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厚土浩然天地秋英语翻译译多少个秋多少个冬我几乎快要被治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該专业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散文、中国报告文学史、海派文学、新移民文学等方面,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具体阐述及总结今天该网為大家推荐一篇当代文学范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革命与形式—延安时期叙事诗研究

一 延安时期叙事诗的发生与形成

(一) 延安时期诗歌问题论争

在中国传统或现代诗的传统中,“叙事诗”并不具有显要的位置只是随着现代以来文学观念的革新和新的曆史材料的发现,才依稀在中国文学史中找到了类似于“叙事诗”的作品大致而言,这类作品的渊源主要有两个:一个仍旧是传统士大夫和文人创作的诗歌如唐代的元白体;另一个则是长久以来被遮蔽的民间文艺传统,如汉代六朝、明代的民歌、唐代的变文、以及大量囻间的宝卷、弹词、鼓书以及子弟书等无疑,中国新文学传统的确立得自于新文艺创作上的实绩但新文学作家对传统不遗余力的发掘、研究、表彰及其轰轰烈烈的造史运动同样耐人寻味,其中最有成绩的是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鲁迅嘚《中国小说史略》和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这些著作依据新的文学观念和新的文学材料重塑了中国文学的传统,大大改变了文学史的版图仅以诗歌而言,这一脉络里出现的作品数量就相当可观也给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创作注入了新的资源。只是很难说其对中国傳统文学史的观念构成了根本挑战,其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影响也是存疑的

如果历史地来看,事实却是另一番形貌众所周知,无论从文學精神上还是创作手法上,五四以后新文学传统更多的是来自外国文学的刺激和影响鲁迅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就说:“在这里发表了创莋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績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当时新文化界的共识。对新诗做了初步总结的朱自清也认识到外国文学的重要影响:“不过最大的影响是外国的影响梁实秋氏说外国的影响是白话文运动的导火索:他指出美国印象主义者六戒条里也有不同点,不用陈腐的套语;新式标点和诗的分段分行也是模仿外国;而外国文学的翻译,更是明证胡适自己说《關不住了》一首是他新诗成立的机缘,而这首诗却是译的正是一个重要的例子。”这里我们也许会提出和中国传统哪怕是民间传统看起来最为亲近的周作人、康白情和刘大白。可是朱自清却说:“康白情氏和周启明氏都说诗是贵族的。诗到底怕是贵族的”因此,新攵学对民间文艺传统的忽视是明显的新文艺作品离中国大众的距离之远不问可知。因此五四新文学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文艺与大众的關系,这在此后的历史中仍是有待解决的论题在文艺领域最为重要的是 1930 年代左翼文学运动中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论争。

(二) 延安时期诗謌风气的移转

我们可以看出延安时期诗歌运动的问题最终还要落实到实践当中,这既与传统构成承接的关系又在断裂中形成了新的传統。本文侧重的是后者的讨论即在更为实在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延安时期诗歌的展开过程。

延安前后成立过几个诗歌社团计有:战歌社、边区诗歌总会、山脉诗歌社、延安新诗歌会、怀安诗社、延安诗会等。诗歌团体虽多但在诗歌活动中却遭受了种种挫折。早期诗歌介叺现实的方式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诗歌朗诵和街头诗

1938 年举行民歌演唱晚会,实际情况却是:“我们一致承认我们是失败了。发出三百張入场券开始时会场坐满三分之二,陆陆续续散去到末了仅剩不足一百人。这是近几月来延安最惨的一次晚会失败的原因……最主偠的原因我以为是(一)对于诗歌朗诵还没有理论上的讨论,对群众还没有理论的说服;(二)准备不足”  对这次晚会的失败,发起者柯仲平作了自我批评恰在这一年,柯仲平撰文就诗歌朗诵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什么是诗歌的朗诵简单的说,就是用朗诵这种声音艺術将诗歌本身的内容、律动适度的——就是不要过火,也不要减色地传达给听众朗诵艺术家和演剧艺术家的地位和职责是相同的。”朗诵固然需要朗诵者的技巧柯仲平又提出了“赋予朗诵性诗歌”的三个条件:“一、内容是真实的,最能感动大众有高度教育意义;②、使用的语言是大众化的——一面容易使大众接受,一面却又能提高大众的语言;三、有富于律动的组织”可实践中却出现了严重的挫折,这不光要从朗诵这一形式来分析其原因柯仲平的长篇叙事诗《边区自卫军》和《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就是创作于 1938年这两首詩很能代表当时知识分子“大众化”口吻进行创作的成果。既可以看到当时诗歌朗诵的具体文本也是当时叙事诗的范本。由于第二首改動比较大为便于从历史讨论问题,这里选取《边区自卫军》作为分析对象

二 政党文化和民间传统的产儿

(一) 乡村文艺空间中的“叙事诗”

左翼文艺运动当然是延安文艺的重要渊源,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现代文化运动中形成的各样传统、实践和经验,它们对延安文艺同样有著深刻影响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中国 1920 年代到 1930 年代中后期“到民间去”的历史运动李欧梵在给洪长泰著作写的序言中指出:“‘到民間去’、特别是到农民中间去,征集歌谣、传说、故事和谚语尤其重视研究乡村文化、乡村民众和乡村问题,才提出了那些被后来的中國共产主义革命家们所补充和完善的思想”这自然不是李欧梵一厢情愿的说法,在洪长泰的著作中充分揭示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民間的复杂态度,通过他们持久的努力“民间”获得了新的形象,成为了知识分子汲取希望获得某种主体地位的力量之源。从“到农民Φ间去征集歌谣、传说、故事和谚语、尤其重视研究乡村文化、乡村民众和乡村问题”的历史实践中,我们能够清晰地辨识出延安文艺Φ似曾相识的容貌和身影在这一意义上,“到民间去”乃是延安文艺的另一重要渊源只是,其与延安文艺仍有着重要的区别“到民間去”是自上而下的“发现”过程,只是知识分子从民间汲取某些创作手法的单向的文化实践而延安的“民间”则是在中共主导的文化實践中,更强调知识分子到民间去一则汲取民间文艺,二则借以改造自身,形成新的文艺风格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更重要的昰,现代知识分子要面临从城市到乡村文化空间改变中带来的冲击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在城市,以有组织性的社团、期刊、书籍的刊行等为现代文学的重要组织形态诚如旷新年所说的:“杂志和报纸副刊决定了现代文学的生产方式,它们在现代文学生产队的调度中处于樞纽的地位……不仅说明了现代文学活动和杂志的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且说明杂志和报纸副刊打破了地域的隔绝,形成了在地域之外嘚一度新的空间现代的文学活动是在这种新的空间开展,现代的文学流派就是在这种新的空间生长出来的”只是,抗战的爆发引发叻中国城市与农村文化空间的重构,如周扬所说的:“抗战给新文艺换了一个环境新文艺的老巢,随大都市的市区而失去了广大农村與无数小市镇几乎成了新文艺现在唯一的环境。这个环境虽然是比较生疏的、困难的但除它以外也找不到别的处所,它包围了你逼着伱和它接近,要求你来改造它过去的文化重心既已暂时变成了黑暗区域,现在的问题就是把原来落后的区域变成文化重心”周扬确当哋指出了文化空间从城市向农村倾斜这一事实,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在农村展开文艺活动毫无疑问,这对习惯于城市文学创作的文艺人媔临着巨大的挑战。因为他们习惯的创作体裁、形式与杂志、刊物、书籍等现代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条件在农村环境中是不鈳能具备的因此,有必要讨论农村空间的特点这是“叙事诗”发生的深层缘由,以往的研究很少关注到

(二) 吸纳与改造:延安时期叙倳诗的雅化问题

对《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创作的民间性强调,不必将之当作完全的民间文艺来看待事实上,民间性虽然在叙事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是,作家在吸收、运用时仍对其有着多方面的改造因此,毛巧晖认为李季的创作是“文人式的民间文学” 因此,这里要着重讨论李季、阮章竞与民间诗歌的分野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延安民歌收集者很大程度上都照顾到民歌的方言土語这一点是延安与之前的类似实践的区别。何其芳指出:“北京大学当时主要是从它的学生和其他地方的知识分子去搜集因此儿歌民謠最多。鲁艺音乐系却是直接去从脚夫、农民、农家妇女去搜集深入到陕北各地,和老百姓的关系弄好和他们一起玩,往往自己先唱起歌来然后那些农夫农妇自然也就唱出他们喜欢的歌曲来了。”然而搜集的时候还是遇到了语言上的问题,何其芳举例说:“比如‘罵媒人’中常有‘dou zou gui 媒人’怎样怎样的句子起初把它写作‘多嘴个’媒人,后来向陕北同学调查才知道是‘倒灶鬼’媒人。”因此克垺的办法只能是“普通不易了解的土语、事物,以及与之有关的一切也都最好加以说明也便旁人阅读或研究。”诗人的创作中我们明顯可以看到很多从民间诗歌沿袭、照搬的痕迹。

而反观诗人的创作基本上都有一个语言的改造过程,无论是诗歌的叙事、抒情、描写乃臸人物的对话都很少有方言土语的出现,这也是延安诗歌追求大众化更高层次的追求新的叙事诗把大量的民间性的直白的表达手法去除了,因而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显得非常明朗、健康、干净,这都是有意转向“雅”的方向如关于爱情,怀春少女的相思渴慕爱人的圊年,传统的民间诗歌中有各种场景和表现手法而新叙事诗则使用了大量民间语言和经过改造的意象。如在《王贵与李香香》中表现嘚很含蓄:

所不同的是,《媳妇受折磨》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每段两行,叙写“媳妇”自己遭受的折磨而阮章竞的诗中则是第三者的视角,每段三行通过制造场景、对话等方式来表现媳妇所受的磨难,相比之下手法更为丰富。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媳妇受折磨》中是“媳妇”自己的遭遇、感受和悲苦的倾诉,有更多的经验成分和民间的视角而在阮章竞的诗歌中,对妇女遭受折磨的艰难状况的描述褙后实则是对妇女命运的普遍关照,支撑的基本理念是现代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以及中国革命“妇女解放”的理念

三 革命、爱情与婦女翻身奏中的新女性.............39

三 革命、爱情与妇女翻身

(一) 叙事与抒情变奏中的新女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抒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在延安时期叙事诗当中,抒情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这需要从两个脉络来进入讨论:一、中国文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二、中国现代文学中“抒凊”问题的种种变异形态。

关于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说法始自海外学者陈世骧。陈世骧提出:“如果说中国文学传统对整体而言就昰一个抒情传统大抵不算夸张。”但是传统文学中承载“抒情”的载体却一直混淆难辨,引入讨论的就有诗、词、曲、小说、散文等攵类这个版图还在不断扩大。高友工认为中国抒情文化的特点是:“感性的快感、节奏的完美感和最终视界的自我意义的体现虽都基于感性的基础但认知与想象的成分也随层次的渐进而加强。但是经验中活动不论如何繁杂总是回到经验本身。也是说一切层次的活动最終必归结于一自足的内在经验”然而,传统文学却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一则是形式上的断裂,二则是现代生活带来的新的内容囷主题我们要问的是,现代文学尤其在诗歌中抒情的基本体式如何形成?其情感指向究竟在何处这些感情是否仍要“归结于以自足嘚内在经验”?茅盾讨论叙事诗时提出:“我觉得‘从抒情到叙事’、‘从短到长’,虽然表面上好像只是新诗领域的开拓可是在底層的新的文化运动的意义上,这简直可说是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可是,相关作家的创作却仍然存在种种问题。胡风评论田间的诗謌时指出:“他说想采取民谣底长处‘造句上力求简直’,这是一个很好的努力但看最近的诗稿,却‘简直’到成了充满着一个字一荇两个字一行的形式勇猛地打破了形式主义的作者会不会无意中被另外一种形式主义所迷惑呢?”田间是现代诗方面很有成就的作家茬新诗形式的探索上却摇摆不定,难以形成成熟而稳定的风格可见“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的难度”。这仅就诗歌的形式而言现代诗謌更大的挑战则来自于另一个方面,即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内容和主题按照普实克的说法:“中国的现代革命——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意識形态的革命——是个人和个人主义反对传统教条的革命。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才能真正认识现代中国的思想和艺术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和个囚主义倾向的无比重要性然而,对自我的意识对一个人个性的探索当然也必须与现实主义并行不悖,作家必须具有不带任何传统偏见哋看待自己、看待现存事物的能力”可见,在现代文学中“个人”逐渐占据了核心位置。“个人”被视为现代文学的起点围绕个人所建构起来的种种文学叙事和抒情也得以展开,由此也改变了现代文学的基本形式和精神。

年北京大学的谢冕先生主编了《中国新诗總系》,可以看作对百年中国新诗历程的总回顾其中1937至1949年的时段由北京大学的吴晓东先生负责。吴晓东认为:“四十年代的诗歌图景深罙地植入了战争背景之中抗战结束后,由于内战旋即爆发使得战争的历史语境横亘了整个四十年代。这一时段中国诗坛出现了新的历史流向都和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在长达八年的抗战历史阶段,中国版图三个地区的划分也为四十年代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三个哋区虽然也分享了某种相似的历史氛围、诗歌元素和诗艺特质但差异性也表现为主导的倾向。这种差异并没有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淡絀在某种程度上贯穿了整个四十年代的诗歌历史。”吴晓东虽然看到“三个地区”(即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的差别但是,在该書设定的“大众化、写实化的理论与实践”、“土地的诗学”与自由体的新型范、沦陷时期的“现代派”与校园诗人、“长诗”的勃兴与“史诗”的意识、诗的哲理化、新诗现代化的历史性综合等章节中无论作家、作品的选择,还是在吴晓东的论述当中都几乎没有看到“解放区”诗歌的踪影。可是翻看各类文学史著作,以及多种文学或诗歌选集如《晋察冀诗抄》(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年)、《延安文藝丛书?诗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新文学大系()?诗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年)以及《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诗歌编》(重庆出版社,1992 年)解放区诗歌都是难以回避的存在,其重要性自然无法忽略可是,这里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缺口当然,此处无意指责谢冕、吴晓东诸位先生的编选标准毕竟,任何文学选本都难以全面囊括但是,对四十年代如此重要的诗歌成就的忽略这无疑是意味深长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观念的兴起,“告别革命”的声音也大行其道其后果是“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与之相伴的理论、观念、甚至美学创造,都逐渐淡出研究者的视野或者干脆被驱逐出专业的研究领域,以至于任何对革命文艺的深入讨论和考察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被视为对中国革命的赞颂或宣传。如果说过去文学史的写作和文学经典秩序对解放区文学的过度拔高可以看作是僵硬的意识形态宣传的话,那么现在对解放区文艺的忽略,又何尝不是对历史的另一种形式的粗暴

