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雾霾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北京有雾霾只有冬季有雾霾

老梁:北京雾霾这么严重,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没有雾霾?|雾霾|犀利|老梁观世界_新浪网
老梁:北京雾霾这么严重,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没有雾霾?
老梁:北京雾霾这么严重,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没有雾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特别关注-北京]大家谈治霾:北京的雾霾从哪来
24小时排行榜
编辑:刘一 北京为什么雾霾如此严重,到底谁是罪魁祸首? 一提到北京,不得不让人想到交通拥堵以及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空气污染的一种,而北京雾霾已然成为民生问题,雾霾隔三差五的“骚扰”北京,让北京市民叫苦不迭。如此恶化的环境问题,大家自然是很想知道污染的源头在哪里,但至今对于这些仍然没有很确切的定论。相关推荐:346人已关注
山东建筑大学
天下至尊,宝刀屠龙,号令群猪,莫有不从。雾霾只是北京面临的诸多环境灾难的一部分;北京的地理和资源环境本身就不适合作为超大型城市的选址。首先就是水资源缺乏,黄河水都不够北京人喝的,还得把几千公里外的长江水千里迢迢的弄来。还有就是在蒙古高原的风口上,年年刮大风沙尘暴不说,周围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低造成的扬尘和工业化污染(以煤灰为主),城市化污染(以汽车尾气为主)完美地结合起来,造就了全世界仅有的景色:京城看霾。然后就是垃圾处理问题,现在北京六环内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垃圾围城带。从环境因素考虑,中国城市里,上海,杭州,西安,洛阳,甚至广州都比北京更适合当首都(当然这是在不考虑政治因素的情况下。(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北京这片地最多也就适合一个不超过千万级别的大中城市,人再多就一定会出问题。但北京现在加上各类暂住人口,北京人口3000万左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无悬念超过5000万。在这个大环境下,北京的环境只能进一步恶化,而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下面的问答也讨论了相关的有关雾霾的关系,可以参考一下~雾霾只是北京面临的诸多环境灾难的一部分;北京的地理和资源环境本身就不适合作为超大型城市的选址。首先就是水资源缺乏,黄河水都不够北京人喝的,还得把几千公里外的长江水千里迢迢的弄来。还有就是在蒙古高原的风口上,年年刮大风沙尘暴不说,周围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低造成的扬尘和工业化污染(以煤灰为主),城市化污染(以汽车尾气为主)完美地结合起来,造就了全世界仅有的景色:京城看霾。然后就是垃圾处理问题,现在北京六环内外已经形成了一个垃圾围城带。从环境因素考虑,中国城市里,上海,杭州,西安,洛阳,甚至广州都比北京更适合当首都(当然这是在不考虑政治因素的情况下。(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上,北京这片地最多也就适合一个不超过千万级别的大中城市,人再多就一定会出问题。但北京现在加上各类暂住人口,北京人口3000万左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无悬念超过5000万。在这个大环境下,北京的环境只能进一步恶化,而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下面的问答也讨论了相关的有关雾霾的关系,可以参考一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造成雾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周围工厂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就像APEC会议那时一样,京津翼地区的工厂一经停产,马上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较少污染的质量。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夏季的田径锦标赛。虽然我在北京待的时间不长,但很少见过空气如此之好的天气。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这些个时间,包括阅兵在内,都是在秋季和夏季举行的。其恰好避开了冬春两季的雾霾高峰期。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就有集中供暖,空气干旱等原因。我觉得这些原因是短时间内无法避免的。除此之外,大量的私家车的产生的尾气排放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适当的限号,提倡环保车的使用都是有效的措施。而这与外来人口等因素没有任何关系。综上的3个因素,我觉得都是雾霾始终阴魂不散的原因,而后两种我觉得更主要。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造成雾霾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周围工厂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就像APEC会议那时一样,京津翼地区的工厂一经停产,马上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较少污染的质量。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夏季的田径锦标赛。虽然我在北京待的时间不长,但很少见过空气如此之好的天气。