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脸颊发热,舌边舌苔厚白有齿痕痕,出虚汗,耳鸣怎么治疗

我的图书馆
柴胡疏肝散
---辩证---
过敏性紫癜五年了,红点比以前少,但还是出的频率很高,引起肾炎三年,身体时常乏力,医药吃了两年,中药吃了三年,现在什么都不吃了,都不见效,不知道怎么办,希望楼主帮助  -----------------------------  你这个应该服用化斑汤啊,我不知道以前的医生都给你吃什么了。  1、中医学认为疹属肺、斑属胃,温病发斑为阳明(胃、大肠)邪热炽盛,入扰营血。阳明主肌肉,故遍身肌肉发生红斑。你是不是容易胃火盛或者便秘啊,是的话就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了2、炎症都是出现了热证
3、到现在我们应该也清楚,为什么伤风感冒好治,在表啊,太阳症嘛;接下来呢,寒热往来,默默不思饮食也好治,少阳症;或者到阳明胃里或大肠实结也好治;三个阳证,太阳、少阳、阳明都是好治的,按伤寒论抓药就好了。接下来进入三阴证,太阴,少阴,厥阴,就比较麻烦了,这是病一层层深入人体;在这里呢说一点:有的时候人的皮肤病是因为阳明腑热引起的,外来风邪淫气传到阳明就会无所传,不再向三阴传了,到此结束。但是他不相离穿,它向外传啊,如果到阳明人体正气还是抗不了邪,就会向外传,从血脉经络重新归于体表,人就会出现皮肤病的病状,这就是中医名方“化斑汤”的应用出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皮肤病比伤风感冒难治,这是从阳明症又转回来的病,而不是单纯地表症。在接下来的更深入人体的就是骨、髓这样奇恒之腑的病症。在中医里肾主骨,肾生髓。骨、髓都是由肾主管的,但是这比单纯的肾阴虚,肾阳虚难治,因为更深入了,最最后,就是髓海和女子胞的病了。怎么治?还是那些方子,该化气的化气,该活血的活血。关键还是看辨证,有人说神医啊,几副药下去就好了吧?没有的事,病真到这程度,神仙也只能徐徐图之,唐代孙思邈够神医了吧,他自己中风吃的续命汤也是一天四回,日夜服用十天才好过来。4、脾胃病但凡脾胃之病呢,无非是上所传和下所传,上所传呢就是说短期饮食或者外感引起的胃部舒服,这里一般因为病程短,只涉及到胃,一般还不会牵扯到脾,症状呢多是在:心下。我们看伤寒论,经常有“心下痞硬”这几个字,说的就是上所传的胃病,病在胃的入口,一般都是积聚在这里了。这样的一般病来势急,病人也挺难受,但是不要紧,伤寒论里方子不少,承气汤系列很可以治;如果是下所传呢,一般是从肝或者肾传来的病,这个病就深入一些,病位一般在脾而不是胃了。首先酸味吃得多了,酸味属阴,入肝,酸过了肝阴就会太重,然后就会妨碍脾,木克土啊,肝阴重导致脾阳虚;或者,肾阳虚反传至脾阳虚;还有一种是胃寒太甚引起的,不过比较少见。多见的就是前两种。
关于气肾为两水夹一阳,这一阳蒸动两水而成“气”,该气向上生肝木,肝木在气的传导下将气血疏布全身脏腑。肝木如阴虚,则气带来风动。欲熄风,一则补脾土之阳以生肺金,金克木。二则补肝阴。肺金强气则再入肾,即为肾生水,这样完成一个圆运动。  -----------------------------
---把脉---
&|&&| 346楼&|&&|&
  在我们把脉的时候,左手主血主阴,右手主气主阳,如果右手脉象有力而大,说明这个人气足,当然,任何时候,脉管都要柔和,如果是硬而坚博的大脉,那可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如果一个人左手脉象大而有力说明这个人血分足,同时血中气足,流动畅快。任何时候,柔和都代表了血管的形,有力都代表了血管的阳,只有有力而柔和才是脉的阴阳结合的最好的体现------肾气有亏-----------
麻烦楼主给我儿子看看,14岁,脸色白,黄,手爱出汗,晚上睡觉床头要准备水,一活动就容易出汗,浮躁,睡觉前去好几趟小便,也尿也不多,大便有时一天几次,有时几天一次,比较粘。谢谢  -----------------------------  肾气有亏,用八位肾气丸,或者金匮肾气丸
-------精耗得多了,阳分浮越----
太感谢老师了,目前主要症状:1、白天手心脚心汗多,脚心汗多到能把袜子搞湿,手心白天一直潮湿,阴囊潮湿,但是晚上睡着了说手是干的!2、口腔很容易溃疡!3、脸上油多......  -----------------------------   1918楼
15:55:00  请老师抽时间诊断诊断,针对目前主要症状从哪开始治疗,谢谢老师,祝老师天天开心  -----------------------------  呵呵,你这个,精耗得多了,阳分浮越,你用八味肾气丸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吧  桂枝 芍药 生姜各9克 甘草6克 大枣12枚 龙骨 牡蛎各9克   熟地黄20g 山药(麸炒)15g 茯苓 12g 五味子13g 肉桂 3g 泽泻9g 附子(制) 3g 牡丹皮8g
----关节疼,湿邪重----楼主可否方便帮助看下我母亲的病她脚的皮肤发红变厚变硬,有肿胀感,有时会胀疼。大便成形,小便发黄。楼主要是不方便开药说说病因也行。提前谢谢楼主  -----------------------------  脚这样肿有可能是桂枝芍药知母汤,治一身肢节疼痛,脚痛,足胫冷,脚肿。但是也说不准。  如果你母亲怕冷,身上关节疼,就合适,这个方子主要就是治关节疼,湿邪重的。找当地的人再看看吧 ---去湿----
神医 我脾肾阳虚 脉细沉 感觉没有精气神 四肢乏力 舌肿大 生理期前几天头疼头晕 严重嗜睡 轻微腹泻 由于工作原因吃饭不规律 近来严重腹涨 腰腹脂肪屯积 吃的很少还控制不住体重 面部腿部别人反映有水肿现象 经一周雷火针治疗腹部变平 体重有所控制 但是只有在中午晚上都几乎不吃饭才会减轻 苦恼不已 求楼主良方  -----------------------------  你脉沉细,沉说明有湿,一般是腹部有湿气,或者体胖也会脉沉,脉细说明体内血液不足,四肢乏力那应该就是脾湿代谢不化,你的舌面应该也有一层水痕,生理前头昏头疼,那是身体里湿范动的事,你这个情况得去湿啊。旧水不去,新的津液也不容易生成。从你一吃饭就腹胀也能看出来,身体里废水太多了。  你用“桂枝七少药剂麻黄细心附子汤”吧  桂枝48 生姜48 甘草32 大枣10个 麻黄32 细辛20 (制)附子15 陈皮10  三次的量,一天半服完。  这个药呢,一方面治胃虚,一方面生养津液(里面有桂枝汤啊),另一方面呢祛湿
----心肾不交,心阴不足-----
口腔溃疡就是像棉签头那么大的溃疡面,有时候会同时出现好几个,大便有时不成形,会有粘腻感,小便泛黄,睡眠每天都多梦,有时会出虚汗,怕冷,累不是很明显,前段时间站久了会有些腰疼,现在没有不适感了,胃口还好,吃东西无不适症状,现在就是手心脚心潮湿,脸上有时候会长红色脓包,脸上油重,口腔溃疡时尤其油多。  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搞不清自己是什么状况,希......  -----------------------------  棉签的溃疡应该是有火气。脸上油光是说明阳分过多的聚集在头面部,加上出油多的时候溃疡加重,可以肯定溃疡是上火导致。  “大便有时不成形,会有粘腻感,”这是典型的脾阳虚症状,但是你说有时,我不知道有时是多频繁的程度?如果是吃了寒性食物,比如凉茶、蜂蜜、苦瓜那时才便溏倒不要紧,只是食物导致的而已,并不是身体本身的问题。  心主血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泌别清浊,心热甚移于小肠,导致小便的清浊,你小便黄应该是小肠或者说是心火比较盛,我不知道是一直如此还是因为春天节气导致的心肝火盛。  你睡眠多梦,那是肝阴虚,出虚汗怕冷是气弱。但是奇怪的是,一般出虚汗怕冷是阳分不足,你有满面油光,阳分浮越,这就比较矛盾了,我想你不会一边出冷汗一边脸上冒油光,这个不科学。你不妨把目前你的身体症状说一说,这样所有症状说一起,很头疼。  手脚出汗可能是肾弱  综上所述,你的这些症状应该是不同时候出现过的症状,当然,我考虑因你可能有些阴阳不调,所以才出现这些复杂的症状。  阳分都跑到身体胸膈以上,所以胸膈以上呈现上火或者阴虚症状,包括心火盛,肝阴虚满面油光;而胸膈以下呢,阳气又不足,所以脾阳虚,便溏,怕冷,手足出汗。  给你个心肾不交,心阴不足导致上火的方:  生地15克、熟地10克、玄参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朱麦冬12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20克、黄连6克、炙黄芪15克 、肉桂粉4克。本方运用于心肾不交之心阴不足者,另有引火归元之效。
