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挂什么科室后,手脚有点莫力,怎么治疗,看什么科

  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争鸣的时期,楼主从道家开始,说一说百家那些被人误解的东西。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道德经里可不只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一句,本身在道家思想里,护生是其中的一部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之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道至均,如阳光普照,不分善恶而照,雨露恩泽万物,不以恭恶而分。  道家说的平等不是说其没有存在的价值,而是说天道不会因为人们恭敬就特意降下恩泽,也不会因为人们骂天或者不敬就毁灭你,平等的施与万物,令其自然的运作,生发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以己而强加其行,在这个角度才能说平等。  道家经典中,除了道德以外,还有两本,一本叫黄帝阴符经,另一本是庄子,一般黄老指的黄老就是这本和道德经,还有一派叫老庄派,以老子和庄子这两本经典为基础。  之所以指这两派,是因为这两派在历史上其实有点接近动画里天宗人宗的设定的,老庄一派更注重自我的超脱与自然的均衡,追求的是“逍遥于天地之间,独与精神往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超脱,甚至连生死和时间都不能羁绊的逍遥。  而黄老一派,更注重对人的侧重,追求积极入世,发挥道家的治国理念,这个治国的理念其实类似我们现在说的经济发展,让百姓休养生息,减少纷争和政令的繁复,治大国如烹小鲜,,多动则滥,尤其反对无道之争,认为过度的战争损耗生命,也是在破坏国家的根基。包括黄帝四经这些也是属于黄老经典。
楼主发言:492次 发图: | 更多
  乱世黄老道,太平儒家生,在汉初和唐初都曾用黄老的思想,让国家休养生息,建立一个牢固的经济基础,为之后的强盛打下基础,但是物极必反,一旦国家强盛,就避免不了对外扩张与争执的出现,而此时就会开始走向一条下坡路,直到完成一个循环。  黄老一派曾经在齐国大兴,建立稷下学宫,荀子曾任祭酒,像是荀子吸收了黄老道的思想,认为天道是自然的,而不是人文属性所决定,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改变,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是荀子在这基础上,加上了儒家的思想,“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认为天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类虽然不能凌驾于其上但是却可以顺应并使用这些规律为自己做事。  这其实类似我们现代的科学,在研究了物理化学这些基础法则之后,在此基础上创造和发展人类自己,但是这种应用本身并未改变自然的规律,如果妄想改变自然的规律就会自食恶果。  而黄老道家自身则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之势,顺应而发展,而不要过度去改变,也不要欲望过剩的去管理国家,应该符合老子说的,两村相邻,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当然这一部分在现代是被看作反智主义的,楼主在这里说这种理解是肤浅的,但是要说起来太多了,有兴趣的可以讨论下,这里着重说黄老和老庄的生死观。
  阴符经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这里的天生天杀,其实表述的是一种自然的思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牛羊出生就要吃草,虎狼则吃牛羊,万物得天道恩泽而生,这是盗,用我们现代的生物学来说,能量的来源都是太阳,草木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这便是盗,盗天地之机,而草木盗日月之泽,牛羊则盗草木之用,人则盗万物以为己用。  这是自然的规律,也是一种循环,所以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但是这里又说,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也就是说宜才安,而如果不宜,那就会出现灾祸,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也就是说你吃肉吃饭可以,但是不要浪费,不要奢侈,吃饭是为了吃饱活命,如果还吃出花来了,带来的浪费这是在破坏自然本身的循环。也就是说既不会刻意避免就不活了,也不会说心安理得的享用自然的资源。
  这里也可以说是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发散,因为就仁来说,天地是无所偏袒的,刍狗是草扎的祭祀用品,来之前是路边之草,扎好了又放在祭祀台上受人礼拜,用完了就烧了或者丢了,其实这里是在表示一种用,人们把野草取来用,而于天地来说,万物各有其用,各自都是世界的组成部分,绝对不能说一个部分就能自己运行下去,一定是一个大的循环,庄子里有句话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换句话说,万物都是一体的,你能说头比手重要就不要身体手脚了吗?一个人由很多细胞组成,每一部分各司其职,任何一部分出了问题,都会使得整体受到影响,由此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至均的平等。
  后面又说“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天地无恩,是因为人们生存在天地间,其实多不会感觉到天地的作用,就好像我们无时不刻不在呼吸空气,但是绝对不会有人去在意空气,但是一旦离开又离不开,无恩而有大恩。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老子里面说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也,以其不自生而长生,是故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里其实就从天道引入人道,无论是治国还是统兵,只有后其身而身先,才能取得成功,也是古人所说的有德之人,这里的德不光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道德的德,是厚德之德。
  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一句对应道德经里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法意可多解,这里可解为效法之意,人效法地,地之德,在于载物,什么是载物呢?你在地上拉大便,大便臭晦,但是对于地来说,不会退避,你往地上丢金子丢人民币,这是有价值的东西,地不会说迎合,于君子来说,则是不迎恩而避辱,客观公正的面对。“  地则效法于天,天行以健,自强不息,这里也可以说比之地的不迎不拒,天更注重施与,就像之前说的,阳光普照,雨露恩泽,疾风暴雷,春风化雨,皆是自然之道,平等而应其所需的施于万物,绝对不会因为你给天上了贡品他就偏袒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之不足,只是在调整着循环本身。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生与死,恩与害,如阴阳之轮转,互为其根,在这里不多说,后面讲老庄的时候着重说。
  黄老一派提倡入世,在自然的基础上,对于生死是超脱但是护生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③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在道德经里是不赞成天下的混乱纷争的,而这带来的杀戮是无道的,因为这种战争与杀戮的混乱是缘于人们过剩的欲望,所以黄老道提倡积极入世,要化解这种不正确的混乱纷争,使天下能休养生息,复归太平,而杜绝这些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也就是说让人们不再有过剩的欲望。
  这里提到几次过剩,也就是过度的欲望,所谓过度就是超出本身正常的范围,而不知足的去追求,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你如果不干,非要吃十几餐就会把自己撑坏,但是如果你不吃饭,就会饿死,所以说道家说的无为,其实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把握一个度,不过也不损。  而这个度,就是最贴合自然的,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而建立人类社会的秩序与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这就是黄老道家提倡的入世和对生死的态度。  老庄一派对生死的态度,其实就更贴近于生死之体,黄老道家提倡是是生死之用。  用就是要让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其在自然或者社会上产生作用而不是空过的,体和用就像一块金子,体是金子本身,用则是如何雕琢金子,其实这两者仅仅是态度与方法不同,但是实际上却是在阐述一个东西,看到吧友在争论的人天之争里面对生命的看法,这里着重来说。  之前说了黄老道的用,这里就来说说老庄看待的生死之体。  庄子里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生如昼夜之交替。又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生死在人文社会来看非常具有价值,但是往大了说,其实如同昼夜一样,本身是自然的一种变化,在道家也说,人生之如寄旅,死方归。就是说人生是自然的造化,好比出行寄宿的旅人一般,死亡不过是回到了来的家而已,即使旅店再好,但人终究要归家。  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站在了自然的大体上,生是一种存在,死后,精神归于道,身体归于尘土,重新参与自然的循环,除了人的生死以外,乃至日月升落,地球的成灭,乃至宇宙的变迁,都是一个变动的过程,从产生到毁灭,又从毁灭到生成,循环往复,本身毫无意义,佛教讲叫诸行无常。
  马了*^o^*喜欢科普贴,求更#^_^#
  但是人文为其赋予了意义,人文和社会为其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在自然死了就是死了,但是在人来说,会有壮烈有重于泰山,也会有遗臭万年,为人唾骂,这是一种建立在人文属性的存在,而这种人文属性,有一个统称,就是礼。  礼这个词在现代被贬义了,我们说封建礼教,这是一个贬义词,因为认为礼束缚了人的思想,其实礼这个词很大,不光是礼节,其实本身是一种社会人文秩序的统称,比如说中国人说汉语,大家约定俗成说普通话,美国则说英语为主,这就是各自社会建立起来的秩序体系,这种秩序体系统称为礼。  而这种礼的存在,则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稳定“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为了和才存在的,和就是人类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种稳定是为了人类的个体结为集体能更好的生存与合作,但是这种礼并非稳定的,儒家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恰恰是那个生产力还不足的时代所最稳定的社会结构,用老马的话说,伴随生产力的提升社会的结构会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本身也是礼。
  @北城六
23:00:09  马了*^o^*喜欢科普贴,求更#^_^#  -----------------------------  一直在更,感谢支持
  如果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不适应社会了,或者说社会秩序的维护不再需要其存在的时候,那么这些旧礼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伴随而出的是新礼,我们现在说的民主,人权等等,这些同样是礼的一部分。  而礼乐崩坏就是战争的时代,人们和野兽一样,为了活下去可以不择手段,可以极尽杀戮之能事,这是人类社会的悲哀,但也是人类社会组成的一部分。  而就自然本身来说,礼的意义却并不重要,因为这只是人类社会一种人文产物,他并不会干涉自然的法则变化,就像生死来说,不会因为你为人类做出多大贡献就不用死了,该死的时候一样会死。
  再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生死是一体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不光是狭义上的人的生死,而是更广义的就在这个瞬间,人的念头,时间的变化就在生,就在死,现代说的量子化,粒子的变化,几乎是忽然的,生的同时就在死,反之死的同时也在生。  生死不二,两者是一体的,佛教大乘八宗之祖龙树菩萨以中观学闻名,龙树菩萨所著中论里开篇做八不偈,里面这么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里所说的八不中道,就在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直指其空性,也就是其生死不二的那个体。
  庄子大宗师里也说朝彻“三日后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 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这里讲的见独,独是无二之意,也可以说是见到道体,也就是说继续往里深入,生死本身也是一种相,也是一种用,所以生死之变是一种天道之常。
  这种生与死,乃至人类社会的秩序,都是昙花一现,仅仅是时间长河里的一个泡,不会恒常存在,而是在永恒的变化中,相与相的流转,金刚经里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既然是变化的,那么又何必好生而恶死呢?就好像你看到一个向左摆脑袋的金狮子,一个向右摆脑袋的金狮子,两个都是金狮子,样子不一样,但是为什么你喜欢这一个而讨厌另一个呢?
