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孩感觉时间变慢过得慢,而大人感觉时间变慢过得快

股票/基金&
年纪越大,越感觉时间过得快?
作者:作者 乔丹?刘易斯
  邻家的孩子转眼变成高中生,7月的海滨度假仿佛就在昨天,人们转眼又开始讨论新年。虽然这听起来像个笑话,但人人都在抱怨:年纪越大,时间过得越快。  衰老不会改变时间的节奏,这并非问题所在,那我们为何会有这种真实感受呢?  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的《心理学原理》一文中写道:随着年龄渐长,人们会感到时间飞逝,这是因为成年后难忘的回忆越来越少;随着时间推移,那些与“第一次”有关的回忆逐渐减少,诸如第一个吻、第一天上学、第一次家庭旅行之类的回忆都已不再。  对成年人来说,“新体验”堪称可贵。詹姆斯用郁郁寡欢的笔调写道:“一天或一周正从身边溜走……时间如此空洞,年华稍纵即逝。”  上世纪60年代初,研究者瓦拉彻和格林分别对两组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一组18~20岁,另一组平均年龄70岁―进行调查,请他们描述“时间”。年少组倾向于将时间比喻成静谧、沉郁的海洋,而年长者会用更激烈的词汇形容时间―时间犹如一列疾驰的列车。  1990年,在朱伯特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年少者普遍希望时间能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更快。  在2005年进行的有关“时间流逝的主观态度”测试里,马克?和桑德拉?李恩霍夫招募了499名14~94岁的参与者,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第一部分包括“李克特式量表”(在该表中,实验参与者将对时间的描述从“非常慢”到“非常快”进行评级,评分从-2到+2递进)。在第二部分里,参与者要给一些有关时间的陈述和比喻打分,4代表强烈赞成,0代表强烈反对。  研究结果出乎惠特曼和李恩霍夫的意料。他们发现,年龄与个体感知间的关联其实很弱。换言之,无论年纪大小,每个人都承认时间飞逝。面对“过去的10年对你来说过得有多快”这个问题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过去10年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飞快流走。  这种感受在50岁达到顶峰,直到90岁前,类似感受都稳定地存在。研究同时表明,被问及最小时间间隔(如“最近的一小时/一周/一个月)过得有多快”时,参与者的答案并未因年龄增长而变化。  如果要给时间打个比方,20~59岁间的参与者更倾向于用“时间压力”的概念―光阴如梭,人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想做的事。惠特曼和李恩霍夫认为,该年龄段的参与者(既非青少年,也非老年人)最有可能陷入事业与家庭责任之中,这也导致他们的感受往往与其对生活的预期不同。  2010年,威廉?和史蒂夫?杰森在原有基础上,对这一研究进行了扩展。扩展实验挑选49名本科学生和50名60~80岁的老年人为样本,请他们为过去10年中最有新闻价值的12个事件进行排序,并说明“1.该事件何时发生;2.你如何记住此事”。同时,参与者还要完成惠特曼和李恩霍夫曾使用的“李克特式量表”,对时间进行评估。  尽管两个年龄组的参与者都展现出对12个事件的良好记忆力,年少组明显轻视了这些事件发生的时代。这次实验还验证了惠特曼和李恩霍夫的结论―两组参与者对短时间(小时、周、月)的感受非常接近,但与年少组相比,年长组对过去10年的感受显然更快。  当年7月发表的衍生研究论文中,弗里德曼等人称,对那些深感时间压力的人来说,短间隔的时间(即几周、几个月)消逝得更为迅速;一直感到时间压力的人,会觉得10年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研究得出的两种结论似乎都很可靠:1.年龄是影响人们对时间感知的因素之一,但对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时间压力这个概念也会影响其对时间的感受。2.时间造成的压力是跨文化的―在、奥地利、、和等国的实验中,参与者的表现十分接近。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为什么在我们看来,2012年的圣诞节仿佛就在上周,但对孩子来说它已像是几年前的事?也许我们永远无法得知确切原因,但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理论:  1.我们用难忘的事件衡量时间  正如威廉?詹姆斯假设的那样,我们用能够唤醒记忆的事件来衡量时间。