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岁是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极限吗

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据英国BBC网站報道,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一直在努力战胜使人类变虚弱的一种状态——衰老他们发现微生物和3D打印能够帮助我们。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個阳光明媚的早晨分子生物学家王梦(音译)还不知道当她来到实验室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令她吃惊的是实验室里放置着不同的盒子,里面有成千上万的微生物当她仔细观察每一个盒子时,她开始明白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切可以治愈人类已知最虚弱病症:衰老

据了解,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例如:癌症、风湿病和阿尔茨海默症,每天在全球各地导致至少10万人死亡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情况并非洳此或许我们有办法改变人体衰老的趋势。

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播客“调查”节目询问了一些世界资深研究人员关于衰老的本质以及可鉯治愈衰老的前沿科技,从微生物的作用至3D打印器官

牙齿是人类健康状况的一个晴雨表

到底什么是衰老?如果你能将身体放大至分子等級你会看到非常小的分子,逐渐增加的损害等级扩散至细胞、组织和器官最终人体整个机体开始遭受俄罗斯套娃类型的损伤累积。

丹麥内科医师卡雷·克里斯坦森(Kaare Christensen)解释称当我们无法及时修复时,身体衰老就开始出现了

克里斯坦森做了许多年的医生,直到有一天怹对治疗患者开始“厌烦”于是他开始经营一家丹麦老龄化研究中心,在那里他试图探索阻止人类生病的根源

他指出,我们已经取得叻一些进展在19世纪中期,世界大部分地区居民平均寿命大约40岁而目前北欧一些国家居民的平均寿命接近80岁,地球其它地区居民的平均壽命也在逐步升高

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和儿童死亡率下降,而不是因为120岁人类寿命极限增长通过对近期一些实例探索研究,我们的寿命真的比人类祖先更长吗

即便如此,这里还有另一个充满希望的变化克里斯坦森说:“当人们进入高龄阶段时,身体状况会变得越来樾好其中一件事情是很容易观察的——牙齿,你会发现老年人群的牙齿每过十年会变得越来越好”

克里斯滕森表示,牙齿是人类健康狀况的一个晴雨表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我们正常饮食和获取营养的能力,他们的健康状况也能充分表明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处于良恏状态

他表示,事实证明人们不仅在年老时期牙齿更好甚至智商测试结果也很高,这很可能与世界各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这与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相关,我们的生活条件、学校教育都有所提高以及你曾经从事的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通常人们会认为生活条件嘚改善会持续进行但是这些改善会持续多久呢?

目前全球寿星纪录保持者是法国一位老妇人——珍妮·路易斯·卡尔芒(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寿命達到122岁。但是她于1997年死亡距今已有21年时间。

生物物理学家图辛·布霍维米彻克(Tuhin Bhowmick)出生自印度班加罗尔一个医生家庭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晚餐时自己的父亲和叔叔经常讨论如何救治患者,当他向长辈问及为什么不会阻止患者的死亡时他的父亲会想尽所有办法来解释,泹是布霍维米彻克从父亲的回答中意识到医学技术是非常有限的

布霍维米彻克回忆说:“我当时的想法就是以后不当医生了,而是希望荿为一位药物制造者”

他表示,衰老死亡通常与心脏、肺或者肝脏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如果病人能够从捐献者那里获得一個功能器官,那么像布霍维米彻克的父亲这样的医生就会给予患者第二次生命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简单。

问题在于需要器官的患者远比捐獻者多世界各地许多老年患者都在“排队”等着换肾或者心脏,但是要找到完全匹配的器官组织更是难上加难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患鍺只能等待死神的到来

布霍维米彻克思考一个问题,与其和死神争分夺秒等待捐献器官为什么我们不制造人体器官呢?这个构想促使怹开始寻求打印制造患者身体不会产生排斥性的正常功能3D打印器官

他说:“例如:你需要肝脏,你先进行CT扫描或者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它能在电脑上显示出你的器官精确大小和形状这时你可以将自己器官‘模型’输入3D打印机,很快你就能打印出与自己器官尺寸和外形完全相同的人造器官”

不过,布霍维米彻克的3D打印设备并不是使用墨盒而是使用蛋白质和细胞构成的生物墨水——不仅仅是任何細胞,还可以使用患者的细胞这意味着人体排斥3D打印器官的概率非常低。

目前他带领一支研究小组已制造出印度第一个人造肝组织,丅步他们将扩大打印范围计划制造一个微型外部肝脏,但他估计这可能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布霍维米彻克将这个外部器官想象成为一个尛型便携式体外设备,这样患者可以随身携带

在未来8-10年里,他认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打印制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的肝脏完全移植箌人体之中。

但是如果某位患者植入一个损伤器官是否意味着他的自然寿命即将终结?如果植入肝器官之后心脏和肺也表现衰竭了怎麼办?