-----肾气不固津液不足火力并不壮----
楼主您好,我的情况,29岁,未婚,有 口臭,舌苔微黄,大便有时候轻微便秘,小便 频繁(我很能喝水)尿液很清,淫欲较重,有 十几年的手淫史,以前很频繁现在很少,正在 戒除中。早泄 射精无力,精液微黄,勃起时 会阴部涨疼,平常勃起一段时间之后,会阴部有不适感,偶看情色镜头自己觉得精子有外 溢的感觉(可能是滑精) 。阴囊潮湿但是无 任何不适。下巴胡须中,两眉间 这俩区域常 生痘痘。手指月牙少,只有4~6个。心情......  -----------------------------  你的身体是消耗太大,便秘不是实火,而是体内津液不足导致,痰白色是带寒气的。有点滑精是肾气不固,尿清长还是说明体内火力并不壮,你这种身体一边需要滋补津液,一边需要补充元气,把大补阴丸和益肾丸合起来吃,1:2的比例 ----寒-----
如果是寒用麻黄汤加苏、防、半夏治之。   麻黄8克 杏仁18克 桂枝12克 甘草15克 紫苏12克 防风12克 法半夏10
----体质寒淤夹湿----
女,28岁,怕冷,易累;感觉后腰冷,难入睡,多梦,头发油、脸油,眼睛易疲劳,眼底蓝,右脖子淋巴有几个节,能滑动,舌质红紫色,无苔,口腔溃疡发复发作,唇色红中带点紫,手臂和小腿酸软无力,指甲有竖纹,颜色粉紫。大便正常。请分析下该如何调理,谢谢!  -----------------------------  体质寒淤夹湿,用点桃红四物汤加金匮肾气丸调理 ---肝斑----
慢性病啊,气滞肝郁,体内的气机不通畅,平时喝点黄芪当归水,当归芍药散或者逍遥丸都挺好,天王补心丸也合适,平时心情要好,思虑不要过重,不知道有没有便秘,没有基本可以判断脸上的斑是肝斑 -------痰湿寒气-------四逆汤合二陈丸去去体内痰湿寒气,暖暖中焦,待体内痰湿去掉一些,再进补。给你个方,你找人看看  甘草32,干姜24,附子23克,半夏、橘红,各10;白茯苓15,香附8  一天两次的量,附子先煎半小时,蜂蜜一勺做引,先吃两天,记得这药力道很大,每天吃完反馈---脾肾阳虚-------真武汤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此方主入肾,亦助脾阳虚,解内有水气不化
----阴虚血弱-----
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症状:月经提前,量少,只有2天,还有妇科炎症,白带是豆腐渣样,时轻时重,脸上爱泛油,面色有点萎黄,嘴唇颜色有点深,现在脱头发特别厉害,来月经的时候感觉小腹凉凉的,经常精神不太好,感觉懒懒的,不想动,容易烦躁,眉心和下巴特别爱出大痘,睡眠不好,老是做梦,夏天的时候手心特别热,老是觉得心慌气短,(以前看过几次中医说是心肌供血不足)经常吃东西吃不好有点想上吐下泻的感觉,有咽炎。脸部......  -----------------------------  你主要还是阴虚血弱了,那个医生说你心血虚,虽不中亦不远矣,  可以用镇阴煎或者潜龙汤  潜龙汤  【药物组成】龙齿2钱,龟版8钱,生地5钱,龙骨2钱,知母1钱,黄柏1钱,人参1钱,玄参2钱,蛤粉4钱,肉桂4分。  【处方来源】《医醇剩义》卷二。  【方剂主治】肾火不蛰藏,飞腾于上,口燥咽干,面红目赤,耳流脓血,不闻人声。  【用法用量】以鲍鱼1两,切片煎汤,代水煎药服。  镇阴煎  【来源】《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组成】熟地45克 牛膝6克 炙甘草3克 泽泻4.5克 肉桂3克 制附子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服。一天两次的量  【主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而血不能止者。冷服亦治格阳喉痹上热者。  【加减】如兼呕恶者,加干姜(炒黄)3~6克;如气脱倦言而脉弱极者,宜速速多加人参,随宜用之。  个人更推荐镇阴煎,方里再加上当归8克,芍药12克-------湿疹--------
求好心人湿疹皮炎治疗方子…快折腾死了  -----------------------------  神农百草膏效果很好,我身上的湿疹涂了两次就好了,中药成分,药店有买。
----阳分有亏----
还有膝盖经常感到凉。冬天在南方,穿多少衣服都觉得膝盖凉,还有小腹凉。  -----------------------------  你这个用四逆汤加减就治了,说到底,还是阳分有亏,  附子 (制) 12g 干姜 10g 甘草 (蜜炙)20g 牛膝10克 当归8克 熟地20克 人参4克 茯苓12克 一天的量-----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证-----人参败毒散  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6克,枳壳9克,羌活9克,独活6克,茯苓9克,炒桔梗6克,人参6克,甘草5克,生姜2片,薄荷2克,麻黄5克、紫菀14克、苏子10克。这个量小孩吃不了,一天的量小孩两天吃都行,你可以先找人看看  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证。  解释:针对外感风寒之邪所设。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解表,辅助正气祛邪外出,为君。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一表一里,宣肃气机;柴胡助羌活独活以解表,前胡助桔梗枳壳而理肺。风寒邪气侵犯皮肤肌表,皮毛内合于肺,皮毛受邪则肺气不利为咳嗽。方中桔梗宣提,枳壳肃降,令肺气和平,以助解表。此四药合力助君,为臣药。肺主气,现在肺受风寒邪气所困,气机不利,气不行则血不行,气不行则津液不行。故方中又以茯苓除湿,川芎行血,以防气滞之后出现进一步的津血问题。方中另用人参(今常代之以党参),其意在辅助正气,托邪外出,兼可固护人体,防邪深入。正气不足时,参之用尤其重要。此三药或防患于未然,或祛邪于轻微,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表里上下,为使药。&  本方制法完备,考虑周详,倍受历代医家推崇。并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了一批败毒散类方。本方除可治疗风寒外感外,对于咳嗽、脾胃虚弱也有良好的效果。被后世称作“咳门第一神方”
---寒证---
楼主你好,我十年前得过支气管炎,当时打针吃药好了后一直有复发的现象,到现在为止的症状是不能吃冷东……  ==========  西医的消炎药都太寒凉了,况且直接打进血管,你的身体周身周是寒症,吃麻附细辛汤吧,自己问度娘,就找张仲景的方,手机不给写了----气虚-----气太虚了,看看今天文里关于气的描述,身体机能都不足 了,固不住表,又怕冷,用人参养荣汤加附子  -----------------------------  楼主一说,我真的感觉眼前一亮,就是人参养荣汤网上找不到具体的剂量,楼主可以详细说下吗,还有你说加附子,加哪种,加多少能不能详细点,我想去抓来给母亲尽快服用,希望楼主帮忙则个。不胜感激。人参养荣汤:  人参3克、炙黄芪6克、白朮4.5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炙甘草8克、当归6克、白芍9克、熟地9克、五味子2.5克、茯苓5克、远志3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本方原为粗末,每用12克,加姜枣水煎服。后世改为汤剂煎服,因而用量也有所改动,查后世方书中的用量也不尽一致。今参考原方的用意,结合后世几种方书的用量和个人应用体会,制订了本方用量,供同志们参考试用。  你要加附子,制过的附子片,黑白都行。每天养荣汤里加8克,一起煮,附子不能不煮就做成散剂,另外,喝的时候用一小勺蜂蜜做引子---输卵管积水-----
