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的脑子有点乱乱,到底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讲稿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讲稿.doc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讲稿.doc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讲稿.doc
简介:本文档为《(价值观)核心价值观讲稿doc》,可适用于高等教育领域,主题内容包含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武士碰到一个和尚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这样一句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而我今天要耽误同学们宝贵的时间和大家一起思考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138人已下载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创业型公司如何找有相同价值观的人?-钛媒体官方网站
手机号未绑定
发送验证码
我们会向您的手机号发送验证码,请查收并按提示验证您的手机号。如果您没有收到短信,请留意垃圾短信拦截
请输入验证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领导干部该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引领人和带头人,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引领人和带头人。只有领导干部积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尽快地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始于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当代中国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踏步前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从思想上精神上向世人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鲜明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政治制度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共同思想基础的建设。毛泽东指出,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这些重要论断,强调的都是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将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统一意志,共同团结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康庄大道。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能以其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成为我们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可战胜的,因为它是科学真理;是不能动摇的,因为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会消解的,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和道德操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树起一座精神灯塔,指引全国各族人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更好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向导。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主旋律,越需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牢牢掌握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既肯定主流又正视支流,有利于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的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主线。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与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人们增强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同,同心同德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助于人们焕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们培育和谐文化,树立和谐理念,发扬和谐精神,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和文化发展方位,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追求。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来,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必须在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超越阶层、行业、职业、利益等方面的差异,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力的国家,难以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可能占据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树立创新理念,培育创新文化,让一切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新的热情充分焕发,使中华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富有独特魅力,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今天,中华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和世界渴望了解中华文化的愿望还不相适应。同时,西方思想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也在不断加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不断从时代的火热实践中汲取新鲜养分,有利于我们的文化保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特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意蕴深厚,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和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图表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图表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科学严谨、完整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统领地位。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都应当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认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集中反映了全体人民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美好前景的向往,代表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揭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这一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应当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崇高追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核。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生机蓬勃的时代精神,不仅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而且使中华民族不断焕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不断谱写民族奋进的新篇章,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是中国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和必须展现的精神风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为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图表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图表说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胡锦涛总书记于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科学严谨、完整系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统领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全体人民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解决的是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问题。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条件。