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素养人家,他们的为什么需要核心价值观观是什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学习南仁东同志爱国情操、科学之魂、淡泊名利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20:46:34&)
193字(8740/33)
( 17:21:37)
201字(53/0)
( 20:49:38)
70字(61/1)
( 20:58:50)
62字(18/0)
( 20:41:57)
37字(79/0)
( 23:22:40)
15字(31/0)
( 23:16:41)
55字(58/1)
( 10:48:08)
12字(22/0)
( 23:03:14)
41字(58/0)
( 22:58:24)
74字(78/0)
( 22:43:58)
51字(301/0)
( 22:40:26)
72字(73/0)
( 22:20:17)
69字(103/1)
( 22:26:40)
53字(78/0)
( 22:06:20)
65字(877/1)
( 22:09:08)
28字(125/1)
( 22:37:59)
72字(201/0)
( 22:02:50)
( 22:00:16)
67字(57/0)
( 21:55:04)
77字(399/1)
( 21:56:21)
51字(86/0)
( 21:46:04)
58字(39/0)
( 21:39:07)
71字(314/0)
( 21:37:23)
64字(113/0)
( 21:29:41)
49字(106/1)
( 21:32:56)
25字(35/0)
( 21:15:55)
( 21:14:55)
0字(101/0)
( 21:14:41)
47字(1406/0)
( 21:12:45)
( 21:20:20)
27字(46/1)
( 21:24:42)
37字(2355/0)
( 21:05:47)
40字(232/0)
( 21:03:38)
42字(407/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当前位置: &
王卫:核心价值观,每个顺丰人都要践行
作者: 时间: 11:12:00 阅读:
&&&&曾有公司高管聊天时跟我说:“总裁,你做人没有架子,对我们员工也都很尊重,这一点我非常钦佩。”但恰恰是跟我说这个话的人,在对待外部的供应商或者是自己的下属时,架子摆得很大,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价值观践行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一个企业能否做大,企业文化很关键。而在高管层面,更要做出表率。首先,其身要正,自己要严格按照公司的价值观要求去践行;其次,要带动团队氛围,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和带动更多员工。如此,企业文化才能在公司快速有效地落地。相反,如果高管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不能体现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那么这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是会遇到很大阻力的。
&&&&曾有公司高管聊天时跟我说:“总裁,你做人没有架子,对我们员工也都很尊重,这一点我非常钦佩。”但恰恰是跟我说这个话的人,在对待外部的供应商或者是自己的下属时,架子摆得很大,不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大家都知道,我这个人是没有什么架子的(不过在面对一些犯了低级错误或者是工作不用心的人时,我的态度不会太好)。公司内部,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层,公司外部,无论对方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沟通交流中我都会一视同仁,做到充分尊重别人。对于我们管理层来说,一方面,不要因为现在顺丰发展得不错,在面对比你小的公司时就表现得牛气冲天,也不要在面对另外一些比顺丰大的公司时就表现得很卑微;另一方面,你对自己的老板、上司是什么态度,对自己的下属员工也应该是什么态度。与此同时,遇到错的问题,对待员工要及时指正,对待上司老板也应该直言不讳。
&&&&但是目前公司内部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很多人跟公司某些高管打完交道之后又来见我,他感觉反差很大。为什么作为公司老板的王卫这么谦卑,但是他的员工却那么嚣张?难道顺丰的管理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我个人而言,是非常讨厌这种充满官僚习气作风的。
&&&&自我修行,共创和谐文化氛围
&&&&那么,造成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我认为是培训不够;其次,我们在选人的过程中把关不够严格。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能作为借口,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前提是要能够做好。而要想做好,员工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很重要。这个综合素质就包括基本的文明素养。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烟民,别人来你的办公室洽谈工作,你烟瘾犯了想抽烟,这时你该怎么做?首先你要问别人抽不抽烟,如果别人不抽你要继续问别人是否介意你抽根烟,如果别人表示不介意,你才可以抽(当然,最好是不要在办公区域抽烟)。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人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说到底,还是个文明意识以及换位思考的问题。更通俗一点说,这种人的表现就是自私。而人一旦过于自私,是做不了什么大事的,就算做大了,也很难长久。当你日常做事都能够顾及到别人的感受而不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时,最起码,你的痛苦会减少很多。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摩擦会少很多。
&&&&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学会修行自我,这样“自我”两个字在自己的头脑中就会慢慢减少。当大家头脑里的“自我”二字都减少了,这个地方就是“天堂”;而当大家都把“自我”二字看得很重,这个地方就是“地狱”。
&&&&在我看来,价值观是把公司所有员工联系到一起的精神纽带,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想企业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而顺丰的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每个人来践行。
| 来源:丰窝媒 |
关键字:         
最新信息&&&&&&&&热门信息&&&&&&推荐文章&&&&&&黄相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现代人格
我的图书馆
黄相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现代人格
黄相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现代人格
黄相怀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
核心提示: “铁娘子”撒切尔的辉煌已被雨打风吹去,然其关于“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的论断,如巨石一般压在我们的痛处。“太上不辱先”。为对华夏的过去和现在奉上温情与敬意,我们必须摒弃浮躁,抛却成见,以愚公移山之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粉碎“铁娘子”的论断。因为,没有核心价值观塑造现代人格,你即使生在当代,也未必属于当代,未必拥有当代。
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流,分享一下自己的体会。我们知道,“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关于它的解读,还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因为,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的学习领悟总是有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加强的过程。在这个中间,我们就发现,其实,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维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就是,怎么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我们成长为一个现代人,跟我们塑造自己的现代人格联系起来。所以,我就用这样一个题目跟大家做交流。
