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答过程:一般说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一般说来

求解答过程:(1)按图测定空气中_百度知道
求解答过程:(1)按图测定空气中
(1)按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要达到实验目的,反应物或装置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
;该实验还可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
(要求两条). (2)在探究两种未知的银白色金属X和Y的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同学做了下列实验: ①请...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密闭性好(或不漏气)和红磷足量(或红磷过量);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2)①稀硫酸(或稀盐酸);Y>X ②Ag ③将X和Y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Y能置换铜,X不能;Zn+CuSO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二-我们周围的空气(有解析)
第 2 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2.1 空气 一.选择题 1.(2016?黄石)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 D.二氧化碳【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 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 的现象.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2.(2016?云南)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 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 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 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解答】解:A、氮气占 78%,故选项正确;B、氧气占 21%,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 占 0.03%,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占 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3.(2016?天津)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 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 息:“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 【解答】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B 4. (2016?郴州)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 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 D.水蒸气【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 大约占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空气的 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小林从冰箱里拿 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 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 【解答】解:A、氮气在该条件下不会液化,故选项错误;B、氧气在该条件下不会液化, 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在该条件下不会液化,故选项错误;D、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1 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 气中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5.(2016?乐山)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 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 大约占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空气的 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 【解答】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故选项错误; C、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6.(2016?重庆)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分数可能是( A.1% ) B.19% C.25% D.78%【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 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 21%. A、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 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低至 1%,否则人类没法 生存,故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为 19%,故选项正确. C、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 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 25%,故选项错误. D、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 2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 78%,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2016?吉林)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与作用分析解答.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 碳、稀有气体和其它气体和杂质. 【解答】解:酥脆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饼干,使饼干变潮. 故选 D 8.(2016?大连)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性质,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含量较多且充入 食品包装中以防腐”,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说明该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2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能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故选:A. 9.(2016?山西)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N2 B.CO2 C.H2 D.O2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大约是: 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A、氮气占 78%,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合正确. B、二氧化碳占 0.03%,不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C、空气中没有氢气,故选项错误. D、氧气占 21%,不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0.(2016?玉林)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A.21% B.0.03% C.78% ) D.0.94%【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大约是: 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A、氮气占 78%,不是 21%,故选项错误; B、氮气占 78%,不是 0.03%,故选项错误; C、氮气占 78%,故选项正确; D、氮气占 78%,不是 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1.(2016?长春)空气的成分中,约占总体积 78%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中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78%、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解答】解:在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78%,观察选择项,A 正确. 故选 A. 12.(2016?南宁)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约站 78%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 大约占 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空气的 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3 【解答】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03%,故选项错误; C、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3.(2016?海南)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x”代表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 图可知,x 的体积分数最大 故选 C 14.(2016?宜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 D.水蒸气【分析】根据化学常识和课本基本知识,可知空气含量较多的几种气体及其含量. 【解答】解:我们知道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出了空气主要有氮气(N2)和氧气(O2)组 成, 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78%,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N2) . 故选 B 15.(2016?淄博)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 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1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5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分析】A、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分析; B、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进行分析; C、根据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进行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 A 正确; B、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 B 错误;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小,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故 C 错误;4 D、性质稳定与可作电光源没有直接的关系,故 D 错误. 故选:A. 16.(2016?成都)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He B.N2 C.O2 D.CO2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分析解答. 【解答】解: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 故选 A. 17.(2016?扬州)某科学家除去空气中的 O2 与 CO2 得 N2 样品,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等体 积的样品质量(m1)与纯 N2 质量(m2),重复多次,结果均为 m1>m2,样品中含哪种 气体可解释该结果( A.氖 B.氩 ) C.甲烷 D.水蒸气【分析】根据空气中除了含有氮气、氧气之外,还含有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来分析解 答; 【解答】解:因为空气中除了含有氮气、氧气之外,还含有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除去空 气中的 O2 与 CO2 得 N2 样品还含有稀有气体(氦氖氩等),由于氦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氮 的小,氩的相对原子质量比氮的大;故比纯 N2 质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含有氩气, 答案:B 18.