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蜡烛彩色火焰蜡烛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A.降低温度至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江西省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复习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备考集训.doc
文档介绍: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淮安)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B)
2.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
A.水力发电 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3.我国已在南海发现深水气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D)
A.CO B.CO2
C.NH3 D.CH4
4.(;绍兴)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C)
A.有可燃物
B.有助燃剂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5.(;鄂州)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A)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
[解析] 铜丝会吸收热量,导致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蜡烛熄灭。
6.(;青岛)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D)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7.(;重庆)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C)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8.(;西宁)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 可燃物燃烧不但要达到着火点,还要与氧气接触。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一般不能改变。只有含碳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才会生成二氧化碳。
9.(;武汉)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纸张不可燃
B.乙醇汽油属于混合物
C.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
D.可用打火机检查天然气是否泄漏
10.(;雅安)下列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B)
A.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将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1.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B)
A.潮汐能 B.石油
C.风能 D.______煤______
12.酸雨是绿色植物的“刽子手”,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引起酸雨的是(A)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甲烷 D.______二氧化硫______
13.如下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能观察到爆炸现象的是(B)
A.大理石粉 B.面粉
C.***化钠粉末 D.______煤粉______
14.(;广东)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图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①______隔离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______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______,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______盖上锅盖(加大量青菜)______。
15.(;大连)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______热量______。煤还含有少量的______硫______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沸点_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______汽油(煤油等)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CH4___+___2O2CO2___+2H2O______。
16.(;南京)资源、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______煤______、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CH4______ (写化学式)。
(2)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请写出这两种气体的化学式并标出元素的化合价:______O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______B______。
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燃烧,火焰为淡蓝色
氢气能支持燃烧
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显酸性
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17.(;兰州)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化石燃料是一类重要能源,它包括煤、______石油______和天然气。
(2)煤作为燃料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①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除了考虑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还要考虑_____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__。
②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AC______(填序号)。
A.腐蚀大理石的现象
B.是由二氧化碳引起的
C.酸化土地
③为减少污染、治理“雾霾”,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相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______1∶1______。
④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的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的应用前景。请将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______2N2______。
18.(;宜昌)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下:
(1)吸收塔中,1
内容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件大小:661 KB
下载次数:为什么铅丝绕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而铜丝绕成的不会?
为什么铅丝绕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而铜丝绕成的不会?..^^..不好意思..问题没说清楚..是将铜圈加热后照在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我先说明几个事实:1.铅的熔点327.502℃2.铜的熔点.2℃3.蜡烛外层火焰温度300℃罩上铅丝圈,蜡烛熄灭,因为铅丝导热,吸走热量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弯曲成螺旋状是为了吸收更多热量.罩上加热后的铜丝,蜡烛不会熄灭,因为蜡烛和加热后的铜丝不存在大的温度差,铜丝吸收热量少或不吸热.(从别处看到的,这里引用下,引用网址在下面)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为什么铅丝绕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而铜丝绕成的不会?》相关的作业问题
第一个括号里的回答正确,第二个不正确,一个是蜡烛燃烧,因为铁丝圈温度升高之后,不会再从蜡烛吸热,蜡烛就不会灭. 再问: 那您的意思是答案错了? 再答: 答案感觉不对,楼下的回答很好,这个题问的角度不够明确,不应该总在一个方面提问题。
B做这种题目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不同,ACD都是说可燃物温度降低了(或说热量被金属丝吸收了,一个意思),只有B说温度升高了(只有可燃物温度降低才会让周围空气温度降低),那么答案就是B了.
灭火要有其中之一的条件1隔绝氧气2使物体降温至着火点以下3出去可燃物因该是粗铜丝有良好的导热性,导致蜡烛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蜡烛熄灭,因为铜丝导热,吸走热量使蜡烛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弯曲成螺旋状是为了吸收更多热量.加热后则不会熄灭,因为蜡烛和铜丝不存在大的温度差,铜丝吸收热量少或不吸热
是上八年级吧,;铜受热和氧气反应,消耗了氧气,所以蜡烛缺氧熄灭,加热后的铜丝表面生成氧化铜,再罩在蜡烛上不和氧气反应
答案是B,因为1、正是因为“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所以才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所以“火焰很快就熄灭了”.2、“火焰很快就熄灭了”的原因是“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所以“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持续升高”不正确,应该是开始时升高,然后降低,以至于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由以上分析可知D也是正确
交流电路,电流I=U/Z,Z为阻抗,阻抗包括电阻、感抗和容抗,本题中电阻极小,没有容抗,感抗=2πfL,L为电感(H),f是频率.
