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同学入土土库曼斯坦说什么语言么

原配等了他29年,死后凄凉入土,独居一穴,而他娶下日本女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1918年春,西子湖上雾气氤氲。水天一色的灰蒙晨雾里,一南一北划来两艘木舟。一男一女各立船头,一人着素朴僧衣,一人穿异域和服。两艘船缓缓靠近,女子盯着那僧人凝视许久,开口道:明天,我就要回国了。
僧人道:好。
女子含泪悲唤:叔同……
僧人答:请叫我弘一。
女子低头,沉默良久,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僧人答:爱,就是慈悲。
答闭,转身而去,再未回头。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日本妻子
这是电影《一轮明月》里的场景,镜头转过,已是一位僧人,竹杖芒鞋,跋山涉水,去苦寻他心中的佛。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李叔同
而这位僧人,便是文章开头那首快脍炙人口的《送别》的作词者。
今天小编就要与你们讲讲他,讲讲这位大师的一生——传奇却不离奇。
弘一大师,原名李叔同,1880年10月出生于天津故居李宅,那是日暮穷途的晚清民国。祖父李锐,经营盐业与银线业,父亲李世珍,官至吏部主事,后辞官继承家业成为津门巨富。既是天津富甲一方的盐商,又是具有在籍绅士殊荣的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到现在也算是含着金汤匙的。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
李叔同是父亲68岁时与三房姨太所生,这肯定是老来得子,自然被视若珍宝。只可惜,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又因为是庶出,在家中的地位就不同于往日了。
大约从这时起,内心敏锐的李叔同,就深深感到人生的孤独。加之家族教育极其严苛,令其更加敏感。那时,家中有好些个佛教徒,他小小年纪跟着念诵《大悲咒》,在心中埋下了佛根。
少年李叔同
李家家学深厚,他8岁读四书五经,学书法、金石,13岁习训诂、攻历朝书法,便有名气。15岁那年,便一口吟诵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可见在少年李叔同的心中,已有了对人世繁华苍凉的思考,其早熟之心怕是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1897年,虚岁18时,母亲为他做主,聘娶经营茶叶生意的俞家之女。两家门当户对,可是旧时的好姻缘啊。但对于这个比他大两岁的女子,李叔同毫无感情。这俞氏只空有原配的名分,之后的一生与李叔同几度别离。
而恰巧在那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
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以示对变法的支持。不料,“戊戌政变”后,六君子殉难,康、梁逃亡海外。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
1898年的上海,风气开放,诗书风流,才子佳人云集。而国事衰败,让李叔同感觉苦闷,便更加沉迷于声色犬马,柳巷花间。要说他为何会如此,怕是母亲对他的影响。因为李叔同的母亲一向爱看戏,自24岁守寡后就更沉迷于戏园子,每次去看戏,也就带上了年幼的李叔同。
作为富家子弟,李叔同出手阔绰,那些日子里,他开始跟一众文人雅士过起五光十色的生活。
李叔同在上海
1901年,李叔同以第十二名的佳绩考入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先生,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在这里,他接受了较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还吸纳了“新学”的精华。
在音乐上,他将《诗经》等古文填词在西洋音乐里,成为流传广泛的歌曲;
因为旧体诗词写的极好,他加入文人社团“城南文社”。时常交游宴饮,切磋文章,还和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结拜金兰,称为“天涯五友”,极具纨绔之风。
“天涯五友”
然而,1905年,25岁的李叔同遭遇变故——母亲去世。将母亲灵柩送回天津,却遭到了叔父拒绝,因为在天津传统上有“外丧不进门”的规矩。但李叔同把母亲的灵柩直接抬进了老宅大门,摆在大厅正中。葬礼上,400人穿着黑衣,而非传统的白衣披麻戴孝;李叔同甚至在在灵堂用钢琴伴奏,唱悼歌。
李叔同很孝顺母亲,所以母亲的去世让他心灰意冷,毅然决定离开伤心之地,前往日本留学。
一到日本,李叔同就把辫子剪了,转而改成西方最时髦的三七分,脱掉了长衫马褂,换上西装,穿上了尖头皮鞋。
在日本,李叔同专攻美术,辅修音乐,除了绘画和音乐,他对戏剧也产生了激情。1906年,他和曾孝谷成立了戏剧社团“春柳社”,并在1907年出演了轰动一时的《茶花女》。
由于李叔同的影响,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开始接触话剧,将话剧带回国内,成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茶花女》形象