(2016?永州)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 )【分析】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和它们的性质来回答本题, 严格按照题目中所给的信 息:“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 【解答】解: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在常温 下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故选:B 19.(2016?重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4 A.5 1 B.5 3 C.4 ) 1 D.4【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 78%、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二氧化碳占 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大约是: 氮气占 78%、 氧气占 21%、 稀有气体占 0.94%、 4 二氧化碳占 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 0.03%.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78%, 大约是 . 5 故选:A. 20.(2016?沈阳)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N2 B.CO2 C.O2 ) D.H25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即氮气 78%、氧气 21%、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即可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 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 A. 21.(2016?成都)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 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A.a 是铜,b 是红磷 C.a 是汞,b 是红磷B.a 是铜,b 是木炭 D.a 是汞,b 是木炭【分析】 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 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 气体物质.因此在测定空气成分时选用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该物质在空气中能够 燃烧;该物质是非气体状态的物质;对应的生成物不能是气体. 【解答】解:铜被加热生成氧化铜,没有生成新的气体;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汞加热生成氧化汞是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 木炭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新的气体; 故选 AC 22. (2016?烟台)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小 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 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 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 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 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8% C.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药品消耗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 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 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药品要足量;③要冷 却至室温再读数等,本题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解: A.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正确; B.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集气 mL=230ml, 瓶内空气的体积是 (250-20) 进入水的体积是 45mL, 即氧气的体积是 45mL, 45mL 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230mL ≈19.6%,故错误; 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若实验 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故正确; D、 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温度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使结果准确, 故正确. 答案:B 23.(2016?泰州)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 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 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 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正确. B、硫磺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于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 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于测定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4. (2016?兰州) 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氦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7)D.阿伏伽德罗 【分析】根据对空气组成研究史的了解、根据各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判断,选择最早提出空 气组成的科学家即可. 【解答】解: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 选项正确.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故选项错误. D、 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并创立了分子学说, 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5.(2016?厦门)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 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 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 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 生反应. 【解答】解: A、使用红磷的量必须足量,才能将密封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故选项正确; B、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气体,不可以代替红磷,故选项错误; C、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 致测量结果小.应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故选项正确; D、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可以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不用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 光点燃红磷,故选项正确. 答案:B 26.(2016?武汉)图 1 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 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 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8 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 和 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 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 3 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解答】解:A.若所用药品过少,就不会将装置内的氧气耗尽,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故错误; B.反应开始时,物质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所以集气瓶中压强瞬间 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故正确; C.压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木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与可燃物的着火点无关,故 错误; D.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气 体压强保持不变,无法测定,故错误. 故选 B 27.(2016?南昌)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 D.可吸入颗粒物【分析】空气污染物中,有害气体主要有 CO、SO2、NO2 等氮的氧化物和粉尘,粉尘主要 是指固体小颗粒. 【解答】解: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烟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各选项中只有 氮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选:C 28.(2016?本溪)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 数的是( A.二氧化硫 )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分析】根据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所涉及的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 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进行分析判断.9 【解答】解: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 粒及臭氧等. 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C、 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 但是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故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9.(2016?聊城)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氮气 D.氢氧化合物 )【分析】题目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并且二氧 化硫形成酸雨,一氧化氮形成光化学烟雾. 【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有害气体,会污染大气; B、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 4 C、空气中有5 的气体是氮气,不会造成污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D、氮氧化物有毒,会污染大气,并能形成形成光化学烟雾,会造成大气污染. 故选 C 30.(2016?巴中)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巴中城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但测得目前 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是 PM2.5.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 ②沙尘暴天气增多 ③太阳能热水 ④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⑤燃烧天然气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⑥燃煤取暖. D.