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和鼻饲是一样的吗管已经到胃了 还会跑到气管吗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三种方法中,哪种最可靠? - 简书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三种方法中,哪种最可靠?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今睌给一浅昏迷病人鼻饲水和营养液时发现患者有咳嗽现象,且咳出痰很像鼻饲液,然后停止鼻饲,回抽出少量水。听气过水声不明显,无水泡,今天上午11点留置的。今天已经鼻饲300ml的液体。spo2波动在95左右。会在气管吗?下面是网友的留言:希望开心:随着纤支镜的普及,能经鼻进行气管插管盲插的高手已经不多,so,考虑胃管在胃里。。。回抽出水后,再听气过水声就不明显了。。。但,鼻饲时出现咳嗽、咳出痰像鼻饲液,要考虑有没有胃管破裂渗漏,搞个吸引性肺炎就麻烦,所以,为保守起见,建议更换胃管。。。杨小花:不放心拍个床边胸片看看。不过能把胃管放入气道里的也不容易啊。moral_1981:现在常规都拍胸片的以确定胃管是否位于膈下,也可通过超声判断导管是否位于胃腔,这例估计置到气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可能是返流导致,其实接个胃肠减压就更明朗了。看到这个贴子,让我想起了前两天发生在本科室的一件类似事情。那天,同事去给一个病人留置胃管,在胃管顺利进入到预定长度时,她使用了常规的三种方法来检查胃管是否已经进入胃内。结果,虽然把胃管放入水中没有气泡,但抽不出胃液,也听不清楚气过水声。她也想过把胃管拔出来重新置入,又怕万一已经在胃内了,岂不是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她想让正在护士站处理医嘱的我去看看,验证一下。我不辱使命,欣然前往。到了病人床旁,用注射器连接胃管头端,先回抽了一下,有阻力,但未见胃液。又把左手放在病人胃部,右手用50ml注射器抽取空气,以脉冲式方法向胃管内注入空气,放在胃部的左手没有感觉到随着气体注入发生的起伏感觉变化。为了保险起见,又把听诊器放在了病人胃部,用同样的方法注入空气,也没有听到明显的气过水声。这时候,我看了一下病人的身高,对数字向来没有概念的我,看到的是躺在床的病人几乎占据了床的整个长度。问家属病人的身高,得到的回答是:176cm。检查胃管置入的刻度是55cm,于是揭开胃管的胶布,又向下续插到了60cm,再次听诊,气过水声非常明显。出来病房,一直在现场观看的实习同学问:老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不是有三种方法吗?那你为什么一直用这一种?我说这一种是最可靠的。神经外科,一个昏迷病人居多的科室,插胃管,病人从来不会配合,只能凭着经验跟技巧把胃管顺利送入到预定长度。插入后,病人也不会主诉是否不适,是否在口咽部进行盘曲,只能用我们认为最保险的方法确保胃管已经到达了指定的位置,以免鼻饲时引起呛咳、窒息或者肺部感染。那么,为什么说听气过水声是三种方法里面最可靠的呢? 第一种:回抽胃液。将胃管插入后,用无菌注射器接于导管末端回抽,看是否可抽出胃液。这种方法,能抽出胃液的前提必须是病人胃里面有东西才行。在我们科室,插胃管的有一部分是急诊手术后的病人,这种病人经过几个小时的胃排空,胃内早已空空如也,一般是抽不出来任何东西的。再者,这样的方法受体位跟胃管插入深浅的影响,有时候,胃管的头端并不能恰好与胃内少量的胃液进行亲密接触,只能以变换体位或者调整胃管插入长度的方法再次试验。这样来回的折腾,有时候会受病情的限制,还无形中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第二种:将导管末端放入盛有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的碗中,看有无气泡溢出。从临床经验来看,胃管插入到预定长度,即使不在胃内,也不一定会在气管内。它有可能盘曲在咽喉腔,或者食管进入胃内通道的任何一个地方。这时候,即使没有气泡溢出,也不敢确定胃管一定在胃内。第三种:听气过水声。用无菌注射器注入10-20ml空气于胃管内,将听诊器放在病人上腹部,听有无气过水声。本人认为,这种方法是最可靠的。一般情况下,也可以用手代替听诊器。如上述内容所述,左手放在病人胃部,右手用50ml注射器抽取空气,以脉冲式方法向胃管内注入空气,用手来感觉空气注入时胃部时发生的起伏变化。如果,感觉不明显,注入空气时与注入间隔期胃部蠕动产生的感觉混淆时,再用听诊器去听。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我们在认真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要善于总结,敢于尝试,在熟练掌握的前提下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操作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在这方面,你有什么不同看法,或者更好的经验,望留言讨论。
