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精神紧张焦虑怎么办,无端恐慌是焦虑吗

欢迎光临U88加盟网!
您的位置:
创业者如何克服压力、焦虑和无端的恐惧?
创业者如何克服压力、焦虑和无端的恐惧?
时间: 13:47:27
来源:translated 作者:U88加盟网 点击:298
为了避免或克服焦虑和恐慌,创业者需要知道将什么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在体验焦虑的时候会觉得他的心跳得非常快,如同在赛跑一样,他也觉得头晕。好像他要坐下来,以避免晕倒。或者,呼吸急促。此外,他的胸部也会产生收缩压力。他们认为这或许是心脏病的前兆。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肯定出现了毛病,但是他们不至于一命呜呼。&首先要明白,焦虑是一种心理障碍,一个人或创业者害怕的东西,他们认为每个结果都会令人失望。这种担心是可怕的,因为它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导致他们总是担心有人在追他们。 如果一个人或创业者患上了与焦虑有关的任何类型的疾病,那么他们的脑子将会莫名其妙地焦距在恐惧上。他们总是会觉得这种毫无根据的恐惧是无法释怀的,而且没有出路。他们甚至会觉得自己不堪重负,最终走向瘫痪的地步,虽然他们不能做任何事情。基本上,由于害怕,他们就像是一尊雕像。这种疾病可以在任何时候攻击到任何人。然而,焦虑症在基础上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或思想。焦虑症可分为不同的症状,例如,恐慌症,强迫症和其他与焦虑症关联的病状。有很多创业者患有焦虑症。如果是你,你需要知道如何去帮助自己。如果是另一位创业者或同事,那么你也需要知道如何帮助他们。你必须要理解和帮助他们获得治疗和支持,并催生他们对这种精神状态的质疑。如上所述,只有一个问题导致这种心理障碍和其他相关的症状。大多数创业者可能会认为有某些事物或事件会触发它。话又说回来,这可能是刚刚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取决于经历过这种事件的人的感知方式。这些患上焦虑或相关疾病的创业者可能遇到某种攻击。然后,他们可能会回到最初的袭击发生场景,并遭受另一种惊恐,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起了之前发生的事情。然后,他们可能会觉得非常糟糕,甚至不去思考遭受攻击的原因。这似乎是浓缩焦虑的恒定周期。然后,他们觉得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攻击。大多数遭受这种恐惧的创业者都难以相信,但这完全取决于他们的思维。如果他们不断产生恐惧和期望焦虑或与之相关的东西,那么它注定会发生。问题是人们完全是用心智来体验这些攻击的。他们觉得人们只不过是视若无睹,实际上这是可以轻易治愈的。主要焦虑感来自大脑。根据研究,大脑中有两个部分来帮助触发这种焦虑和恐惧感。它会导致他们的大脑产生一个防御机制,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现在,创业者有如此多的压力,包括办公室管理,巨额的债务,家庭问题等,这都将加剧他们的压力。也有一些药物可能对创业者产生副作用或触动焦虑发作。这将包括酒精,咖啡因,感冒药,减充血剂,尼古丁,减肥药和许多其他为创业者治疗各种疾病的药物。 不遵循健康和均衡的饮食规律也可以构成触发焦虑的因素。有些情况下,创业者可能需要在一群投资者面前做演示和发表演讲。如果他们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会很紧张或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在这个星球上,没有特定的人是焦虑和相关的攻击或障碍的具体目标。谁都有可能。它可能是你的家庭,朋友,同事或任何人。它可能是一个创业者。&不幸的是,这些攻击通常是非公开的。这是非常令人尴尬的事情。通常不适合公开的谈论。一些创业者如果被当场揭发的话,他们必须承认。政治家和名人等都患有焦虑症和相关的疾病。然而,他们会收买公关人员和其他人,以将这种问题保持在公众视线之外。就像大多数的创业者一样,他们不想在聚光灯下曝光丑闻,因为他们需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形象。
汇聚海量知名、诚信招商品牌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十万创业者通过渠道网找项目迈出成功创富第一步!
多留言、多咨询、零风险投资是您快速创富的最好途径!
请选择金额
50~100万元
您可以选择以下快捷留言
我有意向,请问加盟费是多少?
很想合作,来电话细谈吧。
请问具体的加盟流程是怎样的?
请问贵公司哪里有样板店或直营店?
