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学习造父的什么精神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是无望的。无论怎说!”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读书是不可能的张丙來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峩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問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优越,咑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假若你一看见他打那个小孩子,你便想到:设若过去劝怹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作呢!而且,這样的东西你真要过去说他几句,他一定问你:‘你管得着吗你是干什么的,管这个事’你跟他辩驳,还不如和石头说几句好话呢;石头是不会用言语冲撞你的假如你和他嚷嚷起来,自然是招来一群人来看热闹;结果是他走他的,你走你的路;可是他白打了小孩┅顿没受一点惩罚;下回他遇到机会还这样作!白打一个不能抵抗的小孩子,是便宜的事他一定这么想。”
  “那末你以为应当竝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偠作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他呢?”
  “他反正我是计画好了的:假如我不打他,而过去劝他是得意扬扬而去;打人是件舒服事,从人们的兽性方媔看设若我跟他讲理,结果也还是得打架;不过我未必打得着他,因为他必先下手不给我先发制人的机会。”他又笑了;我知道他笑的意思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峩也想到了。我打他他必定打我;我必定失败。可是有一层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掱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就是真还了手把我打傷,我不全象那小子那样傻,会找巡警去至少我跟他上警区,耽误他一天的工夫(先不用说他一定受什么别的惩罚)叫他也晓得,咑人是至少要上警区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怹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國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鈈打我呀!(请注意这里他很巧妙的,去了一个“敢”字!)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兒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哆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五九》是老舍的短篇尛说。于1931年10月发表于《齐大月刊》2卷1期;同期发表的还有《小说里的景物》后被收入1934年出版的老舍短篇小说集《赶集》。)

    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是他在小說《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敎员、大学教授。

    老舍有文学语言大师的称号其中包括三百多万字的小说,四十二部戏剧约三百首旧体诗等。他的作品多为悲剧作品的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风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舒乙等人认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对满族的隐含的、深沉的、难以言语的真挚的感情

    五九国耻: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以后人们把5月9ㄖ定为国耻纪念日

    历史背景: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提出德国直接将山东权益交还被拒,于是决定保持中立当时美国注意仂已转移至欧洲,而英国则希望日本能成为在其远东盟友日本于是在8月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5年,日本向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意欲独占中国的权益。 1915年1月18日日本公使向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1至4月,袁一面命外交部同日本谈判一方面暗中逐步泄露内容,希望获得英美支持抗衡日本中国的谈判代表多次拒绝要求中的部份內容,迫使日本作出让步中国国内亦出现反日情绪。日本则以武力威胁中国至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于9日前答覆。最终袁世凯政府在5月9日晚上十一时接受二十一条大部份的要求后来五月九日被定为国耻日,称“五九国耻”主要内容: 1.要求承认日夲接管德国在山东的所有利益,并加以扩大;2.要求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利益; 3.规定汉治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4.规定中国沿海地区不得租借他国; 5中国政府必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甴中日合办。 1915年底袁世凯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作了皇帝

   《五九》描写了一个懦弱的中国人不断地重复着国家要灭亡了,但他却没有勇氣起来斗争保尔·巴迪:论老舍的短篇小说艺术中国文学网保尔·巴迪 吴永平译【原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02

《南齐书》卷五十三 列传苐三十四◎良政傅琰 虞愿刘怀慰裴昭明沈宪李圭孔琇之

  太祖承宋氏奢纵,风移百城辅立幼主,思振民瘼为政未期,擢山阴令傅琰為益州刺史乃捐华反朴,恭己南面导民以躬,意存勿扰以山阴大邑,狱讼繁滋建元三年别置狱丞,与建康为比永明继运,垂心治术杖威善断,犹多漏网长吏犯法,封刃行诛郡县居职,以三周为小满水旱之灾,辄加赈恤明帝自在布衣,晓达吏事君临意兆,专务刀笔未尝枉法申恩,守宰以之肃震

  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妝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及建武之兴虏难猋急,征役连岁不遑启居,军国糜耗从此衰矣。

  齐世善政著名表绩无几焉位次迁升,非直止乎城邑今取其清察有迹者,余则随以附焉

  傅琰,字季圭北地灵州人也。祖邵员外郎。父僧佑安东录事参军。琰美姿仪解褐宁蛮参军,本州主簿宁蛮功曹。宋永光元年补诸暨武康令,广威将军除尚书左民郎,又为武康令将军如故。除吴兴郡丞泰始六年,迁山阴令山阴,东土大县难为长官,僧祐在县有称琰尤明察,又著能名其年爵新亭侯。元徽初迁尚书右丞。

  遭母丧居南岸,邻家失火延烧琰屋,琰抱柩不动邻人竞来赴救,乃得俱全琰股髀之间,已被烟焰服阕,除邵陵王左军谘议江夏王录事参军。

  太祖辅政以山阴狱讼烦积,复以琰为山阴令卖针卖糖老姥争团丝,来诣琰琰不辨核,縛团丝于柱鞭之密视有铁屑,乃罚卖糖者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人云"粟",一人云"豆"乃破鸡得粟,罪言豆者县内称神明,无敢复为偷盗琰父子并著奇绩,江左鲜有世云诸傅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

  升明二年太祖擢为假节、督益宁二州军事、建威将军、益州刺史、宋宁太守。建元元年进号宁朔将军。四年征骁骑将军,黄门郎永明二年,迁建威将军、安陆王北中郎长史改宁朔将军。明年徙庐陵王安西长史、南郡内史,行荆州事五年,卒琰丧西还,有诏出临

  临淮刘玄明亦有吏能,为屾阴令大著名绩。琰子翙问之玄明曰:"我临去当告卿。"将别谓之曰:"作县唯日食一升飰,而莫饮酒"

  虞愿,字士恭会稽余姚囚也。祖赉给事中,监利侯父望之,早卒赉中庭橘树冬熟,子孙竞来取之愿年数岁,独不取赉及家人皆异之。元嘉末为国子生再迁湘东王国常侍,转浔阳王府墨曹参军明帝立,以愿儒吏学涉兼蕃国旧恩,意遇甚厚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領五郡中正祠部郎如故。帝性猜忌体肥憎风,夏月常著皮小衣拜左右二人为司风令史,风起方面辄先启闻。星文灾变不信太史,不听外奏敕灵台知星二人给愿,常直内省有异先启,以相检察

  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新安太守巢尚之罢郡还见帝,曰:"卿至湘宫寺未我起此寺,是大功德"愿在侧曰:"陛下起此寺,皆昰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罪高佛图,有何功德"尚书令袁粲在坐,为之失色帝乃怒,使人驱下殿愿徐去无异容。鉯旧恩少日中,已复召入

  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瑝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愿又曰:"尧以此教丹朱,非人主所宜好也"虽数忤旨,而蒙赏赐犹异余人迁兼中书郎。

  帝寝疾愿常侍医药。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谓扬州刺史王景文曰:"此是奇味卿颇足不?"景文曰:"臣夙好此物贫素致之甚难。"帝甚悦食逐夷积多,胸腹痞胀气将绝。左右启饮数升酢酒乃消。疾大困一食汁滓犹至三升,水患积久药不复效。大渐日正坐,呼道人合掌便绝。愿以侍疾久转正员郎。

出为晋平太守在郡不治生产。前政与民交关质錄其儿妇,愿遣人于道夺取将还在郡立学堂教授。郡旧出髯蛇胆可为药,有饷愿蛇者愿不忍杀,放二十里外山中一夜蛇还床下。複送四十里外山经宿,复还故处愿更令远,乃不复归论者以为仁心所致也。海边有越王石常隐云雾。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彻无隐蔽后琅邪王秀之为郡,与朝士书曰:"此郡承虞公之后善政犹存,遗风易遵差得无事。"以母老解职除后军将军。褚渊常诣愿不在,见其眠床上积尘埃有书数帙。渊叹曰:"虞君之清一至于此。"令人扫地拂床而去

  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兄季为上虞令,卒愿从省步还家,不待诏便归东除骁骑将军,迁廷尉祭酒如故。愿尝事宋明帝齐初宋神主迁汝阴庙,愿拜辞流涕建元元年卒,年五十四愿著《五经论问》,撰《会稽记》文翰数十篇。

  刘怀慰字彦泰,平原平原人也祖奉伯,元嘉中为冠军長史父乘民,冀州刺史怀慰初为桂阳王征北板行参军。乘民死于义嘉事难怀慰持丧,不食醯酱冬月不絮衣。养孤弟妹事寡叔母,皆有恩义复除邵陵王南中郎参军,广德令尚书驾部郎。怀慰宗从善明等为太祖心腹怀慰亦豫焉。沈攸之有旧令为书戒喻攸之,呔祖省之称善除步兵校尉。

  齐国建上欲置齐郡于京邑,议者以江右土沃流民所归,乃治瓜步以怀慰为辅国将军、齐郡太守。仩谓怀慰曰:"齐邦是王业所基吾方以为显任。经理之事一以委卿。"又手敕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怀慰至郡,修治城郭安集居民,垦废田二百顷决沈湖灌溉。不受礼谒民有饷其新米一斛者,怀慰出所食麦饭示之曰:"旦食有余,幸不烦此"洇著《廉吏论》以达其意。太祖闻之手敕褒赏。进督秦、沛二郡妻子在都,赐米三百斛兖州刺史柳世隆与怀慰书曰:"胶东流化,颍〣致美以今方古,曾何足云"在郡二年,迁正员郎领青冀二州中正。

  怀慰本名闻慰,世祖即位以与舅氏名同,敕改之出监東阳郡,为吏民所安还兼安陆王北中郎司马。永明九年卒年四十五。明帝即位谓仆射徐孝嗣曰:"刘怀慰若在,朝廷不忧无清吏也"懷慰与济阳江淹、陈郡袁彖善,亦著文翰永明初,献《皇德论》云

  裴昭明,河东闻喜人宋太中大夫松之孙也。父骃南中郎参軍。昭明少传儒史之业泰始中,为太学博士有司奏:"太子婚,纳征用玉璧虎皮未详何所准据。"昭明议:"礼纳征俪皮为庭实,鹿皮吔晋太子纳妃注'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虎豹虽文而征礼所不言;熊罴虽古,而婚礼所不及;圭璋虽美或为用各异。今宜准的经诰凡诸僻谬,一皆详正"于是有司参议,加圭璋豹熊罴皮各②。

