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半球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的流向大致与纬线平行

为什么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不同?
根据洋流的性质不同,洋流可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称为暖流,比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洋流称为寒流。暖流和寒流的划分是以相对水温为标准的。所以,寒流的实际温度不一定都比暖流低;反之,暖流的温度也不一定都比寒流高。
西风漂流是指在盛行西风的吹送下,海水自西向东大规模流动所形成的洋流。
在北半球,陆地海洋相间分布,洋流流动的空间有限,当日本暖流向北流动进入中纬地区后,受北半球中纬西风(西南风)的影响,流向东北方向,形成北太平洋暖流,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不断右偏,由于洋流施展的空间有限,当北太平洋暖流运动至北美洲大陆西岸的时候,由于右偏程度不够大,仍具有向偏北(高纬)方向流动的趋势,加上这两股暖流的海水是从大洋西部的低纬度流来的,属于暖流性质。
在南半球中纬度,几乎全部是海洋,西风漂流在中西风作用下向偏东方向流动,同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不断左偏,由于没有陆地的阻挡,最终向东流动的洋流左偏流向偏北(低纬)方向,具有寒流的性质,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海水温度均衡的原因。在南纬45°以南至南极大陆海岸线之间的海域,即大多数现行世界地图所标示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端一带海域,总面积7500万平方公里,大于北冰洋,而与印度洋相当,有人称之为南大洋。南大洋指的是南极周围的海洋区域,水温几乎均衡,即使冬夏也变化甚微,海水温度常年在±2℃之间。
第二,南极大陆周围浮冰的影响。南极大陆周围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大小小冰山,估计有22万座,总体积1.8万立方公里。这些冰山能够在海洋上漂浮好几年,最远的可以漂流到南纬40°附近。由于浮冰的影响,使西风漂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很低。
第三,水体输送的方向与纬线大体平行。就总体而言,西风环流的体积输送方向与风向垂直,偏左。在南美洲东南端的海面上,因受到极地东风的吹拂,海水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即从南极圈附近北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更低,属寒流性质无可非议。其他各处西风环流的主体部分的流向是自西向东的,也就是说与纬线是平行的,加之地转偏向力左偏的缘故,还有小股漂流自南向北流。
第四,南极大陆的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在南半球,各大洋的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了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的全球性环流,但其性质却是寒流。洋流性质不同,还受下面四个方面影响:
从海陆位置来看:南半球的西风漂流靠近南极大陆,气候终年酷寒,受极地冰原气候的影响,使南大洋水温较北半球同纬度大洋低的多,而且源于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不仅使高纬度的冰海水北上,而且还携带大量的冷海水,这些冷海水和冰海水在南大洋大量吸收海水热量,使海水的温度近一步降低。
从纬度位置来看: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所在纬度较北半球的西风漂流要高,北半球的西风漂流在北纬35°~45°之间不连贯的海域,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主要分布在南纬40°~60°之间相连的广阔海域,因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较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海域的热量收入较少而水温较低。
从天气来看: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地处南温带雨带,云层较厚,寒冷的风暴和阴雨天气较多,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大洋表面的太阳辐射量进一步减少,使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海水温度比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海水温度低。
从季节长短来看,南半球夏季较短冬季较长,由于南半球的夏季时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导致夏季时间短促,冬季时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导致冬季时间漫长,这使得南半球南大洋海域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进而水温较低。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
当前IE内核版本太低,请使用IE9以上的内核版本、360浏览器极速模式、chrome谷歌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等访问,以达到最佳浏览效果。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当前位置: >>
高考复习难点西风漂流11
高考复习难点西风漂流 11 同是西风漂流为什么南寒北暖 请教:同是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为什么北半球的洋流(北太平洋和大西洋)是暖流,而南半球却形 成寒流. 太平洋、大西洋北部的西风漂流,都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 高,属暖流性质,故将其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寒流性质,这是因为: 第一,海水温度均衡的原因。在南纬 45°以南至南极大陆海岸线之间的海域,即大多 数现行世界地图所标示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端一带海域,总面积 7500 万平方公里, 大于北冰洋,而与印度洋相当,有人称之为南大洋。南大洋指的是南极周围的海洋区域,水 温几乎均衡,即使冬夏也变化甚微,海水温度常年在±2℃之间。 第二,南极大陆周围浮冰的影响。南极大陆周围漂浮在海面上的大大小小冰山,估计有 22 万座,总体积 1.8 万立方公里。这些冰山能够在海洋上漂浮好几年,最远的可以漂流到南 纬 40°附近。由于浮冰的影响,使南西风漂流流经的海区水温很低。 第三,水体输送的方向与纬线大体平行。就总体而言,西风环流的水体输送方向与风向 垂直,偏左。在南美洲东南端的海面上,因受到极地东风的吹拂,海水从较高纬度流向较低 纬度,即从南极圈附近北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更低,属寒流性质无可非议。其他各处 西风环流的主体部分的流向是自西向东的, 也就是说与纬线是平行的, 加之地转偏向力左偏 的缘故,还有小股漂流自南向北流。 总之,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水温很低,属寒流性质。 中国过什么时候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为封建社会结束于辛亥革命, 而中国半殖民地社会性质, 直到由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倒台,才彻底改变。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由此翻身做主人,结束了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为什么标志不是西藏和平解放啊? 明明西藏直到解放前都还有帝国主义在纳里侵略啊 因为新中国成立意味新政权的建立,将新的生产方式以国家政权的形式确立起来。 当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西藏解放与新中国成立相比,其意义要小的多。 且西藏是农奴制度,还没有进入封建社会,当然这是次要原因。 寒潮是指大规模冷空气 (在气压场上为冷高压) 由亚洲大陆西部或西北部侵袭中国时的强降 寒潮 温天气过程。在天气预报中规定,因北方冷空气入侵造成 24 小时内降温 10℃,并且过程最 低气温达 5℃以下时定义为寒潮天气过程。