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就是这些个时间,包括阅兵在内,都是在秋季和夏季举行的。其恰好避开了冬春两季的雾霾高峰期。我觉得其中的原因就有集中供暖,空气干旱等原因。我觉得这些原因是短时间内无法避免的。除此之外,大量的私家车的产生的尾气排放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适当的限号,提倡环保车的使用都是有效的措施。而这与外来人口等因素没有任何关系。综上的3个因素,我觉得都是雾霾始终阴魂不散的原因,而后两种我觉得更主要。我觉得污染的源头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上。当然,在北方的冬天的雾霾相对要比其他季节的严重,集中供暖可能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这些推论主要可以通过一些关键的会议来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以APEC为例,当时我们能了解到的主要策略就是北京及河北省周边的工程全部关闭,汽车单双号限行。与此同时出现的APEC蓝也确实从一定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由于政策原因,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不能达到完全去除的程度。想要干净空气还是得靠大风吹~我觉得污染的源头主要集中在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上。当然,在北方的冬天的雾霾相对要比其他季节的严重,集中供暖可能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这些推论主要可以通过一些关键的会议来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以APEC为例,当时我们能了解到的主要策略就是北京及河北省周边的工程全部关闭,汽车单双号限行。与此同时出现的APEC蓝也确实从一定的角度证明了这一点。目前由于政策原因,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不能达到完全去除的程度。想要干净空气还是得靠大风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Brisk.我说一个词,“APEC 蓝“。懂了吧。我说一个词,“APEC 蓝“。懂了吧。雾霾最根本还是要归咎于北京本地的污染排放。从PM2.5的组成来看,硝酸盐占比最大。它才是雾霾污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硝酸盐主要来自于气态氮氧化物的二次转化。北京的非采暖季气态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的排放。污染过程中硝酸盐占比居高不下,静稳条件下机动车污染贡献较大,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机动车排放受柴油大货车影响大。从氮氧化物以及黑炭的监测结果看,夜间浓度往往是白天的2至4倍,进京柴油大货车对空气质量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从排放总量来看,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颗粒物可占北京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以上和90%以上。而且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82.3万辆,机动车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年排放量分别为6.5万吨和3.8万吨。加强重型柴油车监管、加强新车监管、改善车用燃油品质实施第六阶段油品、加速老旧机动车淘汰、强化油气油品监管、减少因机动车排放产生污染才能有效的治理北京的雾霾。雾霾最根本还是要归咎于北京本地的污染排放。从PM2.5的组成来看,硝酸盐占比最大。它才是雾霾污染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硝酸盐主要来自于气态氮氧化物的二次转化。北京的非采暖季气态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的排放。污染过程中硝酸盐占比居高不下,静稳条件下机动车污染贡献较大,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机动车排放受柴油大货车影响大。从氮氧化物以及黑炭的监测结果看,夜间浓度往往是白天的2至4倍,进京柴油大货车对空气质量起到重要影响作用;从排放总量来看,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一次颗粒物可占北京全市机动车排放总量的50%以上和90%以上。而且截至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82.3万辆,机动车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年排放量分别为6.5万吨和3.8万吨。加强重型柴油车监管、加强新车监管、改善车用燃油品质实施第六阶段油品、加速老旧机动车淘汰、强化油气油品监管、减少因机动车排放产生污染才能有效的治理北京的雾霾。
中央民族大学
The best or nothing. Hi, everyone, I am nothing~大家都只关心北京的雾霾,遗忘了雾霾更加严重的华北地区。大家都只关心北京的雾霾,遗忘了雾霾更加严重的华北地区。
太原理工大学