李叔同在日本学习绘画期间,结识了一日本女子并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模特。也就是这位日本女子在后来成为了李叔同的妻子。
1911年,李叔同已经31岁,学成回国,并且带着日本妻子。
原本原配妻子就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守在天津老宅,当李叔同带回日本妻子,俞氏内心的落寞、寂寥、自卑和忧愁又有谁懂呢?可俞氏又能说什么?她是个存在感太弱的女人……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俞氏
如果说天津的盐商家室孕育了他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那么杭州便是他个人魅力得以塑造并最终成型的地方。回国后的李叔同先在天津任职图画教员,又到上海任《太平洋报》文艺版主编,最后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音乐和美术。
当老师的他,脱掉了漂亮的洋装,换上了灰色粗布袍子、黑马褂、布底鞋,一幅老学究的模样。这幅打扮给人木讷的感觉,不过李叔同的教学并不是木讷的。
他的教学方式新颖,更是大胆聘用裸体模特并带到写生课上,更是带着学生到野外写生,这样的模式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开启了一股潮流。由此,李叔同成为了中国油画之鼻祖。
李叔同上美术课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中国有了一批音乐美术领域的人才,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漫画家丰子恺。
李叔同对丰子恺极尽爱护。有一次,丰子恺与训育主任发生冲突,主任吃了亏,心里不服气,提出上报教育厅,要开除丰子恺。其他老师都默不吭声,唯独李叔同当即站出来:
“丰子恺是个人才,平时也无大过,如果因为一次犯错葬送前途,将是我们国家的损失,若能宽恕,全其人格,将来必大有作为。”
丰子恺和李叔同的师生情谊就这样愈发浓醇。对于恩师,丰子恺一生充满敬重之情,二人便商定,由学生作画,老师配诗,合作出版一本《护生画集》。这个承诺,丰子恺遵守了一辈子。而能让学生遵守承诺一辈子,这不仅是丰子恺个人的教诲,更是李叔同这位老师的师表之风。
《护生画集》
正是在杭州的这几年,改变了李叔同。他的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更是常常一个人掩门伏案,自顾写诗作画。这和当初那个“纨绔子弟”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别》,《送别》的曲调取自日本歌曲《旅愁》,这首歌在日本传唱不衰。《旅愁》实际是日本词作家采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词而作。
一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想来是赤裸裸让我们看到了李叔同当时的心境。
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杭州最多的东西有两样,蚊子跟和尚。
1915年的秋天,他和夏丏尊闲聊,夏丏尊打趣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挺好的。”还说到了在日本杂志上有一篇介绍“断食”修养的文章。这不说倒还好,一说,李叔同记心上了。
第二年,李叔同去虎跑寺断食了17天。这17天里,他看着僧侣们的生活,不仅不觉得枯燥乏味,竟然还十分向往。
李叔同出家前与丰子恺(右1)等合影
自古文人都把西湖比作西子美人,李叔同却在西湖氤氲朦胧的雾气里感受到了佛法空灵。
1918年,李叔同剃度于虎跑定慧寺,法名演音,号弘一,皈依佛门。这个突然的决定使整个文化界流言四起……
他还给日本妻子留下了一封信: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妻子寻遍了杭州大大小小的寺庙,总算寻得他,于是也就有了电影《一轮明月》中那一段送别的场景了……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
至此,两人已相识11年,可是情愫到底没有抵过信仰……李叔同的慈悲没有包括爱情。
丰子恺作品
原配俞氏,不是不知道,但是她没有去寻他,
因为岁岁年年的等待与失望,让她在心里比谁都清楚,他是不会回来的。
1926年正月初三,新年的爆竹声还未歇,原配俞氏去世。那年,她49岁,李叔同46岁(还未满47周岁,与前文说的两岁年龄之差无矛盾)。
她生命的大半都是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可是曾经的风流公子,如今的慈悲法师,并没有回到天津去送妻子最后一程。即使在俞氏去世多年以后,他也没有离开青灯古佛去看她一眼过。
俞氏凄凉入土,独守空房了一世,死后仍要独居一穴。实在是悲矣啊……
想想他始终也是纨绔公子出身,无论如何老成持重,如何清苦自俭,做事都也只是循着本心的,终究还是伤害了两位女子。
著名的情僧仓央嘉措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佛与情在别人那里是两难,弘一法师却从未有过犹疑。
