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科学的传统科学

究竟什么是科学的传统?
已有 1127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科学,工业,道德,人文,东方,西方,全球|
为什么李约瑟提出中国古代为何没有发展到科学的问题?为什么汉学家Wright探讨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的问题?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发现和发明与近代西方科学相似,而对古代希腊自然哲学和中国古代工程技术都不会有疑问。持续百年的中西文化和哲学、中西医学和科学争辩,其实就是一个名辩论之争,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中国古代文明与西方近现代文明之间,在文化、哲学和技术、艺术乃至体制等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及其历史研究与考证,尤其,迟迟未能转换到对科学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探讨。古代中国文明的文化范式和体制模式,显然不同于同时期的希腊拜占庭、罗马天主教的神权文明形态,而是私塾学堂与科举体制、书院学术和手工业作坊的君权社会形态。13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中欧和西欧为核心)走向了政治与宗教、商业与政治(荷兰)的分离体制和人文艺术、工程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到19世纪建立了实证科学、工业管理和民主体制而到设计艺术等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和工业革命之后,恰好重心是工程范式的产业化发展,而又类同于中古代中国工程范式的艺术和技术形态,其间,经历了一个逻辑实证主义的转换,包含了理性论证的逻辑主义和实践感性的经验主义等传统的构成。因而,探讨究竟什么是科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经历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和对还原主义的批判,而是经验主义(阿奎拉)、清教伦理(英国)和综合方法(莱布尼兹)等发展,导致了近现代科学的奠基。结论:科学的传统,包含了希腊的逻辑体系化、印度或禅宗的内省沉思和犹太教的法律与辩论、中国的实践理性与观测操作的传统等。在查理曼到英联邦的欧洲文明,17世纪到19世纪奠基了实证逻辑方法的物理科学、社会科学和生物科学,而在20世纪的美国奠基了科学范式的认知科学和人工(计算机和IT等)科学。-(科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曾杰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2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广州政报》2003年22期
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
【摘要】:正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观也是不断发展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于坚持和落实"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的发展观呢?对此,目前已经有不少分析和阐述。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科学的发展观是相对于不科学的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而言的。传统的发展观的显著特点是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国内生产总值(C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核心指标。但是,这种发展观不重视社会的全面进步,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者单位】:
【分类号】:D6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实厚;;[J];领导科学;1986年02期
王希章;[J];内蒙古煤炭经济;1988年03期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09期
徐磐石;[J];上海企业;1989年01期
秦英君;[J];史学月刊;1990年04期
许秉利;冯宇;;[J];经济管理;1990年01期
;[J];瞭望;1991年30期
郭小坚;[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冯星安;[J];经营与管理;1991年11期
单海峰;[J];学术交流;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德富;李宣瑚;;[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周伟文;;[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高颖维;;[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谭尚辉;;[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霍爱军;;[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A];全国乡镇企业管理工作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任学忠;;[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翟重文;;[A];大连海事大学校庆暨中国高等航海教育90周年论文集(机电分册)[C];1999年
黄冠阜;孙伟;;[A];第四届全国给水排水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张翔;;[A];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庆喜;[N];安徽经济报;2000年
志勇;[N];北京日报;2000年
李国庆;[N];中国包装报;2000年
张晴;[N];中国妇女报;2000年
康晓光;[N];中国工商报;2000年
记者 王 娅;[N];中国环境报;2000年
马智;[N];中国交通报;2000年
李建平;[N];中国教育报;2000年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张再林;[N];中国教育报;2000年
周丽娟;[N];中国汽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平;[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纪明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曾芬钰;[D];厦门大学;2003年
刘涛;[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普永生;[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黄建清;[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陈冬;[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张勇;[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王庆华;[D];吉林大学;2004年
蒙永胜;[D];新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方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白玉;[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陈慧;[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赵士文;[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兰向春;[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谭颖;[D];湖南大学;2001年
王丹;[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曹海婴;[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刘扬;[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李巧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黑洞的边缘究竟是什么?科学家的研究颠覆我们的传统认知!
