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大学不马代哪个岛歧视中国人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5314|回复: 11
奋豆153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实习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注册奋韩,浏览更多更全的内容,享用更多的会员功能。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看的一篇留学经历分享& &作者目前在上西江经营专业,说已经几年没有中国人在西江毕业了 是真的吗?
还说西江歧视中国人,还有西江经营专业是英语授课吗,求前辈来指点
想去西江读语学堂,再直升经营专业,西江本科毕不了业也没必要去读语学堂了啊- h, e& D- O& b! N, q4 t# B. J: N
1 o$ e, T7 @9 C6 ]' d4 q$ H' J
奋豆1459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普通会员, 积分 9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 积分
我也想知道,明天电面西江大惹
奋豆88335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西江确实要求的严,教授不把你当外国人
??? 免【topik】本科/插班/研究生入学。【首尔】有保录。
??? 重点大学热招:高丽、庆熙、成均馆、外大、梨花、世宗、崇实
??? 韩国【公证认证】及相关留学材料代办 QQ微信:
奋韩提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奋豆153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实习会员, 积分 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有西江大学的前辈吗
没有听说过歧视中国人的情况,教授对外国学生挺友善的, 但也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降低要求。 经营有一部分是英语授课,不到一半儿。 如果真想学东西的话,西江经营是个挺好的地方,毕业后韩国也很受认可,不过不太&
奋豆4319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普通会员, 积分 3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一只大鸟 于
20:02 编辑
有西江大学的前辈吗. s5 k0 j2 I- l2 D
没有听说过歧视中国人的情况,教授对外国学生挺友善的, 但也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降低要求。 经营有一部分是英语授课,不到一半儿。 如果真想学东西的话,西江经营是个挺好的地方,毕业后在韩国也很受认可,不过不太适合打工混学历。
您好前辈!我打算去西江GSIS读金融,想请教西江的GSIS怎么样,毕业后在韩国认可度如何?还有西江商学院的英语授课是全英文还是教材为英语但老师讲韩语。问题有点多,麻烦了哈!&
奋韩提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奋豆1459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普通会员, 积分 4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4 积分
没有听说过歧视中国人的情况,教授对外国学生挺友善的, 但也不会因为你是外国人而降低要求。 经营有一部 ...
您好前辈!我打算去西江GSIS读金融,想请教西江的GSIS怎么样,毕业后在韩国认可度如何?还有西江商学院的英语授课是全英文还是教材为英语但老师讲韩语。问题有点多,麻烦了哈!
GSIS学的比较泛,是不是academic degree,和MBA差不多属于职业性的。 在韩国就业不敢说。。。因为就业的话韩语是个大问题。
如果是MBA的话,全英语授课,基本。韩语课比较少,可以不选&
奋豆4319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普通会员, 积分 347, 距离下一级还需 65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一只大鸟 于
00:12 编辑
您好前辈!我打算去西江GSIS读金融,想请教西江的GSIS怎么样,毕业后在韩国认可度如何?还有西江商学院的 ...
GSIS学的比较泛,不是academic degree,和MBA差不多属于职业性的。 在韩国就业不敢说。。。因为就业的话韩语是个大问题。&&如果是MBA下面的金融方向的话,基本英语教材加英语授课,韩语课开的比较少,可以不选。 一般大学院就不清楚了~&&个人推荐MBA下的金融track
真心感谢前辈的用心解答!因为我不会韩语,选GSIS还是保险一点,好在GSIS的学生可以在MBA课程中选四门,也差不多了。&
奋豆1459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普通会员, 积分 47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4 积分
) s. X! i& ?% e* \( k
GSIS学的比较泛,不是academic degree,和MBA差不多属于职业性的。 在韩国就业不敢说。。。因为就业的话韩 ...! C! m7 q1 o: ~
真心感谢前辈的用心解答!因为我不会韩语,选GSIS还是保险一点,好在GSIS的学生可以在MBA课程中选四门,也差不多了。
奋豆4737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高级会员, 积分 25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498 积分
我只想说别上西江,肠子都悔青了
为啥?我是今天3月份的新生 录取了西江大社会科学和成均馆大的人文 但是因为想读政治外交专业 所以就选择了西江了!&
奋豆1059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普通会员, 积分 5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7 积分
ttq 发表于
00:43 % [. w7 I3 d/ @8 I3 j
我只想说别上西江,肠子都悔青了
为什么呢??不好吗?一个学期学费多少?朋友正在申请西江插班. g! x7 _1 i. m" g6 P
奋豆781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实习会员, 积分 16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ttq 发表于
00:43, ]* E( T: C; H$ i: z( b- D
我只想说别上西江,肠子都悔青了9 C/ g0 D: ?3 h7 x4 m$ N& }
为啥?我是今天3月份的新生 录取了西江大社会科学和成均馆大的人文 但是因为想读政治外交专业 所以就选择了西江了!
奋豆413 粒
主题帖子奋韩币
实习会员, 积分 1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 积分
ttq 发表于
00:43 , ?# t4 E6 O; H! Z! \/ _" f# Z
我只想说别上西江,肠子都悔青了/ w1 y/ O8 T3 z
为什么后悔啊 能说一下么
! b3 I/ D! B0 U/ O# r( s0 v
熊猫留学开通代办留学生签证业务啦! 初次签发/D4换签/D2D4延签 无需预约 熊猫留学帮你一切搞定!