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分析】从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μm 的颗粒物以及此过程是否能产生可吸 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的粉尘会造成 PM2.5 含量的升高;②沙尘暴天气的增多 会增加空气中 PM2.5 含量的升高;③太阳能热水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 PM2.5;④汽车 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可吸入颗粒物, 造成 PM2.5 的升高; ⑤天然气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不会增加 PM2.5 的含量;⑥煤炭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空气中 PM2.5 含 量的升高. 故选 C 2.(2016?遂宁)今年的 6 月 5 日是世界第 45 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 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10) 【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方面分析,凡是节能减排的措施都是正确的. 【解答】解:A、增加植树造林面积可以改进生存环境,符合主题; B、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合主题; C、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主题; D、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可减少私家车的污染,可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符合主题; 故选 C 3. (2016?北京)2016 年世界杯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自带布带购物 C.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 D.减小使用一次性餐具 【分析】生活习惯影响气候,节能低碳知识与气候关系非常密切,只要选项中符合节能减排 及低碳生活,均是可以提倡的 【解答】解:A、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 A 错误; B、自带布带购物,可以减少使用塑料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故 B 错误; C、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故 C 正确; D、减小使用一次性餐具,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 D 正错. 故选:C 4.(2016?黑龙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说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用天然气替代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 B.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 C.高炉炼铁的废弃直接排到大气中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解答】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天然气代替煤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正确; B.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分类放置垃圾,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 故正确; C.高炉炼铁的废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 错误; D.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因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 境的污染较小.故正确. 故选 C ) )11 5.(2016?鄂州)鄂州市目前正在大力推进“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美化乡村”的活动,下列 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A.城市生活垃圾定点存放,集中处理 B.市民吸完烟后的烟头不能随意丢弃 C.农村田地上的秸秆及时焚烧处理 D.农村牲畜粪便及时收拾,集中入厕 【解答】解:A.推广垃圾分类存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符 合环保主题,故 A 符合;B.市民吸烟后的烟头不能随意丢弃利于保护环境卫生,故 B 符合;C.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卫生,故 C 不符合;D.农村牲 畜粪便及时收拾,集中入厕传利于保护环境卫生,故 D 符合; 故选 C 6.(2016?海南)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A.植树造林 C.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餐具 D.绿色出行 ) )【分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计划的发 展,科学的发展,随意焚烧垃圾,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植树造 林,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出行,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利于保护环境; 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又会污染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C、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D.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 B 7. (2016?菏泽) 2016 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 【解答】解:A、废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 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汞、镉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通过各种途径进 入人类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聚集,使人体致畸或致变,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回收处理废 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不仅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而且减少污染,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不能 禁止,故错误;12 D、垃圾是被废弃的资源,分类回收,利用垃圾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减少污染, 故正确; 答案:C 8. (2016?绥化) 倡导“低碳”生活, 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 不合理的是 ( A.步行代车 C.出门随手关灯 B.循环使用教科书 D.乱砍滥伐森林 )【解答】解:A、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步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故做法合理; B、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 以减少生产书所消耗的能源,故做法合理; C、出门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做法合理; D、森林既可以净化空气,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减少温室效应, 故乱砍滥伐森林做法不合理; 故选 D 9.(2016?连云港)今年 4 月 22 日是第 47 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 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A.少开私家车多步行 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 D.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解答】解:A、少开私家车多步行,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做法应该提倡; B、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制品,保护金属资源,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故做法应该提倡; C、多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纸杯,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故做法不应该 提倡; D、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用 保护环境,故做法应该提倡; 故选:C 10.(2016?河北)2022 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 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 SO2 与粉尘排放 【分析】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 有害气体和粉尘. 有 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二13 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 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的尾气等;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放烟 花爆竹; 粉尘主要是地面粉尘、 燃煤排放的粉尘、 沙尘暴等. PM2.5 是首要污染物,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 物. 【解答】解: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减少污染,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和 PM2.5 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B、使用太阳能与核能等绿色能源,能减少 PM2.5 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C、将废气排放到高空,也不会减少污染气体和 PM2.5 排放,故符合题意; D、改善燃料结构,减少 SO2 与粉尘的排放,也就减少了扬尘污染,可减少污染,减少了 PM2.5 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1.(2016?金华)2015 年 12 月 12 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 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 2℃之内.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 于节能减排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分析】所谓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 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 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 【解答】解:A、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利于节能减 排. 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故不利于节能减排.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利于节能减排.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利于节能减排. 故选 B 12.(2016?邵阳)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 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14 【解答】解: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有害物质的 排放; B、鼓励开私家车出行,会造成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 C、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D、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 故选 B 13.(2016?湖北)2015 年冬,连续多日的雾霾给襄阳人的生活来带不便,下列措施不利于 防治雾霾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C.乘坐公交出行 ) B.使用清洁能源 D.垃圾集中焚烧【解答】解:A、大力植树造林行,能净化空气,有利于防治雾霾.故 A 不符合题意; B、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防治雾霾,故 B 不符合题意; C、乘坐公交出行,能减少空气污染物,有利于防治雾霾,故 C 不符合题意; D、将垃圾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等,不利于防治雾霾,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14. (2016?