一只熊。中国环境报曾就北京雾霾问题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做过一次专访,对雾霾的成因和治理都做了非常深入的解释,可以去看看学习一下。详情见以下链接:中国环境报曾就北京雾霾问题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孝炎做过一次专访,对雾霾的成因和治理都做了非常深入的解释,可以去看看学习一下。详情见以下链接:中国不只有一个北京雾霾严重,雾霾严重的城市,多了去了,只不过大家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北京了。雾霾的成因不外乎以下以下: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扬尘和燃煤,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占40%、燃煤占33%、扬尘占8%。雾霾的成因可分为两种因素,一种是自然因素,另一种是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  杭州地形比较特殊,是三面环山的,这就导致大气不易流通,所以污染物不易扩散,很容易形成雾霾。从区域性地形来看,杭州位于两条雾霾多发带的交叉点上,即杭-金-衢和杭-绍-宁两条多发带的交叉点上。杭州的地形决定了杭州更容易形成雾霾,更容易受雾霾影响。&  (2)静稳天气&  静稳天气指的是当大范围近地面的大气层持续或者超过24小时出现气压场较均匀、风速较小或者静风的天气[1]。杭州的雾霾前后的天气往往以晴朗或者多云为主,所以雨水无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冲刷,导致颗粒物大量增加,形成雾霾。其次,杭州最近几年的冬天气温也比较低,极易形成“逆温”的现象,导致各种污染物无法向外扩散,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此外,静风也会促进雾霾形成。杭州是一个大城市,到处可见高楼大厦,但这些高楼大厦极易阻挡空气流通,当风流经城区的时候会明显减弱,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会增多,不利于稀释污染物,易促进雾霾形成[2]。&  2.人为因素&  (1)尾气排放&  近年来随着杭州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据杭州政府数据显示,汽车尾气排放占大气污染来源的比例高达40%,截至于2014年2月,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60万辆,年增长率仍然是两位数,机动车保有量在全国排第7位。&  (2)工厂污染物排放&  工业燃煤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粗放型增长,这也导致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一直难以减少。目前,杭州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高能耗企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他们的能源结构仍然以低纯度的煤炭为主,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中国不只有一个北京雾霾严重,雾霾严重的城市,多了去了,只不过大家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到北京了。雾霾的成因不外乎以下以下:PM2.5的主要来源是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扬尘和燃煤,其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占40%、燃煤占33%、扬尘占8%。雾霾的成因可分为两种因素,一种是自然因素,另一种是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  杭州地形比较特殊,是三面环山的,这就导致大气不易流通,所以污染物不易扩散,很容易形成雾霾。从区域性地形来看,杭州位于两条雾霾多发带的交叉点上,即杭-金-衢和杭-绍-宁两条多发带的交叉点上。杭州的地形决定了杭州更容易形成雾霾,更容易受雾霾影响。&  (2)静稳天气&  静稳天气指的是当大范围近地面的大气层持续或者超过24小时出现气压场较均匀、风速较小或者静风的天气[1]。杭州的雾霾前后的天气往往以晴朗或者多云为主,所以雨水无法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冲刷,导致颗粒物大量增加,形成雾霾。其次,杭州最近几年的冬天气温也比较低,极易形成“逆温”的现象,导致各种污染物无法向外扩散,有利于雾霾的形成。此外,静风也会促进雾霾形成。杭州是一个大城市,到处可见高楼大厦,但这些高楼大厦极易阻挡空气流通,当风流经城区的时候会明显减弱,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会增多,不利于稀释污染物,易促进雾霾形成[2]。&  2.人为因素&  (1)尾气排放&  近年来随着杭州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据杭州政府数据显示,汽车尾气排放占大气污染来源的比例高达40%,截至于2014年2月,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60万辆,年增长率仍然是两位数,机动车保有量在全国排第7位。&  (2)工厂污染物排放&  工业燃煤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呈现粗放型增长,这也导致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一直难以减少。目前,杭州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高能耗企业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他们的能源结构仍然以低纯度的煤炭为主,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我觉得北京的雾霾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地形和天气的原因,当然污染排放是罪魁祸首,真的希望帝都的天气能好点,不过雾霾也抵挡不了大家北上的决心呀!我觉得北京的雾霾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地形和天气的原因,当然污染排放是罪魁祸首,真的希望帝都的天气能好点,不过雾霾也抵挡不了大家北上的决心呀!
