小便、要睡觉。宝宝不是从字面上理解字的含义,而是根据他自己的理解,来使用字词或一句话的含义。如果妈妈说该睡觉了,宝宝就会想到和睡觉有关的一些事情,如床和枕头、脱衣服等。妈妈可能有这样的发现,如果每次带宝宝到户外玩都带上小帽子,当妈妈说“妈妈带宝宝出去玩”时,宝宝可能会马上说“戴帽帽”,他把“出去玩”与“戴帽子”联系起来了。如果宝宝要求妈妈带他出去玩,可能会对着妈妈说“戴帽帽”,宝宝的联想能力,有时连妈妈也理解不了。
  喜欢向妈妈发问
  宝宝喜欢跟在妈妈身后,问这问那,妈妈可不要烦,宝宝想知道所有他目力所及的事物,这是宝宝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然,不要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妈妈不能对宝宝的问题敷衍了事,要认真回答宝宝的每一个问题。当宝宝很认真地问问题时,妈妈也要认真对待,从正面回答,并力求准确,语句简明扼要,尽可能地用宝宝能够听懂的语句。不拿宝宝的问题当回事,不用心听宝宝的提问,不认真回答宝宝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会极大地挫伤宝宝。如果宝宝提出的问题你不能作答,也不能敷衍了事或干脆不理宝宝,而是应该勇敢地告诉宝宝,你也不知道。这时,你要放下手中的活计,查阅书籍或网络,找到正确的答案,再认真地回答宝宝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是你给了宝宝一个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宝宝知道,书能够告诉人们知识,让宝宝对读书产生兴趣,培养宝宝的读书习惯和对书的喜爱,培养宝宝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宝宝今后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
  从1数到10
  如果宝宝能够从1数到10,表现真的不错。如果你的宝宝能连续数到几十,甚至几百,那可是值得骄傲的养育成果。如果宝宝只会告诉你他1岁或2岁了,还不会从1数到10,甚至还不会从1数到3,没关系,现在宝宝不会数数,不能说明宝宝智商有什么问题。
  妈妈可通过实物教宝宝认识数字,走在路上,可以问宝宝,停在路边的汽车有几辆?让宝宝数一数,他玩的积木有几块?吃饭的时候,让宝宝根据人数拿碗和筷子。宝宝对抽象的数字还没有概念,对数字的理解是基于实物的认识,只教宝宝抽象地数数,不如通过实物让宝宝理解数的概念。
  背诵完整的儿歌
  宝宝已经能够背诵一首完整的儿歌了。如果你的宝宝只能背诵几句,甚至连一句也背诵不出来,并不能因此而认为宝宝有什么智力问题。有的宝宝很善于思考,不喜欢背诵儿歌;有的宝宝很喜欢朗朗上口的儿歌,教几遍就能倒背如流。这是宝宝间的差异,不能就此认为哪个宝宝聪明,哪个宝宝愚钝。不必过多教宝宝背诵儿歌,拿出更多的时间增长宝宝的见识,让宝宝多看、多听、多说、多思考、多动手、多参与、多运动,幼儿大脑神经突触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交织出更多的网络,是幼儿智能开发的基础,灌输多少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更多的神经相互间建立起联系和网络,这就如同计算机的硬件装备,最好在装备前设定足够的内存条和足够大的硬盘,成品后再升级就没那么容易了。
  有了视觉分辨力
  宝宝能分辨一些颜色了。如果宝宝还不能分辨出红色和绿色,要想到红绿色盲的可能。红绿色盲是遗传性疾病,多见于男孩,如果你有这样的怀疑,请带宝宝看眼科医生。