玉林) 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水雾净化空气, 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少粉尘污染 C.防治酸雨 B.治理水污染 D.缓解温室效应 )【分析】根据喷雾除尘车的主要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水雾净化空气,其主要作用的减少粉尘 污染; 故选 A. 15. (2016?宜昌) 2016 年 6 月 5 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下 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C.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 D.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15 【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 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 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鼓励燃煤发电,确保电力供应,燃烧煤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 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B、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等“低碳”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C、通过焚烧秸杆为农作物提供养分,但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 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 16.(2016?南京)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该 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 【实验回顾】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 2),写出红磷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常常远低于 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行猜想】(1)装置漏气;(2)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 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 .【实验与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氧气浓度 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 8.85%和 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 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 .【实验探究 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 行了实验(装置如图 3)通过 7 天测得的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19.13%. 【交流与反思】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 . 【实验探究 2】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氧化钠等物质又 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 4),8 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实验后的体积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16 131mL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90.0mL63.6mL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填物质名称) 进【结论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 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 为 Cu2(OH)2CO3],若将图 3 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请判断能否 比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分析】【经典赏析】根据使用汞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实验回顾】根据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解答; 【进行猜想】根据本探究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红磷的 量,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生成物的状态一般要求是固态等. 【实验与交流】根据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解答; 【交流与反思】 根据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 实验结果更 准确解答; 【实验探究 2】根据烧杯内蒸馏水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解答; 【结论与反思】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 【拓展延伸】根据生成铜绿的条件解答. 【解答】解: 【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该实验中选择使 用汞的优点有在汞槽中起到液封作用;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能将 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集合耗尽,故选 BCD; 【实验回顾】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进行猜想】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或实验前没有夹弹簧夹、实验装置可能未冷却就打开 弹簧夹等); 【实验与交流】 小明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 用测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 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 8.85%和 3.21%,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回答产生上述结果的主 要原因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17 【交流与反思】铁丝在水、氧气的条件下很容易生锈,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 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及原因: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 【实验探究 2】 烧杯内蒸馏水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90mL-63.6mL=26.4mL 26.4mL 空气中氧气含量= 130mL ×100%≈20.2% 【结论与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铁粉、炭粉、氧化钠和蒸馏水或白磷等物质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 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 【拓展延伸】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 为 Cu2(OH)2CO3],若将图 3 装置中的粗铁丝换成足量的铜丝进行实验,不能比较准 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 0.03%,铜不能将装置中 的氧气几乎耗尽. 答案: 【经典赏析】BCD 【实验回顾】4P+5O2 【进行猜想】红磷不足; 【实验与交流】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交流与反思】装置内残留的氧气更少,实验结果更准确; 【实验探究 2】20.2%; 【结论与反思】铁粉、炭粉、氧化钠和蒸馏水; 【拓展延伸】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 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 尽. 17.(2016?温州)为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明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 发现每次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总是远小于 21%,他认为误差主要由实验装置造成,于是 改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2P2O5;①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量筒内加入 100 毫升的水.18 ③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使瓶内空气体积为 250 毫升. ④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塞紧瓶塞,关闭止水夹,接通电源使电烙铁发热,点燃红磷 后,断开电源. ⑤燃烧结束并充分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待量筒内水面不再下降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65 毫升. (1)小明按如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 (3)根据本实验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明发现,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仍有较大差距,查阅资料发现,引起本实验的误差除装置外,还与可 燃物的性质有关. 【分析】(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来产生明显的现象来判断.压强差 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利用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体积变化,二是利用外力产生压强差. (2)对比改进行前后的两种探究装置,可发现改进后不需要点燃红磷后再将燃烧匙伸入瓶 中,可很好地避免因装置漏气而对结果带来的偏差; (3)根据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解答. 【解答】解:(1)检验此装置的气密性时,可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与装置甲相比,装置乙中使用电烙铁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其原因是:改进后的装置无 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 (3)量筒内减少的体积为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100mL-65mL=35mL; 35mL 100%=14%.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0mL × 答案:(1)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用手紧握广口瓶外壁,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 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改进后的装置无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而造成实验误差; (3)14%2.2 氧气 一.选择题 1.(2016?南昌)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19) 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正确; 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故选 B 2.(2016?苏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78%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 A 正确;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21%,故 B 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 C 错误;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 解程性的大小,故 D 错误. 故选 A. 3.(2016?衡阳)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N2 B.O2 C.CO2 ) )D.CO【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气. 