请给我打电话并寄送加盟资料。
01-12 04:54
河南的易先生
&&131******30
我想加盟请跟我联系。
01-12 08:57
贵州的李女士
&&135******57
我想加盟,需要什么条件?。
01-13 01:43
黑龙江的赵先生
&&136******77
很想合作,来电话细谈吧。。
01-13 06:04
广东的李先生
&&177******98
想加盟,请您告知具体事宜!。
01-13 10:18
广东的王女士
&&134******32
我想知道加盟费是多少,谢谢!。
01-13 02:42
河北的孙先生
&&139******97
请问贵公司哪里有样板店或直营店?。
01-13 07:21
上海的郭先生
&&177******93
我想知道加盟费是多少,谢谢!。
01-13 11:30
福建的张女士
&&170******31
怎样的加盟方式。是不是公司选址。费用怎么算。
01-14 03:55
广西的邓先生
&&136******41
我们这个地方贵司有业务吗?我想加盟能支持不?谢谢!。
01-14 08:34
山西的周女士
&&134******21
我想加盟,感觉不错。
01-14 12:46
湖北的戴先生
&&156******77
请问具体加盟流程是怎么样的?。
01-14 05:21
北京的吴女士
&&138******80
你好!我想加盟代理你们的品牌,请联系我。。
01-14 09:57
河北的赵先生
&&137******19
请问店面面积需要多大?。
01-15 02:34
上海的戴先生
&&131******67
加盟程序以及条件,或者是否有可能深化合作。。
01-15 06:54
河南的孙女士
&&181******24
需要了解加盟全部资金。
本类文章排行
01-12 04:41:刘洪洋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加盟贵公司,咨询政策,基本要求,怎么加盟
01-12 04:36:刘野对项目
产生意向:加盟费是多少,或开连锁
01-12 04:52:孙战永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加盟
01-12 04:28:闫对项目
产生意向:加盟费用是多少,希望具体了解一下
01-12 04:47:沈民兴对项目
产生意向:我近期打算开一家便利店规模在200平方以上的不知加盟华润万家有什么门槛
01-12 04:40:杨连洪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加盟贵司
01-12 04:32:魏旬对项目
产生意向:想开水果店,能给我发一下详细的资料吗
01-12 04:19:董兆松对项目
产生意向:本人有几十亩地山林,可用于养鸡场,想问下具体怎么合作,最好散养模式
u88加盟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8焦虑症发作时让我的精神莫名地紧张,恐慌,好痛苦啊啊啊啊啊.._焦虑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0,710贴子:
焦虑症发作时让我的精神莫名地紧张,恐慌,好痛苦啊啊啊啊啊..收藏
然后行为就变得神经兮兮的,会大叫身体会变得紧绷,想控制却面临失控,好痛苦啊,我该怎么办?
焦虑症快把我逼疯了,我真怕哪天我会因此而疯掉,谁救救我啊?让我走出来这深渊吧...
求助!!!
不会疯的,淡定淡定
肾虚会引起胆小!
还有每天总是感到心里有一大块石头压着,紧接着就经常性出现头晕脑转的感觉,好压抑 好难受啊 我快给折磨死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现实生活中没人理解我的苦…
还有每天总是感到心里有一大块石头压着,紧接着就经常性出现头晕脑转的感觉,好压抑 好难受啊 我快给折磨死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现实生活中没人理解我的苦…
为什么变成胆小了,是吃药还是焦虑症让人胆小呀
别害怕,02年发病的时候和你一模一样,你至少还知道是焦虑症,比我幸运,我当时怕急了,以为快死了,甚至以为鬼上身了,,,,,现在好多了,接受它,它就不那么厉害了,虽然偶尔也回来,,,,每天多做令你着迷的事情,哪怕打游戏,最好是运动,刚开始会头晕眼花,没力气,觉得喘气都困难,慢慢就好了
生活要规律,这很重要,每天睡觉不超过8小时,哪怕昨晚发作没睡好也不能睡回笼觉
我也是焦虑症·快痛苦死了·只要听到声音就要疯···
楼主多久了?