楼主,讲讲影响怀孕的问题。检查输卵管有问题,一侧积水,一侧通但迂曲。试孕快四个月了 也没动静。30了,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腰又疼又酸,肠胃也不好。西医让我手术,我拒绝了,现在一直在艾灸。  -----------------------------  但凡输卵管积水的都是寒湿於堵啊,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就是从宫寒一步步发展来的。我建议你用温经汤合五苓散同治,一个是温肾化瘀,养女子胞,一个是升阳化水。很适合你
---阴虚阳亢--两手虚抱没有感觉到气,但是小时候就知道,手指头对着两眼之间或者太阳穴,能感觉到发胀,这也跟气有关吧。  你说我是肾阴虚阳亢,要调神养气,不知道佛教的禅修算不算?或者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么,拜谢楼主了。  -----------------------------  禅修,我没有接触过,想来应该算吧,气功大概也算。没有感觉到气啊,再试一试,心静下来,如果还不行,给你试个药方,不一定吃,可以备着,这个方仅针对你,比原方多了点凉性的药,别人不可照搬  镇阴煎  熟地40克 牛膝8克 炙甘草6克 泽泻6克 丹皮8克 知母6克 肉桂3克 制附子1.5克 一天的量,不过最好是制成蜜丸剂,每次吃8克9克。  主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
---脾湿寒重阳虚---
私信不了,给你放这了,你那个方子有问题,首先你是脾肾寒重阳虚,其次是因为脾肾寒重阳虚导致的水湿不化,给你开一堆活血化瘀的干什么,这个方子里压根没有驱寒的东西,也没有化湿的东西,当然没用,药还开得那么重。给你个方,你可以找人看看:  五味子14粒、炒枣仁12克、芡实8克、焦作怀山药18克、远志肉4克、炒白朮5克、茯苓6克、人参6克、干姜4克,炙甘草10克 茯苓10 泽泻10 (制)巴戟天6补骨脂6 肉豆蔻6 枸杞10 熟地20 当归8 川芎6 菟丝子8 (制)附子10 细辛8 桂枝8 大枣4枚 陈皮8 知母6,一天的量,早晚各一次,水煎服。喝的时候放温了,用蜂蜜一勺做引子----- &咽炎--
人参败毒散
---见风呕---见风呕,是因为胃虚,胃里有停水,嫌麻烦用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不嫌麻烦就服用汤剂:人参(15克) 干姜(15克) 白术(15克) 甘草(15克) (制)半夏(10
---脾湿肝燥---楼主好,请问脾湿内困会有尿频的情况吗?本人女 40,舌淡胖,齿痕明显。早上总是睡不够,多梦。眼干……  ==========  分析的挺好,归脾丸与五苓散合用,成药,直接服用就行
---三消---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就是上面有火老想喝水(肺燥,上消);阳明胃、大肠有热老想吃东西,容易饿的(中消);小便次数多,饮水少而小便反多或饮水多而小便反多,由于肾阳虚气不化水造成的(下消),你家孩子是哪一种?  “三消”治法也不同,大体如下:  一,上消: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用:黄连、生地黄、花粉、天冬、麦冬、藕汁、姜汁、知母、甘草、人参。&  二,中消:治宜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用:石膏、知母、元参或玄参、麦门冬、大黄、芒硝、生地、熟地、牛膝。&  三,下消:治宜滋阴固肾。方药用:山药、山萸肉、生地、仙灵脾、黄芪、地骨皮、人参、鹿茸、肉苁蓉、鸡内金、五味子、黄柏、泽泻、栀子、茯苓。&  四,若伴有血瘀者可加用丹参、山楂、桃仁等。
---药---37粉是去於的,要温开水服用,生化汤药店有成药也是祛瘀的,抵挡汤,大黄庶虫汤也是祛瘀的,可是后两种药不要乱吃,属于猛药我们同事但凡有吃固元膏的,基本都来我这去一瓶当归粉回去。当归,血中气药,那一堆滋腻的货没一个气药推着,除非是本身气特别壮的,肯定上火,再遇到些本身有湿滞的,直接就化为浊阴了,还不如不补呢。---早泄---用秘元煎吧,金匮肾气丸药力太缓慢了,方子自己百度,手机不详细了----输卵管积水----
楼主,讲讲影响怀孕的问题。检查输卵管有问题,一侧积水,一侧通但迂曲。试孕快四个月了 也没动静。30了,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腰又疼又酸,肠胃也不好。西医让我手术,我拒绝了,现在一直在艾灸。  -----------------------------  但凡输卵管积水的都是寒湿於堵啊,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就是从宫寒一步步发展来的。我建议你用温经汤合五苓散同治,一个是温肾化瘀,养女子胞,一个是升阳化水。很适合你
---阳虚阴积,气不固-----你这个脾肾阳虚都比较严重了,你的脾大那是因为脾阳太弱,导致浊阴累积,脾体变大,你便溏,没有胃口这些全是脾主观的。同时你肾阳虚,肾气弱,无法固精,前一个医生给你用洋参还是给你固气的,但是到你现在光固气已经不够了,还得填精补髓,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你这个是阳虚阴积,气不固。你这个呢给你个方,没给你加紫河车什么的,但是效果应该不差了,你平时饮食要注意,少食寒凉性质的东西,先吃几天,记得给我反馈  金樱子(去核)8克、五味子14粒、炒枣仁12克、芡实8克、焦作怀山药18克、远志肉4克、炒白朮5克、茯苓6克、人参6克、干姜4克,炙甘草8克 茯苓10 泽泻10 巴戟天8 补骨脂6 肉豆蔻6 枸杞10 熟地20 当归8 菟丝子8 覆盆子4 桂枝8 大枣4枚 陈皮8,一天的量,早晚各一次,水煎服。
---肝火旺,肾水不足--楼主好!看了您的贴子觉得您讲得真好!向您请教一下。我30岁,已经做了六次手术,不是这长囊肿就是那长囊肿,我知道囊肿根源是寒湿太重,而且我从小就一直身体不好,实在一个药罐子。肾水不足,肝火旺盛,自己都恼火。我不求别的什么,只愿楼主给我一个调理身体的方子,补下气血,强一下肝肾。可好?  -----------------------------  体内湿气不去,补也白补,你的身体不用附子是不行的,必须一边用附子激发阳气一边祛湿活血,你说你肾水不足,又肝火旺盛,我看多半是肾阴阳两虚,尤以肾阳虚偏多,体内湿寒重,诸脉皆沉,所以显得肾阴也弱,但是病根不在肾阴,你应该用麻附细辛汤合五苓散,怕伤到肾阴再加上熟地当归,
----气虚----楼主一说,我真的感觉眼前一亮,就是人参养荣汤网上找不到具体的剂量,楼主可以详细说下吗,还有你说加附子,加哪种,加多少能不能详细点,我想去抓来给母亲尽快服用,希望楼主帮忙则个。不胜感激。  -----------------------------  人参养荣汤:  人参3克、炙黄芪6克、白朮4.5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炙甘草8克、当归6克、白芍9克、熟地9克、五味子2.5克、茯苓5克、远志3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本方原为粗末,每用12克,加姜枣水煎服。后世改为汤剂煎服,因而用量也有所改动,查后世方书中的用量也不尽一致。今参考原方的用意,结合后世几种方书的用量和个人应用体会,制订了本方用量,供同志们参考试用。  你要加附子,制过的附子片,黑白都行。每天养荣汤里加8克,一起煮,附子不能不煮就做成散剂,另外,喝的时候用一小勺蜂蜜做引子