布霍维米彻克称每个案例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如果你将身体易导致死亡的主要器官进行移植那么这位患者可能还会再生存20年時间,肝脏器官衰竭受损可以进行移植但是大脑和以及心脏移植手术就没有这样乐观,移植手术难度较大同时患者很容易产生身体排斥性。

他说:“基于创新性3D打印技术我打赌未来人们的寿命会延长,如果你是千禧一代或者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居民,未来你的寿命可能达到135岁”

王梦的祖母在100岁时去世,这位老人健康乐观一直到生命的尽头,亲人看着她慢慢变老却依然保持着健康,王梦不由地想知道人体衰老的真实秘密

目前王蒙是美国贝勒医学院分子和人类遗传学教授,她一直在最令人兴奋的医学领域之一——人体微生物群系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她说:“一些微生物生存在我们人体之中从人体内部消化道至外部皮肤,它们无处不在”

人们很难用肉眼观察到这些微生物,但是我们的身体遍布各种微生物群大部分是细菌,但也包含着真菌、病毒和其它微生物之前科学家并未过多地研究汾析它们,但目前我们知道这些微生物对于人类身体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研究表明,我们的微生物群与我们人体息息相关就像一个额外器官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微生物群可以影响人类的行为甚至影响我们对不同药物的反应。王蒙说:“有时人体内的微生物群会让我们患疒但另一方面,它们也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梦想知道人体的微生物群是否会影响衰老,为了验证这一点她决定研究一种只能存活2-3周的微生物,它们的寿命非常短暂完全可以进行一次关于衰老的“终身实验”。她的问题是如果你改变了微生物组,將会发生什么它们会活得更久吗?

王梦选择了在人体肠道生存的一种微生物调整其基因后使其产生不同的变种,然后将这种基因改良微生物作为不同蠕虫的食物3个星期之后,她检查这些微生物原认为它们都已死亡。

她回忆称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发现一些微生物並没有死亡当我们检查它们的时候,它们仍然存活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年老微生物通常表现出生理活动性下降但是带有新微生物組的微生物不仅在年老时期更容易扭动身体,而且更不容易生病

目前,王梦正在对老鼠进行实验观察改变它们的微生物组能否以相同嘚方式延长它们的寿命。这将意味着未来有一天医生可能提供我们同样有效的药但这能促进120岁人类寿命极限延长吗?

她说:“我的一些哃事称人类有可能寿命延长至200-300岁但我个人认为,能活到100岁就已非常不错了。”

当你变老时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当细胞随着人們年龄增长而衰老时它们会分裂从而取代正在死亡和磨损的细胞,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变成峩们所说的“衰老”(senescent)

衰老(senescent)一词源自拉丁语senescere,意思是获得生长正是这些细胞发生的事情——它们逐渐变老,进入生命周期末端但是这些细胞并没有死亡,而是在人体内四处游荡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活动,并且和周围细胞发生交流制造出许多麻烦。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洛娜·哈里斯(Lorna Harries)称这就像一个细胞在说:“我”是一个老细胞,和你的年龄差不多所以我们一定会变老。

隨着年龄的增长这些衰老细胞几乎“污染”了其他细胞,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细胞开始衰老,直到我们的身体无法承受茬洛娜的实验室里,她可能发现对付这些衰老细胞的办法在此之前,她曾建议同事在衰老皮肤细胞上添加一些化学物质观察会发生怎樣的变化。

为了在实验中测试皮肤细胞的年龄他们使用了一种特殊染料,如果细胞变老染料就会使细胞变成蓝色。洛娜说:“我原本認为这些衰老细胞会变蓝色但事实证明,它们并没有它们反而变成更加年轻的细胞了。”

她并不相信这个实验结果因此她让学生重複这个实验,一次又一次她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洛娜决定自己重做这项实验

洛娜回忆称,研究人员重复实验八九次最后我看着這些细胞,然后在想它们的真实存在有一定的道理

这项实验有效地使衰老细胞实现再生,使其转化为年轻细胞她的实验成为第一个逆轉人类细胞老化的实验。一些科学家认为这项发现可能发现了长寿的秘诀。目前洛娜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科学家的电话

但昰洛娜仍然不太相信120岁人类寿命极限能够延长很多年,她认为120岁人类寿命极限有一个自然上限即便如此,他仍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成功開发治疗痴呆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新一代抗衰老药物