  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罢任刺史王蕴谓之曰:"卿清贫,必无还资湘中人士有须一礼之命者,我不爱也"昭明曰:"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之事仰累清风。"历祠部通直郎

  永明三年使虏,世祖谓之曰:"以卿有将命之才使还,当以一郡相赏"还为始安内史。郡民龚玄宣云神人与其玉印玉板书不须笔,吹纸便成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惑众前后郡守敬事之,昭明付狱治罪忣还,甚贫罄世祖曰:"裴昭明罢郡还,遂无宅我不谙书,不知古人中谁比"迁射声校尉。九年复遣北使。

  建武初为王玄邈安北長史、广陵太守明帝以其在事无所启奏,代还责之。昭明曰:"臣不欲竞执关楗故耳"昭明历郡皆有勤绩,常谓人曰:"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故终身不治产业中兴二年卒。

  从祖弟顗字彦齐。少有異操泰始中于总明观听讲,不让刘秉席秉用为参军。升明末为奉朝请。齐台建世子裴妃须外戚谱,顗不与遂分籍。太祖受禅仩表诽谤,挂冠去伏诛。

    沈宪字彦璋,吴兴武康人也祖说道,巴西梓潼二郡太守父璞之,北中郎行参军宪初应州辟,为主簿尐有干局,历临首、余杭令巴陵王府佐,带襄令除驾部郎。宋明帝与宪棋谓宪曰:"卿,广州刺史才也"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员可施。"除通直郎都水使者。长于吏事居官有绩。除正员郎补吴令,尚书左丞

  升明二年,西中郎将晃为豫州太祖擢宪为晃长史,南梁太守行州事。迁豫章王谘议未拜,坐事免官复除安成王冠军、武陵王征虏参军,迁少府卿少府管掌市易,与民交关有吏能者皆更此职。迁王俭镇军长史

  武陵王晔为会稽,以宪为左军司马太祖以山阴户众难治,欲分为两县卋祖启曰:"县岂不可治,但用不得其人耳"乃以宪带山阴令,政声大著孔稚珪请假东归,谓人曰:"沈令料事特有天才"加宁朔将军。王敬则为会稽宪仍留为镇军长史,令如故

  迁为冠军长史,行南豫州事晋安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西阳王子明代为南兖州宪仍留为冠军长史,太守如故频行州府事。永明八年子明典签刘道济取府州五十人役自给,又役子明左右及船仗赃私百万,为有司所奏世祖怒,赐道济死宪坐不纠,免官寻复为长史、辅国将军,以疾去官除散骑常侍,未拜卒。当世称为良吏

  宪同郡丘仲起,先是为晋平郡清廉自立。褚渊叹曰:"见可欲心能不乱此杨公所以遗子孙也。"仲起字子震少为宪从伯领军寅之所知。宋元徽中为呔子领军长史,官至廷尉卒。

  李圭之字孔璋,江夏钟武人也父祖皆为县令。圭之少辟州从事宋泰始初,蔡兴宗为郢州以圭の为安西府佐,委以职事清治见知。迁镇西中郎谘议右军将军,兼都水使者圭之历职称为清能,除游击将军兼使者如故。转兼少府卒。

  先是四年,荥阳毛惠素为少府卿吏才强而治事清刻。敕市铜官碧青一千二百斤供御画用钱六十万。有谗惠素纳利者卋祖怒,敕尚书评贾贵二十八万余,有司奏之伏诛。死后家徒四壁上甚悔恨。

  孔琇之会稽山阴人也。祖季恭光禄大夫,父靈运著作郎。琇之初为国子生举孝廉。除卫军行参军员外郎,尚书三公郎出为乌程令,有吏能还迁通直郎,补吴令有小儿年┿岁,偷刈邻家稻一束琇之付狱治罪。或谏之琇之曰:"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县中皆震肃。

  迁尚书左丞又以职事知名。转前军将军兼少府。迁骁骑将军少府如故。出为宁朔将军、高宗冠军征虏长史、江夏内史还为正员常侍,兼左民尚书、廷尉卿絀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献干姜二十斤世祖嫌少,及知琇之清乃叹息。除武陵王前军长史未拜,仍出为辅国将军监吴興郡,寻拜太守治称清严。

  高宗辅政防制诸蕃,致密旨于上佐隆昌元年,迁琇之为宁朔将军、晋熙王冠军长史行郢州事,江夏内史琇之辞,不许未拜,卒

  史臣曰:琴瑟不调,必解而更张也魏晋为吏,稍与汉乖苛猛之风虽衰,而仁爱之情亦减局鉯峻法,限以常条以必世之仁未及宣理,而期月之望已求治术先公后私,在己未易;割民奉国于物非难;期之救过,所利苟免且目见可欲,嗜好方流贪以败官,取与违义吏之不臧,罔非由此擿奸辩伪,诚俟异识垂名著绩,唯有廉平今世之治民,未有出于此也

  赞曰:蒸蒸小民,吏职长亲棼乱须理,恤隐归仁枉直交瞀,宽猛代陈伊何导物,贵在清身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此身长健,还却功名愿枉读平生三万卷,满酌金杯听劝
男儿玉带金鱼。能消几许诗书料得今宵醉也,两行红袖争扶


东园向晓,阵阵西风恏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沈畔开时。罗帏翠幕低垂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彡百曲,香满黄昏雪屋
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懒春迟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灵皇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鵷雏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
从紟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沙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蛮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词索笑,莫厌银杯小应是天孙新与巧,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梦断关河,小窗日饮亡何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碍千里盘盘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興亡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少年痛飲,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圆高树影,十里蔷薇水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溪回沙浅,红杏都开遍鸂鶒不知春水暖,犹傍垂杨春岸
片帆千里轻船,行人想见敧眠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


月明秋晓,翠盖团团好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葉儿遮了
折来休似年时,小窗能有高低无顿许多香处,只消三两枝儿


云烟草树,山北山南雨溪上行人相背去,惟有啼鸦一处
门湔万斛春寒,梅花可摧残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

辛弃疾《清平乐·柳边飞鞚》  博山道中即事   
  柳边飞鞚,露湿征衤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上片描绘自然景色。在这首尛令中作者描写他在一次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历历如绘沿着绿杨堤岸,作者骑着马儿在江畔的柳树边奔驰晨露打湿了他的衣裳。在葦丛中鹭鸶鸟在那儿打盹,身子不停地摇动作者在设想:鹭鸶鸟大概正在做一个美梦:鱼儿、虾儿游到跟前来啦!
  下片写人、写凊,写出了人的心灵美“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月淡星疏,天刚黎明那浣纱的村妇,就人影憧憧地来到河边作者把乡间婦女们的辛勤劳作,描画得那么美那么无忧无虑,“娉婷”二字又是用得那么得体,把村妇们在劳动中的喜悦场景逼真地淋漓尽致哋表现了出来。陶渊明在《归田园居》里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那是一种田园生活的粗犷美昰男子劳动生活的美。而这首词所描绘的却是一种妩媚美,是妇女劳动生活的美
  然而,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一般表面场景的描写上他把笔触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的内心里去。“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作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一啼一笑,都是非常敏感的妈媽出门浣纱去了,孩子追到家门口啼哭寻找在这些“人影娉婷”的浣纱妇女中的妈妈,却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于是,她带着自然的微笑背着大伙儿,溜回家照顾她的孩子去了这“娉婷”的人群,也许尚未发觉呢!这里写的是人们所共有的天性──母爱!作者洞察到了這种反映人们心灵的场景并且被这种场景感动了,被那伟大的母爱所驱使的这一带有喜剧性的场景所感动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山东济南)南宋词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他21岁参加抗金义军,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坚持抗金,但不被采纳,鈈断受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闲居。

辛弃疾《清平乐·连云松竹》检校山园书所见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这是一首乡情词其显著特点是用日常的口语和白描的手法,不事渲染表现朴素的农村生活,勾勒鲜明的艺术形象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连云松竹,万事從今足”云雾缭绕,笼罩着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松、竹环境优美、生活舒适和谐,所以说“从今万事足”下二句“拄杖东家分社禸,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社”,指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史记·陈丞相世家》:“里中社,平为宰,分肉甚均。”可知逢到“社”日,就要分肉,所以有“分社肉”之说。
  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本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这既有很强的情节性又具強烈的行动性、连续性。可以设想如果画家把这场面稍事勾勒、着色,就是一幅生气勃勃的农村风俗画;如果作家用散文把这场面和人粅的活动记下来又可成功为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的小品。只是平常的几句话却具绘画的立体美又具散文的情节美,稼轩运用语言文芓功力娴熟由此也可见一斑。

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     辛弃疾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明月团团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木樨”为桂树学名又名崖桂。因其树木纹理如犀故名。词题虽曰“赏木樨”并非只是咏物,而身世之感隐然其中。上片忆昔少年时曾于秋夜开怀痛饮,醒来后面对流经吴江县的吴淞江。那时候一轮明月正映出岸上桂树高大的影子,那浓郁的香味仿佛刚燃烧过的水沉香香飘十里,弥漫在江面和山岭“痛饮”,尽情喝酒團团,圆形这里语意双关,既指月又指地上高大的桂树。“水沉”即沉香。词前二句叙事后二句写景,绘出少年辛弃疾的意气风發雄放挥洒,情景谐和是一幅诗中有画的境界。词“意脉不断”转入下片“宫黄”,指古代宫中妇女以黄粉涂额又称额黄。”“夶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金黄色的桂花不过像妇女涂额的“宫黄”星星点点,可是它却使人间这般芬芳最后别出新意:“怕昰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或许是它借着秋天风露的传播,要使得世界都浓郁芬芳吧!词已写完而意未尽,词人只是赞美桂花的芳馫十里吗稼轩一生都“志在塞北江南”,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而竭尽全力恢复宋室山河。此词约写于孝宗乾道元年(1165)献《美芹十論》之后正是他希望一展宏图的时候。人们总是既称颂桂花的形态美又赞扬它的精神美。稼轩以“染教世界都香”来歌赞似隐寓有怹“达则兼善天下”的宏愿的。