  道德经说“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以观其妙,两者同出而异名。”有与无和生与死,都是同出而异名,但是人们却将其分化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觉得可笑吗?  所以老庄一派对于现实社会乃至生死本身,并不在意,而是追求自我的逍遥于超脱,无拘无束的驰骋于天地间,独与精神万物往来,泉涸,两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看起来更唯美更具有人文理性,而相忘于江湖才是常态。
  之前提到了下道家的黄帝阴符经,有吧友说阴符经在历史上出现时代不确认,这是确实的,虽然在汉时有提到阴符经,但是确凿的阴符经的流传并为人注疏已经是隋唐时候的事了,在这之前,黄老一派可以确认的代表之作其实是一部叫《黄帝四经》的经典。  黄帝四经自汉以后,就失传了,在道家学说经史一块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直到近代马王堆汉墓出土黄帝四经,才让其重见天日,也可以比较明确的确认其应该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黄老一派的代表作。
  道教一般认为,有三祖,黄帝为始祖,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是道祖,天师张道陵是教祖。  认为黄帝在崆峒问道广成子,后在首阳山炼铜铸轩辕剑,和太清九鼎神丹,乘龙而飞升得道,所以认为黄帝为道教开端,黄老一派尤其引述黄老,但是就历史学来说,真正道家的开端应该是从老子开始。  而实际上老子和孔子的时代,还不算一家,只能算一种学术的雏形,直到后人逐渐将其完善,我们后来将其归为某一家,实际上是后世为了研究方便而归类,但是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并未划分那么清。
  有兴趣的可以回复,一起讨论一下,讨论,取长补短,才能进步嘛
  像是法家的慎到,申不害都和黄老道家关系密切,如果有兴趣的去百度《黄帝四经》,里面对法度的谈及是很多的,韩非写解老喻老,而齐国以黄老为本,建立了一所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孟子曾和荀子在里面辩论,荀子曾任祭酒,对于黄老也颇为推崇。  但是荀子对于庄子一派,却不是很喜欢,黄老道家普遍也有这种感觉,认为庄子一派过度追求隐世,而忽略了现实的意义,认为这是不足的。
  其实对于注重自我的解脱,还是要济世救民,这个话题非常的大,之前看到有吧友说天道就是无情的,认为道家就是说不该作为,其实这是不正确的看法,借用佛家一个名词来说叫做顽空,是对无为的一种错解。  有与无都是相对的,道家所说的无为是超出无与有之上的,也就是说说天道无情不在乎众生生命的,实际上是落于了与有相对的无。并非超脱,如果自以为超脱,那就是断灭。  道德经里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句话详解起来要说很多,大致意思就是说无并非完全没有用,但是这里绝对没有说“有”就是可以忽略的,举个例子,一个瓶子,如果是实心的,就无法盛水装东西,但如果瓶身都没有,那就更谈不上使用了,所以说有与无的共同协作如一体之两面,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是这个道理。  《黄帝四经》里在经法一章中有说:“阳窃者疾,阴窃者几(饥),土敝者亡地,人执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胃(谓)五逆,五逆皆成,□□□□,□地之刚,变故乱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央)(殃),(是)胃(谓)过极失当。”  道家对于治国也是讲究的,包括道德经里也有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等等,其中顺天时,应地利,安稳民心,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这是无论中西还是古今都不会变化的道理,道家也绝对没有反人类的要去干掉人类一说。  道家更提倡的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玄同,有点类似佛教说的中道,儒家的中庸之意。
  至于天道或者统治者对待人民,道家认为的态度,应该是:“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皆含阴阳吉凶之变,唯一卦皆吉,这一卦就是“谦”,这个谦可以用来表示道家的意味,其实就是不自持其能,天下万物非我所有,为我所用,天道造化万物,但这种造化绝对不是说有某一个具象化的天道在冥冥中操控这一切。  这种造化是一种自然的变化,好比江河流动,遇山则转,直至归海,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像是进化论,或者遗传学定律一样,在这种变化和巧合中产生了种种奇妙,这些奇妙的造化就是万物的由来,万物聚变,生发,各随其能,聚散离合,这种自然的属性才可以说是天道。  在佛教有一个词叫缘起,否认一个全能的造物主创造了一切,认为因缘聚合而产生万物,就好比种下种子,这是因,种子到开花结果,需要阳光雨露,需要有机肥料无机盐等等的汇聚,这些东西都是缘。  又好比人的身体,想要做成一件事,需要神经元传递信息给大脑,又从大脑传达到手脚身体,而手脚身体,又汇同很多的肌肉纤维以及细胞释放能量,而这些变化又和五脏六腑等等很多系统的共同协作而完成。
  这种自发的组织交汇便是一种缘,这种自然的过程,道家给了它一个统称叫天道,所以绝对没有说天道让谁死之类的,而是说每个人乃至生命,都是天道的一部分,天地一指,万物一马一样。  不过大概是因为小说和各种影视剧的影响,大家很多都知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道家名言,又或者受这些影响有自己的理解,但往往这种理解都是很局限的,如果这时候自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道家或道的真理,那只能说是一种贡高我慢,甚至可以说是离道越来越远了,因为不仅没有找到自然,反而越发的特立独行,这样是不好的。
  道德经里还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其中第一个就是慈,柔慈谦下,顺万物而成,而不是自以为超或自以为立于无的地方,要知道有与无是相对的,没有谁更高,甚至说欲无,也是一种有。  当然在这里引用庄子来说的很多,实际上庄子是侧重于道的体的一部分,这一部分非常杂,很不好说,一会我借用下佛教的概念来阐述,可能更好理解。
  之所以说借用佛教的概念,是因为类似道家这种出世入世之争,在佛教也是出现了的,其实其他的宗教和学说理论也都是出现了这种争执的,这是争执,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进步,大概也是阴阳的对立与同存的道理也可用在这吧。  佛教的争端是在释迦牟尼佛圆寂以后几百年之后,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上部座,另一派叫大众部,梵语是摩诃僧祗部,这两部分开的时候大概是公元前四百年,也就恰好是诸子百家的时代,这段时间是全世界所有思想的启蒙时期,所以很多的问题也都可追溯到这时候。  在那时,佛教的上座部认为应严格按照佛陀的言教来奉行,不可更改一点。  而当时古印度的文化是类似于庄子里面,否认现实,追求永恒不变的那个恒常道体的一种文化土壤,所以早期的原始佛教也不是很提倡入世,早期佛教的理论,三法印三无漏学四谛八正道三十七助道品。  注重解脱,同时也像庄子里的很多思想一样,否认现世的一些东西,认为现实的东西都是不恒常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三法印开头说诸行无常,认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有生就有灭,这是不可更改的铁律。
  在这个基础上,执着于某一时的礼法,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因缘的变化,这些都是在变的,所以提倡自我的超脱,求取寂静涅槃。  这里的寂静涅槃,不可以理解为无,也不能理解为有,可以理解为合于道的状态,如此就可断除一切生死烦恼,证入清静逍遥之境。  但是在此后不久,佛教逐渐成型以后,这种模式就逐渐开始出现问题,具体教理上的甄别这里不多说了,非常的繁杂,各种经典论藏,说几年都说不完,有兴趣的也可以自己去了解,不过先提醒下,比哲学还烧脑。
  就说对于现实来说,上部座认为修行的极果就是成为大阿罗汉,而阿罗汉的成就是自我的成就,并不需要和现实有太大关系,甚至提倡避世。  但是当时有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不对,认为不能一概的避世,对于佛陀的教法也认为可以在不改变核心的基础上,做出一些变通,这一部分就是大众部,他们认为可以为了传播佛陀的教法而做出一些妥协。
  往后的发展,大众部在龙树菩萨出现后,大乘思想开始完善,不再认为极果是阿罗汉,而是认为可以追求至高无上的佛果,而从人到成佛的路上要修行菩萨道,直到积累巴拉密足够,然后成佛。  菩萨这个词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是清静觉悟的意思,萨埵则是众生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觉有情。  有情或者说众生,是被无明所覆的,阿罗汉是清静得道的圣人,菩萨介于这中间,即有菩提的智慧,同时也还属于有情,后世大乘的发展,像是华严经中,菩萨有五十二阶,从发 菩提心到成佛,最初也只是凡人,像我们熟知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这些,都是等觉菩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是大的意思,也就是大菩萨。
