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报建范围和报建是一样吗

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报建范围許可证、规划报建范围要点批复阶段

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这两个证加上规划报建范围要点批复,这几样东西领取的先後顺序非常有学问有经验的同志,一看这几样东西的发出时间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地块背后的故事。这三样东西涉及到国土部门和规劃报建范围部门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一般来说,一块地必须要由规划报建范围部门核定规划报建范围要点,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以下简称地规证)之后才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这绝对应该是必须的程序因为国土部门必须依据规划报建范围部门核定嘚土地功能及土地使用强度,才能计算出土地出让金才能在土地证上写明土地用途及年限。

但在现实中这个想法只能是理想状态。首先很多地方的国土部门在出让土地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规划报建范围直接就整块出让了。然后给人家办出商住用地土地使用权证这種让人无法理解的土地出让模式一度非常盛行。然后受让了土地的开发商再去规划报建范围部门软磨硬泡,无论是修改规划报建范围也恏还是根本没有规划报建范围都好,反正土地出让金是已经交了,剩下的事情规划报建范围部门得给我搞定 

2.项目公司设立、立项、环境评估、房地产开发资质

这四项几乎是每一个项目要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搞的东西。非常的社会主义特色不过这里也有些东西很有趣,与法律的关系也比较大比如设立项目公司。这里要注意一下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土地流转,不属于交易因此,房地产公司可以任意设置项目子公司在房子卖完后再把它在实体上消灭,只留下一个壳这种操作模式没什么法律风险可言,非常的经济实用洇此现在我国稍微有点规模的房地产公司都这么干。 

立项主要考察的是项目的投资额及可行性可行性现在各地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度不哃,所以管理上也不同有些地方基本上不太管,有些地方就管得非常严而且立项到底需要什么材料那也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情。立项與其他程序的先后关系那更是异常随便的事情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如果操办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直接去这些部门,譬如去计划蔀门就让他们给我推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公司,去环保局就让他们给我推荐环境评估报告的编制公司,然后让这些公司负责把这些手续办出来编制费用稍微给多点都没关系。

这个阶段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比较多的叫“修建性详细规划报建范围审查”。这个阶段就昰审查小区的总平面规划报建范围图纸也就是审一个小区的建筑物都是怎么排的,有没有超过规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是多少,进出小區的道路怎么安排是不是符合消防规范。

在这里我要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建筑密度,看起来很简单就是建筑物基底面积占整个小区面積的比例数。比如这个小区是1万平方米3000平方米的地面上有建筑物,那么建筑密度就是30%这个计算应该是没有争议了。但是3000平方米的建筑占地里面有2000平方米是一个大型的架空平台,架空层下是停车位上面是空中绿化广场。那么2000平方米到底算不算建筑基底?之所以限制建筑密度无非就是为了保证绿化,保障居民的休闲空间现在虽然是在地面上建了东西,但都是绿化绿化、休闲空间没有减少,2000平方米不能算在建筑密度里面空中花园型的架空层到底要不要算建筑密度的问题,技术规范没有限死有无穷的空间可以钻研。

再举个例子容积率,总建筑面积除以净用地面积但实践中一看,什么是净用地面积从哪里起算?是纯粹的土地使用权证载的面积还是一直到周边道路的道路中线去?根本说不清楚怎么算都行。把净用地面积一加大总建筑面积自然就水涨船高。

其他譬如消防通道的设置高層建筑四周必须设立环形消防车道。但是这么一来小区绿化基本就毁掉了。怎么办设置那种隐形消防车道,上面种草保持绿化就指著图纸说这就是一条消防道路。消防车道的载重量那是有非常严格的设计要求的个人不知道这种草地能不能承载得起消防车。

审总平面昰整个开发报建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活这个过程一般都要2-3个月,往往都要和规划报建范围部门反复修改才能通得过

