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企业小米进军美国国那么难?

中国矿业为何境外难做大?
当前位置:&&&
中国矿业为何境外难做大?
中国矿业报
】【】【】
  ■“走出去”要通过矿产资源勘查带动矿业企业、金融机构“走出去”,实现资金、技术、企业有效对接,并培养一批经营管理人才。
  ■制定国家统一的“走出去”战略,实际上关系到“走出去”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业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国际矿业勘查和开发规范标准,目前我们的科技水平已经不是问题,计算精度甚至比西方国家还好。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这本是好事。
  不过,这样单打独斗,互不为伍,对中国企业参与境外矿业投资未必是个好现象。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国平表示,勘查与开发脱节,是许多中国境外矿业投资企业难以做大的关键。
  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矿产品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的积极性也受重挫,地勘单位的投资几乎停滞。
  尽管紫金矿业等少数中国矿业企业加大了境外矿业投资的力度,但总体来看,中国海外矿业投资所占的份额在减少。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矿业对外投资仅占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的4.7%。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矿产品的需求也略有下降,但大宗矿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王国平说,中国矿业全球化脚步放慢,对大宗矿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居高不下的中国来说,并非好事。
  在业内专家看来,眼下全球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国际矿业资产大幅缩水,一些资源富集国家对矿业投资政策也进行了适度放宽,正是矿业投资的好时机。不过,由于中国缺乏统一的“走出去”国家战略,中国企业境外矿业开发也确实跌跤不少。
  中国“走出去”其实很早
  不少观点认为,中国“走出去”起步较晚,也就十几年的历史。实际上,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怎么定义走出去?二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王国平说,中国“走出去”其实已经很早了,从某种意义上讲,古代丝绸之路可以算得上中国“走出去”的开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从海上走向世界的大门,中国“走出去”的历史已经够长了。
  但从留下的痕迹来看,中国“走出去”那么早,在世界上留下的影响并不多。而西方国家葡萄牙、荷兰、英国留下的痕迹为什么完全不同?王国平表示,因为民族的文化不一样,“走出去”的思想理念也不一样。
  当然,历史上走出国门以货易货的贸易形式与今天的“走出去”不是一个概念级别。实际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走出去”这件事情就已经启动。王国平说:“上世纪80年代,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就着手推动地质勘查产业‘走出去’,但是没有哪一个单位付诸行动。”
  1995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国内一家地勘单位在泰国获取了钾盐项目,这是中国在海外获得的第一个矿业开发项目。但是,20年过去了,泰国的钾盐项目到现在也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
  2000年,中国向全世界响亮地提出了“走出去”战略,中国矿业公司由此迈开了融入世界矿业版图的大步。这10多年时间里,中国矿业公司可谓是纵横捭阖,境内外大举扩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随后,国家也一直在大力鼓励矿产勘查行业“走出去”,财政部也对矿产勘查业“走出去”初期给予了适当扶持,尽管成效不彰,但在扶持“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海外投资经验。
  实际上,这个时期,中国矿产勘查业对于海外投资大多处在观望阶段,似乎都在等待看看那些成功的范例再出手。王国平表示,中国矿产勘查业真正大踏步“走出去”实际上是从2010年开始的,这个时期“走出去”也是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才把这件事做到今天。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从事矿产勘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查明并掌握了一批境外的地质成果。王国平介绍,根据成果资料,把全球划分为四个大的找矿区域,开展了成矿和找矿的研究,同时做了一些铜、铁、铝等大宗矿产在全球的分布和找矿研究。
  王国平表示,上述这些工作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使我们对全球资源的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国土资源部还建立了全球的地质勘查矿产资源研究分析、信息服务体系,提升了政府服务矿产勘查业“走出去”的能力。
  应制定矿业“走出去”国家战略
  在境外矿业投资过程中,中国地勘单位和企业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吸取了不少教训,在成功投资的同时,也有很多的体会;在遭受一次次挫折之后,更多地感受到国际化征程的艰辛;在探索自己道路的同时,也在发现着身边值得借鉴的故事。