TEL: 02-861-9196 & FAX: 02-861-9193
移动客户端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我的位置:
再这么下去,咱中国人真没法再和这个国家相处了!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环球时报
摘要:特别是澳大利亚的媒体:他们不仅动不动把中国学生、游客和商人抹黑成是中国政府的间谍和特工,如今更是把枪口对准了与澳大利亚的高等学府进行合作的中国大学…
话说,原本和咱们中国关系还算不错的澳大利亚,这几年突然刮起了一股非常强烈的反华飓风。
特别是澳大利亚的媒体:他们不仅动不动把中国学生、游客和商人抹黑成是中国政府的间谍和特工,如今更是把枪口对准了与澳大利亚的高等学府进行合作的中国大学…
这不,咱们中国著名的国防科技大学,刚刚就成为了他们新一轮抹黑行动的【受害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澳大利亚《悉尼先锋晨报》这两天刊登了一篇名为《澳大利亚大学在帮助中国军队超越美国》的“深度”报道,宣称澳大利亚多所大学已经“沦为”了给中国政府实现“强军梦”的工具。
然而,这篇报道的“证据”仅仅是与澳大利亚大学进行学术合作的中国高等院校有“解放军”背景,比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结果,基本上所有在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合作以及进修的国防科技大学的毕业生,都被《悉尼先锋晨报》这家澳大利亚目前“最反华”的主流媒体关注了,不少学生和学者的照片还被该报刊登了出来,颇有一副要发动澳洲人抓住这些“中国间谍”的架势。
而这些中国学生、学者所研究的领域——不论是“超级计算机”还是“纳米材料”或“人工智能”——也都被该报“描述”成为了中国 “恐怖的战争武器”。
比如该报就宣称超级计算机能被用来“预测南海战争和武力攻台的结果”,从而让中国军队获得“更好的战争结果”…
但最可笑的还是给《悉尼先锋晨报》撰写这篇文章的两个澳洲人Clive Hamilton和Alex Joske,这对“哼哈二将”其实在今年6月就已经在《澳大利亚人》报上炒作过一轮“中国渗透论”,宣称什么澳大利亚纳税人的税金被大学用来“资助中国的军事研究”,其中抹黑的套路与这篇文章基本无异,只不过那次被“碰瓷”的中国机构还包括了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著名中国企业。
而这俩人的身份则一个是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一所普通大学的教授,另一个是同样位于堪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名叫Alex Joske的学生此前就一直在澳洲国立大学的校园刊物里煽动中国威胁论,和一批躲在澳洲的反华人士多次妖魔化中国学生学者和他们的组织,说这是中国的间谍组织。
悲哀的是,这样一群对中国无知和充满偏见歧视的人,却被澳大利亚的媒体奉为了座上宾,不断迎合着澳洲的政坛和舆论场对于中国崛起的焦虑、恐惧和怀疑情绪。而我们中国的学生、学者以及学术机构,则不断成为了被他们恶毒抹黑与诽谤的受害者。
不过,好在澳大利亚还有不少大学的学者很看不起这种低级的抹黑行为。就在《悉尼先锋晨报》那篇诽谤我们国防科技大学的文章发布后没多久,与国防科技大学存在学术合作的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副校长Brian Boyle就在《澳洲金融观察》报上撰文回击,斥责当前澳大利亚舆论场对于中国的“疑虑”已经不再是一种“正常的谨慎情绪”,而是变得【歇斯底里】起来,沦为了一种狭隘的排外情绪——更可悲的是,还有人在不断“迎合”这种变态的情绪。
这位副校长进而详细阐述了他的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中国学术机构的合作:首先,这些合作是完全符合澳大利亚的政策和法律的,并且是经过严格审查的;其次他的大学之所以和中国这些大学展开合作,是因为他希望澳大利亚的高等学府可以在中国不断崛起的高科技领域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进而增强澳洲大学在全球的影响力。
他还特别提到了咱们中国科技部于1988年开始的“火炬计划”,称他的大学恰恰因为与中国的“火炬计划”进行合作,而同样获得了大量的研发资源以及大量的企业资源。这都对于大学将研究转化为商业产品提供了重要的渠道和平台。
更重要的是,这些澳大利亚大学与中国的科研合作还给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带来很多机遇,比如3000多个就业岗位以及更多的创业空间。
所以,这位副校长毫不避讳的表示,他不仅支持澳洲大学与中国这些科研院校的合作,而且他还因为自己的大学可以参与其中而自豪,因为他相信这将对澳大利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提升澳大利亚的国际学术地位有莫大好处。
说实话,这位副校长驳斥澳大利亚媒体的这一幕,让耿直哥又不禁联想起近几年在中国形成的一个共识:“与其抵制x货,不如抵制蠢货”。两者有一个同样的道理,与其狭隘盲目的地去排斥什么,不如参与其中,去学习人家进步的东西,进而从中获利,发展自己。
可问题是,澳大利亚媒体界离这个共识还有十万八千里…
(本文转载自环球时报。编辑邮箱)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族裔歧视、地域歧视在国内大学有吗?- 百度派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 prevData.uname }}
:{{ prevData.content }}
{{ mainData.uname }}
:{{ mainData.content }}
0 || contentType !== 1" class="separate-line">
:{{ item.content }}
3">等{{ uList.length }}人邀请你回答
族裔歧视、地域歧视在国内大学有吗?
问题说明(可选):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 log.sign }}
可能对你的问题感兴趣
暂无相关用户
,才能邀请用户
,才能邀请用户
你已邀请15人,不可再邀请
地域歧视本是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刻板印象,1.地域歧视无处不在,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2地域歧视其实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笑话、谣言等口述记忆加深地域偏见 中国人“嫌贫爱富”,权力中心和...