一、为什么要有核心价值观
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为什么要有核心价值观?从一个社会,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它为什么要提倡一种核心价值观呢?原因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核心价值观它对这个社会在精神和思想层面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从几千年的历史中走出来,生生不息,走出一条自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发展道路,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一套关于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念的理解。你比如《易经》里边这句话,我觉得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像天,天,生生不息,对吧?所以,不会有这种沮丧,不会有挫折,一往无前地让万物生长,覆盖着万物。所以,这个“天行健”,从天里面悟出来一个“自强不息”的道理。大地,无论高山、平原,还是沟壑,什么样的地势它都有,也就是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从中悟出了“厚德载物”的道理。那么,这样,中华民族从天和地里面就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人”。我们仰观天,俯察地,然后形成了一个悠久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对吧?反观世界上另外的一些民族,由于他们没有发展自己的这种独特价值观念,结果,如同流星一样地兴起了,衰落了,留下的东西很少,或者什么也没有留下。有没有核心价值观支撑,差别很大。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或者从一个理论框架上来说,核心价值观它有什么作用呢?我在这里列了一个表,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人类的社会途径可以分成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我们的活法,也就是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个是我们的做法,也就是我们的运行规范方式。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说法,是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理解方式。“活法”,我们讲效率,有效率的活法,一定会不断取代无效率的活法,从而占据社会的主流。“做法”讲究秩序,有秩序的做法,一定会不断地取代无序的做法,从而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认知理解方面,“说法”呢?那就讲价值,讲一些主导的积极向上的价值,从而支撑起我们的做法和活法。所以,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就是要给活法一个积极、健康、向上、普遍、持久的说法,并借助于做法予以贯彻和体现。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 所以,建设核心价值观蕴藏着现代国家治理的重大秘密。有这么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对于美国,很多方面是——中美关系当然有时候很微妙——但是美国有很多价值观念,我觉得也值得我们学习。你比如在“9·11”的时候,他们就发现美国公民在危急的情况下,表现出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比如“9·11”双子塔起火,大楼起火后,一方面是工作人员从步梯里面往下走,另外一方面是消防人员从步梯往上去,一上一下之间就可以看出这个公民的素质:没有人乱插队,没有人长跑,大家自觉地靠着自己的行道下或者是往上走,没有发生任何拥挤的现象。这就是素质!第二个例子是在飞机上,当飞机乘客知道劫机分子要劫他们的飞机去撞上这个大楼的时候,他们在危急时刻还启动了一个小型的讨论机制,决定到底这个飞机上的人,怎样跟劫机分子做斗争。后来他们达成一致,说决定与劫机分子同归于尽。用同归于尽的方式也不能让这个飞机去撞进大楼。所以最后他们成功了!原本预定应该是有三架飞机,结果只成功了两架。这就是现代公民、现代人格的一种素质。如果没有日常的这种公民精神、核心价值观念的熏陶,他们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所以,你考虑一下这个。再反观一下,我们国内的一些,比如买东西排队,比如这种文明上车这些现象,你会发现,有没有现代核心价值观,确实会差别很大,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也需要核心价值观来熏陶。这是一个。
&&& 我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判断,叫“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既是一个物质上的丰腴,也是精神上的富足。只有这两者同时具备了,才是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观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历史,你会发现,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们基本解决了物质上的匮乏问题。物质上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那么现在,问题的重心转向了哪里?转向了精神上的富足、物质上的富足的需求逐渐让位于一种精神富足的追求。在这个时候,我们中央提出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恰好是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总书记也说,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这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关乎人民的幸福安康。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现在衣食住行基本问题解决之后,我们不缺吃,不缺穿。但是缺什么呢?缺幸福。幸福从哪里来呢?不是从衣食住行中来,那是保障和前提,真正的幸福从文化中来,从文化的熏陶中来。这是我们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提倡的一个原因。总书记还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按照我的理解,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本意是要让中国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国家。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要让我们国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社会。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要让我们个人真正修身而成为一个具备现代人格的现代人。这就是核心价值的意义,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它的原因。