想象一下,一位40岁左右的母亲想必每天都过着同样乏味、高压的日子。相比之下,她高中时期的记忆更加充裕丰富:一年一度的足球赛、毕业舞会、第一部车、初吻―这些有趣的回忆让高中生活显得更长。  2.对时间流逝的感受因年龄增长而不同  对5岁孩子来说,一年光阴占据了他们生命中20%的时间;对年逾50的人来说,一年仅仅是人生的2%。1877年被提出的“比例原理”暗示,我们会把某个时间段与所经历的全部时光进行对比。  3.生物钟随年龄增长而放缓  老化可能会让我们身体内部的搏动(生物钟)放缓。与不可阻挡的时钟、日历相比,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会比它表现得更加迅速。  4.年龄渐长,人们对时间的关注更少  当你还是个孩子,你可能会从12月1日开始倒数,盼望圣诞老人带着你钟爱的脚踏车爬下烟囱。当你变成大人,更关注的是工作、账单、家庭、期限、旅行计划、圣诞购物等成人世界里的琐事。一个人关注类似的事情越多,对时间的感觉就会越少。  5.压力、压力,更重的压力  如惠特曼和李恩霍夫所指出的(这一观点也被弗里德曼和杰森认同),没有足够时间做好一件事的感觉,往往被表述为“时间飞逝”。  对于年长者,特别是那些退休老人来说,这种感觉可能会因为生理障碍或认知能力下降而加强。  既然这种感觉已不可避免,不如用“时间流逝的速度并不像年龄增长那样快”来安抚自己吧。  你可以试着在节假日放缓节奏,与亲朋好友共度欢乐时光,或者让自己享受片刻安闲―放心,下一个圣诞节,圣诞老人会如常工作,为你送来那块心仪已久的劳力士手表。  《科学美国人》杂志
11/30 11:3511/25 16:23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您现在的位置是: &
时间的感觉
摘 要: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生各个阶段时间感觉快慢不一样。
少年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慢,看看五光十色的社会炫目诱人,可是小孩子只能仰着头观看,心想:时间过得真慢,快点儿长大多好,可以像大人一样干这干那了。
  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人生各个阶段时间感觉快慢不一样。  少年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慢,看看五光十色的社会炫目诱人,可是小孩子只能仰着头观看,心想:时间过得真慢,快点儿长大多好,可以像大人一样干这干那了。  没来得及品味,被时代的潮流裹挟着成了大人,那时候忙着挣钱安家,终日里筋疲力尽,枕戈待旦,总算安了家,很快有了孩子。虽然整天盼下班、盼周末、盼开支、盼节假日,焦头烂额,东奔西走,倒是不觉得时间过得快。  进入中年了,也搭上日子越来越好起来(当然不是比别人,是比自己的过去好多了),按说应该细细品味生活了,然而奇怪了,反而觉得时间飞快,只见日历翻篇儿,周末又周末,花落又花开,各种节日接踵而来,还没怎么着,新年到了。  一年又一年,好日子过得快。不管你是顺心还是不顺心,开心还是不开心,时间可是真的不等人。  因此,不要做无功的劳作,不要把时光消费在无效的周旋和逶迤上,凡事先自己迅速称量一下,对自己没有意义的活动就不要流连。好好使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时光,做自己本性和心底想做的事情(当然是正经事哆)。  同样因此,不要把所有的钱都留到又老又病时再花,到那时用存款去医院是换不来健康和身体自由的。那些颤颤巍巍的老人哆哆嗦嗦地向收费窗口送进带着体温的钱,那充满期待的昏涩的目光,难道我们在医院看的还少吗?  为什么?为了将来走不动时,少些遗憾和后悔。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为何小孩子觉得时间漫长,而大人觉得过得飞快?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我们小的时候觉得过一年怎么这么慢呢?盼着过年,这个年老也来不了,觉得等待。过年等待自己的亲戚来给自己压岁钱,以及放鞭炮,穿新衣服那种感觉,非常想往,人所向往的东西往往觉得漫长。
769041612017.4万12213.8万440220.8万319684.5万2439210631.6万28041.5万9835383630738502254为什么人的一生奔波中度过,小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小孩觉得辛苦,大人却对现在的生活很高兴。_百度宝宝知道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长大人慢慢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