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账户类账户的总分类账户怎么开设呀?可以在账簿上登一下吗?

账簿(续)
(一)结账及其意义
1、含义:结账是指在把一定时期(月份、季度、年度)内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在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该期账簿记录的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以及划出结账标志的程序和方法。
(1)、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全部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等方面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2)、可以合理地确定企业在各会计期间的净收益,便于企业合理地进行利润计算和分配;
(3)、有利于企业定期编制会计报表,结账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计报表的质量。
(二)、结账分录。
结账分录,是由于会计核算技巧的需要,在期末将有关起着积累数据作用且具有过渡性质的损益类账户的余额或差额,结转到另一个账户以便计算本期财务成果而编制的转账分录。包括:
1、期末将损益收入(损益支出)类账户的贷方(借方)发生额反方向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借方),以结平损益类账户;
2、年末将“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差额反方向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或借方),以结平“本年利润”账户;
3、年末将“利润分配”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反方向转入“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以结平“利润分配”账户;
4、年末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来确定是本年度的未分配利润(贷方余额),还是留待用以后年度利润弥补的亏损(借方余额)。
(三)账户结算的种类和方法
把一定时期内应记入账簿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并登记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并将余额结转下期以及划出结账标志的全过程,简称结账。结账按其结算时期不同,主要有月结、季结和年结三种。
、月结。月结时应考虑各账户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如下:
)对不需要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而只求余额的明细账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如结算类、资本类、财产物资类账户明细账,
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行的下一行并紧靠上线通栏划单红线(称为“结账线”,),不需要再结计一次余额。划线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有关数字,表示本期的会计记录已经截止或者结束,并将本期与下期的记录明显分开。
)对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账户月末结账时,要加计本月的发生额并计算出余额。如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所登记的总账、成本费用类明细账、采用“账结法”下的损益类明细账等;
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行的下一行(月结行)并紧靠上线划通栏单红线,并在其行内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
在日期栏内填写本月最后一天的号数,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再在“月结行”的下一行并紧靠上线划通栏单红线。
)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既要进行本月发生额的月结,又要进行年度累计发生额的月结。如“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总账及所属明细账、采用“表结法”下的损益类账户;
每月结账时,先在该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的下一行(月结行)并紧靠上线划通栏单红线,进行月结;然后再在“月结行”行的下一行(本年累计行),结出自年初始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本年累计行的下一行紧靠上线通栏划单红线。
总账(除“本年利润”、“利润分配”账户和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所登记的总账)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即只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之下通栏划红单线,不需要再结计一次余额。
、季结。季度结账一般是总账才需要,由于总账在年终结账时要将所有总账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以便于总括反映本年全年各项资金运动情况的全貌并核对账目,而总账在各月只结余额而不结发生额,为减少年终结账的工作量而把工作做在平时,对于总账就要进行季结。即在每季度结束时,应在季末月份月结后,分别结算出本季度借方、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数和期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度累计”字样,并在该行下面再划一条通栏单红线。
)如果年末没有余额:
如果总账年末没有余额,将总账在第四季度季结“本季度累计”行下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加计
季度的“本季度累计”,填在该行的“借方”、“贷方”栏内,并在“借或贷”栏写“平”字和“余额栏”划“
”符号,然后在“本年合计”行下通栏划双红线(称为“封账线”,下同),封账即可。
如果明细账年末没有余额,对只需结计余额的,只需在 12
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之下通栏划双红线,封账即可;对于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和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则需在
月末的“本月合计”或“本年累计”行下通栏划双红线,封账即可。
)如果年末有余额:
对于总账,应分借、贷方加计 1~4
季度的“本季度累计”,并将其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12
月月末的余额)填在第四季度季结“本季度累计”行下一行的相关栏内,同时在该行的“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
对于明细账,如果是只需结计期末余额和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 12
月份的月结就是年结;而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还需要在 12
月月结的基础上分借、贷方加计全年的发生额,并将其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12 月月末的余额)填在 12
月月结行的下一行相关栏内,同时在该行的“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
(3)、结转下年
要将其年末余额结转下年,即将余额记入新账第一页第一行的“余额”栏内,并在新账第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同时,需在“本年合计”行下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并将余额记入同一行的“余额”栏内,然后在“结转下年”行下划两条通栏红线,封账即可。
