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孩子多大出国留学合适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

送孩子出国留学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中新网
送孩子出国留学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随着低龄留学生的不断增多,中国的留学市场正越来越火。然而,相对于以往的留学潮,如今的家长和孩子少了一些盲目,多了几分理性。不少家庭意识到留学是一场冒险,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一般都会经过更长时间的考虑,也会花更多精力来做准备。
  本版连续两周策划的《父母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真实的故事获得很多读者的共鸣,也让他们对留学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带着他们提出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又采访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以及教育专家和留学机构的相关人士,他们为正准备或正经历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孩子提出了不少建议。
  不得不知道
  送孩子出国那些“残酷”的“可能”
  “孩子在美国作弊、吸毒、打架、被开除了怎么办?父母的缺位对孩子成长影响不可低估,若把握不好,孩子就像一根断线的风筝,最终落在哪里,完全是个未知数。正在申请留学的家长,或是准备近几年送子留学的家长,你一定、必须、绝对需要知道这些‘残酷’的‘可能’!”留学咨询平台finding school持续在组织“精品家长培训班”,光看这些耸动的宣传语,似乎会以为他们在斩断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念想。其实,他们想提醒家长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要做好一切心理准备,不要只是寄予一个“孩子在异国他乡会变得更好”的愿望。这种愿望确实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另外一些情况。
  比如说:圣诞节,留学在外的孩子回来了,全家那个欢天喜地啊!你会想到吗?此时学校的一个电话,将把你推向冰窟。你被告知孩子新学期不用去学校了,原因是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导致成绩不符合学校要求;你恐怕也不会想到吧?每年5月份,本该与学校续签合同续缴学费了,而此时,学校却告诉你,他们不想和你续签合同了!你在中国听说过霸王条款,但你还没做好准备,美国学校和你的合同,可只是一年一签的……这些案例可能只是少数,作为准备送孩子出去的家长,不得不全面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个准备就是,你要认真地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中,作者的回答道出很多留学生的心声: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把我放到任何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二是名车豪宅也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他认为,出国念书真的不仅仅是上课念书。当然国外的教育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而言,可以大大开拓视野,可以随时做出一个头脑风暴,可以做出有建设性的质疑。更重要的是,留学给你还有一个好东西叫做“逆境教育”。接受挫折不是去接受这个世界的黑暗或者不平等,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己挑战生活。
  不得不准备
  过来人经验很重要,最好去当地考察
  如今去国外读高中、初中的“低龄化留学”越来越多,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做好准备。一位叫做云红的妈妈经过两年艰苦紧张的努力,已经把女儿送到了美国排名前50的一所私立百年老校。早在女儿10岁时,云红夫妇就确定了送女儿出国读书的方向,所以女儿从小上的就是英语幼儿园,后来直升外语学校,从初一开始就直接开始冲托福,初二开始冲小SAT,初三开学就申请美国高中。整个过程云红一切都亲力亲为,邮件反复沟通,而且多数是在深夜。没办法,谁叫大洋彼岸有时差呢?就这样她一路收集了大量素材和经验:比如说,大机构未必好,因为他们服务不细,每个人手里有好几个案子;而过来人的经验很重要,所以有美糕党(美高)Q群一定要加;在女儿考托福和小SAT期间,让她增长见识很重要,所以她在初一暑假就给女儿安排了去美国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是直接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而不是游学团)。为了让女儿确认到底是去英国还是去美国,她又为女儿安排了初二暑假的英国学院之旅(顺便游了欧洲),一路上所有跟当地人交往和问路等事宜一律由女儿包办。
  启德教育的彭M告诉记者,除了在出国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去了之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未成年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寄宿家庭。这个家庭未必很有钱,或者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一定要有爱,让孩子能够充分地了解并融入他们的家庭,成为一个家庭成员,而不仅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房客。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他认为这个倒不成问题,因为有时候孩子在国内读书,双方因为各种原因也未必能很好地沟通。到了国外,孩子会想家,也会在情感上更需要和依赖父母,那么借助视频、电话这些发达的通讯手段,经常的交流是可以实现的。