铜不但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且传递热量的本领也是顶呱呱的.当铜丝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时,火焰的热量大部分被铜丝带走,结果使蜡烛的温度大大降低,当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90C)时,蜡烛当然就不会燃烧了.
是由于铁丝的导热性较好,蜡烛火焰附近的温度较低,火焰熄灭.这个题一般用的是较粗的铜丝来做实验的,答案是这样的····· 铜不但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而且传递热量的本领也是绝对的.当铜丝罩在燃着的蜡烛上时,火焰的热量大部分被铜丝带走,结果使蜡烛的温度大大降低,当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190C)时,蜡烛当然就不会燃烧了.
降低温度,因为铁传热快,会把热量很快传走铜丝,铅丝一样的 再问: 那有些说法是说铁与氧气反应所以减少氧气是错误的? 再答: 铁没有燃烧,不消耗氧气,即使有氧化还原反应,那也只是铁表面发生的很少一部分反应,耗氧量极少
读完下面表格中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你就会明白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及应用:物 距(u) 像的性质 \x05像 距( v ) 像物位置关系 应用举例u > 2f\x05倒立、缩小、实像\x05f
过A做面α的垂直线,交面α于E,则∠ABE=30°,∠ACE=45°令AE=a,则AB=2a,AC=√2a,由勾股定理得:BC=√6a在直角△ABC中,S=1/2AB*AC=1/2BC*AD,则AD=2a/√3在直角△ADE中,由勾股定理的:DE=(√3/3)a则,tan∠ADE=AE/DE=a/(√3/3)a=√3所
在适当位置可以看到4个像
根据正方展开图的11种特征,图1、2、4都不是正方体展开图,图3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3-2”结构,正方体六个面中,如果有2个面写有“3”,围成的正方体的图形任意上抛,落下后数字“3”朝上的可能性是13.
可以参考打火机里面有弹簧,就相当与你说的线圈.但是火烧不进去一样.只会在外面形成火焰.当线圈罩上去之后周围的氧气不能及时补充进来.而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线圈围起来,就相当于形成一个隔氧区,在火焰没有足够氧气支持的情况下,他就会熄灭.
把一根长 62.8米 = 6280 厘米 的铜丝,绕在一个直径是 4厘米,即一圈周长为 3.14×4 = 12.56 厘米的圆形线圈上,则至少要绕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用冷烧杯罩在蜡烛上方可以使产生的水汽迅速冷凝成水珠,使得生成水显现明显,当然用热烧杯显现就非常不明显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13讲 燃烧和灭火.doc 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第13讲 燃烧和灭火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13讲 燃烧和灭火、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选择题
1.(2016,威海)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燃烧一定有火焰
B.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
C.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2.(2016,云南)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
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3.(2015,永州)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A)
A.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D.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4.(2016,西宁)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5.(2016,湘潭)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6.(2016,鄂州)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A)
A.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清除了可燃物
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
7.(2016,岳阳)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C.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D.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8.(2016,扬州)扬州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C)
A.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B.绿色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D.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9.(2015,威海)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二、填空题
10.(2016,广东)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①和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
①__(阻断)隔离可燃物__;②__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__。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__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__,__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__,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__盖上锅盖__。
11.(2016,自贡) (1)人类离不开能源。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石油__、天然气等。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ABC__。
A.风力发电   B.太阳能飞机   
12.(2015,巴中)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烧杯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空气__。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
13.(2015,河南)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_+_2O2CO2_+_2H2O__;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产物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的热值高等)__(答出一条即可)。
14.(2015,烟台)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CH4+2O2CO2+2H2O__。
(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567页266页512页319页335页514页338页463页529页212页2017广东中考试题研究化学复习:第16讲 燃烧与灭火 能源 (2份打包)-学科网
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2017广东中考试题研究化学复习:第16讲 燃烧与灭火 能源 (2份打包)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预览已结束,查看全部内容需要下载哦~
第16讲 燃烧与灭火 能源
(分值:41分 建议时间:3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钟)
1. (2016扬州)下列为“禁止烟火”标志的是(  )
2. (2016自贡)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2016鄂州)如图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
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 清除了可燃物
C. 降低了着火点
D. 隔绝了氧气
4.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食物腐败,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三种现象变化的共同点是(  )
①有热量放出 ②能发出光 ③有氧气参与反应 ④反应速率很快
5. (2016无锡)氢气是一种理想的
压缩包中的资料:
第16讲 燃烧与灭火 能源 练习册.doc
第16讲 燃烧与灭火 能源.doc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审核人:化学孙健
扫一扫手机阅读更方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蜡烛火焰那一层最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