一提到北京,不得不让人想到交通拥堵以及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空气污染的一种,而北京雾霾已然成为民生问题,雾霾隔三差五的“骚扰”北京,让北京市民叫苦不迭。如此恶化的环境问题,大家自然是很
相关标签:
关注我们咨询服务合作法律法规京ICP备号
下载申请方APP
即刻拥有你的学业规划助手专家:北京雾霾为什么这么严重 风向问题可是主要原因
澎湃新闻(www thepaper cn)从环保部获悉,12月19日,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机构的9位院士、25位教授组成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答记者问,回应近期公众关心的大气重污染来源成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环保部获悉,12月19日,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机构的9位院士、25位教授组成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合研究总体专家组答记者问,回应近期公众关心的大气重污染来源成因与应对效果等问题。
污染团从北京南移后,又转化送回北京
问:12月16日,网上传播一组照片,可以看到污染气团自北京南部一路向北滚滚而来。北京的污染究竟是外地传输为主,还是本地排放为主?
答:我们也关注到了这组照片,据说是12月16日站在北京高楼拍摄的大兴西红门附近的大气污染情景,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高污染气团的传输过程。
总体看来,华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包括京津冀鲁豫以及环渤海经济带,该地区常年盛行两个风场辐合带,也就是污染物汇聚带,一条是沿豫北-冀中南-北京-冀北沿线的风场辐合带,另一条是鲁西南-冀东-天津-冀北沿线的风场辐合带(如下图所示)。在两条辐合带的影响下,该地区间污染物相互输送,互相影响,形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
研究表明,在跨界输送贡献中,主导上风向、相邻排放较大城市和省份的输送影响显著。这次西红门&滚滚而来&的大气污染情景,是在特殊气象条件下(主要在大的冷空气过程之后),偏北风南下和偏南风北上相互夹击,在偏南风气团中存在较强的贴地逆温层,就会积累形成像墙一样的污染团,有明显的分界线,上面蓝天白云,下面是重污染。当南风逐渐增强时,污染团会在南风的驱动下往北挺进。这次形成的污染团既包含南部地区的污染排放,也包含前期北京排放的污染物推向南部地区后,不断转化堆积并混合在一起送回了北京。
多年实际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各地PM2.5污染相互影响,但京津冀三地自身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约为70%左右。周边省市的区域传输对京津冀PM2.5污染的贡献约占30%左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山东、河南两省的污染排放。此外,山西、内蒙和陕西的排放对京津冀PM2.5污染也有一定的贡献,但不是污染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从全年PM2.5来源解析分析中,北京市区域传输贡献约占28%至36%,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64%至72%;天津市区域传输占22%-34%,本地排放占66%-78%;石家庄区域污染传输贡献23%至30%,70%至77%来自石家庄本地污染。
就本次重污染过程而言,16日北京市大气污染以外地传输为主,但此后的几天中本地排放的污染物在静稳天气和逆温条件下无法扩散,进一步累积加剧了污染程度。
可以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省份空气质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谁也难以独善其身。在预报区域将出现大范围重污染天气时,应协调联动启动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合力削峰,有效降低重污染程度、缩减持续时间,以实现共同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目标。
及时启动红色预警能有效抑制污染快速增长
问:针对这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污染,各地大范围发布红色预警是否必要?有什么样的效果?