剃度之后的他苦心研习佛法,每日只吃两餐,过午不食。他衣不过三,寒冬也只一件百衲衣,一双僧鞋,穿了几十年。平时的生活琐事,例如洗衣缝补,全部都是他亲自动手。外出云游时,也只带破旧的席子和单被。
真是半世风流,半世为僧。
电影《一轮明月》的最后,弘一法师走上一座石桥。桥下是人群熙熙攘攘,桥上是一稚童玩着陀螺,专心致志,仿佛周围的喧闹全与他无关,弘一正瞧得出神,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呼唤:“三郎,回家吃饭啦。”
弘一回头,仿若年少时,母亲含笑立在门口,招手轻唤:三郎,回家啦。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日下午,弘一法师唤妙莲法师至卧室,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交于妙莲法师。10月13日晚8时安详西逝,享年63岁。
从意气风发的文人李叔同变成律宗祖师弘一,他是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张爱玲说:“我从来不是高傲的人,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外面,我是如此谦卑。”
世人对弘一法师的评价多数还是褒赞的了。在这苍茫的人世间,也再不会有第二个李叔同了。
它位于孤山中山公园西面,是我国专门研究的金石篆刻和书画艺术著名学术团体。这里占湖山之胜,揽金石之华,是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十分有江南特色。喜欢篆刻和书画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西泠印社”。
李叔同曾为西泠印社成员。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8:30~17:0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河坊街东太平巷3号
虎跑定慧寺
虎跑定慧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位于杭州西南大慈山。虎跑梦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现已无僧人住持,改为虎跑公园。
这里没有灵隐寺那样人满为患,多的是幽静。这里不仅和弘一法师有着渊源,活佛济公也在此圆寂。
门票:成人15元,学生7.5元,70岁老人免票。
开放时间:06:00-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虎跑路39号虎跑公园内大慈山白鹤峰下
▍来源:同游迹(ID:bsrw01)
▍编辑:穆木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白龙王入土2000信众送别 灵柩送抵突响旱天雷
来源:凤凰娱乐综合
据香港媒体报导,泰国&白龙王&周钦南于8月17日病逝,享年76岁,昨天(9月1日)举殡,一代传奇人物于家园墓苑钦南堂入土为安。2000信众送别白龙王,包括香港富商杨受成与著名导演、,还有文隽与艺人等。丧礼庄严隆重,获泰王御赐圣泥盖棺,当白龙王的灵柩送抵钦南堂时,天色突暗以及响起旱天雷,令人啧啧称奇。
丧礼在白龙王庙举行,昨天(9月1日)出殡仪式早上8点开始,高僧在灵堂诵经,白龙王的家属披孝衣跪在灵堂前。自白龙王去世,白龙王女儿Pet是主要对外发言人,前天(8月31日)白龙王的长孙阿吉,由美国赶返泰国奔丧惹注目。不过,灵堂外向传媒发布丧礼流程仍由阿Pet负责,而代表家属向王室致谢的是另一名16岁的孙女Grace。至于长孙阿吉也占重要位置,他在灵堂前跪前排正中,负责领亲属进行仪式,由他奉上不同的祭品献白龙王。
家属灵堂外列队 迎接圣泥
刘伟强夫妇、王晶夫妇与文隽夫妇也早到场致祭,杨受成夫妇在11点多抵达,师母亲迎时,还互相拥抱慰问。在白龙王庙送别的信众共有近2000人。中午时分工作人员准备恭迎王室成员送圣泥到场。家属在灵堂外列队,圣泥于12点45分送到,比预定时间迟了25分钟。迎圣泥后,大队再进入灵堂继续仪式。
长孙阿吉带领仪式
接近下午1点,家属围着白龙王灵柩围绕一圈。长孙阿吉持一棵植物带头从灵堂走出来,而白龙王的画像由另一男家属捧着。白龙王的灵柩由那方向出,也是扶乩决定方位,穿黑衣的工作人员扶出灵柩,其间僧人诵经。灵柩送往钦南堂,不少信众边哭边跟着大队步行,送殡队伍成一条长长的白色人龙。
杨受成:就像没了一盏灯
当灵柩进入钦南堂时,原本天朗气清,但突然天色暗了,并连续响了几声旱天雷,在场信众认为这雷声有特别意义。仪式后杨受成离场时接受访问,他表示一直不开心,直至师傅入土为安,才可以放下心头大石。他称赞白龙王帮过好多人,对他的离开感觉就像没有了一盏灯。他还表示师母的心情也平复了。
安葬仪式结束,大会向传媒发表声明,由白龙王大弟子卢师兄代表,感谢各方信众出席。他说:&虽然师父已离去,但师父永远都留在我们心中,师父的教诉我们铭记于心。&他指周钦南师父的丧礼已顺利结束,师父已安息于钦南堂,入土为安。在丧礼期间善信与弟子捐来的物品,包括自行车、校服、餐具与运动用品等,将由泰僧送到有关寺庙、学校、医院及有需要的人士。
白龙王庙暂停开放两周
白龙王离世仍遗爱人间,声明中公布白龙王庙今天(9月2日)开始会暂停开放两星期,好让师母家人跟弟子休息与处理庙务,9月20日白龙王庙正常开放。(颖颖)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凤凰网娱乐微信
揭开明星的隐私往事,每天为你分享一段八卦谈资!