  而等觉菩萨,又称一身补处菩萨,就是说很快就要成佛了,断绝最后一品无明,即可成佛。  在大众部也就是后来的大乘来看,菩萨道才是所必行的,而菩萨道是伴随度众护生的事业的,也就是说一定要有其现实意义存在,如果没有度众护生,那么是无法成佛的,也就是说要强调慈悲心。  而上部座则认为,想要从凡人到成佛,需要漫长的时间来积累巴拉密,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入轮回,在无尽的轮回中修行,最后才能成佛,相比起来,求取阿罗汉果这一世就可以成就,成就后就可以了断生死,同时为了护持自己戒行的清静,在很多时候不要管的麻烦就不要管。
  马克  
  大乘北传佛教,和南传上部座,互相之间的辩论,和教理的融合,也经过了几千年了,各自都有各自的东西,但是佛教核心的东西实际上还是没变的。  在上部座,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四圣谛,苦集灭道这些,在大乘里将其概括成一个词就是空性。  像是之前说道家的时候说到的,有与无都是相对的,在这里也是如此,生死,阴阳,有无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置于有而说无,或是站在无的角度上说有,其实都是不对的,因为跳不出那个思维的惯性。  而跳出那个惯性的就是空性,空性是非无非有,但又涵摄有与无的一种近道的概念,从宗教的角度来说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述的,只可以意会,而且一旦会了,马上就开悟了,这就是圣凡的区别了。  不过一般来说不要觉得自己开悟了,因为觉得自己开悟的一定没有真正开悟,而且有个更实际的检验方法,空性一了,像是四大皆空,就会有些神通出现了,比如说想隐身就隐身,如果做不到的僦别多想了,当然我也做不到
  以上是玩笑,说回来,这个空性就是一种体,如果不知道空性,那么慈悲就只是人天善乘,所谓人天善乘就是说行善的得好报,来世或者今世可以得到很多善报,那种大善人甚至可以成为天人之类的。  天人是六道之首,但还是轮回里的,打个比方,天人就像是人类社会的官员一样,虽然主管很多事也有很多权利神通,但还是要受到生死的制约。  而以空性为摄持,才能超出轮回,但如果只讲空性,而不说慈悲,就无法成就菩萨道,也就只能早早的证入涅槃。  用这个来对应道家,其实也可以说无论是黄老道还是老庄道,乃至之后的道教,无论怎么变,形势如何,对道本身的认知并未变,只是不同的表现和见解的方式不同而已。。  大家都是盲人摸象,摸到耳朵的认为象长得是蒲扇,摸到尾巴的认为象长得像绳子,而真正了达空性开悟的人,便是看到了大象的人,但是看到以后他却依旧无法对还是盲人的同伴说象是什么样,只能对摸到尾巴的说,你说的不对,你再往前摸点。  对摸到象耳朵的人说,你的不对,你再往后摸点,如果这时恰好两个盲人见了面,一个说该往前摸,另一个则说该往后摸。
  说完道家,来讲讲儒家吧,儒家可以说是自秦以来两千多年对中国人影响最深的一家,同样也是最为现代人误解的一家,所以慢慢讲。
  儒家思想,最为现代人诟病的,就是其中的礼思想,五四运动的时候被贬为封建礼教,一概打倒,加之西方思想中自由民主的宣传,所以很多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一种天然的排斥心理,好像觉得儒家思想就是奴才思想,是过时的,应该被打入历史的深渊里的。  其实对于儒家的礼,我之前已经提到过了一些,在儒家开始的时候,礼就是一种人文规范,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像是在日本吃面条要出声,声音越大越表现对厨师的尊重,在意大利吃面就不行,发声被视为不礼貌。  这些都是礼,其实礼的本质源于和谐,就是说礼是为了秩序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而存在的。  不过在现代,多不用礼这个词了,而是改用了另一个词就是文明,上下公交车排队,不随地大小便,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等,这些在现代是文明的标志,在古代也属于礼的一种。  现代对礼的恶意,其实多是缘于对传统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否认,其实这个否认部分是对的,因为伴随发展,到了现代社会,人的独立自主性开始完善,人们开始追求人格和尊严,过去的一些束缚就会开始改变。  但这绝对不是说不要礼,而是舍去旧礼,而这种变化是不断的,每一个新的时代都会有适应时代的东西出现,也会有不适应的东西消亡。
  其实无论是道家还是儒家,真要说起来,体系太庞大了,非得弄成课来慢慢讲,在这里显然没办法,只能抽点有代表性的来讲。  这里先提一句话“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在现代社会,一些新的思潮逐渐开放,有些东西就显得有些不自然了,比如说这句话,争议蛮大的。  这里先来说一说,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和现代解的其实并不同,包括很多语文老师解也未必对,这里慢慢来说,当然如果意见不同的也不强求,可以提出来慢慢讨论。
  首先就是淫这个字,这个字现在多是解为那啥了,其实这种解法并不对,因为在早期,这个字是指过多的,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这里的乐解法很多,可以说是快乐,也可以说是男女之间交往的爱情,爱情好不好?孔子也说好,但是好东西不能过头,一过头,乐不思蜀就惨了。  以上这句话也是,还有一句富贵不能淫,这些都是指过头的意思,道家讲物极必反,这里也是如此,所有的恶,都是从把握不住,然后放纵开始产生的,人要有管控自己的能力,如果管不住了,恶就因此而生了。
  刚刚忘了说,这两句话的首和先,都不是说其最高的,也就是说不是淫是最恶的,也不是说孝就是最善的,往往这样理解也是最为人诟病的。  其实正确的理解,首和先都是指开始的意思,所有恶的开始都是因为无节制的放纵,所有的善都是从孝顺父母开始的。  儒家有一本孝经,现代被骂的挺惨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孝经里的一句话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看到这句话,很多受了现代教育的人就要开骂了,这不是妨碍人格自由吗?好像理个发都不行,其实这就是断章取义的恶果了。  像是这两天吧里很多人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一样,多是断章取义,麻烦去读一下道德经全篇再来说,当然这里也是如此,孝经这一整段是这么说的。
  好赞 坐等更新 只有天涯有贴嘛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这句话大意就是说,教育也好,道德也好,都是从孝开始的,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生育孩子,往往也是和孩子最为亲近的,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在意,那么能够奢求他对朋友和其他的人更好吗?  所以说百善孝为先,因为如果连孝顺父母都做不到,又谈什么其他的善行呢?当然并不是说孝顺的人就一定有其他善行了,像是二十四孝里很多把儿子杀了养育父母的行为,其实已经有点变态了,不在这里说的范围内。  孝仅仅是开始,而孝的开始,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句话也并非说让你头发都不要剪了,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让人心酸,就是不要让父母担心你。  不当父母,不知为人父母的苦心,就连被人骂的狗血淋头的范跑跑,还能为自己女儿牺牲自己,何况其他人呢?正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所以子女有什么损伤,往往最在意的也是父母,所以孝顺父母的第一步,就是爱护自己。像是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个孩子高考前自杀了,其实如此所为,你自己是解脱了,可是给父母又要带去多少伤痛呢?  所谓孝顺之始,不是你要为父母做什么,而是你要看到父母为你做了什么,怜念父母的苦心,少让父母担心,这便是孝的开始了。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  而当你不再让父母操心的时候,如何能让父母开心呢?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哪有父母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的呢?  其实孝经虽然被骂的很多,说孝经禁锢人思想,是封建,但其实很可悲的是,孝经里却并未提到你该为父母做点什么,无论是不让父母担心,还是立身行道,成家立业,这些其实都是实现每个人自己的社会价值。  孝经里又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 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一个人的孝是不分贵贱的,庶人有庶人的社会价值,天子有天子的社会价值,每个人都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让父母安心,这种孝是谁都有的,没有说你一定要当了升官发财才是尽孝。其实还是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