  宝宝能够分辨出不同的物体,并把相同的物体匹配在一起,这也是宝宝巨大的进步。如果妈妈说,把布娃娃都拿过来,妈妈要清洗一下,宝宝不会把玩具车拿过来。如果妈妈说,把布娃娃和她的东西都拿过来,宝宝会把布娃娃的衣服、鞋子、枕头、被子,连同布娃娃统统都拿给妈妈宝宝开始注视镜中的自己。早在几个月前,宝宝就已经知道镜子中和自己一样的小朋友就是自己。现在宝宝不仅知道镜子中的自己,还开始注视自己的“形象”。当宝宝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戴一顶漂亮的帽子时,就会站在镜子前面打量自己,欣赏自己的美丽。宝宝不但开始欣赏自己的新衣服,还会欣赏自己的身体,如果浴室里有镜子,宝宝洗澡后可能不愿穿衣服,对着镜子照来照去的。如果发现宝宝两只黑眼球不对称,不用着急,这么大的宝宝还不能完全调节眼球的位置。如果宝宝注视某种东西,特别是电视画面,可能会有几分钟两只黑眼球不对称(妈妈管这叫“对眼”)。大多数宝宝2岁后才能很好地调节眼球运动,“对眼”消失。
  回忆见到过的物品并分辨不同
  记忆物品
  宝宝已经能记住他曾感兴趣的事物。如果爸爸让宝宝玩过手机,第二天,宝宝见到爸爸就会想起手机;如果爸爸不给,宝宝可能就会以哭来达到目的了。因此,不能让宝宝玩的东西,千万不要心血来潮给宝宝玩,比如打火机。分辨不同宝宝能够区分物品的大小,比较出不同物品的差别。妈妈说“把大皮球拿来”,宝宝就不会拿小皮球;妈妈说“把布娃娃拿来”,宝宝就不会拿塑料娃娃。这是不小的进步,宝宝不但认识了物体的外观,还能区别物体的材质了。
  盯着看
  宝宝盯着看的次数减少了,但盯着看的时间却延长了,这是因为宝宝注意力时间延长了,探究事物秘密的兴趣大了,“想看个究竟”是宝宝的目的。当宝宝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的时候,父母和看护人不要打搅,让宝宝有个连贯的观察、思维过程,这有助于宝宝注意力时间的延长。 辨别男声和女声
  宝宝对听到的声音开始敏感起来,能够辨别电视或广播中说话的声音,是阿姨(女声)还是叔叔(男声)。开始通过听,接受妈妈的指令,而过去是在听的基础上,要看到妈妈的肢体语言,才能理解妈妈的指令。听妈妈说话的语音和语调,就可以判断妈妈是高兴,还是生气,无需再看妈妈的表情。听到汽车驶过的声音,会告诉妈妈汽车;听到小狗叫声,宝宝知道一定有小狗在他周围。
  模仿声音
  宝宝更喜欢模仿爸爸妈妈说话的语气和语调,如果父母总是用和蔼的口气说话,宝宝说话的语气通常会很平和。如果爸爸对妈妈总是粗声粗气地说话,妈妈对爸爸也是没好气地回敬,宝宝很难和颜悦色地说话。父母是宝宝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胜过遗传。
  音乐喜好
  宝宝对音乐有了自己的喜好,有的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有的喜欢比较抒情的音乐;性格奔放外向的多喜欢高昂欢快,富有节奏感的乐曲;性格娴静内向的多喜欢舒缓优美,涓涓流水般的乐曲。但也有的宝宝,看起来很娴静内向,却喜欢热烈的乐曲。喜欢什么样的乐曲是很个人化的,找不到客观理由,仅仅是喜欢而已。让宝宝多听、多欣赏音乐,是非常重要的潜能开发。每个宝宝都有可能成为音乐家,不要因为父母没有乐感,对音乐不感兴趣,就认为宝宝没有音乐细胞,因而忽视对宝宝音乐的培养。
  辨别声源
  辨别声音来源(声源)也是听力上的技巧,宝宝早在两三个月时就能够辨别声源了,只是当声源偏移角度小于30度时,宝宝就辨别不出差异了。到了七八个月时,声源仅偏移20度,宝宝就能辨别出声源是来自不同方向的。现在,宝宝几乎可以辨别出相差5度的声源偏移,基本上接近成人的能力了。
  用感官探究事物
  如果电视画面中出现令人悲伤的场景,宝宝也会收敛笑容,甚至会陪电视里的人物哭起来。宝宝不是被吓哭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了悲伤。宝宝的情感世界开始丰富起来,视、听、闻、味,都是宝宝探究事物的感官工具。