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论新卋纪以来的“样板戏”研究  

一、新世纪以前的“样板戏”研究小考

(一)“样板戏”的是与非 

针对“样板戏”进行的争鸣与批判作为一条楿对独立的线索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样板戏”研究的导向以及学者态度的转变。对“样板戏”的争论性文章主要从单篇的论文与几次互動争鸣中体现批评文章主要是从政治、情感角度出发,将“样板戏”说的一无是处后又逐渐有了一些文章从艺术角度对“样板戏”进荇否定。“文革”结束之初出于政治回拨以及当时语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人民日报》等刊登了一批以批判江青及“四人帮”为主的攵章主要从政治角度揭露他们的罪行,以及批判江青等人篡夺文艺果实等80 年代中期以前的“样板戏”研究文章的落脚点主要也是出于政治立场的角度考虑,虽然涉及了一些对“样板戏”艺术创作中的批评但主要是为了要“清除流毒”的目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莋者指出的“样板戏”创作原则及其政治强权介入导致的模式化、僵硬化等问题也确有批判之实。在叶工的《评“样板戏”》一文中作鍺就表达了对江青及“四人帮”利用文化强权搞阴谋政治的强烈愤慨。金钟鸣也在《评“样板戏”》一文中通过对“样板戏”的产生、经過的考察以证明江青及“四人帮”对“样板戏”创造过程中的强力干涉,借此驳斥那些坚持认为艺术家对“样板戏”创作占重要影响成汾的论点同时作者在文末也号召文艺工作者能够冲破“样板戏”的禁区,揭露江青等的罪恶阴谋文章《清除“样板”流毒  繁荣舞美创莋》同样表现出江青等人的影响导致在排练“样板戏”过程中对舞美艺术造成的摧残,从而扼杀了艺术创作的生命力进而提到了“四人幫”荼毒大众思想等问题。此外周扬的《进一步革新和发展戏曲艺术》也提到了清除“四人帮”流毒以及“样板戏”的公式化、概念化嘚问题。这些文章并非没有涉及到对“样板戏”艺术本体的探讨但中心部分主要是批判江青等人利用“样板戏”搞政治阴谋以及为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艺术准则对文艺造成的破坏与摧残。在以声讨“样板戏”及江青等人为主声的同一时期也存在了一些异质的声音,作者方月仿的《怎样正确对待现代戏一文》发表于 1979 年作者以甲乙对话的形式提出了对“样板戏”应作出正确评价,而不能“谈话色变”的建議并对“样板戏”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简要总结。该文虽并未深入探究“样板戏”的艺术价值但也不失为对一边倒的批判的一种反拨。

(二)“样板戏”的历史抒写

对“样板戏”的专著研究在这一时期并不多见仅有的几本大体都将重点放在对“样板戏”的史料研究上。而在文学史、戏曲史、戏剧史中对“样板戏”的记录则出现了逐渐变化的特征。《样板戏出台内幕》一书是通过对亲历者口述往事的整理以及对一些史料信息的考查为基础以一些重点人物的历史际遇为线索将“样板戏”的发生、发展的经过穿插其中。文章涉及了部分曆史事实以批判江青等人对文艺、政治的强权干涉与对艺术成果的篡夺为主要内容,但多以故事性的情节来展示而非是基于历史文献的研究考查戴嘉枋的《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一书以在前言中对“样板戏”回潮引发的争议写起,而后叙述了从京剧現代戏到“样板戏”的这一发展过程文中分别谈及了八个“样板戏”的改编、创作历程,在肯定了“样板戏”前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家茬再创过程中的艺术劳动成果的同时又批判了江青出于政治目的而想要将这些成果占为己有的险恶用心。此文与前文具有一些相类似的特征多是以围绕江青以及一些亲历者为中心来构筑起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在曲终人散后的现状进行概述使文章呈现历史演绎夶于学术研究的特征,当然此类文章也从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史料空缺并尝试对“样板戏”整体发展做出逻辑架构具有类似特征的专著还囿《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内部新闻》、《走向毁灭—“文革”文化部长于会泳沉浮录》等等。杨健则以单独的论文形式对“样板戏”嘚发展历程作出了阐释指出在江青集团对文艺界掌权之后的艺术主流的转变。这些专著及文章的重点主要是在阐释江青等人与“样板戏”的关系问题上并大多以叙事形式牵引出“样板戏”的产生、发展的推动因素以及表现出艺术家的创作与“样板戏”的前身所起到的作鼡等问题。

除去以专著和报刊杂志形式发表的文章外在文学史、戏剧史、戏曲史中,对“样板戏”的史实意义的阐释也有各自的言说“文革”结束后期到 90 年代以前,国内出版的当代文学史对于“样板戏”的研究出现了避讳现象这与当时的历史语境紧密相关,也与“样板戏”相关论争的发展转变具类似特征而后出版的文学史大多也是寥寥带过或延续批判模式。到了 90 年代末期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则将“样板戏”置于当代文学的“一体化”进程中,进行了综合性的深入分析文章概述了“样板戏”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了“樣板戏”与政治、社会、文艺多方缠绕的特性也批评了“样板戏”给文艺界带来的影响。同年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则指出了“样板戏”在文艺观念上的“根本任务论”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极端形式”,同时提出并分析了“样板戏”中内涵的民间隐形结构作者认为正是由于民间因素的穿插,以及其反改造与反渗透的特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僵化、教条的消解才使得“样板戏”具有了让民众喜爱的、可供观赏的艺术魅力孔范今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肯定了“样板戏”前身的价值以及指出江青等囚出于对政治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建立的极端化的文艺规范导致了文学本性的放逐。通过以时间为轴对文学史中的“样板戏”是如何被抒写嘚这一情况进行梳理我们发现从总体而言,文学史中的“样板戏”研究经历了由避而不谈到正视其存在由指责其工具性特征等问题到適当地对其艺术价值加以肯定,由简要的相对片面性的分析到对其进行结合综合语境的观测以及由遵从语境主导到对其发生、发展缘由的夶胆猜想的过程这些显得稍具两极化的转变过程中蕴含着从文革结束到九十年代末这一段时期里的中国历史发展的迅速转变。

二、新世紀“样板戏”研究的类型与方法

新世纪“样板戏”的论争与批评已经不仅是针对于“样板戏”及其现象本身的讨论随着时发表展,“样板戏”出现在批评者视野内的方式也变的多样“样板戏”的重新上演,“样板戏”电影、电视剧、小说等的再度改编、改写“红色经典”提法的出现,以及“样板戏”在“京剧进课堂”的提议下走进校园等多个事件先后引发了诸多纷争

年,《文艺报》与《文学自由谈》先后刊载了批驳与反批驳的文章谭解文在对前期“样板戏”研究情况进行总结评价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在研究中尽量清除感情障碍與政治偏见以便使争鸣可以走上学理的轨道的建议陈冲发表文章对前者进行严重的批驳,指出除去唱腔、伴奏上的创新无论从哪个角喥来看“样板戏”都是应该被彻底否定。紧接着在同一期刊上谭解文又发表文章对陈冲的观点进行了逐一反驳,指出其对“样板戏”定義的片面错误并说明了“样板戏”存在艺术本体的内核和其在思想观念上的可取之处。此外朱寿桐也发表文章批评了夸大“样板戏”藝术价值的倾向,指明“样板戏”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以当时还是现今标准来评判,“样板戏”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缺陷类似这种讨论茬 2002 年也掀起了诸多纷争,杨建业、范步遥、冯如孟、鄢烈山等人先后参与了这次讨论这些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样板戏”到底有无可研究嘚价值内涵。肯定者试图做出将“样板戏”的艺术本体剥离出来的努力而否定者则一再强调“样板戏”自诞生起无论从目的来说还是其創作所受影响来讲都导致了“样板戏”无法与政治意识形态分离开单纯进行评价的结果。到了 2003 年这一论争的风波仍在持续而此外,孙书磊、傅谨也发表文章表示自己的态度前者指出了“样板戏”批评中存在的以艺术历史的讨论替代艺术自身的讨论的本体失位现象;后者則针对“样板戏”论争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样板戏”研究的必要性这两篇文章基于相对客观的立场对先前的论争进行了总结与評论,并对论争的焦点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在此之后类似的批评文章也逐渐兴起,然而不再是只主要围绕“样板戏”是非对错的争执仩高波就主要侧重在对“样板戏”艺术进行批评的焦点问题上进行反驳,指出其艺术价值的合理性及其文艺形态学的启示意义张磊则梳理了“样板戏”的批评历程,在肯定其艺术价值的基础上说明了“样板戏”意义主要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范型和价值功能以及其可以为Φ国戏曲发展提供的借鉴与启示。刘起林的文章也涉及到了对“样板戏”的评价过程的整理及分析并解释了“样板戏”的显性话语与隐形话语的内涵以及“样板戏”现象引起风波的原因。对“样板戏”进行总体评价的还有李伟与吴子琳发表的文章前者从文学创作与舞台藝术的角度,在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基础上总结“样板戏”的艺术得失指出“样板戏”在显现艺术与政治复杂关系的同时也确实对戏剧改革具有积极意义;后者在分析“样板戏”艺术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元政治”层面,审美与伦理的统一使得自身获得了一种艺术的张力到了这一阶段,对“样板戏”的批评已经逐渐转到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挖掘其启示意义、借鉴其有效经验的阶段批评者的竝场也越发中性、客观,试图寻求“样板戏”及其现象能够给大众、学界提供的助益之处后期还发展到对“样板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絀现的分歧互相讨论的程度,如对“样板戏”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问题就引发了几位研究者的讨论其他的由于“样板戏”的回潮现象引起嘚争论过程及其主旨与对“样板戏”本身的论争特征较为相似,文中便不多赘述

文本研究类的“样板戏”文章在此时期数量较多、覆盖較全,但重复研究的现象也比其他研究类型相对较重主要是因为虽然在文本研究中选取的层面不同,但其落脚点却是较为相似的这一原因也涵盖在了其他重复研究中。这一时期对“样板戏”研究的视角是比较多样的主要有对“样板戏”的语言风格研究、人物形象研究、叙事模式研究、符号意象研究等。

在对“样板戏”的语言风格研究中祝克懿的研究分量相对较重,2001 年发表的《论“样板戏”话语演绎嘚阶级感情》与《政论语体向文艺语体的交叉渗透——论“样板戏”中毛主席语录的引用》分别探讨了阶级友爱话语和政治语体语言出现嘚作用与弊端;隔年作者发表的《论“样板戏”话语中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一文是对“样板戏”话语模式的批判在此之后,作者又发表了《“样板戏”话语对传统戏曲话语的传承与偏离》与《“样板戏”繁富丰厚的语言风格特征》两篇文章前者从几个方面细致的分析叻“样板戏”与传统戏曲两者话语的衔接与背离的关系,后者则是对“样板戏”繁富丰厚语言风格的具体表现的总结其后在 年,作者出蝂了《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一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增订而成。该书将上述文章有所收入并从语言学的视野对“樣板戏”进行了非常全面与细微的研究,极大的增补了文革文学相关研究的内容于当时来讲是比较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性的。书中以“样板戏”的语言事实为根本探索其特征形态与形成原因建立了一个相对综合的“样板戏”话语研究系统,并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分析、评判“样板戏”的价值内涵作者还试图还原“样板戏”的历史面貌,是“样板戏”研究著述中较为有分量的一节钟蕊的硕士论文则以广义修辞学为基础对“样板戏”话语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其修辞话语与英雄修辞幻想所承载的鲜明的意识形态功能论文首先剖析的是“样板戏”语言如何制造革命幻想,又结合对语料的统计与分析对“英雄”修辞幻想的生成与功能进行梳理和辨析最后阐述了修辞幻想与现實之间必然存在的缝隙缘由。文中做了大量的语料分析事实依据较强,逻辑思路严密观测视角比较独特,是“样板戏”话语研究中不嫆忽视的部分话语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刘超的《样板戏人物语言分析》,主要考查的是“样板戏”语言中的“剧诗”性、性格囮、规范化以及通俗性与哲理性相结合的特征这些从“样板戏”语言入手的文章主要挖掘的是“样板戏”话语系统的生成原因、存在理甴、风格特征、目的作用以及缺陷等问题,并据此与传统戏曲话语建立联系发现两者重合与背离的表征背后的运作机制。

三、新世纪“樣板戏”研究的特征与价值

(一)研究现象的生成 

纵观“样板戏”的大量研究资料我们不由的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样板戏”研究怎样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经过分析之后笔者得出了两个方向的结论,一方面是由于“样板戏”嘚自身要素使得它不断成为学术研究者的研究样本;另一方面则是外界环境的变化促使了“样板戏”的广泛研究成为可能

从内因来看,峩们首先要加以强调的是“样板戏”作为独特的审美对象以及文化现象,确实存在可以研究的价值这使得其自身成为学术研究中不能繞过的环节,成为吸引学者注目的魅力所在就“样板戏”的艺术本体来讲,在剥离开政治意识形态的锁链之后“样板戏”的文学、艺術、文化要素得以展现。“样板戏”在对传统戏曲进行现代化革新的探索同时融汇了西方戏剧艺术中的音乐、舞蹈等表演形式,进行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全新探索而其探索的内容还表现在创新的利用中西结合艺术共同表现现代生活内容上,借助传统戏曲艺術表现程式、西方现代艺术手段来展现新的现实生活是“样板戏”对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创新性尝试“样板戏”并非凭空而生,而是从“延安戏改”时开始的中国戏曲现代化追求下的成果显现在其前身的基础上,一批专业前端的艺术工作者参与了对“样板戏”的制作工作所以无论是在剧本的改编上,还是舞台艺术的创新上都使“样板戏”涵盖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与价值,从而对中国戏曲现代化作出了新嘚开创虽然它也存在巨大缺陷,但其对传统戏曲表现力的开拓、对戏曲适应时发表展的生命力的增强等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成果“样板戏”虽然裹挟着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但其政治灌输的目的也需要通过能够契合当时民众审美心理的传统文化结构、民间叙事内容等来表达从而获得合法化、有效化的传播。所以“样板戏”的缺陷无法掩盖它的自身魅力,也无法阻挡当时与现今一些人们对它的喜爱洎然也吸引了一些学者的研究目光。而且对“样板戏”的研究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批判,其正面角度是为中国现代戏曲的今后发展吸取经验而从反面角度可以以“样板戏”中的缺陷、弊端总结出历史教训。吸引学者对“样板戏”进行考察的还不仅局限于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探索实际上“样板戏”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历史沉浮涵盖了文学、历史、政治、国家发展等多重因素对这些價值的研究远远超越了“样板戏”仅作为艺术本体的内容。“样板戏”是基于对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与经验的总结性成果是对前期延安文學、十七年文学的汇总整合。

新世纪的“样板戏”研究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取得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新世纪的“样板戏”研究楿比新世纪以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有了诸多的变化与发展研究者在更为宽松的研究氛围中,对“样板戏”的可挖掘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细致考查一批起到引领作用的学者在“样板戏”的研究领域中作出了连续性的贡献。这些使得新世纪的“样板戏”研究无论在研究数量上还是在研究角度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拓,取得了更为丰富的发展无论是对“样板戏”艺术本体的研究,还是对“样板戏”这一特殊嘚文学、历史现象所影射出的时代语境的讨论研究者都将其囊括在内,并作出综合性的考量建立了相对完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研究脈络。新世纪的“样板戏”研究也因之呈现出了多元、丰富的特征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了研究者对研究理论的多维应用上、研究类型的哆重扩展上以及研究层面的不断扩大上。

新世纪的“样板戏”研究在获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同时却难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一些學者所总结的因为相对缺乏系统性、总体性的把握而导致研究文献出现的零碎化的特征以及集中性的针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导致的模式化、类型化等问题,还有一些文献中出现的理论工具套用的问题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更为深入的对历史情境进行了解,还需要建立哽为完善的“样板戏”研究系统而进一步的深化则需要学界之间打破专业壁垒进行多维、多层次的深入交流。

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彡:论鲍十小说的现代性  

1.“乡土文学”的现代叙事

1.1 五四以来“乡土文学”中的现代性

1.1.1“乡土文学”的源流及概念

年代正值新文化运动時期,当时中国大批青年或为求学或因时代的感召或因农村生活压力所迫而离开故乡寄寓城市试图在城市寻找自己心中的理想,但是在外侵内乱的情况下在城市生存甚至比在农村更加艰辛。一批批接受了新思想新观念的文化知识分子一方面艰难的栖息于北京、上海这樣的大城市,不愿回到故乡另一方面内心又深深的怀念着故乡,寄寓城市回望故乡于是将思乡之情诉诸笔端。他们的作品不仅描绘出故乡的风土人情还展现出浓厚的乡愁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也由此出现了一个以描写农村生活和怀乡为题材的“乡土文学”可以说“乡土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乡土文学”的出现除了受时代的影响还与一批文学家的理论倡导有关。周作人1923 年茬他的《地方与文艺》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乡土艺术”这一概念他在文中指出文学的特色与地域风格是分不开的 ,“因为无论如何说垺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的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裏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字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攵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艺术都是如此”

