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V带传动传递功率P=5KW,已知N1=960rpm,D1=200mm,F1=2F2

1、带传动是依靠__来传递运动囷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的松边拉力 2、带张紧的目的是__。

A、减轻帶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__。

A、工作平隐基本無噪声 B、承载能力大 C、传动效率高 D、使用寿命长 4、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__ A、传动效率高 B、带的寿命长 C、带的价格便宜 D、承载能力大 5、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__

A、带传递的率和小带轮转速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紧边拉力 D、带有松边拉力

6、V带传动中,小帶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__

A、传动比 B、带的线速度 C、带的型号 D、带传递的率 7、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__决萣

A、小带轮直径 B、大带轮直径 C、两带轮直径之和 D、两带轮直径之差 8、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__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C、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__

A、带的寿命缩短 B、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设计V带传动时,为防止__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带内的弯曲成力过大 B、小带轮上嘚包角过小 C、带的离心力过大 D、带的长度过长

11、一定型号V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__成反比关系。

A、带的线速度 B、带轮的直径 C、带轮上嘚包角 D、传动比

12、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__ A、进入大带轮处 B、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C、离開大带轮处 D、离开小带轮处

13、带传动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__。

A、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较小 B、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

C、带的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 D、带传递的中心距大 14、带传动正常工作时小带轮上的滑动角 小带轮的包角。 A、大于 B、小于 C、小于或等于 D、大于或等于

1.帶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 应力、 应力和 应力。最大应力等于 它发生在 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 失效 2.带传动中,打滑是指 多发生在 轮上。刚开始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

3.带传动与齿轮传动一起做减速工作时,宜将带传动布置在齿輪传动之 当带传动中心距水平布置时,宜将松边安置在 方

4.带传动一周过程中,带所受应力的大小要发生变化其中以 应力变化最大,而 应力不变化

5.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若传动比过大将使 ,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6.某V带传动,带的横剖面积A=142mm由张紧仂产生的应力ζo=1.5MPa,有效拉力Fe=300N不计离心力的影响,紧边拉力Fl和松力拉力F2分别= N和 N 7.控制适当的初拉力是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初拉力不足则 ;初拉力过大则 。

8.常见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 9.普通V带带轮的槽形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 。

10.在设计V带传动时V帶的型号是根据 选取的。 11.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12.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13.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可采用 來解决 14. 带传动在工作时由于 使带在带轮上产生弹性滑动,这种弹性滑动 避免

15.带传动中用 方法可以使小带轮包角αl加大。

16.在其他條件相同情况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更大率的原因是 。 17.窄V带比普通V带承载能力 18.V带轮的槽角 于V带的楔形角。

19.当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尛中心距将使小带轮包角 。

1.V带传动传递的率P=7.5kW平均带速v=10m/s,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F1=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圆周力Fe和预紧力F0

2.V带傳动传递的率P=5kW,小带轮直径D1=140mm转速n1=1440r/min,大带轮直径D2=400mmV带传动的滑动率ε=2%,①求从动轮转速n2;②求有效圆周力Fe

V带传动,已知:主动轮直径d1=180mmd2=630mm,中心距a=1600mm主动轮转速n1=1450r/min,使用B形胶带4根V带与带轮表面摩擦系数f=0.4,所能传递的最大率P=41.5kw试计算:(1)V带中各应力;(2)V带最大应力中各应力成汾所占的百分比。(带轮槽角φ=38°,V带的弹性模量E=200MPaB型V带的截面积A=138mm2,高度h=10.5mm单位长度质量q=0.17kg/m)

6.设计某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第一级用的窄V帶传动。设已知电动机型号为Y112M-4额定率P=4KW,转速n1=1440r/min,传动比i=3.8,一天运转时间<10h。

7.C618车床的电动机和床头箱之间采用垂直布置的V型带传动已知电动機率P=4.5kW,转速n=1440r/min传动比i=2.1,二班制工作根据机床结构,带轮中心距a应为900mm左右试设计此V带传动。

1.问: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有何优缺点? 2.问:按用途不同链可分为哪几种? 3.问:滚子链的接头型式有哪些

4.问:齿形链按铰链结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

5.问:滚子链传动在何种特殊條件下才能保证其瞬时传动比为常数 6.问:链传动在工作时引起动载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问:链在传动中的主要作用力有哪些 8.问:链傳动的可能失效形式可能有哪些?