结转下年既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必以相反的方向记入下一行 (
“结转下年”行 )
的发生额栏内,使本年有余额的账户的余额为零。因为,既然年末是有余额的账户,其余额应当如实地在账户中加以反映,否则,容易混淆有余额的账户和没有余额的账户的区别。
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
一、账簿启用的规则
(一)、账簿启用的一般规则
会计账簿是储存数据资料的重要会计档案;在账簿启用时,应在“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中详细记载:单位名称、账簿编号、账簿册数、账簿页数、启用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经管人员(包括企业负责人、主管会计、复核和记账人员等)均应签名盖章。
(二)、会计人员交接规则
记账人员调离岗位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在交接记录栏内填写交接日期、交接人员和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字并盖章。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
二、账簿登记的规则
(一)登记账簿的一般规则
、会计人员应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及时地登记会计账簿。
、按各单位所选用的会计核算形式来确定登记总账的依据和具体时间。
、对于各种明细账,可逐笔逐日进行登记,也可定期(三天或五天)登记。但债权债务类和财产物资类明细账应当每天进行登记。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根据办理完毕的收付款凭证,随时逐笔顺序进行登记,最少每天登记一次。
(二)登记账簿的具体要求
、必须用蓝黑色墨水钢笔书写,不许用铅笔或圆珠笔记账
、应当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同时要在记账凭证上签章并注明已经登账的标记(如打∨等),以避免重登或漏登。
、应按账户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现象,应在空行、空页处用红色墨水划对角线注销,注明“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
、账簿中书写的文字或数字不能顶格书写,一般只应占格距的二分之一,以便留有改错的空间。
、记账除结账、改错、冲销记录外,不能用红色墨水。因为在会计工作中,红色数字表示对蓝色数字的冲销或表示负数。
、对于登错的记录,不得刮擦、挖补、涂改或用药水消除字迹等手段更正错误,也不允许重抄。应采用正确的错账更正规则进行更正。
、各账户在一张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和余额,写在本页最后一行和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本页最后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转次页”字样,在下一页第一行的“摘要”栏内注明“承前页”字样。对“转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如何计算,一般分三种情况:
(1)、需要结出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转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如现金日记账及采用“账结法”下的各损益类账户;
(2)、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转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如采用“表结法”下的各损益类账户;
(3)、既不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积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如债权、债务结算类账户和财产物资类账户等。
三、错账的更正方法
、划线更正法,又称红线更正法
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用一条红色横线全部予以注销,在划线文字或数字的上方用蓝字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填写在同一行的上方位置,并由更正人员在更正处签章。
适用范围:在每月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中的文字或数字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记账时笔误或计算错误。
、红字更正法,又称红字冲销法。
它是用红字冲销原有记录后再予以更正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根据记账凭证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而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是相吻合的。
首先用红字金额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内容完全一致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原错误记录;然后,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蓝字登记入账。
第二,根据记账凭证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并据以登记账簿。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相同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金额,求得正确的金额。
不得以蓝字金额填制与原错误记账凭证记账方向相反的记账凭证去冲销原错误记录或错误金额,因为蓝字记账凭证反方向记录的会计分录反映某类经济业务,而不能反映更正错账的内容。
补充登记法,也称蓝字补记法
将少记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科目名称和方向一致的记账凭证,并用蓝字据以登记入账,以补足少记的金额。
适用范围: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正确,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对于上述错账更正时需要编制的记账凭证,其摘要内容应填写“更正某字某号记账凭证”字样,而不应再填写原内容。
账簿的更换和保管
(一)、账簿的更换
1、为了便于账簿的使用和管理,一般情况下,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大部分明细账都应在年度结账完毕后,以新账代替旧账。
2、对于在年度内业务发生量较少,账簿变动不大的部分明细账,如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账,可以连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
(二)会计账簿的日常管理
、分工明确,专人管理,谁负责登记,谁负责管理;
、,非经管人员未经允许不得翻阅查看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除需要与外单位核对账目外,一律不准携带外出。
(二)会计账簿的归档保管
、活页账簿的装订
一般按账户分类装订成册,一个账户装订一册或数册;某些账户账页较少,也可以几个账户合并装订成一册;应将装订线用纸封口并由经办、装订及会计主管人员在封口处签章;旧账装订完毕后,交由会计档案保管人员造册归档。将全部账簿按册数顺序或保管期限统一编写“会计账簿归档登记表”。
、会计档案的内容及保管要求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和其他(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各单位必须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保管机构和保管人员