&地域歧视本是地区经济差异形成的刻板印象,1.地域歧视无处不在,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2地域歧视其实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笑话、谣言等口述记忆加深地域偏见&& 中国人“嫌贫爱富”,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位置成身份标识,即使是京城卖冰棍的小贩照样优越感十足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歧视本不算是个问题,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但当歧视转移到自身时,又变得特别敏感。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 有高达30. 6%的人认为身边存在着地域歧视,且很多人还存在着歧视的行知矛盾。中国人的地域歧视,离不开“嫌贫爱富”和对权力中心的追逐。随着政权控制力的加强和通过权力获取财富能力的加强,今天的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权力和财富的差异上,而国人攀附权贵的惯有思维又使得等级观念带有更浓厚的地域色彩——距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距离也成为了身份的一种标志。所以京城里的卖冰棍的小贩自然可以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了。2.2受儒家教育和意识形态宣传影响,国人容易“标签化”地看问题,地域歧视恰恰是自卑的体现传统社会所依赖和仰仗的族群观念,儒家社会所强调的“家”观念和宗族关系,加上官方长期推行的意识形态化的“集体主义”宣传,导致人的个体权利和个人价值被忽视,不具备成熟的“公民意识”。而地域意识,以地域为标签识别人群的“非我”“他者化”等集体无意识,则造就了地域歧视所依赖的心理基础。在地域歧视里,无论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自卑的个人,都往往不会简单将之归结为个人原因,而会笼统地推到地域,环境等更虚的社会因素。这就和韩寒刚出道时的骂战一样,但凡对骂,总不是针对个人,而是要拉上整个群体,比如“80”后怎么样云云。在地域攻击中,动辄拉上整个省份的人垫背,这种标签化,披上群体外衣来打架的行为,其实是自卑的体现。三,制度设计更“固化”了地域歧视3.1计划经济下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河南省长期被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为“确保农业基础”开放指数仅为2%经济基础带来的地域歧视,只要经济条件改善总有淡化和解决的一天,人为制造的区域不平等则不然。中国的地域歧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城市歧视农村、本地歧视外地。个别人的素质问题只是表象,政治上的制度性歧视才是罪魁祸首。新中国成立后,带有强烈计划经济色彩的地方经济比原来的自然经济更具排外性,等级观念也并没有很好地消除。北京成为了政治中心,上海在中央调配下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这些不同程度上的政治倾斜,并没有惠及所有地区。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粮仓”的河南,则仅仅是被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为“确保农业基础”,其开放程度在中部六省中最低,2006年末的数据显示其开放指数仅为2%,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该省人口基数居全国之首,而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人均资源少,教育落后,外出务工农民工多,中产阶层和文化阶层的比例也很小。在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对河南的系统性偏见是很少的。3.2户籍制度等政策制度为地域歧视提供政治保障,与户籍捆绑的福利差距更强化了地域心态的不平衡在进行地区经济区别化对待的同时,户籍制度、收容制度、暂住证、外来人口的管理制度、外地企业的准入制度等政策制度也相继出台,以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然而,这也给地域歧视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无论是在教育、就业还是各方面的社会福利,因户籍制度而造成的不平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在原有地域偏见的基础上,更会催生出地域之间的相互敌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搭配上户籍制度,使山东等人口大省的学生,考上同样大学需要比北京上海考生多几十上百分。早期,中国很多地区,地区性公务员主要招收本地户籍人员,甚至曾出现中央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只招收持北京户口的人,农村户口更是不予考虑。而论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据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委会委员马力介绍,在医疗、养老以及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一系列的福利制度上,就全国而言,农村和城市福利待遇人均差别是33万。3.3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实质不平等,人们只能通过地域身份的比较来寻求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的公民权利更像是模糊表述而不是具象存在,至少在迁徙自由,公平就业和教育等问题上都是不完整的。地方政府在政治上作为的高下,会被习惯性的贴上地区的标签,进而带入到歧视话语中去。从心理学上来讲,团体心理,包括地域偏见,都是来自对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需要。在中国这个目前还缺乏普世价值的社会里,人们心中没有一个进行自我认同的“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谓“认同”,但是缺乏对自身的认同又会让人失去“安全感”。在缺乏标准的前提下,只好去和别人比较,从中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些,都会催生比较,进而引发歧视,且不会自行解套,只会越演越烈。中国的地域歧视,本质上是人群与人群之间、公民与国家之间权利不平等的表征。传统上地域之间互相的偏见,已不知不觉间被户籍制度、与户籍捆绑的福利差别所表面化,且反复强化。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地域歧视是个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春秋时大家就爱黑河南(郑卫宋祁),一堆的成语嘲笑那里人傻,比如: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外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剧里就经常调侃德州人土...