第一单元 A1型选择题(1~83题) 1.下列人员中一定不能予以医师执业注册的是 A.受行政处罚,自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B.受过刑事处罚的 C.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D.受过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E.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
第一单元A1型选择题(1~83题)1.医疗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间要求为A.1小时内B.2小时内C.6小时内D.4小时内E.8小时内2.未经批准擅自开列医疗机构行医的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中不包括A.警告B.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
洗胃术即洗胃法,是指将一定成分的液体灌入胃腔内,混和胃内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复多次。其目的是为了清除胃内未被吸收的毒物或清洁胃腔,为胃部手术、检查作准备。对于急性中毒如吞服有机磷农药、无机磷、生物碱、巴比妥类药物等,洗胃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抢救措施。洗胃术有催吐洗胃术、胃管洗胃...
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使用专本登记,并实行严格交班制度 2.
对易氧化和遇光易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封瓶内,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里,放于阴凉处,如维生素C、氨茶碱、盐酸肾上腺素等 3.
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应...
第一单元 A1型选择题(1~83题) 1.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的部门是 A.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B.各级人民政府 C.国家计划生育主管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E.国家妇女联合会 2.医疗事故构成要件中所说的危害结果不包括 A.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B.残疾 ...
这几天高温,热日炎炎,骄阳似火。在手机里传着各种关于热成什么样的段子,什么人是走着的烤肉之类的,第一次看到这些还觉得挺好玩,看多了有些乏味,真正在热日下汗流夹背的人没有工夫发这些搞笑的段子,而发这些段子人恰恰是吹着空调的人,有点讽刺的味道。在这些段子里面,空调是不可或缺的,...
今晚,翻阅了几页《国学常识》,忽感自己知道的太少,国学大家,历史名著,很多并不知晓,要不只知其名不知其实。 不惑之年将至,真心有些惭愧。 年少上学时,只知学知识,考高分;不喜多读书,长见识,初出校园,又耐不住寂寞,错失了不少大好的读书时机,真心后悔。 近几年来,好像悟到了“...
无废话,直入主题,我们应该如何从零打造一支精英团队,从我的经验来看,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团队应该采用什么技术 这个很好理解,是整个团队的基础,虽简单,但必选先做。 例如用Java还是php?Java的话是不是直接用外面流行的SSH?Spring的话应该选择哪个版本?最新怕...
亚马逊平台特性: ①亚马逊的买家:以亚马逊美国站为例,亚马逊的买家以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中产居多,在欧洲也是以中产为主。他们购物时更多关注图片、价格、用户评价、产品描述、是否prime,收到货后,包装好看和精美是第一印象分,其次是品质,品质还是品质。 ②亚马逊是一个重产品轻...