如果能更深刻感受重力,我们也许就能得知它的真相,但这在重力很弱的地球是不可能的,但在宇宙中有个地方,那里的重力主宰一切,那就是在黑洞里。在那里,重力可以把物质完全化为灰烬,一堵重力火墙会消灭物质。
在不寻常的情况下,你不一定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但有时不寻常的情况会引出新的见解,为了寻找重力的真相,物理学家去了一个特别地方研究预期重力在那里会表现十分奇怪。
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
北京市网监中心备案编号:55号
驱动中国官方微信
(C)驱动中国&Qud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复制必究&京ICP备号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京)字第07618号论人体科学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论人体科学
《论人体科学》是老在1988年出版的一本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阐述了中医之于西医有点类似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前者都是整体的,后者都是分类的。表面上看起来前者不够科学,但实际上前者才是更接近科学的——如果非要把科学作为一种衡量标准的话。
1、中医的理论完全是宏观的、整体的理论,它没有分析,没有深入到人体的结构,各部位,细胞和细胞以下,所以它的优点是整体观,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因为它仅仅有整体,就整体论整体
2、用人体科学这个观点,来吸取所有西医的这些成果,不是从前的所谓中西医结合,用西医来化中医,我认为那是错误的,而是反过来,用中医来化西医,把西医的结果全部拿过来,吸取到人体科学里来。
3、整理并用现代语言阐述中医理论是一件工作量极大的研究工作。
4、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5、中医理论不是现代意义的科学,却是经典意义的自然哲学。医学的前途在于中医现代化,而不在什么其他途径。
6、西医源起和发展于科学技术的“分析时代”,也就是为了深入研究事物,把事物分析为其组成部分,一个一个认识。这有好处,便于认识,但也有坏处,把本来整体的东西分割了。西医的毛病也在于此。然而这一缺点早在一百年前恩格斯就指出了。到大约二十年前终于被广大科技界所认识到,要恢复“系统观”,有人称为“系统时代”。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7、中医理论是思辨式的论述,或说是恩格斯所说的“自然哲学”,不是自然科学。
8、不能死抱着几本中医经典不放,闭关自守。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把中外医学的好东西结合起来,用系统科学来促使中医现代化,即医学现代化。
9、中医理论是前科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中医还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等现代科学体系中的东西来阐明,中医自成体系,是前科学,不是现代科学体系中的现代科学。
10、回顾建国初年,国家当时就已明确了中医的重要性,而且又提出了中医要现代化的要求。但是怎么现代化的问题,后来好像变成了所谓的中西医结合,那就是说,把中医看做是不科学的,要用西医科学使中医现代化。但是,这样一种方法能否取得成功,现在看来是值得考虑的。在几年前的一次会议上,我见到邝安坤教授,他是中西医结合的著名专家,那天晚上我们谈得很融洽,我当时就向他讲,中西医结合,用西医把中医科学化恐怕是做不到的,因为中医的指导思想与西医差别太大,中医的特点在于从整体、从系统来看问题。邝教授听我谈完后说,他搞中西医结合已三十年,也感到有点走不下去了,所以他听到我提出另外一个方向,感到很高兴。也就是说,他搞了三十年的中西医结合式的中医现代化,到头来感到很苦恼,这就说明问题不那么简单。
11、大家都说中医后继乏人,大有要消亡的危险,这又说明问题很不简单。
12、我们说的将来的科学革命,要从微观一直到整体,把它连起来。
13、一种人认为是中医自成体系,它是独立的,完全是科学的。这些人说中医的理论是宝贝,我也承认是宝贝,但是他们还加了一条,即这个宝贝是动不得的。也就是这些人反对中医现代化。还有一种人,我们把他们叫做场论者,反正中医说不清楚,就制造一个场,什么人体场、气场等。这些人制造这个场有什么根据?可能是凭想象,认为应该有这么个场。……希望他们将观点转过来,不要用“场”的未知去解释人体的未知。
14、就是说我们要搞的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二十一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
15、我一直宣传中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的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经验确实是我们的珍宝,有许多人认为这与现代科学对不上号。实际上,恰恰是我们祖国医学所总结出来的东西跟今天最先进的科学能够对上号。……如果把西方的科学同中医所总结的理论以及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那将是不得了的。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什么是科学_百度知道
该问题可能描述不清,建议你
什么是科学
我有更好的答案
科学: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采纳率:42%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的分门别类的学问。科学: ①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②合乎科学的:~种田ㄧ这种说法不~ㄧ革命精神和~态度相结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哲学家和科学家经常试图给何为科学和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充分的本质主义定义但并不很成功,笼统地说,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科学一词在中国古汉语中意为“科举之学”。明治时代日本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science”的译词。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什么是科学?这不完全是个定义的问题,还需要看大家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意味下使用这个词的。
1.课本里说:科学的人生观。
2.新闻里说:科学的发展观。
3.论坛里说:中医是科学吗?
4.健康讲座:大蒜防癌科学吗?