  他强调,监管机制很重要。家长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仅限于孩子主动汇报,因为孩子往往会报喜不报忧,所以家长还应该有一个能获取客观信息的渠道,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
  不得不忍受
  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
  教育专家提醒我们,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未成年人过早离开父母,情感支持系统会变得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首先,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应当明确不管是留学还是在本国学习,都是为孩子寻求发展,而不是功利性地搞面子工程,或与他人盲目攀比。其次,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要对孩子的实际能力做客观分析,是否真的适宜在国外生活,不是每一个青少年或未成年人都适合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健康的心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国外的学习非常宽松,实践安排都靠自己管理,而且国外性开放理念也对年幼的孩子是个考验。另外,尊重孩子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而替他做所有的决定,否则会影响整个留学的过程和效果。甚至有的家长还提出:“无论如何,在拿不定主意时,作为家长都不需要推一把,而应该拉一把――‘爸爸妈妈还舍不得你离家’是多么有爱的挽留,利用这样的时间多陪伴,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都是最有价值的付出。”
  而孩子出国之后会有这样的心理,想着国内的朋友父母都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新鲜劲过了之后,寂寞的心情便会出现,进而还会产生对父母的责怪。豆瓣网有个小组就叫做“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介绍语是:“如果你也在异国他乡,那你就肯定懂得。”这个时候需要的孩子自己调整情绪,多想想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苦心,和家里人多沟通,双方面进行解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们的心理准备可能比孩子更重要,因为比留学更寂寞的其实是“孩子去留学了”。一方面,父母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防止内心空虚难熬,思念成疾。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去面对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生活,做孩子心目中最强有力的支撑。(陈祥蕉)
【编辑:杨斌】
>相关新闻:
>留学生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送孩子出国留学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中新网
送孩子出国留学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随着低龄留学生的不断增多,中国的留学市场正越来越火。然而,相对于以往的留学潮,如今的家长和孩子少了一些盲目,多了几分理性。不少家庭意识到留学是一场冒险,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一般都会经过更长时间的考虑,也会花更多精力来做准备。
  本版连续两周策划的《父母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真实的故事获得很多读者的共鸣,也让他们对留学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带着他们提出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又采访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以及教育专家和留学机构的相关人士,他们为正准备或正经历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孩子提出了不少建议。
  不得不知道
  送孩子出国那些“残酷”的“可能”
  “孩子在美国作弊、吸毒、打架、被开除了怎么办?父母的缺位对孩子成长影响不可低估,若把握不好,孩子就像一根断线的风筝,最终落在哪里,完全是个未知数。正在申请留学的家长,或是准备近几年送子留学的家长,你一定、必须、绝对需要知道这些‘残酷’的‘可能’!”留学咨询平台finding school持续在组织“精品家长培训班”,光看这些耸动的宣传语,似乎会以为他们在斩断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念想。其实,他们想提醒家长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要做好一切心理准备,不要只是寄予一个“孩子在异国他乡会变得更好”的愿望。这种愿望确实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另外一些情况。
  比如说:圣诞节,留学在外的孩子回来了,全家那个欢天喜地啊!你会想到吗?此时学校的一个电话,将把你推向冰窟。你被告知孩子新学期不用去学校了,原因是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导致成绩不符合学校要求;你恐怕也不会想到吧?每年5月份,本该与学校续签合同续缴学费了,而此时,学校却告诉你,他们不想和你续签合同了!你在中国听说过霸王条款,但你还没做好准备,美国学校和你的合同,可只是一年一签的……这些案例可能只是少数,作为准备送孩子出去的家长,不得不全面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个准备就是,你要认真地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中,作者的回答道出很多留学生的心声: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把我放到任何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二是名车豪宅也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他认为,出国念书真的不仅仅是上课念书。当然国外的教育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而言,可以大大开拓视野,可以随时做出一个头脑风暴,可以做出有建设性的质疑。更重要的是,留学给你还有一个好东西叫做“逆境教育”。接受挫折不是去接受这个世界的黑暗或者不平等,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己挑战生活。