---体虚---楼主,女人下体干涩,性冷淡,总发炎症,还有一累,一渴或着凉就犯尿道炎,吃啥药啊?另外,我舌体胖大,有齿痕印,吃啥不爱长肉,以前肾阴虚,阳虛的状况都有过,很严重,现在好多了,也不太怕冷了,就是性冷淡和妇科炎症犯愁,月经错后,不多也不是特少。楼主给我看看吧!在此多谢了!  -----------------------------  就是身体虚嘛,用附子理中丸和金匮肾气丸养  汤剂:  熟地30克,当归15克 山萸肉10克,山药15~20克,茯苓12克,泽泻15克,丹皮10克,五味子10克,附子(制)3克、党参8克、白术(炒)8克、干姜6克 桂枝10克 枸杞15克 菟丝子10克 甘草6克,一天的量
---气虚---楼主还是我啊,之前我母亲的那个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具体的症状是这样的:人很容易困,基本2个小时就……  ==========  气太虚了,看看今天文里关于气的描述,身体机能都不足 了,固不住表,又怕冷,用人参养荣汤加附子  
---疏肝养脾泄胆---
逍遥丸——主治肝脾不和,主要是疏肝气,生胃中津液,养脾。跟它类似的是“柴胡疏肝散”  柴胡12克、陈皮12克、白芍9克、枳壳9克、炙甘草3克、川芎9克、香附9克。  逍遥丸:柴胡(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生姜(15克) 薄荷(6克) 炙甘草(6克)  看到了吗,但凡涉及到肝郁肯定会用到柴胡,柴胡就是肝郁的主药,肝郁,肝阳弱,肝部气滞所有这些都要用到柴胡,不过呢逍遥丸增加了一些养脾胃的药,而柴胡疏肝散就是纯粹的疏肝。1:柴胡10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炒川楝子10克,赤、白芍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厚朴10克,制香附10克,泽泻12克,焦四仙各9克,半夏10克,炙甘草3克。  2:青蒿15~30克,黄芩10克,银柴胡9~12克,竹茹6~9克,枳壳10克,陈皮9克,半夏6~9克(口渴者不用),地骨皮9~12克,生白芍9克,丹皮10克,秦艽12~18克,茯苓12克,香附9克,青黛6克(布包),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左右,如有效,再服15剂。两个要都是疏肝行气导滞,第一个就是针对肝炎同时消化不良有胀气的,治疗肝区隐痛,同时食欲不振,肚子里胀气,不消化;第二个方疏肝、泄肝中邪热,里有青蒿专门泄胆的湿热,  这个呢是针对有肝炎同时胆有湿热,但这个腑脏是最喜欢疏泄的,肝最怕郁,胆比肝更甚,不管是胆囊炎,胆息肉,还是胆结石都已疏泄为主要。有人问,不是所有的脏器都有阴阳吗?为什么胆药疏泄的?是的,胆是不用补阳的,哪怕柴胡用胆上,也不是补阳的,柴胡这个药大家可能没想到,他并不是热性的温性的,而是寒凉的。肝胆所需要的阳主要来自心脏和血液。肝肾同源,很多人脉象上也可以体现,肾阴不足,肝阴也弱。------阴阳失调,引火归元---楼主您好,我32岁,大便溏涩,小便黄,味道重(跟吃松花粉有点关系,不吃的时候很清,基本无味)生完孩子后会起夜一两次每天。饭量正常,一般爱喝偏凉的水或者温水,不爱喝热水。手脚心四季都温度正常。捂被窝很快就热的那种。  舌体大,苔白腻,有齿痕。夜里两三点会醒,会觉得不困,还有点烦躁,燥热,一般四点多快五点才会再次入睡。至于做梦,我可以说我从有记忆开始每天都做梦吗?而且基本都能记得。属于超级梦多吧......  -----------------------------  你这个够奇怪的,看症状吧,脾阳虚是有的,阴虚烦热(包括肝阴虚)吧也有,你还有小腹寒凉,你这个阴阳忒不调和了,我怀疑你应该引火归元,火气都拍上面去了,结果呢,上面热,下面凉,上面热而生燥,导致阴虚烦热,下面呢有阳气不足,导致脾阳虚,小腹冷,给你个方你找人看看  党参10、焦术、茯苓各30g,炙草、姜炭、三仙炭各10g,熟地30克、砂仁10g,山药、山萸肉各30g,酸枣仁20克,夜交藤10克,五味子、泽泻各10g,骨碎补12g,肉桂冲服3g。---肝病---贫血多梦\肝炎高血压---
一般是这么两个类型  1:肾阴弱,导致肝阴弱,导致睡眠质量不好,贫血,多梦,用药是地黄饮子或者六味地黄丸或者左归丸,再加上酸枣仁汤,贫血的还要加上四物汤。  2:肾阳弱,导致胆弱,导致肝强(读jiang)导致肝炎,高血压。这个时候除了上面的两个药方还要服用桂附地黄丸或者金匮肾气丸或者右归丸  如果有人肝不舒服,如果是睡眠多梦,那对照一下有没有肾阴弱的症状,有的话,务必按照1执行,如果是肝炎,肝风上炎,高血压,那对照一下有没有肾阳弱的症状,如果有的话,就按照2执行,不然治病不治本,是没办法根除的。  还有的人并没有上述肾的问题,而是中焦(肝胆脾胃)整个虚弱,导致些些问题,我们伸出手来,看看关脉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去上文翻图)如果单独这里凹陷下去,有这种人,中焦弱,但肾脉还是好的,那么除了治肝的药还要理中丸,怕冷的服用附子理中丸,调理中路。  不论是那种问题,找准了病症,拿着这些方,别忘了找当地中医看看,我只管给大家提供方向。
总体来说,一般人该补肾的补肾,很多时候肾补好了肝的问题自己就解决了。如果不是肾引起的,那么就要考虑平日是不是心思过重,爱生气,一般来说爱生气会肝火旺,思虑重会肝郁。一个脏器生病,病因不外乎内因外因,外因多因风起,内因无外七伤:一为大饱伤脾;二为大怒气逆伤肝;三为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为形寒、寒饮伤肺;五为忧愁思虑伤心;六为风雨寒暑伤形;七为大恐惧、不节伤志。我们现代人一般不会受到过去讲的什么刑伤,官伤(跌打损伤也会伤及肝),能伤肝的不外乎情志和肾,断了病因,肝病也就好治了。
---化斑---
化斑汤:化斑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生甘草9克、玄参9克、犀角6克、粳米1合,用水八杯,者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煎一杯,夜一服。犀角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替,量要加大。  这个方子主要是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清大肠胃里邪热,加玄参甘寒凉血解毒,清血管里邪热,并能益肾水以制火。犀角咸寒,解毒清火,辟瘟疫托毒外出。这个呢把气分的热清了,血管的毒解了,就OK了  你要是便秘严重还得加上大黄6~9克、枳实9克、元明粉6~9克(分冲)
———补肾---
我建议补肾的药年少时以六味地黄丸为底方进行加减,年老时以肾四味+四逆汤为底方进行加减,六味地黄丸我们前面说了,就是儿科药,年少时补肾非常好;到年老时这个药已经不足以用,就要用药力更大的肾四味了,再加上人年纪增长阳气必然会越来越少,所以加上四逆汤补阳助推力,药方是: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各30克 打粉,每服6-9克,四逆汤——附子(君,一枚,生用,破八片),干姜(臣,一两半), 炙甘草(佐使,二两)。当然,现在去药店是买不到生附子的,用制过的就行。上文的两是汉代的两,一两是15.6克,