  后面又提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 犹为不孝也”  在家的时候对父母恭敬,安养令其没有烦恼,父母生病为他治疗,去世了为其哀思,祭祀的时候要严肃对待,如此从生到死,都能做到,就可以说完备了。  但同时,还不要忘记,身居高位的时候不骄,作为普通人的时候做好自己本分的事,这个丑解法很多,在这里不一一来说,说通行的意思就是在群众中不要过多争执。  如果身居高位骄则会亡,身为普通人作乱就会受到惩处,这里的作乱不要理解成造反,可以理解为违法犯罪,如果是帝王无道,儒家其实是支持废黜的,这也是刚刚说的高位而骄。  这三件事做不好,即使给父母最大的物质生活,也不能说是孝。而这几者,恰恰是一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所处位置,可见在儒家的孝,不是愚孝,而是伴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才是真正的孝,而不仅仅是对父母言听计从。  如果父母做了错事,是要加以劝诫的,如果不能阻止,这也是一种不孝,可以说在早期儒家,孝是非常灵活的。
  孝经最后又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  这里又是一个很大的断章取义之处,而且这里不是现代人断章取义,是古代人断章取义,这一段说父母去世,痛哭流涕,没有做到应尽的礼,说话都不正常了,穿的衣服都黯淡了,听到好听的也不会开心,吃到好吃的也不觉得好吃,这是哀戚之情。  也就是说这种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三天一定要吃饭,不吃饭就伤身,不能因为死人而伤及活人,为父母守丧,也不要超过三年,以表示要有个度。  结果这句话在后来,就变味了,父母去世表示一个人是否孝顺变成了一个固定标准,穿衣服一定要素色,不能化妆,不能从事娱乐活动,甚至三天不能吃饭,守孝要有三年,这样才是孝顺的表现。  和原意完全是两个意思了,古人熟读经典,其实大家都知道经典的意思,但是大家还是得照着这么做,不这么做就显得自己不孝了,这其实挺讽刺的。
  换个说法就是,青春期有逆反心理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不要太过头,结果呢就被人当成青春期如果不逆反就不是青春期了。  再换句话说,考试是为了检验学习,但是不考试好像就没有学习一样。  这其实有点倒果为因的意思。  道德经里说,智慧出,有大伪。这其实就是一种大伪,忽略了事情本来的意义,而突出其表象,这其实不是愚蠢,恰是人们聪明的过了头,所以不得不这样。  好比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本身考试是检验学习的,但是应试教育却把学习当作次要,而以提升考试分数为目标,从作弊打小抄到各种题海战术,考完试以后你再问,就发现啥都不知道了,这其实就是一种聪明过了头的表现。  但是话说回来,大家都这么聪明,如果不用强硬的手段来检验,那又失去了公正,就好像我们今天如果不再高考了,那又用什么来检验学习成绩呢?这样做又失去了公平。
  对于儒家,和中国人的关系很深,但是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又很复杂,即是受古代儒家思想的延续和建立的社会共识所影响,又在受新思想影响,反叛的一代。  后面的内容我尽量贴合现代语言,又尽量保证原意,欢迎讨论和指出问题,后面再说说儒家的仁、义以及君子等概念。
  仁这个词,非常的大,可以说儒家的核心就是围绕仁开始说的,如果从儒家的角度来讲仁,就很复杂了,所以我决定从道家开始讲仁。  很多人在简单的接触了道家或儒家之后,往往都认为道家是否认仁义礼这些儒家思想的,其实这样简单粗暴的说道家否认,是不正确的。  老子在历史上是周守藏史,见周之衰乃去,这个位置大概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位置,周敬王四年周王朝内乱,继位周天子的是周悼王姬猛而他的哥哥姬朝是庶出,没能继位,因此发动兵乱。  失败后,烧毁了周王室的典籍,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损伤,因为至此,周以前的经典,除易和诗以外,就没有再保存的了,上古时代的秘密由此而终,因为古人著书不易,所以大部分都是孤本,周王室的典籍又最为丰盛所以几乎是没有复制本的,像易,诗这些一个是历书,一个是口耳相传,所以因此得以保存。  而这次事情以后,老子作为看守的人,因此获失职之罪,被迫辞官归隐,西出函谷关,从此无踪,唯留道德五千余言传于世间。  不得不说祸福相依,如果周王室没有这一次变动,老子大概一辈子守在那里,不会出世,也不会著书,世上就不会有道德出世,整个中国乃至人类的文化和历史都会发生改变。
  这里扯远了点,之所以说老子的身份,是因为老子当时是周朝主管礼的官员,换句话说老子就是周礼的权威。  另外解释下为什么说老子是周礼的权威,周守藏室之史,守藏就是图书,这个位置还有掌典的作用,就是阐述历史典故同时记述当朝历史,而这个职位所掌的历史典故,就有最完备的周礼,所以说他是周礼的权威,这也是为什么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个问礼就是去学习周礼,而不是学习其他的。  从历史守藏史这个职位来说,老子应该是当时周礼的权威,从孔子的动机来说,去问礼于老子,也不会是去干其他的,如果当时老子公开反礼,那么孔子听到这名声大概也不会去见老子了吧,更不要说还能担任周王室掌典之官了。
  而当时孔子认为天下纷乱,礼崩乐坏,应该兴周礼,以安天下,所以为此问礼于老子,而当时,孔子三十都不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就是那时候的孔子还是个满怀抱负的有志青年,甚至可以说是愣头青。  有一腔热血去安天下,现代人解读往往认为孔子是为求官职,其实这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概是现代人少有经历战争的,尤其是那种连年的战争,生存艰难的时代,所以不太能理解那种报复和崇高的志向,但其实那时候的孔子就和五四运动的学生一样,着实是一腔热血。  当孔子见到老子的时候,两人的相交,其实非常的和谐,孔子虚心受教,老子却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种时代的新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虽然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是这么说的:“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我看到的翻译里,只是说了前两句,就是对孔子说,你说的礼啊,倡导的人骨头都烂没了,腐朽了。  然后就不说了,以此来说老子否认孔子的礼,可是实际上,接下来就说,独其言在耳,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提及礼的人骨头都烂没了,但是礼却是传承了下来的,那么重点是否认礼吗?显然不是。  倒是很像庄子说的“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后面的言语,其实也多是告诫孔子年轻人别太嚣张,要知道隐藏自己,静待时机成熟,同时也是说,孔子追求的东西时机还不到,事实上孔子终其一生未完其志,死后数百年,儒家才真正兴盛。
  在庄子里讲,老子见到孔子,问起其弟子,然后孔子说子路为勇。其次子贡为智,曾子为孝,颜回为仁,子张为武,于是老子感叹道:“吾闻南方有鸟,其名为凤,凤鸟之文,戴圣婴仁,右智左贤。”  也就是说老子并没有否认孔子,反而赞其如风一般,史记里孔子称老子如龙一般,也就是说老子和孔子的见面,孔子问礼,老子不仅传授了他周礼,而且赞赏有加,一点都没有轻视的意思,反而赞赏有加。  后人崇道或崇儒,往往有所贬他而抬己,其实说实话这就是以凡心揣度圣人之心,身为圣人,又哪里还会有那种争胜之心?一定是谦和虚心才对。  实际上庄子里,虽然有调侃孔子的,但就和惠子一样,庄子和惠子是好友,所以总和他辩论,但实际上两人关系很好,而庄子里也并没有对孔子贬低,只是借孔子的名声,来表示世法和道性的差别,但是实际上,把孔子也是当作高人来说的,至少庄子里没有一点说孔子不如自己的话。
  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笑嘻嘻嘻嘻
  对诸子百家有兴趣全面了解的,建议先看史记论六家要旨,里面很多东西很可取,在这里先不多说,内容很多,先做个推荐。  后面说道家对仁义的看法,很多人是认为道家反对仁义的,实际上刚刚也说了,身为道家之祖的老子,自己都是管周礼的,而且还很欣然的传授给了孔子,如果老子真的认为礼是错误的,那我想他根本不会把礼传授给孔子吧,就好像如果你觉得有一个不好的东西,有人来找你要,你如果是一个好人的话,你是希望这个东西就在自己手里消失掉,还是传给他?  除非老子希望害孔子,才会把他认为不好的东西传给他,否则这样就违背逻辑了。  道德经里提到仁的地方很多,但是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其实这一句的后一句是这样的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这句话出名大概是因为《诛仙》这本小说,但毕竟小说还是不能拿来作数的。  这句话开头就说不仁,但是这句话里面包含的本身就是仁或者说是进步,这里提到了刍狗,刍狗是古人拿来祭祀的东西,要知道在更早的时期,祭祀是使用活人祭祀的还有活人陪葬等等,而之后随着发展,在周礼建立的时候已经开始禁止这种行为,换用三牲祭祀,再后来出现了刍狗,代替三牲。