  “我的”意识减弱
  宝宝有了“我的”意识,说得最多的是“我的”或“这是我的”,这不意味宝宝自私,而是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处于这个时期的宝宝,你很难从他的手里拿走他喜欢的东西。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完善,不再把所有的东西都看成是自己的了,如果告诉他,那是小朋友的东西,宝宝很有可能主动把手中的东西递给小朋友。这也是宝宝学会与人分享快乐的开端。当宝宝常用“我的”说话时,说明宝宝开始注意所属权了,宝宝开始认识某些东西有特定的所属,比如妈妈的鞋子属于妈妈,爸爸的领带属于爸爸,妈妈是不能戴的;如果妈妈把爸爸的领带戴上了,宝宝会直接告诉妈妈那是爸爸的领带宝宝意识到玩具是属于他的,就开始“爱护”自己的玩具了。谁要是拿了他的玩具,或在什么位置发现了自己的玩具,他会拿起来,放到自己的玩具堆里。宝宝会把玩具拆卸得七零八落,表现出对玩具“爱心”不足,但事实上宝宝是通过破坏性工作,探索其中的奥秘。
  开始亲近妈妈以外的人
  宝宝最亲近的人是妈妈,1~2岁宝宝特别依恋妈妈。但快到2岁时,除了继续依恋妈妈外,也开始亲近其他人。经常照顾宝宝生活起居的看护人、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里的兄弟姐妹和周围的小朋友,如果对他表示友好,他会很高兴地和周围人玩耍。如果对他不表示亲近,或不经常和他在一起玩耍,他也不会主动发展密切关系。在人际交往上,宝宝还处于被动状态。
  “绘画大师”
  宝宝已经能画出近似的水平线、垂直线和弧形线,喜欢画小动物等自然界中的实物。宝宝画的几乎都是“象形画”,但我们几乎猜不出宝宝杰作的内容。如果宝宝告诉你他画的是什么,我们就会恍然大悟,越看越是那么回事,并由衷赞叹宝宝的能力。宝宝对事物的看法和想象力,有时真的令我们惊叹不已。好像有一句名言,只有在绘画领域,宝宝的涂鸦之作,直接就是大师的作品。果果画了一个大黑苹果,妈妈问,苹果怎么是黑的啊?果果很认真地说,苹果烂了。原来,放在纸箱子里的苹果烂了几个,奶奶把烂苹果挑出来放在地上,果果蹲在那里看着,奶奶一边挑着,一边嘟囔着,看苹果烂的,都黑了。果果记住了奶奶的话,把他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都画在纸上了,这也是幼儿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
  自己穿鞋脱衣服
  宝宝会自己脱鞋了。宝宝不但会脱鞋,还特别愿意脱鞋,最喜欢光着脚丫满地跑。如果家里是地毯或木地板,随便让宝宝跑好了;如果是瓷砖或石材地面,宝宝脚底受凉可能会引起感冒或腹部不适,给宝宝穿一双稍厚的棉袜。这么大的宝宝不但喜欢脱鞋,还喜欢脱袜子;给他穿几次,他就会脱几次。有的妈妈干脆不给宝宝穿或穿袜筒比较长的,并把袜子掖得紧紧的,防止宝宝脱掉,或给宝宝穿带系鞋带的鞋子,以免宝宝脱鞋脱袜子。大可不必这样,宝宝脱鞋脱袜子也是一种锻炼,没有学会脱鞋脱袜子,也就很难学会穿鞋穿袜子。宝宝还分辨不出哪只鞋穿在左脚,哪只穿在右脚,把鞋子穿反很正常。妈妈无论告诉多少遍,宝宝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分辨出左右;即使穿对了,也是概率问题,因为只有两种可能,或穿反了,或穿正了。不必为宝宝总是把鞋穿反而着急,到时候宝宝就能分辨出左右鞋子了。有30%的宝宝会脱衣服了,但如果衣服纽扣比较复杂,宝宝就很难完成。对于这个月龄的宝宝来说,系带、扣纽扣、拉拉链等操作,都不容易完成,摁扣、粘贴相对比较容易些。
  鼓励宝宝做家务