肾四味这个药说是阴阳双补,其实还是补肾阳偏多,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各30克 打粉,再配上当归粉30克、熟地120克捣烂,合成大药丸,每次12~15克,一天两次,阴阳双补,延年益寿,专治各种肾虚肾弱,实乃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良药。肾亏:枸杞子,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各30克 打粉,再配上当归粉30克、熟地120克捣烂,合成大药丸,每次12~15克,一天两次,男的再加些巴戟天,肉苁蓉就行
---去湿---
来点麻杏苡甘汤加桂枝就好了。
---胃酸,胀气治胃里反酸水,恶心,胀气,把姜半夏、干姜粉、香附打粉各一小勺开水冲服,喝下去就好了
---补肝--多梦
酸枣仁汤呢熬起来挺麻烦,想省事呢就用酸枣仁粉:茯苓粉:当归粉=4:2:1开水冲服,胃里不舒服的加上一些干姜与姜半夏按1:1参杂的药粉就OK了,每次一大勺,早晚服用,连服几天,肝脉就变强,晚上睡得好了。
---阴阳失和---老师你好 麻烦帮我看下怎么样调理下:我脸颊、鼻头、鼻梁、印堂、以及太阳穴部位毛孔粗大,爱长痤疮,就是一挤会出来一粒粒白色的小东西,夏天更严重眼睛经常干涩,近两年眼皮上与眼睑上又长了些小肉粒 很难看!脾虚严重,张开嘴巴 舌头边缘与嘴唇内侧有很深牙印!大便不成形,面色偏黄,身上开始长小块斑,偏瘦,睡眠不太好!眼袋比同龄人大 怎么办 34岁 会经常手心发烫 吃补中益气丸会额头长豆!吃三七粉会全脸长豆!求帮......  -----------------------------  你这个,其实是阴阳不和了,阳分浮越,阴分也不足,同时阴不涵阳。  你脸上各种白色脂肪粒是阳分外溢之后留下的浊阴,手心发热也是阳分浮越。而你同时又脾虚,可能还有大便便溏(大便不成形),舌上有齿痕,这是脾阳虚,有点阳分都自由散漫地跑了,用不到正地上;同时你睡眠不好,肝阴虚。你看到了,你脾阳虚,肝阴虚,阴阳分离,中焦(人体中部的器官肝胆脾胃)是最能反映阴阳合的地方了,你从这里就开始阴阳分离了。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过去吃得乱七八糟的药应该不少,有的药分偏阳性,有的药分偏阴性,你看过不少医生,一个一个方,弄得你身体阴阳都各自为政了,剩下一个乱摊子,现在让我调,只能慢慢调了。你要在吃药只能吃一些柔和的调和阴阳的药,别再乱吃了,用桂枝汤+当归芍药散来调和吧。真受不了那帮医生,我有一个同事跟你一样,一个症状,弄得我都头疼。  你现在这个状况是不能着急的,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把药方给你写这,慢慢来:  桂枝(去皮)三钱(9克) 芍药三钱(9克) 生姜(9克)三钱 大枣(切)十二枚(3枚) 甘草二钱(炙,6克)当归9克 茯苓12克 白术12克 泽泻15克 川芎9克 一次的量,吃完记得喝点稀饭,刺激胃气。记得别再乱吃药了,找医生找医术好点的,别乱来了
————胃溃疡,胃炎--------胃溃疡,胃炎有什么好治疗的方法吗?    注意饮食,甘草,干姜,姜半夏,香附等分各4克打粉开水服用
---水肿----
尿毒症的水肿一般都是四肢先肿,然后才是腹部。  如果水肿是从腹部开始的,则病根还在肾上,治法就是强壮肾气、化气排湿,用金匮肾气丸加五苓散治即可,自己问度娘去吧。
---脂肪肝---
下面说说肝体阳分不足的治疗,所有的脂肪肝用暖肝煎当底方进行加减就好了:当归9克,枸杞9克,茯苓6克,小茴香6克,肉桂5克,乌药6克,沉香3克,如果病人素体体寒,得加附子,体虚加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等分各6克。到肝硬化或者肝癌的份上得加大活血化瘀和附子的量
内经里有一句话:“泻南补北”,说的就是肝脏阳分不行的治疗方法,肾属水,水生木,木是肝,如果肝的阳气受损导致不通,病因而致病(脂肪肝就是),那么要加大肝上游(就是肾,肾在方向上是北)还有肝,  阳分的力量,同时疏通下游(就是心,心属火,木生火,心是肝的下游,心在方向上是南),暖肝煎就是一个典型的温肾暖肝以疏通肝浊阴於堵的方子。
-----高血压---
高血压一般分几种:1肾阳虚,导致胆弱,胆弱导致肝僵,导致高血压,看起来是肝很强,就有人给你开镇肝熄风的药方,实际上治疗应该服用桂附地黄丸+祛瘀药  2:表症不解,就是身体经常受风,怕寒,最后导致高血压,这种用桂枝汤解决  3:过食甘厚,血中阳分不足以化解,导致血管淤堵,服用37粉加抵当汤丸每次0.3~0.5克就行  4:就是突发性的,因为怒火情志上的原因,血压一下升高,用你原先吃的药
--肺气虚---
五岁的小男孩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冬天,晚上热了出汗就咳嗽,好奇怪。求解!  -----------------------------  有点肺气虚,吃点黄芪精
---心肾不交---秘元煎  金樱子(去核)6克、五味子14粒、炒枣仁12克、芡实6克、炒山药6克、远志肉2.5克、炒白朮5克、茯苓5克、人参3~6克、炙甘草3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炒黄柏12克、锁阳10克、莲须3~5克、玄参12~15克,肉桂2克,夜交藤8克一次的量,水煎服。
----辩证---肾阳虚怕冷畏寒,尤以下肢为重,膝盖疼怕冷,舌尖剥苔有裂纹是心火盛。舌有齿痕是脾阳虚,睡眠不好的原因有很多,虚烦睡不好,肝弱睡不好,胃里堵睡不好,心火盛也睡不好,尿酸高说明肾的化气功能不行,总体看下来我估计你是心肾不交,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导致的大部分病症。
肝肾不足楼主你好,先谢谢你的回答,我两年前跨不明原因的疼疼,去看了也没看出什管给开了些活血止疼的病,吃了大约半年后发现下便沫沫多,还有贫血,又去医院详查发现双肾9,6/9,8血肌酐860和尿蛋臼和中重度肾性贫血。其它器官正常,开始透析,一年后的今天肌酐1016,尿蛋白高,磷高,小便正常其它器官正常,我现在透析不托水的,请问楼主像我这种情况治愈希望有多大?谢谢楼主了,如果楼主方便可否留下联系方式谢谢
肝经绕前胯,同时肝肾同源,我怀疑你是肝肾不足,需要通经活络,补肝肾,贫血估计你肝阴肾阴已伤,其余你说的我看不懂,我不是西医啊。你需要四物汤+金匮肾气丸,每天温水充点37粉,汤剂太麻烦就不给你写了,药店里有成药
楼主您好,我今年31岁,现在膝盖凉,腰酸,心口往上些对应的后背脊柱部分总难受,着凉时严重些,贴风湿膏,拿吹风机吹后背会有所缓解,但还是会难受累,鼻子部位出油,一挤出白色的脂肪样的东西,毛孔粗大,黑眼圈严重,下眼皮有点脂肪粒不多,自己判断是肾阳虚,吃过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吃后会晚上遗精加重,不吃药以前也会遗精,而且是连续的两三个晚上都会梦遗,麻烦楼主给我看看,谢谢。  -----------------------------  你肾气不固,而且上下不通,所以单补肾气只会再从下面写出来。不仅补,还得固,还得上下交通。  金樱子(去核)8克、五味子14粒、芡实8克、焦作怀山药18克、远志肉8 夜交藤8克、炒白朮5克、茯苓6克、人参4克、干姜4克,附子4克,炙甘草8克 茯苓10 泽泻10 巴戟天8 补骨脂6 肉 枸杞10 熟地20 当归8 菟丝子8 覆盆子4 桂枝8 大枣4枚 陈皮8,一天的量,早晚各一次,水煎服,喝的时候用蜂蜜一小勺做药引子。楼主您好,我今年31岁,现在膝盖凉,腰酸,心口往上些对应的后背脊柱部分总难受,着凉时严重些,贴风湿膏,拿吹风机吹后背会有所缓解,但还是会难受累,鼻子部位出油,一挤出白色的脂肪样的东西,毛孔粗大,黑眼圈严重,下眼皮有点脂肪粒不多,自己判断是肾阳虚,吃过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吃后会晚上遗精加重,不吃药以前也会遗精,而且是连续的两三个晚上都会梦遗,麻烦楼主给我看看,谢谢。  -----------------------------  你肾气不固,而且上下不通,所以单补肾气只会再从下面写出来。不仅补,还得固,还得上下交通。  金樱子(去核)8克、五味子14粒、芡实8克、焦作怀山药18克、远志肉8 夜交藤8克、炒白朮5克、茯苓6克、人参4克、干姜4克,附子4克,炙甘草8克 茯苓10 泽泻10 巴戟天8 补骨脂6 肉 枸杞10 熟地20 当归8 菟丝子8 覆盆子4 桂枝8 大枣4枚 陈皮8,一天的量,早晚各一次,水煎服,喝的时候用蜂蜜一小勺做药引子。