  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再说另一个,以万物为刍狗,这里的万物指什么呢?我们现在都说万事万物,好像万就是极致了,但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万并非最大的数,万物的万是有由来的。  易传里有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策是古代的一种算筹,用来计数的,在这里指的是卜筮用的蓍草。  乾归属阳,阳之数九,每一数有四种变化,四乘九是三十六,然后再乘六爻,共二百一十六。  坤属于阴,阴之数六,同样有四种变化,乘六爻是一百四十四,两者合起来共三百六十,三百六十就是圆一周的度数,同时也是地球自转一周的度数,在这里乾之策和坤之策也和日照地球,带来的昼夜变化与冬夏变化有关,这里再说就涉及易了,和主题无关所以不多说了。  乾之策和坤之策,其数分别是二百一十六,一百四十四。易有六十四卦,万物分阴阳,卦也是如此,六十四卦分为两个三十二卦,三十二乘二百一十六是六千九百一十二,三十二乘以一百四十四是四千六百零八。  前者是乾,后者是坤,加在一起共一万一千五百二十,这个数字就是万物之数,从易来说,这就涵盖了所有了,所以我们总说万物都是在说这个万物之数。  而这个万物之中,是包含了天地进去的,后面那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说天地好像风箱一样,看似什么都没有,但却是鼓鼓囊囊的,好像装满了东西,一挤压,就会出现风。  这和前面的连在一起,其实表的是一种虚的意思,就是说天地与万物都是一种自然相承的关系,但是天地和圣人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不会刻意的去造作,而让万物自己运转,各安其位,那么万物就有序了。  后面又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后世禅宗有位德山宣鉴大师,说了一个佛偈“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基于这句话,所以我就不解释了,各位吧友可以自己解读,另外有兴趣深入的,可以看看佛家的五灯会元,很多机锋禅语,很有意思。
  老子说“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强求什么时候,怎么去做又怎么是道呢?  所以我之前说,追求入世的,也有追求出世的,出与入仅仅是有无的相对,没有谁高于谁,往往我们觉得出世修行好像更高更清净,也有人觉得大隐隐于市才是高人,实际上都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谈不上谁高谁低,仅仅是需要什么,就好像感冒了吃感冒药,癌症了吃治疗癌症的药,你能说后者就比前者更高吗?  另外之前有人说动画里讲道家出自隐修之人,我是没有看到动画里有说的,但历史来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汉书里讲“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这句话应该更接近历史事实,而且历史上的老子,家世应该是贵族的而他之前,严格来说是算不上道家的。  说回到仁来,刚刚啰嗦那么多,其实都是在讲,道家并没有排斥和反对仁,但是道家对仁到底怎么看?其实是没有说到的。  道德经通行本里有这样一句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我之所以这里独独点出是通行本,是因为在考古发掘的时候,在郭店楚墓发掘到的目前最早最完整的老子版本中这句话是这样的“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  没有标点符号的,每一句中间加了个焉,标点一改,就出现两种解读:“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  第二种则是”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第一种解法基本上和通行本是两个意思,第二种解法就是通行本的解法,想来在汉以前,马王堆版本出现以前,流传下来的还是后一种读法。  但实际上,无论哪种读法,其实都有道理,都不错的,而且意思其实也一样的。  先说第二种,也就是通行本的解读,大道废,有仁义,这一句乍看,好像仁义是坏东西,但实际上并不能这么粗浅的理解,想要理解,就要先说什么是大道。  这里的道其实并非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那个绝对的形而上的道体,这里的道指的是道治的时代,古人多说崇古,像黄帝内经或者庄子里都有说,古之真人怎么怎么样,反正都是牛得不得了的。  而那个古之真人的年代,就是古人认为的道治的时代,那个时代没有战争,也没有太多欲望,人与人相处非常纯粹,很和谐。
  用马列来说,那个时代叫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事实上在农耕文明出现以前,确实是存在那样一个食物采集者的时代,有兴趣可以参看全球通史,这里不多说,之所以那个年代没有战争,人与人很纯粹,是因为那个时代地广人稀,生产力低下,人与人合作求取生存是最重要的,人们每天最大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自然谈不上其他的烦恼和需求。  易传里写:”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抱朴子也说”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  道德经里讲”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描述的时代,说的是两个地方,天天能听到对方鸡狗的叫声,但是这两个村里的人,从生至死,不会有一点交结。  这是道治的时代,也因为这样,所以没有过多的烦恼,也不会有人与人过多的纷争,这个时代好不好?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别说至老死不相往来,让你把手机丢掉几个小时都会让人魂不守舍了。至少现代人是接受不了的。  当然也可能有人对这种清静的生活抱以一种朦胧的美感和畅想,其实大多时候都是猎奇为主,我以前和道友去山里闭关,其实那种生活远没有想象的美好,除了要干很多事,非常累以外,一两个月没法洗澡,头发老长,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寂寞,那也是远非常人可以想象。更别说我们还有村民提供米和一些蔬菜,真要道治时代,不出去打猎,就吃不饱。  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个地方去体验下生活,一般来说三天之内会很新奇,到了一周就觉得有些烦躁了,到了一个月,那种种烦恼都起来了,终南山五千隐士,看起来很高雅,实际上受不了下山的,甚至跳崖自杀的很多,因为这并不是普通人可以体会的。  佛家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牢关不住关。”本参就是开悟了,不开悟,是不要随便住山隐居的,因为心性不够,根本受不住。
  但是话说回来,我们这些疑问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问题吗?其实不是问题,道治时代的人真没有这些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后来的这些,所以赞叹那个时代,混沌未开,人不知有美丑善恶,但是一旦开了,那老子也知道,再也回不去了,世界不可能再回到那个纯粹的时代。  当人的生产力逐渐提高,人口增长,人们进入农耕社会,而农耕时代是需要土地的,土地是不能带着走的,所以人们开始安定下来,开始聚居,这个时候为了协调,所以选出了首领,古代的礼器,斧和鼎,鼎是干什么的?就是煮肉的锅,还有一个礼器叫刘,繁体字的“劉”是这样的,书经里说“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这就是天子了。  也就是说早期的首领,就是一个纠合的人,但是这时候的首领是一种责任,而权利是不多的,同时因为有了土地,也就有了羁绊,道治时代,以家庭为集体,大家努力生存,迁徙,两边见了面也没有利益纠纷,打个招呼各奔前程,没有羁绊自然没有痛苦。  而有了土地,就有了羁绊,部落之间的发展,就会产生纷争,战争也因此而逐渐开始,伴随待的越来越久,人与人的关系也越来越近,如此就有了亲近,有了悲伤,有了祈祷风调雨顺,社会的雏形开始出现,这个时代称为德治时代。  但是之前的时候,大家合作也就勉强吃饱,没有多余的,而伴随发展,多余的食物需要分,分多少了,分少又不公,也就是说总会有人得的多一些,一般这些就给了巫师或者首领。  而有了这种不公出现,就会有贪心随之而出,首领就从责任又带上了权力,此后,土地间的战争持续扩大,又会有胜负,有奴隶,那么阶级也应此而出。
  所谓的仁就是这时候的产物,仁是一种混沌开蒙以后的表现,在此之前,不知仁,也不知不仁,而仁出现,同时也是伴随不仁的,就好像我们现在倡导正能量,但是之所以如此倡导,恰恰是因为负能量比较多的缘故,如果人人都觉得行善是常理,那么还会宣传正能量吗?  道德经里又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统治者,百姓不知道其存在,但是社会就能正常的运作,比这次一点的,是对其赞赏有加的,而这个就是孔子提倡的仁政的君主,可见大道废,有仁义并非将仁义和大道对立起来,而是说当大道远离,人们所求也逐渐多,看到正的同时,反也一并出现,后面也是如此,智慧出,有大伪,有人聪明,那么就会有权术狡诈而出现。  庄子里更是说,窃铢者盗,窃国者侯,这是人类社会一种发展,也是一种悲哀,人们获得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种种烦恼也会应此而出现,而这样逐渐的离原来越走越远。  所以道家修行提倡返璞归真,这里不是说让你去当野人,而是摒弃过多的欲望,回归本身的所需,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粗茶淡饭和鲍鱼海参都能让人吃饱,但人们因为对滋味的追求,所以会有各种精细的吃法,贪图口腹之欲。  而刚刚说的“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忠臣。”第一种解法就可以放到这里,大道费,哪里还有纯粹的仁义而没有不仁不义的呢?有了真正的智慧,那些虚伪与俗物又怎么还会嚣张?家庭失去和谐,哪里还有真正的孝慈?国家的混乱,怎么可能只有忠臣而无奸佞?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正是此理。