地域歧视是个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春秋时大家就爱黑河南(郑卫宋祁),一堆的成语嘲笑那里人傻,比如: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外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剧里就经常调侃德州人土,而德州人觉得自己最有种。表面上看,地域歧视总是不好的,容易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网络上的评论经常莫名奇妙的就会出现地域间的互相攻击。但不好的东西持久稳定的存在,一定有其理由。按照经济学思维,地域歧视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际成本。通过对方的籍贯,先假定对方有特定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后续的接触过程中再逐步调整。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相比收集所有信息后再做判断,歧视更有效率。即使有人宣称Ta没有地域歧视,但Ta也可能会通过其它歧视方式来快速判断一个人,比如:性别、外貌、穿着、举止、星座、生肖等等。人们在遇到一个新事物时,如果能快速获得一个认知判断,就会感到安心。为什么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是高贵的炎黄子孙为什么要地域歧视?我想大多数人都是抱着娱乐的态度去发表的,或者无意的跟风行为。我们中国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又是由56个名族组成的,本身语言不一样习俗也不一样,这样长此已久后果不堪设想,希望大家不要去传播了。当年在山东上大学的时候室友有一个云南的,一个上海的,一个东北的,我是陕西的。有一天那个上海的问我:“你们陕西人吃的面条是不是都跟裤腰带一样宽的?”我:“。。。。。。。”虽然我当是个玩笑话就没说什么,但还是有点不爽。陕西又不是都喜欢吃面,再说只能说某个地方喜欢吃裤带面,裤带面也不是跟裤带一样宽。我真正对他有看法的是他还问:“云南人是不是骑大象出门,是不是好多村子都种植毒品原料,你们东北人是不是都会喊麦。。。。。”也许你是无心的,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自然而然的就对你心存芥蒂,后来整个宿舍他没有一个朋友,出去玩也从来不叫上他。倒不是我们小气,是真的跟他玩不来,他家好像挺有钱的,每次买了新东西都要来我们面前炫耀一下,然后问你们老家没有吧?好像永远都高高在上,跟这种人怎么相处?下面主要说一下有哪几个地区被黑的比较明显。日常生活中,“地域黑”的现象十分常见:比如我们在浏览新闻或刷微博时,只要涉及到某个省份,总会有人留言评论说“××地方的人就是不好”,“我就讨厌××地方的人”,更有甚者会展开更加疯狂极端的辱骂,有的还会以标签来定义某个省份。我们看看那些省份涉及到地域黑。河南人河南省是受地域黑最严重的一个省,最出名的就是河南人偷井盖,据说一个城市的井盖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当然这个肯定夸张了,当时井盖是铁做的全国都有偷井盖的,只是河南老太婆偷了很多井盖去卖被警察逮到还被发到网上。所有人都把偷井盖的事推到河南人的身上。所以就说河南人小偷多,偷井盖。东北人东北人被黑是因为“你瞅啥?瞅你咋的?”“东北人能用拳头解决的问题不靠嘴”所以就说东北人粗鲁野蛮。另一个就是互联网的到来,东北好多人做喊麦,直播,代表人物就是天佑。所以都黑东北说什么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直播。老铁省,666,没毛病等等。北京人之前网上有段视频一位长相整齐的北京地铁员工,用纯正的京腔说,“臭外地人,北京有你爸还是有你妈?”之后瞬间炸了。北京现在开始打击群租房和隔断房,所有的外地人就开始了集体黑北京,说北京歧视外地人。福建人福建人说话不标准,福建有四宝:骗子、游医、造假者、黑社会,近两年更是诞生了的“莆田系”“所有莆田的医疗机构的朋友,没有一个是学医的,也不会看病,但是他们发展了民间医疗的事业。”自从与“莆田系”成立“中国医健联盟”,“贴性病小广告”这些都成为了黑福建的理由。贵州人山东烟台市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两百多名贵州籍员工赤裸上身,手持钢管、棍子、砍刀,喊着“是山东人就打”的口号横扫了两栋宿舍楼。山东籍员工纷纷拿起武器反击,双方数百人大火拼。随后赶来七辆警车,数十名警察、警卫束手无策,现场一片混乱。据悉,事件起因是两对情侣在网吧上网,期间两女发生争执,双方的贵州籍和山东籍男友为此大打出手,并砸坏了网吧的电脑。网吧老板偏袒山东人,贵州人被打愤怒了,赶返宿舍集合同乡报复山东人。之后很多地方很多工厂都直接说了不要贵州人。山东人山东人被黑就是因为有人在青岛点了份蒜蓉大虾被要1520。老板说38一只,可是那个人说,点菜的时候明明说了38一份。之后人都说山东人宰客,逮住一个宰一个。浙江人“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王八蛋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我们没有办法,拿着钱包抵工资。原价都是三百多、二百多、一百多的钱包, 通通二十块,通通二十块!黄鹤王八蛋,你不是人,我们辛辛苦苦给你干了大半年,你不发工资,你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这个就是开玩笑的。不过因为当时黄鹤确实跑路,所以一些做假货的以此为由,把假货当正牌来卖。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哈佛大学录取涉嫌歧视亚裔学生,正遭到司法部调查1.亚裔遭歧视已经是老生常谈,但这次涉嫌歧视的,是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据CNN报道,美国司法部就哈佛大学录取政策涉嫌种族主义,正在对其进行调查。直白...
哈佛大学录取涉嫌歧视亚裔学生,正遭到司法部调查1.亚裔遭歧视已经是老生常谈,但这次涉嫌歧视的,是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据CNN报道,美国司法部就哈佛大学录取政策涉嫌种族主义,正在对其进行调查。直白一些,就是认为哈佛大学把学生的种族作为了是否会录取的因素之一,对比其他人种,亚裔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被录取。对于司法部的这项认定,哈佛大学是拒绝的。但司法部门要求哈佛大学在12月1日前提供证据,否则就提起诉讼。司法部发言人表示,此次调查源于2014年的一桩诉讼。当时,一个叫做“公平录取学生”(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非营利组织代表64个亚裔美国人协会,指控哈佛大学在录取中故意歧视亚裔美国人,限制录取亚裔学生的数量,导致亚裔学生要用更高的分数才能上哈佛。有统计显示,普林斯顿大学亚裔申请者SAT成绩需要分别比白人、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高50分、235分和280分,而哈佛则要分别高出140分、270分和450分才能被录取。司法部11月17日在给哈佛大学律师的信中说,根据1964年《民权法》第六章,禁止接受联邦资金的组织根据种族、肤色和原籍进行歧视,顺便抱怨哈佛大学未能在11月2日之前提供有关大学录取政策的文件,不配合调查。其实,这起诉讼案的箭头所指,不仅是哈佛大学,更是美国大学录取过程中的“种族偏向性政策”。而这个“种族偏向性政策”背后的“靠山”,则是美国政府自1960年代推动的“平权法案”。法案要求公共机构(如大学、医院和军队)对少数种族给予关照,其中就包括了大学入学的种族配额和性别配额。2.来看一下几所常春藤大学录取学生的种族比例的数据,可以看出,每所大学录取各个种族的学生的比例差异并不算大:从表格来看,常春藤大学每年录取的亚裔学生比例并不低,那么,为什么亚裔还要去反对种族偏向性制度呢?其实,正是因为受到了平权法案的“关照”,才导致被录取的亚裔学生比例只有20%左右。众所周知,亚裔是美国各族裔中学习最刻苦的群体,若是完全按成绩来择优录取,亚裔学生将成为大学里的多数群体。2005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取消种族偏向性政策,美国名校的非裔学生人数将减少三分之二,拉丁裔学生的数量减少一半。如果最终闹上法庭,哪一方申诉的可能性更高呢?根据民权法专家,一个可能性是,如果一名联邦法官裁定,哈佛大学违反了《民权法》第六章,法庭有权力发布纠正令,比如命令大学改变录取政策。而另一种可能性,则是判哈佛大学胜诉,毕竟,在去年的一个案件中,最高法院就支持公立大学在录取中有种族偏向性。其实,对于平权法案是否真的起到了平权的作用,一直都存在争议。赞同者认为“平权法案”可以消除歧视,从而达到平等。反对者则认为,这并不会实质上消除歧视,而且因为给少数群体关照的前提,就是认为他们“弱小”,反而是一种“逆向歧视”。3.就朕看来,大学录取采取“种族分配制度”,跟中国高考的按地区来划定不同的分数线,是一个道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如果还坚持分数统一的所谓“公平”,只会让差异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总结:同理,舍弃大学录取“种族配额”的美国,便可能出现非裔和拉丁裔因为考不上大学,从而仇视那些上了大学、从事高薪行业的亚裔,导致犯罪、种族仇恨等一系列问题,对亚裔来说,反而更加不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事实上,就业歧视和招生歧视混合在一起,就业歧视是招生歧视的延续,我们进校之前,面临招生歧视;毕业之后,半数以上的人,面临就业歧视,那就是是女同学。歧视在中国无处不在,招生歧视现在是被忽视的问题...
