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撬动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融合IT市场的超融合1.0的特征是什么?

联想高志国:超融合已进入2.0时代
超融合2.0时代真的来了吗?
超融合迈进2.0时代
早在,2017年9月,联想在发布新一代超融合产品——H1000高级版、H3000企业版和H3000标准版的同时提出,超融合正在步入以“应用智能感知”为核心的2.0时代。
联想是从用户应用需求的变化,以及超融合技术和架构自身演进的角度提出的超融合2.0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以自主可控、弹性、可定制化的应用感知模式取代传统的技术架构,从而将超融合推向企业核心应用层面。
如果说超融合1.0关注的是计算、存储、网络等不同资源的整合,那么在超融合2.0时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应用智能感知正成为企业基础设施架构变革的新动能。
从技术和产品发展的角度来看,超融合2.0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第一,在整体架构上,针对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等模块进行深度开发,实现内核级的融合;
第二,全面支持全闪存,提升数据读取、存储和压缩效率;
第三,进一步增强与网络的融合,深度集成SDN/NFV功能,在数据中心底层架构上实现统一集成的同时,实现后台操作的一体化;
第四,实现大数据驱动的运维自动化,提高运维效能,这也是“应用智能感知”的一个具体体现。
从超融合1.0过渡到2.0,除了架构的优化、性能的提升以外,最大的改变来自于超融合与业务更加贴近,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感知业务需求,提升自动化管理和运维的水平。举例来讲,联想推出的超融合2.0产品对UI进行了全面升级,具有自学习能力,支持用户自定义,使得管理更加方便,运维更加轻松。
从应用和场景的扩展来看,在2.0时代,超融合将有更多的用武之地,逐渐成为下一代企业关键基础架构的核心。
同时,超融合将支持更多企业应用,从主要集中在VDI应用,逐步过渡到商用套件、开源软件、私有云等,特别是将支持更多企业的核心业务;超融合将扩展到更多应用场景,比如电商、数据库集群等大规模应用,以及集群上的混合负载等;超融合将使能ROBO、MetroHA、混合云等下一代基础设施架构。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超融合已经从当初支持VDI、一些新兴应用或用来取代传统存储,慢慢演变为企业云平台的底层支持架构,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
从生态和服务的角度看,超融合2.0展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底层基础架构,实现自主可控安全是超融合的必由之路,超融合要满足特定行业的政策要求,更好地支持国产化应用;超融合要具备更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能够与更多第三方的系统集成;超融合架构要持续提升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现场服务能力。
如果想要区分超融合2.0与1.0最大区别。概括地说,超融合1.0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技术架构创新,二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的优化,切入点仍然是技术和产品本身。而超融合2.0则换了一个新角度,从用户的业务和应用出发,强调地是满足应用程序工作负载特点及行业和政策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和优化。其实就是换了一个新的角度,但是感觉超融合的视野豁然开朗,而这也更符合“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的IT发展大势。
超融合是信赖之选
超融合从1.0发展到2.0,不仅仅是因为超融合架构又新增了几项新技术或新功能,其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数字化转型的大势、传统IT架构的变革、IT即业务的需求涌现……
短短几年时间,企业拥有的数据量已经从TB级攀升至PB级,甚至EB级。随着“互联网+”连接一切行业、业务应用,新业务层出不穷,预测IT负载正变得越来越困难。毫无疑问,业务转型在路上,但转型路径不确定,结果不可预知;应用平台的内容、架构和规模也都无法预知;IT的投资和运维的组织形式也未可知。面对这么多的不可预知,企业将何去何从?