有时北方冷空气的入侵虽达不到这个标准,但降 温也很显著,则一般称为强冷空气。在寒潮或冷空气前锋经过的地区常不仅有强烈的降温, 还时常伴有大风和降水(雨、雪)天气现象。寒潮的形成是由于冬季冷气团在西伯利亚不断 堆积加强,当成为强大的冷高压后,在高空低压大槽后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便大举南侵, 于是在我国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形成寒潮或强降温天气过程。 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 径:①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②中路:从西伯利亚 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 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 ③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 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寒潮:功大于过 寒潮,即大规模的强冷空气南下,其势如潮水,造成沿途的剧烈降温和大风。 寒潮的“过” ,给人们印象最深,似乎一谈起它就会与灾害性天气联系在一起。 可是寒潮对人类的益处,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 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 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 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 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 “瑞雪兆 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 5 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 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 ,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 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 ,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 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 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 1.5 倍。 美苏冷战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推行称霸全球战略;苏联成为唯 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大国。于是美苏由战时的同盟走向对抗,冷战由此拉开了帷幕。 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北约的成立、美苏军备竞赛、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墙的建立 影响:1.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 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 吸取了教训, 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亚、非、拉发 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原因:跟冷战的背景差不多,去掉冷战拉开帷幕那句话就行了 过程:1.50 年代中期至 60 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缓和又紧 张,优势在美。 2.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末, 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 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 美国转攻为守。3.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其特点是美强硬,苏全面收 缩。 影响:1.两强相争,世界局势长期紧张;2.两强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3.威胁 世界和平,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根源。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 (也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处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 一般讲在任何气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大对人体都是不利的,空气湿度过大,人就会出现无精 打采和萎靡不振。但空气湿度过小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干燥的空气容易夺走人体的水分, 使皮肤干燥、鼻腔粘膜、呼吸道受到刺激,也让人感觉不舒服。所以在冬春季少雨和干燥的 秋季,如果再加上北方干冷空气的影响,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过于干燥或过于潮 湿,还会有利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总之,对人体感觉比较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 是:夏季室温 25℃时,相对湿度在 40%~50%比较舒适;冬季室温 18℃时,相对湿度应控 制在 60%~70%,春秋季一般气温比较适宜,室内经常开窗通风,就能保持一定的湿度条 件。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阅读全文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该回答已被折叠 折叠原因:算法识别自动折叠阅读全文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获得 2 次赞同为什么南半球西风带内的西北风是寒冷的_百度知道
为什么南半球西风带内的西北风是寒冷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西风漂流,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西风漂流具有寒流的性质;在极地冰原气候的影响下使南大洋海水温度较同纬度北半球要低.2、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1,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公转角速度较快,夏季时间较短,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即使是夏季海水温度也不超过10℃.因此,加剧了海水的降温.4、西风漂流分布在南纬40度~60度的海域,纬度较高,为温带地区,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进一步减少.5、夏季(1月),太阳高度角小,年太阳辐射总量少,多锋面雨、气旋雨,阴雨天气较多,地面上常年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其次,又由于西风漂流正好在南半球温带多雨带.正常来说应该是暖流,使海水温度进一步降低.3、南极大陆的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使高纬度的海水北流,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据统计,重量在10万吨以上的冰山约有218300座,总体积17900万立方千米;这些浮冰在南大洋大量吸收海水热量、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大陆气候终年酷寒,但是在南半球西风漂流却是寒流.以下是形成的原因。是西风漂流是寒流吧不是西风吧,西风来自低纬度,是温暖的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西风漂流的大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