事实上,就业歧视和招生歧视混合在一起,就业歧视是招生歧视的延续,我们进校之前,面临招生歧视;毕业之后,半数以上的人,面临就业歧视,那就是是女同学。歧视在中国无处不在,招生歧视现在是被忽视的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大家不知道是否关注过,即上万名考生家长联名签署信件上书教育部,他们的基本诉求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北京高考。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是随迁子女,跟随父母来到北京接受多年教育;到高考时,学生必须回到原籍参加当地的高考,因为他们在北京没有户籍。从2002年开始,各地开始单独命题,北京的试题与各地完全不同,各地的教育也存在天壤之别。考生回到原籍高考,意味着在北京接受的教育基本没用,还需要适应当地的高中教育和高考,这必然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对随迁子女来说,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不仅影响着高考生,还会影响到中考生。不能在北京高考,中考生在接受高中教育时,就会面临选择,是继续留京还是提前回原籍,与父母分隔两地,这又成了一个留守儿童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招生的实际情况。每年会有差别,这并不是绝对的指标,只是录取比例。北京的录取比例远高于其他省、市、自治区。河南、山东对此抱怨很大,河南、山东作为考生大省,招生指标很少,说明这些省的录取门槛高于北京。门槛最高的安徽省,与北京相比,录取比例低于北京的100倍。外地考生考入北京是相当不容易。可不要以为北京的高校很糟糕,它们其实是在全国各地高校中“最不糟糕”的。一般来说,北京高校对本地考生的录取比例为15%上下,外地高校的录取比例不尽相同,但是远比北京高。&所有的部属院校本地化现象严重,但清华大学校长发表高见说,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特色,世界各国都是这样。这个论点是站不住脚的。比如美国,哈佛、耶鲁不说,很多公立大学,如我所读的德克萨斯大学,本地化招生现象远比中国严重,招生本地学生的比例达到90%。总结就是说,90%以上的学生是德克萨斯州的居民。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等公立大学也都有相当高的本地招生。问题是这些大学都是州立大学,或用我们的话说是“地方性大学”。美国没有一所联邦大学,公立大学基本上是州立大学,州政府每年投资资金,由州维持、由州建立的大学,由州的纳税人供养,自然在招生时可以对本州考生的录取比例高。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1日,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引起了在美华人的疯狂转发:美国司法部正式调查哈佛大学在录取时涉嫌种族歧视亚裔。调查的启动是在美亚裔长年斗争的结果,更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因为在...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1日,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了一则新闻,引起了在美华人的疯狂转发:美国司法部正式调查哈佛大学在录取时涉嫌种族歧视亚裔。调查的启动是在美亚裔长年斗争的结果,更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因为在过去,这事归美国教育部管,但他们在2015年就把这项对哈佛的投诉给否决了。于是,司法部下属的民权司才不得不介入调查,以平亚裔长期以来的不满。所以,这个问题就从教育问题上升到了人权问题,而且是基于种族歧视的对特定群体的人权侵犯。让这个世界著名学府陷入了公关危机。不止是亚裔,白人也认为“平权法案”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学术能力最优秀的亚裔成了这场教育资源搏弈的最大受害者,其次是白人。黑人和西语裔是受益群体。图中抗议者手持的标语板上写着:“支持公平高校入学”“废除种族配额制”“平等的教育机会”。平权法案“平权法案”是上世纪60年代“平权运动”的斗争果实,旨在争取弱势群体利益,减少社会阶级的分化。这和中国政府照顾老少边穷地区的考生,降低他们的录取分数线初衷类似。一个弱势群体里,总得有先跳出龙门的人,才有可能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他们认定永远也没有机会翻身,那么绝望的爆发将会给社会制造更多的负担和潜在治安威胁。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特色” ,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在欧洲,德国人被讽没幽默、法国被笑爱投降;在美国,新泽西享受的是超越我国河南的待遇,热门动画片《南方公园》里甚至有一集讲主角邀请...
1、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特色” ,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在欧洲,德国人被讽没幽默、法国被笑爱投降;在美国,新泽西享受的是超越我国河南的待遇,热门动画片《南方公园》里甚至有一集讲主角邀请本·拉登用飞机撞向“入侵”南方公园的新泽西人。2、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本就不同,不同地域的人给其他人的印象也不一样。除了因为事实上的落后被歧视,情感上的“爱地方主义”作用也很重要。3、我们这儿的地域歧视两千年前就有了,而当时最受歧视的是宋国——宋国地理上恰恰就在如今地域攻击的最主要对象河南。宋人是商人的后裔,商在历史上虽然曾经迁都过五次,但只有一次都城不在河南境内。商被周所灭,周把商的后人的封到了宋国,就在如今的河南商丘一带。4、古时候有个说法叫“夏尚忠,殷尚鬼,周尚文”。殷商文化是鬼神文化,也流传下来了不少迷信占卜的甲骨文。而从周文化到后来的儒家文化都重礼乐,对鬼神提倡“敬而远之”,搞“祭祀”,但不搞“封建迷信”。笃信鬼神之说是要挨“砖”的,李商隐就曾在他的诗里拍过汉文帝“砖”:“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宋继承了被鄙夷的商的鬼神文化,又不幸继承了前朝商“无道”的恶名,实在是没办法不成为被“恶搞”的对象。像守株待兔、宋人疑邻、宋人掘井、揠苗助长这些成语都是“黑”宋人的。不过,虽然“尔虞我诈”这个成语也跟宋国有关系,当时倒是没有人喜欢说“宋国人骗子多”。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哈佛大学的招生方式已经获得联邦法院认可。2016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得克萨斯大学将种族作为招生因素的规定合法有分析认为,这是为哈佛大学等高校采取的“综合性考察”录取方式“亮绿灯”,“综合性考...