我老公特别爱出汗,稍微一动弹那汗就啪啪的往下滴,打个比方~不热的天气洗……  ==========  夏天吃点生脉饮,平时吃点玉屏风散。对于男士爱出汗有时只是生理性的,不需服药。所以,给你说的也是差不多的一点补药,想吃就吃,不想吃平时练点平心静气,收敛心神的功夫也行。  我老公特别爱出汗,稍微一动弹那汗就啪啪的往下滴,打个比方~不热的天气洗……  ==========  夏天吃点生脉饮,平时吃点玉屏风散。对于男士爱出汗有时只是生理性的,不需服药。所以,给你说的也是差不多的一点补药,想吃就吃,不想吃平时练点平心静气,收敛心神的功夫也行。  
3、看了楼主写的,特别想问问,我老公特别爱出汗,稍微一动弹那汗就啪啪的往下滴,打个比方~不热的天气洗……  ==========  夏天吃点生脉饮,平时吃点玉屏风散。对于男士爱出汗有时只是生理性的,不需服药。所以,给你说的也是差不多的一点补药,想吃就吃,不想吃平时练点平心静气,收敛心神的功夫也行。
4、楼主大才!  楼主帮我看看,很符合你说的阴阳两虚。具体如下:男,37岁,腰部天晴时隐隐酸疼,要下雨的时候腰疼,浑身无力,气闷。走路或站久了,脚后跟疼,干点活很累,身体冰凉,膝盖似有风进入,腹部有点胀,舌头有齿痕。  很郁闷,好像没病,西医也看不出来,体检都很好,我自己知道肯定有问题,谢谢楼主给看看!  -----------------------------  你这个确实阴阳两虚,建议你用菟丝子、仙灵脾、骨碎补,枸杞子等分各8克,熟地25克,当归8,桂枝6,肉桂3,牛膝8,杜仲8,山萸肉10,山药15.人参4,炙甘草6,茯苓8,陈皮6,调养,这个方补肾阴肾阳,补而不燥,不滞,你可以找人看看,做成丸剂的话,桂枝比较麻烦,估计做不成丸
5、亲爱的楼主你好,我想请问下,本人女,34岁胆结石,右肾脏错构瘤。平时大便不成形,经常感觉口干舌燥,两侧的太阳穴涨了些许黑斑,颜色不是很深,冬天很怕冷,夏天不怕热,走路时间久了会觉得小腿疼。想请楼主百忙之中给我开个方子或者提点建议。在此感激不尽。  -----------------------------  你这个是肾阳弱导致的胆弱,如果我没猜错,你还应该有高血压,现在年轻,应该不明显,但是这样下去肾阳弱导致胆弱,胆弱导致肝强,然后就是高血压了,我建议你服用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一类成药,当然也可以服用四神丸,这样连你大便不成形也治了
6、楼主你好!我想问一下,女,26,脸上总冒有白头的痘痘,很红。手心,脚心总出汗,大便也不成形,比较黏。可能思虑重,晚上不是很容易入睡,多梦。熬中药不方便,麻烦楼主帮我开个现成的中药,逍遥丸之类的吧!谢谢啦!  -----------------------------  手脚多汗一般来说是脾胃功能失调引起,可分为虚症和实症两种,虚症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 但是我看你便溏,应该是脾阳虚,何况肝郁,现在我不知道你是肝郁引起的脾虚呢,还是本来就脾虚,如果是生气便溏加重的话,用痛泻要方:炒白朮90克、炒白芍60克、防风30克、炒陈皮45克。  本方原来可作散剂或丸剂、汤剂。近人多酌减其用量作汤剂服用,参考用量为土炒白朮15克、炒白芍12克、炒陈皮7.5克、防风6克。 此方主要功用是扶脾疏肝,缓痛止泻,用于治疗因肝郁犯脾而致的腹泻。这种泄泻的症状特点是每遇生气则腹痛、腹泻加重,  如果是本来就脾虚,后天又爱生气,就用附子理中丸+天王补心丸
7、一直跟着楼主的帖子,还经常温习,受益匪浅,希望楼主多布施,另外,想替我母亲咨询楼主,她身体很糟糕,主要症状是:手心很热,身上怕凉,脚跟疼,睡眠睡不着,三高,有很严重的肠炎,吃一点点生的东西就犯,以前肠炎犯了艾灸还管点用,前些天吃了一个小辣椒之后,艾灸也不管用了,大便很滑,根本挂不住,小便非常频繁,左耳鸣,听不清别人说话,夏天怕热,出汗很多,让她吃了一个月的金匮肾气丸,她说就是大便一天一次正常......  -----------------------------  手心热身上却怕冷,说明脾胃不调而且可能有寒症,脚后跟疼和左耳鸣说明肾阴不足,三高呢,说明身体里有於堵,这个老年人常见的,肠炎艾灸管用,金匮肾气丸也有用,说明确实有寒症的。小便频数,大便滑,那是肾气不足难以固住。夏天出汗多记得服用一些生脉饮,至于其他的,综上所述是肾气阴阳俱弱,脾胃不调,并且因为气弱,无力很好的推行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已经造成体内血管有於堵(细小的血栓,浊阴)。所以,服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  方解: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予取四神丸之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与温中暖肠胃的熟附子、干姜、吴茱萸配合,运脾土,振奋中阳,中阳振复,升发运转,可使清升浊降,肠胃功能恢复正常;陈皮、砂仁理气健脾开胃;厚朴调气导滞;黄柏炭清化湿热毒邪,又苦以坚阴;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上药合用,脾肾两补,温中寓涩,调气导滞,兼能清化湿热毒邪,使肠胃功能协调,溃疡性结肠炎自可逐渐康复。  你可以找人看看,祝令堂身体康复
8、固本培元   固本培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比如,熬夜的人,首先耗费的是人体津液,也就是“精”,这个时候用参须、枸杞、陈皮炖乌鸡是很补身体的。比如到了春天,挖些户外的野菜尤其像茵陈、春树芽,马齿笕也是很合时令的,到秋天秋梨下来,或者夏天的西瓜都很好,比如女子例假过用红枣、黑糯米熬粥虽是简单的食物,也是对身体再好不过。再比如,人年纪大了阳气弱的用小剂量的四逆汤壮阳同时补充胃里气分、津液;再比如肾阴亏虚的人,经常服用一些六味地黄丸,六味这个方剂,说的是补肾阴,但是里面的熟地是益精填髓的,但凡因为虚耗了津液,过分劳废了体力,都可以用来补养。
好好养生,手脚凉的女子多吃些诸如当归羊肉煲这样的的东西,男子就多吃些龟苓膏一类的东西,都不算病。
9、 & 壮阳,补髓
这几天一直追着楼主贴子学习,还做了笔记,我也对中医感兴趣,但很多中药用途看过容易忘,估计不是学中医料,楼主无私奉献自己所学知识为大家看病,功得无量!楼主想请教,我49已经更年期,已经停经,脸色黄,比较暗,经常背部发凉,是从骨子里透出的凉,有时吃东西肚子会发胀,舌苔白,比较厚,常有口臭,现在吃白芍,甘草煮小米粥,胃胀改善了点,但舌苔白没改变,还有腰部也比较凉,手脚怕冷,腰有时会酸,脸会潮红,小便正常,大便有时会隔天一二天,感觉阳虚,现在每天吃三七和西洋参,觉得吃了变化不大,这个可以吃吗?请问该如何调理!谢谢啦  ==========你药吃反了,可怜的人啊,你要吃补火的药,但你吃白芍甘草这散火的药很快你就会亡阳,腹胀了,脾胃虚寒,无力运化啊!理中丸或者附子理中丸,补火,火生土,火足才能腐熟水谷。  -----------------------------  弯月,白芍是生津育液的,是可以生长体内津液的,她腰酸,脸潮红津液肯定有亏,至于胃胀气,甘草性温,同时生胃里津液的,吃起来肯定不错。但是背凉,怕冷是阳虚。  总的来说,你是阴阳俱虚,阴虚表现在津液有亏,阳虚表现在体寒怕冷,你吃的药有补津液的,但是没有壮阳的,所以,你胃胀气有改善,但是舌苔还是白,寒症未去嘛。其实最适合你的药是四逆汤加上六味。四逆汤生胃里津液壮一身阳气,六味填精益髓补肾阴。当然,这个药效果可能慢些,调理身体不要求快。相求快的话,用麻附细辛汤加上大量的熟地,和白芍、茯苓
六味填精益髓对于津液虚耗当然有好处,如果到了的地步,就要用桂附地黄丸引火归元了。六味就是补药,平补肾阴,填精益髓,但是阳虚者不适合.