以一套统一的、灵活的架构支持所有应用,包括传统应用和云原生应用,实现更多智能和自动化的管理和运维,并持续降低成本,这是企业不变的追求。把握这一基本原则,在推动IT基础架构演进时,用户就有了主心骨,面对不同的技术、架构,也能从容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期,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的快速兴起,带来了新的应用负载,需要全新的架构来支撑;另一方面,企业又不能完全抛弃跑在物理设备上的传统核心应用。这种局面导致物理机、虚拟化、超融合、私有云、公有云等多种架构和模式并存。
人们可能会问,超融合为何能异军突起?它在通用的x86架构服务器之上,采用超融合软件套件实现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网络,各模块紧密集成,预先优化,弹性扩展,管理简单,并由单一厂家提供,是虚拟化的进一步延伸,同时又为过渡到私有云铺好了道路。
超融合与传统基础架构相比,I/O性能提高3~5倍,部署与业务上线速度提升5~10倍,空间节省50%~80%,能耗节省15%~36%,整体TCO降低12%~50%,运维效率最高提升48倍。正是得益于以上诸多优势,超融合的应用范围也在快速拓展,涵盖内部应用、互联网应用、桌面应用、大数据应用、分支机构、数据库、备份容灾等。
超融合正快速走入企业核心应用,这也是超融合进入2.0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经过市场教育、技术和产品的准备、行业应用试水等几个阶段,超融合已经成了许多中国企业级客户的首选。
2017年,一些超融合厂商打破坚冰,其超融合产品进入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另外,超融合也从企业内部的私有云扩展到公有云,受到大型第三方云服务商的青睐。这表明超融合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成熟,值得信赖。
企业用户在选择超融合系统时,更加关注虚拟化兼容性、管理易用性、高可用性、性能、扩展性等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客户不再将价格作为主要的选型依据,而是在满足指标要求的前提下,才会考虑价格因素。
洗牌进行中
2016年,联想牵头,与中国电子学会、Nutanix、华三、深信服等超融合厂商和机构联合发起成立国内首个超融合产业联盟,这标志着中国超融合商用元年正式开启。
之后,超融合在中国市场上快速成长,用户认可度逐步提升。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中国超融合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2亿美元。截止目前,联想已经利用超融合助力数百家行业客户实现了云化转型,其超融合产品渗透到诸多领域。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崛起也是超融合在全球快速增长的一个缩影。Gartner预测,从2016年到2021年,全球超融合市场的复合增长率为48%。
现在,超融合正迈入崭新的2.0发展阶段,应用市场的拓展、技术的变革、市场的洗牌似乎在所难免。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超融合将成为一条新的路径。未来3~5年,超融合将真正成为市场主流,以应用为核心、企业级的、定制化的超融合将成为超融合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超融合方案必须与应用适配,为客户提供无感知的平台、一个“透明”的云基础设施。
进入2.0阶段,超融合的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中国超融合市场的竞争也会加剧,现在市场上几十家的超融合厂商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018,超融合持续演进中!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现在位置:
&1427&篇文章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_【存提款只需两分钟】
院领导集体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上?萍即笱?/h2>
《中国科学院院刊》(中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以战略与决策研究为主的科技综...
《科学通报》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自然科学各领域具有创新性...
覆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信息科学、技术科学与天文学等学科...
27女1男的幻想乡?没有看我要死了!__萤火虫动漫游戏嘉年华
北上广机票或涨价新增306条航线实行市场调节价
寄生虫是如何钻到脑子里去的,又是如何啃食我们的大脑?__神外周岩
快讯|江西召开全省妇联工作暨脱贫攻坚推进会__江西女性
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锌价疯涨背后:全球锌市供应不足2018年锌价波动加剧
我要分享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发布时间:日 09:01&&【字号:&&&&&&】
 了分布式存储的市场落地.所以这就是超融合1.0的核心,但市场上很多人被'融合'二字迷惑,甚至一些厂商,也顺水推舟,弱化最具挑战及技术难度的存储部分,单纯去调'融合',把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集成起来,而这并非真正的'超融合'.真正撬动传统IT市场的超融合1.0的特征是两点:一是,基于X86服务器架构的分布式存储;二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虚拟化部署在同一服务器硬件内.下面在对比中会看到,给用户带来价值的重要特性中,大概70%是来自于分布式存储,30%是超融合架构带来的好处(比如管理简化,使用成本的降低),但恰恰是这30%,让用户更愿意从传统架构切换到分布式架构上来.二,超融合是全新的架构,具有革命性的 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
  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
 Meaty, jammy and very Instagrammable: why figs are having a momentA hit with foodies, wellness fans and social media stars, figs may well steal the avocado’s crown this year. Here’s how to eat them – for breakfast, lunch and dinner Is it because when pulled open, they look like the mouth of the demogorgon from Stranger Thin… Published By The Guardian (UK) 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
