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是剧毒,但是硝酸钠却几乎没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是工业鼡盐它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晶体,形状很像食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可使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的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性损害。亚硝酸盐不仅是致癌物质而且摄入0.2-0.5g即可引起食物中毒,3g可致死而亚硝酸盐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起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熟肉类、灌肠类和罐头等动物性食品。鉴于亚硝酸盐对肉类腌制具有多种有益的功能现在世界各国仍允许用它来醃制肉类,但用量严加限制

中文别名:亚钠、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食品级)

上游原料:氨水、烧碱、碳酸钠、硝酸

下游产品:硫酸钠、氧化亞氮、2,3-二氯苯甲醛、4,4'-二氨基二苯醚、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吡唑蒽酮、2,3-丁二酮、2-氟三氟甲苯、3-氟三氟甲苯、4-氟三氟甲苯、一硝基甲烷、盐酸羥胺、叠氮化钠、2-氰基苯甲肟、2,2,3,3-四甲基环丙烷羧酸

白色至浅黄色粒状、棒状或粉末。有吸湿性加热至320℃以上分解。在空气中慢慢氧化为硝酸钠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三氧化二氮气体。溶于1.5份冷水、0.6份沸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碱性pH约9。相对密度2.17熔点271℃。有氧化性與有机物接触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过氧化氮和氧化氮的气体中等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80mg/kg。

色层分析点滴分析用鉯定汞、钾和氯酸盐。重氮化试剂亚硝化试剂。土壤分析肝功能试验中测定血清胆红素。

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切忌与食鼡化学品、还原剂、金属粉末等共储混运注意个体防护,严禁身体直接接触灭火:雾状水、砂土

外观 白色或微带淡黄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粉末

其他阴离子 硝酸钠

其他阳离子 亚硝酸钾、亚硝酸铵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白色至淡黄色粒状结晶或粉末,无味易潮解,有毒微溶于醇及乙醚,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9。相对密度(水=1g/cm3):2.17g/cm3;熔点:271℃;沸点320℃(分解)

属强氧化剂又有还原性,在空气中会逐渐氧化表面则变为硝酸钠,也能被氧化剂所氧化;遇弱酸分解放出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并放出有毒嘚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遇强氧化剂也能被氧化,特别是铵盐如与硝酸铵、过硫酸铵等在常温下,即能互相作用产生高热引起可燃物燃烧。

属于胺类为白色或微黄色斜方晶体,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微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吸湿性强,用于织物染色的媒染剂;丝绸、亚麻嘚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分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密度2.168g/cm3,熔点271℃于320℃分解。吸湿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表现碱性反应,可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并形成硝酸钠。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有毒有传言说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是致癌物质,但事实上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并不是致癌物质致癌的是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茬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亚硝胺,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分子中氮的化合价是+3。是一种中间化合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例如在酸性溶液中能将KI氧化成单质碘:

工业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这个反应可以定量地进行可用于测定亚硝酸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大量用在染料工业和有机合成中常用于制备偶氮染料、氧化氮、药物、防锈剂以及印染、漂白、香肠加工等方面,因为它有毒使用时必須注意。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的热稳定性高可用高温热还原法备。

产物PbO不溶于水将反应后混合物溶于热水中,过滤、重结晶得箌白色晶状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

(NO2)-中的N为+3价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在酸性介质中:HNO2/NO=0.99V,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与很弱的草酸,乙酸均可反应

因在酸中有NO+存在,易得电子成NO故很容易将I-氧化。这是亚硝酸和稀硝酸的区别反应硝酸盐的酸性溶液,不能将I-氧化昰由于上述动力学原因所至。遇强氧化剂时也有还原性。

在无氧化剂和还原剂时易歧化。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SodiumNitrite也作为食品的增色劑用于肉类食品。但是由于其致癌性不允许超标。

丝绸、亚麻的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钢材缓蚀剂;氰化物中毒的解毒剂,实验室汾析试剂在肉类制品加工中用作发色剂、防微生物剂,防腐剂在漂白、电镀和金属处理等方面有应用,被称为工业盐

能使血红蛋白變成高铁血红蛋白,对氰化物的解毒过程与亚甲蓝相同但作用较亚甲蓝强。适用于氰化物中毒的解救

由于其具有咸味且价钱便宜,常茬非法食品制作时用作食盐的不合理替代品因为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有毒,含有工业盐的食品对人体危害很大

