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突然消失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力有何影响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太阳和地球引力问题,太阳突然消失后,对地球的引力有何影响?大家知道太阳光要8分钟才到地球,假如太阳消失了,是不是也要等8分钟后地球才会发生变化呢?引力和光速有什么之间的联系呢?请大家分析下,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引力与光速并无直接联系,引力是通过场来作用的,场是一种物质,具有一定的能量.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都会产生引力场,场与物体同时存在或消失.假如太阳消失了,那么它的场会立即消失,地球也就立即脱离了引力.但是光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物质.波的传播具有一定的速度.电磁波的速度30万km/s,日地距离为1.5亿千米,光到达地球需要500秒,也就是8分20秒.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光会不受影响而继续传播,所以综上所述,如果太阳消失,地球上仍然会看到太阳,但不受太阳的引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不。光照会在8分钟后改变,但太阳消失后,地球会寻求另一个质量(密度)比它大的星球运行,可以说变化是立即的。
好问题。光的速度在真空中是3*10^8m/s,虽然很快,但是速度不是无穷大。然而,现代物理学认为引力是靠引力场来发生力的作用的。而这种场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超距作用,意思是发生作用的时间与距离无关,即瞬间。只要一个物体的引力场发生改变,在它场内的其他所有物体在改变的那一瞬间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太阳没了,在太阳消失的那一刻,地球就不受太阳引力场的影响了。所以不需要时间。这比较难懂。可以参照电场...
电磁场为光速,没有引力场是光速的说法。。。
太阳消失后地球将会做一段匀速直线运动,之后会偏向一个密度和质量足够大的星体,之后为绕做匀速圆周运动...力是即时的,而阳光照射地球是一个过程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位置:>>>最新图
如果太阳突然消失 地球会怎样?(1/5)
全屏播放||
  太阳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3万倍,每秒产生的能量相当于1千亿颗氢弹爆炸产生的能量。太阳巨大的质量使它在太阳系中支配着万有引力,将8颗星球锁定在椭圆形轨道当中。如果太阳下一秒就消失,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看似愚蠢的问题事实上曾经是爱因斯坦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支持键盘← →翻页
版权声明:
本网登载图片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谢绝转载。如该图片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联系。
高清图集推荐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cache file NOT exists!101被浏览18,406分享邀请回答nature.com/ngeo/journal/v4/n9/full/ngeo1205.html),相当于每平米0.09瓦,相比之下太阳照射在地表的功率为每平米1400瓦,前者少得可怜。。。如果消失时的时机合适,地球有可能遇到火星,两者相撞将会带来一场绚丽的行星碎片之舞消失后5个月:会被小行星带里的石头撞得面目全非,由此带来的全球升温可能会重现地球诞生不到100万年时的情景:之后经历漫长的时间,又会回到冰封世界消失后2年:有可能会与木星相撞,那样的话和掉进太阳区别其实不是很大:在接近木星时会突破洛希极限,被潮汐力撕得粉碎,接触木星表面时已经变成碎渣,然后在木星大气中高温燃烧,掉进数万公里深的大气层后被内部高温高压压成离子态,然后回到固态...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变为木星的卫星,但地球作为木星卫星还是太大了,除非角度非常合适,否则很难发生如果没有碰到木星,那此时的地球早已是一片冰凉,表面温度将不会高于零下200摄氏度;在海洋深处还会有海底火山活动,那里仍然会保持较高的温度,并有赖以生存的厌氧细菌;海洋表面会结冰,但冰层下仍然是液态海水;偶尔的火山喷发会产生短暂的云气;天空中飘落的会是一层二氧化碳之雪评论里有人提到木星也会飘动从而不会相撞,其实是可能相撞的,比如下面这个情况:图中当太阳消失时,地球沿AC前进,木星则沿DC前进,由于木星轨道速度比地球慢很多,所以只要∠DCA的值合适,当地球走到C点时恰好也会碰到木星走到C点附近,虽然木星轨道面和地球轨道面有微小的夹角,但由于下述原因,又考虑两者相互的引力作用,两者是有可能相撞的木星轨道面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是1.2度,但这不影响两者的相撞:地球可能跑到地球轨道面上位于地球轨道外的任意一点,同理木星也是,假设木星与地球轨道面相交的直线为l,那么在l的处于木星轨道外的部分肯定可以找到一个点C,过点C作地球轨道切线CD与木星轨道的切线CA,CD与CA的长度比恰好也等于地球与木星的轨道速度之比,那么如果当太阳消失时木星与地球分别位于上述切点的位置,不考虑其它影响,两者肯定会在点C相撞。