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它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人们践行有了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回答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结构完整、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来的,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思想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价值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物质力量,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民族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获得了各族人民的广泛认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时代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实践,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构筑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是能够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体系。——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根本价值原则是不变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发扬传统与立足当代的统一。它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断用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价值体系。这种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官德建设官德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的俗称或简称,指的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操、道德行为等。党政干部是国家和社会的组织管理者,官德引领社会道德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特质不仅对官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官德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更为官德建设拓展了新的路径与方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官德建设,必将有效提升官德建设的成效和层次,开创官德建设的新局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原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选人用人思想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更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现实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2011年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对干部德的考核工作做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进一步完善干部德的考评工作,既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也是积极应对社会公众对于干部德的问题高度关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客观需求,更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保障。当前干部德的评价工作面临的难点干部德的评价不系统。当前,干部道德规范性的制度尚不健全,从中央来看,《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法》等条例和法规中没有相对系统的关于干部道德的具体要求,这是干部道德建设的一个空白点。虽然在一些地方对干部德的评价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总体来说,工作的开展还不系统。从2011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之后,各地开始更加重视德的考核工作。很多地方现有的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对干部德的评价工作也没有单独地、系统地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干部德的评价方法针对性不强。干部的德作为一种内在的综合素质,需要通过科学合理、丰富多样的考证手段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从各地的实践来看,现有的考评手段大多是传统考察手段的沿用,集中性考察多,经常性考察少,静态考察多,动态考察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精确性。朝阳区现有的考评手段已经采用了民意调查、民主测评等比较先进的评价方法,在实际测评中也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干部德的评价采取专门的测评方法,在今后推进干部德的评价工作时有必要引入一些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 干部德的评价不深入。从各地实践来看,由于德的评价标准不系统,方法单一,不能真实反映情况,对干部德的评价过于精线条,没有更深入细致的写实性评价,容易出现结论公式化的现象,导致千人一面。一方面,对干部德的考核是与领导干部的综合考核放在一起进行,往往比较重视干部廉洁自律、违纪违法等,而忽略了对干部德的平时表现、一贯表现的了解,考察的深度不够;另一方面,虽然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运行多年,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结果的统计方面来看,还没有专门针对干部德的评价有关信息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干部德的评价结果运用不充分。落实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最终要体现在德的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从地方实践来看,一是结果运用刚性不强。一些城市虽然把德的评价列入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但涉及具体干部岗位时,考德结果与干部能力、实绩一致时就用,不一致就不用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运用的随意性有时较大。二是结果运用渠道单一,大多运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没有与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管理等衔接挂钩,没有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三是结果运用延续性不够。目前干部德的考评大多没有实现全覆盖、常态化,有的地方考评结果运用也是一次性的,没有记录和动态分析,无法全过程地了解干部德的真实情况。而对干部德的评价工作都是与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进行,对干部德的评价结果运用上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对德评结果的运用尚不充分,影响了鲜明的重德导向。进一步加强干部德的评价总体思路树立干部德的评价导向以德为先——选人用人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条件,同样是能力强的干部,谁在德的方面表现更加突出,就提拔重用谁;对于在德的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干部,本事再大也不能提拔重用。以德用才——通过评价结果的运用,真正做到德才兼备、提拔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以德从政——通过对干部德的评价引导领导干部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把手中的权力用在地方社会的全面发展上,用在为民造福上,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德促廉——克己自律是党性修养的一种境界,也是廉洁从政的基本途径。通过对干部德的评价目的就是要引导干部培养克己自律的修养,应洁身自好,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原则,近君子,远小人,不能心存哪怕一点点的侥幸心理。创新干部德的评价理念从道德强制向道德自觉转变——对干部德的评价中表现出来的普遍性问题或一些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引导干部自觉养成良好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道德缺失问题,从而使干部的德行成为群众的标杆和社会的楷模。从结果考核向目标指导转变——对干部德的评价目的不是为了考核,而是为了树立导向,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指标体系的设立使干部德的评价真正成为班子和干部履行职责的“指挥棒”,为领导干部树立“标杆”,使领导干部明确努力方向。从同一标准向分层分类转变——在综合各类干部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德等方面共性标准的基础上,要结合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干部的岗位特点和要求,根据测评者的知情程度等,有针对地提出德的评价重点,进一步增强干部德的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干部德的评价原则系统性——由于德行的特殊性,对干部德的评价比较困难,决定了对其进行评价不能采用简单划一的做法,必须对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方法的采用,评价机制的建立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确保评价结果相对的客观性、准确性,确保评价体系能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这样的评价体系才是正向的,易于推行的。