  感谢楼主开贴科普 我要收藏起来 慢慢看
  @承幼12
16:44:22  感谢楼主开贴科普 我要收藏起来 慢慢看  -----------------------------  谢谢支持
  前面说了那么多,但并没有说到仁是什么,仁其实可以先看这个字,二人,人这个字是一瞥一捺,互相支撑而立,还有个字是“个”这个字的篆文是上面竹子头,下面一个固繁体字里这样“箇”担忧不完全一样。其实这是两个字,现在简体的个,很早就有了,后来和箇混用了,这里说个题外话,我们现在很多简体字,大部分都是去找的古字或者书法字,很多颜真卿的书法作品里都有简体字形,只有一小部分简体字是现在自创。  个这个字正好把人分开,表的是个体,而仁表的是两个人论语里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韩非子解老里说“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说文解字里又说仁,亲也。  其实说了这么多,仁是什么意思,大家其实心理应该明白,仁是不能下一个固有定义的,但是可以理解这是一种人与人相处最好的一种形势。  孟子里说一个人能被称为人,最少有四个标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些东西,都可以说是仁,当然现代也有个词叫圣母婊,还有说儒家虚伪的,说虚伪就是在说这里,儒家讲,君子远庖厨,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句话看着虚伪不?你吃了人家的肉,还不敢去听人家的声音,看起来真是非常的做作。
  但实际上这样想不对的,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在说的是人应当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一种怜念弱小的心,虚伪的是做出来的恻隐之心,就像刚刚那句,智慧出有大伪一样,先圣说要培养人的恻隐慈悲心,后世就规定,君子不能煮饭,并且把厨子看作下贱。  要知道,虚伪和错误的是这种做作的行为,而不是恻隐之心本身,同样刚刚说的道家对仁义礼的看法中,道家反对的也不是仁义礼这些人类社会好的东西,反对的是因为这些所带来的虚伪与不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因为如果将其混淆,那看起来好像道家就反人类了,这样理解的多了,那估计就走入邪道了,一个无所顾忌的人是很可怕的,如果放纵欲望是逍遥,那是魔,而非道。  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这两句在后世也是被看作对立的,实际上这两者并不对立,而是比对不同,孟子说的性本善,是说人和畜生比,还是好很多的,就像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人,你让他脱光衣服去大街上跑步,他也不会干,这就是羞耻心,只有神经病才这么做。  而荀子说的性本恶,指的是人与德行圆满的圣人比,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引导,否则就可能走上不正之路,这和基督教的原罪之说,其实是不一样的。  但其实话说回来,人的本性,其实是不定的,佛家说,应之善则善,应之恶则恶,人的心是不停变化的,周围的环境,所学所知,所见所闻这些因缘都在影响一个人性格的成型,而成型以后往往做什么就定了,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这个道理。  但并不是说不可改变了,善人一样可以变成恶人,恶人同样可以向善,教育就很重要了。
  中庸开篇就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在春秋时期,其实称呼儒家为道教,儒家很多经典都是讲道的,道家则多是说杂家,后来才有道与儒之说而中庸里对君子的要求,就是要慎独,无论有人没人,都要能警醒而有所敬畏。  虚伪的人是做给别人看的,君子则是因为不违背自己内心的坚守。  反之,往往见到什么善事都觉得是虚伪的,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太多虚伪的影响,人心是一面镜子,看到别人,反射的是自己。  而仁,其实更具体的形容就是一种无私的对待他人的行为,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也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仁其实是一种将心比心的行为,你觉得好,觉得快乐,那么你要给予别人快乐,反之,你自己痛苦,就不要让其他人和你一样痛苦。  有人钻牛角尖,说我喜欢的不一定其他人喜欢,其实这句话描述的是感受,而不是具体的事物,你自己不愿意被人强迫,就不要去强迫别人,这也可以说是这句话的解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儒家所推崇的大同之世,比起道家说的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更有人情味,也更贴合于人类的社会。  天地不仁,是因为天地以及自然没有人类社会的结构,所以可以自然的运转,而人类社会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自然就会有自己的东西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一定高于人之道吗?其实未必,都是大道的一部分,应时不同,应缘有异,同出而异名罢了。  我们说好人和坏人,往往都经历过痛苦,但是好人因为经历了痛苦而不愿意其他人和自己一样经历痛苦,所以他愿意帮助你,而坏人经历了痛苦,却想要世界和自己一样经历痛苦满足那种不正确的欲望。  前者是推己及人的慈悲,后者是欲毁去一切的嗔恨。
  仁与义常联用,如果说人是将心比心于天下人而无分的大德,那么义就是公正的理。  这里的义有两意,一个是仁义的义,另一个是对朋友讲义气的义,这里说的的前者。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有一句话说:”‘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反倒是老子里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先把道家的这个说了,不然会引起误会。  道德经里还有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这里并不是说以德报怨不好,而是说你以德报怨,那么人家真的领情吗?而且这么做了很有可能会让人没有顾忌不知改错,所以后面说真正正确的做法,需要智慧的帮助。
  这其实是超出世理的,这里的德其实有点类似佛家讲的大慈大悲的意思,我们说有些事不能忍,不然就懦弱了,但是道教和佛教却告诉你要忍辱,这个东西和世间法是不一样的,因为惩恶扬善,你忍了,有时候是放纵邪恶。  其实很好笑,大家理解中的道家讲逍遥,而有的时候道家却告诉你有些东西要忍,而不是让你打回去,要能曲,这个是为什么呢?因为道家站在出世,也就是体上来看,恶人也好,善人也罢,都不是长久的,都是会玩完的,所以你去报回来的,只是虚妄,是因为执着而生出的分别之心。  总的来说,佛道是站在出世的角度来思考所以在这不多说,话题太大,提一下就可以。  其实出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思想,圣经里耶稣说,我听见有人说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我要告诉你们,如果有人打了你左脸,你要伸出右脸给他打。
  用俗人的心思来看,这就是愚蠢甚至可以说犯贱,但是当你站到更高的角度就会发现,其实在空性角度来说完全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没有分辨和处理的智慧,就别这样学,用老子里的话说,你乱做,不仅不对,还会有反效果,没有这种超脱的智慧就老老实实做个俗人,而俗人该怎么办?就要看孔夫子的话了。  孔子这句话,其实是有争议的,前面还好,重点是后面的以直报怨,一般都是解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那么重点在这个直字上,说文解字里说,直,正见也,周易里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也就是说直其实不是直接,也不是说以牙还牙,而应该是以公正为标准,这也是之前说的义。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一个正确的社会应该是法治社会,而法治社会,不应该被私怨影响,而应该交由法院公正的审判,甚至不提倡私刑。  而这里的直也可以这么理解,要知道怨是一种主观感受,本身不带正负,如果提倡以牙还牙,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打个比方,一个人的父亲犯了死罪,被处决了,那么这个人的儿子就应该和处决他父亲的人有怨,那么这个怨是不是该处理?要不要去报仇?  显然他是不应该去报仇的,因为错的不是处决他父亲的人,错的是他父亲本身,而这里的直也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人对你有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依公理为处置,也就是义。