答:目前,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等单位形成的空气质量联合预报技术平台,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数值预报和人工订正技术,在过去一系列重污染天气预报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能够做到3-5天的精准预报和7-10天的趋势预报,其准确性得到充分的验证。
针对这次污染过程,12月14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级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部门,预计12月16日&21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将有持续5天以上、影响范围不少于6个省市的重污染过程,且20多个城市将可能出现2天以上严重污染,大范围的逆温、静稳和高湿气象条件以及大气边界层高度大幅降低,污染累积过程可能很快,是今年秋冬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重、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污染过程。
12月14日晚,环境保护部第一时间向各相关省市人民政府通报空气重污染预测预报信息,提示各地及时采取应急响应,最大限度减轻空气重污染影响,保障公众健康。
截止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有27个城市启动了红色预警,18个城市启动橙色预警,采取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等措施,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量,以减少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累积速度,降低重污染天气最高峰值和延缓重污染发生时间。
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对本次重污染时空范围和污染等级的预测是准确的,实现了提前精准预测,红色预警启动很及时,效果显著。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持续的静稳天气,也就是污染物不断积累过程,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使污染物累积过程减缓。因此,红色预警措施采取的越早越好,本次红色预警效果明显。
根据目前污染过程发展趋势,及时启动红色预警已经有效地抑制了污染程度的快速增长。以北京为例,北京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初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20%以上;与2015年12月的两次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相比,此次SO2、NOX、颗粒物和VOCs等污染物的减排比例更大;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NOX和VOCs下降了40%左右,其中7成以上是单双号限行的贡献。其他城市红色预警应急措施对各地排放总量的减排比例也在15-30%左右。可以说,本次红色预警由于及早预报、及时启动,加上社会各界主动积极响应,使重污染应急组织较过去更加有序、有力,充分发挥了削减峰值、缩短时长的作用。
本次重污染天气自12月16日至12月20日,虽然不排除污染程度继续恶化的可能,但污染过程已经持续了5天,在气象条件同样不利的情况下,北京市尚未出现&爆表&的情况,这就说明红色预警的各项措施大大减缓了污染物的累积速度,降低了污染峰值。
京津冀主要城市采暖期的一次PM2.5约增加一半
问:为什么今年冬季重污染频发?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如何?所有措施都用了,为何还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
答:空气质量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二是气象条件。
目前,京津冀区域的产业以火电、钢铁和建材为主且沿太行山布局,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排放强度仍处于高位。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国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的2%,但2014年常住人口占全国的8%,煤炭消费占全国的9.2%,单位面积SO2、NOX、烟粉尘排放量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4倍和5倍。研究结果也表明,京津冀主要城市在冬季采暖期间的一次PM2.5增加50%左右。冬季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导致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
另外,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造成重污染天气过程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发生了自1998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气候事件,导致明显的气候异常,也影响到2015年第四季度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空气污染扩散条件不利,空气污染状况加重,重污染天气过程频发。2016年厄尔尼诺切换为拉尼娜状况,延续了气候异常。进入秋冬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温度明显偏高,冷空气活动明显偏弱,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第四季度平均多个气象要素均表现为十多年以来(2000年以来)明显偏差的情况,如地面平均气压十多年偏低,湿度明显偏高,地面风速明显偏小,与逆温状况联系紧密的大气中层温度也达到十多年来最高水平,反映大气逆温状况明显较重,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尤其是进入12月以来,温度偏高,冷空气活动强度弱、频率低,大气污染扩散能力降低,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多次重污染过程。
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全面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地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持续推进散煤清洁化替代、居民采暖、煤改电、煤改气工程,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措施,重拳出击强化环保执法、严厉打击超标排放,减少燃煤、特别是冬季散煤使用量,提高工业企业治污效率,推进车油一体清洁化和农村生物质清洁利用,降低燃煤、工业、机动车和居民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取得积极成效。截止到目前,北京市今年的PM2.5平均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6微克/立方米下降9.2%。河北省的PM2.5平均浓度为70微克/立方米,比去年同期的77微克/立方米下降9.1%。
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来看,今年北京、天津、河北的优良天都比去年小幅增加。今年春夏时节,大家在朋友圈中&晒蓝天&的频次明显高于前几年,公众也切身感受到了空气质量的改善。然而,入冬以后重污染天气频发,大家更强烈地感觉到了反差。
这也表明,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强化京津冀区域冬季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民用散煤清洁化、燃煤小锅炉和&散小乱污&企业的淘汰治理,把京津冀区域冬季采暖期间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也降下来,以便将来即使出现极端不利的天气条件也能大大减缓空气污染程度。
区域共同应对,污染减排效果平均约15%
问:京津冀及周边联防联控应对重污染的效果如何?
