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突然停跳一下停60秒,严重吗

心脏骤停后果以秒计算 人人都该懂点救命术_新浪深圳_新浪网
图为全科郭昌月主任现场讲解急救课程
  最近这段时间,有一通26分钟的急救电话感动了无数网友。武汉的彭先生突然倒地在家,他的妻子第一时间拨打了120,在接线员长达26分钟的电话指导下,妻子给心脏骤停的彭先生进行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救护车赶到。
  近年来,在深圳,由于生活及工作的压力,作息,饮食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慢慢患上心梗、心肌炎、高血压等“老年病”,这些病正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元凶。
  彭先生是幸运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彭先生一般幸运。
  日年仅24岁工程师猝死!他不抽烟不喝酒,时常加班……
  日广州27岁程序员被发现在横尸出租屋内,初步诊断系猝死
  日44岁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日广州红十字会医院43岁急诊科主任医师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导致心脏破裂而死
  日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
  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心脏骤停后果以秒计算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跃居世界第一。我国每10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骤停而死亡。
  心脏停止跳动的后果是以秒计算的:
  10秒钟,丧失意识,突然倒地;
  30秒钟,全身抽搐;
  60秒钟,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
  8分钟,脑死亡,进入植物人状态。
  所以,4-6分钟内是猝死者急救的黄金抢救时间。
  有研究发现,倒地1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救活概率为90%;2分钟内60%;4分钟内40%;8分钟内为20%;超过10分钟,基本上就是零了。即使抢救回来,也可能是植物人。
  据相关统计显示,猝死等急症约70%发生在家中,25%发生在其他场合,仅有5%发生在医院内。猝死在医院以外各种场合的病人,65%死于发病后15分钟内,35%死于发病后15分钟至2小时。在中国,大多数城市120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为10分钟,如果等到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后再开始急救,显然太迟。能否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由第一目击者进行急救,就成了人命关天的事情,而急救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胸外按压(也称作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cuscitation,即CPR.)。
  如何在“黄金四分钟”内迅速展开救护,考验的是整个急救专业体系。急救系统的完善,是政府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多位急救专家呼吁,在全社会普及急救教育,尤其高危行业、服务行业,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职业技能之一,各类各级学校应把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
  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国民CPR(心脏复苏术)的公众培训率是25%,西雅图等城市培训率超过30%;而北京2007年的一项问卷式调查表明市民中通过各种形式接受过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的比例占12.9%,接受过CPR培训的占5.7%,能够独立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仅占0.2%,仅就此数据来看,我国的急救培训工作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美国心脏协会培训导师救活深圳IT男
  日,深圳软件产业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突然意识丧失倒地,被送入维世达盛凯国际医疗集团深圳门诊部,当时患者已经无呼吸,颈动脉无搏动,郭昌月主任带领维世达医护团队,经过十二分钟的心肺复苏及除颤抢救后,该患者成功被救。
  作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导师,郭主任的简历非常耀眼,他早年在北京心血管中心工作,后移居美国,在弗吉尼亚大学作博士后、担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副教授等职,发表十多篇论文,获得一项NIH的RO1研究基金。2004年在美国罗氏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行医二十年,在中、美两国从事医学研三十多年。作为美国心脏协会(AHA)培训导师,郭主任拥有丰富的现场急救经验。
  就急救培训的问题,郭主任表示:对于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生理常识、不同方式急救的技术要领、人体肌肉与骨骼构造和解剖知识、对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一般性外伤止血、包扎方法、患者运送、伤员转移等。上述内容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可以在公众中得到广泛的实践应用。
  郭主任说,目前我国的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团体与人群积极的投身其中,在社会公众当中开展着形式多样的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比如拥有医学救援培训专家和与国际同步的先进急救课程的维世达国际医疗集团。维世达急救资质由美国心脏协会授权,所有培训课程基于美国心脏协会的理论基础,培训师信息在美国心脏协会的网站登记在册,被全世界医疗行业认可。为了更好地普及急救知识,维世达甚至根据个人和公司客户的需求,或根据客户所在行业特点,提供量身设计的国际化双语急救课程。目前,维世达正在筹备面对公众的急救培训。