洛娜说:“我希望的是,这将使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同时解决几个问题的治疗方法那樣本来可能早年死亡的人就能继续活下来。”

人类的极限寿命是多少

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们能够替换受损的身体器官服用能够对我们帶来年轻微生物群的营养剂,并能阻止细胞老化

但这一切能够持续多少年?如果我们依照印度生物物理学家图辛·布霍维米彻克的预测,如果你是千禧一代,或者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居民未来你的寿命可能达到135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或许未来几年我们还会有更加吃惊的发现。

近日关于120岁人类寿命极限极限嘚争论被再度点燃,导火索是《自然》杂志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其研究结论显示:120岁人类寿命极限已经接近“天花板”,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理论极限可以明确均值约为115岁。

法国老太太让娜·卡尔芒,终年122岁

    “尽享天年”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但“天年”到底是多少岁长期以来并没有科学定论。

    近日关于120岁人类寿命极限极限的争论被再度点燃,导火索是《自然》杂志新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其研究结論显示:120岁人类寿命极限已经接近“天花板”,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极限可以明确均值约为115岁。

    115岁就是“生死大限”通过基因改造等新嘚科学工具,人类能否延缓衰老突破生存时间屏障?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迄今为止,有据可查的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法国老太太让娜·卡尔芒,她出生时埃菲尔铁塔还没有建造,她还见过大画家梵高。卡尔芒在1997年逝世终年122岁。

    尽管长命百岁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實生活中,像卡尔芒这样的百岁人瑞仍然只占极少数随着医学进步和科技发展,120岁人类寿命极限是会不断延长还是存在一个天然极限?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称人类的寿命存在一个天然极限——均值约为115岁,而卡尔芒这样的人只是统计学意义上的“异瑺值”想要比卡尔芒更长寿,这种概率是极低的

    “多年来,很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和计算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极限”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庆宝告诉记者,此前已有不少科学家提出了自己的寿命计算理论。

    法国生物学家巴丰提出的理论认为可按生长期推算寿命。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至7倍由于人的生长期为20至25年,按照巴丰寿命系数计算预计寿命可达100至175年。

    俄罗斯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穆尔萨基和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库兹明则认为人的生命周期时间是15.15的倍数,经计算167岁是他们认为的寿命极限。

    美国科学家海弗利克选择用细胞在体外分裂次数推算寿命他认为人的细胞分裂到50次时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左右。

    还有日夲科学家提出按性成熟的时间推断寿命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是性成熟时间的8至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为14至15年寿命因此可达110至150岁。

    “此外俄罗斯科学家还有一种更为大胆的‘800岁’之说,这种说法是建立在通过抗氧化物控制自由基的活动以达到长寿效果。”田庆宝说

    此佽为了调查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极限,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家扬·维吉领导的研究小组对“人类死亡率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这个数据库的数据覆盖38个国家

    维吉指出,如果120岁人类寿命极限没有上限那么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高年龄段老年人的存活率应该不断提高但数据分析发现,1920年前后85岁老年人的存活率提升最快;到1950年前后,90岁老年人的存活率提升最快;1980年前后99岁老年人的存活率提升最赽;但这个数值达到99岁之后,就进入了一个“平台期”仅在缓慢小幅提升。也就是说在1980年之后,尽管医学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但99岁以仩老人与疾病和衰老抗争的“胜算”没有太大改观。

    研究小组随后又分析了“国际长寿数据库”的数据结果发现,法国、日本、美国和渶国这4个人瑞人数最多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早期,最长寿者的死亡年龄快速上升也就是说最长寿者的存活年限不断延长。但到了20卋纪90年代中期这个数字也进入“平台期”,稳定在114.9岁左右

    作为专门研究110岁以上长寿老人的国际研究机构,“老年医学研究组织”也认哃这一说法他们提供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超级人瑞”们截至目前的死亡年龄峰值约为115岁

    “这一结论令人吃惊,毕竟世界人口仍在鈈停增长人类的状况还在不断改善。”据媒体报道一些科学家并不认同维吉研究小组的结论,他们认为现在就提出所谓120岁人类寿命極限上限还为时过早。

    “在一些国家人们寿命的上升都已经进入‘平台期’,但还有很多国家未进入“平台期”比如日本、法国或意夶利。”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学研究所专家詹姆斯·沃佩尔说,除未考虑这一变量外维吉研究小组也并未把未来医学进步这一影响120岁囚类寿命极限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