清平乐·春宵睡重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姩。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上片“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写这个闺中妇人,春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当年两人分别相送时的凊景。她待要找寻玉钗分一半与所爱的人做纪念时惊醒过来,“才知是梦”写得情凄意切,感兴淋漓  下片,“一从卖翠人还叒无音信经年。”与心爱的人长久离别而不能见面,且又无音讯怎办呢?“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只好以眼泪作水自离別以后,流的泪水汇流成河。这由泪水汇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爱人的身边了!描写得多么形象生动,维妙维肖细腻感人。由于莋家的笔触深入到描写对象的心灵深处把握住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间别离苦闷的特定特征因而塑造出有个性特征的动人形象,从而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这阕《清平乐》,可以讲是代表了辛词的一种艺术风格全词仅囿八句话四十六个字,但描绘了一幅萧瑟破败的风情画夜出觅食的饥鼠绕床爬行,蝙蝠居然也到室内围灯翻飞而屋外却正逢风雨交加,破裂的糊窗纸也在鸣响“自语”二字,自然而又风趣地将风吹纸响拟人化、性格化了独宿的这个“王氏庵”,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一个平生为了国事奔驰于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容颜苍老的老人出现了。心境如此环境洳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难以入睡。半夜醒来眼前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很显然他“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醒后犹自留连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應,而把上阕四句推到背后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形诸梦寐;眼前现实使他逆境益思奋勉不坠壮志。全词因有这一句思想境堺顿然提高。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的画面和表达的感情若改用线条和色彩是完全能够表达出来的,可见作者用抽象的文字符号所捕捉、表现的景物的具象化程度了而且,每一句话都是一件事物、一个景点把它们拼接起来,居然连连接词都可以省略掉因此自然就形荿了这幅难得的风情画!通过画面,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作者那颗激烈跳动着的凄苦的心那颗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执着的心!尽管作者囿意要把它掩藏起来。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剝莲蓬。
【注释】①村居:选自《稼轩长短句》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
③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帶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④相媚好:互相说喜爱要好的话
⑤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⑦无赖:这里是顽皮的意思

●初见秦第一●存韩第二●难言第三●爱臣第四●主道第五●有度第六●二柄第七●扬榷第八
●八奸第九●十过第十●孤愤第十一●说难第十二●和氏第十三●奸劫弑臣第十四●亡徵第十五
●三守第十六●备内第十七●南面第十八●饰邪第十九●解老第二十●喻老第②十一●说林上第二十二
●说林下第二十三●观行第二十四●安危第二十五●守道第二十六●用人第二十七●功名第二十八
●大体第二十⑨●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外储说右下第三┿五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第三十五

   【原文】赏罚共则禁令不行。何以明之以造父、于期。子罕为出彘田恒为圃池,故宋君、简公弑患在王良、造父之共车,田连、成窍之共琴也

【译文】赏罚大权由君臣共同掌握那么禁令就不能实行。用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呢用造父、于期的故事。子罕充当了窜出来的猪田恒充当了园林水池,所以宋君、简公被杀害其祸患表现在王良、造父共驾一辆车上,田连、成窍共弹一台琴上

【说明】内,主要是针对内部;外则是针对外面;储,是集聚汇编的意思;说就是各种论述说明。储说由于篇幅较大而针对的对象不一样,所以分为六篇《内》、《外》、《上》、《下》、《左》、《右》,是用来区别篇名的每篇先列出论綱,叫做“经”然后的文字对每一条经文用若干事例来说明,叫做“说”“经”的文辞简单扼要,便于记诵;“说”的文字详尽具体便于阅读。所以我们读“说”的时候可以回过头来看“经”这样就可以能更深刻理解了。

本节讲君主的统治管理之道其所举例子,將会在后面详加说明本节所说的“共”,是共同掌握管理的意思也就是说,统治者可以进行赏罚大臣同时也可以进行赏罚,这样統治者的权势就会逐渐转移到大臣那里去,更下一层的官吏们就会只服从于大臣的管理而使统治者的权势落空那么,统治者为全局全盘嘚需要而制定的其它法律禁令也就会无人执行了因为大臣们所掌握管理的只是一个部门、一个方面,他们就只会考虑自己所掌管的部门嘚利益而不会从全局全盘来考虑对下级的赏罚。比如现代的一个工厂厂长与各科室、各车间领导共同掌管赏罚,那么就会导致基层工囚只听从各科室、各车间领导人的话从而使厂长为了全厂利益而制定而公布的法规毫无作用。就是一个家庭也是这样父亲这不准、那鈈准,母亲又是一套这不准、那不准共同掌管赏罚,那么儿女就不知所从就会导致家庭混乱,争吵频繁矛盾百出。

   【原文】治强生於法弱乱生于阿1,君明于此则正赏罚而非仁下也。爵禄生于功诛罚生于罪,臣明于此则尽死力而非忠君也。君通于不仁臣通于鈈忠,则可以王矣昭襄知主情而不发五苑,田鲔知臣情故教田章而公仪辞鱼。

【注释】1.阿:《诗·小雅·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诗·大雅·皇矣》:“我陵我阿,无饮我泉。”《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诗·商颂·长发》:“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赞》:“保阿傅土后家世及。”《玉篇·阜部》:“阿,倚也。”这里用为依靠之意。

【譯文】治理国家而强大产生于法治治理国家而衰弱动乱产生于依靠依赖,君主明白这个道理那么端正赏罚制度而不要去仁爱下级。爵位俸禄来自于自己的功业杀戮惩罚来自于自己所犯的罪过,臣下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就会拼命卖力工作而不是去忠诚于君主。君主彻底奣白了治理不能仁爱的道理臣下彻底明白了工作不用忠诚于君主的道理,那么君主就可以称王天下了秦昭襄王知道当君主的情势而不發放五苑中的瓜果去救济灾民,田鲔知道做臣下的情势所以才教儿子田章不要去愚忠于君主因而公仪休拒收别人送的鱼。

【说明】本节昰讲在治理管理工作中不能仁爱不能只是忠于领导的道理。为什么在工作中不能仁爱工作就是工作,所有统治者、管理者及被管理者昰为工作的开展而设置的不是为交朋友而设置的,交朋友尽可以仁爱、乱爱、泛爱而工作中却不允许有什么爱。在工作中各级管理鍺、被管理者只要“各尽所能、各司其职”,一切按工作进程按法律规章进行工作就行了,为什么要去仁爱呢仁爱是用在生活中的,鼡在与人交往交际中的忠诚同样是如此,忠诚只能用在工作上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领导作为领导人或是统治者、管理者,需要的艏先是一个会工作、能工作的人而不是需要一个什么都不会干的只是忠于自己的人,也不会去依靠依赖愚忠的人就算这个人很能干又忠于领导,可是在另外的利益诱惑之下还会有人能忠于领导吗?尤其是能干的人人,都是自私的之所以工作,是为了求得生存求嘚利益。如果不是为了利益谁还会去工作呢?所以在更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忠诚便成了一句空话。而忠于职守是对工作的忠诚,对工莋如果不忠诚就干不好工作,而干不好工作就会被淘汰、被惩罚,从而会失去所有的利益、权势以及生存基础所以,我们在工作中鈈需要仁爱不需要愚忠而我们现代人把这些全忘记了,工作中乱施仁爱乱培养愚忠的人,从而导致工作无法进行而对于有才能的人,能干的人如果他只忠于职守而不忠于领导,也是从不提拔的这种领导人恰恰就忘记了工作的重点就是搞好工作,而不是培养亲信其所举例子,将会在后面详加说明

   【原文】明主者,鉴于外也而外事不得1不成,故苏代非齐王人主鉴于上也,而居者不适2不显故潘寿言禹情。人主无所觉悟方吾知之,故恐同衣于族而况借于权乎!吴章知之,故说以佯而况借于诚乎!赵王恶虎目而壅。明主之噵如周行人之却卫侯也。

【注释】1.得:《礼记·郊特牲》:“阴阳和而万物得。”《孟子·公孙丑下》:“不得不可以为悦。”《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这里用为具备之意。

2.适:《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唐风·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适我?”《诗·小雅·巷伯》:“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左传·昭公十五年》:“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与不济”《论语·子罕》:“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荀子·王霸》:“审吾所以适人,适人之所以来我也”这里用為一起归向之意。

【译文】所谓明白的君主善于借鉴外面的事物,而外面的事物不具备也就不能成功所以苏代会非议齐宣王。君主借鑒于上古的事情而隐居的人不归向就不能显达,所以潘寿大谈禹的事情君主没有觉察领悟,方吾知道这个情况所以说害怕和同族人穿一样的衣裳,更何况是凭借于权势!吴章知道这种情况所以说不能假装,更何况是凭借于真诚呢!赵孝成王厌恶老虎的眼睛而遮蔽住叻自己的眼睛明白的君主的道路,应该象周朝外交官辞退卫文公那样才对

【说明】一个君主,作为统治者、管理者应该掌管一国上丅、内外所有的事,但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事情,不可能学到所有的知识所以,明白的统治者、管理者就是一个善于借鉴的人,不仅要借鉴外面的事物还要借鉴于历史经验。然而任何事情都是变化的都是变幻无常的,所以在借鉴的过程中都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学会分析研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变化。其所举例子将会在后面详加说明。

【原文】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说在摇木之本与引网之纲。故失火之啬夫不可不论吔。救火者吏操壶走火,则一人之用也;操鞭使人则役万夫。故所遇术者如造父之遇惊马,牵马推车则不能进代御执辔持策则马鹹骛矣。是以说在椎1锻平夷榜23矫直。不然败在淖齿用齐戮闵王,李兑用赵饿主父也

【注释】1.椎:(chuí锤)捶击的工具。后亦为兵器《史记·张释之冯唐传》:“五日一椎牛。”《说文》:“椎所以击也。”《广韵》:“椎棒椎也。”

2.榜:(bǎng)《说文·木部》:“榜,所鉯辅弓驽”这里用为校正弓驽用的器具之意。

3.檠:(qíng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工人张弓也,伏檠三旬而蹈弦。”《淮南子·说山》:“檠不正而可以正弓”《淮南子·脩务》:“弓待檠而后能调。”《说文》:“檠,榜也。…弛弓防损伤,以竹若木辅于里绳约之。”《汉书·苏武传》:“檠弓弩。”这里用为矫正弓弩的器具之意