&&&这个方面,是不是说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我们就已经具备了现代人格呢?不必然,两者是不可以划等号的。我多次说过,你生在这个时代,但未必属于这个时代,未必拥有这个时代。原因在什么地方呢?你生在这个时代,如果从内心、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上跟这个时代不合拍,够不上这个时代的要求,那么,你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以,生在这个时代,未必属于这个时代。要属于这个时代,必须拥抱这个时代,必须捕捉这个时代最鲜活的文化和思想理念,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十八大以来,根据我们反腐败和反“四风”的一些情况来看,我们,不光是国家,整个社会范围内,还包括我们党内,也存在着种种非现代人格的现象。你比如,这些例子都是我们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的讲话中,在有关重要场合的讲话中所提出来的。请大家看一看,这些符合现在人们的要求吗?恐怕是够不上的。你比如,我们还有的人搞封建的依附那一套,把人身依附关系引入到党内来,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也有的人把对党组织的忠诚,等同于对某一个领导者的忠诚,把对党尽忠让位于对个人的尽忠,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一种人身依附关系。还有的领导干部,自命为某个人的家臣,而不是党的干部。还有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一种帮派关系,或者是一种君臣关系。这种现象就说明,我们要在党内,要在全社会真正塑造起现代人格,恐怕还是有一段路要走的。核心价值观的提倡就跟这个有关系。核心价值观所塑造的现代人格,是克服党内种种不良现象的一剂良药。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要以为现代人格不重要,现代人格非常重要,没有现代人格,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干部和党员,甚至不知道怎样做一个正常的人。如果共产党党内搞什么封建依附那一套,那么我们共产党也就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所以大家看一下,依据核心价值观塑造现代人格,还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 二、提倡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那么第二个问题,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呢?我们说这个东西很重要。它具体重要在什么地方呢?具体它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我在这里再一次用美国的例子。美国是一个非常崇尚商业、非常崇尚金钱的国家。但是,美国人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是两重的。第一,金钱很重要。他们有句话叫:Moneytalks. 金钱是具有发言权的,没有钱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说明钱很重要。但是另外一句话讲得也很有道理:Money is a good servant, but a bad master. 钱是一个好的仆人,但,是一个坏的主人。如果让金钱支配了你,金钱就一定是个坏的主人,如果你支配金钱,它就是一个很好的仆人。这里面透露出了一种什么价值观念?大家想一想,这就是一种现代观念。这就是对我们金钱至上观的一种校正,或者是一种补救。钱很重要,但是绝对不能让它重要到左右你这个人,应该是你去左右金钱,而不是让金钱左右你。从这种对财富的态度,你就可以看出核心价值观有多重要,没有这样一种价值观念,大家都是信奉金钱至上,信奉金钱可以买到、搞定一切。那么,这个社会已经离混乱很近了,社会秩序就已经乱到了很差的程度。所以,核心价值观有什么用?这里,我再次用一个知识框架,一个分析框架来给大家展示。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知识——我们的认知理解方式——可以分为三个系统。第一个系统叫知识系统。你比如,我们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这就是我们的知识系统。这个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真与假的问题。真的知识能够帮助卫星上天、潜艇入海;假的知识,能让卫星在半路中掉下来、潜艇潜到一半潜不下去。这就是真与假。对于这个知识系统来说,最重要的是真与假。还有一个是审美系统。我们生活在一个审美的世界里。你比如,我们门口那个红的钢管架子,本来没有它是一个面目,那么有了它,我们就有了一个文化的审美符号在那里,就很有地标性的意义了。这就是美的力量。在审美系统里,我们追求价值,或者讲究的标准是美与丑。美的东西就是美的东西,丑的东西就是丑的东西。这在文学艺术领域体现得最明显。还有一个是价值系统。价值系统体现在我们的伦理道德、宗教这样一些思想文化领域。它强调的是什么?强调的是善与恶,教人向上、向善的东西,与恶的东西、堕落的东西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价值系统与知识系统和审美系统有什么关系呢?我在这里可以跟大家说,如果没有价值系统的支撑,光是知识系统自身在起作用,你会发现我们最优秀的科学家也有可能为希特勒生产原子弹,我们最优秀的知识也可以用来做恶的事情。那这个社会就很麻烦很危险了。还有一个,从价值系统与审美系统的关系来说,如果没有价值系统的支撑,审美系统就失去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柱。你比如,没有价值观念的引导,审美就变成了简单的对于感官的刺激和满足。看一下我们的电视屏幕吧,看一下我们的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它们有什么价值追求呢?没有。所以他们就变成一种简单的、一种感官的刺激和满足。比如韩剧,比如抗日神剧,它提倡什么东西呢?没提倡什么东西。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无非就是简单地消磨你的业余时间而已。它是帮助你消化你的业余时间的,但是它对人的提升作用体现不出来。我们大量的影视作品普遍都有这个缺陷。所以,价值系统起到什么作用呢?用我的总结就是,价值系统在人类的认知系统中,起着支撑作用,让知识系统得到正确的引领,让审美系统得到合理深化。没有价值系统的引领,没有价值系统对于审美系统的深化,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认知的世界是暗淡无光的,甚至是令人乏味的。所以,我们从人类智慧里面可以汲取到这样一个启示:善恶是人类最重要的知识,没有善恶的知识,人就不能成为人。这就是价值系统的作用。所以,我们总书记说什么呢?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对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知的、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个社会判别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如果你拿价值观系统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当代中国,我发现了,我们有些方面其实在价值领域存在困惑,或者叫困境。我把它总结了四个方面,大家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子。第一个方面,我觉得现在我们在道德选择上,存在着茫然。或者说我们的第一个价值困境,叫,道德选择的茫然。我在这里引用汪峰。汪峰是一个很有思想的歌手。你比如说他唱《北京北京》,唱出了多少北漂人的心?他唱这个《存在》,讲到什么呢?讲到,我应该如何存在?我到底应该怎么样选择自己的善恶标准呢?我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我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什么意义?当所有人都嘲讽一些善良行为的时候,我还要不要继续做这样的善事呢?没有人告诉我们,没有人帮助我们,在内心给我们一个强大的支撑。所以出现了很多让好心人伤心的事情,让善良的人受伤害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道德选择上,出现了茫然。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怎么选择,对吧?所以,道德选择存在茫然,给我们这个社会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困惑。第二个,是生命意义的追寻。我们知道,生命,我们需要意义,对吧?人生下来无非在世间就活个几十来年,然后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说白了就是一段旅程,说白了就是一个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意义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个“浮士德情结”。我跟大家说,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间,都有一个“浮士德情结”,就是,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什么呢?