楼楼 别太去在意自己所想所看的了。放宽一颗平常心,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焦虑就像习惯一样,你要慢慢去改变这个习惯。我刚发病的时候也很你一样,但是现在我已经差不多好了。那段时间感觉暗无天日,一点小声音都会吓到我,特别看见别人吵架就紧张。有时候怕自己失控,变成疯子,被人笑话。事实上,你强大,焦虑就会变得渺小,别想那么多,这只是一个过程。
这是焦虑症的正常反应,我是去年得的这个病,去了很多医院才知道是焦虑症,吃了4个月药,已经好了 ,前几天刚停的药,现在就是感觉停药反应挺大的,但是我会坚持过去的。祝你早日康复!心里记住一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对!一定不要睡回笼觉。睡多了反而让你更难受
焦虑症是慢性病,需要一点一点的恢复,所以一定要有点耐心和信心才行,楼主一定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
看到大家回复心里很激动`
其实这都是正常生理反映。 都是自己过度关心自己身体。
你现在在吃哪种药治疗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解读神经症现象:选择不能的焦虑
15:54:35|&&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人是情感性动物,其社会属性决定了人有复杂的情绪情感。在多种负性情绪里,焦虑是人体验最多最频繁的情绪。焦虑,分现实焦虑和神经症性焦虑。现实焦虑是人的一种有焦虑指向(客体)存在的正常焦虑,其焦虑随现实问题解决或焦虑环境的改变而缓解;神经症性焦虑,是人精神上持续存在的主体感觉焦虑,一种非轻易能消解的精神痛苦。
神经症焦虑主要表现在做选择与决定时的左顾右盼、不能确定、不能决定,然后焦虑不安、心急如焚,然后回避选择、不做决定也不行为,然后把积压的无名火发在任何临近的事情或人身上。神经症者面临选择,就像面临某种灾难一样的胁迫,内心忍受着无助无能的焦虑与恐慌。这是一种选择不能的丧失感。
选择不能的焦虑像生理感冒一样,既常见又普遍,既轻微得算不上一种病,也重到可能久治不愈。不是吗?如今的感冒病它也会与时俱进呢,专家发现,由于病毒的基因改变,对感冒症状已非现代抗病毒药所能控制。所以看似普通的病,仍可是致人焦虑的顽疾。
选择,是伴随人一生的话题。所谓选择,就是做决定,所谓自由选择,就是能够自由做决定。对选择不能的人,选择意味着痛苦,他们不能自由做决定,就像是患了慢性选择不能的焦虑症一样。
选择无处不在。在对任何事情需要作出判断和决定时(比如早餐吃啥?找什么样的工作?是否请客送礼?是否考研等),你会作何选择?这是简单不过的事情呵,因为这本身是普通人的常态生活。可对于有焦虑性人格的人来说,做这些决定并非那么简单。让我们呈现几种选择不能的焦虑:
选择不选择还是选择?这是在对事情必须作出“要么选择,要么不选择”时的焦虑,其焦虑结果是采取回避,即选择“不选择”。比如公司领导层,在商议是否同意某人进领导班子的表决时,有人表态“同意进”,有人表态“不同意”,也有人“弃权”。后一位人的选择,即是一种“不选择”的选择。有位来访者告诉我,他最讨厌做选择,曾经做“妈妈和爱人同时落难,你只能救一个”那样的可恶游戏时,感到受煎熬一样,克制着对“游戏”的愤怒,并始终不做回答。他说“只要面临做选择,我肯定是选择不选择”。其实那也是选择,是在选择不能的焦虑下,一种无奈的选择。
选择拥有还是放弃的焦虑。凡是能给人益处和快乐的东西或行为(简称“好处”),人都会本能地选择拥有。但在多个“好处”不能兼得时,存在选择拥有其一,必然存在选择放弃其它;在多个“坏处”
不能都回避时,必然也存在选择其一。神经症性焦虑是,既不能选择什么作为拥有,也不能选择什么作为放弃,两者比较,选择放弃比选择拥还要难。
更多的选择不能表现在人际交往中,是选择接受还是拒绝?对事物分析判断时,选择可能还是不能?选择肯定还是否定?行为之前,选择做还是不做?选择进攻还是防守?选择真实还是欺骗?选择离婚还是不离?选择活下去还是死去……无穷尽的选择。
神经症性焦虑,就是这样一种当心理需求受到阻碍,在进行所选择的行为时感觉痛苦,并对生活不满的一种负性情绪,它严重到可以使人在面临任何抉择时出现烦躁不安,工作无效率,思维迟钝,长期失眠……
焦虑无处不在。所有的焦虑中,最常见的是选择不能焦虑,或者说焦虑总是毫无例外的出现在做选择时。
如果说焦虑是不同类型神经症的同一症候,那么,神经症患者都势必在为消除这一症候做努力;如果说多数焦虑出现在做选择时,那么,从根本上应该解决选择失能的问题。这就必需理解,是什么让我失去了选择自由,为什么我不能自由选择?