[责任编辑:张琳zl]
相关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原配等了他29年,死后凄凉入土,独居一穴,而他娶下日本女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1918年春,西子湖上雾气氤氲。水天一色的灰蒙晨雾里,一南一北划来两艘木舟。一男一女各立船头,一人着素朴僧衣,一人穿异域和服。两艘船缓缓靠近,女子盯着那僧人凝视许久,开口道:明天,我就要回国了。
僧人道:好。
女子含泪悲唤:叔同……
僧人答:请叫我弘一。
女子低头,沉默良久,问:弘一法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爱?
僧人答:爱,就是慈悲。
答闭,转身而去,再未回头。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日本妻子
这是电影《一轮明月》里的场景,镜头转过,已是一位僧人,竹杖芒鞋,跋山涉水,去苦寻他心中的佛。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李叔同
而这位僧人,便是文章开头那首快脍炙人口的《送别》的作词者。
今天小编就要与你们讲讲他,讲讲这位大师的一生——传奇却不离奇。
弘一大师,原名李叔同,1880年10月出生于天津故居李宅,那是日暮穷途的晚清民国。祖父李锐,经营盐业与银线业,父亲李世珍,官至吏部主事,后辞官继承家业成为津门巨富。既是天津富甲一方的盐商,又是具有在籍绅士殊荣的书香门第,这样的家庭背景放到现在也算是含着金汤匙的。
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据说,他降生之日,有喜鹊口衔松枝送至产房内,大家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后来,李叔同将这根松枝携带在身边,终生不离。
李叔同是父亲68岁时与三房姨太所生,这肯定是老来得子,自然被视若珍宝。只可惜,在他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又因为是庶出,在家中的地位就不同于往日了。
大约从这时起,内心敏锐的李叔同,就深深感到人生的孤独。加之家族教育极其严苛,令其更加敏感。那时,家中有好些个佛教徒,他小小年纪跟着念诵《大悲咒》,在心中埋下了佛根。
少年李叔同
李家家学深厚,他8岁读四书五经,学书法、金石,13岁习训诂、攻历朝书法,便有名气。15岁那年,便一口吟诵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可见在少年李叔同的心中,已有了对人世繁华苍凉的思考,其早熟之心怕是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1897年,虚岁18时,母亲为他做主,聘娶经营茶叶生意的俞家之女。两家门当户对,可是旧时的好姻缘啊。但对于这个比他大两岁的女子,李叔同毫无感情。这俞氏只空有原配的名分,之后的一生与李叔同几度别离。
而恰巧在那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持维新变法。
李叔同对这场变革感到很兴奋,积极鼓吹新说,以示对变法的支持。不料,“戊戌政变”后,六君子殉难,康、梁逃亡海外。外界哄传李叔同是同党,为了避祸,他带着母亲、妻子,迁居上海。
1898年的上海,风气开放,诗书风流,才子佳人云集。而国事衰败,让李叔同感觉苦闷,便更加沉迷于声色犬马,柳巷花间。要说他为何会如此,怕是母亲对他的影响。因为李叔同的母亲一向爱看戏,自24岁守寡后就更沉迷于戏园子,每次去看戏,也就带上了年幼的李叔同。
作为富家子弟,李叔同出手阔绰,那些日子里,他开始跟一众文人雅士过起五光十色的生活。
李叔同在上海
1901年,李叔同以第十二名的佳绩考入南洋公学,师从蔡元培先生,并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在这里,他接受了较系统的儒家经典教育,还吸纳了“新学”的精华。
在音乐上,他将《诗经》等古文填词在西洋音乐里,成为流传广泛的歌曲;
因为旧体诗词写的极好,他加入文人社团“城南文社”。时常交游宴饮,切磋文章,还和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袁希濂结拜金兰,称为“天涯五友”,极具纨绔之风。