答:研究表明,PM2.5既有一次排放,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二次污染,其中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主要来源于气态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其特性之一就是通过大气环流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导致区域性污染。京津冀中南部区域处于同一个大气流场,在区域和局地风场的作用下,各地排放污染物相互输送、回流混合,这时候各地的重污染往往是本地排放与外地传输叠加的结果。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秋冬季经常出现多个城市同时发生重污染天气的情况,整个区域都被污染团覆盖,单个城市独自采取行动难以达到治污控霾的效果,区域联防联控势在必行。
空气质量模拟结果显示,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区域大气污染物传输对北京市大气PM2.5的浓度贡献往往超过30%。这时,单个城市独自采取行动难以达到治霾效果,统一预警、统一行动,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是最有效的选择。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均表明,2015年12月两次红色预警减排措施,使得北京市PM2.5浓度下降17%~25%左右。在这次重污染期间,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有的城市局地气象条件很容易导致污染物聚集。
2013年以来,经国务院同意,由北京市牵头建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包括京津冀晋鲁豫蒙7省市在内,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大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力度。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自11月份以来,环境保护部在预测预报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可能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重污染天气过程时,都及时函告相关省市,各地根据重污染天气情况发布与之相符的预警级别,同时派出督查组强化问责和新闻媒体曝光。
以12月2日-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为例,从实际监测结果来看,区域共同采取应对措施,污染减排效果平均在15%左右,京津冀PM2.5日均浓度平均下降20微克/立方米左右,北京、保定、廊坊等城市甚至超过50微克/立方米。
针对这次可能出现的持续重污染天气,环境保护部依据已有科学研究成果和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采取统一预警应急行动,开展区域联防联控是十分及时和果断的。从初步的观测结果看,北京市实际空气质量明显好于预测值,说明红色预警所采用的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增强了区域联防联控应对重污染天气的信心,证明目前治霾的方向是正确的、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污染产生不是一时一日,污染治理也难一蹴而就。京津冀区域正处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叠加的时期,燃煤、工业、机动车和居民生活排放量都处于高位,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还很艰巨,要彻底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必须坚持不懈地扎实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我们既要对区域联防联控应对重污染天气有信心,也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过程有耐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减排,重污染天气就会越来越少,环境空气质量就会越来越好。2017年北京雾霾变少了吗?来看这300来张天气图…_凤凰科技
2017年北京雾霾变少了吗?来看这300来张天气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记者3日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比下降20.5%,重污染日比2016年减少16天。
记者3日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较上年同比下降20.5%,重污染日比2016年减少16天。
从2017年3月开始,我们记录下了北京每天的天气情况,一起来看一看变化吧&&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北京蓝天的天数在逐渐增多。
空气质量为何显著改善?