谁能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撑,才能撑得起我们生命的意义呢?所以,汪峰这首歌《飞得更高》就想到了这个,我们都想让自己飞得更高。但是,我们的翅膀有可能不足以支撑我们飞得那么高,我们的道德框架可能不足以让我们飞得那么高。怎么办?我们需要供给,需要这个社会提供供给。所以我说,共产党在过去三十多年里是一个最重要的“物质供应商”,恐怕将来还要成为一个最重要的“意义供应商”,要给这个社会提供一个框定的、固定的、可见的、可追寻的框架,让大家在里边都能找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治理得好,否则的话,光是物质层面的供给,不足以治理起这个社会,不足以撑得起这个社会。第三个方面,是我们一些人在自我定位上存在尴尬。我们对于宏大的追求有向往,我们对于善良的事情有追求,有向往。但是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作为个体,非常地无力,像一只小小鸟,无依无靠,甚至还成为别人狩猎的目标。怎么办呢?自我定位非常尴尬。第四个方面,是人际关系的分裂。人际关系现在已经冷淡或者分裂到了这样的程度,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不是报纸上有说这样一个例子吗?两口子在一块儿睡觉,睡到半夜,忽然,妻子推推丈夫说,你快走,我老公要回来了。然后,这个老公就下意识地拿起衣服,穿上跑了。跑到门外,穿好衣服,一想不对劲:这是我家啊?!回来,两口子就吵架,最后闹离婚了。你说这,谁的问题啊?老婆有问题,老公也有问题,两口子都有问题,典型的同床异梦型!这就是“白天不懂夜的黑”,这就是人际关系的脆弱和分裂,这会对我们的道德带来很大的挑战。我觉得我们中央提倡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为了在这个心灵世界,给人提供这么一整套框架和回答,让大家活得安稳一些,活得幸福一些,活得安心一些。
核心价值观能够和应该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呢?第一,它要告诉我们一个善与恶、对与错的标准。要在认知框架上,告诉我们怎样认知和理解这个社会;要在心灵活动方面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和一个坏的区分;要在人文关怀层面给我们一种安稳与不安稳的回答,要满足我们的这个方面;还有一个在理想信念或者自我实现层面要告诉我们一种幸福或回归幸福的状态。想象一下,这些东西不是简单地做好物质的文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吧?必须要开发出高深的、非常精妙的思想意义,思想文化的这种供给,才可以有的。这可不是简单解决一个生产的问题,这是要解决最深层次的问题。如果这个时代,我们国家不能够帮助我们每个人解决这样一个满足框架、满足体系的问题,那么,我们的治理一样是脆弱的,不是一个现代治理。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找不到这样一个框架来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提供一个支撑,那么我说,你也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因为你只在物质层面享受到了现代世界,没有在精神层面跟得上、捕捉到我们现在的世界,对吧?这就是核心价值的作用。那么,你想一下,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那么悠久还能够传承下来呢?从大的层面讲,当然,我们是有一整套文化体系的支撑、道德体系的支撑。但是从微观的层面看,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元素,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个非常立体的、周全的支撑框架。你比如,在得意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儒家,因为儒家强调治世,强调兼济天下,强调对社会的奉献,强调要用自己的知识去建功立业。所以,在得意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儒家。而在失意的时候呢?我们道家的思想资源可以支撑我们每一个人。比如说,道家讲究修身养性,讲究养生之道。大家看一下,历史上很多道家,既是道家,又同时是著名的中医学家。炼丹术就是从道家里面出来的。老子的《道德经》,其实多读一读,对自己的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到了比失意还惨的时候呢?比如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挫折,甚至常人不能忍受的挫折的时候,怎么办呢?我们还可以有佛家的东西做支撑。比如“四大皆空”啊,比如“因果报应”啊,比如“轮回”这样一些价值观念。所以你看一下,我们传统的中国人从这三种主流的思想资源里面,都可以找到自己思想上的、精神上的支撑。所以,我们这个民族进可攻,退可守,不偏激,也不消极,始终保持一种雍容大度的状态。这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文化重要不重要?很重要!就在这里!没有这样一个文化,我们中华民族要么偏激,要么消极,恐怕都不是今天这个思想状态。所以人家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读“三经”。哪“三经”呢?儒家的就是《易经》,道家的就是《道德经》,佛家就是《金刚经》。“三经”要读一读,经常读这“三经”,那么你的治世、治身和治心的框架就比较圆满了。所以,这样的话,就有助于支撑起我们自己的人格。所以我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既要活着,还要活好;既要安全地活,还要幸福地活;既要活得有特色,还要活得有意义。要想活得有意义,要想活得幸福,要想活好,必须有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因为物质的世界、物理的世界只能解决我们活着的问题,但是精神的世界,可以解决我们活着的意义问题。所以,《白鹿原》里面,那个白嘉轩的姐夫——朱老先生讲过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建议大家看一下。他讲什么呢?他说,再精美的饭菜,吃上三顿,也就不精美了,也就不好吃了。因为物质产品它遵循边际效应价值递减规律。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叫“好饭架不住三顿吃”。但是有一个东西越咀嚼越有味道,越琢磨越想琢磨。什么呢?那就是圣人之言,圣贤的道理。你看古书、圣贤之书,越读越想读,从来没有厌烦的时候,总是觉得越读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到位,做得不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精神产品的作用,精神产品不遵循那个边际效应价值递减规律。精神产品越做越想做,越做越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这就是精神产品,因为它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意义,能够充实光大你的内心。所有的物质产品都不具备这个特点,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 &&&三、为何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老人与海》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或者,西方的一种智慧给了我们提示:人生的悲剧有可能是永恒的,但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应该是永恒的。我们需要给世界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说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世界是怎么样的,已经是这样的了。那么,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理解是怎么样,就直接决定了我们是怎么样的人。你想一下,物质世界本来都是粗糙地、零乱地、杂乱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我们赋予它一个确定的理解和回答之后,这个世界才有意义地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才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加有意义的认知和理解。这靠什么?靠思想框架的作用。所以,《浮士德》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说,生命始终要寻求意义的,对吧?核心价值观,它就是这样的作用。