  不得不准备
  过来人经验很重要,最好去当地考察
  如今去国外读高中、初中的“低龄化留学”越来越多,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做好准备。一位叫做云红的妈妈经过两年艰苦紧张的努力,已经把女儿送到了美国排名前50的一所私立百年老校。早在女儿10岁时,云红夫妇就确定了送女儿出国读书的方向,所以女儿从小上的就是英语幼儿园,后来直升外语学校,从初一开始就直接开始冲托福,初二开始冲小SAT,初三开学就申请美国高中。整个过程云红一切都亲力亲为,邮件反复沟通,而且多数是在深夜。没办法,谁叫大洋彼岸有时差呢?就这样她一路收集了大量素材和经验:比如说,大机构未必好,因为他们服务不细,每个人手里有好几个案子;而过来人的经验很重要,所以有美糕党(美高)Q群一定要加;在女儿考托福和小SAT期间,让她增长见识很重要,所以她在初一暑假就给女儿安排了去美国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是直接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而不是游学团)。为了让女儿确认到底是去英国还是去美国,她又为女儿安排了初二暑假的英国学院之旅(顺便游了欧洲),一路上所有跟当地人交往和问路等事宜一律由女儿包办。
  启德教育的彭M告诉记者,除了在出国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去了之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未成年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寄宿家庭。这个家庭未必很有钱,或者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一定要有爱,让孩子能够充分地了解并融入他们的家庭,成为一个家庭成员,而不仅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房客。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他认为这个倒不成问题,因为有时候孩子在国内读书,双方因为各种原因也未必能很好地沟通。到了国外,孩子会想家,也会在情感上更需要和依赖父母,那么借助视频、电话这些发达的通讯手段,经常的交流是可以实现的。
  他强调,监管机制很重要。家长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仅限于孩子主动汇报,因为孩子往往会报喜不报忧,所以家长还应该有一个能获取客观信息的渠道,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
  不得不忍受
  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
  教育专家提醒我们,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未成年人过早离开父母,情感支持系统会变得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首先,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应当明确不管是留学还是在本国学习,都是为孩子寻求发展,而不是功利性地搞面子工程,或与他人盲目攀比。其次,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要对孩子的实际能力做客观分析,是否真的适宜在国外生活,不是每一个青少年或未成年人都适合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健康的心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国外的学习非常宽松,实践安排都靠自己管理,而且国外性开放理念也对年幼的孩子是个考验。另外,尊重孩子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而替他做所有的决定,否则会影响整个留学的过程和效果。甚至有的家长还提出:“无论如何,在拿不定主意时,作为家长都不需要推一把,而应该拉一把――‘爸爸妈妈还舍不得你离家’是多么有爱的挽留,利用这样的时间多陪伴,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都是最有价值的付出。”
  而孩子出国之后会有这样的心理,想着国内的朋友父母都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新鲜劲过了之后,寂寞的心情便会出现,进而还会产生对父母的责怪。豆瓣网有个小组就叫做“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介绍语是:“如果你也在异国他乡,那你就肯定懂得。”这个时候需要的孩子自己调整情绪,多想想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苦心,和家里人多沟通,双方面进行解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们的心理准备可能比孩子更重要,因为比留学更寂寞的其实是“孩子去留学了”。一方面,父母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防止内心空虚难熬,思念成疾。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去面对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生活,做孩子心目中最强有力的支撑。(陈祥蕉)
【编辑:杨斌】
>相关新闻:
>留学生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送孩子出国留学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中新网
送孩子出国留学很“残酷” 家长要做些什么功课?