  通过这些年的努力,中国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走出去”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同。王国平介绍说,2010年之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由于语言不通,办什么事都不好办,通过短短几年的努力,中国企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提升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不过,王国平同时表示,目前中国矿业“走出去”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统筹协调,没有矿产资源战略眼光;二是对国际的规范标准不够了解,地质勘查人员的眼光不够长远;三是矿产企业“走出去”缺乏勘查的技术,造成勘查和开发脱节;四是缺乏资金,融资渠道没有很好搭建起来;五是缺乏综合性的技术人才。
  王国平说,“因此,‘走出去’要通过矿产资源勘查带动矿业企业、金融机构‘走出去’,实现资金、技术、企业有效对接,并培养一批经营管理的人才,来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
  据介绍,尽管国家层面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但从国家的管理层面来看,缺乏统筹协调,没有国家层面的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王国平认为,“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问题。”
  王国平称,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甚至韩国,都有境外开发矿产资源的国家战略,有大量的资金在支持。制定国家统一的“走出去”战略,实际上关系到“走出去”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矿业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由于对国际规范标准不太了解,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基本上套用的是西方国家标准,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测试分析等,但西方各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到底采用哪个国家的标准,对中国企业影响很大。
  王国平表示,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国际矿业勘查和开发规范标准,目前我们的科技水平已经不是问题,计算精度甚至比西方国家还好,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说到底是谁的实力更强,下一步采用谁的标准。随着中国矿业“走出去”越来越多,中国标准在世界上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地勘单位与矿企需携手并进
  中国矿业“走出去”是地质队伍跟矿业企业两个主力军,但这两个主力军因为各打小算盘,并且存在投机问题,导致勘查与矿业开发严重脱节。
  王国平介绍称,中国的地质队伍有百万大军,但是由于地勘单位改革进度缓慢,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尚未完全消除,所以“走出去”看得不够长远。而矿业企业“走出去”又缺乏勘查技术,所以“走出去”只有并购,但是一并购就投资很大,风险也很大,所以这种情况下,勘查跟开发携手合作,才是中国矿业在国际矿业市场上能够纵横捭阖的关键。
  中国矿业企业在“走出去”初期,很多人都认为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会比较好,因为这些国家的法律和矿业政策相对健全。王国平则认为,实际上不是想象得那么回事,这些国家虽然法律和矿业政策比较健全,但是劳动力成本很高。通过这几年实践,中国企业基本上体会到,到这些地方去是很大的陷阱。
  王国平表示,中国企业到底到哪个地方去最合适,这就要看对国际矿业有影响力的地方在哪儿,亮点在哪儿,也就是要看经济发展的下一个发动机在哪儿。就目前来看,第一还是看中国,第二看印度,再看东盟。
  短期内,中国是全球经济火车头的地位不可动摇,对大宗矿产品的需求依然旺盛。有观点认为,在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5%、国内矿山经营困难、矿业资金链不畅等情况下,中国矿业企业应积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该积极鼓励我国资源开发型企业走出去。”王国平表示:“在当前经济及矿业形势下,应积极推进我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开展逆势补贴。”
  王国平表示,具体来看,对于铁、铝等大宗短缺矿产,以国内储备、国外开发为主,大力开展国外资源的投资和勘查。对此,他建议,应建立亏损补贴机制,提高我国铁矿石资源的市场份额。
  此外,对于优势矿产则以国内开发、国外获取份额为主;而对于急缺矿产,则应加快“走出去”参与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缓解国内供需矛盾。
  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境外矿业投资项目总数达2000多个,投资金额达2000亿美元,涉及600多家投资单位,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投资主体及资金来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目前来看,我国境外矿产资源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及大洋洲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和成矿带上。
&&发表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李开复接受彭博采访:为何那么多美国大公司到中国却不灵了?