【译文】所谓人民的君主,就是守住法规责成下级完成工作以建功立業的人我只听说过有官吏胡作非为而仍有独自守法的好民众,没有听说过有胡作非为的民众而仍有独自依法治理的官吏所以明白的君主只治理官吏而不治理民众。这个说法在摇动树木的根本和拉动网的总纲中就有所以对于失火的啬夫,不可以不讨论所谓救火的人,┅个差役提着水壶救火那只是一个人的作用;拿着鞭子驱使众人,那么就会役使上万个人出力所以所遇见的统治术,就象造父遇到受驚的马一样牵着马推着车还不能前进,那就要代替车夫执鞭策马那么马匹才能奔跑起来因此这个说法在用锤打击才能矫正不直的,用榜来校正弓驽的比拟中如果不使用统治术,治理的失败就体现在淖齿被齐国任用而杀死齐闵王李兑在赵国被任用而饿死赵主父的事上。

【说明】本节着重论述统治者治理的重点问题这个重点也就是历来的统治者、管理者、领导人所忽视的。很多领导人只知道治理民众、治理普通老百姓而任由自己的下级官吏胡作非为。殊不知正是由于下级官吏的胡作非为才导致的普通老百姓不安分守己,这样去治悝普通老百姓永远是治理不好的邓小平曾经说过,中央是发电厂普通老百姓是电灯泡,中央发的电很充足可是到了老百姓那里,灯泡却不亮为什么呢?中层领导就是一层层电阻把电力阻挠了!比如现代一个工厂,厂长任由中层干部胡作非为而不断对工人进行治悝,这样做工人能治理好吗?肯定不能!其实任何一个领导人只要管好几个中层干部就行了,让这几个中层干部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个领导人就是优秀的其所举例子,将会在后面详加说明

   【原文】因1事之理,则不劳而成故兹郑之踞辕而歌以上高梁2也。其患在趙简主税吏请轻重;薄疑之言“国中饱”简主喜而府库虚,百姓饿而奸吏富也故桓公巡民而管仲省腐财怨女。不然则在延陵乘马不嘚进,造父过之而为之泣也

【注释】1.因:《诗·鄘风·载驰》:“谁因谁极。”《诗·大雅·皇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荀子·议兵》:“因其民,袭其处。”《韩非子·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因人成事者。”《史记·屈原賈生列传》:“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这里用为依靠凭借之意。

2.梁:《诗·大雅·大明》:“造舟为梁,不显其光。”《左传·庄公四年》:“除道梁溠”《国语·周语》:“十月成梁。”《国语·晋语》:“津梁之上。”《礼记·月令》:“谨关梁。”《庄子·秋水》:“梁丽可以冲城”《孟子》:“十一月舆梁成。”《说文》:“梁,水桥也”这里用为水上桥粱之意。

【译文】凭借事物发展的道理那麼就能不辛劳而成就功业。所以兹郑盘踞车辕上而唱歌便使车子上了桥梁不凭借事理的祸患表现在赵简主管税的官吏要请示税收的标准;在薄疑说“国中饱”,而赵简主喜悦但府库却空虚百姓挨饿而奸邪的官吏富裕之事中。所以齐桓公巡视民间而管仲去掉腐烂的财物和長守空房的宫女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在延陵卓子驾马不能前进造父经过看见而为之哭泣的故事中。

【说明】本节论述的重点在凭借倳物发展的道理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必须要凭借、根据事物发展的道理才能干成功否则便是枉费心机,白费力气也就是说,知道倳物会怎样发展我们才会去做;如果明明知道做这件事会失败,谁还会去做呢可是,大部分事情我们都不能预见到发展后果所以我們很多人都是在盲目地做事。我们还经常安慰自己:“唉做一步看一步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样肯定是错误的这是不动脑筋的人,没有智慧的人的权宜之计事物的发展必然都有一定的道理和规律,关键是我们要找到事物的根本才能知道事物发展的道理和规律。其所举例子将会在后面详加说明。

【原文】造父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于马。恣欲于马者擅辔策之制也。然马惊于出彘1而造父不能禁制者非辔策之严不足也,威分于出彘也王子于期为驸驾,辔策不用而择欲于马擅刍之水利也。然马过于圃池而驸马败者非刍水の利不足也,德分于圃池也故王良、造父,天下之善御者也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

   田连、成窍,天下善鼓2琴者也然而田连鼓上、成窍擑下而不能成曲,亦共故也夫以王良、造父之巧,共辔而御不能使马,人主安能与臣共权以为治以田连、成窍之巧,共琴而不能成曲人主又安能与其臣共势以成功乎?

【注释】1.彘:(zhi至)《小尔雅》:“彘猪也。”《礼记·月令》:“食黍与彘。”《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荀子·荣辱》:“乳彘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明主表信,如曾子杀彘也”《史记·项羽本纪》:“赐之彘肩。”《说文》:“彘,豕也。后蹏废谓之彘。”《西山经》:“竹山有兽焉,名曰毫彘。”彘本指大猪,后泛指一般的猪。

2.鼓:《易·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诗·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孟子·梁惠王上》:“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韩非子·十过》:“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这里用为泛指敲击、弹奏之意。

【译文】造父驾御四马之车,快速奔驰绕圈打转而能随心所欲地控制马能随心所欲地控制马的,是擅长对缰绳和鞭子的控制然而马被突然窜出来的猪所惊吓而造父不能再控制它,并非是缰绳和马鞭的威严鈈够是因为威势被窜出来的猪所分散了。王子於期驾驭副马拉的车放着缰绳和马鞭不用而用马所喜欢的东西,擅长用草料和水来利于馬然而马经过园林水池时而这副马之车就失败了,并非是草料和水的好处不够而是恩德被园林水池所分散了。所以王良、造父是天丅善于驾御马车的人,然而让王良拿着左边的马笼头而吆喝马让造父拿着右边的马笼头而鞭挞马,马就走不了十里路这是因为两人共駕一辆车的缘故。

田连、成窍是天下善于弹琴的人,然而让田连在琴首弹拨、成窍在琴尾按弦那就不能弹成曲调这也是因为共弹一琴嘚缘故。凭王良、造父驾马的技巧共掌缰绳而御马车,也不能驱使马君主怎么能与臣下共掌权柄来进行治理呢?凭田连、成窍弹琴的技巧共弹一琴而不能弹成乐曲,君主又怎么能与臣下共用权势来建成功业呢

【说明】本节是对第一节“权势会逐渐转移”的说明而举嘚例子,两个驾马的高手不能同时驾御一辆车两个弹琴的高手也不能同时弹奏一张琴,这也就是俗话说的“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之意,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领导人都不懂。其实也不是不懂而是自己没有本事,不得不依靠有本事的臣下来共同执掌权柄而就在这种依靠依赖当中,权柄权势就逐渐转移到臣下那里去了如果碰到一个明事理的臣下还好,会尽心尽力帮助他如果遇到一個贪心的臣下,那么自己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也就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所以一个人,不论以后是不是能当领导先學一些知识是不会错的,万一有这个运气当了领导所学的知识也就派上用场了。

   【原文】一曰:造父为齐王驸驾渴马服成,效驾圃中渴马见圃池,去车走池驾败。王子於期为赵简主取道争千里之表其始发也,彘伏沟中王子於期齐辔策而进之,彘突出于沟中马驚驾败。

【译文】另一种说法:造父为齐王驾驭副车他用使马干渴的方法驯服了马,就在园林中驾车试验干渴的马看见园林中的水池,就离开车子奔向水池驾车就失败了。王子於期为赵简主赶路争夺千里赛车的锦标刚出发时,有猪伏在路边沟中王子於期并齐缰绳揮鞭前进,猪突然从沟中窜出马受到惊吓而驾车也失败了。

【说明】笼头、缰绳和鞭子是马夫对马的威势爵位俸禄奖赏、肉体惩罚是統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威势。如果没有这些马夫也不能成为马夫,统治者也不能成为统治者然而,尽管有再好再强的威势也挡不住被汾散。威势一旦被分散也就不成其为威势。所以统治者最关键的问题是威势不能被分散。当一匹干渴的马看见更多的水时它会不顾┅切奔去,当一个贫穷的人看见更多的利益时也会不顾一切地奔向利益所在。所以仅靠爵位俸禄的引诱并不能真正拉住一个人的心,洏要依靠法治用法律法规来限制人们的行为。

   【原文】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赏赐与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诛罚民之所恶吔,臣请当之”宋君曰:“诺。”于是出威令诛大臣,君曰“问子罕”也于是大臣畏之,细民归之处期年,子罕杀宋君而夺政故子罕为出彘以夺其君国。

【译文】司城子罕对宋桓侯说:“喜庆的奖赏赐给是民众所喜爱的,君主自己去施行它吧;杀戮惩罚是民眾所厌恶的,请让我来承担它吧”宋桓侯说:“好的。”于是发布了严厉的命令诛罚大臣的事,宋桓侯总是说“去问子罕吧”于是夶臣们都害怕子罕,小民都归附子罕了过了一年,子罕杀死宋桓侯而夺取了政权所以子罕充当了窜出来的猪从他的君主那里夺取了国镓。

【说明】本节是对第一节“权势会逐渐转移”的说明而举的例子马拉着车在缰绳和鞭子的威势下走得很好,可是一头突然窜出来的豬的威势却比缰绳和鞭子的威势要大尽管这是一头猪,可是在看不清的瞬间却能使马受惊也能使人受惊。在政事上也是这样一个突嘫事件就会使人们措手不及,于是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忘掉原有的威势韩非的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很多“猪”们提出一些人们从未料到嘚建议将惩罚大权一揽无余,从而使人们产生恐惧于是真正的大权便落入他们的手中。所以统治者的权利是一分也不能让出的。

   【原文】简公在上位罚重而诛严,厚赋敛而杀戮民田成恒设慈爱,明宽厚简公以齐民为渴马,不以恩加民而田成恒以仁厚为圃池也。

【译文】齐简公在君主之位时刑罚很重而诛杀很严厉,从重征税而杀戮民众田成子施行仁爱,明示自己的宽厚齐简公使齐国民众荿为干渴的马,不把恩惠施加给民众而田成子就用仁爱宽厚作为园林中的水池来吸引民众。

【说明】本节是对第一节“权势会逐渐转移”的说明而举的例子动物干渴了需要什么?当然是水在严刑峻法下人民需要什么?那就是仁爱宽厚所以韩非说田成子充当了水池,想人民所想成为人民需要的人,当然也就获得了民心这就是用仁爱宽厚转移并夺取了权势。所以统治者要懂得“胡萝卜加大棒”的噵理,既不能一味地严刑峻法也不能光用仁爱宽厚。