适用性——干部德评价工作目的是要使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可以首先重点在干部选拔作用上,逐步与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管理等方面衔接挂钩,从而贯穿到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从而多渠道运用评价结果,充分体现干部德的评价的引导性、教育性、奖惩性。科学性——适度客观地看待对干部德的评价,对其评价结果的运用上既不放大也不缩小。目前干部德的评价各地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还不完善,方式方法还不健全,对干部德的评价还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准确,将其作为干部综合考核体系的参考依据比较恰当,我们既要充分运用评价结果,也不能依据评价结果就上纲上线,对干部道德的好坏随意定性。立体化——在社会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多样化、众闲暇时间增多以及社会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新形势下,干部考察范围要由原有的平面型向立体型转化,从传统的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努力做到广泛了解与深入考察相结合,八小时以内考察与八小时以外考察相结合,平时了解与集中考察相结合,实现经常性、多维度全面察德的目的。干部德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共性标准与分层分类相结合。可以将评价对象分成两类:中高级领导干部和普通领导干部。中高级领导干部重点是了解其政治信念、政治纪律、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等,应以正向评价内容为宜,慎用反向评价指标。普通领导干部在正确把握政治品质要求的基础上,应更加侧重对其道德品行尤其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生活作风等方面评价,同时可适当增加反向测评内容,便于更为全面、直观地了解他们的德的表现。这是由于基层群众对其日常德行的表现更加了解、更加关注。年度评价与日常考察相结合。从一些地方实施综合考核的实际看,对于基层党委、政府,应该每年实施综合考核,这样能够持续地引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推进工作。因此,建议基层党委、政府实施综合考核,周期以一年为宜,同时要强化对干部德的日常评价,把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全方位考核班子干部工作实绩,充分发挥综合考核的长效推动作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考核内容设置相应权重分值,积极运用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和数量工具,进行量化评分,综合分析测评结果,在此基础上,等次规定上可以根据朝阳区现有的“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划分,确定这“好”、“较好”、“一般”、“差”四个评价等次,努力做到对干部德作出恰如其分的总体评价。 正向测评与反向调查相结合。正向测评主要是通过正向指标,对领导干部德的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反向测评主要是通过反向指标,对领导干部德的情况是否具有负面反映进行测评,进一步增强了评价的针对性。对于这两种方法,可结合不同类型的考核工作进行,比如,在换届(任期)考察时采用正向测评方式,在年度考核、个别提拔任职考察和竞争性选拔考察时采用正向反向同步测评方式。民主测评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借鉴宁波的做法,将德行参评范围确定为“管他的人”、“他管的人”、“他服务的人”和“了解他的人”四类对象,即上级领导、下属同事、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身边同事等,同时也可将测评范围适当延伸,邀请干部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有关负责人、相邻居民等参与测评,或探索民意调查的方法。领导干部应做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的兴国之魂,是全体人民共同行动的思想基础。经过党的积极探索、全体人民的共同创造和理论界的不断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构成,基本内涵也已经明晰。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要求,接下来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切实地贯彻落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成为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武器,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二是不断地充实完善,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凝练,提出简明扼要、贴近群众、便于传播践行的核心价值观。这两大任务的贯彻和完成,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践行和推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引领人和带头人,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引领人和带头人。只有领导干部积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尽快地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政要正。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是群众面前的一面旗帜,领导带头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如果领导干部不率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就将是一句空话。领导干部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做热爱学习的表率。领导干部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把握其精神实质,才能内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政治信仰。二是做尊崇高尚人格的表率。古人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是忠诚敬业,公道正派,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涵。忠诚,就是政治上可靠,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所谓敬业,就是有事业心,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真抓实干,不断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新局面;就是坚持原则,敢于负责,不是坐而论道地空谈,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华而不实的政绩。公道,就是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不徇私情,不偏不倚,对上对下一个样,一碗水端平,做到对组织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就是以公心用人,不因关系亲疏而区别对待,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正派,就是品行端正,光明磊落,诚实善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三是做保持优良作风的表率。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领导干部必须承担主体责任。领导干部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务必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重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体察民情,关爱百姓,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四是做坚守清廉的表率。腐败问题是侵蚀党的肌体、污染社会风气的毒瘤,腐败不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难以畅行。领导干部一定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明,以良好的形象展示于民。一定要坚决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不懈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推动实践,抓好落实“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如果抓不好落实就是纸上谈兵,就将一事无成。领导干部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特别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方面取得新进展。我们国家的公民素质和社会风气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必须反映在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风气的改善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诸多要求,包括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等。所有这些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下工夫、花力气去落实,以取得实效。二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推动科学发展和改善民生方面要取得新成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由其指导实践并取得实际的成效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正确性,要由推动发展的成果来证明;也只有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实惠,才能得到他们真心地认同。