腾讯科技讯 近日,李开复接受了彭博电视台的采访,对于美国科技公司在华发展或者中国科技企业到美国扩张为何纷纷失败的问题,他表示单干是不行的,这些企业一定要找到拥有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一起发展,否则只能走雅虎、谷歌、Uber等公司在华发展失败的老路。
在回答彭博主持人艾米莉&张(Emily Chang)关于为何无论是美国科技企业在华发展,或是中国科技企业征战美国时,为何困难重重鲜有成功者的问题时,李开复举了一些例子:
“假如你是一名中国的应用开发商,希望在美国市场推广你的应用,你可能连Facebook都没有听说过,怎么做Facebook推广?
在中国,你分发应用的时候可能需要上架十家应用商店,每家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将你的应用推广到排名的前列,而在美国安卓平台就只有谷歌自己的Google Play,而且有着非常严格的各项要求;
如果你是一家中国的安全类应用开发商,你只需要到政府那里说服他们购买你的产品,但是在美国的市场机会是完全不一样的,你不但必须完全符合美国的商业规则,而且必须放弃在中国的业务,反之亦然。”
李开复还说道:“此外,创业者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对手,很多对手未必会与你公平地竞争,还有可能在媒体上黑你,你还要应付各种快速给你融资同时也为你施加巨大压力的投资者。比如,我当年在谷歌工作时,有次缴税晚了一个月,很多媒体头条就变成了我们逃税漏税被调查之类的新闻,我不得不出来向公众解释原委。”
最后,李开复表示,鉴于以上中美科技公司在互相跨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建议:“美国公司在拓展中国市场时,或者中国公司到美国发展时,找一个当地的合作伙伴,找到契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合作点,让当地的公司对你进行投资,然后将决策权交给当地人,让这些了解自己国家的人带领你的公司去发展,不要完全自己来干,不要觉得自己雇来什么大牛就能解决问题,要知道你前面的很多伟大的公司比如雅虎、亚马逊、eBay、谷歌和现在的Uber都因为这个原因成了倒下的先驱。”(木语)
以下为问答摘要:
主持人:李开复是中国科技领域的推动力量之一,他曾担任谷歌中国和微软亚洲研究所的领导人。他在中国创办了创新工场,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的投资机构。我对身在台北的李开复进行了采访,请他谈谈对Uber和滴滴合并一事的看法。一起来听听吧。
李开复:(合并)对于双方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滴滴本可以花更长时间打败优步,但那需要的时间太长。
主持人:你认为美国其他创业公司,像Airbnb这样的共享经济企业,在进军中国市场时会非常艰难吗?他们会找一位中国人做CEO吗?
李开复:我认为找一位中国CEO是一个明智的举动,Uber从未这样做过。这对于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Airbnb找一位中国CEO是非常明智的。但它在中国的运营(比起在美国)在文化方面有很大不同,我认为他们大部分努力都花费在使中国游客留在海外版的Airbnb,这没什么不对。
但如果他们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并且像在美国那样获得特许经营权,我认为用户基础、人们的居住习惯、人们的居住期望,以及那些想要租房的人群,都是非常不同的。因此Airbnb可能会遭遇文化冲击,要想想如果中国市场这么容易打开,那么那些盲目的模仿者早就变成100亿美元市值的公司了。
主持人:那你认为Airbnb成功打开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是多少?我们已经有很多其他公司打败了很多竞争对手。
李开复:Airbnb……如果你是指他们有多大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苹果公司那样的成功的话,那我认为可能性为零。
主持人:那比苹果低一点,就像Airbnb在美国市场这种程度的成功呢?
李开复:那同样可能性为零,我认为如果他们想要Uber那样的机会,那他们可能会受到打击。
主持人:很有意思的答案,Facebook等在中国市场还有机会吗?