11、津液亏损
津液亏损比较厉害了,看看今天的文。用六味和天王补心丸
12、肝肾阴虚
楼主,老师,您好,本人想请教下:男,35,耳鸣有几个月了,本人觉得是肾虚,看过一位中医,说是肝肾两虚,吃过5副中药,效果,不明显,有人建议吃杞菊地黄丸,请老师帮分析下,我平时晚上多梦,有眼袋,不知道是不是近视戴眼镜的缘故,冬天觉得手冰凉,但不觉得冷。请老师,指点下,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还是什么,在这里先祝老师身体健康,一生平安,谢谢了,期待您的回复。  -----------------------------  用天王补心丸和六味,滋补肝肾阴
13、阴阳双虚
肾气不固,阴阳俱虚,用金匮肾气丸,同时用枸杞、陈皮、参须炖乌鸡补身体,总的来说,还是虚证,调补吧
14、 & 肾阳虚,阴虚,脾阳虚
五更泻是典型的脾肾两虚,膝盖疼一般是肾阳虚,大便稀一般是脾阳虚,腰酸无力是肾阴虚,发白颧骨红可能是肾阴虚,综合起来看就是身体虚啊,肾阴阳两虚,五更泻用四神丸就好了,肾阴也需,平素可以吃点六味。另外记得用枸杞,参须,乌鸡炖汤喝t
有尿频的问题,如果有,就绝不能吃小青龙汤,而是先治尿频,用五苓散,药店里叫五苓颗粒  
16、尿频和口腔溃疡的辩证治疗
如果有小便的问题先治小便,否则,下面尿频上面小青龙汤再一发汗,整个人就虚了。保险起见 先用五苓颗粒或者五苓颗粒合金匮肾气丸把小便治治,再治上面的问题。  
17、肾气不固
肾气不固,用金匮和五菱散
你便溏应该是脾阳虚,怀孕是借着胎儿的热力,加上你本身津液虚,所以又成了便秘。掉头发说明你的身体气血已经虚了,无力给养头发,尤其是肾虚,口臭说明你脾胃化力不足,总之就是身体虚了,重点是气虚 身体各项功能力度不足。你这样怀孕生孩子,得细调理啊。我认为你是气虚甚于血虚,先用五味异功散补气吧。  19、腿部寒湿水肿
我患病7年了,今年26,表现为左下肢水肿,很肿很肿,去医院看,医生说是淋巴水肿,去年做了手……  ==========  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壮阳,通利下身水路,腿部寒湿可尽去
20、膝盖疼
宝宝好,我膝关节里面一层横膜疼,天气一降温,会重一点,一年多了,30出头的年龄,请教宝宝该怎样调治,谢谢!  -----------------------------  可能是阳弱,尤其是肾阳弱,也有可能是虚劳导致的。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别的肾阳弱特征,就以外养为主,少负重物,少爬楼梯,冬天护住膝盖,平时用艾熏一熏,每天用艾叶、路路通泡脚,药店里最便宜的膏药就可以用,里面有乌药草乌一类的止痛补阳的药物,这层横模是没办法重新长起来的。所以以后都要注意了
楼主您好,我自己身体也很不好,非常瘦,人没精神,没力气。一大便完就感觉人很虚。容易胃涨胃酸,心脏也难受,喘不上气,容易心慌心悸,易紧张,易郁闷,发质很干,掉发多,夜尿两到三次。黑眼圈从小就有,很厉害。舌尖红,翘舌可见血管曲张,有齿痕。月经量非常少,颜色暗。腰酸膝盖后脚根疼。怎么办呢,目前还得带宝宝,感觉很累。没精神照顾他  -----------------------------  你是虚证啊,脾虚,肾虚,血也虚,血虚无以养发,肾虚所以腰酸腿疼夜尿多,脾虚胃气不壮,大便的时候带走不少体内津液。月经发暗是血瘀啊,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这种情况肯定得补了,到处虚,要么先补脾胃,要么直接上八珍汤或者十全大补汤。补脾胃你应该用陈夏六君子丸,成药,直接买,药店里没有就去淘宝
22、皮肤光泽排体内垃圾
皮肤没光泽,排垃圾?吃点什么可以调理  -----------------------------  二陈丸,排毒养颜胶囊,肥儿丸等等
你是虚证啊,脾虚,肾虚,血也虚,血虚无以养发,肾虚所以腰酸腿疼夜尿多,脾虚胃气不壮,大便的时候带走不少体内津液。月经发暗是血瘀啊,旧血不去,新血不生。这种情况肯定得补了,到处虚,要么先补脾胃,要么直接上八珍汤或者十全大补汤。补脾胃你应该用陈夏六君子丸,成药,直接买,药店里没有就去淘宝  ------------------  &1656楼
18:43:00  多谢楼主,我也看过几位中医,吃了不少中药,可惜越吃越重。但我还是非常相信中医的,以前可能遇到庸医了。前断时间又找中医诊脉,他说我气虚左肾阳虚,血虚不能养脏腑。血热。说我血因虚而淤,说我吃三七没用。我因为要奶宝宝,所以没吃他配的中药。因我到处虚,我感觉无处下手,那就听楼主的,先调理脾胃吧。  -----------------------------  那个中医说的挺好的,养脾胃只是暂时措施,你体内旧的淤血不去,新血就不会长出来,带脾胃好点,淤血还是要去一去的
24、寒症寒症,用四神丸可以一试
我的脸颊有斑,有好几年了,前两年开始在太阳穴位置也出现了斑,睡眠很轻,有鼻炎和变异性哮喘,烦请楼主看看怎么调理呢?  -----------------------------  慢性病啊,气滞肝郁,体内的气机不通畅,平时喝点黄芪当归水,当归芍药散或者逍遥丸都挺好,天王补心丸也合适,平时心情要好,思虑不要过重,不知道有没有便秘,没有基本可以判断脸上的斑是肝斑
26、补肾阳
你试试《金锁固精丸》吧,主治:固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成分: 沙苑子(炒)、芡实(蒸)、莲子、莲须、龙骨(煅)、牡蛎(煅)。  或者《五子衍宗丸》,成分:车前子、覆盆子、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  二者都是补肾阳填肾精的成药,前者偏于养脾胃,收敛神气、镇惊。后者纯补肾阳,偏重于收敛肾精。
27\ &阳气弱,补脾胃,去垃圾
我不知道有没有,医生也没有告诉我,我容易感冒,怕冷,这是淤血的表现吗?你的QQ是多少啊  -----------------------------  易感冒是体表阳气不壮,中医里叫卫气弱,怕冷应该属于寒症,总之呢是气分方面的虚弱,但是从这些并不能看出有没有淤血,那个中医给你开这些破血行气的药,估计他把过你的脉是有淤血,没告诉你罢了。你要是女士例假有血块,疼的话,是有淤血的一个表现。至于脸色黄那是脾不好,当然也可能是体内沉积的水湿垃圾过多。给你把买的医生有没有说你的脉象如何?如果脉沉,就是垃圾多。当然也可以养脾胃除垃圾一起来。用五味异功散+五苓散可除体内谁是垃圾,顺带养脾胃;用二陈丸可以除体内痰湿垃圾,但是以上药都没有去淤血的功能。