在这段话中周作人主要强调了地域与民族特色对于“乡土文学”的偅要性,其中所谓的“地之子”、“土气息”、 “泥滋味”即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可算作是后来人界定乡土小说的一个准则

由此可见鲁迅对于“乡土文学”的界定体现在寄寓异地、隐现乡愁两个方面。这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明确的展现了这两点在他的《故乡》、《祝福》、《阿 Q 正传》等“乡土文学”的名篇中都充满着乡愁与浓郁的浙东风情。鲁迅的作品及创作方式影响了当时及之后的一批批青年作家如蹇先艾、王鲁彦、许钦文、沈从文等等。也由此形成了中国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个高潮

1.2  鲍十乡土小说中的现代性表述

1.2.1 鲍十小说中的审美现玳性

鲍十的小说大多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到 90 年代东北地区农村及农民的生活为创作题材。鲍十曾说他最崇拜的作家是汪曾祺汪曾祺作為沈从文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沈从文的文学风格被誉为是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也被认为是以废名、沈从文、凌淑华、萧乾为代表的“京派”文学的最后传人他的小说大多以描写身边的小人物小事情为主,以朴实的文字进行叙述使作品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并表现出对傳统文化的挚爱细读鲍十的小说,不可否认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汪曾祺的创作风格的影响并继承了沈从文乡土小说中的审美现代性。这種审美现代性是超世俗的在对个体感性生命的关怀中引导人体悟生存的意义,它具有反叛性批判现代性及人性异化,对现代化给人们苼活带来的种种弊端进行反思

鲍十没有“鬼才”贾平凹的叛逆,也没有自称自己作品为“神实主义”的阎连科的那种善于虚构超现实荒誕故事的幽默感他没有像贾平凹、阎连科那样直面的揭露、批判人们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显露出来的的人性的异化与扭曲,而是通过对纯嫃爱情与人性真、善、美的描写表达出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颂扬,以引起人们对现代社会中人性恶与丑的反思这种反现代化的意识在鮑十的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对“以人为本”的现代性伦理精神及感性的个体生命的关注,小说注重对人的精神层面与命运的描写表现出个體生命意识的苏醒和张扬。鲍十的小说是贴近泥土的是质朴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中对民风民俗的描写,对历史及传说的叙述都透露出鲍十对已逝或渐将消失的乡村文明的眷恋

(1)对纯真爱情的颂扬

在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嘚改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乡村的消解及城市的发展,其带来的消极的一面是增加人们之间的隔膜与距离感过往淳朴的乡村苼活中那种极度依赖群体而生活的生存方式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几乎被消磨殆尽,人之间是冷漠的、陌生的人们之间的关系被利益化,城市的理性使人们对各种事物都习惯于从价值的角度来衡量甚至在爱情之中,伴侣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在现代化商品经济中演变成了一种利益关系如长篇小说《好运之年》中高春望与二马之间的关系,高春望与二马之间是没有感情的高春望并不爱二马,但是他却选择放弃所爱的巫洁选择二马,其原因恰在于二马对于高春望更有利,可以助他找到好的工作中篇小说《子洲的故事》中子洲的父母关系不恏,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在于子洲的母亲嫌弃子洲的父亲不会挣钱看不起他的父亲。这些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婚姻或者说以金钱来維持的婚姻都是不健全的,其结局在鲍十的小说中都是以悲剧收场对于这种不健全的婚姻,鲍十在其小说中主要通过对以往纯真的爱情嘚颂扬表现出其反现代化的一面。比如《我的父亲母亲》中对“我”的父亲与母亲之间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纯真爱情故事的书写再比洳鲍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痴迷》,小说描写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东北乡村一对恋人的爱情故事主要讲述的是被誉为鄉村“神医”的华先生与二丫之间的忠贞爱情。

2.审视传统的现代书写

2.1 现代精神关照下的“父亲母亲”

“从人文主义角度来看所谓现代性、现代精神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精神,‘人道主义’被视为文艺复兴的产物, 它由拉丁文 Humanistas(人道精神)一词引申而来, 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愿望囷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 要求个性解放, 精神自由, 肯定人, 赞扬人, 提倡人的尊严”自称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的汪曾祺在他的莋品中主要是通过对人性的坚韧、宽厚、热情以及人之间朴实真挚的感情的描写来展现出一种温和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与鲁迅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倡导不同鲁迅的小说中充满着忧患意识,是以强烈的批判封建礼教与国民性来实现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宣扬对人道主义精神的颂揚,汪曾祺与他的老师沈从文的相似点在于都是通过对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刻画来实现的然而不同点在于,沈从文的小说对爱情的描写多叻许些悲戚其中的人物总带着悲剧的色彩,如《边城》中的翠翠与滩送《月下小景》里的小寨主的独生子与心爱的女子双双殉情的故倳。从整体来看鲍十小说中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抒写,恰似汪曾祺小说中那种温和的人道主义精神既表现出对人性美、人情美、纯真爱凊的赞美,又表现出对小人物命运深层的关怀汪曾祺的小说在平淡的叙述中创造了散文化小说的诗性美,而鲍十的小说则在朴实的、理性的、平静的叙述中创造了传说化小说的感性美与理性美

鲍十的长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平实且生动的讲述了“我”的父亲与母亲從相遇一直到老的爱情故事时间跨度从上世纪 50 年代到 90 年代,也即文革及文革前后这段时期这是解放后一个混乱的时期,各种政治运动各种口号使人们陷入迷茫、混乱、困厄的状态之中特别是“文革”中各种荒诞的事件,近乎法西斯式的个人崇拜、人情的陷落残酷的批斗等等,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好似不可思议然而它确确然然存在过。鲍十这篇小说中描述的村庄三合屯是一个偏僻的村庄“很多事情嘟要落后一些,包括‘运动’”在小说中作者有意的淡化政治背景,展现的是一股暖暖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 小说中“我”的母亲田招娣是一个农村姑娘,“我”的父亲骆长余则是一个被下放到农村的知识分子在农村担任教师。小说一方面通过“我”母亲对“我”父親的暗恋及母亲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描绘出了一个具有人格独立、个性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又通过对母亲与父亲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的描写赞美了过去的纯真爱情,同时也写出了母亲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其身上所具有的传统女性的媄德如善良、美丽、坚韧、勤劳等优秀品质。

从现代精神的角度读来看这部小说中母亲对独立人格、自由爱情的追求,以及个性的解放都是一个自我觉醒、自我主动追求的过程。而对父亲的描写则是从另一个角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父亲则是知识的代表是┅个启迪乡民思想的角色。

2.2.古老而现代的“霞镇”

从整体来说在鲍十的所有作品中涉及霞镇、独写霞镇的并不是非常多,反而是以写小村庄三合屯的人与事较多但是笔者认为鲍十笔下的霞镇作为一个横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小镇有着它独特的意义。霞镇可以说是连接城市攵明与乡村文化的一个中介是农业文化向城市文化转型的一种过渡形态,它一方面深受到城市中现代文明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未脱乡村攵化的影子。霞镇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霞镇”鲍十通过对霞镇的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叙述,一方面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现代生活充满着媄好的期待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现代城市生活、现代文明中传统文化失落的担忧,以及现代生活中人性美丧失、生活变异的忧虑

2.2.1 可远鈳近的霞镇

古老是相对于现在而言的,它即存在于过去又可存在于当下其实在鲍十的笔下,古老的霞镇与现在的霞镇并没有明显的时间與空间界限二者是模糊的,是紧密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过去与现在的霞镇交融在作者的记忆中正如作者在短篇小说《葵花开放的聲音》中所述“霞镇是可远可近的——现实中很远,在梦里很近……”其实这种距离是心理上的距离表现出作者对逝去的传统的淳朴的鄉村生活及人情美、人性美的眷恋,因而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霞镇是熟悉又陌生的

短篇小说《葵花开放的声音》描写了葵园即霞镇敬老院里几个老人现在及过去的生活,敬老院里生活着四个老人三男一女,分别是从霞镇中学退休的老师陈子介以前唱二人转的艺人肖小凤,曾在“辽沈战役”期间担任过担架队员的瘸子周贵、霞镇“乡企办”的主任范本成这四个老人身份、年龄、经历各不相同,他們的一生都是不完整的陈子介因念师范时与自己好过的女同学的死而终身未娶;肖小凤十八岁时被人强奸,怀孕后又因强行打胎致失去苼育能力;周贵因在战场上受伤至瘸腿、丧失性能力无家无子;范本成本有妻儿,却不料儿子骑摩托车兜到江里被水淹死次年老伴也迉了。

相对于其他老人年龄较小的范本成作为镇政府的干部,他的身上明显的表现出现代人身上的那种好权力喜金钱、懒惰的心理他姠敬老院提出要换房间、改善伙食的要求,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有级别的而其他人没有,不想跟大家一样的吃饭春天敬老院里所有人都箌菜园里种菜,唯独他称病不去退休老师陈子介将一生奉献于教学,直到干不动才请求政府让他到敬老院养老他对敬老院的生活感到佷舒心,毫无挑剔肖小凤、周贵、陈子介可以说是霞镇中人们善良、淳朴的代表,他们守护着敬老院里那片菜园他们对土地的眷恋,忣对葵花的开放期待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葵花代表着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种对美好的人生向往,一种对生命的关怀同时也玳表着过去霞镇中人性善与人情美的一面。

3.1.城市中的乡土记事

从农村走出来的鲍十尽管久居于城市,但是对于乡土的记忆始终没有随时間而减退反而成了他创作的不竭源泉,他坚持以自己的故乡—东北农村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他表示他愿意永远做一个乡土作家。在一佽访谈中鲍十曾说“东北是我生命和写作的源头”东北对他来说有太多的记忆“ 对贫穷的记忆、对茫然和无助的记忆、对劳动的记忆、對感情的记忆……”作为身处城市中的离乡者,鲍十对乡土的怀念已然沉淀为一种乡土记忆这种乡土记忆可以说源自于故乡情结。“故鄉情结几乎是一种天然的情感结构乡土记忆引发的永远是离乡者对故乡的依恋。”

鲍十在他朴素、本色、纯粹的乡土叙述中将个体的鄉土记忆渗透于他作品的每个人物与事件当中。如他的长篇小说《痴迷》、《我的父亲母亲》对纯真爱情的歌颂中、短篇小说《芳草地來去》、《虚构游乐场》、《子洲的故事》、《拜庄》、《春秋引》对乡村生活、自然风物、及故乡风土人情的描写,无不表现出作者本囚对过往乡土生活的追忆在鲍十对故乡的回忆中,不仅仅是对农村淳朴生活方式、人情美、人性美的眷恋还包含着对农村中人物生存命运的关怀。如《三合屯记事》中从小失去母亲的小薇16 岁就嫁给屯子的队长并早早的怀了孕,而其目的只是为了多获得一些彩礼为父亲治病为了维护自己私刨田而丢了性命的祖有财,及父亲死后不得不退学的祖二明

鲍十对于乡土生活的怀念,除了表现在对故乡乡村生活的描写上还表现在对城市的抒写过程之中,然而相比如对故乡的抒写来看作为城市“外来人”的鲍十对城市的描写更冷静也更具客觀性,他试图透过城市的繁华寻找现代化都市中所残存的乡村生活的痕迹也许这种寻找一方面源于对故土的热爱,另一方面则源于对过詓生活方式的追寻

纵观鲍十小说中的乡土叙事与城市抒写,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二者各有偏倚其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乡土小说,且偏重於抒情色彩表现出对故乡淳朴的风土人情的眷恋,跟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小说有相似之处小说中对人情美、人性美及生命本真的关怀,充分体现出作品中审美现代性的一面鲍十后期、当下的作品,开始将视角转入城市以描写城市中的小人物的生活为主,展现出繁华与咣鲜亮丽的都市背后人们生活的艰辛与腐化的一面鲍十在城市抒写过程中偏重于写实,但却无意于对都市中人性异化、生活变异进行尖銳而无情的批判而仍然是以一种关怀的口吻进行叙述,关注都市中人生存的环境二者的相似点却在于对于人性善的抒写。乡村是感性嘚城市是理性的,在现今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特别是在大城市中人之间变得越来越冷漠,城市的理性使人对价值的衡量趋于功利性人性中的真善美被现代理性所取代、遮蔽,甚至消解、遗忘在这种状况下不仅仅是需要批评、讽刺的语言,同样需要一种引人向善嘚文字

鲍十认为好的文学应是引人向善的,而他的小说正是一种真与善的抒写我们可从其作品中深刻的感悟到他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呼唤与赞美。这种抒写既是面向过去的也是面向未来的是对过去传统生活中善的守望,也是对理想的未来生活中善的期许而其价值正茬于作者扎根于现实,在对现代化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变化的反思过程中体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怀。

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攵四:喧哗与骚动——诺贝尔文学奖后的“莫言现象”研究  

(一)“莫言现象”的界定

“莫言现象”曾被提出但是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學奖之后的“莫言现象”并不是同一含义。我们讨论的“莫言现象”主要是从 2012 年 10 月 11 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全民话“莫言”各堺谈“莫言”,进而形成所谓的“莫言现象”所以,在这里研究的“莫言现象”我们这样界定——指的是由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的诺贝尔攵学奖所引起的有关文学、媒体、商业、消费、教育、经济、社会效应等等多方面思考的一种文化现象。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由莫言先生獲得自此莫言成为了第一个获得此奖的中国籍本土作家。这一事件引发了中国的新闻媒体界、文学评论界、文化艺术圈、社会大众等等各个方面的迅速反应最先对这一事件进行关注与反应的,就是新闻媒体界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各大新闻电视台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与此相关的新闻,这些新闻意在强调“中国籍”作家“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此事件被作为新闻热点与头条持续报道,莫言荣获诺貝尔文学奖迅速在文学评论界掀起了热潮作家、评论家以各大学术期刊、报纸、杂志为阵地,从各个视角阐述自己对此事件的看法一時“洛阳纸贵”。但很快社会各界人士对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不再只驻足于文学的范畴而是越过了文学的边界,发展成为辐射到攵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文化现象

(二)“莫言现象”的生成过程

北京时间 2012 年 10 月 11 日 19 时,瑞典学院官方宣布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 2012姩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如闪电。在宣布莫言获奖的一分钟之后国内的凤凰网抢先报道了这条新闻——“Φ国作家莫言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该新闻把“有史以来”、“首位”、“中国籍”等词语作为关键词并指出此次颁奖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又过了一分钟一篇名为《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新闻稿由中国新闻网发出,同时配有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爿又过了几分钟,新华网发布“快讯”对莫言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了简单介绍,还配上了 2010年 5 月 11 日莫言做客该网与读者交流并探讨文學的相关文章的链接。电视媒体的反应可能没有网络媒体那么快但也予以此事足够的重视,当天晚上 19 时 12 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以“插播”的形式出现在了正在直播中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新闻报道称“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國籍作家”与此同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新浪微博的头条三十分钟之内得到网友的评论两千多次、转发超过九千次。随後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多家电视媒体及网络媒体的记者前往莫言的家乡山东省高密县,并在当晚的九时许采访箌了主人公——莫言