总结一下,在这几个例子中,科学指的是:可以信赖的意思。如果作一个替换的话就是:
1.要相信科学,反对伪科学。
2.要相信组织,反对个人主义。
3.要相信上帝,反对异端。
由以上例子可见,大众最关心的并不是科学的定义和标准,而往往是科学这个标签----一个可以信赖的标签。但这个标签在中国并非自古就有,而是来自西方,科学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最先引入的重要概念之一,另一个则是民主。
II.科学的定义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概念,中国古代有\textbf{道},有\textbf{理},但和科学不是一个概念。为了讨论科学的定义,先来看一下在西方语言中的科学。
在拉丁语中,作: Scientia,词根Scire,是学或知的意思,即学问或知识的意思, 它又来自于scio,意思是&我知道&。印欧语系中其根源指的是区别或分隔,同梵语中的chyati ,切开,希腊语 schizein,劈开,拉丁语scindere,劈开,都有亲缘关系。从中世纪到启蒙时期,科学指的是任何系统化的或记录下来的知识。因此,当时它也同哲学一样有非常宽泛的含义。在某些语言中,比如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以及意大利语中,指代科学的那个词现在仍有这个含义。
在英语中,作:Science,一般指自然科学,即 Natural Science;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Sense有感觉、感知的意思,即人有通过感官获得经验的能力,在感官经验基础上的系统知识和判断能力则为科学。
在德语中,作:Wissenschaft,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即除自然科学外,一般还包括历史学、语言学及哲学等。可见德语中讲到科学,比英语中讲到科学,其涵义要更为广泛,这与英、德两个民族不同的学术研究传统也是吻合的。英国人是实用主义的,更强调经验和经验科学(对应自然科学),而德国人则更强调综合,强调自上而下统一的知识体系。
W.C. 丹皮尔在其著作《科学史》绪论中给科学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可以说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有条理的知识,可以说是对于表达自然现象的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性研究。
这样的定义可能是富有启发的,但暂时并无多大用处。因为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理性等。
最后,我们再看看中文,科学是被写成了科+学,科的意思是分类的意思,如我们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门、纲、目、科。而学自然是学问,知识的意思。另外在汉语中,还有所谓科举的概念,即通过某种选拔性考试,向国家或皇帝选拔人才的意思,科举有很强的实用或功利的色彩。因此纯粹看科学的中文字面意思,我们可理解为:分门别类的有实际用途的知识和学问。
III.科学的领域
我们也可通过今天我们所认为一定属于科学的典型学科中来概括科学的特征。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属于科学。即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眼、耳、鼻、手等)直接经验到的,这与英语中关于Science的定义一致,即科学狭义地指自然科学。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不把数学包括在科学的领域中,是因为数学讨论的是纯粹形式的问题,不与任何具体现象有关。当然,如果我们考察数学产生的历史过程,我们会认为经验仍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数学一旦形成严格体系,即与经验无关,而导致数学出现的各种经验可看作是促使数学产生的楼梯,在上楼前,楼梯是有用的,一旦已经上了楼,楼梯则成为多余的东西。
这就是科学
生活就是科学~
最近正在喜马拉雅上听吴国盛的《什么是科学》,以下解释摘自书中——要真正理解“科学”,我们需要进入西方的语境,因为“科学”本来就来自西方,是西方人所特有的东西。“科学”在今天是一个国人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词汇,但它的含义却相当模糊。在不同的语境下,它指称非常不一样的东西。大体说来,在现代汉语的日常用法中,它有两种基本用法。一种用法是指某种社会事业,指一个人群以及他们所从事的工作,这个人群就是科学家或者科技工作者,这项事业就是“科学”。中国目前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这里的“科”字,也是在这个意是“科学”。中国目前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这里的“科”字,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意思是说,要依靠科学技术专家以及他们所从事的科学技术事业来振兴国家。另一种用法是指某种价值判断。“科学”经常指对的、正确的、真的、合理的、有道理的、好的、高级的。比如,我们说“你这样做不科学”,是说这样做不对、不正确、不应该。我们说“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要合理化,不能主观蛮干。我们讲“科学发展观”,是指某种合理均衡的发展观,纠正那种唯GDP主义、竭泽而渔、导致两极分化的发展观。简而言之,对于“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第一种用法回答说“科学就是科学家们做的事情”,第二种用法回答说“科学是好东西”。个人感觉这个说法是在中国的大科学背景下做出的比较接地气的解释,当然要说清楚什么是科学真的太难了,恐怕连科学家都讲不清楚,不过非要解释清楚“科学”的概念是字典的工作,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吧。
其他5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据科学家与传统专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