微信创业经过五年的发展到现在也是越来越火了,有的人就会问微商还好做吗,我是这样想的只要这世上右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店铺,同样微商也会越来越正规化和专业化。现在来为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不管你是否知道但故事中的人我相信一定会成为你的榜样。 说到大学生,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他们所熟知的大...4被浏览128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不要让鼻饲管成为“索命”管不要让鼻饲管成为“索命”管护士网百家号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以脑出血和重型颅脑损伤者居多,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多数不能经口进食,经鼻胃管进食流质饮食(鼻饲)成为患者最主要的进食方式,然而看似细细小小的一根管子,操作不好却极易成为“索命”管,下面来看案例:刘某,女性,27岁,神志浅昏迷、无躁动。于11:20在其父亲自行鼻饲流质时,患者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立即通知值班医师。查:患者昏迷,面色发白,立即予吸痰,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电监测:HR 152 次/分,R 4 次/分(控制),Bp 65/42mmHg,SpO2 70%,请麻醉科予气管插管,呼吸气囊支持通气,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立即请ICU会诊并转ICU治疗,后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据了解:是患者父亲偷偷给患者喂中药共3副,发生误吸时喂的是第三副中药。误吸,即异物吸入,是指进食(或非进食)时,在吞咽过程中食物、口腔内分泌物或反流物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包括鼻咽分泌物、唾液、胃内容物、细菌等,是鼻饲饮食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可引起相关性肺炎,严重者可致死,有研究显示,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误吸率高达38.30%。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不当都极有可能导致误吸,更何况是没任何经验的家属呢,案例中这个年轻的女孩就因为家属操作不当发生误吸最终是去生命,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给患者家属反复讲解私自鼻饲的危险性,并经常巡视病房,彻底杜绝患者家属私自鼻饲的危险行为。实际操作前医护人员一定要认真评估患者的体位、鼻饲量、频次(单次注入量﹤200ml,每日注入总量和频次根据医嘱和患者反应调整)、鼻饲滴入速度(先慢后快,前15min15d/min,无不适调至医嘱速度)、胃管是否在胃内等,对容易引起误吸的高危患者心中有数,满足以下四项以上即为误吸高危患者:1、高龄;2、GCS评分﹤9分;3、床头抬高﹤30度;4、胃残留量≥150ml;5、患者处于呕吐状态;6、使用镇静、肌松、抗胆碱能等药物;7、存在食道及胃肠疾病;8、有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应从以下七个方面预防误吸:一是使用鼻肠管替代鼻饲胃管、增加鼻饲管置入长度(55cm-65cm)、确保鼻饲管位置准确、保证鼻饲管通畅及妥善固定;二是每次鼻饲前回抽胃内容物,持续泵入营养液的患者应每4h或4-6h监测胃内残留量情况;三是喂养方法、速度、温度、量及时机,目前临床中鼻饲喂养主要有3种方法:注射器推注、重力滴注、胃肠泵持续泵入,其中胃肠泵是普遍推荐的方法。鼻饲泵持续泵入更利于减少误吸发生,鼻饲过程中应遵循鼻饲速度循序渐进、鼻饲温度适宜(40℃)、鼻饲总量个体化、尽早开始鼻饲(12-24h)等原则;四是喂养体位选择:半卧位对预防患者误吸有积极作用,可避免胃对膈肌及肝脏组织的压迫,促进肝颈静脉回流,尤其在脑水肿急性期,对促进脑血液循环也有一定帮助,患者鼻饲后应保持半卧位一段时间,避免立即更换体位;五是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引起患者腹内压增加,在进行鼻饲前应完善有利于痰液稀释或排出的各项操作(例如:翻身、拍背、吸痰等);六是保证机械通气患者适宜的气囊压力,在临床工作中应使用带有低压高容量气囊的气插套管和采用最小漏气技术的气囊充气表,定时监测气囊压力(一般每4 h 一次),及时补充或发现异常;七是减少患者口咽及支气管分泌物,根据患者的口腔环境,选择适当的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两次。及时观察口腔黏膜状态,防止感染,特别对于呕吐后的患者,更应注意口腔护理,以免引起患者分泌物增多而引起误吸。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护士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有深度、有温度、有专业度。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新生儿什么情况使用鼻饲管注食法?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跑到胸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