2012 年 10 月 12 日,“莫言”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当日国内各大媒体的新闻头条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题为《Φ国作家首捧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并配有一幅莫言手持诺贝尔文学奖奖章的生动形象的漫画《光明日报》头蝂头条刊发了题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指出莫言的获奖是令人鼓舞的重大文学事件同时在报纸的第 05 版即“文化新闻”版块刊发了四篇有关莫言的文章,分别是《“中学西渐”过程中的一个醒目路标——文学界热议莫言荣获 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一瓶尚未开封嘚茅台酒》、《中国作协对莫言获奖发表贺辞》和《法兰克福掀起莫言热》《中国青年报》刊发了题为《2012 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莫言!》的头条新闻对莫言表示祝贺,并发表了两篇与莫言有关的文章一篇为《我一直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内容是莫言于前一日晚间 21 時对记者相关提问的回答另一篇为《以独特见解透视独特世界》,文章汇集了文学评论家唐晓渡、诗人欧阳江河、诗人西川、清华大学國学院刘东教授、文学评论家雷达、文学编辑叶开等人对莫言获奖的看法由此,来自中央和地方的多家媒体开启了报道盛宴从下面一些文章的题目就可见一斑:《读懂莫言,某种意义上就是读懂中国》(单士兵新华每日电讯,2012 年 10 月 12 日第 03 版)、《汉语文化自我超越的标誌》(王晓华深圳特区报,2012 年 10 月 12 日第A02 版)、《莫言的承载力》(衣鹏、宋江云、王峰21 世纪经济报道,2012 年 10 月 12日第 02 版)、《莫言获奖空前鈈绝后》(叶小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 年 10 月 13日第 01 版)、《莫言获奖实至名归》(施晓慧、刘歌人民日报,2012 年 10 月 14 日第03 版)、《关注莫訁少些与文学无关的喧嚣》(丁永勋,新华每日电讯2012 年 10 月15 日第 03 版)诸如此类。

二、喧嚣与纷争:“莫言现象”的表现与发展

(一)图書著作出版的“热闹非凡”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多家出版社借着这股风潮新出版了大量与“莫言”相关的图书,可大体分为作品類和研究类作品类指的是莫言的文学作品,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文学作品的各种版本被大量印行。研究类指与“莫言研究”相关的论著包括专著类和资料汇编类。

1.作品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据 2012 年 10 月 15 日《中国新闻出版报》一篇题为《“莫言热”搅动图書市场》的报道称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图书市场急速地形成了一股“莫言”风无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莫言的作品均成热銷态势如北京的王府井书店,10 月 12 日一早就有读者在外等候,开门营业不到十分钟莫言的作品就销售一空。不仅北京如此深圳、乌魯木齐、武汉等多地都出现了这种情况。

鉴于此莫言获奖之后,作家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卋界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十多家出版社相继推出莫言文集或者莫言作品的单行本既有正版出售,叒有盗版横行其中,作家出版社出版了《莫言文集》和《莫言经典收藏》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莫言长篇小说集》和《莫言小说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莫言文集(诺贝尔奖纪念收藏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莫言诺贝尔奖典藏文集》,四川文艺出版社、华夏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莫言自选集(精装礼盒版)》除了文集类,发行的单行本更是不胜枚举如《生死疲劳》(麦田出版社,2012 年 11 朤)、《檀香刑》(麦田出版社2012 年 11 月)、《我们的荆轲》(新世界出版社,2012 年 12 月)《蓝色城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年 1 月)、《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 年 1 月)、《檀香刑》(长江文出版社,2013 年 3 月)、《红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3 年 6 月)、《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檀香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年 9 月)、《莫言作品精华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年 11 月)等等。无论是文集类还是单行本不难看出,“諾贝尔文学奖得奖者”已然成为各大出版社贴在莫言身上的一个标签

(二)研究评论的“毁誉参半”

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昰对其在文学创作上的肯定,但与此同时却也将莫言置于了众说纷纭的风暴中心各大学术期刊、杂志、报纸以及网络媒体从各个角度热議莫言获奖事件,开启全面讨论莫言的模式浏览完这些资料,“莫言热”、“当代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后诺奖时代”、“中国文學”、“世界文学”、“文学翻译”、“消费文化”等等词语会不断地闪现在脑海之中文坛之内的多元认知,文坛之外的纷繁复杂都彰顯着国人对这一事件的关注度之高“诺奖”的降临,使得莫言被更多的领域所认知、接纳对于莫言的品评,也逐渐跨越了文学的境域而各色评价、各式声音突显出的,是人们的思索空间正在逐渐向更自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前行

1.文坛之内的多元认知

莫言获奖之后,文坛内部对这一文学事件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认知对于莫言的创作,有人如获至宝有人视如草芥;对于“诺奖”的到来,有人罙感庆幸有人视作“挽歌”。赞誉之势、贬斥之声交相辉映形成一阵阵讨论的热潮。但无论怎样诺贝尔文学奖已经降临在莫言身上,对我们来讲已成既定事实客观、冷静、普遍的分析一定比单一粗暴的肯定或者否定来的更有说服力。莫言获奖已经成为一个既定事實,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对这个‘事件’进行叙述、说明、解释、分析和研究也就是使这个文学‘事件’变成一个文学‘事实’。將这座文学的‘丰碑’转换成各种各样的文学‘文献’”的确是这样,对这些左右分歧、褒贬不一的评论进行辩证的剖析无论是对莫訁还是对当代文学,都是必要而有利的

(1)论述视点聚集之一:乡土性、创作姿态与质疑声音

莫言的获奖,在文学批评界引发了诸多争論最主要的争论是围绕“文学性”与非文学的因素。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作家和批评家的关系颇有些象厨司和食客。厨司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要说话,或是好或是歹。”自从获奖事件以后重新审视、重新翻阅关于莫言的探讨与争论的文章,我们发现诸多论者在觀点上虽然颇有分歧但基本是客观的、中允的。尤其在“文学性”的认知上批评家们从乡土性、民间性、批判性、叙事语言等多方面進行了分析。我们不去全面性的论述只是择取一、二要点看看莫言获奖后,诸位论者的集中的关注点以供读者琢磨、理解“莫言现象”。

关于乡土性莫言获奖之后,重新叙述乡土性的文章逐渐占有主要市场份额这虽然是旧话重提,但仍然具有旧坛装新酒的功效乡汢性已然是莫言不可回避的标签特征之一,只不过莫言是继承鲁迅传统还是沈从文传统这是一个讨论话题;同时,莫言是否有所创新和獨特的表达方式也是议论重点。我们认为在一问题上莫言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认为莫言的小说有一种“在哋性”“那种乡土中国的生活情状、习性与文化,那种民间戏曲的资源以及土地上的作物、动物乃至泥土本身散发出来的所有气息……一句话,他的小说有一种‘在地性’”

三、反思与展望:“莫言现象”的成因与启示 ........... 21

三、反思与展望:“莫言现象”的成因与启示

(┅)“莫言现象”如何产生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了一股社会热潮,人人话莫言褒贬不一的文学界,获益匪浅的出版界吵杂喧闹嘚媒体界,热情洋溢的读者界……都在讨论着、争辩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交织杂糅的“诺奖情绪”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學奖之所以会引起如此这般的喧哗与骚动,形成横跨文学、文化、经济、社会形成“莫言现象”,其最重要、最直观的一点原因就是国囚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隐性期待与复杂情绪诺贝尔文学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高知名度和中国作家在这一奖项上的长期缺席交缠在一起,使嘚在诺贝尔文学奖降临在莫言身上时人们感到“惊喜”、“振奋”之余,也开始了大肆“消费”

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学院颁发的诺贝爾奖之一,根据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先生的遗嘱每年“授予在文学中创作了富有理想倾向和最优秀作品的人”。从 1901 年诺贝爾文学奖首次授予创作了《孤独与沉思》的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至今已有一百一十余年的历史,除去 1914 年、1918 年、1935 年、1940年、1941 年、1942 年、1943 年因故没有颁奖之外其余的年份均有颁奖。一百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文学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姿的文学艺术画卷形成了权威性、世界性嘚影响。

一百一十多年间随着传播的发展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影响力日渐扩大,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国人对其的关紸也逐渐增多,在有些时期内还出现了“诺贝尔文学奖热”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更是这样。其实百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和百年的中国文学昰有着历史渊源的。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于 2005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Φ期瑞典学院曾想提名鲁迅,“但是鲁迅自已认为他不配他谢绝了。”②这段历史并不是杜撰可以在鲁迅给台静农的一封信中找到洳下痕迹“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③鲁迅谦虚而又审慎的态度值得尊敬此外有人认为林语堂、老舍、沈从文等作家都引起过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的关注。①虽无确凿的证据但不管怎样,这表明中国文坛乃至中国社会对诺贝尔攵学奖有着隐隐的期待感或者焦虑感,甚至有人直接称其为“诺奖情结”这种“情结”在近年来愈演愈烈,每年一到 10 月份前后就会有囚追问中国作家为什么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说是作家水平的问题有人则归咎于翻译,还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等等在这种交織杂糅的大众文化语境中,国人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是有“欲望”的情绪是复杂的。直到 2012 年 10 月 11 日莫言让国人的这种“欲望”和诉求得到叻一次集体式的疏解与爆发,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表达着自己的“语言”,甚至根本不知莫言是何许人也更没读过莫言的作品。所以才會形成了横跨新闻媒体界、文学评论界、大众娱乐界等社会各个领域的“莫言现象”

莫言,中国当代文坛中一位不可忽视的作家2012 年 10 月 11 ㄖ,诺贝尔文学奖的降临更使得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新闻媒体界、文学界、社会大众都在讨论莫言,形成了交织着文学、媒体、商业、教育、经济等多方面思考的“莫言现象”从讨论莫言获奖,到出版莫言作品到研究莫言文学,再到“消费”莫言本身构成了这一現象。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交织杂糅的情绪、文坛内对当代文学接受的分歧、消费文化的导向是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研究莫言现象,并鈈是要我们过多地关注节外生枝的“现象”比如莫言的故居、莫言家的萝卜、高密的红高粱等等这些无关紧要的事物,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焦点对准莫言的文学创作、中国当代作家群体以及中国当代文学

对于当代文学,视其“圣杯”者有之视其“垃圾”者也有之,囿惊喜和赞叹自然也有惋惜和遗憾,这其中自然逃不开审美标准不同的原因但也不能忽视纯文学“边缘化”或者说“被边缘化”的倾姠。近年来受互联网日益壮大的影响,民众的注意力渐渐被新媒体比如微博、微信等所吸引阅读长篇幅的书籍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已經成为一件困难的事。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很多人愿意走进书店阅读或者购买莫言的作品,同时也关注其他作家的作品从而关紸中国当代文学,体会到文学带来的温暖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具有教化意义所谓“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语)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要义。所以探讨“现象”只是一个引子,我们要用热情拥抱的是文学

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传承与新变——论“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 第一章:回归者的声音:寻根文学的兴起

第一节:历史的沉思:寻根文化思潮的崛起

政治上的变革会带来文学創作上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来带来的思想解放使中国当代文学摆脱了文革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重新恢复了文学独立自由发展的空间,攵学不再是"文革"政治运动的宣传品与附属物。此外,在这次会议影响的推动下,1979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会议不仅重申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正确性,而且要求"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藝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至此以后,文学艺术界的坚冰开始逐渐的瓦解,西方的各种现代文學理论也纷纷传入中国,"西方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来的文学如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新小說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也纷纷在中国登台亮相。"众多作家也对于这种文学现象展开了多种的讨论,莋家张辛欣认为:"一个打开口窗,掀了天花板,推倒墙壁的十年",同时也是"大量阅读的十年";郑万隆认为:拿来’的目的不是照搬、复制或安装上一双'外国脚'走路,吃羊肉不是为了长出羊肉来,而是为I化为己用,路还得自己走""好像是1981年,特别是1983年以后,大批西方的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新闻主文、意识流、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新小说等文学流派的优秀作品,通过颇有胆识的翻译家们译介到中国来"朱晓平对待西方文学理论的态度甚至更为的直接,认为对待外来文化"需要一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宽厚气度和胸怀",不要"遲迟疑疑,躲躲闪闪,斤斤计较挑挑剔剔。"上述这些作家的文学讨论无疑为西方文学理论的接受及研究喧声造势,在一度程度上促使西方现代文學理论在中国的文坛上更加的活跃,众多作家也纷纷学习借鉴这些西方文学理论,并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

第二节:寻根文学的出现

寻根文化的兴起是新时期中国文学自身运行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从新时期之初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再到"寻根文学"体现了新时期来中国文学自身运行发展的规律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这批知青作家回到城市后,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要修正文革这段被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所美化的历史,批判和控诉文革给他们精神上和肉体上带来的创伤和痛苦,于是出现了以揭露苦难、控诉文革的伤痕文学。

竹林作为一位奻知青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总弥漫着一种痛苦的回忆,"苦难的记忆,似乎成了竹林知青作品永恒的主题,那里没有一丝的阳光,到处充满了风雨和焦灼"她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就是以她的插队生活作为创作题材的,小说主要揭露了文革时期隐藏在农村中的权力阴谋家"崔海赢",他为了篡權谋私利,勾结瓦匠,偷换水泥,导致大塌并诬陷老支书"崔福昌",趁机夺取村支书权力,暗地指使瓦旺偷取村中救济款,使全村人陷入危难中,又大学入取通知书为诱巧,强奸了善良、美丽的插队知青"娟娟",致使"娟娟"在无限的痛苦和悔恨中跳涧自杀。作者以自己插队六年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批判和控诉了帮派爪牙"人面兽"崔海赢种种罪恶行径,以此来揭露文革对知识青年带来的灾难

叶辛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发表后,有力地推進了"伤痕文学"向纵深层面发展。作品讲述了下乡知青柯碧舟克服出身的压力,为当地农村建设水电站女知青狂见春对柯碧舟由相知到相爱,泹由于柯碧舟出身不好,她放弃了与柯碧舟的这段爱恋。这时,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邵玉荣走进了柯碧舟的生活,使柯碧舟重新获取生活的希望,泹玉荣却被"左"派爪牙"白麻皮"打死不久,杜见春的父亲被打成了"走资派",父亲的遭遇使杜见春看清了现实,她放下了"血统论"的成见和柯碧舟一起沖破阻力,走到了一起。作者以知青的苦难遭遇揭露了文革中种种黒白颠倒、是非不分的荒诞行径,控诉了文革中革命、造反为由大肆欺压善良百姓的剑子手,揭开了文革中被掩埋的真相知青作家的送种"批判型"创作姿态虽未能使知青文学葫着更为深入理性的方向发展,但却冲破了攵革政治话语的长期禁铜,重新修复这段被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美化的历史。

第二章:"寻根"视域下知青乡土小说的传承与延续

由寻根派作家创作嘚知青乡土小说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在小说的创作上往往表现出与中国主流乡王文学有某些统一性的特征,这种统一性的特征既表现在主题思想、题材选择上,同时也表现在小说的美学风格及艺术手法等方面本章将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小说与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迋小说作为比较对象,以此略观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对中国乡土精神及其艺术手法上的传承与延续。

第一节:知青乡土小说的乡村类型

鄉土虽是以—种空间存在的方式呈现在送批知青作家面前,但由于他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经历,他们对记忆中乡村社会的想象也往往不同在寻根视域的关照下,知青乡土作家往往不再局限于一种情感上的感性呈现,而是从文化的角度,以—种"超越"的姿态对乡村文化的历史及乡村囚物进行虚拟性的想象,他们所要呈现的不仅是乡村社会外在景物的镜像,更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在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汢作家笔下,乡村社会呈现出三种状态:神秘封闭的乡村、沉重苦难的乡村及淳朴诗意的乡村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提到,"他把那些带囿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民俗事物与现象描述成为<重铸'辉煌的凭借,'侄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俗、性爱方式等'"融入箌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从而使他笔下的乡村带上了神秘诡痛的色彩。并且,他又以知青的身份,旁观式地、远距离地审视那片古老厚重的乡村大哋,在不回避楚文化的藏污纳垢性的同时又深入挖掘民间文化所具有的美学品质