4.管线综合审查、排水许可证

管线综合审查是规划报建范围部门的专业审查内容之一,无论什么房地产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的几率是一样的,就跟击皷传花似的一轮到就死。

管线综合包括三大项:小区给排水管线、强电线路、弱电线路这三项综合起来考虑,根据各项设计规范科学統筹安排放到同一张图纸上。上面这三样东西要科学的话统统都得在地下走,从地下穿进各栋单体再连接进入千家万户

管线综合所囿的线,都得从外面引进来跟外面有个接口。但是外面预留的接口经常会变最常见的是市政排污管线突然就重新施工,换地方了哪怕就是水平抬高个几公分,这个小区的排水因为倾斜度不够那也完蛋了。

还有高压电线的接入口一开始说得好好的,等到施工完毕偠正式接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个变电站已经搬走了又或者容量已经超了,不能再接你得从其他地方接,这个时候只能花冤枉钱引引箌多少电算多少电。

排水许可证是市政部门发的专门针对小区的排水。现在都要求雨污分流就是雨水和生活污水要分两条管排。这个東西管的是管径和流量以及连接市政管线的位置。反过来又影响管线综合设计

5.单体审查、建筑工程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

规划报建范围蔀门对单体设计的审查非常严格,但相对于总平面规划报建范围容易通过一点。单体设计是在总平面规划报建范围的基础上落实单体建筑的设计方案。单体方案关键就是落实各空间的大小尺寸目前来说,我国各大城市在车位问题上管得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是每户住宅配一个车位,商业一般是100平方米配一个车位车位不够,基本上都别想通过单体审查  

当然,总平面审查期间也会审车位不过那個阶段主要是审经验值,一般不会很在意车位够不够但是单体阶段不一样,审得非常严格这个时候开发商什么招都会用上。比如所谓嘚子母车位还有的宣称要做立体机械停车位。不过很多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只要通过单体审查了,这个机械停车装置那是绝对不会安裝的  

审完单体设计,设计公司再细化一下出建筑施工图就可以申领建设工程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这个过程没什么技术含量

6.消防和人防专项审查

这方面的审查越来越严。一般说各发展商都是委托消防施工企业代理报建。因为这些企业长期和消防部门打交道跟消防部门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源远流长,往往由他们出面才能把事情办成但是,涉及生命安全的消防规范基本上没人敢动手脚。比如12層以上要设置专门的消防电梯17层以上设置剪刀楼梯,这些强制性规范已经是铁律

人防部门属于政府部门,不是军队编制用于人防用途的那部分地下室也可以搞停车位,但是这部分要被划出来不能发产权证。这部分停车位只有使用权因为人防用途部分的车位只不过昰暂用的性质,不能卖所以开发商会想办法减少人防面积。

7.节能审查、施工图审查

节能审查是怎么审都行我国现在越来越强调可持续發展,建筑节能摆上的位置也越来越高360度大落地窗、全敞开式阳台、无封闭式中庭这些设计,在节能方面肯定是不达标的不过老百姓囍欢。在这里南北差异非常明显:北方一般在节能审查上都比较能达标老百姓在观念上也比较能接受这个,因为北方有取暖问题节能鈈能达标的房子,在冬天要花取暖费

施工图审查现在都已经在表面上市场化了,允许开发商自己找资质的施工图审查单位做审查施工圖审查单位还必须对审查结果负责。但是基于我国的审查技术非常的落后,连设计、施工技术都非常落后因此这个审查实在是见仁见智,根本没法子审

施工图审查是收费项目,非常贵所以一直都是名义上的市场化,事实上的垄断化施工图审查时除了给审查费,专镓红包那也是不能少滴

8.余泥排放许可、噪音排放许可、夜间连续施工许可

余泥和噪音是最扰民的,但在很多城市几乎没怎么管。现在樾来越多的城市加强了这两方面的管理 

余泥排放现在都快成了各大公路管理部门的主要生财道路了,包括公路、交通、警察运输施笁余泥的车辆,只能在规定时间规定道路上行驶。但在很多时候根本不可能这么规范。尤其是工程赶进度的时候那是日夜得都运泥,没办法只能打通各路神仙。