各单位应设立会计档案保管机构,未设立会计档案保管机构的,应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但出纳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各单位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再归档保管。
、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年度会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为永久保存;月、季度会计报告保管期限为
3 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为 5
年;固定资产卡片的保管期限为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再保管 5
年;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和会计移交清册的保管期限为 15
年;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保管期限为 25 年。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可以进行销毁。销毁会计档案时,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并办理销毁登记手续。销毁后,应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是指由一定格式的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企业通过将会计凭证中反映的经济内容过入相应账簿,可以全面反映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运动,储存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将企业不同的信息分门别类地加以反映,提供企业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详细情况,也可以反映企业财务及经营成果状况。另外通过会计账簿的设置,可以建立起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可以检查、校正会计信息。由具有专门格式而又相互联结在一起的若干帐页组成、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序时和分类记录的簿籍。设置和登记帐簿是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帐簿记录,可以把分散在上的大量核算资料加以汇总、归类整理,为经济管理提供财务信息。
帐簿一般分为三种:①。对全部或某一类经济业务按其发生的先后,进行顺序登记的帐簿。亦称日记帐。②。对各项经济业务按分设帐户,进行分类登记的帐簿。它又分为两种:一是,简称总帐,是由按会计科目设置的帐户组成的,用来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它对所属的起着控制作用。二是明细分类帐簿,简称明细帐,是由按明细科目设置的帐户组成的,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它对总帐中有关的帐户起着详细补充说明的作用。总帐和明细帐的格式一般包括下列基本内容:帐户名称、记帐日期、凭证种类和号数、摘要、金额、页数。③。对某些经济业务在序时帐簿和分类帐簿中未能反映的一些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帐簿,如合同登记簿、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等。它起备查作用,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需要设置。
帐簿的设计/帐簿
一、:人民币现金日记帐
二、:人民币银行存款日记帐
三、:设置三栏订本式总帐
(一)设置多栏式费用明细帐:用于、、、帐户核算。
(二)设置:用于现金、银行存款以外其他的核算。
(三)明细帐:用于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的核算。
会计帐簿的处理规则
一、会计人员启用帐簿时,应在帐簿封面上写明帐簿名称,并在帐簿扉页所附“和经管人员一览表”上作详细填列。
二、记帐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下列情况可用红色墨水记帐:
(一) 按照红字的记帐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二) 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帐面中,登记减少数。
三、帐簿启用表的次页应列帐户目录,列示各会计帐户名称及起讫页数。
四、各种帐簿的帐面均应顺序编号,分类帐先按各科目的帐页顺序编列分号,年终使用完毕装订前,再依科目编号顺序编列分号,年终使用完毕装订前,再依科目编号顺序排列,逐页编列序号。
五、各种帐簿均应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在空行、空页处用红色墨水划对角线注销或注明“此行空白”或“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帐人员签章。
六、 帐簿记录要保持清晰、整洁、记帐文字和数字都要端正、清楚、严禁刮擦、挖补、涂改或用药水清除字迹。
账簿设计应做到总分结合、序时与分类相结合,层次清楚,便于分工,具体说在设计时应符合以下原则:
(1)与企业规模和会计分工相适应的原则。企业规模较大,经济业务必然较多,会计人员的数量也相应地多,其分工较细,会计账簿也较复杂,册数也多,在设计时考虑这些特点以适应其需要。反之,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量少,一个会计足够处理全部经济业务,在设计账簿时没有必要设多本账,所有的明细分类账可以集合成一、二本即可。
(2)既满足管理需要又避免重复设账的原则。账簿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管理所需要的资料,因此账簿设置也以满足需要为前提,避免重复设账、、浪费人力物力。例如,一些企业在财务科设了总账和明细账,在供应科又设一套明细账,在仓库还设三级明细账,就是重复设账的典型例子。事实上若在财务科只设总账,供应科设二级明细账(按类别)、仓库设二级明细账(按品名规格),一层控制一层,互相核对,数据共享,既省时又省力。
(3)账簿设计与账务处理程序紧密配合原则。账务处理程序的设计实质上已大致规定了账簿的种类,在进行账簿的具体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已选定的账务处理程序。例如若设计的是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就必须设计一本日记总账,再考虑其他账簿;又如果设计的是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就必须设计四本多栏式日记账,分别记录现金收付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然后再考虑设其他账簿。
(4)账簿设计与会计报表指标相衔接的原则。会计报表是根据账簿记录编制的,报表中的有关指标应能直接从有关总分类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中取得和填列,以加速会计报表的编制,而尽量避免从几个账户中取得资料进行加减运算来填报。
会计账簿的启用/帐簿
为了保证会计帐簿记录的合法性和资料的完整性,明确记帐责任,会计帐簿应当由专人负责登记。《规范》第五十九条规定:“启用会计帐簿时,应当在帐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帐簿名称。在帐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帐簿页数、记帐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可在装订成册后,填写帐簿的起止页数。《规范》第五十九条还规定:“记帐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者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名或者盖章。”这样做,既是明确有关人员责任的需要,也是提高有关人员的责任感和维护会计记录严肃性的需要。会计帐簿“经管人员一览表”(作用同《规范》所称的“启用表”)的格式参见表5-1.