  全科家庭医生概念即将在社会推开
  除全民急救普及外,郭主任还重点谈到了家庭医生的概念。在欧美等国家,家庭医生非常普遍。目前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群有对家庭医生的需求。家庭医生的好处体现在哪里呢?家庭医生通常是全科医生,能够长期跟踪、陪伴家庭成员,从预防到治疗、手术到康复,全程陪伴。全科医生是经过社会学、心理学、运动学、营养学、康复训练学等全科知识的系统培训,专门为客户提供日常健康管理与维护的私人保健医生,能解决80%的不适和常见疾病。因为全科医生接受全面临床各种疾病的系统培训,因此在为家庭成员诊治疾病的同时,会判断有无转诊到专科的需要,并能告诉家庭成员需要转诊到什么科室,提供专业的转诊服务。
  这种全面、贴近的全科服务,将是深圳等发达大城市的下一步发展趋势。维世达医疗集团的郭主任总结说,目前已有一些家庭或社区订制这一类的服务。
12-19 18:48|分享
12-19 07:49|分享
12-19 07:46|分享
12-19 07:46|分享
12-19 07:43|分享
12-19 07:41|分享
12-19 07:39|分享
12-19 07:38|分享
12-19 07:35|分享
12-19 07:32|分享
新浪地方站心脏好像突然停了一下
心脏好像突然停了一下
心脏好像突然停了一下有的时候,隔那么几天心脏有时候就会突然停一下似的,很难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擅长:冠心病、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心肌炎等
共7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危象,原发性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输尿管结石
&&已帮助用户:621
问题分析:您好,您的情况有可能是早搏或漏搏,正常人偶尔会有,但频繁发作就要注意了。意见建议:建议您可以做个24小时心电图监测下,若能抓住当时心电图表现就能确诊。注意休息,清淡饮食。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以及神经内科疾病等等
&&已帮助用户:43533
问题分析:您好,请问您这个症状出现有多长时间了?是否频繁出现?目前考虑您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引起的,例如早搏,意见建议:所以建议到正规医院心内科就诊,需要进一步进行心电图检查,才能够明确诊断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38747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考虑是室性早搏,多是由于精神不安、过量烟酒、过度劳累等引起的。也可见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引起的。意见建议:建议去医院做心电图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心情舒畅,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祝健康。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哮喘,支气管炎,气管炎,肺部感染,支气管肺炎,慢性...
&&已帮助用户:12085
问题分析:此种情况见于心律失常,如早搏、房早或室性早搏等。意见建议:建议做心电图,最好是24消失的动态心电图,以观察活动、休息时的变化。避免饮浓茶、咖啡、戒烟酒。并查心肌酶排除心肌炎引起的症状。
职称:医师
专长:支气管炎,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已帮助用户:863
问题分析:你好网友,你的情况考虑为心脏暂停或心脏停搏,心脏在正常搏动时突然出现停搏,历时较短,一般不会出现症状。意见建议:你好网友,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一次可不用治疗,出现后不会有任何症状的,多休息,多观察。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动脉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31284
问题分析:你说的那种异常情况,应该考虑有心律失常的表现,属于窦性停搏的症状,应该及时做心电图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指导治疗的。意见建议:针对那种情况,可以吃一些稳心颗粒、地奥心血康之类的药物,平时应该增加身体锻炼,补充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情况会改善的。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肺气肿,冠心病,动脉硬化,I...
&&已帮助用户:425
问题分析:你说的症状多见于心脏过早搏动,正常人也可发生,多因情绪紧张,剧烈运动后发生 还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意见建议:如无太多的临床表现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情绪紧张激动,避免劳累,如出现乏力 头晕胸闷等症状就要及时就医。
问心脏跳几下停一下再跳几下又停一下是
专长:梅毒、淋病、湿疹
&&已帮助用户:221957
问题分析:根据您的描述,您这个是一个早搏的症状,出现这个情况要考虑是心律不齐的可能
问心脏时快时慢,跳几下还停一下。特别难受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神经内科
&&已帮助用户:25612
问题分析:现胸闷症状应警惕心肌缺血,心肌劳损等的可能,建议查心肌酶谱,心电图等看看.意见建议:经过短时间的休息、开窗通风或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思想放松、调节情绪
问为什么最近我的心脏一直会停一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28060
病情分析: 你好,你说的这种情况叫早搏。多见于劳累、兴奋、生气、失眠及器质性心脏病等,意见建议:我建议你最好到医院带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服药治疗。祝你身体健康、
问心脏好难受
职称:医师
专长:心脑血管
&&已帮助用户:234803
建议检查是否是有阵发性的心律失常,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另外注意劳累饥饿低血糖或是休息不好,感冒都可能诱发这个现象的.还要检查是否是有心肌炎的可能啊.