& & &哈佛大学的招生方式已经获得联邦法院认可。2016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得克萨斯大学将种族作为招生因素的规定合法有分析认为,这是为哈佛大学等高校采取的“综合性考察”录取方式“亮绿灯”,“综合性考察”将种族作为录取决定因素之一。哈佛大学此前表示,学校致力于接收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有助于学生成为“多元化社会的领导者”。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民权运动,催生出一系列“平权法案”。“平权法案”规定在大学招生、政府招聘等方面照顾少数族裔,以消除此前因种族歧视造成的社会不平等。2003年,联邦最高法裁定,“平权法案”只有在各族裔录取人数没有规定固定“配额”的情况下才合法,但允许学校将种族作为“整体考量申请者”的一部分。平权法案”名为“平权”,实际上却造成新的“不平等”。一些国外网友也纷纷表达了不满。赵宇空说,亚裔人口在过去20年里增加了一倍以上,然而,这些歧视,尤其是种族配额,直接导致亚裔学生与亚裔学生在一个固定名额内残酷竞争,学习负担过重,有的甚至产生了抑郁症和自杀现象。总结为了在高校招生中寻求“平衡”,平权法被滥用,许多亚裔学生成了替罪羊,他们通往美国名校的道路也越来越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当一个族群自认为自己更文明时,种族歧视的思维也早已在这种优越感中被合理化了。这样的逻辑非常封建、实用主义、唯经济论,但这样的实用主义,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自己。1、你歧视别人,你自己也掉入歧视链如...
当一个族群自认为自己更文明时,种族歧视的思维也早已在这种优越感中被合理化了。这样的逻辑非常封建、实用主义、唯经济论,但这样的实用主义,最终伤害的是我们自己。1、你歧视别人,你自己也掉入歧视链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比这些有色人种的「他者」更优越文明、貌似成功建立起了和「他者」的区隔后,其实我们会发现,「优越」这件事是无止境的,歧视链也是无止境的。「我者」内部同样存有歧视——歧视异族的人,难道在自己人内部,没有被自己人歧视吗?就像你歧视人家郭敬明矮,但郭明说了呀:你不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人。2、最常见的解释国人对「种族歧视」的话语毫无敏感度的说法是说中国没有种族「政治正确」的土壤,但实际上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人脑中普遍没有「人人生而平等」的概念,也从未真正经历过西方那种从启蒙运动开始崇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洗礼。也正因为中国是一个如此不平等、而且以(经济、社会地位)不平等为荣的社会大环境,所以人们意识不到经济至上论的「不平等」现况有什么不正常,也不觉得「个体」的权利需要被尊重——无论他是贫是富、是何种肤色、有何种性向,而在这样单一的价值观之下,「人」的尊严往往变成了大家最不以为意的事。3、于是,即使伤害到「人」,却无知无觉,拿偏见当有趣,根本不觉得「歧视」算是个事。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国内有哪些大学存在种族或地域歧视,而是内心澄明,平等待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地域歧视,古今中外皆有之。地狱歧视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发展不够成熟的标志,虽然西方社会也存在这类现象,但绝不如我们这样花样繁多及严重。你可以善意玩笑,但请不要别有用心,这块土地几千年来连接的整...
地域歧视,古今中外皆有之。地狱歧视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发展不够成熟的标志,虽然西方社会也存在这类现象,但绝不如我们这样花样繁多及严重。你可以善意玩笑,但请不要别有用心,这块土地几千年来连接的整体不该被破坏,而我们的下一代人更不应该是自私,狭隘和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春秋时大家就爱黑河南(郑卫宋祁),一堆的成语嘲笑那里人傻,比如:买椟还珠、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外国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剧里就经常调侃德州人土,而德州人觉得自己最有种。表面上看,地域歧视总是不好的,容易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网络上的评论经常莫名奇妙的就会出现地域间的互相攻击。但不好的东西持久稳定的存在,一定有其理由。按照经济学思维,地域歧视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际成本。通过对方的籍贯,先假定对方有特定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后续的接触过程中再逐步调整。虽然不一定准确,但相比收集所有信息后再做判断,歧视更有效率。人类有歧视,我感觉和自尊有关,人都是有对比性的,一个生活富裕的人,在穷人面前会有天然的优越感!特别是在中国,从买车就可以看出来,买车的第一选择是得有面子,第二才选择实用!关键是富裕地区的穷人比不过当地的富人,转而到落后地区的人哪里找自尊,更可笑的是哪怕落后地区的有钱人在他们眼里也变成了暴发户而加以嘲笑!演变成了从乡镇到城市都是富裕的地区瞧不起落后地区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肯定是有的。大学生源覆盖全国,来自各个省市的小伙伴齐聚在此。然而,由于刻板印象导致的地域歧视却成为了各地区的宝宝们交流的障碍。那么,遭受地域歧视,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体验呢?11、地域歧视并不是“...
肯定是有的。大学生源覆盖全国,来自各个省市的小伙伴齐聚在此。然而,由于刻板印象导致的地域歧视却成为了各地区的宝宝们交流的障碍。那么,遭受地域歧视,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体验呢?11、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特色” ,而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遗产”。在欧洲,德国人被讽没幽默、法国被笑爱投降;在美国,新泽西享受的是超越我国河南的待遇,热门动画片《南方公园》里甚至有一集讲主角邀请本·拉登用飞机撞向“入侵”南方公园的新泽西人。不同地域的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本就不同,不同地域的人给其他人的印象也不一样。除了因为事实上的落后被歧视,情感上的“爱地方主义”作用也很重要。2、从汉朝开始,北人多为文化与礼仪的拥护者,官场上北人居多,大多文献著作等也都是北人所出,皇帝们自然倚重北人。貌似从宋开始,南人开始慢慢崛起,尤其是福建一带,商贾非常多,而且商人们也慢慢的注重名誉,比如买官买爵之类的,然后南方人就开始慢慢的进入官场。自然会被北人排斥,朝中也会分为南北两派。由于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南人北人的矛盾自古就不可避免,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全世界只要是地域跨度较大的国家都有这种问题。几百年的演变,这种问题已经慢慢的不再是问题,而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说来中国也并不严重,随着人员流动变多,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才一点点把地域歧视这个现象给衬托出来的。3、中国人的地域歧视,离不开“嫌贫爱富”和对权力中心的追逐。古代的等级观念所依附的都是身份,财富倒在其次。随着政权控制力的加强和通过权力获取财富能力的加强,今天的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权力和财富的差异上,而国人攀附权贵的惯有思维又使得等级观念带有更浓厚的地域色彩——距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距离也成为了身份的一种标志。所以京城里的卖冰棍的小贩自然可以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几乎每次都是躺着也中枪。但这种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针对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广东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湖...