  来说一说先秦时期的鬼神观吧,是我微信公众号里的内容转来的,没排版,大家将就下,有什么问题留言给我,感谢支持。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在祭祀祖先的时候,都要上香烧纸,摆放种种贡品,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习俗,但是在中国人的民俗中,人死后是要轮回的,这两者是否会冲突呢?  其实轮回的概念源于佛教,在佛教认为人死后佛教认为在人死后八识离体至投胎之前,这段历程称为中阴身,也就是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的中阴身,一般来说人都有中阴身,除有修持正法或闻佛愿力接引,及大善之人瞬间升天或大恶之人瞬间坠入无间地狱等。  而这个中阴身并非实有而是由意所生的幻有之境,属善恶未判,业力未形成之境。  在佛教来说,这个境界的时候,会因为业力而展现出各种幻境,例如各种宗教中的审判之境,有些濒死体验就会有这些现象但中阴和一般所说的灵魂有不同之处,中阴以七日为周期,七七日后,也就是四十九天内一定轮转去了,这也是为什么佛教说四十九天尤其是前七天为亡者的超度效果最大。
  那么既然四十九日内就轮回了,并不会有所谓孤魂野鬼的时期,那么我们后来所说的烧纸祭祀,和这说法岂不是产生冲突?都轮回去了,祭祀的又是谁呢?  其实这就是一个宗教建立的世界观的差别,佛教本身来到中国后,与中国原本祭祀祖先的习俗产生了冲突,佛教对这个给出的解释就是那些灵异事件是已经轮转后的鬼道众生所为,而我们梦里所见的那些亲人之类则一是自己幻想,另外就是冤亲变化所化,并非真正自己的亲人。  如果真的有心深究宗教,那么就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世界观的对立,每一个宗教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观,宗教之间乃至同一个宗教不同时期世界观都有可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一个宗教又有很多相应世界观的证据,比如建立于各个宗教世界观里的灵异事件和各种显灵之类的,甚至这些是维持宗教存在的根本,那么这样问题就来了,谁说的才是真实的?还是说谁说谎了?亦或是鬼神也分文化区域?因为这些矛盾导致了到现代各种文化的交流迅速之后,科学认为,所有宗教都是人的一种文化体现和臆想,并非真实存在。
  但如果有经历的人应该知道,鬼神之事绝不只是幻想那么宗教之间的矛盾又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就来说说这种矛盾冲突的源头了。  说到鬼神,不得不先来说鬼神的概念,中国的各种文化体系初成型应该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时候诸子百家各种思想出现,而产生了种种表不同根却同的文化体系,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有关于鬼神的。  《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而同样是《礼记·祭法》中则说:“庶人庶士无庙者,死曰鬼。“《说文解字》里提到鬼的时候则说”鬼,人所归为鬼“。  而神呢?在《左传》中写道:”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易传说卦》中也说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也就是说在早期,诸子百家时代对商周时候古籍解读的时候,鬼与神就不完全是一个超自然的存在,而是有其自然的一面,这里并不是说先秦诸子否认超自然的鬼神,从屈原的九歌和山海经,墨子等书里就可以看到对鬼神的崇拜。  那么古人最初对鬼神的态度是怎样呢?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又说‘敬鬼神而远之。”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可见古人对于鬼神的态度,不否认其存在,但是大部分认为鬼神并非决定世界的。
  古人认为,真正决定世间的,是天,是道,是自然的规律,而鬼神都是顺应道而存在的,各司其职。而天地是无私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应学习地的德行,地有什么德行呢?易中说,坤卦,厚德载物,地之德深厚而承载万物,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边,你在地上解大手,大地不会因此拒绝承载你,你往地上丢黄金,地也不会因此迎合。  而地效法于天,天之德,刚健,日头遍照一切,善人照,恶人也照,需要的照,不需要的也照,不会因为人或者谁的好恶而改变,无私的施于一切。  而天效法于道,道之德,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造化万灵而不加以统御,顺万物之自化,这是最深厚的德,道之法既是自然。  鬼神也是万物之一,儒家甚至将其人格化,从最初的自然崇拜,和人文挂钩,籍籍无名之人死后为鬼,生前忠义,聪明正直,于人有大功的,则为神。  也就是说在先秦时候,鬼与神都是人的缩影,在佛教来中国之前,中国人对鬼神并未强分其好坏,而是以其行为来划定,像是屈原九歌中所提到的山鬼,就并非恶的。  先秦时代,鬼有几种,一种是对先人的崇敬,一种是说自然的精灵,神也有几种,一种是忠义之人而变,一种则是顺应天道主宰自然的先天之灵。
  我后面还是以道家为主,从解道德经开始说,其他的学说思想做补充和提点。  另外解经是真正的高人才能做的,我自然没这能力,所以粗解一下,仅做参考,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畅所欲言,参与讨论,当然人身攻击还是不要的。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 观其妙 ﹔ 常有 ,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 妙之门 。
  开头,大家都听过,也都好像能理解,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迷糊,其实这是一种正确的现象,似懂非懂,高深莫测。  这里开头用的恒,恒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版所用,我个人认为比现在通行本的常更贴切,当然也不是说意思不一样,仔细说其实也是一样的意思。
  常可以说是寻常的常,也就是不变的意思,但是和非常的常意思不一样,就更容易有歧义,而恒则意思更稳定一些。  道,可道。非常道。一般解释,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久的道。  这个解法也可以换恒字。而另一种,可以言说的道,不是不是正确的道。  如果是后者,那么老子大概也就不会写道德经了,因为反正都是不可言说。  当然这是建立在逻辑上的解经,而实际上经典是圣言量,所谓圣言量就是超出凡人的思维理解的正确的东西。  所以很多时候很难直接去思考,不过这里也是做权说。
  权说也就是暂解,在某一个方面的解,也可以说是一种可言之道,而非恒之道。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把这个道换一个词,换成道理,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大家所理解的道理,往往都是有适用范围的,基本上不存在一种周适于所有情况的理论或道理存在。  万物皆变,唯变不变,就好像之前说的礼,在中国这样,外国就可能完全不同。  经典力学无论中西都适用,但是微观和宏观高速则不适用,相对论也好,量子力学也罢,都有适用范围。  即使是那些数学公理,质能守恒,时空等定律也仅适用于宇宙大爆炸之后,至于之前的无意义时空中,可能所有的物理法则都不适用
  即使道德经里也一样,很多东西如果具象化,也会有适用范围,就好像那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在大部分时候适用,但是在南北极,可能天天都有大风,从来都不会停。  这就是适用性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变化的道理,万事万物,一切有形有像的事物,都在永恒的变幻之中,不会有丝毫的停息,相续间的组成了一时的名。  而名亦变,万物皆然,乃至天地宇宙,也有生灭。  而不可道的道,又是什么呢?这里不说,也没有办法说,因为说的都是变的,那个不变的,则是以心传心。
  天地万物生于有,而有生于无,万物复归于有,而有复归于无。  所以无,名万物之始,就是说万物的开始,本是虚空之处,为其名无,这个无是对其的一个暂时的名。  就好像苹果和apple一样,无也是,仅仅是名无,而不是有个东西叫无,如果认为实有无,则陷入了障碍。
  有,名万物之母,其实万物生于无,大都清楚,那么这个有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个有可以说是本身,万物并非独存,而是无数的因缘聚合。  就好比种树,需要种子,然后又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环境和温度,这些因素的聚合,才可以长成树。  万物皆是如此,原子组成分子,组成物质。  聚则成,散则灭,故有,名万物之母。