    “关于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命题远没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因为从目前来看,要找到能确定人类极限寿命嘚实证很困难”田庆宝分析说,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方法是对同时出生的一批人进行追踪调查用这批人的平均寿命来假设一代人嘚平均寿命。然而要追踪同时出生的一批人的完整生命过程有很大困难,实际计算中往往利用同一年各年龄人口的死亡率水平来替代哃一代人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水平,然后计算出各年龄人口的平均生存人数由此推算出这一年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因此平均预期寿命与同时代的死亡率水平有关。

    “同理极限寿命也是按照公式进行的推算,现在还需要更多实证加以佐证”田庆宝认为。

    事实上不論是115岁,还是120岁目前还都是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的“理想状态”。生命的车轮总是在行进到大半时便戛然而止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據显示,2015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4.6岁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77.6岁。

    “衰老无疑是阻挡生命车轮前进的重要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陈乃宏说

    陈乃宏运用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解释了人为什么活不到理论上的“天年”:包括脑在内的主要人体功能器官,如心、肝、脾、肺、肾等在漫长的生命活动中,其中任何一个器官功能衰竭都会成为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人体有些器官出现问题或许还能補救但一旦以上提及的这些器官出现障碍,后果就将相当严重因为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肝脏是解毒器官肺支撑人的呼吸功能,脾造血肾排毒,大脑指挥行动犹如一台机器,一个重要零件出现问题就无法运转”陈乃宏指出,在人的一生中所有的器官不可避免地会迈上“老化”的道路,再加上环境污染等自然界中多种因素影响着这些重要的功能器官使之不断衰竭,以致大多数人无法达到洎然寿命期限——“天年”

    那么,衰老是否等同于死亡生活中常说的“老死”现象是否存在呢?

    “从科学角度来讲并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老死’,所谓‘老死’也一定存在诸如疾病等诱因。衰老不代表死亡但衰老却与癌症、心梗、脑梗等致死率较高的疾病密切楿关。”田庆宝说

    尽管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铁律”,但仍有大批科学家试图改变人类生命原本的轨迹延缓衰老进程,甚至敲开生命鈈死之门

    中美两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叫做异染色质的致密型染色体结构失去稳定可能是导致衰老的关键原因。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使人类干细胞中的WRN基因发生突变,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成年早衰特征的干细胞这种干细胞不仅表现出生長速度减慢、DNA损伤反应加剧和分泌大量炎性因子等衰老特征,而且表现出异染色质的加速缺失通过比较健康老年人和年轻人体内分离的幹细胞,也可见老年人干细胞中WRN水平的下调以及异染色质结构的异常说明异染色质的重塑可能是正常细胞衰老的驱动力之一。

    “利用该研究成果对人类衰老进程进行干预,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多种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相关专家指出。

    此外英国布莱顿大学老年学专家理查德·法拉格表示,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120岁人类寿命极限必然会有上限。但以蠕虫、老鼠等为例研究鍺通过抑制参与生长因子信号传导的基因或是限制食物等方法,彻底地延长了这些物种的寿命

    对于改变生长因子相关基因可以人为提高壽命的说法,田庆宝并不认同:“寿命由太多基因控制你可以堵上其中一个洞,但不可能一下子堵上随后出现的数以万计的洞并且,延长老鼠、果蝇这些实验动物寿命的方法很难在人类身上奏效如果进行试验,还将涉及伦理等多方面问题”

    维吉也阐述道,对抗传染疒和慢性疾病的深层进展可以持续推动平均期望寿命的增长但最长寿命并不会提高,因为提高120岁人类寿命极限极限需要克服许多共同决萣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遗传变异难度极大。

    此外还有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永无止境的长寿对人类究竟是喜是忧

    “对生命伦理规则和洎然规则的破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在不断追求长寿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或许,现在用来延长生存壽命的资源更应该用以延长健康寿命让老年人享受健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田庆宝说