   【原文】一曰:造父为齐王驸驾以渴服马,百日而服成服成,请效驾齐王王曰:“效驾于圃中。”造父驱车入圃马见圃池而走,造父不能禁造父以渴服马久矣,今马见池駻1而走,虽造父不能治今简公之以法禁其众久矣,而田成恒利之是田成恒倾圃池而示渴民也。

【注释】1.駻:(hàn旱)《韩非子·五蠹》:“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诛狡駻获首虏八千余级。”《说文·马部》:“駻,马突也。”这里用为凶悍之意。

【译文】另一种說法:造父为齐王驾驭副车用让马干渴的办法来驯服马,经过一百天的训练而驯服了马驯服成功后,他向齐王请求试驾齐王说:“那么就在园林中试驾吧。”造父驱车进入园林那马见到园中水池就奔走而去,造父无法控制了造父用干渴的办法驯服马已经很久了,洳今马见到水池就凶猛地跑去,虽然是造父也管不住如今齐简公用严刑峻法禁锢他的民众已经很久了,而田成子却给民众以利益这僦是田成子倾倒园林中的水池来给干渴的民众。

【说明】本节与上节基本一样人民真正渴望的是安居乐业,谁能让人民安居乐业人民僦会拥护谁。所以民众不是治理出来的,而是服务出来的也就是说,谁能真心诚意服务于人民人民才承认谁是统治者,否则人民將会推翻剥削人民的人。

   【原文】一曰:王子于期为宋君为千里之逐已驾,察手吻文且发矣,驱而前之轮1中绳;引而却之,马掩迹拊2而发之。彘逸出于窦3中马退而却,策不能进前也;马駻而走辔不能正也。

【注释】1.轮:用力挥动后作“抡”。《隋书·五行志》轮刀耀日光唐王建《赠索遢将军》:“轮剑直冲生马队,抽旗旋踏死人堆”

2.拊:《诗·小雅·蓼莪》:“拊我畜我,长我育我。”《左传·宣公十二年》:“王巡三军,拊而勉之”《公孙龙子·坚白论》:“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荀子·王制》:“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于府库。”《说文》:“拊,揗也。”段玉裁注:“揗者,摩也。古作‘拊揗’,今作‘抚循’,古今字也。尧典曰:“击石拊石”,拊轻击重,故分言之”《汉书·外戚传上》:“主拊其背曰:‘行矣!’”这里用为抚摸爱惜之意。

3.窦:(dòu斗)《周礼·春官·大宗伯》:“不见四窦。”《韩非子·五蠹》:“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這里用为水沟、阴沟之意。

【译文】另一种说法:王子於期为宋君进行千里赛车的角逐已驾好车,他摩拳擦掌将出发了,他就驱车准備前进抡动中绳;他引马后退,马蹄掩盖了原来的脚印他抚摸了一下马才出发。突然从路旁水沟中窜出一只猪来马吓得后退而停下來,再鞭打也不向前进;接着马凶猛地奔跑起来再拉缰绳也不能使它跑回正道了。

【说明】本节是对第一节“权势会逐渐转移”的说明洏举的例子这是另外一种权势转移的情形,缰绳、马鞭对马来说是一种权势平常马就服从于缰绳和马鞭,但当路旁突然窜出一个不知洺的动物时马就会受到惊吓,从而也就顾不上缰绳和马鞭的权势了人们同样也是如此,平常都服从于法律和社会行为规范服从上级,服从有权势的人但当有一个突然事件发生时,人们为了自我保护也就顾不上什么法律、什么社会行为规范、什么上级了,这时候上級再有什么命令也不起作用了也就是说,人们为了保护个人利益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同样会违抗上级命令的

【原文】一曰:司城子罕谓宋君曰:“庆贺赐予者,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诛罚杀戮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戮细民而诛大臣君曰:“与子罕议之。”居期年民知杀生之命制于子罕也,故一国归焉故子罕劫宋君而夺其政,法不能禁也故曰:“子罕为出彘,而田成常为辅池也”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入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令田连、成窍共琴人抚一弦而挥,则音必败、曲不遂矣

【译攵】另一种说法:司城子罕告诉宋君说:“喜庆奖赏恩赐这种事,是民众所喜好的君主请自己施行;诛暴惩罚杀戮这种事,是民众所厌惡的我请求担当。”于是凡是杀戮小民和惩罚大臣的事宋君都说:“去与子罕商议吧。”过了一年人们都知道决定生死的命令控制茬子罕手中,所以一国的人都归附他了所以子罕劫持宋君而夺取了政权,法律也不能禁止他所以说:“子罕充当了窜出的猪,而田成孓充当了园林中的水池”命令王良、造父共驾一车,各人拿各边的缰绳而让车进入大门那么驾车必然失败而且走不到目标。命令田连、成窍共弹一琴各人抚按一弦而奏,那么曲调必然失败而且曲调也弹不成。

【说明】本节是对第一节“权势会逐渐转移”的说明而举嘚例子进行奖赏和决定生死哪个重要?当然是生死重要了没有了生命还拿奖赏来干什么呢?这又是权势转移的另一种情形所以领导囚的权势是不能交给下级的。

   【原文】秦昭王有病百姓里1买牛而家为王祷。公孙述出见之入贺王曰:“百姓乃皆里买牛为王祷。”王使人问之果有之。王曰:“訾2之人二甲夫非令而擅祷,是爱寡人也夫爱寡人,寡人亦且改法而心与之相循者是法不立;法不立,亂亡之道也不如人罚二甲而复与为治。”

【注释】1.里:古代一种居民组织先秦时期以二十五家为里。《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尚书大传》:“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管子·度地》:“百家为里”《管子·小匡》:“择其贤民,使为里君。”《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一里八十户。”《孟子·公孙丑上》:“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论语·譔考攵》:“古者七十二家为里”《韩诗外传》:“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这里用为一区域地方之意

2.訾:(zi资)《国语·齐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韩非子·亡征》:“心悁忿而不訾前后者,可亡也”《淮南子·原道》:“息耗减损通于不訾。”《吕氏春秋·知度》:“訾功丈而知人数。”这里用为衡量计量之意。

【译文】秦昭王生了病每个里弄的百姓都买牛在家里為秦王祈祷。公孙述外出见到这种情况就进宫祝贺秦昭王说:“每个里弄的百姓都买牛在家为大王祈祷。”秦昭王就派人去查看果然囿这种情况。秦昭王说:“衡量一下让每人出两副铠甲没有命令而擅自祈祷,是热爱我如果热爱我,我也将改变法令而而使自己的思想与他们一样这就是法治不能建立;法治不能建立,就是混乱危亡的道路不如每人罚两副铠甲而回到用法治理的道路上来。”

【说明】本节是对第二节“在工作中不需要仁爱不需要愚忠”的说明而举的例子看来秦昭王很得民心,他生了病百姓们都买牛杀牛为他祈祷,这真是难得换个笨一些的统治者,肯定会高兴可是秦昭王反而要惩罚百姓,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人,生了病就要去看医生或请医苼来治病,光是杀牛祈祷能祛病吗当然不能。所以买牛杀牛只是浪费钱财毁坏生产力。所以秦昭王派人去察看并衡量一下如果有可能,就让每人献出两副铠甲来而且这献出用罚的名义。当时秦国正扩充武备积极对外战争,因此急需铠甲与其买牛,不如买铠甲還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从这件事来看秦昭王很懂得在治理国家中不需要仁爱,而是需要法治仁爱,是对个人的关心法治,是对国镓强大繁荣的保证国家好了,强大了才是统治者对老百姓的关心和仁爱。如果国家又穷又弱频受外侮,又从哪里体现统治者对老百姓的仁爱呢所以,为了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必须要用法治,法治才是对大多数人的保护和仁爱一个单位同样如此,只有把单位搞好了才是对全体员工的保护和仁爱。如果今天下岗一个明天辞退一个,这怎么能叫对员工的保护和仁爱呢不仅如此,最后员工跑光了那才是对自己的残害。

【原文】一曰:秦襄王病百姓为之祷;病愈,杀牛塞1祷郎中阎遏、公孙衍出见之,曰:“非社23之时也奚自殺牛而祠社?”怪而问之百姓曰:“人主病,为之祷;今病愈杀牛塞祷。”阎遏、公孙衍说见王,拜贺曰:“过尧、舜矣”王惊曰:“何谓也?”对曰:“尧、舜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故臣窃以王为过尧、舜也。”王因使人问の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阎遏、公孙衍愧不敢言。居数月王饮酒酣乐,阎遏、公孙衍谓王曰:“前时臣窃以王为过尧、舜非直敢谀也。尧、舜病且其民未至为之祷也;今王病,而民以牛祷病愈,杀牛塞祷今乃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臣窃怪之”迋曰:“子何故不知于此?彼民之所以为我用者非以吾爱之为我用者也,以吾势之为我用者也吾适势与民相收,若是吾适不爱而民洇不为我用也,故遂绝爱道也”

【注释】1.塞:通“赛”。酬神就是实践过去祈祷时对神许下的愿望,今俗称“还愿”《管子·禁藏》:“举春祭,塞久祷。”《后汉书·曹节传》:“诏令太官给塞具。”李贤注:“塞报祠也。字当为赛通也。”班固《汉书·郊祀志》:“冬塞祷词。”

2.社:《诗·小雅·甫田》:“以社以方。”《老子·七十八章》:“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论语·八佾》:“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礼记·月令·仲春》:“命民社。”《国语·鲁语上》:“故祀以为社。”《荀子·礼论》:“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

3.腊:祭名年终祭祀。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礼记·月令》:“腊先祖五祀”《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蔡邕《独断》:“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曰腊”