所以,我们从2006年就提出来“核心价值体系”。到了2011年,提出来这样一个“推进价值体系建设”。到了2012年十八大,正式提出了“核心价值观”。到了2013年的时候,我们中办又发了文件,专门来讲核心价值观怎么建设,怎么培育和践行。有这样一个思想的脉络。那么,对于共产党来说,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因为共产党一定意义上、从背景上要解决一个核心问题,什么问题?就是,“马上得天下与马上治天下的关系”问题。这是汉高祖刘邦和一个儒生之间的对话而产生的。那个儒生找到汉高祖,说,你现在要用儒生,用知识分子。汉高祖很生气:我是马上得到天下的,我为什么要用读书人?这个读书人就给他一个回答,说: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叫什么呢?“逆取而顺守”(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陆贾传》)。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是难以持续长久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浙江的时候就讲到一个比喻。什么比喻呢?他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如果要想让这个民族有根,有魂,必须要有文化,必须要有核心价值观。所以,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所以我觉得,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个方面,是要巩固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我们总书记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他说,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有可能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但是,思想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要守住思想防线,就必须巩固共同的思想基础。一个社会是不可能带着一个分裂的大脑继续前行的,不可能带着一种混乱的思维继续前行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总书记还想,说,如果哪天,在我们眼前发生颜色革命那样的复杂局面,我们的领导干部是不是都能够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呢?那,就要看我们的思想基础巩固得怎么样,要看我们的思想基础打造得怎么样。所以,长征中,很多人不理解这样一个问题,说,共产党是怎样把一群穿着草鞋的农民,打造成了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呢?小米加步枪,没有任何现代武器,他是怎样把这样一群农民,打造成了一个战无不胜的军队,打败了飞机大炮的呢?所以,他们说,共产党一定有“三头六臂”。后来有一个民主人士,叫续范亭,他说,共产党是真的有“三头六臂”,因为,本来,“三头六臂”是讽刺的,续范亭说,共产党真的有“三头六臂”。那“三头”:枪头、锄头和笔头。那“六臂”:两只手打枪,两只手生产,两只手写文章。这就是“三头六臂”。 “枪头”是枪杆子问题。“锄头”搞生产。“笔头”干什么呢?——巩固思想。“笔头”跟敌人做舆论斗争,巩固自己的思想。这就是一种思想的力量。所以在一个物质丰腴的时代,我们必须越来越重视思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陈云在长征中就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什么现象?他说,长征中我们的部队为什么比敌人那么能战斗呢?我们队伍好带不好带?也好带,也不好带。好带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是过来干革命的,你只要为了革命,没问题,大家都愿意跟你干。但是也不好带。如果你搞强迫,如果你不走革命的道路,带领大家走邪路,那么,大家就不跟你走。所以说,在敌人那里,一个连长、团长、军长、师长叛变,他可以把部队整建制拉走。但是在共产党里面不可以,不可能。为什么?如果你当官的不革命,你要把大家带上邪路,底下的人可以把你枪毙掉,然后自己选出自己的领导,继续革命。这就是思想!军队有没有思想,本质的差别就在这里!所以,我们这个民族,我们共产党千万千万不能丢掉这样一个思想的经验,搞好思想建设的这样一些经验。如果丢掉了这样一些宝贵的经验,即使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非常麻烦的。就像总书记说的,我们很多领导干部心为物役,然后把子女把家人都送到国外去,自己做个裸官,随时准备跳船。那怎么可以呢?这种跳船观望就很麻烦。所以,这就是一种思想的力量,需要我们巩固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
&&&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是要提升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因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是在什么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搞起来的呢?是在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搞起来的。“文化大革命”代表了共产党建立一种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反倒是对传统文化造成了破坏和伤害。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现在的一个基本逻辑是什么?我们在文化上,并没有做好改革开放的准备。但是,这种文化上的准备不足和各种现代市场要素的全面入侵就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各种道德失范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文化准备不足,然后社会变革太快,生产的要素引入得太多,导致两者之间不能很好地协调起来。所以,一切向“钱”看。你去看看社会上所谓的成功学培训。我把它归结为两点。第一,给大家煲鸡汤。第二,给大家打鸡血。成功学都是干这两件事情。所谓的“鸡汤”,就是用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安慰我们容易受伤的心灵。所谓“打鸡血”,就是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励志的东西,来让你鼓舞起这个奋斗的斗志。但是他们所谓的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可怜到只有物质的标准,只有,说白了,金钱的标准!所以,他们的成功就是金钱的成功,更多的钱就叫更大的成功,把很多人都引到了邪路上。这就是问题。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给定一个好的框架,如果不给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规范,那么,丰衣足食也有可能会导致“饱暖思淫欲”。所以,要想保证不出现“饱暖思淫欲”的情况,而是大家“衣食足,知荣辱”,怎么办呢?那就必须及时地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出来。否则的话,大家无所适从,一定会导致现在所谓的什么“土豪”等现象。所以很麻烦。邓小平在1981年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很朴素,但是说得确实非常有道理。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现代化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了现代化也不够好,富裕了也不够好。这是一种。