硬实力和软实力互相支撑,物质和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既不能只埋头经济社会建设而把文化建设当成软任务不予重视,也不能因为要抓文化建设就放松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领导干部在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一定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本地区、本单位的建设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让人民群众满意。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古今中外,世界上从来都没有一种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观念体系,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封闭的、抽象的,必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随着人民群众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建立,但其丰富、发展、完善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至今尚未完全形成共识,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创新。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者、引领者,也要做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参与者、贡献者。实践是创新的唯一源泉。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的第一线,对理论在实践运用中的价值和成效的体悟最深,也最有发言权。领导干部在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新的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要善用理论思维,不断总结思考,把实践的成果转化为理论的成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真正的创造者。领导干部要密切跟踪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特别关注人民群众美好的价值追求,善于发现、勤于记录人民群众闪光的思想火花和在实践中所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在此基础上凝练和概括具有广泛社会认可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从总理十年记者会看领导干部十大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日,北京率先推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成为展示北京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很多省市的区域精神也已经正式公布,比如,2011年11月,上海市委全会提出上海要积极倡导“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引起了市民群众的强烈共鸣。2012年1月,天津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天津精神提炼总结活动专题工作汇报,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同意将在第二轮市民投票中得票最高的“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确定为天津精神表述语。2011年10月,中央政法委提出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八个字凝炼出政法工作的核心,是对政法队伍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全体政法干警的基本行为准则。领导干部应做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在此,我们不妨从温家宝总理这十年来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透过一个大国总理“认真、没有敷衍”的回答,勾勒出一个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领导干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素。负轭公仆公仆精神是领导干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早在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就说:“政府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在2012年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工作时说:“我担任总理已经九年了,这些年过得不易,也不平凡。但我总觉得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许多事情没有办好,有不少遗憾。我懂得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应尽的责任。我为能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办些实事而感到欣慰。”“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政府公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这是一条衡量政府合法性基本准则。要始终以人民利益为重,甘当人民的公仆,对人民怀有敬畏之心。在这一价值体系指导之下,我们就能够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站稳群众立场,对群众负责。“处天下事,当以天下之心出之。”每一名党员、干部、公务员,都应该增强公仆精神,自觉地为人民的利益做好每一项工作,立身以德为本,从政以民为基。尽职慎权在2010年记者会上,温家宝说:“我的任期还有两年,我面临的工作还十分繁重。我应该像一个战士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天,做到忧国不谋身,恪尽职守。”而在2012年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语气凝重地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要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权力是责任,应当将更多的眼光与努力投向勤廉履职、无私奉献中来。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完成引领一方发展、谋求民众福祉的重任,需要对领导干部有更高的要求。升华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权为民所用;锤炼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的道德操守,才能抵制各种诱惑,筑牢拒腐防变根基;彰显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事业追求,才能不断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勇于改革“改革”是温总理在2012年记者会和各种场合一再提及的一个关键词。尤其是在2012年的记者会上,温总理甚至将改革和“文革”联系起来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有个细节,也许没多少人注意到。当总理语气坚决地说道:“我可以对大家讲,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奋斗一天”时,他的右手握成拳头,重重地敲了一下桌子。一位老记者事后回忆,他参加温总理记者会十次了,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总理敲桌子表达意志。改革为先是政府公务人员的核心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体现。要主动而为,拿出“革自己命”的魄力和胆识推进改革,要勇于打破利益格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要通过政府公务员核心价值体系的塑造,打通全社会同心同德之路。政府有向前的决心,民众有理解解决问题难度的宽容,以社会和解的氛围,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重建共识,这才是实现改革再出发的真正条件。 依法行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在2009年记者会上,温家宝说:“我们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以为在当前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一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的自由和权利;二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加强各方面的监督,使政府的行政运转依法进行,并置于监督之下。”从中可以看出,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越要尽心竭力,恪尽职守,勇于主动承担责任。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人民造福,也能引发祸害。日,中共中央决定对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多篇评论员文章指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职位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对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和薄熙来严重违纪问题依法依纪予以彻底查清,人民群众从中看到了我们党维护党纪、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人民把治国理政的权力交给我们,绝不能成为我们“对自己高看一眼”的理由。只有每个党员彻底摒弃特权思想,时时刻刻慎权、慎欲、慎微,坚守精神家园,永葆政治本色,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权力阳光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早在2004年的记者会上,温总理就提出了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的机制,包括集体决策的制度、专家咨询的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合理、合法,程序完备,公开、公正,廉洁高效、诚实守信,责权统一。