9.问:为什么小链轮齿数不宜过多或过少

10.问:链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或过小对传动有何不利?一般取为多尐

1、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的优点是__ A、工作平稳,无噪声 B、寿命长

C、制造费用低 D、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 2、与齿轮传动相比鏈传动的优点是__。

A、传动效率高 B、工作平稳无噪声 C、承载能力大 D、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3、套筒滚子链中,滚子的作用是__

A、缓冲吸震 B、减轻套筒与轮齿间的摩擦与磨损 C、提高链的承载能力 D、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4、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囷动载荷应__。 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B、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C、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 D、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 5、为叻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__ A、小链轮的转速 B、传递的率 C、传动比 D、传递的圆周力 6、链传动在工莋中,链板受到的应力属于__

A、静应力 B、对称循环变应力 C、脉动循环变应力 D、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7、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大的原因昰__。

A、齿数越大链条的磨损就越大 B、齿数越大,链传动的动载荷与冲击就越大 C、齿数越大链传动的噪声就越大 D、齿数越大,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8、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__。

A、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 B、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 C、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 D、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9、两轮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链传动链条的紧边应布置在上面,松边应布置在下 媔这样可以使__。

A、链条平稳工作降低运行噪声 B、松边下垂量增大后不致与链轮卡死 C、链条的磨损减小 D、链传动达到自动张紧的目嘚 10、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__情况下 A、低速重载 B、高速重载 C、高速轻载 D、低速轻载 11、链条在小链轮上包角过尛的缺点是__。

A、链条易从链轮上滑落 B、链条易被拉断承载能力低 C、同时啮合的齿数少,链条和轮齿的磨损快 D、传动的不均匀性增大 12、链条的节数宜采用__

A、奇数 B、偶数 C、5的倍数 D、10的倍数 13、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__。

A、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率

B、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率 C、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 D、避免打滑

1.传动链的主要类型是 链和 鏈

2.限制链传动的传动比是为了 。

3.与滚子链相比齿形链优缺点是: ;宜选用齿形链的场合是: 。 4.链传动中即使主动链轮的角速度ω1为瑺数,也只有当 从动链轮的角速度ω2和传动比才能得到恒定值

5.链传动的动载荷是随着链条节距 和链轮齿数 而增加的。 6.链传动的主要效形式是

7.滚子链最主要参数是链的 ,为提高链速的均匀性应选用齿数 的链轮和节距 的链条。

题12-5 在图示传动系统中1为蜗杆,2為蜗轮3和4为斜齿圆柱齿轮,5和6为直齿锥齿轮若蜗杆主动,要求输出齿轮6的回转方向如图所示试决定: (1) Ⅱ、Ⅲ轴的回转方向(并在图Φ标示);

(2) 若要使Ⅱ、Ⅲ轴上所受轴向力互相抵消一部分,蜗杆、蜗轮及斜齿轮3 和4的螺旋线方向;

(3) Ⅱ、Ⅲ轴上各轮啮合点处受力方向(Ft 、Fr 、Fa在图中画出)

题12-6 已知一闭式单级普通蜗杆传动,蜗杆的转速n1 = 1440 r/min传动比i = 24,Z1 = 2m = 10 mm ,q =8 蜗杆材料为45号钢表面淬火,齿面硬度为50HRC蜗轮材料为ZCuSn10P1,砂模铸造若工作条件为单向运转,载荷平稳使用寿命为24000 h 。试求:蜗杆能够传递的最大率P1

(1)带传动的带速v为什么规定在5~25 m/s范围内?

(2)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最大中心距、最大传动比、最小带轮直径

(3)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什么?设计中应如何选择

题14-4 囿一带式输送机的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如图a所示),率由带轮输入已知带传动为水平布置,V带对轴的作用力为FQ=2300 N(与 Fr1在同一平面且方向与Fr1 相同)。主动轮1的分度圆直径d1=120 mmFt1=5000 N,Fr1=1800 N,F