  宝宝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学做家务,如用扫帚扫床扫地板,用墩布墩地,帮妈妈洗菜,爸爸妈妈做的,宝宝都想试一试。要鼓励宝宝去做,如果父母不让宝宝“添乱”,等宝宝长大了,已经没了帮妈妈做家务的兴趣,那时再着急、再唠叨可就晚啦。
  宝宝每做一件事,每完成你布置的一项任务,都不要忘记表扬宝宝,多赞赏不会让宝宝骄傲自大,夸奖带给宝宝的是兴趣和自信。
宝宝语言联想能力的培养
  理解与联想
  宝宝开始理解妈妈的语言,产生联想并做出相应动作:妈妈说吃饭了,宝宝会主动坐到餐桌旁;妈妈说去幼儿园了,宝宝会拿上自己的小书包;妈妈说要出去玩了,宝宝会带上自己想带的东西。但这么大的宝宝,对妈妈的话并不总能产生相关联想。妈妈要帮助宝宝想到应该做的事,宝宝没想起来,妈妈最好提醒一下,而不要默默代劳。默默代劳,宝宝小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上幼儿园了,问题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宝宝上学了,
  问题就严重了。宝宝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而父母也不知道宝宝需要干什么。老师告诉学生要怎样怎样,父母能整天陪着宝宝上学吗?所以从现在开始培养宝宝语言联想能力,意义深远。等宝宝长大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父母可就有操不完的心了。
  看图说话
  宝宝会看着图画书讲故事,其实更接近看图编故事。因为宝宝所讲的故事,情节常常与画书上的不相符。宝宝对图画的理解不同于成年人,宝宝会用更加自然、纯真的眼光去观赏图画,理解含义,而成人更加现实。看图说话是这个月龄段宝宝学习的重点。实际上宝宝什么也不看,也能凭借自己的想象,编出故事来。现在该轮到父母当听众了,如果父母能够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就是对宝宝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当宝宝讲他的故事时,父母要抱着极大的热情去聆听,学会聆听宝宝的声音,是父母的必修课。许多父母没有耐心,总是说“嗨嗨嗨,说错了”,殊不知自己不够谦虚,用成人的眼光遮盖了童心的世界。长此以往,宝宝会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父母的谦虚,会带来宝宝心智的健康成长,这种关联,要特别注意。
  接受标准语言
  宝宝喜欢父母怎么对他说话呢?
  ● 一字一句,语音清晰;
  ● 更喜欢听妈妈说话,因为妈妈音调高,语句显得清晰;爸爸和宝宝说话时,要尽量提高音调;
  ● 喜欢爸爸妈妈说话重复几遍,因为内容陌生,多次重复可帮助宝宝尽快熟悉语言并学会运用;
  ● 希望爸爸妈妈用简短的话语和他说话;
  ● 把句子简单化,尽可能多用名词;
  ● 最好用一般陈述句和肯定句;
  ● 不喜欢父母枯燥地教他说话,喜欢结合当时的情景。
  叫出熟悉的小朋友的名字
  宝宝能够叫出他熟悉的小朋友的名字,这是宝宝与人交往能力的又一进步。当宝宝离开他所熟悉的小朋友时,偶尔也会叫出那个小朋友的名字。随着宝宝对周围小朋友的熟悉,宝宝渐渐融入幼儿社会。接纳小朋友,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辩论,是宝宝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不要因为怕把家搞乱、弄脏而拒绝其他小朋友来家里玩;不要怕宝宝吃亏而干涉宝宝间的“争斗”;不要担心带宝宝到朋友家做客,宝宝不听话。你的宝宝可能把人家的糖果都装进了自己的衣兜,这有什么可脸红的呢?