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几乎每次都是躺着也中枪。但这种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针对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广东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湖北,川东,贵州,湖南等地,也多因打工人口问题而不招其他地区人待见。2.地域歧视其实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笑话、谣言等口述记忆加深地域偏见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从地区差异过渡到地域歧视,则存在一个“刻板印象”的构建过程。所谓“社会刻板印象”,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通常带有负面色彩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参照框架,主观认为这类人所有成员都符合这种看法。社会刻板印象作为对社会团体最简单的认识,虽然有利于对某一群体作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产生偏差,造成“先入为主”的成见。3.中国人的地域歧视,离不开“嫌贫爱富”和对权力中心的追逐。古代的等级观念所依附的都是身份,财富倒在其次。随着政权控制力的加强和通过权力获取财富能力的加强,今天的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权力和财富的差异上,而国人攀附权贵的惯有思维又使得等级观念带有更浓厚的地域色彩——距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距离也成为了身份的一种标志。所以京城里的卖冰棍的小贩自然可以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了。其实我觉得这不是素质的问题,大学生跟风的太多了,有些人平时处起来感觉还不错的人,时不时都会黑上两句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表面上看,地域歧视总是不好的,容易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网络上的评论经常莫名奇妙的就会出现地域间的互相攻击。但不好的东西持久稳定的存在,一定有其理由。按照经济学思维,地域歧视有助于降低人们的...
1、表面上看,地域歧视总是不好的,容易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网络上的评论经常莫名奇妙的就会出现地域间的互相攻击。但不好的东西持久稳定的存在,一定有其理由。按照经济学思维,地域歧视有助于降低人们的交际成本。中国的地域偏见,最没营养的一个,就是“南方人,北方人”了。在中国一些地区,偷渡现象盛行,出国人员滞留不归,导致了国际社会对这些地区,比如福建,有不同程度的签证歧视。2、看到这个,想必“地域歧视”四个字早已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吧?在招聘中这么明目张胆的干,确实也是太二了,不招骂才怪啊,虽然美团随后发布公告,宣布辞退这位HR,但恶劣的影响还是难以挽回。有统计显示,普林斯顿大学亚裔申请者SAT成绩需要分别比白人、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想必“地域歧视”四个字早已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吧?在招聘中这么明目张胆的干,也是真的胆子大。3、在大数据普及之前,人类对每个个人充分了解之前很难对个人进行初步判断,严重影响社会沟通效率。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口音或者外貌等外部特征对人进行归类,再总结每个人群的特征,贴上标签,虽然对于个体这种简单粗暴的作法有失公允,但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的沟通效率,而且事实上,人在充分了解一个人之后,可以对人有更真是的了解。互相了解之后就能消除歧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大学生源覆盖全国,来自各个省市的小伙伴齐聚在此。然而,由于刻板印象导致的地域歧视却成为了各地区的宝宝们交流的障碍。那么,遭受地域歧视,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体验呢?1.浙江人歧视安徽人,广东人歧视三...
大学生源覆盖全国,来自各个省市的小伙伴齐聚在此。然而,由于刻板印象导致的地域歧视却成为了各地区的宝宝们交流的障碍。那么,遭受地域歧视,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体验呢?1.浙江人歧视安徽人,广东人歧视三胡北人,北京、上海人歧视所有外地人,而几乎整个中国都歧视的,恐怕就是河南人。新疆是羊肉串的代名词,东北被称为各种暴力犯罪的地域。最近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各省人心中的中国地图,在娱乐我们的同时,又为地域歧视加上了当代意义。2.山东烟台市富士康科技工业园,两百多名贵州籍员工赤裸上身,手持钢管、棍子、砍刀,喊着“是山东人就打”的口号横扫了两栋宿舍楼。山东籍员工纷纷拿起武器反击,双方数百人大火拼。随后赶来七辆警车,数十名警察、警卫束手无策,现场一片混乱据悉,事件起因是两对情侣在网吧上网,期间两女发生争执,双方的贵州籍和山东籍男友为此大打出手,并砸坏了网吧的电脑。网吧老板偏袒山东人,贵州人被打愤怒了,赶返宿舍集合同乡报复山东人。之后很多地方很多工厂都直接说了不要贵州人。就我看来,大学录取采取“种族分配制度”,跟中国高考的按地区来划定不同的分数线,是一个道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如果还坚持分数统一的所谓“公平”,只会让差异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 地域歧视无处不在,在美国南北地区互相调侃讽刺,在英国爱尔兰人被视为养猪的乡下人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几乎每次都是躺着也中枪。但这种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
1 地域歧视无处不在,在美国南北地区互相调侃讽刺,在英国爱尔兰人被视为养猪的乡下人网络上但凡是个涉及地域歧视的帖子,河南人几乎每次都是躺着也中枪。但这种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区别对待”,并非只针对河南人。长期以来,北京人、上海人、东北人、广东人都被扣上了各种偏见的帽子。湖北,川东,贵州,湖南等地,也多因打工人口问题而不招其他地区人待见。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外国人也有很强的地域情结。美国的南北、各个州之间互相调侃讽刺,比如有的州被称为牛仔、乡巴佬,甚至语言、族裔都不一样。英国更是如此,苏格兰人就和威尔士人合不来,但他们都觉得爱尔兰人是吝啬鬼,养猪的乡下人。法国巴黎甚至把非巴黎人称为外省人。&2&在中国一些地区,偷渡现象盛行,出国人员滞留不归,导致了国际社会对这些地区,比如福建,有不同程度的签证歧视。河南,湖南湖北等外出务工大省,也因此而不得不直面本地人因利益冲突而自发产生的“排外心理”。19世纪中叶的马铃薯灾荒让爱尔兰人大批取道北美求生,地位低下招人嫌弃,美国的爱尔兰人社区也饱受歧视。随着爱尔兰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如今这种歧视已被慢慢淡化。3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歧视本不算是个问题,文艺作品和公共空间里充满了各种地域奚落,甚至不乏对残疾人、病人等弱势群体的嘲笑,但当歧视转移到自身时,又变得特别敏感。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民意调查显示,,有高达30. 6%的人认为身边存在着地域歧视,且很多人还存在着歧视的行知矛盾。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大学生源覆盖全国,来自各个省市的小伙伴齐聚在此。然而,由于刻板印象导致的地域歧视却成为了各地区的宝宝们交流的障碍。那么,遭受地域歧视,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体验呢?1.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特色,比如在...