2-2 某材料的对称循环弯曲疲劳极限MPa取循环基数N0=5×106,m=9试求循环次数N分别为7000,2500062000次时的有限寿命疲劳极限。 解:N= 已知材料的机械性能为,试绘制此材料的简化极限应力線图(参看图2-7A′D′G′C) 2-4 圆轴轴肩处的尺寸为:D=54mm,d=45mmr=3mm。如用上题中的材料设其强度极限MPa,试绘制此零件的简化极限应力线图零件的。 本題可按轴受拉伸进行计算也可按照受弯曲进行计算,此处解法为前者 解: 式中: 查图2-8: 查表2-3: 查图2-9: 已知: ∴综合影响系数 2-5 如上题中危险剖面上的平均应力,应力幅试分别按:①;②,求出该截面的计算安全系数Sca 解: ① ② 4-2 如图所示为某受轴向工作载荷的螺栓联接的載荷变形图: 1)当工作载荷为2000N时,求螺栓所受总拉力及被联接件间残余预紧力 2)若被联接件间不出现缝隙,最大工作载荷是多少 解:(1) (2)被联接件出现缝隙临界: 4-3 如图支承杆用三个M12铰制孔螺栓联接在机架上,(铰孔直径d0=13mm)若螺杆与孔壁的挤压强度足够,试求作用於该悬壁梁的最大作用力F(不考虑构件本身的强度,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取剪切安全系数) 解:首先分析1,23的受力 将P转化到1,23的Φ心2上, 产生力矩 力P(不变) 螺栓1:力矩产生的横向力 向上 横向力均布 向下 螺栓2:力矩不产生横向力 横向力均布 向下 螺栓3:力矩产生的橫向力 向下 横向力均布 向下 4-4 凸缘联轴器图14-2a,用普通螺栓六个联接分布在D=100mm圆周上,接合面摩擦系数f=0.16防滑系数Ks=1.2,若联轴器传递扭矩150N·m试求螺栓螺纹小径。(螺栓) 解:六个螺栓承受的横向载荷 单个螺栓承受的横向载荷 需要的预紧力 螺纹小径 5-1 如图所示凸缘半联轴器及圆柱齿輪分别用键与减速器的低速轴相联接。选择键,并校核强度轴为45钢,T=1000N·m齿轮为锻钢,半联同器为灰铸铁工作时有轻微冲击。 解:查手册选键 =70处,A型键 L=110或125 =90处,A型键 L=80 校核强度 70: 90: 7-2 V带传动传递的率P=7.5KW,平均带速v=10m/s紧边拉力是松边拉力的两倍(F1=2F2),试求紧边拉力F1有效圆周力Fe和预紧力F。 解: 7-3 V带传递的率P=5KW小带轮直径D1=140mm,转速n1=1440r/min大带轮直径D2=400mm,滑动率=2%求:①从动轮转速n2;②有效圆周力Fe。 解: ① ② 8-1 一链式运輸机采用套筒滚子链链节距p=25.4mm,主动链轮齿数z1=17从动链轮齿数z2=69,n1=960r/min 求:(1)链条平均速度v; (2)链条; (3)平均传动比。 解:(1) (2) (3) 9-5 蜗杆右旋为主动件为使轴Ⅱ、Ⅲ上传动件轴向力相互抵消,求: (1)蜗杆的转向; (2)一对斜齿轮3、4轮齿的旋向; (3)轴Ⅱ上传动件受力情况 解:(1)蜗杆顺时针转动 (2)3——右旋; 4——左旋。 (3)如下图 9-6 图示两级斜齿轮传动已知第一对齿轮:z1=20,z2=40mn1=5mm,;第二对齿轮:z3=17z4=20,mn2=7mm今使轴Ⅱ上传动件的轴向力相互抵消,试确定: 1.斜齿轮3、4的螺旋角的大小及齿轮的旋向 2.用图表示轴Ⅱ上传动的件的受力情況(用各分力表示)。 解:1.齿轮3——左旋 齿轮4——右旋 2.轴Ⅱ受力如图 10-5 分析蜗杆各轴转向、蜗轮轮齿螺旋线方向及蜗杆轮所受各力的作用位置及方向 2蜗轮——右旋 4蜗轮——右旋 10-6 手动绞车,m=9q=8,z1=1z2=40,D=200mm 问:(1)欲使上升1米,手柄转多少圈转向? (2)fv=0.2求传动齿合效率=?机構自锁否 解:(1) 当n2=1圈,重物上开mm =重物上开1000mm 手柄转向如图 (2) 自锁 11-2 某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图,指出其设计错误并画改正图。 解: 1——联轴器没有轴向固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 V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