据北京市环保局介绍,2017年气象条件整体有利,表现为逆温发生频率较低,空气较为干燥,北风频率较高。尤其是第四季度,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偏低,发生空气重污染过程4次,造成重污染日5天,明显低于前两年水平。
在持续的大气污染减排,叠加有利的大气扩散条件共同作用下,2017年北京市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蓝天变多 口罩没人要了?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蓝天天数明显增多,受此影响,防雾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销售遇冷,部分口罩经销商想亏本套现,却无人接手。虽然对于防霾物品的销量变化多数生产商并不愿直接回答,但从不少现象和细节之中仍可一探端倪。
防霾物品销售遇冷 电商淡化宣传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药店发现,药店的3M、绿盾等防雾霾口罩销售情况大不如前。
&上一个冬季,药店每天可以卖出数百只防雾霾口罩,还差点断货。&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说,但是这个冬天,只有两家单位大批量买过防雾霾口罩,个人购买者非常少。相比之下,保暖用的棉口罩和防流感的医用外科口罩卖得较好。
北京市民张先生在2017年&双十一&期间网购了数盒防雾霾口罩,仅在11月下旬和12月底空气质量较差的两三天用过几次。他说,以前冬天进家门就要打开空气净化器,但现在净化器几乎成了摆设。
与之前相比,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对防雾霾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宣传也有所淡化。
2016年12月下旬,北方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这一期间,电商平台上口罩、空气净化器、PM2.5检测仪销量暴增。日至12月20日,京东商城售出口罩超1500万只,同比增超380%;售出11万台空气净化器,增超210%;PM2.5检测仪销量增超105%。
而到2017年,记者注意到,截至发稿时,京东、天猫均未公开发布2017年12月有关空气净化器或口罩的销售数据。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主页,也很少出现空气净化器的相关宣传。
2017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改善明显。环保部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PM2.5月均浓度同比下降37%。
日,北京市西城区一家药店销售的防雾霾口罩。中新网 张尼 摄
防霾口罩积压 有经销商亏本20%出货没人接
广州好采猫公司市场总监程锡清多年从事口罩的采购和销售工作,他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公司多数民用口罩销往北方地区,销量受天气影响很大。与去年相比,今年民用口罩销量下滑超过50%。
&很多经销商在今年夏天囤积了不少防雾霾口罩,想等到冬天销售,但没想到口罩需求暴跌。&程锡清说,不少经销商的仓库里&满满都是口罩&,货物价值少则几百万元,有一家经销商的库存口罩货值甚至高达2000万元。
&这个冬天口罩经销商的日子特别难过&,他说,&有人想亏本套现,在成本价的基础上降价20%出货,但没人愿意接。&
程锡清回忆称,去年冬天,民用口罩领域的购买力非常强,经销商的囤货经常处于被抢购的状态,从厂家订货都要排队。
日,北京被雾霾笼罩,民众戴防雾霾口罩出行。 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生产商避谈变化 称不就销量发表看法
2017年空气净化器和防雾霾口罩的销售有何变化?多数生产商不愿直接回答这一问题。
国内一款儿童专用空气净化器品牌的联合创始人告诉记者,北方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对净化器销量&影响不小&,目前,公司正通过其他渠道&来解决to c(面向消费者)受天气影响的问题&。
智米科技研发的小米空气净化器年销量去年达200万台,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近日,记者向小米公司询问空气净化器2017年冬季的销售情况,截至发稿时还未得到答复。
口罩方面,3M和霍尼韦尔在国内民用口罩市场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两家企业均不愿评价防雾霾口罩的销售情况,且强调民用口罩只是公司的诸多业务之一。
3M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无法透露与销售相关的任何数据,同时也不便对市场做出评价&,&目前,我们很大的市场尚在医疗、科研等职业性防护领域&。
霍尼韦尔方面表示&我们不会就单个产品的销量发表看法&,&霍尼韦尔的业务涵盖航空和汽车产品及服务,楼宇、住宅和工业控制技术,以及特性材料等&。
图为南京一家科研单位研发的空气净化器。中新社发 泱波 摄
防霾物品还有增长空间吗?
程锡清对防雾霾口罩的市场不太乐观。&民用口罩市场在几年之内不会再回到以前的状态,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窄&,他说。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认为,未来空气净化器市场还有增长空间。他说,空气净化器的市场发展与雾霾天气有一定关系。虽然北方地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全国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形势仍然有待改进。
&另外,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和对空气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与国外相比,中国空气净化器的家庭拥有比例非常低。&梁振鹏说。
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仍未完全打开。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空气净化器在美国家庭的普及率达到27%,日本为17%,我国国内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仅为1%左右。
梁振鹏认为,未来中国的空气净化器的普及率会不断提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58314
播放数:29809
播放数:24082
播放数:16435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为什么夏天还有雾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