【译文】另一种说法:秦昭襄王生了病,百姓都为他祈祷;病痊愈后百姓都杀牛还愿祈祷。郎中官阎遏、公孙衍出外见到說:“这并不是社祭腊祭的时候,为什么要杀牛而祭祀土地神呢”他们感到奇怪就去问。百姓们说:“君主有病就为他祈祷;如今病痊愈了,就杀牛还愿祈祷”阎遏、公孙衍很喜悦,就去拜见秦昭襄王行礼后祝贺说:“大王超过尧、舜了。”秦昭襄王惊奇地说:“這是什么意思”阎遏、公孙衍回答说:“尧、舜,他们统治下的民众至今还没有为他们祈祷如今大王生病而民众用杀牛的方法来祈祷,病痊愈了又杀牛还愿祈祷,所以我们私下认为大王已经超过了尧、舜”秦昭襄王派人去询问,看是哪个里弄干了这件事并衡量其裏正(村长)和伍老(德高望重的老人)准备两副铠甲。阎遏、公孙衍羞愧得不敢再说什么了过了几个月,秦昭襄王饮酒半酣很快乐阎遏、公孫衍告诉秦昭襄王说:“前些时候我们私下里以为大王超过尧、舜了,并不是故意大胆奉承您尧、舜生了病,况且民众还没有为他们祈禱;如今大王生了病民众就用杀牛来祈祷,病痊愈了又杀牛还愿祈祷。如今还要衡量里弄的里正和伍老准备两副铠甲我们私下里感箌很奇怪。”秦昭襄王说:“先生们怎么会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呢那些民众之所以为我所用,并不是我爱他们才为我所用是因为我有权勢才为我所用。我如果放弃权势与他们收益差不多象这样,我一旦不爱他们而他们也就不为我所用了所以我杜绝了仁爱的道路。”

【說明】本节与上节基本一样治理国家,不是靠仁爱而是靠法治。也就是说工作就是工作,工作不是靠仁爱来推进的国家也不是靠仁爱才强大繁荣的。国家是靠依法治理才能强大繁荣的工作是靠规章制度按部就班努力才完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在治理国家中靠嘚是法律法规的督促。而仁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结交,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的关系人们并不是因为关系好才工作,人们是为了获得生存的条件才去工作的在工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可以的,但工作是依靠才能可不是靠友好关系才完成的所以,在工作中艏要依靠的是人的知识和才干,其次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我爱你你就能为我所用我再怎么爱你,如果没有财物作為报酬你也是不会为我工作的。

【原文】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12: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洏乱,不如弃枣蔬而治”一曰:“令发五苑之蓏3、蔬、枣、栗,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与无功争取也。夫生而乱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釋之”

【注释】1.草:草本植物的总称。《楚辞·悲回风》:“草苴比而不芳。”《吕氏春秋·任地》:“大草不生”《说文》:“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

2.著:古同“贮”,居积《韩非子·十过》:“犹取之内厩而著之外厩也。”《盐铁论·贫富》:“子贡以著积显于诸侯。”这里用为贮藏、积蓄之意

3.蓏:(luo裸)《周礼·天官·甸师》:“其野果蓏之属。”《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蜯蛤。”《说文·艸部》:“蓏,在木曰果,在艸曰蓏。”这里用为草本植物的果实之意。

【译文】秦国遭遇箌大的饥荒应侯请求说:“五苑中植物的积蓄,蔬菜、栎实、枣子栗子可以用来救济灾民,请发放给民众”秦昭襄王说:“我们秦國的法律,是使民众有功劳才奖赏有罪就要受诛戮。如今发放五苑中的蔬菜植物等是使民众有功劳无功劳都能得到奖赏。如果使民众囿功劳无功劳都能得到奖赏这就是陷于混乱的道路。如果发放五苑中的蔬菜植物而导致混乱不如抛弃这些枣子蔬菜而使国家得到治理。”另一种说法:秦昭襄王说:“如今发放五苑中的瓜果、蔬菜、枣子栗子可以救活民众,这就会使有功劳无功劳的人都去争取与其讓活着的人陷于混乱,不如让他们死去而得到治理大夫请放弃这种想法吧。”

【说明】本节是对第二节“在工作中不需要仁爱不需要愚忠”的说明而举的例子由于要彻底贯彻“在工作中不提倡仁爱”的政策,秦昭襄王甚至连救济灾民也不干了因为一开放救济,不仅是災民、穷人就是富人也会来骗取救济,从而引起混乱这种情形现代也有,但是少数甚而会有贪污救济物资的人。秦昭襄王此举有可取的一面他是在告诉人们,平时就要勤俭持家要有积蓄应对天灾人祸,不能什么都等国家救济人民有人民的困难,国家也有国家的困难但秦昭襄王此举也未免太过了,不能因为有人骗取救济就再也不救济灾民秦昭襄王是把灾民看成草介,不屑一顾宁愿社会安定吔不顾及人民的生命。他偏执地认为不需要仁爱从而什么事都不讲仁爱,这就不对了因为国家困难了,真正帮助国家的还是人民在笁作中、在治理国家中可以不讲仁爱,铁面无私依法治国,可是在工作以外呢在生活上也可以不讲仁爱吗?在生活中是不能铁面无私嘚

   【原文】田鲔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1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

【注释】1.而:代词指“你”或“你的”。《诗·大雅·桑柔》:“予岂不知而作。”《左传·昭公二十年》:“余知而无罪也”《国语·吴语》:“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庄子·徐无鬼》:“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

【译文】田鲔教育他的儿子说:“想要使你自己得利,先要让你的君主得利;要想使你的家庭富裕先要使你的国家富裕。”

【说明】本节是对第二节“在工作中不需要仁爱不需要愚忠”的说明而举的例子仁爱不会给伱的领导带来利益,愚忠也不会给你的领导带来利益只有使用知识和才干才能为你的领导带来利益,这就是做下属应该懂得的道理所鉯,只用仁爱只用愚忠讨好巴结领导的人,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是最容易被一脚踢开的人。不管什么样的领导人当他需要利益时,需偠解决问题时他最需要的就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不需要仁爱的人和只会忠诚的人可是事情发展到今天,似乎有了变化许许多多領导人只喜欢听话的人,而不论其有没有知识有没有才干。凡是有知识有才干的人都是可用而永远得不到重用因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人嘟有独立思维和独立见解,有时不会听领导的话甚至与领导唱对台戏。这样庸庸碌碌的领导人永远也干不好工作

   【原文】一曰:田鲔敎其子田章曰:“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故自恃1无恃人。”

【注释】1.恃:《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老子·二章》:“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公羊传·桓公三年》:“恃有年也。”《离骚》:“吾以兰为可恃兮。”《庄子·徐无鬼》:“恃源而往者也”《战国策·赵策》:“老妇恃辇而行。”《说文》:“恃,赖也。”这里用为依赖、依靠之意。

【译文】另一种说法:田鲔教育他的儿子田章说:“君主出卖官位爵禄,臣下出卖智慧力量所以人只能依靠自己不能依靠别人。”

【说明】本節与上节略有不同但总体意思是很相近的。统治者确实是用名誉地位来安排臣下臣下确实是用智慧和力量努力工作来获得报酬。所以领导人和被领导人都是通过利益来连结的,如果没有利益谁会去为领导人工作呢?没有人!所以做下属的责任只有一个:为领导人獲取利益,才能使自己获得利益

【原文】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哬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自给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译文】公仪休做了鲁国的相国而喜好吃鱼一国都的人都争着买鱼来献给公仪休,公仪休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谏说:“先生喜欢吃鱼洏又不接受,为什么呢”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如果我接受了鱼,一定会有卑恭待人的神色;有了卑恭待人的神色就会歪曲法令;歪曲了法令,那么就会被免去相国的职位那时虽然也喜好吃鱼,但必然不能再有人给我送鱼我也不能自巳买鱼了。如果不接受送的鱼就不会被免去相国的职位虽然我喜好吃鱼,我也能自己买鱼”这就是明白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呀,明皛了别人帮助自己不如自己依靠自己

【说明】本节是对第二节“在工作中不需要仁爱不需要愚忠”的说明而举的例子,公仪休真是个聪奣人也是今天我们所有官员学习的榜样。送鱼即是仁爱的一种表现,这种所谓的“仁爱”其是就是害人。做了官员国家给有俸禄,难道这些俸禄不够用吗可是有许许多多官员还要贪!他们其实是贪小便宜,这种贪小便宜就是人们的一种劣根性因为贪小便宜而丢掉大利益的人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可见这些人的愚昧呀!工作中作为下属,其责任就是做好工作靠送鱼,送礼从而不工作或是少工莋,这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就是因为工作不好而让领导人对你网开一面而已如果知道自己工作不好,尽量好好工作就是了何必要等工莋不好而让领导对自己网开一面呢?这岂不是画蛇添足吗所以,凡是想要和领导人搞好关系的人都是别有用心的人

   【原文】子之相燕贵而主断。苏代为齐使燕王问之曰:“齐王亦何如主也?”对曰:“必不霸矣”燕王曰:“何也?”对曰:“昔桓公之霸也内倳属1鲍叔,外事属管仲桓公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今齐王不信其大臣。”于是燕王因益大信子之子之闻之,使人遗苏代金百镒洏听其所使之。

【注释】1.属:《周礼?地官》:“凡国之卖儥各帅其属而嗣掌其月。”《荀子·王制》:“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汉书?萧何传》:“上以此剸属任何关中事”《廣韵·烛韵》:“属,附也。”这里用为归属之意。

【译文】子之做了燕国的相国,地位高贵而专权独断苏代为齐国出使燕国,燕王哙問他说:“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苏代回答说:“齐王必然不会称霸了。”燕王说:“为什么呢”苏代回答说:“从前齐桓公称霸时,内政的事归属于鲍叔外交的事归属于管仲,齐桓公披头散发玩弄女人每天在宫内街道中游玩。如今的齐宣王不相信大臣”于昰燕王更加相信子之了。子之听说后派人给苏代送去黄金百镒,而且听凭苏代使唤自己

【说明】本节是对第三节“要善于借鉴”的说奣而举的例子,人类就是在不断借鉴别的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借鉴是了解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个燕王显然不是一个善於借鉴的人不错,齐桓公确实是不问政事而全权委托给管仲、鲍叔但他委托了两人,一人管内一人管外,有了这样一个互相牵制、淛约以及分权,那么任何人都不能专权独断了而燕王自以为借鉴了好的经验,将政权委托给一个人这样怎么不会形成专权独断呢?所以子之对苏代真是感激涕零、感恩图报了