  用语言拒绝爸爸妈妈的要求
  这个阶段,宝宝最常说的,可能是“不”“我不要”“我不要吃”“不睡觉”“不洗脸”……宝宝想拒绝爸爸妈妈所有的要求,除非爸爸妈妈的要求,是让宝宝感兴趣的事情。如果妈妈要带宝宝出去玩,宝宝会很快答应;如果妈妈让宝宝睡觉,尤其是睡午觉,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可不是宝宝成心气人,他是在用这种方式体会着“自主”的价值,认识着自己生存的价值。如果宝宝没有机会体会,没能认识到生存的价值,怎么能珍惜生命呢?人生的价值不是长大后才开始认识的,它是一个认识过程,从小就开始的。我们常为长大的宝宝发生人生价值偏移而心急如焚,其实宝宝小的时候,也许就开始偏移了,只是父母没有发现,没能及时纠正和施以正确引导。或许有的时候,父母给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不是很好,这能是宝宝的过错吗?
  声情并茂地使用语言
  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宝宝的发音开始丰富起来,会模仿其他人的语音语调,会通过语调表示发怒和伤心,会通过语音表示出兴高采烈,能够声情并茂地使用语言,会学爸爸的咳嗽声,会哼哼一两句歌词。语言的表达形式,能够充分反映人的情绪。正面情绪的人,说起话来总是声情并茂,激昂文字;负面情绪的人,语言常常是低沉的。宝宝常常大声喊叫,这不是有负面情绪,而是在表达激动不已的心情。
  词汇量
  大多数宝宝掌握了200~300个词汇,有一半宝宝会使用300个以上词汇,有大约半数宝宝会使用3~5个字词组成的句子。多数宝宝能够用说话的方式交流信息。这时,父母对宝宝最好的鼓励就是耐心聆听宝宝在说什么,并认真回答宝宝提出的问题。有大约一半以上的宝宝懂得了“我”和“我们”的不同,妈妈可以帮助宝宝举一反三,理解“你”和“你们”的不同,“他”和“他们”的不同,使宝宝掌握比较抽象的复数和单数的不同,进一步理解数的概念。
  每天给宝宝读书
  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给宝宝读书,对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选择幼儿读物,应注意以下三点:
  ● 不要给宝宝购买过多的幼儿读物,应少而精;书多了,会让宝宝对书没了感觉,少而精会让宝宝对书产生兴趣和记忆;
  ● 给宝宝看的读物,要力求画面清晰,颜色纯正,图案简洁明了,主题突出,要大开本,而非小开本,能让宝宝一目了然。
  ● 为宝宝读的读物,主要在宝宝入睡前给宝宝读,力求故事情节能吸引宝宝,短小精悍,富有童趣,趣味性要浓,而不是知识性浓。
  宝宝对语言的整合能力
  宝宝的语言能力,并非全部来自理解和模仿。如果宝宝的语言全是模仿父母和周围人的,那宝宝说的话就应该和父母的差不多。但事实上,宝宝说话有其自己的特点,无论是从说话内容、说话方式和语气上,都有他自己的特点。儿童确实有自己的语言特点和对语言的特殊理解。妈妈说“不要动,危险!”宝宝说的却是“危险,宝宝哭!”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整合了语言。妈妈警告宝宝不要动,因为“危险”;宝宝模仿了“危险”一词,却把“不要动”改为“宝宝哭”。妈妈以“危险”告诫宝宝,宝宝以“哭”来吓阻妈妈。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应该是令人惊叹的,既有模仿,又有自己的创造。
  辨别说话声
  宝宝在很远处就能辨别出爸爸妈妈说话的声音,还能辨别出两三个他熟悉的人对话的声音,并说出正在说话的人是谁。宝宝拥有了这个能力,就能够借助广播、电视、讲座等形式开始学习了。但是,如果没有选择,泛泛地让宝宝听广播,看电视,那是很难获得学习效果的,甚至可能成为“电视盲”或“电视虫”。所谓“电视盲”,不是说宝宝看不到电视或看不懂电视里的内容,而是说宝宝对电视画面和声音没有感觉,没有反应。看麻木了,还能学到什么呢?这和学生“出工不出力”,坐在课堂上却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是一样的。进家就把电视打开,吃饭、说话、做游戏时都开着,这种做法不利于开发宝宝的感觉能力,应该避免。
1岁11个月宝宝的语言潜能
  词汇和语句
  到了这个月龄, 有一半的宝宝会使用200~300个词汇,能说出3~5个字组成的句子,多数宝宝会用三个字组合的句子,表达他自己所见所闻或感受,比如“宝宝睡”、“他哭了”等。宝宝开始单一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而不再总是借助肢体动作。这时父母可需要耐心聆听,尽量理解宝宝所表达的意愿。宝宝学到了足以让他表达日常生活的词句,语言发达的宝宝,还会说出一些能引起父母注意的词汇,赢得父母赞赏。宝宝对学到的词汇进行最初的整合,派生出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法,这是宝宝建立自己语言系统的重要过程。