  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随着低龄留学生的不断增多,中国的留学市场正越来越火。然而,相对于以往的留学潮,如今的家长和孩子少了一些盲目,多了几分理性。不少家庭意识到留学是一场冒险,在做这个决定之前,一般都会经过更长时间的考虑,也会花更多精力来做准备。
  本版连续两周策划的《父母该不该送孩子出国留学》,引起了广泛关注,真实的故事获得很多读者的共鸣,也让他们对留学现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带着他们提出的问题,南方日报记者又采访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过来人”,以及教育专家和留学机构的相关人士,他们为正准备或正经历出国留学的家长和孩子提出了不少建议。
  不得不知道
  送孩子出国那些“残酷”的“可能”
  “孩子在美国作弊、吸毒、打架、被开除了怎么办?父母的缺位对孩子成长影响不可低估,若把握不好,孩子就像一根断线的风筝,最终落在哪里,完全是个未知数。正在申请留学的家长,或是准备近几年送子留学的家长,你一定、必须、绝对需要知道这些‘残酷’的‘可能’!”留学咨询平台finding school持续在组织“精品家长培训班”,光看这些耸动的宣传语,似乎会以为他们在斩断家长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念想。其实,他们想提醒家长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要做好一切心理准备,不要只是寄予一个“孩子在异国他乡会变得更好”的愿望。这种愿望确实是很有可能实现的,但是也有可能出现另外一些情况。
  比如说:圣诞节,留学在外的孩子回来了,全家那个欢天喜地啊!你会想到吗?此时学校的一个电话,将把你推向冰窟。你被告知孩子新学期不用去学校了,原因是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导致成绩不符合学校要求;你恐怕也不会想到吧?每年5月份,本该与学校续签合同续缴学费了,而此时,学校却告诉你,他们不想和你续签合同了!你在中国听说过霸王条款,但你还没做好准备,美国学校和你的合同,可只是一年一签的……这些案例可能只是少数,作为准备送孩子出去的家长,不得不全面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
  第一个准备就是,你要认真地问问自己: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中,作者的回答道出很多留学生的心声: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文凭,对我而言就两样东西:一是把我放到任何地方我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二是名车豪宅也动摇不了我愿意每天坐公车去追求简单梦想的平淡心态。他认为,出国念书真的不仅仅是上课念书。当然国外的教育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震撼,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人而言,可以大大开拓视野,可以随时做出一个头脑风暴,可以做出有建设性的质疑。更重要的是,留学给你还有一个好东西叫做“逆境教育”。接受挫折不是去接受这个世界的黑暗或者不平等,最重要的是学会自己挑战生活。
  不得不准备
  过来人经验很重要,最好去当地考察
  如今去国外读高中、初中的“低龄化留学”越来越多,这更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来做好准备。一位叫做云红的妈妈经过两年艰苦紧张的努力,已经把女儿送到了美国排名前50的一所私立百年老校。早在女儿10岁时,云红夫妇就确定了送女儿出国读书的方向,所以女儿从小上的就是英语幼儿园,后来直升外语学校,从初一开始就直接开始冲托福,初二开始冲小SAT,初三开学就申请美国高中。整个过程云红一切都亲力亲为,邮件反复沟通,而且多数是在深夜。没办法,谁叫大洋彼岸有时差呢?就这样她一路收集了大量素材和经验:比如说,大机构未必好,因为他们服务不细,每个人手里有好几个案子;而过来人的经验很重要,所以有美糕党(美高)Q群一定要加;在女儿考托福和小SAT期间,让她增长见识很重要,所以她在初一暑假就给女儿安排了去美国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是直接与当地学生一起上,而不是游学团)。为了让女儿确认到底是去英国还是去美国,她又为女儿安排了初二暑假的英国学院之旅(顺便游了欧洲),一路上所有跟当地人交往和问路等事宜一律由女儿包办。
  启德教育的彭M告诉记者,除了在出国之前做好各种准备,去了之后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未成年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好一个合适的寄宿家庭。这个家庭未必很有钱,或者社会地位很高,但是一定要有爱,让孩子能够充分地了解并融入他们的家庭,成为一个家庭成员,而不仅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房客。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他认为这个倒不成问题,因为有时候孩子在国内读书,双方因为各种原因也未必能很好地沟通。到了国外,孩子会想家,也会在情感上更需要和依赖父母,那么借助视频、电话这些发达的通讯手段,经常的交流是可以实现的。