“天涯五友”
然而,1905年,25岁的李叔同遭遇变故——母亲去世。将母亲灵柩送回天津,却遭到了叔父拒绝,因为在天津传统上有“外丧不进门”的规矩。但李叔同把母亲的灵柩直接抬进了老宅大门,摆在大厅正中。葬礼上,400人穿着黑衣,而非传统的白衣披麻戴孝;李叔同甚至在在灵堂用钢琴伴奏,唱悼歌。
李叔同很孝顺母亲,所以母亲的去世让他心灰意冷,毅然决定离开伤心之地,前往日本留学。
一到日本,李叔同就把辫子剪了,转而改成西方最时髦的三七分,脱掉了长衫马褂,换上西装,穿上了尖头皮鞋。
在日本,李叔同专攻美术,辅修音乐,除了绘画和音乐,他对戏剧也产生了激情。1906年,他和曾孝谷成立了戏剧社团“春柳社”,并在1907年出演了轰动一时的《茶花女》。
由于李叔同的影响,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开始接触话剧,将话剧带回国内,成为中国话剧史的开端。
《茶花女》形象
李叔同在日本学习绘画期间,结识了一日本女子并邀请她担任自己的模特。也就是这位日本女子在后来成为了李叔同的妻子。
1911年,李叔同已经31岁,学成回国,并且带着日本妻子。
原本原配妻子就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守在天津老宅,当李叔同带回日本妻子,俞氏内心的落寞、寂寥、自卑和忧愁又有谁懂呢?可俞氏又能说什么?她是个存在感太弱的女人……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俞氏
如果说天津的盐商家室孕育了他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那么杭州便是他个人魅力得以塑造并最终成型的地方。回国后的李叔同先在天津任职图画教员,又到上海任《太平洋报》文艺版主编,最后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音乐和美术。
当老师的他,脱掉了漂亮的洋装,换上了灰色粗布袍子、黑马褂、布底鞋,一幅老学究的模样。这幅打扮给人木讷的感觉,不过李叔同的教学并不是木讷的。
他的教学方式新颖,更是大胆聘用裸体模特并带到写生课上,更是带着学生到野外写生,这样的模式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开启了一股潮流。由此,李叔同成为了中国油画之鼻祖。
李叔同上美术课
在他的悉心培养下,中国有了一批音乐美术领域的人才,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漫画家丰子恺。
李叔同对丰子恺极尽爱护。有一次,丰子恺与训育主任发生冲突,主任吃了亏,心里不服气,提出上报教育厅,要开除丰子恺。其他老师都默不吭声,唯独李叔同当即站出来:
“丰子恺是个人才,平时也无大过,如果因为一次犯错葬送前途,将是我们国家的损失,若能宽恕,全其人格,将来必大有作为。”
丰子恺和李叔同的师生情谊就这样愈发浓醇。对于恩师,丰子恺一生充满敬重之情,二人便商定,由学生作画,老师配诗,合作出版一本《护生画集》。这个承诺,丰子恺遵守了一辈子。而能让学生遵守承诺一辈子,这不仅是丰子恺个人的教诲,更是李叔同这位老师的师表之风。
《护生画集》
正是在杭州的这几年,改变了李叔同。他的性情变得越来越孤僻,也越来越喜欢离群索居的生活,更是常常一个人掩门伏案,自顾写诗作画。这和当初那个“纨绔子弟”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送别》,《送别》的曲调取自日本歌曲《旅愁》,这首歌在日本传唱不衰。《旅愁》实际是日本词作家采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词而作。
一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想来是赤裸裸让我们看到了李叔同当时的心境。
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杭州最多的东西有两样,蚊子跟和尚。
1915年的秋天,他和夏丏尊闲聊,夏丏尊打趣说:“像我们这种人,出家做和尚倒是挺好的。”还说到了在日本杂志上有一篇介绍“断食”修养的文章。这不说倒还好,一说,李叔同记心上了。
第二年,李叔同去虎跑寺断食了17天。这17天里,他看着僧侣们的生活,不仅不觉得枯燥乏味,竟然还十分向往。