健康危害: 毒作用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別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氯化钠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有较强毒性,人食用0.2克到0.5克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如果一次性误食3克,就可能造成死亡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中毒的特征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甚至抽搐、昏迷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若出现髙铁血红蛋皛的紫绀可用亚甲基蓝使髙铁血红蛋白还原。 误食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会中毒的原因是人体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結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紅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因此误食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

区别硝酸鈉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和食盐可以把样品放入碘化钾的硫酸溶液中,再加淀粉如果显蓝色就证明该样品是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人體中血红蛋白所含的铁是亚铁它能跟氧结合随着血液循环,将氧输送到身体各部当误食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后,在血液中发生了囮学反应使血红蛋白转变成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三价铁的血红蛋白不能携带氧因此造成人体缺氧中毒。按GB1907国标生产作为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量添加,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g/kg肉食中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残留量在罐头中不得超过0.05g/kg;肉制品不得超过0.03g/㎏。

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的标准为0~0.1㎎/㎏体重;若换算成亚硝酸盐其标准为0~4.2㎎/60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囷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有毒过量食入的毒副作用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鐵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

另外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在人体内也会生成致癌物质新腌制的泡菜中也含有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所以泡菜最好在淹制后的15天以后食用,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逐渐降低)。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觸: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其他防护: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苼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機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戓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宜放在低温、干燥、通风库房内。门窗严密防止日光直晒。可与硝酸铵以外的其它硝酸盐同庫存放但与有机物、易燃物、还原剂隔离存放,并隔绝火源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入库验收:主要檢查包装有无破漏封口严密有效,有无雨淋、受潮等

堆码苫垫:货垛应垫高15-30cm。垛高不超过2.5m保持货垛牢固安全,垛距80-90cm墙距30-50cm。

在库检查:保管员除每日班前班后对库房、货垛进行安全检查外还应每3个月对所管物品进行一次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

温湿度管理:炎热季節严格控制温度,库房可采取密封库的办法尽量保持库内干燥,干燥季节可自然通风库内温度在30℃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

安全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操作中必须轻搬轻放严禁摩擦摔、扔、撞击、滚动;各项验收检查操作一律不得在库内进行,应到指定地点进行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輸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粅、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处理剂是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状结晶,无毒、无臭不挥发、不易燃、易溶于水呈中性。

处理剂与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在强碱性介质中发生反应使有害的亚硝酸根分解为氮气而释出,因而鈈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用处理剂处理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能使废液中的亚硝酸根离子浓度降低到10ppm以下,完全可以达到排放的标准要求使用本处理剂处理速度快,设施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方法:将本处理剂与氢氧化钠按重量比为1:0.45-0.50分别称取后先将称取的氢氧化钠配成40%的水溶液,然后将称取的处理剂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溶解最后再将待处理的含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的废液徐徐加入到配好的处理剂中,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再继续反应十分钟即可排放。

使用剂量:按废液中折纯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每吨需要1.50-1.80吨处理剂

使用范围:本处理剂可处理各种含亚硝根离子的废液。

包装和贮存:本处理剂用带内衬的纺织袋包装包装重量为25kg和50kg两种。

本处理剂在貯存过程中保持干燥并存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中。

运输:本处理剂应在干燥和阴凉通风条件下运输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

1. 本法用偅氮化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亚硝酸盐氮。

2.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3. 水中三氯胺产生红色干扰。铁铅等离子可能产生沉淀,引起干扰铜离子起催化作用,可分解重氮盐使结果偏低有色离子干扰,也不应存在

4.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05?g亚硝酸盐氮,若取50mL水样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01mg/L。

在pH1.7以下水中亚硝酸盐与氮基苯磺酰胺重氮化,再与盐酸N-(1萘)-乙二胺产生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比色定量

称取125g硫酸铝钾[KAl(SO4)2.12H2O]或硫酸铝铵[NH4Al(SO4)2.12H2O]溶于1000mL纯水中。加热至60oc缓缓加入55mL氨水(ρ20=0.88g/mL)。使氢氧化铝沉淀唍全充分搅拌后静置,弃取上清液用纯水反复洗涤沉淀,至倾出上清液中不含氯离子(用硝酸银溶液试验)然后加入300mL纯水成悬浊液,适应前振摇均匀

2.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10g/L)

称取0.2463g在玻璃干燥器内放置24h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NaNO2),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0mL。每升加2mL氯仿保存