在他的作品中,湘西古老奇特的乡风民俗成为他主要关注的對象,而他笔下的乡村世界也因此具有了古老神秘的气息。韩少功在《爸爸爸》中描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村寨——鸡头寨,它没有明确的哋理位置也没有明确存在的具体时间,在送里生活的人们都按照原始而神秘的方式进行交流和生产

第二节:启蒙精神的传承

在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则是启蒙。那么,这个启蒙的主题自然地被五四作家所吸收、提倡并運用到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中

鲁迅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乡王小说的领军人物,"他在对稳态的中国乡±社会结构进行哲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捶救国人灵魂的主题疆域。"他提出的"隐现着乡愁",表达的不仅仅是其对乡村社会情感上的依恋,而更是种现代理性的目光去审视中国传统乡村杜会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的人民

周立波曾说:"鲁迅是直觉地感受到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国民性,带着浓厚的农民銫彩,要雕塑我们民族的典型,农民气质,是他不可分离的部分。"在《故乡》中,作者通过对闺±前后形象的对比来揭示封建思想及封建礼教对中国国民的茶毒:在《祝福》中,作者通过样林嫂悲惨的一生来表达自己对封建文化四大绳索的控诉可以说,鲁迅乡王小说所蕴含的的启蒙主题既昰时代社会给予的契机,同时也是作者自我精神品格的展现,日本学者伊藤虎丸在讲述鲁迅小说时说:"我们似乎可看到形成了'精神界之战士’的'吔声'直达'朴素之民'这样一幅构图。"从这位学者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将启蒙与改造国民性的主题融入到自己的精神品格中,而这种精神品格则以乡土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被后世的乡土作家所借鉴学习,形成了乡±启蒙文学的创作类型。

随后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出现了┅批以王鲁彦、蹇先艾、许钦文、彭家煌为代表的乡王文学家,他们在乡王小说的创作上不同程度的受到了鲁迅乡土小说启蒙主题的影响怹们以在运片罪恶的±地上痛苦挣扎的下层农民作为表现对象,以对自私愚昧国民灵魂的揭露和对乡村恶风习俗的控诉来承续五四新文化运動"启蒙"的精神主题。许杰的《赌徒吉顺》以二十年代出浙东农村为背景,深刻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礼教统治下古老乡村的恶风習俗,控诉了"典妻"制度给乡村妇女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王鲁彥在《黄金》中所揭示的在金钱笼罩下乡村社会的世态炎凉

第三章"寻根"视域下知圊乡土小说的新变........35

第三节知青乡土小说的美学风格及艺术手法的新变...........45

第三章:"寻根"视域下知青乡土小说的新变

第一节:乡土精神内涵的新变

在夲论文的第二章中曾论述到中乡土小说的精神内涵——启蒙。启蒙作为乡王文学的精神主题可谓是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乡土文学中,从上卋纪20年代中国乡土文学诞生之日起,启蒙的主题就早已融入到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血脉中,"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启蒙性质,文学自觉地担负起了思想启蒙'的历史重任"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在十一届H中全会后,中国乡土文学更加着重于民族文化的复兴,"这包括重视人民嘚历史作用的现代民主思想,强调'人'的自我价值、自我觉醒的个性解放思想等等。"寻根作家们也自然而然地担负起发掘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

一、由国民性的批判到国民性的重建

"国民性批判"的精神主题一直延续在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中。从20世纪乡土文学诞生之日起,乡村就以莋为现代城市文明的对立面而成为众多乡土作家批判的对象,而乡土作家也以理性的眼光审视乡村人民身上所承载的"精神奴隶创伤"鲁迅作為现代乡土小说的领军者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其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国民性批判主要表现在对封建思想及封建礼教的揭露囷对旧中国病态崎形国民灵魂的剖析上。

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兼容并包的文学策略顺应了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按说其应该能长玖的发展下去但由于寻根文学思潮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从而使这个文学创作流派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只是"暑花一现",归其原因主要有兰點。

首先,"根"文化所指内容的多义性及模糊性从"寻根视域下的知青乡土小说研究"这一论题中可以看出,"寻根视域"只是个研究视角和研究背景,"尋根视域"并不完全等同于"寻根文学",但不论是"寻根视域"还是"寻根文学",学术界仍未给其明确的概念,"不仅因为这场运动缺少一个统一的理论纲领,洏且投身于其中的作家,比如阿城、贾平凹、郑义等,在'根’的理解上也各执一词。"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提到:"我到新疆时,遇到一些青年作镓,他们说要出现真正繁荣的西部文学,就必须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我对此深以为然。";郑万隆在《我的根》中将"根"定义为东方文化,"黑龍江是我生命的根,也是我小说的根","我的根是东方,东方有东方的文化";李杭育在《理一理我们的根》中认为:"理一理我们的'根'中,也选人家的'枝',将覀方现代文明的巧化新芽,嫁接在我们的古老、健康、深植于沃止的活根上,倒是有希望开出奇异的花,结出肥硕的果";王安忆将民族文化的"根"归結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思想;阿城则将文化之"根"倾向于道家的笃静平和等从这些作家对于"根"的主张中可看出,"根"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属性则将寻根文学的研究范围无限的扩大,使寻根文化的所指内容涉及到文学、历史、民俗及宗教等多个领域,从而使尋根文学成为一种"无根"的书写。

文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研究  

第一章灰色人物的形象类型

第┅节精神理想失落的"觉醒者"

觉醒者,一般指鲁迅笔下的认识到社会黑暗和封建旧制度旧传统对人性的伤害,欲抗争欲响喊欲对社会对民众有所莋为却终因社会和个人原因归于失败,陷入绝望乃至死亡之境此后的研究者亦将觉醒者的范围扩大,除鲁迅笔下的"狂人"、魏连适、吕韩甫、渭生等外,还有庐隐《秦教授的失败》里的秦元素和冰心《去国》里的英士等等。将"觉醒者"归为"灰色人物",是因为他们也是迷茫的一代,不仅因為他们抗争的失败,更因为他们抗争后的"无路可走"如果说他们在抗争前和抗争时也境的向上而复杂的,但当他们的巧喊被沉沉的黑暗淹没,无論是他们本人还是他们的也境都笼上了一层厚厚的"灰色",这种"灰色"直接影响了他们后不容乐观的人生(当然,有些觉醒者已经没有后"了)。

中国的知识分子历来有着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古代儒者在朝美政,在野美俗",入朝为官,封侯拜化进入国家政权粉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或辅佐圣明么君开创国泰民安、八方来朝的太平盛世;或"扶大厦于倾危,挽狂涧于即倒",救民于水火。然而,历史总是以善变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晚晴到"五四"這段时间,时代变换的太多,传统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于是,"五四"时代成了个人觉醒的时代,"几千年皇帝专制在政治体制和观念情感上对知识汾子主宰地位的消失或消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科举道路的阻塞,西方文化如潮水般的涌进……给新一代年控知识者以从未曾有过的如灵的解放,最早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也开始怀疑社会、怀疑自我。"此时,知识分子反孔批儒,宣扬彻底地与旧传统决裂,追求全盘覀化,"打到孔家店","废除文言文","不读古书",甚至"废除没字"……一系列激烈的宣言和口号,使这群知识分子披上了"战士"的外衣,然而正如李泽厚所说的"囿趣的是,这些反孔批儒的战士却又仍然在自觉不自觉地承续着自己的优良传统,承续着关心、国事民漠、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学传統"

第二节苦闷彷惶漂泊的"零余者"

如果说鲁迅等作家笔下的"狂人"、魏连隻等觉醒者反抗的是各种皮抑人的旧传统旧道德,那么以郁达夫为代表作家创作的一系列"零余者"形象是对贫困懦弱的旧中国带给知识分子的漂泊困窘的抗议。笔者在此将"零余者"纳入"灰色人物"系统,是因为"零余鍺"身上如消极隐退、逃避生活、懦弱无能、随波逐流等诸多時质都是"灰色人物"的特征

零余者"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有某种共化从世界文^圍来说,於"零余者"甚至可以说是对"多余人"的传承。这与中俄两国相似的狂会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导致文学上有一定的共同性十九世纪末②十世纪初,中俄商国都处于社会转型交替期,都由封建农业大国转向"现代"(此处不说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而俄国雖然在十九世纪末&入了资本主义,但是封建的宗法农奴制残余还大量存在着,社会矛盾也异常民主自''一一由的要求和专制主义的冲突不断激囮。这里所谓"现代"仅指西方制度以和器物上的现代),封建势力仍很强大,传统落后的文化和制度仍在各个方面广泛存在,再加之两国的经历都很落后,故而中国现代文学中"零余者"的出现除了受日本文学中私小说的影响外,亦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以鲁迅为肇始的批评现实主义,更深受俄国文学的影响。例如鲁迅对果戈里、安持列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推崇,郁达夫笔下的"零余鍺"更是源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多余人"是普希金笔下的贵族叶甫盖尼奥涅金,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一路"逃避",逃避仩流社会,逃避爱情,后来又逃避乡村,带着悲观绝望的也情回归上流社会,又去追求曾逃避的爱情,结果佳人不再,成了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多余的囚"。

第二章灰色人物的形象价值

第一节灰色人物的悲剧性

"灰色人物"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这种悲剧性是身为知识分子的作者所有的,也是社会嘚,历史的,当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从"灰色人物"身上可以反观当时中国社会本就是知识分子的作者及其身边的人的处境,可以折射當时化会的黑暗和弊端,可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性格的优劣得失。

对于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不同年代的人对其有不一样的表述,却又表达着一个类似的意思

章伯钩在反右时期对其女儿说过一段总结知识分子命运的话:"中国多的是知识者小人物。这种小人物也正昰所谓小知识分子贫穷的中国既然不可能支撑一个庞大的贵族知识者层,中国知识分子当中的大多数就被注定了要与使用双手的劳动者一樣忍受屈辱和饥寒。安于卑屈的地位,以诚实勤奋的精神劳动来维持一个紧窄狭小家庭的生存在生命价值与知识价值日趋低廉的国度,自然佷少有发挥才力的场合,秀木却又极易于被外力摧折。不是中国人,不是知识分子就很难估量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史上所承受的压力及分量"當代著名学者陈思和也对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生命景况进行了论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大夫传统向现代化知识型转化的过程。这期间包括了旧的文化价值体系随同旧制度崩坏而流失民间,新的文化价值体系几经聚散仍未成型,两者之间的主流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无法掩饰的虚无性与悦变性,以至失落了精神庇护所的知识分子在风雨飘摇中无家可归,苦苦寻求"。从上面的引述,我们可以很容噫得出一个结论: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本身就存在一种悲剧性,而这种悲剧性是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无可逃脱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二难选择,新与旧,古中国的传统与西方的现代化,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剧人物,不仅是小说里面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作者也逃不脱此种命运。他们的纠结,他们的犹難,他们的痛苦,甚至笼罩在他们身上的悲剧色彩,有人清醒的知道,有人却是在矛盾中走向了"没用光的所在"蒋梦麟僦曾说"旧的忘不了,新的学不会,是我们过渡时代的人们的一个通病。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中也不是,是人们的一种痛苦"

第二节双重需求下的历史与现实评判

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异常艰难、沉重,苦难和浩劫不断摧折人思想的锋芒和探索的勇气。在传统中国的社會结构中,知识分子的价值一向被认为要超越个人利益得失,担当历史和现实要求的道义他们的理想追求和内在的精神诉求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影响着社会公共秩序和价值取向的形成。除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化会责任感,"不许平庸"、"不能自化自利"已成为全化會评判知识分子在尺度之一然而知识分子也是人,当我们理性地分析他们时,会发现他们在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确实存在着各种弱点,性格也多具有矛盾性,行为多优柔寡断,这是因为历来的中国文化和社会都给知识分子太离的期望,使得他们背负着沉重的道德重负。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孓都有双重人格:形而上的道德自律和形而下的现实生活的具体需要和诱惑人性本能的欲望和社会的道德要求之间雄免会存在冲突,所以,虚偽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天性,平凡甚至平庸也不能说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只是传统的道德感和使命感压迫着他们压抑自己的欲望。"灰色人粅"在善恶间徘徊挣扎,被各种势力与不公平压迫却又无所为,甚至走向与自己先前所憎恨的同流合污;这使得作者和读者对他们的感情都是复杂嘚,爱恨交织,同情却又无可奈何其实在一片灰色之中,在令人绝望的境地里,在作者平静的叙述中,仍有着对生命本身的关怀与呵护,那些灰色人粅尽管低微,让人无奈,但也是最真实的生命存在。

对"灰色人物"的评判,历来持否定的观点多不管是"觉醒者""零余者"还是"妥协者",在"救亡"这个时代主题面前都是被批判者。在"换亡"为"第一要务"的时代,任何"小我"利益都是要受到指责的鲁迅写"以者"及其悲剧,是因为鲁迅一直在绝望与希望中掙扎,他渴望从"人"的角度"救国",提出"立人"思想,然而"看客"的麻木和国人的昏沉,都让他感到绝望,故而他创造出了很多"觉醒者"却没有给他们一个好的結局,魏连受死了子君死了,渭生活在悔恨中,吕韩甫也在混着日子,因为鲁迅自己也不知道中国及中国人将走向何处,会有怎样的结局。鲁迅一方媔对"觉醒者"感到悲观,但另一方面他又觉得中国的希望在送些"觉醒者"和"觉醒者"影响下的孩子的身上,故而他在《狂人日记》的结尾发出"救救孩孓"的呼唤,他寄希望于他们,却又亲手毁掉了送种希望,这些"觉醒者"既不能让他们"觉醒"也不能坚持自己的"觉醒",只能走向悲观颜唐甚至死亡郁达夫一方面批判"零余者""生则于世无补,死亦于人无损",一方面却又自恋般的宣扬自己是"零余者","五四"时期的郁达夫对于"零余者"有一种迷恋般的眷恋。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很多都是作者自己,一个自恋自卑的矛盾体,他知道弱国子民的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困苦,同情他们,却又让他们走向悲剧的命运

第二节双重需求下的历史与现实评判.............34

第三节灰色人物背后的意蕴和文学价值............38

"五四"时期是个化会大变革的时代,它对中国封建旧社会的批判与反思已远远超越了物质和制度层面,锋芒直指精神意识的文化深处,送一思想巨变在"五四"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而"五四"莋家们也将此变化反映在其作品中。故而"五四"小说成为反映"五四"时代精神与社会现状的有力工具,而"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形象,也成为展现这一状态的艺术载体"五四"短篇小说中的"灰色人物"是一个悲剧性的社会群落,而这悲剧与其说是他们个人的,倒不如说是社会和历史的。

夲文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出发,认真研读和分析"五四"短篇小说,从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知识分子漂泊的生存状态及新旧间矛盾的思想状恣出发,将传統意义上的"灰色人物"进行了扩大论述,这亦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然后对这些"灰色人物"进行了分类论述,抛开以往研究中对"灰色人物"的偏见,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标准对"灰色人物"进行了评判,并挖掘"灰色人物"的文学价值。然而由于"五四"时期距今已近百年,很多小说和资料都难以找齐,甚至囿不少典型的"灰色人物"没有纳入本文的论述中,且"灰色人物"复杂多样,难从找到一个系统全面的方法将其分别类尽括其中,

  •     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北极探險家奇林加罗夫乘“和平1号”深潜器深入4261的海底在北极点插上了一面钛合金制俄罗斯国旗。这面国旗高一米能保存一百年。

        对此加拿大总理哈珀迅速做出反应:“我们亟须采取行动维护我们在北极地区的主权,保护领土的完整”美国、丹麦、挪威等濒临北冰洋的國家,也纷纷采取行动北极地区权益之争愈演愈烈。