  直呼父母大名
  宝宝不但知道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还能够告诉其他人。更具有挑战意味的是,宝宝可能会直呼爸爸妈妈的名字。能接受吗?尤其是家里有老人时,老人常常会认为宝宝没教养。但事实上,这么大的宝宝正经历“直呼其名”的语言、心理发育过程,他的内心感受到的只是能“直呼其名”的胜利喜悦,没有考虑到礼貌,如果宝宝因为这样的探索而遭到训斥,那父母就等着一个懦弱的宝宝守在身旁吧。
  背诵儿歌
  这个月龄的宝宝,注意力能集中10分钟左右。教宝宝念儿歌,背诵诗歌,都是不错的选择。宝宝今天可能把一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几天不重复,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不断拿出宝宝背过的诗歌重复念唱,可强化宝宝的记忆能力。但需要明确的是,背诵不是目的,死记硬背不是开发智力的好方法。多让宝宝见识,多让宝宝听,多让宝宝看,把诗歌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起来,让宝宝贯通感知,才是对宝宝智力最好的开发。
  用语言表达愤怒
  情绪是人信念、价值和规条的综合反映。宝宝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价值指标,当这种价值指标得到或没有得到实现时,就产生情绪了,或高兴、或愤怒。有情绪是正常的表现,一个人没有情绪反应是不正常的。就像钟摆,钟摆不动了,钟表还走吗?宝宝愤怒、伤心的情绪反应,也不能就说是“坏”的。所有情绪都有它正面的意义,包括负面情绪。
  无论宝宝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父母都不能采取压制的方法。特别是当宝宝有负面情绪时,父母要帮助宝宝找到它的正面意义,进而让宝宝把这种负面情绪当作一种必要的经历。当再次出现这种情绪时,宝宝就有能力自己处理了。如果父母压制宝宝,不让宝宝消化这种情绪,宝宝不会因此就没了这种情绪,也不可能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不再产生这种情绪。如果当这种情绪再次出现时,宝宝仍然不能自己妥善处理,逐渐养成了某种性格缺陷,这是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愿意听到表扬,因此听妈妈的话
  宝宝能够听妈妈的话,可不是认为妈妈说得对,或被妈妈的威严吓住了,根本的原因是宝宝愿意听到妈妈的表扬,因为妈妈表扬宝宝时,会非常和蔼可亲,还会有亲吻、拥抱、奖励等多种形式,宝宝愿意享受这些。所以妈妈经常亲吻、拥抱宝宝,给宝宝展现愉快的表情,宝宝心智发育会非常好。
  语言交流能力
  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远大于对语言的表达能力。父母不必因为宝宝说话晚而着急,只要宝宝能够听懂父母说的话,就证明他具有很好的语言能力。当宝宝开口说话时,或许会一鸣惊人,一下子说出很多语句来。宝宝开始喜欢和父母对话,尽管有时词不达意,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受表达能力的限制,不能说出想说的话。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平静地与宝宝继续对话下去,宝宝的表达能力很快会提高。直到2岁,大多数宝宝还是不能理解比较长、比较复杂的句子,更不能表达复杂、多重的意思。
2岁幼儿的智力和行为特点
  语言发展新阶段
  2岁宝宝语言发展再上新台阶,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宝宝用语言表达需求的能力更强了,有能力与父母进行交互式对话了。与此同时,宝宝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父母的赞赏,可极大激发宝宝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
  当宝宝说出一个新词时,父母表现出惊讶的神情,并适当赞许,这对宝宝潜能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个月龄的宝宝,说话的语序已经很少出错了,还会使用不少名词以外的词汇,如不能、受伤、知道、认识、喜欢、生气、高兴等。宝宝能说出不少完整的语句了,如“我喜欢爸爸”“小猫咪受伤了”“妈妈生气了”等。
  独立性和自律能力