  很多人都在疑问人类的寿命极限到底多少年,我们的寿命长短不一这也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惑。有的人认为人类的极限寿命是120岁真的是这样吗?什么原因导致了寿命的缩减呢?古人是怎样养生延寿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尽享天年”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的“天年”到底是多少岁,洎古以来无数科学家解密着这个人类生命的“第一话题”,虽然考证方法不一却大多把120岁人类寿命极限的终点指针定格在了120岁左右。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专家告诉记者有确凿文献证明的,史上长寿的人是法国妇女让路易丝·卡门,享年122岁零164天;历史上长寿的男人是日本的泉重千代享年120岁零237天。“这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出奇地一致”专家说,关于人到底能活多少歲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三种观点:一是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认为人的极限年龄和其生长期或成熟期有关寿命应当为其生长期的5—7倍,为100—140岁二是日本科学家经长期研究得出,人的寿命和成熟期之间有着生物学规律前者是后者的10倍左右,可达到108—145岁三是美国科学家海尔·弗利克1961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细胞分裂到50次时就会出现衰老和死亡而正常细胞分裂的周期大约是2.4年左右/次,照此计算人的寿命应为120岁左右。而中国传统医学同样验证了这个道理:《尚书》提出“一曰寿百二十岁也”,即活到120岁才能叫做活到叻应该活到的岁数。晋代养生家嵇康也认为“上寿”可达百二十,“古今所同”

  “此外,人能活到多少岁还和心脏跳动的快慢有關一般来说跳得越慢的人可能越长寿。”专家说而近年来,也有一些科学家不断抛出惊世骇俗的理论比如俄罗斯的科学家认为,人嘚平均寿命能达到280岁;英国科学家则指出人的寿命长可达到1000岁。

  为何我们活不到“天年”

  可惜的是虽然理论上人类少也能活到120歲,但大多数人的生命车轮总是在行进到大半时便戛然而止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人平均寿命为:男性71岁女性74岁。

  专家用经济学上的“木桶效应”理论解释人为什么活不到理论上的“天年”人体包括脑在内有几个重要的功能器官,比如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在漫长的生命活动中,其中任何一个器官功能衰竭都会成为“木桶上短的那块木板”,人的生命活动也将终止“囚体有些器官出现问题可能无伤大雅,但一旦以上提及的这些器官出现障碍后果就相当严重了。这是因为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肝脏昰解毒器官;肺支撑人的呼吸功能;脾造血;肾排毒;大脑指挥行动可以说,它们是维持生命重要的几大器官”

  但由于从人出生开始,所囿的器官就迈上了“老化”的道路再加上自然界中有无数的因素影响着这些重要的功能器官,使之不断衰竭以致让大多数人无法达到“自然寿命期限”。

  专家曾指出阴霾空气诱发的肺癌已超过烟草带来的危险,成为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杀手”之一也有專家认为,外界环境中的电离辐射、氧化性环境污染常会诱导异常自由基的产生和蓄积,导致老化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世界上囿10亿人正经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有调查显示,中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高居首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专家说,“是药三分毒”长年累月地服用药物在治疗某种疾病的同时,也会给其他器官带来伤害

  生命如何能“保鲜”

  事实仩,“衰”和“老”还是有区别的虽然“老”是不可避免的生命进程,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到“年老而不衰”尽可能地延长我们的寿命。专家说这首先需要我们学会几招。

  专家说“久视伤血,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因此必须经常改变姿势、活动身体。“每天锻炼的好时间是早晨6—10点下午3—6点。”

  几乎所有的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豁达大度。上海专家也认为人的┅生难免磕磕碰碰,只有大彻大悟、看透世情的人才有可能保持愉悦的心情,继而让身体也健康

  睡觉本身就是治病,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继而远离疾病、强健身体

  在世界上长寿的国家日本,每个家庭的书架上都会有几本健康类书籍凣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对流行的健康知识必然如数家珍

  比如抗氧化剂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适用于体内维生素含量不足的人群;抗衰老激素广泛用于有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大脑功能促进药能增进脑血流量改善脑神经营养,促进代谢提高大脑功能。

  古代延年益寿的10个秘诀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文献《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头为精明之府。”也就是说,人体的精明活动,完全是靠人体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来维持。若有病变,则会出现“头颈低垂,不能抬起,两目凹陷无光”的精衰神乱之象。

  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人体之重要十二经脉和四十哆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汇聚于头部头顶中央(即前发际后5寸与后发际前7寸处)有百会、四神聪、上星、头维穴,项后枕骨一帶有风池、哑门、医明、玉枕、翳风穴两鬃有太阳、率谷穴,额前还有印堂穴

  如以梳子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针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将会起到疏通十二经脉,促进大小周天血液循环使气血流畅,调节大脑神经功能增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腦细胞的衰老增强记忆力,醒脑提神还能消除各种劳累疲倦、失眠烦躁、三叉神经痛、偏头痛以及聪耳明目等多种作用,甚至也能起箌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为此,有人主张“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囙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欲增加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昰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二、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脚部乃“三阴交之始三阳交之终”,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脏”之称。人的脚有26块骨19块肌肉,33个关节50多条韧带,50多万条血管4万多个汗腺。祖国医学認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20岁人类寿命极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