李开复:我认为已经和这些企业几乎无关了,因为即使他们能使用,用户习惯也已经形成了。他们喜欢使用微信、淘宝等工具。我认为用户几乎不可能转而使用(外国的)服务,即使他们(在中国)能被使用。
主持人:想要打开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和想要打开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都经历了不同的遭遇,是文化差异造成了这些吗?比如监管问题,你认为最普遍的原因是什么?是中美关系吗?还是投资层面或企业家层面的问题导致他们失败?
李开复:我举几个例子,如果你是一位想在美国市场推广App的中国企业家,你之前从没听说过Facebook,那你怎么在Facebook上做推广?你之前习惯于在十个不同的App商店上架,而且你有很多方式使你的App排名上升到第一,但在Google Play商店,它有着相当严格的运行秩序。
在中国,如果你在做一个安全应用,那你只需要将它卖给官方机构(就能成功),但在美国,机会就完全不同了。所以你必须,不仅要完全和美国的业务对接,也要加入中国本土的实践情况,这个规律反过来也是如此。
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你要和同行业的企业家做激烈的竞争,你要和风投合作,他们会很快地给你注入资金,但同时也会给你很大的压力。
你要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也许他们不会遵循相同的专业标准,这样就会给你制造很多的危机公关事件,你要和许多不同方面的政府规定周旋。
例如,当年我在谷歌工作时,我要帮助公司削减负面的新闻,比如我们迟了一个月才缴税,谷歌逃税和被控诉成为新闻标题。
比如我们一些搜索词条出现问题,比如有人造谣谷歌上出现支持日本的搜索结果,而且就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那天,所以这些都是很荒唐的,奇怪的,编造的谣言,可能是不喜欢我们的竞争对手编造的,他们把这个消息扩散到各处,我们自己很难去澄清事实。
所以那些新闻标题让这件事变得更加棘手,所以我建议想要在中国找合伙人的美国创业者,如果你们想去中国创业,同样的,中国企业家,想要去找外国合伙人,创造利益,也许是让他们投资你。
让那些了解他们国家的人,来做出负责的决定,推动你们公司在他们熟悉的国家发展。而不要自己一个人去做这些,不要认为你雇一个人,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你可以看到在你前面已经有很多失败者,在大公司比如雅虎、亚马逊、eBay、谷歌和Uber的环境中难以生存下来。(腾讯科技编译/木语)
腾讯科技开通知乎机构账号了!网事不决问鹅叔,你敢翻牌,我就敢答。猛击下侧“阅读原文”,鹅叔在知乎等你。
一键分享到:
https://v.qq.com/x/page/lp.html
靖博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锌财经 (ID:xincaijing) 文 / 靖博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7月5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李彦宏坐着无人...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 点击上方“腾讯科技”,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来源 / 腾讯科技 (ID:qqtech) 欢迎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关注科技页卡,查看更多科技热点新闻 【腾讯科技综合报道】1月9日中午,小蓝单车、滴滴出行、小蓝...
那些替夫还债的女人们,现在怎么样?
还记得那个叫酷派的手机品牌吗?
别躺着,起来嗨!发泄自我,干掉狗屁的生活!
我靠着山崖,看着夕霞的余晖,万物在轮回的剪影里梳妆、摇曳……
户型:二居风格:美式&在不同的房间采用不同颜色的墙面漆打造背景墙,迎合不同空间的功能。大气的白色客厅、典雅的
请转发到朋友圈,给朋友知识,就是给他最大的福利。
***************吉林金立****************科技改变未来,移动互联改变生活,关注“
只供应最有营养的科技大餐!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为何失败?|中国企业_新浪新闻
  原标题:为什么当冤大头的,很多是中国企业?
  在过去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成果丰硕,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一些企业交付了昂贵的学费,有的更为此面临生存危机,还有一些中国工人,将生命永远留在异国他乡。 
  成功的海外投资都是相似的,但赔本的买卖各个各的赔本之道!