  他强调,监管机制很重要。家长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仅限于孩子主动汇报,因为孩子往往会报喜不报忧,所以家长还应该有一个能获取客观信息的渠道,了解孩子的发展历程。
  不得不忍受
  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
  教育专家提醒我们,年龄越小的孩子,对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未成年人过早离开父母,情感支持系统会变得非常脆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首先,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应当明确不管是留学还是在本国学习,都是为孩子寻求发展,而不是功利性地搞面子工程,或与他人盲目攀比。其次,家长在送孩子出国前要对孩子的实际能力做客观分析,是否真的适宜在国外生活,不是每一个青少年或未成年人都适合出国留学。出国留学的学生需要健康的心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国外的学习非常宽松,实践安排都靠自己管理,而且国外性开放理念也对年幼的孩子是个考验。另外,尊重孩子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而替他做所有的决定,否则会影响整个留学的过程和效果。甚至有的家长还提出:“无论如何,在拿不定主意时,作为家长都不需要推一把,而应该拉一把――‘爸爸妈妈还舍不得你离家’是多么有爱的挽留,利用这样的时间多陪伴,建立良好的沟通习惯,都是最有价值的付出。”
  而孩子出国之后会有这样的心理,想着国内的朋友父母都在身边,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新鲜劲过了之后,寂寞的心情便会出现,进而还会产生对父母的责怪。豆瓣网有个小组就叫做“谁发明了留学这么寂寞的事儿”,介绍语是:“如果你也在异国他乡,那你就肯定懂得。”这个时候需要的孩子自己调整情绪,多想想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的苦心,和家里人多沟通,双方面进行解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长们的心理准备可能比孩子更重要,因为比留学更寂寞的其实是“孩子去留学了”。一方面,父母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防止内心空虚难熬,思念成疾。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去面对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生活,做孩子心目中最强有力的支撑。(陈祥蕉)
【编辑:杨斌】
>相关新闻:
>留学生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的“功课”要这么做(图)_网易新闻
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的“功课”要这么做(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送低龄孩子出国留学 家长的“功课”要这么做(图))
  在中国,孩子出国留学往往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尤其是时下流行的出国读高中,因为孩子年龄尚小,需要担心的事情更多。然而,低龄留学不能盲目跟风,也不应着意攀比,作为决策主体的家长,只有全面、深入地做好“功课”,了解孩子出国后可能面对的挑战,帮助孩子积极准备,才能使留学生活更理性,更成功。近日,三个孩子都在加拿大读过高中的“爸爸帮”创始人朱凡博士在启徳教育现身说法,为准备送孩子出国读高中的家长支招。
  新快报记者 李杨
  挑战一 选课是门学问,孩子容易眼花缭乱
  出国读高中,与在国内读高中最大的不同,在朱凡看来,就是选课制和学分制。“在国内,孩子基本都是按课表上课,学校都安排好了;但到了国外,孩子等于走进了自助餐厅,需要自主选择读什么课程,自己把握修学分的进度。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中国孩子,很容易犯糊涂。”
  比如,有些孩子发现学校开设了美容、理发、红酒等课程,看主题觉得新鲜有趣,就贸然选择了看似“好拿”的学分。但实际上不少高中的美容、理发等课程,是给准备就业的那部分学生学的;又比如同样是数学课,是会分难度的,既有开设给准备考大学的学生读的学术数学,也有专门给中专学生读的职业数学。“但我们的孩子初来乍到又不懂,可能就会选错课程,浪费时间。”
