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论文温和上涨会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发改委澄清CPI言论:物价温和上涨 不会出现滞胀(图)_网易新闻
发改委澄清CPI言论:物价温和上涨 不会出现滞胀(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针对近日某报刊发表的《机构预测5月CPI涨幅超3%短期通胀压力继续增大》,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6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中专家对CPI涨幅的预测以及中国经济可能出现的滞胀没有事实依据,今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温和上升的格局,实现全年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
  据了解,该篇报道引用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预计“下半年通胀压力巨大,预计CPI涨幅在7%左右”的观点作为“物价步入快速上行期,近期一轮快速上涨的开始”的论据。对此,该发改委负责人认为这一判断“并无事实依据”。他分析说,按照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去年涨价的滞后影响,即所谓的“翘尾”因素;二是今年以来的新涨价因素。据测算,去年涨价对今年下半年“翘尾”的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如要达到7%左右的涨幅,新涨价因素应达到5.7个百分点,某些月份的同比涨幅将接近或超过10%。而物价形势十分严峻的2007年、2008年,新涨价因素也不过3.1个和2.5个百分点。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刚刚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复苏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巩固,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与2007年、2008年相比,不存在作为主要食品的猪肉供应大幅下降,或者类似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那样严重的自然灾害,要实现两倍于2007年、2008年的物价增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此外,对于文中引用德意志银行某经济学家“中国GDP走势未来会下降3%,但同时物价依然会继续快速上涨,这样的一个倒挂会让人感觉起来像是滞胀”的观点,以及申银万国某宏观分析师“如果经济减速、通胀加速即为滞胀的话,我们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预期到今年将是滞胀局面”等观点,该负责人回应说,这些观点也是不准确的,极易引发社会误解和混乱。
  他表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升2.2%,呈现出经济高速增长,而物价涨幅相对温和的局面。从全年来看,由于去年下半年基数较高,我国GDP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即使比目前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GDP增速仍有8.9%,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高的速度,不能称之为“经济停滞”。从物价走势看,尽管今年个别月份CPI可能突破3%,但受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信贷投放较上年回落,重要商品库存充裕等因素影响,只要严格落实中央各项政策,不断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实现全年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因此,今年我国将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温和上升的格局,不会出现所谓的“滞胀”。
  该负责人最后还建议,专家在对经济和价格走势发表预测评论时,要做深入的调查分析,慎重作出判断,不要仅凭主观臆断就在媒体上发表相关言论。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则无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者或是投资咨询人员,都是不可取的。
本文来源:中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第03版:要闻·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回顾 &
温和上涨或成今年物价主旋律
人民日报海外版
  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份,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1%;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全年来看,2016年,CPI比上年上涨2.0%,PPI同比下降1.4%。对此,专家指出,2016年,物价走势总体温和,其水平仍处于合理区间,完成了全年物价调控目标。进入2017年,在中国经济将继续企稳的大环境下,物价走势还将会保持基本稳定,温和上涨或将成为常态,但通胀压力并不会明显上升,仍将处在可控范围内。  完成目标符合预期  2016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关于回落的原因,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对比基数相对较高的影响。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涨幅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涨幅由上月的15.8%回落至2.6%,对CPI的影响减少了0.30个百分点,是同比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纵观2016年全年物价水平,走势温和是其显著特征。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年有7个月CPI同比涨幅处于“2”时代,5个月处于“1”时代。  “2016年GDP增速预计将在6.7%左右,全年经济企稳态势明朗,以此来看,物价温和上涨的走势与宏观经济整体走势十分契合。同时,就物价水平本身而言,2016年CPI涨幅显著低于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任兴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涨势延续幅度有限  进入2017年,物价又将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任兴洲表示,在中国经济将继续企稳的大环境下,2017年物价走势还将会保持基本稳定,温和上涨或将成为常态。