  1月12日,万达在北京宣布,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这被认为是迄今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桩文化并购。传奇影业,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它出产的《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侏罗纪世界》、《环太平洋》等,相信大家应该知道。
  万达的大手笔,其实也是中国近几年对外投资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市场:劳务输出,并购企业,建设工程……其中,中海油并购尼克森、联想拿下IBM笔记本,以及万达接连并购AMC、传奇影业的跨国并购事件,震撼世界市场,让西方人感到:现在的中企,确实已非“吴下阿蒙”了。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过去20年尤其是最近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成果丰硕,但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一些企业交付了昂贵的学费,有的更为此面临生存危机,还有一些中国工人,将生命永远留在异国他乡。
  为什么总是中国企业当冤大头?有些源于异国他乡的不可抗力,但有些则是中企自身的疏忽、误判乃至蛮干,很多时候的巨大损失真是让人痛心。牛弹琴(微信:bullpiano)总结了六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许值得我们的中国企业在跨出门前,好好对照思考一下。
  问题一:只顾当前政治红利,不看日后政治麻烦
  比如,东南亚的缅甸,一度被西方认为是中国的小兄弟。这样的国家,总该是安全的投资地了吧。在该国招商引资政策激励下,很多中国企业兴冲冲来到缅甸,其中就包括中国的电力投资集团。
  至少在刚开始几年,中电投还是很兴奋的,该公司获得了一个巨额的密松水电开发合同。一旦开发完成,中电投自然收益不菲,对缅甸当地来说,也是一个摇钱树工程——程既可提供巨额电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还可向中国出口电力,换取大量外汇,可谓一举多得。
  但人算不如天算,随着缅甸国内局势的改变,一度依靠中国的小兄弟,开始主动疏远了与中国的关系,一些民众更将中国的工程,视作侵犯缅甸人利益。中国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瑕疵,更是被无限放大。在各方压力下,缅甸政府随即叫停了该水电站项目。中国企业为此蒙受巨额损失,到目前为止,前期投资损失至少是数十亿人民币。类似情况还发生在亚非拉多个国家。
  问题二:超低报价抢单,超大损失必然
  在波兰, 中铁公司2009年中标了一个价值4.72亿美元的高速公路项目。但这个价格实际还不到波兰政府预算的一半,当时很多欧洲的的竞争对手当时还很不服,一度指控中国公司“低价倾销”。当然,这么低价拿单,中国公司也有其小算盘,一则对自身建设能力有自信,认为可以有效压缩成本;二则着眼长远,先在波兰树立口碑,少赚钱乃至不不赚钱,然后可拓展整个欧洲市场。
  但施工一展开,中国企业完全掉入了陷阱,因为不仅不能赚钱,而且要赔很多钱。国外情况与国内工程也很不同,在国内,一些企业往往低价中标,然后逼迫要献礼的当地政府加钱赶进度,但这种钓鱼工程,对波兰完全失效。
  为按期完工,中铁公司成本急剧上升。资金不到位一度拖欠了当地分包商费用,又导致后者抗议几乎闹出外交纠纷。最后,无法承担天价亏损的中铁,黯然退出波兰市场,并面临巨额赔偿诉讼。原本想立的形象工程,最后成了烂尾工程,中铁在波兰名声扫地,作为池鱼之殃,多个中国与波兰投资项目一度被搁置。
  当年,当财经记者时的采访照片
  问题三,视环保如儿戏,多花钱买教训
  还是以中铁波兰工程为例,开支不断增大,也同该公司在环保问题上的疏忽有关。在工程施工路段,有多种珍稀两栖动物,根据规定,必须在这些蛙类冬眠前将其迁移。中铁公司刚开始不在意,但事到临头只能停工两周,将珍稀蛙类搬到安全地带。这又造成了额外的损失。
  应该说,中铁在环保问题上还是颇有建树的,但经验不足、大意心态,让成本攀不断升。这种对环保的轻视,其实远远不止中铁一家。有些国企业延续国内的粗放做法,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循当地环保法律,由此埋下诸多隐患,既极大损害了公司乃至中国企业和国家的形象,有时还面临巨额罚款乃至整个工程得不偿失。
  问题四:入乡不问禁,麻烦难撇清
  在沙特,中铁建2009年揽得一大型工程——100多亿人民币的铁路项目,这是沙特首条轻轨,这也得到了中沙两国高层的支持。工程建设工期22个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中铁建开始抓紧时间埋头干。
  但沙特的风俗,却给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企业海外施工,像蜜蜂一样勤劳的中国工人,是一大法宝。但在沙特,工程很多区域禁止非穆斯林进入。中铁建不得不更改原先计划,在国内招聘穆斯林工人赴中东。
  为按期完成项目,中铁建还不得不租用当地器械,当时正值沙特施工热潮期,设备租价昂贵,中铁建成本大幅攀升。2010年,中铁建宣布,该工程预计亏损将达到41.53亿元,也就是说,该公司2009年辛辛苦苦获得所有利润的三分之二,都亏在了沙特一个工程上。中国人亏钱帮沙特做工程,想想也挺别扭的!