  2岁的宝宝独立性不断增强,开始有了自律能力,并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宝宝开始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感受父母对他的情感。但由于宝宝的认知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当妈妈为了避免危险而制止宝宝做某件事时,宝宝感受到的可能是妈妈“不爱他了”。宝宝看到的是妈妈外在的表现,感受到的是妈妈“不友好的态度”。所以,当妈妈要严肃而坚决地制止宝宝做某件事时,首先要告知宝宝“妈妈是爱你的”,这样就会让宝宝的情感发展保持在良性轨道上。
  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
  现在不能只是爸爸妈妈帮宝宝做事了,父母要教会宝宝帮爸爸妈妈做事,教会宝宝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宝宝动手做事的能力,还能培养宝宝热爱劳动的品质。让宝宝参与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的家务事,也是开发宝宝潜能的方法之一。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手眼配合越来越好了,会很耐心地把带小眼儿的珠子一个一个穿成串珠。只要是宝宝想做的事情,几乎都要尝试着去做,尽管有时显得还比较笨拙,但宝宝不会气馁,坚持把事情做完宝宝开始凭借自己的想法,画一些有意义的图画,如月亮、太阳、苹果、香蕉;宝宝还会化解尴尬,宝宝画的香蕉黑乎乎的,妈妈问香蕉长得这样啊?宝宝则诙谐地告诉妈妈,他画的是烂香蕉。
  锻炼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宝从2岁向3岁迈进,这个阶段最重大的进步,就表现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把宝宝玩具放到高一点的地方,当宝宝想要高处的玩具时,妈妈不要马上就把玩具拿下来给宝宝,而是用启发的口气问宝宝,能自己拿下来吗?不要等宝宝回答,你紧接着说,我相信宝宝一定能想办法拿到它。这时,宝宝可能就会把小凳子搬过来,站在凳子上,通过让自己“长高”而拿到玩具。如果宝宝这么做了,父母一定要表扬宝宝,让宝宝尝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产生自豪感。这样愉快的经历,会激发宝宝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无暇顾及“小事”了
  告别婴儿期,刚刚进入幼儿期的宝宝,尽管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还能找到婴儿期的影子,宝宝还会不时地喜欢在妈妈怀里撒娇,用小手摸一摸妈妈的乳头,回味一下吃妈妈乳头的感觉。2岁的宝宝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了,宝宝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愿望要实现,有更多的事情让他感到新奇,有更多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有了更强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强烈的自我意识
  2岁的宝宝有了“自我意识”,最明显的特征是“那是我的”,想从宝宝手里拿到属于他的东西,可要费一番周折。如果不想把他手中的东西给你,不再是把小手高高举起或藏到身后,而是义正词严地阻止你要他的东西。果果“手松”,无论多好吃的食物,多喜欢的玩具,只要有人要,无论是大人宝宝,他都会慷慨地递过去。这是为什么?难道果果没有“自我意识”?一个小妹妹要果果的气球,果果玩性正浓,哪里会舍得给妹妹,可妹妹哭着喊着要,果果默默地递给了妹妹。当果果把头转过来的时候,我看到果果眼里充满了泪水,果果不到3岁,正是“护东西”的年龄,他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出去,是仁义使然。
  需要讲明事情原委
  宝宝会展示很多令父母惊奇的能力,好像什么都懂。有时宝宝也会“混”起来――违拗了他的想法,不答应他的要求等等。教养良好的宝宝,只要妈妈和他讲明事情的原委,他就会像个可爱的小天使,很快乐地接受妈妈的安排。1338
  调皮的宝宝
  宝宝动作之快,简直出乎妈妈意料。放在茶几上的杯子,还没等妈妈拿起来,站在妈妈身边的宝宝,会蹿到妈妈前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撩到地上,看着摔在地上的玻璃碴,稍微一愣,很快就玩自己的去了,全然没有了以往的害怕。
  听懂“不”的含义
  2岁以前的宝宝,妈妈越不让他动的东西,他越要动,那是不理解妈妈的话,是由于妈妈的提醒,宝宝才走到东西跟前。2岁以后的宝宝,可就不这样了,开始领会妈妈的话,知道“不”的含义了。如果宝宝没有听从妈妈的话,这可不是没有听懂,而是就想这么做,以显示他的能力。即使不爱活动的宝宝,到了这个月龄,也不会老老实实呆着不动。