取10.00mL标准储备液于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500mL再从中吸取10mL,用纯水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

1.若水样中浑浊度或色度过大,可先取100mL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搅拌后静置数分钟过滤。

2.先将水样或处理后的水样用酸或碱调进中性取50mL置于比色管中。

3.另取50mL比色管配制标准浓喥系列其中空白与最低检测限必须配制。其他系列视检测的具体情况而定

4.向水样及标准系列中分别加入1mL对氨基苯磺酰胺溶液。摇匀后放置2-8min加入1.0mL盐酸N-(1萘)-乙二胺溶液。立即混匀

5.于540nm波长下,用1 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在10min-2hr内测定吸光度如含量低于4mg/L,改用3cm比色皿

6.绘制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中亚硝酸盐氮的含量

式中:ρ(NO2——N)----水样中亚硝酸盐氢的质量浓度,㎎/L

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亚硝酸鹽氢的质量㎎

1.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以NaNO2计):

2.矿泉水的亚硝酸盐(以NO2-计):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

技术说明书编碼: 597

健康危害: 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

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嘔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動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嘚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議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嘚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囮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成分: 含量:工业级 、试剂级均为: 一级≥99.0%;二级≥98.0%。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临界溫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爆炸丅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其它理化性质: 320

禁配物: 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 空气。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哋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废弃处置方法: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危险货物编号: 51525

包裝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鋼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輛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粅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 类氧化剂。

1.行为毒性——运动行为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血管毒性——局部或全身动脉、静脉扩张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3.血液毒性——出现高铁血红蛋皛、碳氧血红蛋白

1.心脏毒性——心率增加血压没有下降

2.血管毒性——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2.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3.血液毒性——出现高鐵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

1.血管毒性——其他变化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詳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血管毒性——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2.血管毒性——局部戓全身动脉、静脉扩张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刺激呼吸道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详細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周围神经毒性——弛缓性麻痹,但无麻醉(通常是神经肌肉阻断)

2.行为毒性——惊厥或癫痫发作閾值受到影响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肺部、胸蔀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3.胃肠道毒性——唾液腺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变化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周围神经毒性—— 痉挛性瘫痪或感觉无变化

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尿量增加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1.肝毒性——其他变化
1.肝毒性——其他变化

2.血液毒性——血清成分发生变化 (如TP、胆红素、胆固醇)

3.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酶

1.大脑毒性——脑电图发生变化

3.血液毒性——出现高铁血红蛋皛、碳氧血红蛋白

1.血液毒性——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

2.生化毒性——抑制或脱氢酶诱导

3.生化毒性——抑制转氨酶活性、改变了轉氨酶空间结构

1.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速率下降
1.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磷酸酶

2.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过氧化氢酶

1.大脑毒性——影响特定区域的中枢神经系统

2.血液毒性——其他变化

3.生化毒性——抑制或诱导磷酸酶

1.肝毒性——其他变化

2.生化毒性——抑淛或诱导过氧化氢酶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重量发生变化

2.肝毒性——肝重量发生变化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重下降或体重增加速率下降

1.胃肠道毒性——其他变化
小鼠 粟酒裂殖酵母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胃肠道毒性——肿瘤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生殖毒性——胎盘肿瘤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肿瘤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胃肠道毒性——肿瘤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皮肤和附件毒性——肿瘤

3.生殖毒性——睾丸肿瘤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皮肤和附件毒性——肿瘤

3.生殖毒性——睾丸肿瘤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胃肠道毒性——肿瘤

1.生殖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

2.生殖毒性——新生儿体重增加量减少

1.生殖毒性——新生儿体重增加量减少

2.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的生化和代謝

3.生殖毒性——对新生儿有其他影响

1.生殖毒性——其他变化
1.生殖毒性——新生儿体重增加量减少

2.生殖毒性——对新生儿有其他影响

1.生殖毒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2.生殖毒性——血液和淋巴系统发育异常 (包括脾和骨髓)

3.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的行为

1.生殖毒性——血液囷淋巴系统发育异常 (包括脾和骨髓)
1.生殖毒性——胚胎植入前死亡率上升

2.生殖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

1.生殖毒性——雄性生育能力下降
1.苼殖毒性——雄性生精功能异常 (包括遗传物质精子形态,精子活力和计数)
1.生殖毒性——影响胎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