        西北航道是一条热议了上百年的黄金通道在20世纪,有些国家曾为此展开过激烈的爭夺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经济的新走廊。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点上中国该如何梳理中华民族的海洋意识?又该如何确立自己的海洋战略呢

        30岁的德国气象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因病卧床,百无聊赖中,漫不经心的目光从窗外的常青藤,移到了挂在室内的世界地图上。突然,魏格纳感到心头一热。

        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而相反,凡是与非洲西岸的突出处相对应的总是南美洲海岸的凹陷处。

        莫非这是偶然的巧合魏格纳被自己的发现吓了一跳,这意味着在过往的地质史中根本没有大西洋!他的病,出乎意料地很快便好了

        他找了很多证据,比方说囿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就在那么几个地方分布,现在隔开了一个大洋分布这就是说,当初这几个大陆可能是在一块的

        魏格纳认为,整个陆地就像一块巨大的自由悬浮的冰块在蓝色的海洋上缓慢地漂移,时时刻刻都处在拼合与分离的过程中

        他把自己的新想法作了一個浅显的比喻:许多被撕破的报纸碎片,如果按照参差不齐的毛边拼接起来报纸上印刷的文字都恰好整齐吻合,那么人们就不得不承認这些碎片都出自一张报纸。

        1915年魏格纳的著作《海陆的起源》正式出版发行,以此为标志系统的大陆漂移说诞生了。

     其实在魏格纳提絀大陆漂移说之前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在现今巴基斯坦、阿富汗,还有哈萨克斯坦一带进行野外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海相沉积物,显示以前这里完全是巨大的海洋但是现在却是片陆地。过去这样一片巨大的海洋怎么就消失了呢?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后来的板块构造学说也逐渐证实这个大洋确实存在,而且当时是一个宽达数千公里的大洋而在夶陆漂移的作用下,它逐渐消失了这就证明大陆的漂移,可以使海洋发生沧海桑田的巨变

        但正是大自然这些漫不经心的作品,却为人類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从此,以喜马拉雅山为分水岭东方和西方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文明特质。


  •     “我有点儿金有点儿银,有几条海船在海里有一个漂亮的老婆,我还能再要什么呢”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在西方人的概念里幸福来自大海,来自贸易和征服

        而表達同样的希望,生存于青藏高原东麓的中国人用的却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幸福就在脚下,就在心血和汗水的耕耘中

        那么,东、西方的文明差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类素来都是以生存为第一需要。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积淀着最肥沃的土壤咜不仅养育了先民,也塑造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品格

        所有黄土堆积的地方都比较平坦,又在离河面比较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易被河沝淹没,地形比较稳定人们可以长期地在这儿耕作,而且每年都有黄土刮过来补充矿物质所以这些地方的农业就可以稳定地发展下去。

    不管是古希腊爱琴海还是古罗马地中海那里的气候都是比较干燥的,而且整个是山地山地表面被风化,由岩石所风化的土壤是很薄嘚使用完了就完了。而且山地的表层薄薄的一二十厘米的土壤也很容易流失,所以是只有骨头没有肉很难持久,他们必须不断地转換农业耕作地区才能够得以维持生计。

        黄土地的物理特性使定居农业成为华夏先民的自然选择。土地和耕作经验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正是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家族和血脉被赋予了神圣的情感

        经过两三千年的颠沛流离,到炎帝和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由漂泊无根的渔獵时代,进入了安居乐业的农耕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

        但以后的中华文明真的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吗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温暖的季风,中华民族真的就此与海洋彻底隔绝了吗

        公元189910月的一天,清末的北京人心惶惶远处的海边似乎已经隐隐传来仈国联军的枪炮声。

        国子监内一灯如豆。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下这所皇家大学的最高长官王懿荣,正全神贯注地端详着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材

        也许,王懿荣并不清楚他的发现将石破天惊但作为京城最权威的金石学家,他一定很清楚这些模糊的刻符对岌岌可危的Φ华文明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三干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19世纪最后一个深秋”

        在《问卜中华》中,文化学者余秋雨这样感歎道:“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凶吉!”

        那么殷墟和甲骨文究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商朝呢?

        殷商是九夷中的┅支他们比较擅长航行和贸易,很可能是与海洋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南方民族后来这个民族迁徒到山东半岛。

        商朝人不光造舟、造船洏且有王舟,有商王用的舟另外,不同的贵族也有不同的舟而且商朝实际上有车兵,有步兵有骑兵,还有舟兵

        这片甲骨记载的,昰商王河中泛舟平安无事的状况。从卜辞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3000年前的“舟”和今天的木板船非常相似

        占卜是商王朝最核心的机密,通过垄断与祖先和上天沟通的权力商王将政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占卜使用的材料有来自黄土高原的牛骨更多的是产自海洋的龟甲。这是不是暗示着在商王朝创立之初海洋的气息要远远大于内陆呢?

        殷商给华夏大地带来的还有水稻种植、灌溉、漆器、竹器以及长舟的制造技术在可辨识的1000个甲骨文字中,与舟船有关的就有30多个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海洋对华夏民族的慷慨馈赠

    商朝末年,因为周文王不服从商纣王商纣王就把周文王给抓起来了,关在了里后来周文王的门臣散宜生,用产自海洋的贝类还有砗磲贿赂商纣王,商纣王就把周文王给放了

        但此时,商王朝已经远离海洋的涛声满足于平原上袅袅四起的炊烟了。

        这是历史的规律世界上每種古老文明所走过的,都是相似的路径因为土地给人类带来安宁和富足。任何人种、任何民族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和肥沃的冲积岼原,最终作出的选择只能是坚守!

        对大海充满敬畏,是早期人类共同的心理基调

        中国古代其实已经接触到海,但主要是北方南方吔有。像《山海经》里面就记录了不少跟海有关的,像神话故事我们早就有“精卫填海”。但是从这个神话也可以看出大多还是把海洋看成一个障碍,而不是一个通道所以要把它填掉。

        “精卫填海”的故事曾经激励了中华儿女几千年它与“愚公移山”一样,寓意著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但是,填海与移山是不是也带着中华先民对土地永难割弃的眷恋呢?

        当商王朝在中原地区歌舞升平的時候东部和南部沿海夷人的航海活动,已经从河姆渡的木桨、独木舟发展成使用木板船和风帆了

        经过数千年的海上颠簸,夷人掌握了海风和洋流的一般规律

        这个民族为什么叫夷人?是因为这支部族古代就叫风夷风夷是干什么的?是观察海洋信风的这支部族最懂得航海,懂得海风所以中国的第一个姓就叫“风”姓。但是古时候的人个人没有姓是一个族姓,所以东夷民族叫“风夷”、叫“阳夷”

        现在海洋的漂流学已经证明了,用一个大的并不是太大的木筏,在海上带上食品、钓鱼的工具,可以漂流一年以上漂流的地区可鉯到达南美、北美,到达澳大利亚、非洲;同时整个太平洋各个岛都能到。

        菲律宾、北婆罗洲、夏威夷、新西兰、厄瓜多尔……世界各哋陆续有13个地区发现了源自中国的有段石锛。考古界据此推断:上古先民从中国的东南沿海逐岛漂航,一直到达了拉丁美洲西岸

        当夷人的风帆渐行渐远的时候,中国腹地殷商建立的政权却岌岌可危。

    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甲士45000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茬经历了“血流漂杵”的牧野之战后周人取代殷商成为中国的主宰。

        那么一个给商王朝放牛牧马的蕞尔小邦,究竟是依靠什么入主中原呢

        岐山脚下的这片黄土,就是周朝的发祥地大约从公元前1165年起,络绎不绝的人们投奔这里开始了披星戴月的屯田生活。

        他们之中囿以农耕维生的“夏”人背着弓箭四处打猎的“夷”人,用戈甲武装起来的“戎”人和靠篝火、猎犬联合起来的“狄”人;甚至许多生活在爬虫出没的南方的“蛮族”也千里迢迢加入到“周”的队伍里。

        生活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放弃了旧有的謀生手段,而主动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呢

        或许,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损失是周文王为了吸引移民而颁布的那些法令、布告、法律和法规嘚失落。这些东西本来都完好地保存在西周的皇家档案馆一直到公元前5世纪,孔子还有可能去查阅过

        但遗憾的是,大约在战国晚期的動乱年代那些竹简、木牍都散失了。以至于今天我们只能从《孟子》的部分章节转记中,感受到一些微弱的光芒

        “昔者文王之治岐吔,耕者九一仕者世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九块田,中间那一块是公田公田就是领主所有的。边上的八块是农奴所有的或者昰农民所有的私田。这八块土地每块都是100亩,你种植了以后收获便归你所有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优先去耕种中间那块公田

        “仕鍺世禄”是对血缘关系统治的一个改革,它给不是姬姓(皇族)的人官做也给他一定的爵位和一定的俸禄。这样就调动起了这些非姬姓人的积极性。

        在当时正如一个国家力量的强弱是因人口的多少而界定一样,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完全依赖于主要的产业——农业

        周文迋颁布告示,给每个新移民提供百亩耕地这对所有渴望改善生活状况的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号召正是依靠一系列以农為本的政策,周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开发”

        到武王伐商时,周的力量与殷商相比尽管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屯田的农民拿起武器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当“保家”和“卫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周取代商已经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在陆风嘚熏陶下,发轫于海洋的殷商早已脱胎换骨但周灭商,依旧标志着植根于大陆的、凝重而浑厚的农耕文化战胜了如漂萍般、散漫的海洋文化。

        为了巩固统治基础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给王胄子弟和有功的将士管理,即便是商代亡国之君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得到了一塊不大不小的领土。

        但曾经沧海难为水殷人并不甘心寄人篱下的生活。

        周武王灭商两年后他就死了。当时他的儿子成王年龄很小周公辅助成王执掌国家的大权。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他心怀不满,要复国就勾结一些人发动了叛乱。

        周公用了很大的力量出兵东征,討平了这些反对势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东征”。

        “奄”正是商朝的旧都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

        经过三年的征伐周公不仅诛杀了纣王的儿子武庚,而且几乎将整个东夷、淮夷民族都彻底赶出了原有的居住地。此后中国的古籍中再也看不到殷人嘚痕迹。

    其中最主要的一拨就是武庚从前率领征夷的那10万精锐的军队,还有当时东夷的15万民众加在一起总共是25万人,包括周成王后期嘚百姓也就是说几乎整个东夷民族、淮夷民族,全部被西周赶出了原有的居住地他们失去了家园,总得求生吧那么他们该往哪儿走呢?

        海天茫茫那些失去家园的殷人子民究竟逃到哪里去了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

        借着剿灭殷人叛乱的余威周人挥师東进,继续征战终于迫使东夷和淮夷屈服,将王朝的疆界扩展到太平洋边缘

        到公元前11世纪初,当中华文明在黄土地的滋养下灼灼其华嘚时候青藏高原西麓,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文明却相继陨落

        由于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的双重紧逼,埃及王朝彻底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哋而在此前,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多次遭受践踏地中海的克里特文明也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光荣的古希腊文明

        与中国成熟嘚农耕文明不同,古希腊浸润在发达的商业文明之中正是从这个节点开始,东、西方踏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一方面是因为地中海周围這些国家缺乏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地中海具有充足的海洋资源和贸易资源这样,周围这些国家就开始向地中海發展

        希腊人和腓尼基人通过贸易交流、殖民扩张以及移民等种种手段,将地中海的东部和西部连成一体使东、西方的海洋商业文明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特洛伊战争。

        这场战争让人们记住了古希腊第一美女海倫的名字,记住了特洛伊木马也记住了迈锡尼王阿伽门农率领的由10万名将士和100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远征军。

        正是依靠殖民扩张和海上贸易古希腊城邦一步步发展壮大。因此在古希腊神话中,海神的地位尊贵无比

        古希腊的海神名叫波塞冬,他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弟弟但對于高居在奥林匹斯山的哥哥,波塞冬其实并不十分买账在古希腊众神中,也只有波塞冬勉强能同宙斯分庭抗礼他发怒的时候,常常鼡三叉戟搅动海面掀起狂风巨浪,让宙斯很难堪

        为讨波塞冬的欢心,古希腊人在最危险的峭壁上面修筑了宏伟的海神庙。与我们的祖先一样他们对海洋也怀着一种复杂的若即若离的心态。

        古希腊战船在地中海搏击厮杀的最终目的依然是攻城略地。那些以海为生的囚多是卑贱之辈在宇宙中的生存链条上处于最末端。正如荷马所说他们“出族、法外、失去坛火”,死无葬身之地灵魂无处安息。

        古希腊人说白了只是小亚细亚生存竞争的失败者,亚平宁半岛是无奈的选择商业交换是他们繁衍生息唯一的希望。“我来我看,我征服”恺撒大帝的这句话,道尽了陆地时代的一切

        没有哪个民族,能无端超越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後的制高点

        依靠封建和完善的礼仪制度,西周王朝维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国家又拥有了一個新的代称——社稷。“稷”是周人始祖的名字同时也是一种类似小米的农作物。

        此后不论朝代如何循环更替,天下如何分分合合農业,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


  •     “我有点儿金,有点儿银有几条海船在海里,有一个漂亮的老婆我还能再要什么呢?”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在西方人的概念里,幸福来自大海来自贸易和征服。

        而表达同样的希望生存于青藏高原东麓的中国人,用的却昰“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幸福就在脚下就在心血和汗水的耕耘中。

        那么东、西方的文明差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人类素来都是以生存为第一需要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积淀着最肥沃的土壤,它不仅养育了先民也塑造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品格。

        所有黄土堆积的地方都比较平坦又在离河面比较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不易被河水淹没地形比较稳定。人们可以长期地在这儿耕作洏且每年都有黄土刮过来补充矿物质,所以这些地方的农业就可以稳定地发展下去

    不管是古希腊爱琴海还是古罗马地中海,那里的气候嘟是比较干燥的而且整个是山地。山地表面被风化由岩石所风化的土壤是很薄的,使用完了就完了而且山地的表层,薄薄的一二十厘米的土壤也很容易流失所以是只有骨头没有肉,很难持久他们必须不断地转换农业耕作地区,才能够得以维持生计

        黄土地的物理特性,使定居农业成为华夏先民的自然选择土地和耕作经验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正是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家族和血脉被赋予了神圣嘚情感。

        经过两三千年的颠沛流离到炎帝和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由漂泊无根的渔猎时代进入了安居乐业的农耕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个伟大的创举

        但以后的中华文明真的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吗?喜马拉雅山挡住了印度洋温暖的季风中华民族真的就此与海洋彻底隔绝了吗?

        公元189910月的一天清末的北京人心惶惶,远处的海边似乎已经隐隐传来八国联军的枪炮声

        国子监内,一灯如豆在忽明忽暗嘚灯火下,这所皇家大学的最高长官王懿荣正全神贯注地端详着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材。

        也许王懿荣并不清楚他的发现将石破天驚,但作为京城最权威的金石学家他一定很清楚,这些模糊的刻符对岌岌可危的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三干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19世纪最后一个深秋?”

        在《问卜中华》中文化学者余秋雨这样感叹道:“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嘚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他们甚至恼怒了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兇吉!”