&&& 你看我们总书记也批评过,说现在社会上奢靡之风、奢华之风很盛,市场上有卖到三万九一条的香烟、十五万一斤的大闸蟹、十几万一桌的宴席、一百多万的普洱茶,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名车名表等等。这就是社会的风气,一种成功的标准出现了严重的失误所导致的风气。成功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物质的标准,物质的标准又简单地削减为金钱的标准。然后,大家都对它趋之若鹜。而我们的政府官员在这中间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难免会导致这个问题。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大家的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参与性明显增强。从正面积极的角度看,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空间和思想元素。但是从负面的角度看,我们也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说,怀疑历史、颠覆传统、戏弄经典、信仰缺失、思想混乱、价值缺失,这些都是问题。这就是我们有了一个物质上的富足,但是没有精神上的富足所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后果。所以,核心价值观它的作用在什么地方呢?它的意义就在于,在一个越来越分层化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的时代,让我们呈现出一种对于道德先进性的要求,我们不能因为层次性多,就降低这个社会的要求,反而应该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要求。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也不是否认、消灭这种层次化的现状,而是以它们为基础,在一个多元化的基础之上,确立一个主导。注意,这一点跟我们过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过去我们有时候搞思想道德建设,总希望把这个多元化消灭,然后变成单一化。我说,这不对,多样性是不可以消灭的,消灭了多样性之后的那个单一,一定是一个不健康的单一。真正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呢?是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确立一种主流,提倡它,用这个主流来关照、反馈各种非主流,从而凸显出主流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凸显出各种非主流的缺点。这就够了。我们不能够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期待着要把所有的多元化的东西都消灭掉,只剩下一个东西,那不行。所以,核心价值观不是要消灭掉别的,只剩下自己,而是在一个多样化的基础之上,确立一个核心,所以我们叫核心价值观。对吧?它不是社会的价值观的全部。这是第二个方面。
&&& 第三个方面呢,我觉得国家的考虑是要增强我们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这样说呢?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思想的力量和利剑的力量,长期地来看,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给思想。人类历史到今天,也过去那么几千年了,但是真正为人们所记住的,真正传颂悠久的,是那些思想家多,还是那些所谓的军事家多呢?恐怕还是思想家多一些。比如说孔子,我们世世代代都会铭记他,永远地传颂他,学习他的思想。但是军事家所建立的那些功业,随着他那个时代的结束,也就结束了。对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的力量是一种悠久绵长的力量,是最深沉厚重的力量。在当今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软实力的竞争。什么是软实力呢?“软实力”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来的。所谓的经济、科技、军事是叫硬实力。而文化、价值观、素质、道德等等,这叫软实力。软实力和硬实力具有一个很复杂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硬实力的竞争,也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但是软实力的竞争,越来越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硬碰硬的竞争现在越来越少了, “软”与“软”之间的对抗越来越多了,而且这种文化的、道德的软对抗,可能比这种硬对抗更具有根本性作用。所以在这个软实力中间,决定软实力最关键的,恐怕还是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一个民族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布热津斯基(美国当代国际关系学者、外交家、重量级智囊之一)在《大棋局》中提出大国的四个标准,叫,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富有吸引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上富有吸引力,对于这个国家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升华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提高附加值的作用。想象一下,苏联为什么很大程度上崩溃呢?因为它过于崇尚武力的作用。苏联解体之前,世界上同时有三场战争,跟它都有关系。那,这个国家最后就解体了。所以,过于崇尚武力,可能会导致自身的问题。所以,我自己的判断是,如果缺乏硬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就相当于缺钙一样;那么缺乏软实力,对这个国家来说,就相当于缺氧。大家想一下,缺钙得软骨病,缺氧,你就是再有劲儿,你也使不出来!所以,现在又有新的名词叫什么呢?叫“巧实力”,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巧妙配合变成一个巧实力,然后才能起作用。撒切尔(英国第49任首相)对中国曾经做出一个判断,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走出撒切尔的这样一个悲观。我们可以称之为撒切尔对中国人负面的评价,她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的力量,从而削弱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播影响的学说,中国人出口的是电视机,而非思想观念。撒切尔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现在我们还没有克服,那就是,我们中国可以占据世界分量80%以上的电视机,但是我们出口不了电视剧。想象一下,我们生产那么多电视剧,有哪些可以出口出去?有哪些可以影响别人呢?对吧?什么《甄嬛传》《武媚娘》这样的,好一点吧?这还算好的。但是,真正有世界影响的东西呢?没有!所以,我们在这里以此为据,可以提供判断:什么时候我们电视剧的出口超越了我们电视机的出口,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才真的是在文化上强大起来了。现在,我们白色家电占据世界的份额是相当高的,80%。但是,我们的思想产品,还没有足够影响别人的那种力量。你能想象一下我们的抗日神剧如果出口到日本,日本人看了会怎么想吗?他们会想,本来他们(日本人)老祖宗在历史上就已经打败过你一次,现在,我们(日本人)在精神上第二次又把你羞辱了一顿。如果日本人看到中国人这么津津有味地看所谓的抗日神剧——一支小手枪就可以打掉一个整编的排——会怎么看我们现在这群中国人?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所以,一个民族的治理水平,他的精神追求,跟他的格局、文化和素养直接相关。所以,抗日神剧没有任何意义,它就是一种娱乐,而且是一种浅层次娱乐,特别是令人汗颜的一种娱乐。一旦你遇到了一种比较深厚的核心价值观,你会对这个东西嗤之以鼻。但是如果你不具备这个功力,你看起来还挺好玩的,对吧?还津津有味地,既满足了自己消磨时间的需要,又满足了自己所谓的民族虚荣心。有意义吗?!这个恐怕是需要反思的。所以,我觉得,我们什么时候走出了撒切尔的这个判断,我们中华民族什么时候就真的具有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也批评过一些现象,所谓的小报、小刊、电视栏目、网络充斥着这些东西,这个民族怎么可以前进呢?我还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不光光是一些小报、小刊,甚至一些中报、中刊、大报、大刊,有时候也不能免俗。这恐怕不是一个民族应该有的精神状态。这都是不对的。所以,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从整体上看,它是我们国家优化社会治理的一个战略考虑。因为我们这个社会需要三种方式整合:一种是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这种功能性整合;一种是靠民主法制手段进行这种配置的,叫制度性整合;还有一个,靠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进行配置的,叫认同性整合。我们过去比较注重功能性整合,比较注重制度性整合,但是缺少这种认同性整合。所以,现在我们需要从一种利益认同到价值认同,从统一思想到凝聚共识中,把认同性整合进一步提升上来。这就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核心价值观就要解决这样一个认同性整合难题。否则的话,我们是不可以前进的。所以,儒家的智慧也告诉我们,孔子这个话很有名,讲的就是,如果只有政、刑,没有礼、德,那么,这个国家的治理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语出《论语·为政第二》)你可以看一下我们这个社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简单的一个小矛盾、小冲突,结果双方就大打出手,造成一种悲剧。看到这个,非常痛心。街头两个陌生人碰见,因为一句话、一个行为不合适,两个人大打出手,结果导致好多人命。这种情况本身,就显示这个社会的治理成本相当高,对吧?所以,我说,我们对核心价值观要有充分的理解。