解读选择不能的焦虑痛苦,其深层心理动因是愿望冲突与焦虑性人格。愿望挫折或愿望冲突,是人精神痛苦最基本的心理机制。愿望挫折,可以在任何单一愿望受挫
(如人在某一需要被拒绝,或被否定,或被侮辱)时出现失落。而愿望冲突,多在数个愿望同时遭否定或不能同时满足时出现紧张和失落。一般情况,人在两难情景下都自然有焦虑反应,但这份焦虑能让人专注事情的思考和判断,从而能作出抉择。
区别正常与异常的选择焦虑,正是看一个人处两难时能否自主决定。神经症性焦虑,是在选择时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且因拖延了时间而又加重焦虑。或者即使作了选择性决定,之后又产生对选择合理性的怀疑而陷入懊恼。那么,这种选择不能的背后,是什么在决定愿望起冲突呢?
选择本身是一种行为。选择不能,从表象讲,意味着行为梗阻;从内心讲,意味着对外界的阻抗。阻抗是因为有“我对你还不够确定不够信任”的潜意识支配。
人的行为动力,受愿望驱使。在愿望层面,能保证行为持久而有效进行,是靠愿望的强烈,靠实现愿望的秩序感和能力感。每个人内心都有无限多的愿望,通常情况,人们能感知哪些愿望可实现和能实现。选择不能的人,虽表现在做抉择时的失能与恼火,但并非因为他不能认识所选择东西(客体)的好恶,而是被选择的客体存在某种杀伤性,使他的选择行为骤然梗阻。这本质上是他追求完美的潜意识欲望,所形成的——必须顾及所有想法或照顾到每一个愿望的内心习惯(或焦虑人格),使他每当需要做抉择时的焦虑反应。
深层心理发展学说(Entwick)解释神经症焦虑人格,是说发生于婴儿时原始信任的损害。“因为婴儿期是建立心理安全和信任的感官阶段。在生命的头一年,人对于生命或生活的感受是通过感官器官获得的,感知的质量是依赖于母亲和替代者的情感态度。如果这时期这种感官的感受不足或受到损害,以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会出现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以及在行为抉择时会出现不确定和无能力感。”笔者认为,焦虑人格的人,其早期所处环境除了是缺乏情感养育外,无疑还是一个高标准严要求,或是充满竞争风险性的高焦虑人际环境。这种环境下,人的内心体验着紧张、疑虑、害怕的不安全感,其个性必然形成有对外界要求的高度敏感,其“高标准严要求”会内化为自我理想的内心准则。
若把这份“自我理想”进一步延伸,它可成为对做人做事力求完美的强烈欲望。那些过分追求完美的人,理性上明白“没有完美也用不着完美”,但就是不自主地要求完美。这其实并非完美本身在吸引他,而是他内心唯恐“不好”的危险,迫使他必须追求完好,以免“不好”的焦虑。任何过分行为,实际上都带有强迫性,这是人由不得自己的无奈。正所谓神经症的不自由,就是指过分行为的强迫性重复(即行为不受主观意志所控制),其根源还是与人的焦虑人格相关。
焦虑型的人,在实现自己需要的行为风格上总显得急于求成,总想兼顾到所有愿望,否则他就像面临灾祸一样,有某种丧失的不祥感。但,求成总因为急而不成,欲实现多个愿望,也总是美丽的幻想。结局是,他将不断遭逢愿望冲突,和不断经历失落的挫败感。
分析下去可知,有这样渴望完美的内心规则,会迫使人在欲望的驱动下,执着他总也达不到的完美目标,并体验着唯恐愿望受损的紧张与焦虑。然后,行为要求的重心和注意力会变得不再关注把什么做得更好,而是投向如何避免失误,其内心冲突的内容已不再是进取性的(如希望获得什么),而是防御性的(如希望别出错)。可以说,选择不能的焦虑,是人早期内心不安全感的一再重复,是神经症性人格应对失落焦虑的一种自我防御。
选择不能的焦虑背后,还存在追求绝对正确的幻想。依照精神动力学解释,一个人对绝对观念的幻想,源于早期对权威的崇拜和对惩罚的恐惧。这实际上跟人早期处于高焦虑人际环境一样。也许,焦虑性人际环境最本质的结构,是权利、权威、控制、胁迫,其核心是权威。因为有权威而才有其它诸如操控、篡夺、服从、暴虐、攻击、仇恨、恐惧等东西。
权威,在这里泛指你必需服从的人(包括自己)、法令、思想性的东西。每个人在过去的养育环境和教育环境中,都感知到权威的力量和作用。古往今来“顺则昌,逆则亡”的文化内涵,也可以说明专制文化就人们对权威崇拜和惩罚恐惧的心理影响。权威它象征拥有,象征无敌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为何有那么多厮杀、侵略?为了权力(权威)!国家或个人,为何不遗余力谋取权力?不就是想拥有不受控制的自由?!这些其本质都是想消除不安全的恐惧。
历史告诉我们,昌,代表昌盛和圆满,但这必须是顺从权威的结果。逆,代表反叛和背道而驰,逆则亡,言简意赅道出了叛逆(犯错误者)的下场。历史还告诉我们,服从权威才是正确的,一切权威都是正确甚至是至高无上的,用公式代表:权威=绝对安全。绝对正确的权威是不可违的,违者是大逆不道,是绝对错误并会受惩罚的。因此,人们天生就有对权威、对绝对正确的强烈渴望。
“顺则昌,逆则亡”的文化环境,就是一个高焦虑的人际环境。它既能创造出强者和英雄,也能制造出懦弱和神经症。神经症的“弱我”形成,便是他冲突性人格在抵抗焦虑环境中的妥协与退行的结果。一个人在长期抗衡权威与控制的焦虑中,自然会形成对权威(绝对正确)的依赖,使渴望正确、避免不幸成为内心执着。
可是,依赖权威隐藏着无尽的忧患。因为确保一定要正确,必然导致惟恐丧失正确的紧张焦虑。这种忧患意识,会促使人心进一步不安全,以致做任何事都生怕出错(如不敢表达意见),做任何简单的选择都有预期焦虑而不能决定(如今晚吃不吃安眠药?)。
那些害怕人际交往,不敢发言,不敢做主,不敢谈癌症、谈抑郁症、谈艾滋病,不敢“许多”的人的心理现实,都是在追求绝对安全之幻想破灭后,又一再执意追求着绝对安全。