相比于2016年,2017年全年CPI应该会有所上涨,预计CPI同比涨幅会保持在2%以上,但上涨幅度将有限,控制在3%以内应该没有问题,物价总体水平有望继续处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2017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使整个食品的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基于食品价格主导的CPI的涨幅在2017年仍然会保持一个温和、平稳的基本走势。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经济蓝皮书》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CPI涨幅分别为2.0%、2.2%、2.3%和2.4%,呈现逐季上涨的发展态势,2017年全年CPI涨幅为2.2%,依然处于温和上涨阶段。  通胀压力依旧可控  物价持续的温和上涨及PPI的快速回升引发了社会关于2017年通货膨胀压力的担忧。对此,任兴洲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有必要对通胀保持适当的警惕,谨防其对中国经济回稳向好造成不利影响。但2017年物价上涨仍将会处在可控范围内。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看来,虽然2017年CPI比2016年上涨压力会大一些,但总的来讲不会成为一个太大的问题。所谓的通胀没有那么快、那么高,2017年的CPI将呈现弱通胀走势。  关于可能影响通胀的PPI,张立群表示,2016年第四季度的PPI涨幅明显加大,进入2017年,由于我们的供给恢复增加能力较强、需求恢复则较为平稳,2017年大宗商品包括主要生产资料的供求关系都会逐渐趋于平衡。因此,整个PPI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涨幅加大之后会平稳下来,不会造成大的通胀压力。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物价温和上涨不会带来通胀压力_宏观经济_财经要闻_顺发财经
热门推荐:
行业推荐:
机构推荐:
名家推荐:
全球行情:
当前位置 >
> 物价温和上涨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物价温和上涨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发布时间: 10:01来源:admin字号:
国家统计局9日将公布1月物价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全年物价将维持温和运行态势,通胀压力不大,为宏观调控留足空间。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国家统计局9日将公布1月物价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全年物价将维持温和运行态势,通胀压力不大,为宏观调控留足空间。 copyright dedecms   多家机构认为,尽管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1月菜价或有所抬升,但猪肉价格涨幅回落,因此预计食品价格涨幅略有回落。同时,去年1月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将有助于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织梦好,好织梦
(原标题:物价温和上涨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copyright dedecms
dedecms.com
(顺发小编:admin)
【】【】【】【】
[顺发财经]
[顺发财经]
[顺发财经]
[顺发财经]
[顺发财经]
[顺发财经]
[顺发财经]
CopyRight(C)16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网络实名:顺发财经 永久域名:www.271688.com 广告联系QQ:
顺发财经免费提供股票、基金、债券、外汇等资料均来自相关合作方及互联网,仅作为用户获取信息之目的,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食品价格拉动2018年物价温和上涨 通胀高点预计在年中
  2017年以来,CPI始终保持2%以下运行。另一方面,“去产能”的推进使得PPI指标整体走高。CPI和PPI走势不一,成为宏观经济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
随着影响通胀指标因素的变化,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渐渐深入,明年CPI和PPI将呈现怎样的走势?剪刀差能否收窄?价格因素的变化对调控政策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
PPI同比涨幅大概率回落
NBD:2017年以来,CPI一直处于2%以下的低位运行。在您分析看来,2018年的CPI走势如何?
李超:食品端的涨价预期可能成为2017年四季度乃至2018全年支撑CPI中枢的重要因素。这是由于本轮猪肉价格周期已经触底,未来同比跌幅将温和缩窄,最快到2018年年中附近同比转正。
鲜菜价格月同比跌幅较大,2018年同期菜价同比可能由负转正。2018年春节在2月中旬,时间点较为靠后,春节因素对通胀的拉动将较2017年延后(2017年春节在1月份),影响主要体现在2~3月份。
原油价格中枢有望稳定在当前水平,居民消费升级和服务业价格改革等因素也将继续给予支撑,预计2018年非食品CPI增速中枢较今年略微回落,但高于2016年。
预计2018全年CPI均值将上行至2.5%,四个季度均值分别为2.0%、2.6%、2.8%、2.6%,通胀整体走势为先上行、后回落,年中是高点。
2018年1月份通胀当月同比可能有较为明显的回落,主要是受前后两年春节错位因素的影响,随后2月同比增速或将显著反弹。预计通胀高点在年中的7~8月,通胀高点同比在+2.9%左右。从2018年三季度末~年底,通胀将小幅回落。
NBD:2017年PPI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您对2018年PPI走势如何判断?
李超:2018年,供给侧去产能仍会继续推进,预计PPI环比仍有上涨预期。一方面,2017年在去产能的推动下,上游涨价向中游传导,推动中游行业出清和集中性提升,行业健康性得到改善。预计2018年去产能仍将作为“十三五”重要工作内容得到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中游行业出清,也有利于涨价向下游的传导。
CPI、PPI剪刀差有望缩窄
NBD:环保因素将如何影响明年PPI?
李超:第四轮环保督查于2017年9月中旬结束,但环保限产政策仍继续推进。我们认为环保政策不是短期影响变量,而是中长期都需要重视的重要因素,2018年环保限产仍将继续推进,PPI环比涨幅将继续受到环保限产的正向影响。环保限产政策具有中长期延续性,但对2018年工业生产价格的边际影响可能较2017年三季度有所减弱,2018年PPI环比涨幅可能相对温和。
NBD: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CPI并未跟随PPI出现明显上涨,为何会是这样的情况?2018年CPI是否将滞后反映出PPI此前的涨幅?