登记规则/帐簿
1. 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登记账簿。 2.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凭证种类、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他有关资料逐项记入账内,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登记及时、字迹工整。 3.记账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者碳素墨水书写,不得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 4.账簿中的文字和数字书写要符合规范,易于辨认。 5.记账时,必须按账户页次顺序逐页、逐行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6.每一张账页登记完毕需要结转下页继续登记时,要在该页最末一行的摘要栏内填写“过次页”字样,在借、贷方栏内登记本账页的发生额合计数,余额栏内结出余额;在下页第一行的摘要栏内填写“承前页”字样,在借、和余额栏将上页的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过入,然后再登记新的经济业务。 7.凡需结出余额的帐户,应当定期结出余额。 8.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 9.在记账过程中,发生账簿记录错误,不得使用刮擦、挖补、涂改、药水消除字迹等手段更改错账,也不准更换账页重抄,而应根据错误的具体情况,采用规范的更正方法予以更正。
账簿的登记/帐簿
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凭证登记。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填写项目齐全,内容完整。
登记账簿时,需将账页中的日期、凭证编号、摘要、金额等项目填写齐全,简明扼要,书写规范整齐,数字清晰无误。账簿中的月、日应填写记账凭证的日期,每一笔记账凭证中的业务登记完毕,都应在记账凭证“过账”栏内划“√”,表示记账完毕,避免重记、漏记。在登记账簿时,账簿登记人员在登记账簿前,应根据岗位责任制和内部牵制要求对审核过的记账凭证再复核一遍,如发现记账凭证有错误,可暂停登记,报告会计主管人员,由他做出修改或照登决定。在任何情况下,凡不兼任填制记账凭证工作的记账人员都不得自行更改记账凭证。
2、各种账簿的登记要求。
A.和。一般由出纳员根据办理完毕的、,随时进行逐笔登记,如不能随时登记,也应保证每天登记一次,并每天结出余额。
B.总分类账。总分类账由于各企业账务处理程序不同,可以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也可以根据科目汇总表或其他方式登记,所以可以三五天登记一次,也可以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的时间按旬或月中、月末进行总分类账登记。
C.明细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是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直接登记的,应根据业务发生情况及时进行登记,以掌握企业财务经营动态。
3、书写要求。
为了保持账簿记录的持久性,防止涂改,记账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并用钢笔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除结账、改错、冲账、登记减少数可以使用红笔登记外,其余账簿记录均不得使用红色墨水。在书写文字和数字时,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这样就可以在发现错误时,在该文字和数字的上面进行更正。
4、连续登记。
记账时,必须按账户页次逐页逐行登记,不得跳页、隔行,如无意发生隔行、跳页现象,应在空页、空行处用红色墨水画对角线注销,加盖“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的戳记,并由记账人员签章。每一账页记录完毕结转下页时,为表现账目的连续性,应当结出本页合计数及余额,并在本页最后一行摘要栏注明“”,在下页第一行摘要栏“”,并将上页余额及发生额过入次页;也可以上页最后一行不结计发生额合计及余额,而直接在次页第一行承前页写出发生额合计数及余额。
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于“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的结计方法做了如下具体规定:
第一,对、和、费用明细账等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是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
第二,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是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发生额。
第三,对不需按月和按年结计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
5、余额结计要求。
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在“借或贷”栏内写明“借”、“贷”表明余额方向,并在“余额”栏内写清余额金额。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当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内“元”字的位置用“0”表示。
6、定期打印。
对于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为了便于审计和加强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完整性,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了打印要求,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
对账和结账/帐簿
(1)对账。对账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账项之间的核对工作。它包括账证、账账、账实核对。
A.。指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相关原始凭证核对,核对内容包括记账时间、字号、摘要内容、记账方向及金额。