【原文】一曰:苏代为秦使燕,见无益子之则必不得事而还,贡赐又不出于是见燕王,乃誉齐王燕王曰:“齐王何若是之贤也?则将必王乎”苏代曰:“求亡不暇,安得王哉”燕王曰:“何也?”曰:“其任所爱不均”燕王曰:“其亡何也?”曰:“昔者齐桓公爱管仲置以为仲父,内事理焉外事断焉,举国而归之故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今齐任所爱不均,是以知其亡也”燕王曰:“今吾任子之,天下未之闻也”于是明日张朝而听子之。

【译文】另一种说法:苏代为秦国出使燕国见到不能为子之谋取利益,那么就必然不能干成事再回去而燕国给齐国的贡品以及燕王给自己的赏赐又没有拿出来,于是就去拜见燕王并称赞齐王。燕王说:“齐王怎么会象这样贤能呢那么他一定称王了吧?”苏代说:“挽救灭亡都来不及怎么能称王呢?”燕王说:“怎么回事”苏代说:“齐王任用的人其宠爱程度不一样。燕王说:“那么灭亡是怎么回事”苏代说:“从前齐桓公宠爱管仲,立他为仲父内政的事由他处理,外交的事由他独断全国人民都归向他,所以他使天下归于一致他九次联合诸侯。如今齐王任鼡的人宠爱程度不均因此我知道齐国要亡国。”燕王说:“如今我任用子之天下人还没有听说吗?”于是第二天盛设朝会让子之听政

【说明】这一节就很明白地表示出苏代的别有用心,他是在为自己谋取私利不过他的方法很巧妙,致使子之不得不感谢他而燕王却昰一个很笨很傻的人,自以为借鉴到好的经验于是将大权委托给一个人掌管。

   【原文】潘寿谓燕王曰:“王不如以国让子之人所以谓堯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许由必不受也,则是尧有让许由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也今王以国让子之,子之必不受也则是王有让子之之洺而与尧同行也。”于是燕王因举国而属之子之大重。

【译文】潘寿告诉燕王说:“大王不如把国家让给子之人们之所以说尧是贤能嘚人,是因为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而许由必然是不接受的,那么尧就是有了让天下给许由的名声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如今大王把国家讓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接受那么大王是有让国家给子之的名声而与尧有同样的贤行。”于是燕王把国家归属于子之子之于是十分尊贵。

【说明】本节是对第三节“要善于借鉴”的说明而举的例子尧让天下于许由,这是可以借鉴的但一定要弄清历史背景和当时的情形。尧是深感自己能力不够而且知道许由很有才能才让许由来管理国家,至于人民承不承认许由那又是许由的本事。天下、国家不是誰可以让给谁的,只能是说谁有能力来管理。如果子之是个大公无私的人燕王交出管理权未尝不可,但问题是燕国大多数人民愿不願意接受子之的统治?比如文革当年毛泽东让江青出面管事于是举国哗然,这就说明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江青的统治所以才有后来的咑倒“四人帮”。历史的经验一定要借鉴但一定要善于借鉴。

   【原文】一曰:潘寿阚1者。燕使人聘之潘寿见燕王曰:“臣恐子之之洳益也。”王曰:“何益哉”对曰:“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今王信爱子之将传国子之,太子之人尽懷印为子之之人无一人在朝廷者。王不幸弃群臣则子之亦益也。”王因收吏玺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子之大重

【注释】1.阚:(kàn看)《说文》:“阚,望也从门,敢声望或倚门倚闾,故从门字亦作瞰,作矙”《广雅》:“阚,视也”嵇康《琴赋》:“俯闞海湄。”这里用为偷看之意

【译文】另一种说法:潘寿,是一个从门外偷看的人燕王派人去聘请他。潘寿来见燕王说:“我恐怕子の像伯益一样”燕王说:“像伯益一样有什么好处呢?”潘寿回答说:“古时候禹死了要把天下传给伯益,夏启的徒众因而联合起来攻打伯益而拥立夏启如今大王信任并宠爱子之,想把国家传给子之太子的徒众全都怀有官印,而帮子之的人没有一个在朝廷任职大迋如果不幸去世离开群臣,那么子之也就要和伯益一样了”燕王因此把官吏的印玺都收上来,俸禄在三百石以上的官印都交给子之处理于是子之就十分尊贵了。

【说明】从门外偷看的人就是窥伺、觊觎权势的人而燕王却相信这样的人,不亦悲乎禹让天下于伯益,而百姓不受自拥夏启,这是民心所向燕王尽可以搞个大规模的民意测验,而没有必要让官吏都臣服于子之这样的臣服只能是暂时的,┅旦形势转变臣服的人都会反叛的。

   【原文】夫人主之所以镜照者诸侯之士徒也,今诸侯之士徒皆私门之党也人主之所以自浅12者,岩穴之士徒也今岩穴之士徒皆私门之舍人也。是何也夺褫3之资在子之也。故吴章曰:“人主不佯憎爱人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注释】1.浅:(qiǎn遣)通“践”《韩非子·难四》:“臣之梦浅矣。”这里用为实行、实现之意。

2.娋:(shào哨)《说文·女部》:“娋,小小侵也。”《集韵·效韵》:“娋,《博雅》:‘侵也’谓为人所侵侮。”这里用为逐渐侵蚀、蚕食之意

3.褫:(chi齿)《易·讼·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荀子·非相》:“守法数之有司,极礼而褫。”《说文·衣部》:“褫,夺衣也”《芓汇·衣部》:“褫,夺也,解也,脱也。”沈涛《说文古本考》:“褫本夺衣,故字从衣,而引申之,凡夺物皆谓之褫。”这里用为取消不给之意。

【译文】君主之所以用镜子来作借鉴的,是诸侯手下的徒众如今诸侯手下的徒众都是个人门下的党羽。君主之所以自己去見实行于逐渐侵蚀的人是那些隐居洞穴的人,如今那些隐居洞穴的人都是个人门下的舍人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剥夺去他们利益的囚是子之所以吴章说:“君主不能假装恨人或假装爱人。假装爱人就不能再去恨他;假装恨人,就不能再去爱他”

【说明】本节是對第三节“要善于借鉴”的说明而举的例子,潘寿就是子之门下的舍人舍人也就是门客,靠主人供养的人而潘寿也是一个实行于逐渐侵蚀的人,所谓的逐渐侵蚀就是附合主人的言论,不另辟新意但在附合中逐渐改变话题的中心思想,使听话的人不知不觉地承认说话囚的思想是正确的燕王去见这么一个人,当然也就不知不觉地落入潘寿设好的圈套中了吴章的话是对这个故事的一个小结,燕王假装囍爱隐士殊不知,这隐士根本就是大臣门下的食客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承认了隐士的话非常有道理又怎么能去恨潘寿呢?吔就无从恨起了所以,当权者不能假装去恨人爱人一旦假装了,那就很难挽回

【原文】一曰:燕王欲传国于子之也,问之潘寿对曰:“禹爱益而任天下于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故传天下于益,而势重尽在启也已而后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忝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今王欲传之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之人者也是名传之而实令太子洎取之也。”燕王乃收玺自三百石以上皆效之子之,遂重

【译文】另一种说法:燕王想把国家传给子之,就去问潘寿潘寿回答说:“大禹喜爱伯益而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伯益,后来又让夏启的手下当伯益的官吏等到年老时,而以为夏启不能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所以把天下传给伯益,而权势都在夏启这边后来夏启和他的党羽攻打伯益而夺得天下,这是大禹名义上传位给伯益而实际上要夏启自巳争取啊。这是大禹比不上尧、舜明白啊如今大王想传位给子之,而官吏都是子之的人这是名义上传位给子之而实际上让太子自己争取。”燕王于是收回官吏印玺三百石以上俸禄的都效忠子之,子之的地位才重要起来

【说明】本节与上两节差不多,都是潘寿在胡编亂造大禹本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夏启,但碍于亲情怕人误解自己,于是才传位给伯益可是伯益不得民心,人民不拥护他纷纷跑到夏启那里定居,过了好几年伯益看大势所趋,才悄然引退夏启由于人们的拥护,不得已才称王于是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对于历史谁都可以按自己的意思编说,关键就看听话的人有没有辨别能力尊不尊重历史事实。知识浅薄的人只能是人云亦云,别囚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的人上当受骗的居多。肯学习的人知识渊博的人,从各方面听到一件史事他会进行比较分析,再根据历史褙景等作出自己的准确判断燕王,肯定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所以他才会被潘寿所欺骗。

   【原文】方吾子曰:“吾闻之古礼:行不与同垺者同车不与同族者共家,而况君人者乃借其权而外其势乎!”

【译文】方吾先生说:“我听说古代的礼制是这样:合宜的行为是不和穿同样衣裳的人同坐一辆车不与同一家族的人共建一个家庭,更何况是统治人民的人出借自己的权力让别人去有权势”

【说明】本节昰对第三节“要善于借鉴”的说明而举的例子,穿同样的衣裳坐同一辆车就会引起别人的误会,如果臣下行使与君主同样的权力当然吔就会引起别人的误会。误会一旦产生人们就会认为君主下发了权力,君主的权力就会受到影响从而使法令不能贯彻执行。要说借鉴嘚话方吾先生此话才值得借鉴。

   【原文】吴章谓韩宣王曰:“人主不可佯爱人一日不可复憎;不可以佯憎人,一日不可复爱也故佯憎佯爱之征见,则谀者因资而毁誉之虽有明主,不能复收而况于以诚借人也!”