李超:由于本轮驱动工业领域涨价的主逻辑从需求端切换到供给侧,造成PPI和CPI走势不再趋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限产等因素推动PPI上涨,但由于需求侧没有全面复苏的逻辑,因此CPI没有跟随PPI显著回升。
但环保限产这一新政策变量的出现可能有利于PPI向CPI产生一定程度的传导,环保限产涉及的行业较为广泛,2017年三季度以来PPI上中游各行业价格上涨的弹性相对均匀,相对年初而言,涨价向中下游的传导更为顺畅,工业企业盈利阶段性改善的持续性较强。
2018年PPI中枢大概率将回落、CPI维持温和上行,两者剪刀差将缩窄,有利于中游行业的利润改善,以及涨价从上中游行业向下游行业的传导。
警惕国际油价超预期上涨
NBD:2018年,中国的通胀风险大不大?有哪些涨价因素需要关注?
李超:回顾我国通胀的历史及成因,我们发现猪肉和原油价格的影响最关键。我们认为,过去几年,猪价与油价由于各自原因没有呈现叠加状态,是CPI没有走高的重要原因。假如猪价、菜价、油价等重要变量超预期的情景下,对国内通胀的影响可能大幅增强。
如果油价、菜价、猪价当中的一个或多个变量出现意外,2018年的CPI中枢都有可能达到3%,这就是通胀快速上行的风险情形。首先,疫病、极寒天气等,是可能使得2018年春节前后猪价和菜价超预期上涨的风险因素。
此外,国际油价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上行风险因素,中东地区局部战争风险等不可控因素可能推动油价上行。油价是2018年通胀重要的影响变量。如果油价超预期上涨,将给国内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NBD:因为价格因素的变动,会怎样影响调控政策的改变?
李超:2018年通胀中枢将温和上行至2.5%左右,但年内可能不会触及3%的目标线。我们认为货币政策目标的临界值最重要,趋势变化不重要,CPI上升的趋势本身不会制约货币政策转向。但一旦CPI超预期大幅走高、同比增速上行超过3%,会直接影响货币政策决策。我们的判断是并不一定收紧,还需观察货币政策多个目标之间的权衡。如果通胀上行的同时经济也上行,即GDP增速超过7%并且趋势性向上、同时通胀高于3%,央行很可能提高基准利率,可能意味着债券市场走入长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体经济较强,金融去杠杆也可能加速,对股市也很可能是利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物价温和上涨不会带来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9日将公布1月物价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全年物价将维持温和运行态势,通胀压力不大,为宏观调控留足空间。  多家机构认为,尽管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1月菜价或有所抬升,但猪肉价格涨幅回落,因此预计食品价格涨幅略有回落。同时,去年1月CPI同比涨幅是去年全年最高点,在基数效应的作用下,1月CPI同比涨幅料走低,可能在1.2%-1.6%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通胀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我国通胀预期正在上升。然而,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今年我国物价料温和运行,通胀压力不大。首先,从经济增长情况看,今年经济增速料保持平稳,食品价格上行动力有限,CPI同比涨幅不会明显扩大。  其次,在金融去杠杆以及防风险、严监管的政策背景下,市场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区间。去年以来,多个月份的M2同比增速处于9%左右的低位。在金融去杠杆的作用下,M1增速在不断走低,从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以及严控金融风险的角度看,今年的流动性环境不支持通胀超预期上行。  再次,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不支持CPI大幅上涨。据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测算,今年全年CPI同比的翘尾因素平均为0.88%左右,略高于去年的0.64%;新涨价因素高于%的高点可能性很小,维持在过去五年平均水平的可能性最大。  最后,从CPI的食品项和非食品项看,也不会促成通胀。就食品项而言,今年猪肉价格虽延续弱势,但在低基数效应下,食品价格料出现温和反弹。非食品项方面,PPI同比大概率持续下滑,拖累非食品消费品CPI下降,非食品价格今年将出现小幅回落。  此外,PPI向CPI传导的压力明显减轻。大宗商品价格难以持续大幅上行,输入性因素对PPI的抬升作用减弱。机构预测,今年PPI同比涨幅将在高基数和需求走弱的影响下回落,预计全年平均涨幅约为3.5%左右,明显低于去年,PPI向CPI传导的压力将明显减轻。  在物价温和运行且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的操作空间将更灵活。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将有助于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责任编辑:zyk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物价上涨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