  极强的模仿力
  这时的宝宝,有极强的模仿力,也有极强的模仿欲望,妈妈要干什么,他就要干什么。2岁前的模仿大多是后滞的,或许几个小时后,或许几天后才开始模仿妈妈的动作。现在不是这样了,马上就要行动。如果妈妈拿着墩布拖地,宝宝马上就要抢过来干,成了“小捣乱鬼”。可也有的宝宝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宝宝的模仿力不但很强了,还可以模仿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用锤子钉钉子,有时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但像爸爸一样用锤子钉钉子,还可能用锤子钉其他宝宝认为应该钉的东西。
  合作精神
  宝宝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耍,但还缺乏合作精神,还不懂得和小朋友分享快乐。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为宝宝不合群。父母没有必要煞费苦心教育宝宝,如何与小朋友分享游戏;没有必要劝导宝宝慷慨解囊,把他喜爱的玩具或食物送给小朋友。这会让宝宝有“劣势”的感觉,对哭着喊着要东西的小朋友也没有补益,倒是怂恿了那位小朋友抢占别人的东西。如果宝宝从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没有必要用语言教育宝宝,宝宝还不理解妈妈的语言,妈妈只需说不可以拿小朋友的东西,然后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就可以了。有时,如果妈妈硬逼着宝宝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常令妈妈懊恼和沮丧,因为宝宝就是不听从妈妈的话,甚至会因为妈妈的强迫而号啕大哭。宝宝就是这样任性,不能就此认为宝宝的品德有问题。
赞助商链接
www.leho.com 适合 1 至 2 岁宝宝的语言游戏这个时期是宝宝学习语言最快的时候, 宝宝在短短的几个月中, 宝宝语言会从简单的单词过 渡到完整的句子, 每天...1-2岁宝宝亲子教案。托班亲子教案:小袋鼠 一、亲亲...2、出示家人和幼儿的生活用品,让幼儿看一看、说一...提示家长: 简短的语言游戏可以增进宝宝的语言能力, ...1-2岁早教训练(经典八法)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赶快来看一下吧~ 一岁宝宝已经进入幼儿期,能够自己...更多的语言, 加大孩子的信息量,提高他的思维能力,...书,我帮她们看完 了,我还搜集了一堆宝宝看的图画书,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最后,我决定放下这些大砖头, 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一说,怎么给1到2岁宝宝读 好书。...1-2岁孩子的心理成长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婴幼儿成长心理-1-2岁...和数字方面具备 能力; 18.Seems mat看来比实际年龄成熟...1-2岁儿童早教内容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看爸爸做不倒翁,看 妈妈吹肥皂泡 坚持培养认物问...提高语言交流能力,也 培养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表 现...1​月​到岁​的 暂无评价|0人阅读...第二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会用心注意声音和语言。...又能看 自己手时,可以给他容易握的玩具玩,通过...1-2岁婴幼儿生长监测标准_育儿理论经验_幼儿教育_教育...(全部) 知能力 自己 袜、帽等衣物 东西挑出来, ...情绪与社会行为 开口 观察宝宝能 表达 否用语言表 ...1-2岁宝宝早教儿歌大全_职业规划_求职/职场_实用文档。1-2岁宝宝早教儿歌大全 适合17 个月鲍勃啊的儿歌有许多,多听儿歌可以让宝宝快速学习语言讲话,帮助孩子增加...1/2 相关文档推荐 0-3岁宝宝每月各项能力测... ...题测精细能力应得 15 分;6、7 题测 语言能力应...(8 分) C抬眼观看(4分) D脸全贴床(2分) 以...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孩子加减法窍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