&&& 四、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第四个方面,核心价值观的一些内容怎么理解呢?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强烈的导向作用。叶利钦,这个把苏联送进棺材的人,在小的时候,内心世界就埋下了对这种特供体制,对苏共体制的一种愤恨。但是他的方式跟知识分子比——知识分子是批判的,他是取而代之的。所以这是一个。总书记说,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实际上有点模仿,有点类似于我们历史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层面就是“修身”,社会层面就是“齐家”,国家层面就是“治国平天下”。所以,总书记说,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国家?现代国家。什么样的社会?现代社会。什么样的公民?具有现代人格的公民。对吧?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所以,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四个概念,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主要解决的是经济、科技的问题。“民主”是解决政治方面的问题,政治方面的追求。“文明”是文化方面。“和谐”是社会方面。对吧?这是国家层面。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还承担一个重要任务,是什么?就是要进行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要树立、建构自己的意识形态,用来对抗、对冲其他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的影响。你比如说“民主”,西方国家老是拿民主问题来冲击我们,来贬低我们这个制度,总是说我们是非民主的,他们是民主的,让我们在民主问题上没有了话语权。那么,我们中国人一个重要任务是什么?就是要发展出自己的关于民主的理解,提供出自己对于民主的理解。所以,我们总书记在宪法会上讲到了,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不能只看一个标准,不能只有一个西方的标准。还要看什么呢?还要看一些具体的情况。所以,总书记提出了判断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有效的“八个能否”的标准。这就是一种自己的理解,没有这个自己的理解,就难免会跟在别人后面跑。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层面。社会层面叫“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用我的话来讲,社会层面,其实它要解决社会运行的成本问题、优良的治理问题。你比如“平等”,怎么样才叫平等?什么是我们追求的平等呢?如果细细看,仔细琢磨,平等绝对不是简单地让大家都一样,对吧?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平等是什么?大家想一下,“平等”,任何一个概念如果把它细细拉开来理解,都比我们日常所理解的要深刻得多。所以,怎么样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自己的现代人格的要素,还要下很多工夫,思考的工夫。不是那么简单地把这个口号背下来就行了。现在,我们只是第一步,背诵。很多中小学生都要求背诵核心价值观,24个字。但是,真正地去体悟它,才是比较关键的。第三个层面是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无非就是这东西。但是你想一下,以“友善”为例,友善有什么境界呢?我觉得友善至少有三重境界,对吧?友善是个人的心态,友善是与他人关系中的一种行为,友善还是一种对自身环境的态度。你比如说,在“友善”里面,我们还要强调一个什么理念呢?对自己也要学会友善,不光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要有“友善”。所以在友善层面,对自己友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里,我列举这样一些例子,大家看一下。一个成熟的国家,一个具有现代素质的民族,他的精神素质确实不太一样。这都是我选出来的。你比如说萧乾(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在英国的时候,二战,即便是有炸弹轰炸,英国人也不会乱了秩序。有一次发生了踩踏事件,结果大家都认为是耻辱。所以萧乾得出一个感叹,说,这样的国民你怎么能够跟人家比啊?这是什么?这就是一种核心价值观——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熏陶的产物。还有一个是德国。德国在二战中,整个政府公务人员,基本上都被抽到前线去了。但是,居民为了燃料,缺吃的,缺烧的,要砍树。那也是政府的一些人先找到树,然后画上圈,再让大家砍。结果,没有一个人违反规定。所以,季羡林老先生说,德国具备了无政府的条件,却没有无政府的现象。还有一个日本。我们对日本其实都不太有好感。但是,我们要抱定这样一个态度,要想超越他,必须先学习他,把他的优点都学到手,然后你才有资格去超越他。否则的话,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日本的堵车,几万辆,一辆一辆挨着排过来,没有一辆插到对面的队里面往前走。想象一下中国的高速,想象一下京津冀这些高速路出行的应急车道。如果堵了,应急通道经常有车过。这就不一样。这非常值得我们思考。这个例子也很好:二战中最后一个放下武器的日本士兵,1974年才投降。为什么呢?没有人告诉他日本战败了,所以一个人坚守,一直到1974年才投降。很有意思。这都是非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说明什么?核心价值观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对这个社会,具有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这种作用是任何其它的物质性力量所不能够解决的,不能够替代的。
五、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那么,我们就要思考,怎样可以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怎么样把核心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树立起来呢?那得需要一些巧妙的办法。所以我又列了一个框架来告诉大家,人们通常认同什么样的价值观?或者,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呢?第一,它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比如它要教人向善,求真,真美的。第二,它必须在根本问题上做出回答。必须有一大群人,开展深入的研究阐释,必须能给我们日常生活提供指引。还有一大批坚定的传播者,践行者。大家注意,这是人们认同什么样的价值观。其实,我列这个,我还想告诉大家,我们如果做好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比如,树立典型;比如,展开通俗化的研究阐释等等。所以,请大家注意,我们核心价值观培育,我认为需要有几个原则,或者需要有几个方面的思考。第一,要有温度。这个温度不要太高,人体的温度37度5,核心价值观的温度大概39度就可以了,叫“温而不烫”,温和一点,慢慢地来,有温度,但是要温和,不能把人烫到,对吧?不能一下子很急切地,好像一个什么打激素一样的,把核心价值观打到人身上!这是不可以的!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叫,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二,要有文化含量。文以化人,以文化人,以德服人。我们要善于讲故事,要通过故事增强它的思想、文化含量的方式来。所以,如果用比喻的话来说,核心价值观是盐,它需要菜来配;核心价值观是骨头,它需要肉来揉。