选择不能,亦可说是一种慢性预期焦虑症候。其心理机制,还与人的无责任感、无责任能力相关。因为伴随人自由选择之后的是责任,是行为责任。能自由选择的人,对选择之行为,有履行相应责任的自信。选择不能,往往说明一个人缺失责任感、缺乏行为能力,其深层心理动因是人的依赖情结。
我们在独身子女身上,尽可看到他们深重的依赖情结,导致他们责任能力的匮乏。因为没有责任感,使他们在许多需要独立判断和选择的事物面前,显得无助无能、退缩和回避。再从他们“道理多于行动,依赖重于独立”的行为特点就知,独身子女最不缺的是“大人”的思想与道理,最缺的是“大人”的责任心和自由选择能力。这恰好使孩子在重大的环境改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容易陷入选择不能的焦虑与痛苦。而他们逃离这份痛苦的出路,一般都是不做任何选择,或继续选择依赖,选择不改变。许多孩子的厌学、抑郁、对什么都无所谓、依赖网络游戏等行为,就是在缺乏责任能力下的一种逃避现实责任的行为表现。
总结性来看,选择不能的焦虑,是心被控制的不自由表现。
人心不自由,说轻松点,是心里装有事情没解决,故吃饭不香睡觉不踏实;说沉重点,是心有恐惧(恐惧之恶魔是什么尚无知晓),故有惶惶不安不祥之预感。前者,是靠解决现实事情而使心放松。后者,是靠了解内心恐惧的真相并接纳真相,而使心中卸除恐惧之恶魔。
&& 人只要有没解决的心理冲突,心就难平。
人总想追求心平如镜心静如水的心境,这看似很普通的要求,但却是人难以求到的高境界需求。因为人啊,总是在背负众多愿望和希望的路上,要求自己的心静啊静啊,使这颗装满欲望的心,只好一方面为实现欲望而操碎心,一方面为心静如水而竭尽全力。可最终我们发现,这颗心还是那么喋喋不休还是那么躁动不安,弄得它即使拼命望穿秋水也无法像水那样平静……因为受累的心它左右为难,照顾那方都力不从心,它难以对生活有自由选择,后来它干脆不做任何选择。
解除选择不能之焦虑,即是解放心的不自由。这必须先要做到,让喋喋不休的心在休息状态——解除我与我“绝对安全”观念的强迫关系,那颗不安的心方能安心下来。
然后,要做的事挺多。比如去了解自己的需要和能够实现的需要是什么?去培养自己实现需要的行为责任能力等等。
& 1 澄清焦虑性质
  ●关于焦虑
  焦虑虽然是人普通的情绪,但因其性质和程度的不同会对人的心境构成不同损害。
临床心理学对焦虑的定义有三个条件:
  ⑴焦虑是一种烦躁、急切、提心吊胆、紧张不安的心境;
  ⑵焦虑往往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⑶焦虑往往没有相对固定的对象和明确的内容。
  ●焦虑的性质与类型
  精神动力学分析焦虑症的基本手段,仍是澄清,质对,解释,修通与重构。
  澄清的任务,是需要呈现焦虑并为界定焦虑性质做准备。
  以焦虑表现形式分为:
  ⑴慢性广泛性焦虑障碍:无明确焦虑对象,以急躁,急惹,不耐烦,爱生气等性格特征表现为主;
  ⑵急性惊恐障碍:无诱因情况下,突发性的心慌、晕厥、频死感症状出现。
  以焦虑动力指向分为:
  ⑴现实焦虑,也称真实焦虑:外来的危险或者威胁;
  ⑵生存焦虑,也称自动性焦虑:源于生物进化过程,没有必要解释为什么焦虑(是一种充满难以预测的无法控制的不愉快情感。它始于人分娩时的创伤体验-害怕丧失关爱的客体-害怕丧失客体的爱-道德(超我)焦虑的心理发育过程);
  ⑶讯号性焦虑:一种获得性焦虑,跟过去创伤性经验和创伤记忆有关。
  ⑷神经症性焦虑:产生于无法克服的心理冲突体验,来自自我许多不相容观念的对立。焦虑是持续的,或发作性的。
  研究神经症的专家、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霍妮,把焦虑分为三种:
  (1)原始焦虑 ─ 儿童与父母的分离引起;
  (2)惊时焦虑 ─ 突发性意外、陌生环境、恐怖的电影引起。
  (3)期待焦虑 ─ 在压力情境时的预期。
  父母对儿童虐待、专横、溺爱等等,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敌意,对这种敌意的压抑产生了基本焦虑。有基本焦虑的人认为自己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无能为力,并感觉生存于一个充满荒谬、欺骗、嫉妒与暴力的世界。此后,孩子把减轻基本焦虑作为主要生活目标,他会用四种方法来逃避焦虑:掩饰焦虑、否认焦虑、自我麻醉、自我逃避。这种种防御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神经症倾向,而这些神经症倾向又是不相容的,造成     内心巨大的冲突。(Horney
  其他还有:人际焦虑、被害焦虑、抑郁焦虑、良心焦虑(内疚)、责任焦虑,等等。
  关于焦虑的形成和性质,心理学各流派有太多大相径庭的分型。
 (个体如果没有焦虑的反应能力,他就会在各种危机中变得无能为力。要确定一种处境是否危险和作出适当反应是一种想当高度组织的行为。这有赖于精神中枢组织的“自我”——有较高组织的焦虑耐受力。这需要漫长的修炼过程)。
  ●与焦虑相关的危险是什么
  神经症性焦虑是一种对危险的预兆。通过对焦虑的感受,需要区分危险的性质:
  惊吓——是没有任何思想准备而遇到了危险的状态。过强的惊吓刺激,容易形成创伤性神经症;
  恐惧——有确定的害怕对象,对人生命或心境构成威胁的极度紧张状态。过强或持久的高紧张,容易导致社交障碍、恐惧性神经症等;
  忧虑——是对危险的心理预感。至于危险是什么并不一定知道,但总会在危险预感时,精神处于警觉和防备的状态。常见于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疑病性神经症等。
  如果临床症状以焦虑为主要表象,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如果神经症性焦虑是针对某些确定的客观对象,称为恐惧症。