大学生源覆盖全国,来自各个省市的小伙伴齐聚在此。然而,由于刻板印象导致的地域歧视却成为了各地区的宝宝们交流的障碍。那么,遭受地域歧视,到底是多么可怕的体验呢?1.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特色,比如在韩国首尔人瞧不起庆尚道的人,在澳洲东部瞧不起西部地区。歧视之所以产生无非是因为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出一格。听过一个笑话,上海和北京相互瞧不起,上海人觉得北京不够国际化,乡巴佬。北京人瞧不起上海人没权,以至于在上海的外国人瞧不起在北京的外国人,在北京的外国人瞧不起在上海的外国人。2.种族/地域歧视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进化出来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对个人进行初步判断的方法,提高了人类交流的效率,从节约社会资源上来说,正面效应远远大于道德负面效应。3.在大数据普及之前,人类对每个个人充分了解之前很难对个人进行初步判断,严重影响社会沟通效率。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口音或者外貌等外部特征对人进行归类,再总结每个人群的特征,贴上标签,虽然对于个体这种简单粗暴的作法有失公允,但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的沟通效率,而且事实上,人在充分了解一个人之后,再也不会用种族标签定义一个人了。这就是为什么白人歧视黑人的同时跪舔詹姆斯了。因为事实上黑人中人渣率比白人高,詹姆斯又是个严于律己的暖男。地域歧视,可怕的不是地域间的差异,而是无依据的误会。一方水土一方人,尊重为上。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司法部门要求哈佛大学在12月1日前提供证据,否则就提起诉讼。司法部发言人表示,此次调查源于2014年的一桩诉讼。当时,一个叫做“公平录取学生”(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非营利组织代表64个亚...
1.司法部门要求哈佛大学在12月1日前提供证据,否则就提起诉讼。司法部发言人表示,此次调查源于2014年的一桩诉讼。当时,一个叫做“公平录取学生”(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的非营利组织代表64个亚裔美国人协会,指控哈佛大学在录取中故意歧视亚裔美国人,限制录取亚裔学生的数量,导致亚裔学生要用更高的分数才能上哈佛。2.有统计显示,普林斯顿大学亚裔申请者SAT成绩需要分别比白人、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想必“地域歧视”四个字早已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吧?在招聘中这么明目张胆的干,确实也是太二了,不招骂才怪啊,虽然美团随后发布公告,宣布辞退这位HR,但恶劣的影响还是难以挽回。3.不过,话又说回来,招聘启事的文字可以改,地域歧视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地域歧视这种事地域歧视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避免的,世界各地都一样,不过有时候看真。4.每当大学毕业季的前夕,都是各家企业的招聘旺季,按理说为了能够招到更好的员工,各家公司或组织都试图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和对权力中心的追逐。古代的等级观念所依附的都是身份,财富倒在其次。随着政权控制力的加强和通过权力获取财富能力的加强,今天的等级观念主要体现在权力和财富的差异上,而国人攀附权贵的惯有思维又使得等级观念带有更浓厚的地域色彩——距权力中心和财富中心的地理距离。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地域歧视这种事地域歧视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避免的,世界各地都一样,不过有时候看真得看情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 城里人真会玩,乡下人话真多,地域歧视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避免的,世界各地都一样,不过有时候看真得看情况。每当大学毕业季的前夕,都是各家企业的招聘旺季,按理说为了能够招到更好的员工,各家公...
1. &城里人真会玩,乡下人话真多,地域歧视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避免的,世界各地都一样,不过有时候看真得看情况。每当大学毕业季的前夕,都是各家企业的招聘旺季,按理说为了能够招到更好的员工,各家公司或组织都试图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不过几天前的美团却以另一种形式引来了纷纷的指责,成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5月17日,美团的一位HR发布了招聘标准,前面的倒也平常。2. &看到这个,想必“地域歧视”四个字早已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了吧?在招聘中这么明目张胆的干,确实也是太二了,不招骂才怪啊,虽然美团随后发布公告,宣布辞退这位HR,但恶劣的影响还是难以挽回。不过,话又说回来,招聘启事的文字可以改,地域歧视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在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碰到过地域歧视这种事,至少也是听到过。讲真,肯定没有人会愿意因为家乡而被歧视!3. &浙江人歧视安徽人,广东人歧视三胡北人,北京、上海人歧视所有外地人,而几乎整个中国都歧视的,恐怕就是河南人。新疆是羊肉串的代名词,东北被称为各种暴力犯罪的地域。最近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各省人心中的中国地图,在娱乐我们的同时,又为地域歧视加上了当代意义。以上就是有关国内的地域歧视的一些看法。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1.域歧视与种族歧视不同,地域歧视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区别对待”,属于逆向种族主义。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
1.域歧视与种族歧视不同,地域歧视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区别对待”,属于逆向种族主义。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地域歧视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种体现。地域歧视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不管我们属于世界上哪个国家,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民族比所有其他民族都优越。我们把自己的价值标准加以调整,以便证明自己民族的长处乃是真正重要的长处,而其缺点相对来说则微不足道。2.中国的地域偏见,最没营养的一个,就是「南方人,北方人」了但很搞笑的是,这个偏见背后,却是几百年的大数据清朝的112位文状元,有49位江苏人,20位浙江人,49位江苏人里面,有43位来自苏南的吴语区,如果把徽州话看作是浊音清化的吴语,徽州府一个府就有5个状元所以来自大吴语区的文状元,一共有68个,占全国比例超过60%更进一步的,古常州、苏州、嘉兴、湖州、杭州、绍兴 水乡六府就出了61人,吴语太湖片,超过全国一半,十分惊人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提到江南就是才子佳人,因为这就是历史事实3. 由于地域文化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南人北人的矛盾自古就不可避免,其实不只是在中国,全世界只要是地域跨度较大的国家都有这种问题。几百年的演变,这种问题已经慢慢的不再是问题,而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说来中国也并不严重,随着人员流动变多,各种社会问题的涌现才一点点把地域歧视这个现象给衬托出来的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族裔歧视、地域歧视在国内大学有吗?
,才能进行回答
一个问题只能回答一次,请&nbsp点击此处&nbsp查看你的答案
19人关注了此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不歧视中国人是美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