问问心脏有时停一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胃肠疾病
&&已帮助用户:107459
心跳节律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整齐,我们称其为心律失常。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是由于来自窦房结的信号并不完全规整所致。但是,这种心律失常大多数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呼吸的变化而变换,吸气时心率可增加数跳,呼气时又可减慢数跳,其快慢周期恰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则。这种随呼吸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不必担心,也不用治疗。
问心脏有时候停一下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消化道、呼吸道、
&&已帮助用户:342003
这种情况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心电图,排除一下有心脏病的可能,确诊后再治疗。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心慌心悸、头晕目眩、咳血、少尿、胸闷胸痛、水肿、呼吸困难
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
冠心病典型的症状为:胸痛,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
遇寒冷刺激、失眠、过劳,或是太兴奋,甚至是雨淋或豪饮都可让隐性
心脏猝死并非毫无预兆,猝死发生前其实都是有征兆,应该及时预防
百度联盟推广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心脏停跳最“伤心”?大脑表示不服!心脏停跳最“伤心”?大脑表示不服!懂点健康养生之道百家号急症中的很多情况都会发生心脏骤停,当心脏本身的供血血管出现阻塞或痉挛时,心肌组织就会因为缺氧造成损伤而出现心脏骤停。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危及生命。现在问你,心脏骤停,哪个器官最受伤害?估计你会回答——当然是心脏喽。那我就要告诉你,你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器官,就是大脑。心脏骤停发生后,心脏、脑部以及器官组织都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但是脑组织最先受到严重损害。通常当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超过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超过10分钟,则脑死亡,而且无可挽救!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高的组织。其重量仅占人体自身重量的2%,血流量却占全身总血流量的15%;耗氧量占全身总耗氧量的20%-30%(婴幼儿可高达50%)。脑组织对于缺氧最为敏感,通常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按时间顺序可表现为:当即心音、脉搏、血压全部消失;心脏停跳3-4秒种,出现头晕、恶心、黑蒙;心脏停跳10-20秒钟,由于严重的脑缺血,导致意识突然丧失(如是站立位,可跌倒在地),可伴全身性、一过性、痉挛性抽搐,双侧眼球上吊、固定;心脏停跳30-40秒钟,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心脏停跳30-60秒钟呼吸停止或喘息样呼吸,可伴大小便失禁。脑组织中的氧,只够使用10-15秒,而糖只够使用4分钟。15秒钟后,则为无氧酵解,三磷酸腺苷(ATP)生成明显减少,呼吸中枢功能障碍。4分钟后完全没有ATP产生,细胞发生死亡。心跳停止多发生在呼吸停止之前,但二者停止时间相差很短。所以,心脏停跳不仅“伤心”,更严重的是对大脑造成的损伤,因此,抢救开始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后遗症越少。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则下降10%。在抢救心脏骤停的病人时,最能体现“争分夺秒”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普通百姓,当有身边人发病,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判断是不是发生心脏骤停了呢?可以根据以下最主要的两条来判断:1、突发的意识丧失。2、呼吸停止或呈喘息样呼吸。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可能发生了急性心梗,一旦发生急性心梗则可随时发生心脏骤停:1、胸痛,发生在心前区或胸骨后。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典型、最多见的情况。2、如果突然发生咽部、牙齿、下颌、颈部、肩部、上肢、上腹部疼痛,均有可能是发生了不典型的急性心梗。3、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晕厥、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都可能发生了急性心梗。出现这些表现,应该立即致电急救中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懂点健康养生之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传播健康讯息,共享健康人生。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人的心脏突然停止后还能进行抢救吗?
我的图书馆
人的心脏突然停止后还能进行抢救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三个字——“当然能”。这个问题我想从两方面来说。一个是心脏骤停很难预料,但有个常识,就是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及时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我们知道,一但发生猝死,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脑组织首当其冲。大脑是人体耗氧量最高的组织,其重量仅占人体自身重量的2% ,血流量却占全身总重量的15%。而耗氧量占到全身总耗氧量的20%~30%(婴幼儿更是可高达50%)。因此,脑组织比任何器官都更怕缺氧,对缺氧更为敏感。如果手断离,供血供氧完全中断,只要条件较好,如创口整齐、保持断肢的干燥、低温保管等,一般在肢体在断离后、常温下6小时内可能再植成功;而脑组织对于缺血、缺氧的时间则不能以小时来计算,而是以分秒来计算。而事实上,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如果心跳、呼吸、意识一直不恢复,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抢救。经过30分钟以上抢救,患者仍无任何反应(包括深持续昏迷、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射全部消失),这说明已经脑死亡,即可终止抢救,因为脑死亡的病人是绝对不可能救活的。持续心肺复苏一小时、甚至两小时以上抢救成功的病例,偶见到报道。这是由于在心脏骤停后就开始了及时的抢救,经过一小时、甚至两小时的抢救,抢救终于成功了。而绝不是在心脏停止跳动一小时后才开始抢救的。所以及时的抢救的至关重要的。再一个是情感上。没有什么能够比病人重新获得生命更重要,所以心肺复苏急救时间一定要做充分。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很多患者超过 30分钟的抢救,仍持续无任何反应,再继续抢救也是不可能起死回生的。每每向家属交待患者死亡或交待终止抢救,是每个医生最头痛的事,都不愿在此刻去面对家属,但又必须去面对。因此,各医院一般在明知救不活的情况下,心肺复苏的时间依然超过30分钟才终止抢救,这主要是为了减少纠纷。由此我想起了在不少国家都开展了死亡教育,使人们了解什么的死亡,应该如何面对死亡、面对生命、面对生活,而死亡教育在我国几乎是空白。
馆藏&14770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脏杂音严重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