  2 体验与理解焦虑(包括治疗出路)
  焦虑是人内心“烦”的感觉,是人类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情绪。
  ●研究焦虑的历史代表人物对焦虑的理解:
  罗杰斯:焦虑起源于因为个体在年幼时没有得到抚养者——无条件的积极主动的关注,作为回应,个体会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的人长大后就会发展出一套苛刻的自我评判标准,称“价值条件”。为了到达价值条件,人们不断的歪曲和否认自己的真实体验,这样即便在成功的时候,人们仍然会感到焦虑。
  治疗之路,是通过发展人际中的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放弃苛求,接纳真实的自己。
  克尔凯廓尔:焦虑是人面临自由选择时所必然存在的心理体验。面临危险,对儿童来说只有害怕而无焦虑,当自我意识形成,儿童就会有独立的倾向,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意愿,焦虑也就随之出现。所有人,如果没有宗教信仰作为支撑而让精神升华,那么其本质都是焦虑和绝望的。人要么精神失落,要么让精神升华,二者必居其一。
  治疗之路只有一条,就是升华精神。
  罗洛梅:焦虑是人对威胁他的存在、他的价值的基本反应,是一种不确定和无依无靠的感觉。焦虑危机的是人格的核心,它不但可以影响生理系统的正常功能,且可以打击人的心理结构,歪曲人的意识,采用病态的防御机制等。
  治疗出路:改变对焦虑的态度,不回避焦虑;然后必须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
  弗兰克尔:焦虑源自对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人的基本动力即是寻求意义的,而神经症恰恰是缺乏这种意志。
  治疗方向:通过意义治疗,即协助人们认识自己的生命课题,找出生命中的意义,激发他的潜能。
  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的代表人物,论焦虑的核心思想是:焦虑的居所在自我。焦虑起源于超我和本我之间的冲突,是潜意识中存在危险的一个信号,为了回应这个信号,自我会动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从而防止那些不为人接受的冲动和欲望进入意识层面。如果作为信号的焦虑不能激发起自我的防御或防御失败,那么就会出现持续的焦虑状态,或神经症的症状。
  所以,焦虑既是冲突的产物又是代表着自我为消除冲突所作的努力。
  治疗方向:动力学分析。
  (你对焦虑的理解,以及你在生活中应对焦虑的能力?)
  (角色演练、互动交流:对焦虑的感受,以及对焦虑的反应)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 熊
心理健康要戒八个“过度”
一戒“忧虑过度”
虽说是“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个尺度,切不可杞人忧天,终日忧心忡忡、无端悲愁。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精神、积极面对,而不该整天闷闷不乐地就此消沉下去。
二戒“高兴过度”
高兴本来是好事,但要防止“乐极生悲”,特别是当生活中有突如其来的好事降临时,例如:“久别亲人团聚”、“摸彩中了大奖”等等。高兴过度会引起大脑中枢兴奋性增强,使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这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其不利。
三戒“悲伤过度”
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应当学会调解、控制自己的情绪,故友离散、亲人谢世、朋友反目、恋人分手等等,都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严重打击。此时我们切勿钻入牛角尖,更不要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要学会摆脱,用向好友倾诉、向心理医生咨询等方法,尽快使自己走出心理危机。
四戒“猜疑过度”
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五戒“过度愤怒”
工作中出现矛盾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事情。此时,最好避免激烈的争吵,更不要三句话说不到一起便“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况且,发怒就像“双刃剑”,既伤别人也会伤及自己,正如人们常说的“气大伤身”。此时不如先冷静下来,“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对矛盾的双方都有好处。
六戒“过度消极”
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可能会导致有些人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或极其消沉的情绪,严重者甚至自暴自弃。这种做法实不足取,因其对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七戒“过度焦躁”