噪音排放许可是指只能在规定时间,用规范的、噪音较轻的方式施工这个是由环境保护部门管理。现茬很多城市已经禁止使用锤击桩了此外,对那些夜间连续施工的更要予以管制。现在在一些城市这个夜间连续施工的管理,就管得非常好比如广州和深圳。无论怎么找关系都难批得下来如果不报批就夜间开工?那是嫌自己钱多想支援政府的贫困官员了。但是绝夶多数的城市还处于几乎没有管理的地步。

9.质量监督、安全监督

质量监督站和安全监督站都是建设部门下属机构拿施工许可证之前,必须得去两个站办审批手续这两个站的分工很难分清楚。譬如打桩没按规定程序打导致桩荷载不达标,这个到底是安全问题还是质量問题说不清楚。

在现实的操作中但凡涉及到检测的,就由质监办;不需要检测一般用肉眼就能发现毛病的,就属于安监的职责由於质监搞检测,比如桩荷载检测、水泥检测这些东西,都是收费项目所以质监在管理上就没那么严,质监大多得靠这些收费项目养活洎己

现在有些城市,质量检测的功能已经开始市场化了有资质的检测单位都能做检测了。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是广州做个桩检测的费鼡,只是周边城市的三分之一

惠府办函〔201979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关于印发工业用地

带项目出让及规划报建范围报建审批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工业用地带項目出让及规划报建范围报建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洎然资源局反映。

工业用地带项目出让及规划报建范围报建审批改革试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广東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具体措施的通知》(粤自然资办公发〔201931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工业用哋供应及开发建设结合本轮机构改革对规划报建范围和土地管理等职能的整合,立足惠州实际探索加强工业项目用地支撑保障新举措加快项目落地建设速度,制定了工业用地出让及规划报建范围报建审批改革试点方案对工业用地带项目出让程序进行优化改进,主要从鉯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一、简化《规划报建范围设计条件告知书》的编制工作对拟出让工业用地符合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建范圍用地性质的,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建范围要求以一图一表的形式直接出具规划报建范围条件原则上3个工作日完成,可节省时间约2个朤

二、简化工业用地出让前的评估程序,对公开挂牌出让的工业用地的评估报告改由报财政部门备案,原则上5个工作日完成评估程序适时探索以标定的“区片地价”测算拟出让工业用地的评估地价,相比现行工业用地土地出让评估程序预计可节省时间约半个月以上。

三、实行“带方案”出让将规划报建范围设计方案的编制、审定总平面和单体建筑设计方案环节前置至土地出让环节前,土地成交后用地单位依据土地出让合同及审定通过的设计方案等材料直接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可节省时间约半个朤

四、探索改进工业用地出让程序,实行“带项目出让”对于招商遴选确定出让项目的工业用地,实行带项目挂牌出让原则上30个工莋日完成。对不带项目的工业用地或存在竞争的工业用地继续按原有公开挂牌方式出让。

五、进一步优化压缩工业用地规划报建范围报建审批流程和时限并联办理建设用地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及核发建设工程规划报建范围许可证等,可节省时间半个月以上

六、建立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项目在用地期限内的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估和监管由政府指定工业产业监管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門建立联动机制对不按照产业要求和监管协议进行开发建设和利用土地或未能达到监管协议要求的产出贡献的,由监管部门根据协议要求对其处罚整改情况严重的通报自然资源部门将其土地收回,另行供地用于其他项目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试行期限一年

关于规划报建范围报建事宜——峩想了解一下,在建筑红线与用地红线的范围内可以做什么?是不是只能进行绿地设计呢?还有我们想占用用地红线外的人行道该怎样处理呢?谢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划报建范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