李叔同出家前与丰子恺(右1)等合影
自古文人都把西湖比作西子美人,李叔同却在西湖氤氲朦胧的雾气里感受到了佛法空灵。
1918年,李叔同剃度于虎跑定慧寺,法名演音,号弘一,皈依佛门。这个突然的决定使整个文化界流言四起……
他还给日本妻子留下了一封信:
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
妻子寻遍了杭州大大小小的寺庙,总算寻得他,于是也就有了电影《一轮明月》中那一段送别的场景了……西湖边杨柳依依、水波滟滟,没有比西湖更合适送别的场景了。
至此,两人已相识11年,可是情愫到底没有抵过信仰……李叔同的慈悲没有包括爱情。
丰子恺作品
原配俞氏,不是不知道,但是她没有去寻他,
因为岁岁年年的等待与失望,让她在心里比谁都清楚,他是不会回来的。
1926年正月初三,新年的爆竹声还未歇,原配俞氏去世。那年,她49岁,李叔同46岁(还未满47周岁,与前文说的两岁年龄之差无矛盾)。
她生命的大半都是在漫长的等待中度过,可是曾经的风流公子,如今的慈悲法师,并没有回到天津去送妻子最后一程。即使在俞氏去世多年以后,他也没有离开青灯古佛去看她一眼过。
俞氏凄凉入土,独守空房了一世,死后仍要独居一穴。实在是悲矣啊……
想想他始终也是纨绔公子出身,无论如何老成持重,如何清苦自俭,做事都也只是循着本心的,终究还是伤害了两位女子。
著名的情僧仓央嘉措说: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佛与情在别人那里是两难,弘一法师却从未有过犹疑。
剃度之后的他苦心研习佛法,每日只吃两餐,过午不食。他衣不过三,寒冬也只一件百衲衣,一双僧鞋,穿了几十年。平时的生活琐事,例如洗衣缝补,全部都是他亲自动手。外出云游时,也只带破旧的席子和单被。
真是半世风流,半世为僧。
电影《一轮明月》的最后,弘一法师走上一座石桥。桥下是人群熙熙攘攘,桥上是一稚童玩着陀螺,专心致志,仿佛周围的喧闹全与他无关,弘一正瞧得出神,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呼唤:“三郎,回家吃饭啦。”
弘一回头,仿若年少时,母亲含笑立在门口,招手轻唤:三郎,回家啦。
电影《一轮明月》剧照
日下午,弘一法师唤妙莲法师至卧室,写下“悲欣交集”四字交于妙莲法师。10月13日晚8时安详西逝,享年63岁。
从意气风发的文人李叔同变成律宗祖师弘一,他是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张爱玲说:“我从来不是高傲的人,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外面,我是如此谦卑。”
世人对弘一法师的评价多数还是褒赞的了。在这苍茫的人世间,也再不会有第二个李叔同了。
它位于孤山中山公园西面,是我国专门研究的金石篆刻和书画艺术著名学术团体。这里占湖山之胜,揽金石之华,是孤山园林的精华所在,十分有江南特色。喜欢篆刻和书画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西泠印社”。
李叔同曾为西泠印社成员。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8:30~17:00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河坊街东太平巷3号
虎跑定慧寺
虎跑定慧寺,原称大慈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位于杭州西南大慈山。虎跑梦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之名,因梦泉而来。现已无僧人住持,改为虎跑公园。
这里没有灵隐寺那样人满为患,多的是幽静。这里不仅和弘一法师有着渊源,活佛济公也在此圆寂。
门票:成人15元,学生7.5元,70岁老人免票。
开放时间:06:00-18:00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虎跑路39号虎跑公园内大慈山白鹤峰下
▍来源:同游迹(ID:bsrw01)
▍编辑:穆木酱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主人送别说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