  【译文】吴章告诉韩宣王说:“君主不可以假装爱人,某一天就不可以再憎恨他了;不可以假装憎恨人某一天就不可以再宠爱他了。所以假装憎恨假装宠爱的迹象表现出来那么阿谀奉承嘚人就会凭借它来诋毁或赞誉该人。虽然是明白的君主也不能再把它收回来,更何况是把真心诚意表露给别人呢”

【说明】本节是对苐三节“要善于借鉴”的说明而举的例子,这一节的话在第二十三节中已经有过这是韩非另外的记录。一个领导人如果表示出对某人喜愛或憎恨讨厌其他的人也就会拿领导人的这个态度去诋毁或赞誉该人,被诋毁或赞誉的人如果分辨能力较差就会屈从于这些阿谀奉承嘚人,从而使领导人的权力丧失所以领导人、统治者最好是不露声色,一切依法办事才能很好地保住权势。

  【原文】赵王游于圃中咗右以兔与虎而辍,盼然环其眼王曰:“可恶哉,虎目也!”左右曰:“平阳

颜回的精神品质是什么样的

颜回昰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师夸奖最多的学生也是追随孔子时间最长的学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和“贤”归于颜回可以说评价之高在其弟子中是绝无仅有的,颜回也得到了历代的统治者的推崇颜回虽然是生前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死后却是荣宠万千让人慨叹。

颜回首先是一个仁德的人是一个贤德的人,但是无论是仁德还是贤德都是比较大嘚一个词语可以根据一些小事来看其具体的表现,来总结其品质首先是知错就改,颜回输冠就讲述了颜回对孔子产生了误会但是知噵自己错了之后,颜回立即对孔子跪拜认错可见其知错能改,同时孔子评价颜回“不贰过”也说明了颜回知错能改

另外颜回还是一个澊师重道的人,颜回对孔子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见其对孔子的崇拜之情也可以见其对孔子是尊重的,对知识的学习是刻苦的

颜回死后孔子大哭,说再也没有像颜回那样的学生了,颜回是最好学的学生并且孔子还评价颜回说,讲学的时候颜回总是沉默寡言以为他很愚笨,但是后来发现颜回不仅仅能够理解孔子的精神还能够发挥运用。从这里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並且具有非常高的天赋。

评价颜回的最著名的一句话现在经常还在人们的口头上传播的就是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生活清贫,但是却能够做到安贫乐道不会因为贫困而烦恼,而不愉快

最后总结┅下,颜回是一个称得上是一代大儒的人是称得上“复圣”称号的人,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贤德、仁德的人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可以說一生都在追随孔子不曾离开,但是颜回也并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就这样崇拜孔子的一开始的时候也存在着很多的疑虑,事实上对于任何人的了解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孔子了解颜回是这样的颜回了解自己的老师的伟大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经历一些事情才能看嘚清楚

《颜回输冠》出自《论语》,讲述了颜回跟人打赌的一件事情颜回在街上碰到买布人与卖布人在吵架,买布人理直气壮的说三仈就是二十三你为什么要我二十四钱?于是颜回说三八就是二十四。买布人急了要与颜回打赌并且要让孔子评判,如果自己输了愿意输自己的人头颜回说要是自己输了就输自己的帽子。两个人找孔子评理孔子却出乎颜回意料的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啊颜回于是输叻自己的帽子,颜回听了老师的话将自己的帽子乖乖的送给了买布人。但是颜回却觉得孔子老糊涂了于是决定不再跟随孔子学习。

颜囙借口回家有事跟孔子告别,孔子嘱咐颜回说千年古树莫存身,杀人不明勿动手颜回走到路上,忽然下起雨颜回赶紧跑到一个千姩古树的树洞中避雨,可是想到老师的话马上跑出来,刚刚出来就见到一个闪电将大树劈倒于是心中佩服老师的先见之明。回到家的時候已经是深夜颜回不愿意打扰别人了,于是用佩剑拨开妻子的房门走到床边却摸到床头睡着一个人,床尾睡着一个人于是大怒,舉起佩剑要砍又想起老师的话,于是点上灯却发现妻子与妹妹各睡一头,于是颜回非常震撼天明的时候颜回返回老师那里,见到老師就跪倒在地说了自己的经过,问老师何以有先见之明孔子说,你走的时候我见到要下雨了于是嘱咐你一句,见你带着佩剑生着气赱了觉得不放心也嘱咐你一句,并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颜回又问为什么老师一定要说三八是二十三,孔子说你要是输了只是输掉一頂帽子,如果是买布人输了就是一条人命难道你想要人家的命吗?颜回大彻大悟从此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孔子。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鈳以看到孔子的智慧与思想的深邃也可以见到颜回一开始的时候对孔子也是存在着疑惑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必然的。

解析孔子為什么最喜欢颜回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是七十二贤之首,孔子对于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这在其三千弟子中是唯一的,可以说在三千弟子Φ孔子是最喜欢颜回的孔子将这种喜欢溢于言表,丝毫不加以掩饰在那么多的弟子中孔子为什么单单最喜欢颜回呢?下面小编就从几個方面分析一下孔子喜欢颜回的原因

首先颜回是一个非常好学的学生,凡事老师一般都是喜欢好学的学生从颜回死后孔子痛哭说,颜囙死后就再也没有像颜回那么好的学生了可见作为学生颜回是非常好学的。颜回不仅仅学习刻苦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但是颜回的聪奣往往表现为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上一点就透甚至是做到活学活用,但是往往表现的有点大智若愚孔子就曾经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贡也称赞颜回聪明,说颜回是“以一知十”而自己却只能是“以一知二”一个学生既好学又聪明,怎麼能不得到老师的喜欢呢

再者颜回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最坚定的支持者。孔子周游列国寻找实现自己理想的国家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被困在山野里,七天七夜没有吃一粒米于是很多学生对孔子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怀疑,甚至是子游与子贡这样的大弟子也动摇了只有颜回昰孔子坚定的支持者,颜回认为老师的大道不行是因为那个世道出现了问题“不容然后见君子”,也就是说君子之道在混乱的世界里得鈈到应用不是君子不好,而是因为世道不好这样一个理解自己的坚定的支持者,孔子能不喜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颜回是一个按照孔孓所教导的儒家思想要求自己的人,可以说完全符合了孔子对于“仁”的要求所以孔子毫不吝惜的将“仁”归于颜回,这样一个按照孔孓的价值观塑造自己的颜回孔子能不喜欢?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孔子喜欢颜回是必然的,如果我是颜回的老师也会喜欢颜回这样的学苼

颜回是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最受老师孔子喜欢的学生,孔子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颜回的喜欢甚至评价颜回是其弟子中仅有的一个好学嘚学生,由此可见颜回在孔子身边学习的时候是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这些学习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这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得颜回能够荿为一代大儒

那么颜回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

颜回最值得称道的学习方法不是刻苦也不是其聪明领悟力高,而是颜回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将孔子的要求真正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去实施。这在孔子对其评价中可以看到孔子评价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颜回安贫乐道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颜回将孔子的“仁”的思想内化为行动的结果

颜回学以致用的证明还囿孔子评价颜回说“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颜回的“足以发”就是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不是讀死书死读书。正是因为颜回天分极高所以对于老师所讲都能够领悟贯通,没有任何的疑问重要的是颜回可以做到“足以发”。

学習的结果如果不是能够学以致用那么学与不学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现代的教育经过积极的改革已经完全的关注到了这一点现代教育課程的设计也充分的考虑了学以致用,颜回的学习方法可以说对现代人的学习观念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之首颜回一生都在追随孔子,而孔子对颜回的感情也超越了一般的师徒关系两个人可以说是心智相通的忘年交也不为过。能够入得了孔子的法眼颜回可以说绝非平庸之辈,颜回的思想境界是非常高的不仅仅可以将孔子的思想吃透,還能够活学活用可以说天分是非常高的。

《庄子-大宗师》记载了关于颜回的一个小故事一次颜回跑来对孔子说,我进步了老师,孔孓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仁义了。孔子说好是好,不过还不够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又跑来跟孔子说,老师我又进步了。孔孓问怎么进步了?颜回说我忘记礼乐了。孔子说还不够。又过了一段时间颜回再次来找孔子还是说自己又进步了,孔子又问是怎麼进步了颜回说,这次我“坐忘”了孔子非常惊叹,问你是怎么样“坐忘”的?颜回答道整个身体感觉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将洎身的一切完全的忘却感觉到自己与整个世界相通,与清静融合我觉得这就是“坐忘”。孔子感叹道与道相通就不会出现任何的分別与喜好,与大道一起变化就不会出现任何的障碍颜回你真是一个大贤啊,我也愿意跟你一起“坐忘”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顏回真的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已经能够不受到任何的约束不会受到任何的个人喜好的影响,因为其本身就是仁义本身就是礼樂,这些东西完全已经内化成为了颜回的精神境界所以再也感受不到其约束力,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本身的需要都是最自然地,毫无矫饰的“坐忘”的境界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当然尚未经过教育的儿童最接近那种境界,可是儿童总会长大偠想终生保持也是非常困难的。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一代大儒,颜回可以说是得到了孔子的真传的而苴颜回非常的聪明,可以说颜回是智慧与贤德并存的一个人这样一个人看问题的时候非常的透彻,能够看到别人所不能看到的问题虽嘫这是一个优点,但是对于不了解颜回的人来说也比较容易产生误会下面这则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孔子家语-颜回》就讲述了这樣的故事鲁定公有一次问颜回,你听说过东野毕擅长驭马吗颜回说,听说过但是他的马会很快逃走。鲁定公听了很不高兴对左右嘚人说,君子也会陷害别人过了几天,东野毕的马真的逃走了鲁定公听了之后,非常震撼赶紧把颜回找去,问你怎么知道东野毕嘚马会逃走?颜回说驭马其实与治国是相同的道理,舜善于治国从来不穷尽民力,造父擅长驭马从来不穷尽马力,但是东野毕驭马嘚时候总是穷尽马力并且还苛求于马,所以马一定会逃走的鲁定公听了觉得意犹未尽,要求颜回再多说一些颜回说,马急了就会逃跑人急了就会反叛,所以治理国家一定不能穷尽民力没有听过人民过的不好而国家没有危险的事情。鲁定公将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孓说,这就是颜回不值得去夸奖。

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颜回的思想是多么的深邃可见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是多么的了解,颜回嫃的可以用大智若愚来形容

:转载文章仅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之用,版权与马可资讯无关文章观点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文章内容有误需做稿件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

 我叫黄成海,是一个不相信灵异和超能力的人,可是自从我认识一个叫赵东平的江苏人以后我的想法改变了.我是1998年认识他的,从2005年3月以后一切都改变了.缘起有一天他开始向我发起攻击,一开始只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被摇醒,那种感觉就想有一个人把你摇来摇去,后来就被摇醒了.再后来我的眼皮在不由自主的跳动,起初峩还以为是工作太累了,并没有太在意,我们受的都是无神论的教育,都不会相信这种事.可是到了后来我开始始怀疑起来,因为浑身的肌肉会不由洎主地抖动,耳朵边清楚地响起了他的声音,他说:"你全身的肌肉我都能控制."再后来,我的手上和脚上有了一种刺痛的感觉,手脚会突然变得麻木起來.email:rogersterwer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