日出版的《求是》杂志上,温家宝总理再次论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根据温家宝总理3月26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整理的。其中明确指出,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反腐倡廉的有效措施。我们提出把政务公开作为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要求所有政府工作都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一律向社会公开。公开透明是保证权力不被滥用、公共投资不出问题的有效办法。要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凡应该公开、能够公开的事项都要及时全面公开。要拓展公开渠道,提高公开层次,增加公开内容,创造条件让人民更好地了解政府、监督政府、批评政府。日,中央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前,温家宝总理会见与会代表并讲话时再次强调,要彻底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改变权力过于集中而得不到制约的现象,使每一个领导干部都不能滥用自己的权力。站位一线站位一线就是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党的执政地位得以巩固的根本保证。在2003年的记者会上,温家宝说:“全国2500个县区,我跑了1800个。这使我更深地了解了国情和人民的状况,我深知人民的期待,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基层连接党心与民心,基层聚集智慧与力量。进入2012年以来,从中央机关到各省区市,广大党员干部竞相走出机关大门,入厂矿、下社区,走进老百姓的家门,体察民情、倾听民意、调查研究、破解难题,一场规模大、人数多、时间长、覆盖广的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同时,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受益的不只是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干部也在这场实践中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工作干劲。接下来,应推进干部下基层由实践活动逐渐走向规范化、机制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兢怀忧患与忧患同行,不仅仅是一种情结。上任伊始,温总理就总记着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2004年,经历了“非典”考验后,温家宝说:“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要有忧患意识,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我的脑子里,有着群众欢乐的笑容,也有着他们忧愁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对政府的期待。”2005年,温家宝进一步从历史的高度阐述了他对忧患意识的理解:“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灾难太深重了,这就培育了我们的忧患意识、生存意志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我们这个国家太大,问题太多、太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这个民族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定信心、永远奋斗。”2006年,他又强调:“清醒就是要认识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只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迈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更长、更艰苦。形势稍好,尤需兢慎。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2008年,温总理更公开表示,他在“两会”期间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增强忧患意识有利于清醒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干部作风的改进也有利于我们积极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机遇只偏爱那些具有充分准备的人。务实求进领导干部必须务实,这是一种责任。2012年的记者会上,温总理说:“在我任职的最后一年,政府还将要做几件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给后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第二件事情,就是要制定并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真正保障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第三件事情,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第四件事情,按照新的标准全面推进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第五件事情,我们已经将教育经费占GDP的4%列入预算,我们一定要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并使经费合理使用。”任期最后一年,还给自己确立攻坚的目标,体现的就是一种务实的精神,展示的就是一种进取的态度。务实的根本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务实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宏伟蓝图能否变为现实,关键看落实,在这一点上,各级领导要带头抓、亲自抓,同时,政府各部门要着力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要强化责任、严格追究,明确界定每一项工作的具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 公平正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而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2010年的记者会上,温家宝在回答由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三者不可偏废。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其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这句话立刻成为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引用度最高的标题。公正是政府公务人员的品质之源、立身之本。孔子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日,温家宝总理与出席2011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进行对话交流时,就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谈了几点看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他指出,要通过改革发展经济,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现象,让人民群众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都能够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维护司法公正。司法公正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如果这样做下去,我们就会使人心平静下来,使每个人都有安全感,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使大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学习创新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建设是政府工作不变的主题之一。在2004年的记者会上,温家宝说:“一个聪明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的民族。因此,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经验、教训和启示。”十六大以来,在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已连续10年进行了77次集体学习。学习课程涵盖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国际问题、军事、党建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作为领导干部,不注重学习,思想就容易保守、庸俗和僵化,改革创新也会成无源之水。因此,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学习的表率,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带动全社会形成热爱学习、勇于创新之风。让学习精神成为我们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一个公式: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的速度(L)必须大于或等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C)。反过来说,如果学习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那就只能是死亡,所以我们要L≥C。知识经济时代,学习是政府组织、公务员队伍建设唯一持久的竞争能力。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放弃学习意味着落伍。做好各项工作,克服“本领恐慌”,成为一个学习型领导干部,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观所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