B.。指不同账簿之间依据它们的内在关系,核对其金额是否相符。主要包括:所有总账借方发生额的合计数与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应当一致并核对相符;有关总账账户余额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余额核对相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其总账余额核对相符;会计部门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余额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余额是否相符。
C.。指各项财产物资账面余额与实用数额之间的核对。主要包括:现金日记账余额与企业实际库存现金额是否一致;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金额是否一致;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其使用保管部门的财产、物资的明细账是否一致;有关的债权债务明细账余额是否与对方单位记录的金额一致。
(2)结账。结账是指在会计期末结清账簿记录,即计算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结账可以是月末、季末、年度末,为编制会计报表做准备。结账是结算各、、、和的发生额,并据以计算出企业利润。
具体按下列程序进行:其一,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包括本期调整的账项也须按规定全部结转有关账簿。其二,将有关收入、费用等有关损益账户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平所有损益类账户。其三,结算出资产、负债、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并结转下期。
结账时按下列方法进行:
A.对于需按月统计发生额的账户,在期末结账时,要在最后一笔业务记录下面的借方栏开始到余额栏为止画通栏单红线,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内盖“”戳记,在“本月合计”栏下面再画一条同样的通栏红线。
B.对于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每月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栏下结出自年初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登记在月份发生额下面,在摘要栏写明“本年累计”宇样,在栏下再画一条通栏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应在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面画通栏双红线。
C.对于不需按月结计发生额的账户,如应收应付、财产物资明细账,每登记一次,就要随时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就是月末余额,月末结账时,只需在最后一笔业务记录下面自借方栏至余额栏画通栏红线即可。
D.对于总账账户只需结出月末金额即可,但在年终结账时,为了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貌,核对账目,需将所有总账账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合计栏下画通栏红线。
E.企业在年度终了,会计人员需要。凡有余额的账户,应将其余额结转下年,即将所有有余额的账户余额直接过入新账余额栏内,而不需专门编制记账凭证,也不需要将余额再记入各账户的借方,使本年余额为零。
错弊查证/帐簿
会计账簿错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账簿启用、账簿设置、账簿登记、结账。
1、账簿启用
建新账及叶,都需启用账簿,要在账簿扉页上附启用表。其内容包括:、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如有会计人员调动,要填写交接日期,监交人及交接双方均签名签章。账簿启用中出现的错弊主要有:账簿封面及扉页上所列项目未填写或填写不齐全,无法明确有关责任,继而掩盖在职期间的有关非法行为。
此错弊只需审阅账簿封面及是否登记齐全,即可查证。
2、账簿设置
任何单位均应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设置一套完整账簿体系,用以连续、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常见的错弊有,(1)账簿设置不合理,如,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采用、材料等存货类资产明细账,登记到中等;(2)有些需要进行明细分析的账户,未设明细账或有的需要备查登记的没有备查登记簿,不能详细反映经济活动情况;(3)所设账簿未能形成良好账簿体系。如,库存材料管理实行会计、保管各设一套库存材料明细办法,假如二者记录、反映缺乏统一协调,造成互不联系、互不衔接,不但不能提供库存材料管理准确信息,反而给核算与管理带来混乱与麻烦。
此错弊查证方法为:了解该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其应设置账簿;查看该单位账簿设置是否合理、恰当。
3、账簿登记
账簿登记中错弊一般属于工作疏忽或熟练程度不够造成的。一般有:手工记账单位数字和文字书写不规范,如空距超过或小于1/2;未按规定笔墨登记账簿;发生隔页、跳行情况;错记、漏记;未按规定结出账户余额。
查证时,按会计操作规程要求查阅。对错记、漏记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查找:(1)偶合法。如推测可能是错记的差错,就可用“二除法”、“”查找。譬如:不平衡的差错是2的倍数,可能是借贷记在同一方向了;如果不平衡的差数能被9除尽,可能是把数字以大记小,例如将63记成36,或以小记大,例如将 18记成81。(2)顺查法。就是按照原来账务处理的顺序,从头到尾进行普遍核对,看其有否漏记、重记和错记。(3)逆查法。就是与原来账务处理的顺序相反,从尾到头进行普遍检查,以找出差错所在。(4)抽查法。就是根据差错的具体情况,对账簿记录中的某些部份进行检查。如果差错的数字只是角位、分位,或者只是整数,就可以专查角位、分位或整数位的数字。
4、会计结账
会计期末,需进行,以便总结特定时期或时点的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编制。容易出现的错弊是:(1)结账前未将应属本期经济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未按期摊提;(2)人为推迟收入入账时间等,以达到调节利润目的;(3)结账时间不合规定,人为提前或拖延结账时间,用来人为调节有关财务信息。