  朱凡指出,比如体育课看起来很容易,但因为语言示范以及涉及健康管理的内容较难,最好在低年级选完,11年级以后不要再选;另一门公民教育课只占0.5学分,不必花太多时间去拿A,及格就好,因为大学录取时不参考;而职业规划课在加拿大中学教育中是重中之重,无论多难都要修,因为是教你如何规划未来的专业和职业,非常重要。
  家长应对 低龄孩子选课,父母的参与度要很高
  据朱凡透露,在国外,通常孩子选课家长或监护人要签名负责,每次选课前校长会发信息给家长,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根据未来的职业规划现在该选什么课。
  而且,学校鼓励家长每年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进行职业体验,或者创造条件让孩子到感兴趣的职业环境去感受。总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低龄学生的家长在孩子选课方面都需要较高的参与度。
  朱凡还建议,中国家长多寻求学校指导老师的帮忙,或者寻求靠谱的留学机构海外分公司对孩子进行课程规划。
  挑战二
  国外高中课程一点也不轻松
  不少中国学生刚到加拿大高中时,都觉得课程很轻松。“一个曾经的广州中考状元,到多伦多一所很好的私立中学读10年级,不到三个月就嫌学校课程简单,11年级、12年级的数学他已经都会了。甚至他开始因为国内重点班的同学数学已经学到大学水平而感到焦虑。”
  但朱凡认为,这是学生对加拿大教学的误解。在加拿大,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学习普通高中课程外,可以通过申请、面试另选一些有特色的增值课程,如AP课程、IB课程、A-Level课程等。“经过引导,这位学生下午3点放学后,就会去找老师专门学习剑桥数学、剑桥物理、剑桥化学等课程。他开始觉得,虽然自己数学的深度不如国内同学,但课程的丰富性、各科的广度都强了很多。”
  此外,加拿大10年级的学生,已经需要在课后一本接一本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书单任务,“功课很艰难,每周除了大量阅读,还要写2000字文章,考试前熬夜温书很常见。”
  而且,在加拿大读高中,评定适合入读的年级和班别不是看年龄,而是看入学测试的英语和数学水平。一个学生入读11年级,但有些科目可能只能修10年级甚至9年级的课。朱凡指出,中国学生通常需要上3年左右的ESL语言课程,才能跟上加拿大当地的同级水平,“只有国际学生的ESL达到中级水平,才能进入普通班。”
  除了知识层面的学习之外,学校还会开展很多活动,比如要求每个学生做满40小时的义工,要加入各种社团俱乐部等。
  家长应对 因为了解,才能懂得给孩子时间
  学习应该是孩子的事,在国内的家长又能怎样帮到孩子呢?
  朱凡认为,在孩子这个年龄段送出国,家长最好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国外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不一样,哪怕是“学霸”型的孩子,也要做好准备,才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达到自己的最大化。
  “尤其是当孩子语言跟不上的时候,要给孩子时间,不必急于跳出语言课程班。如果语言能力没达到,后面的学习会寸步难行。”朱凡建议,对于担心孩子出国后学习吃力的家长,可以先适当降低孩子课程的级别,配以课后辅导和校外补习。
  挑战三
  陪读也未必帮得了孩子
  据朱凡介绍,如今仅在多伦多就有300-500个中国“陪读妈妈”,尤其是在孩子出国的第一年里,有的陪孩子3个月,有的陪半年。在他看来,“有家长陪读,在国外上中学的孩子心会安定一些,但很多家长陪读只能照顾饮食,实际帮不了孩子什么。”
  不少陪读家庭的孩子,在留学的前3个月比较兴奋,每天都愿意讲学校的新鲜事,但后来发现陪读家长(主要是母亲)无法深度参与,甚至敷衍了事,分享的积极性受了打击,从此不愿再交流。“学生最常说的是:和父母讲了也白讲,他们不懂!”
  朱凡认为,这触及到的实际是家长在孩子出国后的沟通方法。是否陪在孩子身边并不是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关心与交流是否落得到实处,是否让孩子信服。
  家长应对 学会落到实处的沟通
  朱凡认为,家长要对当地教育有一定了解,起码要知道学校一年的校历安排,以便在不同的时间段,能与孩子交流这段时间他正在关心的事。“比如每年9月刚开学,学生处在接触新课程,并随时调整换课的阶段,家长这段时间便可以多问孩子对不同课程的喜好,能不能听懂,并给一些选课建议,这样就能实实在在地帮到孩子。”
  另外,朱凡提醒,家长最好不要随时随地打扰孩子,要给孩子成长空间。“很多妈妈一想孩子就打电话过去,会给孩子带来困扰和逆反。可以让孩子以每天‘打卡’ 的方式告知平安,每周定时视频一次即可;另外,多一些耐心倾听,少一些啰嗦叮嘱,也更容易打开孩子的心扉。”
  启徳教育也建议,孩子出国第一年是适应的关键期,家长不妨考虑靠谱的学业、社交、生活等海外监护服务,以帮助孩子平稳过渡“软着陆”。第二年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成长。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出国留学好不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