  问题五,裁员要审慎,工会非花瓶
  在韩国,上汽集团2004年花5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第五大车企双龙公司的48.92%的股权,后上汽又多次增资扩股,从而成为双龙最大股东。为扭转双龙亏损的状况,上汽一度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希望裁减冗员。
  但上汽此举遭到了韩国工会的强烈反对,工人持续举行罢工,上汽派驻公司的管理人员也被抗议工人打得落荒而逃;而且,工会还指控上汽盗窃双龙的技术,由此上汽在韩国舆论中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当然,韩国人对中国老板的异样心态,也是激化因素之一。
  最终,上汽不得不退出双龙,约40亿人民币的投资全打了水漂。后来,双龙被印度公司收购,现在正准备进军中国市场,但这都与上汽没任何关系了。
  问题六,拍脑袋拿项目,必然冤大头
  澳大利亚,矿业大国,引众多中企纷至沓来。2008年,中钢集团出价约14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98.52%的股权。如此大手笔,当时赢得掌声一片。但3年后,中钢集团的澳洲开发陷入困境,当初的大胆并购被证明完全是拍脑袋决策。
  分析原因,其实也很可笑,当初并购时,中钢集团认为该矿储藏以赤铁矿、红矿居多,但开发后才发现很多是更次的磁铁矿,提炼成本增加,收益自然下降;而且,中钢运矿的港口,则掌握在竞争对手必和必拓和力拓手中,让竞争对手帮助中钢运矿,中钢也想得太美了。
  而且,大宗商品价格也有周期,在巅峰时头脑发热高价拿矿,价格暴跌后,投资自然大幅缩水。中钢的教训,在今天的非洲、拉美等地也屡见不鲜。
  世界很大,中国企业优势明显,自当大有可为;但必须也要看到,世界也很复杂,中国企业不能光有胆大,更须谨慎绸缪!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势必有更多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希望他们在“一带一路”过程中,走得更稳健,被坑的次数,少些,再少些!
  编辑: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无界立场。
责任编辑:徐童 SN155
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季,记者走访多场招聘会后发现,博士生“比不过”本科生、留学生不敌国内“土著”、单身的拼不过“有娃的”……一些传统就业观念中的优势条件正面临挑战。
台湾深蓝族群——这是我接触很久的一个群体,也是我很早就想写的一个话题。眼下台湾“大选”逼近,深蓝变得更加忧郁,这种忧郁来自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也来自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公开发表的文章里说,“十三五”时期要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实现成品油价格完全市场化。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进入小康社会的中国,再不能出现第一次下岗潮时的惨象了!但阵痛仍不可避免,下岗潮必然来临,中国经济要凤凰涅磐,很多人将不得不成为牺牲品。准备好,寒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进军美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