 大高个却听张子麟说得头头是道,顿时露出惊奇,问说:'兄弟,难道你也信教?'简单而言,丧尸极可能在数十年后,取代人类成为地球霸主.而ED4行星和丧尸几乎是不分前后出现,也算诠释何为祸不单行.若再细想其中巧合的端倪,简直让人有些毛骨悚然.张子麟继续分析说:'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丧尸这种新型物种的确具备极强的耐力和适应性(茹毛饮血,不睡不眠,行动直至死亡),相比习惯享受而又脆弱的人类来说,它们更能适应地球被陨石击中后的恶劣环境.'兴许,这一次连老鼠和小强也得绝种不可. 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
 '我叫李瘦一,他叫张二瘦,还有他叫黄三瘦,最后是他,叫秦瘦...九'凌龙咬了咬牙,琢磨着怎么在对方名字上也弄出点文章.'那不知道诸位师兄大名是?''还不是一样是叫玲珑,哈哈'凌龙忍不住解释,否则传出去叫被叫习惯,误会可就大了.'咳咳,师兄,是凌云壮志的凌,潜龙出水的龙.'后面跟上来的三人听了后,也一起大笑起来.'玲珑?什么玩意,取个娘们名字,哈哈'凌龙看着这块如炭似竹的少年,害怕自身也被蹭黑,忍不住后退几分. 红狐娱乐平台走势图
  附件:
  1、&
  2、&
  3、&
  4、&
  5、&
(责任编辑:淡醉蓝)全面对比: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特点和收益的区别_凤凰资讯
全面对比: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特点和收益的区别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全面对比: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特点和收益的区别   超融合市场竞争激烈,超融合作为全新的基础
原标题:全面对比: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特点和收益的区别
  超融合市场竞争激烈,超融合作为全新的基础架构技术在被采购评估。但是超融合概念被热炒了两年,市场对超融合的定义与理解很存在很多模糊和误解,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在性能和收益到底有哪些差别?此文将详细盘点超融合与传统IT架构的差异,并通过厂商实例来进行深入对比分析。
  一、超融合的核心特点
  Nutanix是最早推广超融合(HCI :Hyper Converge Infrastructure)概念的厂商。Nutanix起步的核心技术是分布式存储,只是在部署架构上有了进一步创新,采用了这种融合的方式。其实这种创新在技术本身上并没有大的难度,但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分布式存储的市场落地。
  所以这就是超融合1.0的核心,但市场上很多人被“融合”二字迷惑,甚至一些厂商,也顺水推舟,弱化最具挑战及技术难度的存储部分,单纯去调“融合”,把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集成起来,而这并非真正的“超融合”。
  真正撬动传统IT市场的超融合1.0的特征是两点:
  一是,基于X86服务器架构的分布式存储;
  二是,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虚拟化部署在同一服务器硬件内。
  下面在对比中会看到,给用户带来价值的重要特性中,大概70%是来自于分布式存储,30%是超融合架构带来的好处(比如管理简化,使用成本的降低),但恰恰是这30%,让用户更愿意从传统架构切换到分布式架构上来。
  二、超融合是全新的架构,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吗?
  任何称之为革命性的架构一般应具备至少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会有巨大的改变;
  二是,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
  三是,新的厂商可以撬动传统老牌厂商的市场。
  以上三点,超融合产品都具备,前两点在后面分别介绍,第三个可以通过国外的Nutanix、VMware(vSAN),中国的SmartX等厂商的案例描述中看到,他们所替代的产品大量的是老牌存储厂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储产品。有人会说Nutanix不也自己出服务器虚拟化产品吗?这是不是在替换VMware?但这已经是后来的故事,最初的Nutanix产品核心就是超融合架构的分布式存储。用户采购Nutanix并不需要替换原有的服务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虚拟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储(比如EMC)是一定被替换掉的。这是重要的起点和切入点。如果最初Nutanix就是想以超融合的理念替换存储、虚拟化甚至服务器硬件,几乎没有胜算。
  三、为什么在最近这几年出现这种新的超融合架构?
  一个革命性的技术架构出现、成熟需要至少两个核心因素:
  一是,客户的强烈需求;
  二是,相关技术的成熟。
  超融合架构的客户需求来自于商业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对IT资源的使用速度和使用要求有了大幅提升。而以下相关技术对架构的市场落地有很大关系。
  1.分布式存储架构
  这个其实在互联网公司用了很多年,分布式存储可以很好地基于X86服务器构建一个易扩展、高可靠的存储资源池,是超融合的基础。
  毫无疑问,SSD对存储架构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机械硬盘的4K随机性能只有300左右,而类似intel 3710这样的SSD则可以达到超过7万IOPS,直接高出两个数量级。但同时双控制器架构就会成为瓶颈,比如EMC的Unity 650可以支持一千块硬盘或SSD,但31块SSD的时候就到达瓶颈,此时8:2读写混合最大只能达到27万IOPS。
  同样,SSD大大减少了事务型存储系统的机架空间,使存储和计算节点的数量比较匹配,这是超融合架构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
  3.虚拟化
  超融合架构成立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虚拟化已经被广泛接受,否则分布式存储不可能和应用共存在一个物理节点上,除非是一个厂商的一体机产品。
  最后就是大家常说的CPU更强大更廉价,可以同时解决计算和存储的要求。
  四、超融合是简单将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虚拟化两部分安装在一起吗?