有些人脾气很急,做事情总想一步到位、一举成功,有些急功近利的心理趋向。当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一下子不能如期实现时,他们便会产生焦躁情绪。其实,这种情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并有损身心健康。
八戒“过度关爱”
有些家长对孩子可谓爱到极致,他们的爱呈现一种令人费解的分化状态:在生活上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在精神上却对孩子过于专制、强加于人。不少父母将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堆积起的这份“厚爱”,不但给孩子造成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有损自身的心理健康。
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而导致焦虑,在心理学上叫“预期焦虑”,也就是人们由于担心、害怕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的持续性精神状态。预期焦虑作为人的一种情绪状态,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建立在这种反应基础之上的一种消极主观体验。它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通常认为是在实践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自信心不足、对自己期望太高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产生和形成的。有的同志遇到失败和挫折,形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一旦接受新的任务,外界稍加压力,就会产生预期焦虑;有的同志缺乏自信,对完成任务的条件不能全面认识,往往只看到眼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看不到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产生可能完不成任务的担心;还有的同志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接受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任务,而后自然会为此焦虑不安。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焦虑之中,他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的压抑,遇事往往不自信,受领任务时胆怯畏惧,稍遇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从而影响自己能力的发挥,影响正常的学习、训练和生活。
  我们知道,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一定的能力作保证。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完成某项任务的本领,它是影响人们完成某项任务最直接、最基本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是消除因担心完不成任务而产生的焦虑的最关键因素。如果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即使态度再热情、情绪再镇静、意志再坚定,任务还是无法顺利完成。人的能力是经过实践锻炼的结果,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我们应该通过积极参加学习和锻炼,努力提高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为消除因担心完不成任务而产生的焦虑提供有力保证。
  自信心对于克服预期焦虑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先决条件就是自信。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会觉得世间没有什么不可以征服的困难,没有弥补不了的缺陷,没有克服不了的缺点,没有学不会的技能,只要自己掌握自己,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一般说来,对自信心不足的问题,采取"自我暗示"疗法效果比较好。自我暗示的作用在于通过主观想像或自信某些特殊的事、物、人的存在,达到改变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按照这个方法,当你对完成某项任务感到焦虑时,可以专心想像或自信自己必定能完成任务,而且完成得很好,不久焦虑就会减轻。唐代大诗人李白写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为了增强自信心,可以有意识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潜能,相信自己并不会比别人差。当然,做事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要把握自己的能力和长处,做好几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使自己看到所取得的成功,增强自信心,鼓舞自己勇敢地去面对新的挑战。