  有与无的轮转,则是世间,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的断句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这两者和之前的断句一样,其实一般来说并没有哪个更对哪个更错,因为解经和一般翻译不同,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最贴近作者原思想的解释来,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来说,除非老子活过来,否则没人能知道老子在写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而从宗教也就是神化的角度来解释则不同,圣的言量是周的,因明学把思考分为几种,非量,比量,现量。其中非量是哲学思想的由来,非量是源于对比的,对比就是相对的,对比对的才有对的,对比错的才有对的,而这种思维往往又是建立在社会学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说脱离人类本身,对比就不存在了,而圣言量是超出凡夫测度的,也就是建立在开悟和解脱之后的经典,所以无论佛教道教,甚至儒教,在一开始并不提倡解释经典,而是认为应该先通读,不停的读背,当达到一定程度,开始逐渐接近圣的境界的时候,那种最贴近灵魂和圣境的言论就会慢慢的理会。  而用言语的解释往往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是随缘法的出现而解读,不同的缘境,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时期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这已经不是贴近经文原意了,而是贴近时代的意思。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里要说的重点是两个,一个是妙,另一个是徼,还有一个字就是观,这个动词,观这个字该怎么理解?  一般来说,观这个字是理解为看的动作,观看观看,那么这里能否理解为观看的观呢?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却并不完全。  说文解字里说:“观,谛视也。”易经里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粗来看都和道德经这里的一样,都是观察的意思。
  在佛教有一位菩萨,叫观世音菩萨。  这位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相当高,但是少有人知道,观世音菩萨这个名号缘于鸠摩罗什大师的翻译,而在后来,另一位高僧玄奘法师翻译为“观自在菩萨”,在心经开头有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大乘佛教天台宗提倡,修行时候应该止观双运,而观,在这里也是观照的意思。  这里具体的解释很难解释,但是有同样一个疑问,观世音,音声应该是听的,为什么用观呢?  有心人应该注意到了,心经里那句话也说到,照见五蕴皆空。  这里一个观,一个照,便是智慧之本,在经典里都是作为隐喻来说,是一种代指,观是以眼观,照如照镜。  而这里观非眼,照非镜,是一种心的体会,各位吧友可以自己体会下,楼主在这里不多说。  而道德经里的观,同样可以如此理解,说的浅显点,也可以说是思考。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来,妙是什么?徼又是什么?
  先说妙,妙是什么?楼主说不出来,不仅楼主说不出来,老子来了,佛陀来了,孔子来了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因为太妙了。  据说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开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第一个妙字就讲了九十天,不仅讲了九十天,九十天也就讲了个概,真正要讲下去,九十年都讲不完,因为太妙了。  那么想要知道到底如何妙,到底什么是妙该咋办?老子说了,常无欲,以观其妙。  为何要常无欲?古人有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楼主今天刚从都江堰回来,都江堰的水利工程相当伟大,但是站在景区中,却很难一窥其全,所以有一项服务,可以坐直升机俯瞰都江堰整体,或者登边上的玉垒山,才可以看到都江堰的全貌。  如果大家小时候玩过迷宫,拿着手指走的时候,往往几分钟就能走出来,但是如果去那种实体迷宫,就要走很久了,其实说出来大家也都懂,看着全貌的时候至少知道出入,至少可以参照,而走在迷宫里的时候往往会被迷宫困住,很难找到出路,需要一次一次碰壁。  前段时间去上海,住在南京东路外滩附近,结果到了那,岔路太多,四通八达,转了四五个小时才找到住的酒店,但是在地图上看又好像咫尺之间。
  呵呵呵
在八卦这样的地方开这种贴,佩服佩服
  话说回来,为何妙看不尽说不完?只以妙字而概括?一般精通卜算的大多知道,算者不自算,因为往往给自己算命的时候,就会不准,给别人算,往往就奇准。  这其实就是心在其间作怪了,人大多有习性,偏近自己的希望其好,与自己对立的,则希望其坏,这是人的常情,楼主也不例外。  然而在这种希求之间,就产生了固化的思想,往往认为自己掌握的是对的,别人的和自己相悖的就是错的,孟子说,好为人师,人之大患也。楼主现在就是患了这大患,各位莫要学啊。  小时候大家都学过两小儿辩日,又听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说。  虽然道理不难,但无奈人心作祟,有欲常在,这便如同一个圈子,把人圈了进去,又好似牢笼把人困在其中。  最可笑的是,人们往往以为自己所在才是外面,熙攘直众人却是牢内,又怎么知道是自己困住了自己呢?  有界限,则妙有方,有方则有尽,有尽又谈何妙?唯有恒无欲,方观其大妙。
  @莫力庙嘎查村
10:06:16  呵呵呵
在八卦这样的地方开这种贴,佩服佩服  -----------------------------  额,总还是有人看的嘛
  说了妙,那徼是什么?  我们现代的通行本,主要脱胎于王弼的译本,王弼在解释的时候如此说:“徼,归终也。”  尹文子 大道上里说:“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  列子里也说,死也者,德之徼也。  河上公章句里也说徼,归也。  在古文里徼是解为边界或端倪的意思,我在高中语文的选修里看到的解释也是如此,常有欲,以察觉道的端倪,或者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这种解释,其实也是对的,无论是从有欲还是从有来琢磨道的形象,都是可以的,但是和古人解经却又有所不同,古人的经里说的徼,是终极,是归处。  我倒是想起了盗笔,在盗笔里,三叔说他的想象,在青铜门里可以看到亡者的世界。  其实对于人来说,终极,便是死,对万物来说,终极便是消亡,宇宙也不例外。
  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这一句我打算着重来说,尹文子本身是黄老的著作,其中说了和道法术势有关的内容,有兴趣可以去找来看,这里着重讲这一句,这一句的全文是这样的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  先说穷,穷在说文解字里讲穷,极也,又说穷,竟也。  但是这些其实都无法表示这个字的含义,易经里孔子说的倒是更贴切:“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可以理解为极的意思,万物发展的顶端或底端,数学里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如果学过微积分,这里理解会更容易。  这里以古文来说,易里讲,万物最大的规律,就是发展到了顶端就会变化,变化则通,不通呢,就死了,通了呢,就久了。
  这句话用处广泛,概括起来就是,物极必反。不反呢就变成一个无限的虚值了。  故穷则徼终,徼终则反始。始终相袭,无穷极也。  万物皆易,唯易不易,变化无非是始终,众生无非是生死,而生与死互为其根,我们以人来定论生,就会觉得生后才死,所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实际上学过物理学的都知道,一直在太阳的作用下西归,只是人不可见。  在这里徼是归终,又是开始,所以要以有欲观之,因为无欲是看不到始终也看不到生灭的,唯有有欲,或者说唯有有才能见到生灭的变化。也可以说是端倪与界限。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说了无欲和有欲,再来说无与有,其实就应该能理解了,因为无欲和有欲其实是站在人的角度来说的无与有,而站在自然的角度来说,置于无中,才可生妙相,置于有中,才可见造化。  生生之不息,念念之有续。  而无与有,本身也是这轮转,本是这妙与徼的一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楼主之前说,无和有并没有谁更高明,两者是对等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我们以人的角度来看,站在社会学和人类的角度来说,有比无更高明,因为有社会有秩序,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混沌无序和完整的秩序比,都应该知道谁先谁后,达尔文说,从简单到复杂。
  而站在出世的角度来说,无比有更先,而万物终归于有,好像无是包含了有的,所以认为无高于有,就好像网络小说里,总是说混沌法则更牛,再喜欢佛道的朋友眼中,无欲,无情好像更加的高明,更加的值得追寻,比世俗的财富名利更加超脱。  而这是不是真的无欲呢?如果石头更好,人类又为何要思考呢?  所以老子说,两者同出而异名,同出,而异名,就好像一件金器,现在打成镯子,明天打成项坠,两种不同的东西,但实际上都是金子。  如果要学习八字命理,肯定会学几本命理书,渊海子平,子平真诠,滴天髓,三命通会,尤其是前三本,几乎是必修,子平真诠开头即说。  天地之间,一炁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出血后手脚麻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