这个用简单的几何就能证明~当然,概率确实太小了,但LZ的问题本身不就很假吗~消失后10年:飘出的距离已经超过了冥王星远日点这个时候回望太阳系,看到的将是一片空旷,没有任何发光的物体,那个方向仿佛没有任何东西存在过,似乎一切都成为了历史,只有背景中银河系的星海发出淡淡的银光...消失后50年:如果太阳消失时地球的速度方向合适,那么此时我们会遇到一个久违的老朋友——旅行者1号。是的,我们追上它了...消失后1万-10万年:地球有非常小的概率会被附近的其它恒星捕获成为行星消失后1亿年:可能早已被某颗恒星甚至黑洞吞噬,如果没有,它将来到银河系的银盘之外——相比原太阳系,地球已经飘出了将近1万光年。如果角度合适,地球将继续飘向空旷的宇宙,永远脱离银河系消失后50亿年:从地球看来,它已经围绕银河中心旋转了20多圈,其轨道面与银河盘面有10度左右的夹角,使得地球不停地在盘面两侧来回穿越;当然,更有可能被某些恒星、星团影响,或者成为它们的行星,或者轨道发生大的改变,甚至直接被高速甩入外太空...————————————————————————————————以下是“太阳爆炸”的情况~(由于太阳爆炸没有模型支持,所以抛开太阳的质量不谈,不妨假设太阳莫名其妙地就爆发成了超新星,这之后的推测按常理进行...)爆炸开始瞬间:同样滴对地球没有任何影响,8分17秒内愚蠢的地球人过着如常的日子...爆炸后8分17秒:全球的中微子探测器都会读到大量的数值,但是太阳并不会立刻变得非常亮,而是仅有数倍-数十倍的亮度增加,以及可用肉眼观察到的形变。1987年,一颗超新星爆发了(编号为SN1987A),其爆发产生的中微子比光学观测早了3个小时到达地球,曾经一度认为是中微子发生了超光速现象;但实际上是另有原因的。光子从恒星内部发出后,由于恒星本身是一个不“透明”的介质,光子会被内部分子不断地吸收、再发射,其传播速度会比真空光速慢许多(如同光在玻璃、水中也会变慢),而中微子由于其极轻、不带电的性质,几乎不会与任何粒子发生反应,可以畅通无阻地穿星而过,所以同时发出的一束光和中微子速度就产生了差别。依据这一点,太阳上的情况也差不多,只不过个人猜测由于太阳直径较小,产生的时间间隔不会太多,权且认为是20分钟吧!爆炸后20分钟:向阳一侧接收到的光在几秒内提升到原本的数十亿倍,地球表面仅靠反光就可以提供和爆发前的太阳一样的亮度;同时向阳一侧温度迅速升高,几分钟内就可以烤死所有生物;云层迅速消失,全球大火爆发后3小时:海洋开始沸腾,并迅速蒸发,但不会形成云层,在强烈的光压下地球大气已经被吹得所剩无几,蒸发的水汽会被迅速吹走。从远处看来地球大概是这么个情况:不过除此之外,地球的运行暂时如常,因为仅靠光压还不足以改变地球的轨道爆炸后4小时:第一股被爆发抛出的太阳物质到达地球。这股物质的速度高达到每秒数千甚至上万公里,地球会再次发生一次"剥壳",但这次比之前的大气层逸散就强烈多了——它会将地球外壳击得粉碎。情景类似于电影《Knowing》片尾的场面:爆炸后5小时:在持续的数万亿亿吨太阳物质的高速度撞击下,地球会比上面的截图惨得多,不仅外壳被剥离,地幔也可能会慢慢逸散;整个行星会被推向轨道外的方向,导致轨道半径增大爆炸后1天:如果爆发时月球所在位置合适,它有可能撞向地球;但早在撞击前,考虑可能有密度较大的太阳物质击中地球,地球已经只剩下外地核大小的物质了,太阳的亮度已经比刚爆发时下降了数百倍,但仍然足以媲美数百颗蓝巨星加起来的亮度;此时如果背向太阳看去,会发现夜空不是纯黑的,而是泛着淡淡的红色,那是被抛出的高温氢分子发出的光线爆炸后1个月:太阳亮度已经低于爆发之前的正常太阳了,但由于之前爆发的设定是“莫名其妙”,所以原来的位置剩下个什么也不好说,是中子星呢还是黑洞?抑或莫名其妙地是颗白矮星?爆炸后1年:内太阳系已经毁得差不多了,水星和金星必碎无疑,地球重伤,火星也得残废;外太阳系,木星和土星会变一个样子,它们在爆发中同样损失了很多外层大气;但相比地球,它们的改变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木星体积可能会缩小一半,土星甚至还能维持原本的光环,天王星和海王星损失得就更少了...爆炸后几年:如果无视光速的话,此时从数光年外看太阳系,它就是一片很美丽的星云,就像这样:爆炸后1万年:那个地方只剩下一片淡淡的星云,可能宽达数光年,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星云的轮廓3039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http://v.qq.com/page/q/d/d/q0181pe0zdd.html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变得怎样?这是用AxeSlide斧子演示制作的高一地理课件。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引力是地球多少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