你付出的努力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自身的成就感就越强烈,
对工作有无兴趣,与自身的情绪和心境也有很大关系。当你以乐观的情绪去干一件事时,不仅不会觉得枯燥,而且会感到很有乐趣。正因为如此,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都提倡乐观教育,努力让学生们开开心心地学习,自觉去探索科学文化的奥秘。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从心理因素上分析,主要是意志坚忍性不足造成的。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把动机转化为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顽强的意志是战胜困难的锐利武器。人的意志力可以非常坚忍,意志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当然,人的意志不是天生形成的,要在实践中去磨炼,尤其要在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过程去磨炼。
  远大的理想是战胜困难的巨大动力。一个人的意志坚忍性如何,遇到困难是打退堂鼓还是战而胜之,与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抱负有直接的关系。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会坚忍不拔、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迈进。因为在他们心中,理想抱负是人生的最大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吃再多的苦、流再多的汗,也是值得的。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尝遍了人间艰辛,为什么还能够英勇战斗、勇往直前?就是因为红军官兵的心中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为人类求解放的坚定信念。要克服遇到困难就想打退堂鼓的消极心理,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确立起自己的理想、志向和奋斗目标,并把它作为始终不渝的执著追求。遇到困难时,想一想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这样就会提高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就会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巨大力量。而胸无大志,得过且过的人,遇到困难就只能选择退缩。
在通过400米障碍独木桥的时候,你越紧张就越容易掉下来,越冷静就越容易通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有个心理作用问题,越是险难的动作,越需要心理保持相当的稳定,你一慌张,就会手忙脚乱出问题。所以,心理素质对险难课目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险难课目训练的害怕与担心,从心理学上说,是一种“险难畏惧感”。“险难畏惧感”,常常是在从事某一项危险而艰难的工作之前,由于过分看重其危险及艰难,加之勇气不足,把握不大,而产生的持续性精神紧张或惊恐。产生“险难畏惧感”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偏差,过分看重事情的险难,担心这项活动出危险,导致身体受到伤害;个性特点,有人天生胆小怕事,遇到险难刺激往往更加明显;首次受挫带来了心理的负效应,更加重了畏惧感。
  要战胜这种险难畏惧感,首先要认识到完成险难课目不一定会出危险。其实,出危险的情况只是个别的,只要你按动作要领进行训练,胆大心细,是完全能够顺利通过的。同时,要认识到紧张畏惧与出危险是高度关联的,越紧张越容易出危险,越有勇气越容易成功。把握了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训练前的心理准备,从思想上树立无所畏惧的意识。此外,还要做好训练前的技术准备,包括学习有关的知识,与别人探讨有关的经验,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进行必要的应激训练,提高自己的灵敏度。
  必要时可以用“系统脱敏法”消除畏惧心理。一般说来,我们最惧怕的东西,也是我们最敏感的东西。比如有人怕蛇,所以对蛇特别敏感。根据这个道理,如果把对某事物特别敏感的状态克服了,其惧怕体验就会随之消除。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就叫系统脱敏法。其训练步骤是:把能够引起畏惧的具体刺激按由弱到强顺序排列,先让畏惧者接受弱一级的刺激,等其对此逐渐适应不再惊恐了,再增加刺激强度,直到畏惧者的恐惧完全消失或勇气大增为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神紧张焦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