【解答】解:A、N2 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A 错误; B、O2 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B 正确; C、CO2 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C 错误; D、CO 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但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D 错误. 故选 B 4. (2016?泰安)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S,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 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20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分析】A、根据 S、P 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燃烧的生成物、发生缓慢氧化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生缓慢氧化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S、P 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 误. B、Ⅰ、Ⅱ两类反应,分别体现了氧气能支持燃烧、能发生缓慢氧化,氧气不具有可燃性, 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 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Fe 在Ⅰ、 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Ⅰ类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Ⅱ类反应发生缓慢氧化,也放出热量,故选项 说法错误. 故选:C 5.(2016?桂林)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 C.氧气供潜水员呼吸 B.用氧气气焊金属 D.用氧气炼钢 )【分析】本考点属于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是: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还有三态变化.氧气是比较活泼的气体,它的化学性质 是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的用途主要有两个: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解答】解:A、工业制氧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气焊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供潜水员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冶炼钢铁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6.(2016?长沙)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空气中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性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 【解答】解:A、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A 错误; 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 B 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C 错误; D、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 D 错误. 故选 B 7.(2016?上海)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21 A.产生耀眼白光 C.产生蓝紫色火焰B.产生黑色固体 D.产生大量白雾【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故选:C 8.(2016?云南)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产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A、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产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9.(2016?天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燃烧需要点燃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燃烧需要点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 )22 10.(2016?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11.(2016?本溪)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2016?安顺)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 系的是( ) )A X Y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B 纯净物 混合物23C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D 化学反应 化合反应 【解答】解:右图所示关系是交叉关系. A、化合反应中有的属于氧化反应,有的不属于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有的属于化合反应, 有的不属于化合反应.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正确; B、单质和化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D、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反应,二者是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选 A.2.3 制取氧气 一.选择题 1. (2016?玉林)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分析】 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结合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收集方法,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 析检验方法.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的二氧化锰 作为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故说法正确;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是 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故说法正确; 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说法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来检验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C 2.(2016?衢州)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B.C.D.【分析】A、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分析;24 B、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解答; C、 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 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 可以据此解答; D、根据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解答. 【解答】解:A、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固体质量不再 变化,故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故错 误; C、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 误; D、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当高锰 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 答案:D 3. (2016?丽水) 如图是“用双氧水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A.放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 中所示操作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 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 作错误. 故选:D 4.(2016?邵阳)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 为可能的原因是( )A.用排水法收集时 O2,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O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25 C.用排水法收集 O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 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分析】根据制取氧气时的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 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 C、 用排水法收集, 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 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故错误; D、用排水法收集 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 答案:C 5.(2016?黄石)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率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分析】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 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 变”, 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 变. 【解答】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也可能是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 说法错误.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产物的质 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6. (2015?成都)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锰是反应物 B.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可用带火星的木炭检验氧气 【分析】 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结合反应物的状态和 反应条件分析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收集方法,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 析检验方法. ) )26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中的二氧化锰 作为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故说法错误;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都是 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故说法正确; 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说法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因此可以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用来检验氧气,故说法正确; 故选:A. 二.实验探究题 7.(2016?孝感)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1)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为. (填序号); , 观察木条是否复(2)若小明选择装置 A 和 C 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若用装置 D 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燃. (3)某气体 X 可用 D 装置收集,若改用 E 装置收集,则气体 X 应从 “c”).