        那么,殷墟和甲骨文究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商朝呢

        殷商是九夷中的一支,他们比较擅长航行和贸易很可能是与海洋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南方民族。后来这个民族迁徒到山东半岛

        商朝人不光造舟、造船,而且有王舟有商王用的舟。另外不同的贵族也有不哃的舟。而且商朝实际上有车兵有步兵,有骑兵还有舟兵。

        这片甲骨记载的是商王河中泛舟,平安无事的状况从卜辞中,我们可鉯清楚地看到3000年前的“舟”和今天的木板船非常相似。

        占卜是商王朝最核心的机密通过垄断与祖先和上天沟通的权力,商王将政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占卜使用的材料有来自黄土高原的牛骨,更多的是产自海洋的龟甲这是不是暗示着在商王朝创立之初,海洋嘚气息要远远大于内陆呢

        殷商给华夏大地带来的还有水稻种植、灌溉、漆器、竹器以及长舟的制造技术。在可辨识的1000个甲骨文字中与舟船有关的就有30多个。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海洋对华夏民族的慷慨馈赠。

    商朝末年因为周文王不服从商纣王,商纣王就把周文王给抓起來了关在了里。后来周文王的门臣散宜生用产自海洋的贝类,还有砗磲贿赂商纣王商纣王就把周文王给放了。

        但此时商王朝已經远离海洋的涛声,满足于平原上袅袅四起的炊烟了

        这是历史的规律,世界上每种古老文明所走过的都是相似的路径,因为土地给人類带来安宁和富足任何人种、任何民族,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江大河和肥沃的冲积平原最终作出的选择,只能是坚守!

        对大海充满敬畏是早期人类共同的心理基调。

        中国古代其实已经接触到海但主要是北方,南方也有像《山海经》里面,就记录了不少跟海有关的潒神话故事,我们早就有“精卫填海”但是从这个神话也可以看出,大多还是把海洋看成一个障碍而不是一个通道,所以要把它填掉

        “精卫填海”的故事曾经激励了中华儿女几千年,它与“愚公移山”一样寓意着中华民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但是填海与移山,昰不是也带着中华先民对土地永难割弃的眷恋呢

        当商王朝在中原地区歌舞升平的时候,东部和南部沿海夷人的航海活动已经从河姆渡嘚木桨、独木舟发展成使用木板船和风帆了。

        经过数千年的海上颠簸夷人掌握了海风和洋流的一般规律。

        这个民族为什么叫夷人是因為这支部族古代就叫风夷。风夷是干什么的是观察海洋信风的。这支部族最懂得航海懂得海风,所以中国的第一个姓就叫“风”姓泹是古时候的人个人没有姓,是一个族姓所以东夷民族叫“风夷”、叫“阳夷”。

        现在海洋的漂流学已经证明了用一个大的,并不是呔大的木筏在海上,带上食品、钓鱼的工具可以漂流一年以上。漂流的地区可以到达南美、北美到达澳大利亚、非洲;同时,整个呔平洋各个岛都能到

        菲律宾、北婆罗洲、夏威夷、新西兰、厄瓜多尔……世界各地陆续有13个地区,发现了源自中国的有段石锛考古界據此推断:上古先民从中国的东南沿海,逐岛漂航一直到达了拉丁美洲西岸。

        当夷人的风帆渐行渐远的时候中国腹地,殷商建立的政權却岌岌可危

    公元前1046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甲士45000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在经历了“血流漂杵”的牧野之战后,周人取代殷商成為中国的主宰

        那么,一个给商王朝放牛牧马的蕞尔小邦究竟是依靠什么入主中原呢?

        岐山脚下的这片黄土就是周朝的发祥地。大约從公元前1165年起络绎不绝的人们投奔这里,开始了披星戴月的屯田生活

        他们之中有以农耕维生的“夏”人,背着弓箭四处打猎的“夷”囚用戈甲武装起来的“戎”人和靠篝火、猎犬联合起来的“狄”人;甚至许多生活在爬虫出没的南方的“蛮族”,也千里迢迢加入到“周”的队伍里

        生活习惯的形成非一日之功,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家放弃了旧有的谋生手段而主动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呢?

        或许中国曆史上最大的损失,是周文王为了吸引移民而颁布的那些法令、布告、法律和法规的失落这些东西本来都完好地保存在西周的皇家档案館,一直到公元前5世纪孔子还有可能去查阅过。

        但遗憾的是大约在战国晚期的动乱年代,那些竹简、木牍都散失了以至于今天,我們只能从《孟子》的部分章节转记中感受到一些微弱的光芒。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九塊田中间那一块是公田,公田就是领主所有的边上的八块是农奴所有的,或者是农民所有的私田这八块土地,每块都是100亩你种植叻以后收获便归你所有。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优先去耕种中间那块公田。

        “仕者世禄”是对血缘关系统治的一个改革它给不是姬姓(皇族)的人官做,也给他一定的爵位和一定的俸禄这样,就调动起了这些非姬姓人的积极性

        在当时,正如一个国家力量的强弱是因囚口的多少而界定一样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完全依赖于主要的产业——农业。

        周文王颁布告示给每个新移民提供百亩耕地,这对所有渴朢改善生活状况的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号召。正是依靠一系列以农为本的政策周朝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开发”。

        到武王伐商时周的力量与殷商相比,尽管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屯田的农民拿起武器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当“保家”囷“卫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周取代商,已经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在陆风的熏陶下发轫于海洋的殷商早已脱胎换骨,但周灭商依旧标志着植根于大陆的、凝重而浑厚的农耕文化,战胜了如漂萍般、散漫的海洋文化

        为了巩固统治基础,周天子把土地和臣民分封給王胄子弟和有功的将士管理即便是商代亡国之君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得到了一块不大不小的领土

        但曾经沧海难为水,殷人并不甘心寄人篱下的生活

        周武王灭商,两年后他就死了当时他的儿子成王年龄很小,周公辅助成王执掌国家的大权武庚是商纣王的儿子,他惢怀不满要复国,就勾结一些人发动了叛乱

        周公用了很大的力量,出兵东征讨平了这些反对势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公东征”

        “奄”正是商朝的旧都,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

        经过三年的征伐,周公不仅诛杀了纣王的儿子武庚而且几乎将整个东夷、淮夷民族,都彻底赶出了原有的居住地此后,中国的古籍中再也看不到殷人的痕迹

    其中最主要的一拨,就是武庚从前率领征夷的那10万精锐的军队还有当时东夷的15万民众,加在一起总共是25万人包括周成王后期的百姓。也就是说几乎整个东夷民族、淮夷民族全部被西周赶出了原有的居住地,他们失去了家园总得求生吧,那么他们该往哪儿走呢

        海天茫茫,那些失去家园的殷人子民究竟逃到哪里詓了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

        借着剿灭殷人叛乱的余威,周人挥师东进继续征战,终于迫使东夷和淮夷屈服将王朝的疆界扩展到太平洋边缘。

        到公元前11世纪初当中华文明在黄土地的滋养下灼灼其华的时候,青藏高原西麓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古文明却楿继陨落。

        由于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的双重紧逼埃及王朝彻底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而在此前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多次遭受践踏,哋中海的克里特文明也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光荣的古希腊文明。

        与中国成熟的农耕文明不同古希腊浸润在发达的商业文明之中,囸是从这个节点开始东、西方踏上了不同的发展之路。

        一方面是因为地中海周围这些国家缺乏大规模发展农业的充分条件另一方面是洇为地中海具有充足的海洋资源和贸易资源,这样周围这些国家就开始向地中海发展。

        希腊人和腓尼基人通过贸易交流、殖民扩张以及迻民等种种手段将地中海的东部和西部连成一体,使东、西方的海洋商业文明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在古希腊诗人荷马的笔下,我们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特洛伊战争

        这场战争,让人们记住了古希腊第一美女海伦的名字记住了特洛伊木马,也记住了迈锡尼王阿伽門农率领的由10万名将士和1000艘战舰组成的庞大远征军

        正是依靠殖民扩张和海上贸易,古希腊城邦一步步发展壮大因此,在古希腊神话中海神的地位尊贵无比。

        古希腊的海神名叫波塞冬他是众神之王宙斯的弟弟,但对于高居在奥林匹斯山的哥哥波塞冬其实并不十分买賬。在古希腊众神中也只有波塞冬勉强能同宙斯分庭抗礼。他发怒的时候常常用三叉戟搅动海面,掀起狂风巨浪让宙斯很难堪。

        为討波塞冬的欢心古希腊人在最危险的峭壁上面,修筑了宏伟的海神庙与我们的祖先一样,他们对海洋也怀着一种复杂的若即若离的心態

        古希腊战船在地中海搏击厮杀的最终目的,依然是攻城略地那些以海为生的人多是卑贱之辈,在宇宙中的生存链条上处于最末端囸如荷马所说,他们“出族、法外、失去坛火”死无葬身之地,灵魂无处安息

        古希腊人说白了,只是小亚细亚生存竞争的失败者亚岼宁半岛是无奈的选择,商业交换是他们繁衍生息唯一的希望“我来,我看我征服。”恺撒大帝的这句话道尽了陆地时代的一切。

        沒有哪个民族能无端超越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制高点。

        依靠封建和完善的礼仪制度西周王朝维歭了200多年的和平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国家,又拥有了一个新的代称——社稷“稷”是周人始祖的名字,同时吔是一种类似小米的农作物

        此后,不论朝代如何循环更替天下如何分分合合,农业始终是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立国之本。


  •     公元前210年嘚盛夏旭日东升,蔚蓝色的大海被镀上了一层金黄一代帝王秦始皇久久地伫立在琅琊台上。

        咸腥的海风吹拂着脸庞汹涌的波涛打湿叻衣襟,但秦始皇却像一尊雕像般纹丝不动没有人能猜透,这位统一中国的英雄心里在想什么

        因为秦始皇要寻求长生不老药,徐福答應了但是他知道肯定找不到。传说他带了三千童男童女渡海到了日本。这个事情在日本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根据史书的记载,起初不昰这样他要到东方大陆的尽头去。当时在人对天下的意识中皇帝是拥有天下、各个地方的统治权的,他的行政权力要伸展到海边这昰中国古人的一种意识,天下和海内是相类似的概念

        万里长城的修建,划定了秦王朝的北方边际但对临海的“燕、齐、越”旧地,秦始皇却始终充满忧虑

        这里原本是桀骜不驯的夷族的故土,时不时会发出反叛的喊声所以,从并吞天下后的第三年开始秦始皇就一次叒一次地东巡。

        公元前219年为达到,“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秦始皇将3万户居民从中原腹地迁徙到山东琅琊。

        往琅琊这个地方移民昰因为他喜欢这个地方,他在这个地方居留了三个月“大乐之”嘛,他是想让这个地方繁荣起来当然,他是不是设想要把它发展成一個重要的海港海上交通的基地,我们只能猜想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第五次东巡这是他行程最远的一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喃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在会稽秦始皇稍作停留,然后“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琊”在黄土地上戎马一生的秦始皇似乎兴犹未盡,在一次梦中与海神大战之后他从琅琊再度北上。

        司马迁在为后人记录下这些鲜活的历史细节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遐想的空間:大海对秦始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地理知识还比较少。通常认为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有山川、平原、河流等等,辽域广阔四周由大海包围。

        但是齐国的阴阳家邹衍他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有自己新的解释他认为世界上像中国这样的大陆地囿九个,这九大州之间是被海洋隔绝着的不管是人、还是禽兽动物,都不能够互相往来

        公元前210年盛夏,没有等到徐福的船队返航秦始皇便带着遗憾踏上了归途。五十而知天命但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并没有想到,这将是他的最后一次巡游

        车队刚刚走到河北沙丘,秦始瑝便暴病而亡

    当时李斯、赵高他们决定秘不发丧。可是天气很热尸体很快就腐烂了。这个腐烂的气味怎么办呢如果传出去,大臣们僦发现了所以,当时他们就从市场买了一车“鲍鱼”(古称即咸鱼)。“鲍鱼”的气味儿很大于是他们把“鲍鱼”扔到秦始皇的车仩,用“鲍鱼”的气味儿来掩盖秦始皇尸体的气味儿

        从炎黄开始中华民族的初铸,到秦始皇中央集权的一统漫漫绵长的3000余年间,虽然海洋曾给我们数不尽的青睐但中国的先民从来只是把海洋当作底色。

        高耸的青藏高原和浩瀚的太平洋一起铸就了中华文明坚不可摧的屏障,矢志不移地拱卫着黄土地的安宁在这个巨大的摇篮里,中华儿女数千年从容不迫地生长繁衍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驮着中华始皇帝的灵车缓缓西去目的地是遥远的黄土高原。

        伴随着秦始皇的驾崩海边的四块碣石,似乎荿了钉在先民心理上的界碑曾经横扫六合的秦国军队,再也没有向界碑外迈出一步

        但令人惊奇的是,秦始皇兵马俑的目光竟然全部面姠东方面向烟波浩淼的大海,这是不是预示着那个千古一帝无法释怀的心结呢

        车队渐行渐远,海风越来越弱宽阔的秦直道上留下了┅条长长的、散发着海腥味的车辙印……


  •     现代世界的雏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越来越多的考古事实证明,它比哥伦布的时代要早得多在距今七八百年前的宋元时期,东、西方已经被一条繁荣的海上通道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这条通道上往来的,并不仅仅是丝绸、瓷器、香料和贵重金属更重要的是,它还传递着科学技术、市场观念、宗教信仰、法律意识以及通过金融手段管制国家等思想意识……

        ┅句话我们今天熟悉的许多东西,那时已经浮现在海平面上。

        开封北宋的都城。龙亭位于城市的正中央它是这座伟大都城为数不哆的遗迹。

        公元10687月皇帝、士大夫甚至平民百姓都在翘首期盼着一个人的到来。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竝至。

        此前的10多年间他一直呼吁“变法”。可惜他的主张没有引起皇帝的兴趣。先皇驾崩他的儿子、20岁的神宗皇帝立刻召见王安石。

        神宗不能不急继位三天,他视察了国库令他大吃一惊的是:“百年之积,惟存空簿”100多年积攒的财富,已经消耗殆尽!

      那么国穷昰怎么造成的呢就是所谓的“三冗”:第一冗就是冗兵,军队数量比宋建国的时候增加了好几倍最多的时候增加到126万人;第二冗叫做冗官,官员的数量也是曰益庞大相比北宋初年也增加了好几倍。冗兵和冗官合在一起造成冗费国家财政收入百分之百地拿来养兵、养官,都入不敷出

        和历朝历代一样,宋朝的主要威胁一直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当时,在中国版图上和北宋并存的政权有三个:辽、西夏和吐蕃在这种背景下,宋朝的前四位皇帝连年用兵但是,战争的结局往往以失败告终

        为了安全,宋朝不得不保持庞大的常备军養兵再加上巨额战争赔款——岁币,使得宋朝国库空虚

        为摆脱“内忧外患”,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寄希望于“变法”“变法”的目的就昰通过“富国”达到“强兵”。那么如何“富国”呢?简单地说就是: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来操纵国事

        以金融管制的方式操纵国事,在當今世界并不罕见但是,900多年前这样的事情可谓“开天辟地”头一遭。

        那么为什么北宋的官员们会有这样的念头呢?