  不是。
  因为要以超融合的形态去做虚拟化的存储,还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对系统资源消耗应该少,并且可控,合理的方案不应该超过10%;
  二是,支持VM数据访问本地化,这个是超融合架构另一大优势;
  三是,既然是重点支持虚拟化平台存储,就应该对不同的虚拟化平台有比较好的支持,类似VMware、KVM等。
  所以,现在中国市场真正算得上超融合架构的也就是Nutanix、VMware和SmartX。国内很多厂商拿一个Ceph就包装超融合产品,以上三点没有一点能做好。主要的问题包括:
  1.哈希算法不能实现数据存放的精准控制,所以I/O本地化无法实现;
  2.软件I/O路径比较长,CPU资源消耗比较多,进一步增加了延迟。
  五、超融合架构和传统架构区别有哪些?
  这里挑选了SmartX的架构图用来做对比说明,更清晰一些(以下若干图都取自SmartX产品胶片)。对于真正的超融合产品,以下特性都是一致的的。如果有少量的特性差异,会专门描述。
  六、从可靠性角度,为什么超融合比传统双控架构更好?
  用服务器构建存储,客户顾虑最多的首先是可靠性,如果需要衡量可靠性:
  系统的冗余度?通俗的说就是允许硬件坏多少?
  出现故障后是否完全自动恢复?
  恢复速度和时间?因为系统处于降级状态下是比较危险的状态,故障窗口越小,出现整体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小。
  以下给出详细的系统冗余与恢复机制对比。
  上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
  三副本可以带来比双控更好的冗余度,代价当然就是损耗更多的容量。
  管理的粒度部分,各家实现不同,有的是基于资源池设置两副本或三副本,有的厂商,比如SmartX,是以卷为单位,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一个资源池上分配不同副本策略的卷,用于不同安全级别的VM。
  热备盘的处理方面,其实大部分分布式存储都没有了,而是利用已有空间进行恢复。但需要强调的是现在GlusterFS还是使用热备盘机制。
  可以看出可靠性方面,超融合架构的优势非常大,但其实这里的优势都是分布式存储本身应该具备的。
  七、随机性能方面,为什么超融合比传统架构更高?
  超融合在性能方面的架构优势也非常明显,当然代价就是消耗计算资源,所以计算资源的消耗是检验超融合专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下给出详细的性能机制对比。
  性能相关的特性中,多节点并发和性能扩展依旧是分布式存储带来的。而数据本地化是超融合架构独有的,分离式的架构无法实现,当然代价就是计算资源的占用。SSD是即使传统架构存储都会使用的,但双控无法发挥SSD的性能。
  比如EMC Unity 650F,8:2 8K混合随机读写性能最大27万IOPS,而对于类似Nutanix、SmartX等性能比较好的超融合产品,一个节点8:2 8K混合随机读写很容易达到3万以上IOPS,通过线性扩展,10个左右节点就可以达到EMC Unity 650F的最大性能。而10个节点只是非常小的用户规模。
  八、可扩展性,为什么超融合比传统架构更好?
  可扩展性是分布式架构的最大优势之一,当然扩容后的数据自动负载均衡效果并不是必然的,要看厂家的产品化程度。
  以下给出详细的系统可扩展性对比。扩展性方面的优势,依旧是分布式存储架构带来的。
  九、部署运维,超融合和传统架构哪个更简单?
  超融合架构运维的简化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以下从几个角度进行部署与运维对比。其中部分优势是分布式架构带来的,比如只维护标准商用服务硬件,而使用超融合后,可以进一步减少硬件的需求量。
  十、超融合为什么更省钱?
  说法在网上很多了,但以下这个实例可能更精准和量化一些,可以对比使用成本。这里没有包括人员维护成本,续保等费用的成本等。人力成本方面,去掉专业存储运维就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人员开销。根据实际经验值,采用超融合在人员投入至少减少50%。采购成本,超融合产品一般可以做到传统架构70%。
  以下给出使用成本与收益对比实例。
  十一、有哪些场景不适合超融合?
  超融合适合于各种虚拟化的场景,但不适合裸金属服务器。所以有一些重负载的应用,在虚拟化都不用的情况下,自然不会考虑超融合。另外,超融合的架构模式决定了计算和存储资源应该均衡增长,否则就不是非常适合,比如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
  最近,行业趋势显示,各种超融合开始对外提供存储接口,用和Server SAN或者NAS类似方式来访问,这样的话,裸金属情况也能使用超融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15299
播放数:129373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580892081被浏览8,454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