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口进(填“b”或(2)装置 C 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 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 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 (3)根据 D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解答. 【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a 试管; (2)装置 C 是用加热固体的方法制取气体,C 是排水法收集气体,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 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用装置 D 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 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D 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若改用 E 装置收集二氧化 碳,则气体应从 b 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答案:27 (1)试管; (2)②③;集气瓶口; (3)b 8.(2016?枣庄)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A.水 原因是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 (填字母).D.高锰酸钾(KMnO4)(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仪器 a 的名称是 A.颜色 必须考虑的是 的连接顺序为 B.可燃性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 C.溶解性 D.密度(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 (填装置字母序号).(3)气体检验:如图 2 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原因是 .(4)实验探究:如图 3 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 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 是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解答;根据实验室中 制取氧气的原理、干燥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实验室中制 取氧气的原理、干燥收集方法以及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3)根据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解答; (4)根据促进反应加快的因素解答. 【解答】解:(1)据质量守恒定律,制取氧气,反应物中必须有氧元素,氯化钾中无氧元 素,故选 C;28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仪器 a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 虑的是密度和溶解性;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因为反应物 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选择装置 A 来制取,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用浓硫酸来 进行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 (3)如图 2 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 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4)如图 3 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 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硫酸铜和 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答案: (1)C;氯化钾中无氧元素; (2)分液漏斗;CD;ADB; (3)乙装置中将生成的氧气通过浓硫酸干燥,除去了其中的水蒸气等; (4)硫酸铜和氧化铁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9.(2016?绍兴)进行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号). (选填序(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那么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5 只容积均为 100 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恰好把 5 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 5 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 现象. 以相同方法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为 21%) 第一组 集气瓶编号 集气前装入集 气瓶内水 A 10 B 20 C 30 D 40 E 50 第二组 A 31 B 33 C 35 D 37 E 3929 的体积 (毫 升) 带火星木条的 状况 ①第一组实验 D 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②经计算,第二组实验 C 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 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 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只能是 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 【分析】(1)根据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进行分析; (2)分析表格可发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35%时木条就可复燃,根据空气 中原有的氧气和收集到的氧气,就可算出氧气的分数. 【解答】解:(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物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为固液反应,不需加热,故发生装置选 A 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 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也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但图示向上排空气法有错误,故 只能选 E 装置,故填:AE. (2)①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 数×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第一组实验 D 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0%+60%× 21%=52.6%,故填:52.6; ②该结论不严格,由图中可知,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5%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的体 积分数达到 33%时,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应作一个补充实验, 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4% 时,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实际上就是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实验, 第二组实验若按 B、C 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 体积分数应在 33%~35%之间,从而省去编号 A、D、E 的实验,但需补充一个当水的体 积分数达到 34%的实验.故填:该结论不严格;实验过程可省去第二组中编号 A、D、E 的实验,补充一个当水的体积分数达到 34%的实验. 10.(2016?台州)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 H2O2 溶液,加热到 80℃时, 才有较多氧气产生, 而相同质量 5%的 H2O2 溶液加入催化剂, 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 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30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 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 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 H2O2 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 一处错误 .(3)采用相同质量 5%的 H2O2 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 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 (假定两种方法 H2O2 均完全分解:曲线 画在答题纸上) 【分析】(1)根据在加热时水受热会蒸发分析; (2)根据长颈漏斗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分析. 【解答】解:(1)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 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2)在图丙的气体发生装置中,错误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生成的气体会 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3)由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为: 答案:(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 氧气的量较少;(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3)见上图.31 32
2016 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第 2 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 ( 2016 ? 玉林)喷雾除尘车利用喷雾系统向空中喷射出...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二辑)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初三理化生_理化生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6 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二辑)...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doc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6 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2014年中考化学真题按单元分类汇编――我们周围的空气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2014 临沂)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有刺...2013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精品96页)8年中考()全国各地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隐藏&&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八年中考...2016 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一辑) 第 2 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 1. (2016?黄石)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2016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IT认证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2016 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三辑)第 2...2012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套分类汇编选自 106 份中考试题,共 22 个专题,将陆续上传,敬请关注! 资料特点:全面――选自全国各地 106...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四 自然界的水(有解析).doc_中考_初中教育_...(2)看图回答,空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各答一点) 解析: (1)防治水体...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