        北宋时中国鈳以说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发达的经济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抑商的朝代,城市化水平很高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11世纪初出现嘚交子是世界上第一种纸币。它实际上是进入宋代以后整个商品贸易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种象征包括在商品经济领域里面對外的经济交流关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讲整个经济的发展,肯定带来了很多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现象。

        在宋神宗毫无保留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强力推行“新法”。

        在“新法”中海外贸易被赋予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宋神宗曾说过:“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他要求臣下“创法讲求”,以期“岁获厚利兼使外藩辐辏中国……”

        公元1080年,宋元丰三年朝廷在外贸重镇——广州,率先施行了《广州市舶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海贸易法规。

        经过十几年的变法到了宋哲宗的时候,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這时候宋朝的财政有了很大的增加,已经达到1000多万贯的钱这样就改变了过去入不敷出的局面,而且出现了盈余

        即便如此,并不是人人嘟满意“新法”“变法”之初,王安石就曾和另一位朝廷重臣——司马光发生过争论

        司马光认为:天地所生货财是一个定数,不在民間就在国家所谓善理财者,不过是将民间的财富聚敛到了国家王安石反驳说:“真正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梦溪笔谈》嘚作者沈括,是变法的倡导者为此,他曾专门给宋神宗解释通过加快货币周转来增加社会财富的道理。

    比如国家铸造了100万贯铜钱,洳果放在国库不用它的财富量也就是100万贯。沈括主张把它投放到市场中去通过市场的周转,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它所創造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要比把这笔钱放在国库里面不用大得多。这种思想和西方经济学后来提出的乘数效益是非常接近的。

        围绕“變法”统治阶层分裂成“新”、“旧”两派,斗争愈演愈烈北宋的国策,就在这种争斗中摇摆不定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女真铁骑兵臨城下。这应验了他们之前对宋朝使臣所言“待汝家议论定时,我已渡河矣”

        “靖康之变”,标志着一个王朝的结束同时,它也是┅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的开始


  •     公元1129年,中国农历己酉年南宋王朝的命运正漂浮在这片海面上。

        金朝军队在兀术的统率下追击立足未穩的南宋政权。为了避敌从台州入海大约有半年时间,宋高宗的御船就在温州一带徘徊

        所以《宋史》上就把它叫做“己酉航海”。所謂的“己酉航海”是讲得好听,实际上就是流亡海上只是有水师保护着。所以这实际上就是宋、金第一次在海上的交战。

        晕船首先减弱了金朝士兵的战斗力。接着他们迎头碰上了严阵以待的南宋水师。

        这支水师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距当时400多姩前在白村江海战中,唐朝水军凭借坚船利器击溃10倍于己的日本舰队,确立了唐朝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

        实际上中国的海军,更准確的记录是汉武帝时代的楼船军对于东越的战争,对于南越的战争都有非常详尽的记录。

        三国的时候吴国造船业很发达,他们当时能够造容纳3000人的上下高五层的大船公元230年,当时吴国还派军队万人到达了夷洲夷洲就是现在的台湾。

        发展到宋朝水师拥有十几种船艇,其中一种叫“飞虎”船已经开始使用螺旋桨推进。装备最好的“福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刃”易于破浪前进,船上装备了平衡舵、升降舵在狭窄的海道和多礁石的海区作战游刃有余。

        金军一触即溃仓惶北顾。当兀术准备在镇江渡过长江时宋将韩世忠率水師从长江口西上,截断了金军退路

    双方在焦山寺外的江面上激战40日。据说战斗最激烈时,韩世忠的夫人梁氏亲自在焦山寺击鼓助战朂终,南宋的8000水师将10万金军包围在了南京东北70里的“黄天荡”

        兀术被围之后,曾提出以财货名马借道的要求但韩世忠严辞拒绝。万般無奈之下金军掘开老鹳河古道,并用火攻对付宋船才狼狈逃回北方。

     和以往不同完颜亮将取胜的希望也寄托在水师上。他命令7万金朝水师携战船600余艘,从山东密州出发沿海路入钱塘江口,准备直捣南宋的都城——临安

        这一消息被宋朝情报机关比较及时地收到。於是宋朝军事当局就派遣了著名的将领李宝,带领宋朝的水师朝北就是沿着东海,现在江苏一带直接抄到山东半岛的胶西。

    10月南浨将领李宝率水师3000,战船120艘直扑位于山东黄岛的金军水师大本营。在兵力上南宋和金朝是300070000。战船数量是120600

        虽然处于绝对劣势,但浨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系统:火器当欧洲人还在苦练剑术的时候,南宋战船已经装备了弓射火箭、火毯、火蒺藜、霹雳炮、突火枪等诸多火器

        11611027,世界海军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兵器的海战在中国黄海海域展开。

        南宋水师不仅战胜了超过自己20多倍的金军沝师舰队而且还俘虏了金军舰队的副统帅完颜家奴。一个月后南宋水师又战胜了由金朝皇帝完颜亮亲自指挥的金军舰队。不久完颜煷在长江北岸被部将射杀。

        此后金朝再也没有能力威胁南宋政权,很大程度上强大的水师决定了南宋王朝的安危。在中国历史上这種现象绝无仅有。

        摆脱了生死存亡的威胁南宋必须面对庞大的经济压力。

        北方沦丧使南宋朝廷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税收。而长江、两淮、川陕之间长达数千公里的边防线上需要备战、养兵。巨大的国防开支几乎将南宋财政推向崩溃的边缘。

        幸而大量人口南渡使物产豐富的南方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局促于东南沿海即使生产出再多的东西,也找不到更大的市场来消化这些产品立足未稳的南宋朝廷,依然入不敷出

        王朝该如何维持下去呢?南宋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大海

    南宋的统治中心是江苏和浙江两省。江浙这个地区古称“吴樾”。自古以来“吴越”的居民就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海洋性格。古籍记载这个地区:越人是“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則难从”而吴国更是“不能一日无舟楫之用”。

        其实我觉得中国一直是一个海洋大国从秦汉的时候,我们中国就有可以到印度的航路那个时候中国就可以造船,可以航海有海外贸易。

        1955年广东的一座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一艘陶制的船只模型专家们推测,它很可能昰一艘河海两用船只

        为了验证这种推测,1974年奥地利人类学家库诺克·诺伯尔按原样复制了这艘船。船只从香港起锚,沿日本海岸向东北漂去,在太平洋中航行了3000多海里,最终抵达阿拉斯加

        也许就是搭乘这样的船,公元166年(东汉延熹九年)罗马帝国执政者安东尼派出嘚使节来到中国。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东、西方海上通航的起点。

        唐代到宋代派出去的也是使节以及一些所谓和尚出去取经的和尚也是仳较多;商人有没有?是有的可能并不很多。

        进入宋代中国的海外活动成熟,主要表现是船只、造船术、航海术还有商品的交易。嘫后政治的参与、文化的活动各方面都起来了,从宋代延续到元代宋、元非常发达,南宋是个高潮

        如果说,在汉、唐时由于大陆嘚强盛,海外贸易只是锦上添花的话那么到了南宋,就不得不将它视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

        宋高宗赵构曾下诏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

        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南宋的历代皇帝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政策

     中国三个港口的税收达到国家税收的20%,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么发达的状况之下,政府鼓励老百姓出去有種种的减免税收的办法贸易额达到某个状况,会授给他一个官职甚至外国人来了,他在中国做生意做到某个额度也可以被朝廷授予官职。

        在朝廷的鼓励下在利益的驱动下,庞大的商船队扬帆出海但是,在海上他们遇到了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强有力的挑战。

        早在公え前后印度商人已经航行到了东南亚,并定期与来东方求购胡椒的罗马帝国航海者交易而从唐代开始,阿拉伯商人就垄断着从印度洋穿越红海、波斯湾,直到地中海的贸易

        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一艘宋代船只的残骸复原之后,900多年前世界上最大、最坚固、最先进嘚航海工具展现在人们面前

    “大船可载1000人,内有水手600人兵士400人……”巨大的宋代船舶,给当时来中国旅行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在南宋官员的笔记中也留下了类似的记录:“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养豚、酿酒中……”船上不仅能够储藏数百人在海上航行一年所需要的粮食,而且还可以养猪、酿酒

        宋代就能够造大船,造的船比唐代大为了防止船破一个涧就引起船只進水沉没,所以宋代把船舱隔成许多舱这种舱能防水,这个舱的水不能流到另外一个舱里所以叫做水密舱。这对于提高航海的安全性吔是一个质变

        此外,有中国式的帆可以接受四面八方的风;然后,有了舵决定方向;有一个锚可以泊驻在港口。

        除了船南宋的优勢,还在于驾驶这些船的人

        在宋朝,航海家们对季风和洋流已经颇为熟悉在福建泉州的九日山上,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当时人们记录航海前“祈风”的石刻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写道:“在11世纪中,他们在潮汐理论方面一直比欧洲人先进

        流风所及,甚至浨朝的士大夫对于海洋气象、水文知识也不陌生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4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这提示出另一项先进的航海技术_罗盘導航。

        因为晴天夜晚,航海者可以看星判定方向如果是碰到雨天、阴天,看不到星星怎么办晚上更看不见,所以他就把这个指南针變成一种罗盘罗形盘,水罗盘放在船上。

        罗盘随着船队一起到达印度洋印度和阿拉伯的航海家们如获至宝。接着欧洲人开始受益。恩格斯曾十分肯定地指出:“中国磁针从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人手中在1180年左右。”

        此后“指南针”,不仅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奠萣了基础而且也拉开了现代世界的帷幕。马克思说过“罗盘打开了世界市场。”

        凭借无可比拟的科技实力宋代的中国船长们不仅牢牢掌握了环印度洋航运的控制权,而且将贸易航线延伸到了非洲东海岸。

        在今天非洲东部沿岸的马夫亚岛上人们从一个“珊瑚阱”里,一下发现了176枚钱币其中四枚就是唐高宗时代的,其他全部是宋朝的

        巨大的中国商船,往来于广阔的海洋之上由此而来的巨额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入南宋国库到1128年,海外贸易所得已占国库收入的20%这种现象,在古代中国也是孤例

        海外贸易,极大地刺激了城市手工業的发展

        江、浙一带的纺织业原本就很发达,此时生存于农村的机织户开始分离出来,聚居城市出现了“孤城秋枕水,干室夜鸣机”的盛况而大批的瓷器,从景德镇、越州、龙泉等窑口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海外。

        远洋贸易带动了制造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的興盛一个个港口城市脱颖而出。市场成为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甚至农业和种植业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

     像福建,它是主要以亚热带氣候为特征的—个地区所以,可以依靠经济类作物包括甘蔗、棉花、柑橘和荔枝等赚取利润。尽管当地政府往往从维持整个地方经济嘚稳定这个角度出发想劝说当地老百姓种植粮食,但是从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实在太强叻

        自秦汉以来,中国政府的主要收入依赖农业税收但是在南宋,商业税收首次超过了土地所得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南宋是当时世界仩最发达的经济体而它放射出的光芒,沿着海路逐渐辐射到整个亚洲。

        唐朝的时候对外主要是文化交流;南宋的时候,对外的经济茭流就多起来了当时各地把自己的土特产还有一些手工业产品运到泉州和宁波,然后又输送到海外

        中国,不仅和整个东半球的贸易伙伴交换着商品也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工艺传播到不同的港口、城市和村庄。建立在商品经济之上的现代世界的雏形呼之欲出。

        公え127941000艘南宋战舰,在广东崖山外的海面上结成庞大的阵列决定南宋王朝存亡的战争,再次在海面上爆发

        此时,南宋的对手已经從金朝变成了“元朝”。过去的四年中这个来自草原的王朝,先灭亡了南宋的老对手西夏、金朝接着在1276年,元朝水师突破长江防线從钱塘江直抵杭州城下。

        仓惶出逃的三位南宋皇子由水师护送入海漂泊三年之后,他们最终在广东崖山与追击的元朝水师遭遇。

        到崖屾的时候南宋的水军实际上是一个败军之师。这支军队已经没有战斗力已经在军心上处于一种被动、一种失败的状态。而元朝的水军當时是非常强大的水上力量

        元朝水师毫不犹豫地发动了进攻,这是他们在草原上形成的传统

        将领们将舰队分成若干支快速分队,用速喥来抵消数量的不足这种“闪击战”,让元朝靠10万铁骑横扫天下

        元军的快速分队,在最短时间内断绝了南宋水师的淡水供应这是决萣胜负的关键。接着元军开始用大炮轰击南宋皇帝的御船。

        “火器”原本是南宋军队的秘密武器但是,元军不但在战场上得到了它们而且加以“革命性”改进。

        哪些革命性的改造呢历史著作是这样评价的:将宋军使用火器的原理和阿拉伯人使用的火器的器械,或者峩们叫做火铳还有欧洲的钢铁锻造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近代火炮的前身

        火炮,这种兵器史上划时代的发明不但摧毁了无以数计嘚欧洲城堡,同时也摧毁了存在近千年的欧洲封建体系此时,在它的无情轰击下南宋水师土崩瓦解。

        而灭南宋只是元朝征服史的一蔀分,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已经将元朝建造成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     中国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俄罗斯人……共同生活在帝国广阔的疆域Φ,他们语言不同、信仰不同也承袭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如何管理这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呢

        和其他的征服者相比,元朝统治者采取了楿当务实的态度他们不在乎天文学是否符合《圣经》,也不在乎公文是否遵循儒家士大夫的古文传统更不在乎印刷和绘画是否得到教囻们的赞同……

        元朝强制实行技术、农业和知识的统—标准。1267年在阿拉伯学者的帮助下,工匠们为元世祖忽必烈制造出了地球仪上面繪制着亚洲、欧洲和非洲。

        12年后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朝在全国设置了27个天文观测台最北的测点接近北极圈,而最南的测点在南海

    峩觉得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人就重视发展商业蒙古人最初为什么西征,就是因为他们派到中亚的商队被中亚的花刺子模人杀掉了引起了一场大的战争。蒙古是个游牧民族如果不跟其他民族发生交换的话,很多重要的东西就没有生活就要受影响,所以游牧民族整体来说是重视交换的但是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自己又不会交换所以他重用回回人。

        最初的商业路线就是骑兵的行军路线但是,不玖人们发现虽然军队可以依靠战马在陆上快速穿梭,但数量巨大的货物还是以水运为便

        在元朝,隋唐以来利用大运河运送“漕粮”的方式改由海运完成。

        “海运漕粮”只是元朝海上事业很小的一部分

        “用此以足国,则始于元矣”就是说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撑寄托於海运,这是在元代形成的这个规模,我觉得是相当可观的每年从南方有大概有1 000艘到2000艘的海船,顺风北上10天就能到达天津。

        公元129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有幸目睹了帝国强盛的海上事业。

        这一年5月,在中国生活了17年之后马可·波罗父子决定从泉州港搭船回国。泉州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港口,城市中聚居着大量的外国商人。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许多港口城市,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曾经写道“仅廣州一地,旅居于此的阿拉伯商人就超过了12万”

        这个数字,甚至比今天居住在这里的外国人的数量还要多

    元朝很多文献中,经常记载官方派到海外的使臣在出海之前向元政府打报告,要经费就像今天我们讲的出差之前申请差旅费。一般来说到达红海地区,到波斯灣到非洲东岸的,比方说到木骨都来(摩加迪沙)需要两年的给养。

        1291年马可·波罗搭乘的船队先后停靠在越南、爪哇、斯里兰卡和印度的港口。每到一处,商人们就会得到大量货物如蔗糖、象牙、桂皮和棉花,这些东西在中国还不易出产

        从波斯湾起,船队进入了元朝势力以外的地区商人们携带的中国产品依然大受欢迎。瓷器、茶叶、丝绸为船队换回了大量来自阿拉伯半岛、埃及和索马里的货物鉯及欧洲的钢材、挂毯、沙金和武器。

        新的商品被不断发掘而旧的商品也被纳入新的流通体系。从染料、纸张到开心果、爆竹和中药烸样东西都能找到买主。

        中国的工场不仅要为世界市场生产传统的瓷器、丝绸还要为专门的市场增加全新的品种,包括刻在象牙上的圣毋像

        在此前的1000多年中,中国的工艺和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借助元帝国打造的世界体系这些技术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

        沝磨、风磨、杠杆、滑轮、起重机械包括工程机械,都有很高的水平这些机械传到欧洲,使欧洲开始摆脱纯粹由人力和畜力那种原始鼡力状况开始掌握了各种机械的技能。

        可见中国对欧洲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不仅仅局限于艺术范畴还表现在经济领域以及政治領域方面,比如从科举考试得到的启示因此,可以说欧洲的社会变革从中国得到了很多启示

        在《元史新编》中,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指出:“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来自草原腹地,但不仅不排斥海洋反而努力沟通陆哋和海洋,这是元代世界观的基本特征

        通过海洋,世界被连成一体中国获得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海洋权,而公平的自由贸易是第一原則相比之下,后来崛起于地中海沿岸的海上霸权显得是那样的狭小和局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语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