查证此错弊时,看待摊费用及预提费用期末余额与期初数是否有变化,变化趋势是否合理;检查产品出库数量,看有无隐瞒收入;检查相邻两月月初及月末记账凭证日期,看有无未按期结账行为。
来自/wiki/%E4%BC%9A%E8%AE%A1%E8%B4%A6%E7%B0%BF
印花税票/帐簿
1、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的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印花税暂行条例所列举的各种凭证,由凭证的书立,领受人缴纳,是一种兼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
2、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国内各类、、、、以及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在华机构等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所列举的凭证,是指在中国境内具有,受中国法律保护的凭证。上述凭证无论在中国境内或境外书立,均应依照条例规定贴花。根据书立,领受的不同,其纳税人可分别称为立合同人、立帐簿人、立据人和领受人。对合同、书据等凡是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其当事人各方都是纳税义务人。对营业帐簿和权利、许可证照,立帐簿人和领受人为纳税义务人,对委托第三者代为签订的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应负责贴花,代理人为纳税义务人。 3、印花税的征税对象 印花税的征税对象是条例列举征税的凭证,未列举的不征税。列举征税的凭证共五大类:(1)10类合同,即:① 、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② 、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③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④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⑤ 、财产租赁合同,包括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⑥ 、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 同。 ⑦ 、仓储保管合同,包括仓储、保管合同。 ⑧ 、,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 ⑨ 、,包括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⑩ 、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 (2)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财产所有权和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等转移书据。 (1) 营业帐簿,包括单位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设立的各种帐册。 (2) 权利、许可证照,包括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3) 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4、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1)按比例税率计税的凭证,其计税依据是:购销合同为购销金额;加工为加工或承揽收入;为收取费用;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为承包金额;财产租赁合同为租赁金额;货物运输合同为运输费用;仓储保管合同为仓储保管费用;借款合同为借款金额;财产保险合同为保险费收入;技术合同为所载价款、报酬、使用费的金额;产权转移书据为所载金额;(这里所指的都是合同金额,并不是实际结算金额)。记载资金的帐簿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总额。股份制企业按"股本"与"资本公积"总额。 (2)按定额税率计税的凭证,为凭证的件数。 5、何时贴花 印花税纳税凭证应在凭证的书立或领受时贴花。具体地说,合同在签订时、书据在立据时、帐簿在启用时和证照在领受时贴花。 6、免纳印花税 (1)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 (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3)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凭证。细则列举免纳印花税的凭证有:① 、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② 、无息、贴息贷款合同;③ 、外国政府或者国际金融组织向我国政府及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 7、印花税起点 应纳税额不足一角时,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财产租赁合同税额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贴花。 明白了吗?一个人再简单也会明白的!
保管期限/帐簿
1、总账 15年 包括日记总账。 2、明细账 15年 3、 15年 现金和日记账保管25年。 4、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 5、 15年
相关词条/帐簿
&&& & & & & & & &&
相关连接/帐簿
[1]& 新条目& http://www./datalib/2003/NewItem/DL/DL-455005/
[2]& 在线& http://www./gczx/news2.php?lmrid=5&kcrid=87&listrid=1835&rid=45105
[3]& 考试大& /cy/zhidao/jichu/007671.html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8:02:03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损益类账户的借贷方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