菜是什么?肉是什么?肉和菜就是文化。必须用文化的方式把它包起来,裹起来。这样,大家才能接受。第三,要稳。第一个方面是要循序渐进,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文化的东西跟物质的东西不一样。一座大楼,我可以在一夜之间盖起来。但是,一个核心价值观永远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来。第二个方面是要遵循一些原则,比如执着、智慧、有所为有所不为。核心价值观不是全部,只要慢慢来,一步一步来,就好了。第三个方面是区分不同问题。针对思想问题,要辨正误;针对心态问题,要明善恶;针对舆论问题,要讲好坏。对吧?要有意识地、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一股脑把这个问题都归结于善恶问题,都进行道德的批判。泛道德化,后果一定是非常严重的。儒家为什么在中国古代能够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呢?因为在三个方面它做到了。比如,强力化,职业化,规范化。强力化,它是有完善的制度。职业化,就指的是专门的机构。规范化,它是有严整的内容。所以,这三个方面支撑了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这里面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启示。
&&& 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注意事项
第六个方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应当注意什么东西?我觉得,应该注意这样一些东西。比如,处理好一些关系,有些关系是必须处理好的。先进的,一定不是克服多样的先进,而是包容多样的先进。总书记做过这样的比喻,说,茶和酒,有人喜欢茶,有人喜欢酒,这不要紧,只要它们有利于身心健康,茶也好,酒也好,都是好的,我们既可以有品酒的生活,也可以有品茶的生活。所以,这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心态。还有一个“笼中鸟”,只要不出这个圈和范围,有几只鸟乱叫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是一个。第二个方面,是要注重一些结合。你比如,要高与低、上与下、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名与实之间的结合。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什么“道化贤良释化愚”(语出《西游记》第五十回,“道”原指道教)。夫子之道,这种儒家之道,对圣贤比较管用,但是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大众来说呢?释家的东西,佛家的东西比较管用。比如说善恶、因果报应这些东西。所以,要根据对象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那些基层的,尽量少讲大道理,多讲小故事。当然,对于高知识分子,你要多讲大道理。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是知与行相结合,还有一个名与实相结合。白居易跟鸟窠禅师有一段对话说得非常好。白居易就问禅师,说,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那个禅师就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为善去恶。”白居易就说,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三岁的小孩也懂得这样做,也懂得这个道理!然后那个禅师就说,三岁小孩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八十岁的老人也未必去做!所以,知与行要有一个结合,知道了不一定做起来,做起来需要你用另外的非常巧妙的办法才行。这是一个。所以,我们对于核心价值观要破除一些方式。比如说,独断的思维;比如,重利轻情的思维;比如,嗜欲为恶的思维;比如,人要完人的思维。不能看到人身上有缺点,有毛病,就一概而论,因为核心价值观就是不断地去掉自己身上的毛病,不断地向上的过程。但是,我们知道,人身上的毛病是随时会产生的,是会不断产生的,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祛除,不能想象一下子就祛除。这对于我们修身来说也是如此,每个人不要期待自己的毛病一下子就没有了,不可能的,没有这个毛病还会产生别的毛病。我们所要做的,是不断地修炼自己,把这些毛病不断地祛除掉,从而不断地去向一种向善的激励。所以,我在这里给出了一个人性境界的梯度。恩格斯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就决定了人永远不可能摆脱兽性,只不过是摆脱多或少而已。这说明什么呢?人身上的毛病缺点,不可能妄想一下子去掉的,人总是有这么一个过程的,对不对?那么怎么办呢?就第二个方面来说,人总是希望那些物欲的东西,总是喜欢一些欲望的东西,不喜欢那种道德的东西。这也是人的本性。那怎么办?方法就是《论语》里面那个方法,叫“绘事后素”(《论语·八佾第三》),就是在人的一个不断去掉一些不好的东西的基础之上,增添好的东西,不断地这样轮,最后把人打磨出来,把礼的东西灌注进去。这是第三步。第四步,用什么来灌呢?董仲舒说:“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三》)用道德的东西来灌。道德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遵循边际效应的递减规律,不断地用道德的东西充实它,充实到最后什么样呢?一点一点灌注进去,一步一步地进。最后,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什么境界呢?这就是颜渊对于孔子——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伟大到什么程度?伟大到颜渊用了一句话,叫什么呢?叫“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第九》,让我多多地学习文化知识,同时用礼来约束我。最后达到什么后果呢?“欲罢不能”!大家想一想,“欲罢不能”是什么境界?就是真正彻底地把人从那个兽性的状态,转化为一种文的状态,你想再退回到兽性状态已经不可能了。这就是文化的价值观的约束已经建立起来了。这就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核心价值观在自己内心树立的境界。我曾经开玩笑跟一些领导干部讲,我说你们要想少喝酒、少应酬、多读书,一个非常好的、可操作的办法——不是现在没有办法吗?——有些酒场推托不掉,我告诉你有一个比较好的操作办法,就是读《论语》。你一天读上十页,读了一年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些无意义的场合你很不愿意参加,喝那个什么茅台酒,什么五粮液,越喝越没有味道。为什么?你的内心世界里,这种文的因素上来了,对一些低俗的东西,就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有了一定的排斥作用。所以,在座的男同志,你不信试试看,你认认真真地读《论语》,读上一年,你会发现你的酒会慢慢地减少,不信试试看。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所以,我们总书记说,我们倡导的这个核心价值观,它既是一个先贤的思想,也是我们仁人志士的夙愿,还是革命先烈的理想,同时,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核心价值观并不远,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道,就在这里,关键看我们用不用。现在,国家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价值观念、框架,让我们真正地开始在一个新的起点和规范的基础上,来建立自己内心的道德判断框架、社会的道德框架和自己人生的意义框架。所以,关键,我希望大家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工作和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把自己的思考、领悟、自己的为人处事与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遵循规律,按照这种道德的获得规律、养成规律和人的修身规律,一点一点地让自己的现代人格具备起来,一点一点地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仅生在这个时代,也拥有和属于这个时代的人!
谢谢大家!(完)
馆藏&159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需要核心价值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