28、 学习 黄帝内经、胡希恕的伤寒杂病论、方剂十得心讲、医学衷中参西录、倪海厦的一些演讲、李可的演讲看得多了就能去芜存真了,要和周围的人互动起来,更方便学习
29、胆 大腿发麻说起大腿外侧,我大腿外侧总是发麻,好几年了,距离膝盖上面一手掌,几乎天天都会发麻,有时特别吗,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另外大便经常干燥,年前做了内痔息肉手术,现在大便还比较干燥,脸颊两侧是不是跟这些都有关系?  -----------------------------  胆经的位置发麻,那你胆经气已经相当不通了,用魔蝎板用力刮吧,晚上睡觉不要超过11点。  你是不是胆不好啊,有个疏肝利胆汤,你可以看一看:  【处方】 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功能主治】 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主肝胆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0、肝郁-脾胃-肾阳虚
我父亲患有脂肪肝和胆囊炎,平日里脾气不好,火气比较大,以前父亲为了子女上学工作的事,思虑很深脑子里想的东西很多,晚上多梦,睡眠质量不好,还有前列腺炎和肾阳虚,腰腿疼痛,并且还胃脾不和。我对中医方面并不了解,仔细学习了先生前面讲解的知识,才豁然开......  -----------------------------  &1758楼
17:50:00  每天都上来看先生回复,先生一直没回复我,不要漏掉我啊先生。我把这个帖子给我父亲看了,我父亲说先生讲的那些症状跟他很像,先生在前面的帖子里说“脂肪肝用暖肝煎当底方进行加减就好了:当归9克,枸杞9克,茯苓6克,小茴香6克,肉桂5克,乌药6克,沉香3克,如果病人素体体寒,得加附子,体虚加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白茯苓、甘草等分各6克。”  请问先生,我父亲也可以用这个方子吗,要增加或者减少什么吗?拜......  -----------------------------  这个方不很适合你父亲,暖肝煎是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证的。他既然肾阳虚,再加些巴戟天、补骨脂比较好,至于脾胃的事情那是由于肝郁引起的,这个和人的脾气有关,平素脾气大,肝郁在那里,就会影响脾胃,然后人年纪大了,脾胃又不好到肾阳虚是很自然的。你父亲适合的是柴胡疏肝散,这个主治:肝气郁滞、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给你个柴胡疏肝散加减吧:  柴胡15g、川芎6g、枳实、香附、陈皮、白芍(各5g)、甘草3g、党参、山药、白术各12g、夜交藤15g,酸枣仁20g,珍珠母10g,茯苓6,巴戟天8,熟地15,当归8
31、寒、於、湿
女,28岁,怕冷,易累;感觉后腰冷,难入睡,多梦,头发油、脸油,眼睛易疲劳,眼底蓝,右脖子淋巴有几个节,能滑动,舌质红紫色,无苔,口腔溃疡发复发作,唇色红中带点紫,手臂和小腿酸软无力,指甲有竖纹,颜色粉紫。大便正常。请分析下该如何调理,谢谢!  -----------------------------  体质寒淤夹湿,用点桃红四物汤加金匮肾气丸调理
32、流行感冒
如果是流行性感冒,直接用胆木注射液,胆木也不能用多了,不要听医生的打消炎药,很伤身体
33、肾虚楼主您好,一直跟您的帖子,广莫道长的也在跟,男,38岁了,很瘦,我的问题是前几年腰疼,看了老中医说是阴虚,开了药见好,近几个月晚上睡觉时腰和背都疼(特别后半夜),只有侧卧或把手垫在腰部方能缓解,耳鸣现象也一直有,去年体检发现有肾结石和胆囊息肉了,这是阴虚还是阴阳两虚?这几天总感觉口干,是不是脾也有问题?如何调理?有人推荐早上吃六味晚上吃金贵,对症吗?  -----------------------------  可以,白天阳气出来,用六味就可以,晚上阳气后退,用金匮吧,这个说法挺好,你这个肾虚是肯定了,口干未必是脾虚,这些天天气的事,很多人心肝火盛,你有肾结石和胆息肉,肯定运化能力不足,不行就早晚都用金匮。
34、补津液和肾
楼主您好,我的情况,29岁,未婚,有 口臭,舌苔微黄,大便有时候轻微便秘,小便 频繁(我很能喝水)尿液很清,淫欲较重,有 十几年的手淫史,以前很频繁现在很少,正在 戒除中。早泄 射精无力,精液微黄,勃起时 会阴部涨疼,平常勃起一段时间之后,会阴部有不适感,偶看情色镜头自己觉得精子有外 溢的感觉(可能是滑精) 。阴囊潮湿但是无 任何不适。下巴胡须中,两眉间 这俩区域常 生痘痘。手指月牙少,只有4~6个。心情......  -----------------------------  你的身体是消耗太大,便秘不是实火,而是体内津液不足导致,痰白色是带寒气的。有点滑精是肾气不固,尿清长还是说明体内火力并不壮,你这种身体一边需要滋补津液,一边需要补充元气,把大补阴丸和益肾丸合起来吃,1:2的比例
35、先去痰湿再补
本人非常喜欢医道。求解:大便不成形、有时候一天两三次、喜甜食,畏寒怕冷、耳朵脚老长冻疮,不思饮水,夏天别人大汗淋漓我却不出汗,还有慢性咽炎、容易上火  治咽炎的一般是寒凉之药,吃了脾胃受不了,再加上畏寒怕冷不知是不是肾阳虚,求楼主赐教  -----------------------------  你未必肾阳虚,但是肯定阳虚,而且体内有废水,所以不觉得渴,慢性咽炎用点小青龙汤试试,药店里有成药,回头体内痰湿垃圾去了,才能吃补药,眼下先去痰湿垃圾
36、心肾不交
口腔溃疡就是像棉签头那么大的溃疡面,有时候会同时出现好几个,大便有时不成形,会有粘腻感,小便泛黄,睡眠每天都多梦,有时会出虚汗,怕冷,累不是很明显,前段时间站久了会有些腰疼,现在没有不适感了,胃口还好,吃东西无不适症状,现在就是手心脚心潮湿,脸上有时候会长红色脓包,脸上油重,口腔溃疡时尤其油多。  基本上是这样的情况,搞不清自己是什么状况,希......  -----------------------------  棉签的溃疡应该是有火气。脸上油光是说明阳分过多的聚集在头面部,加上出油多的时候溃疡加重,可以肯定溃疡是上火导致。  “大便有时不成形,会有粘腻感,”这是典型的脾阳虚症状,但是你说有时,我不知道有时是多频繁的程度?如果是吃了寒性食物,比如凉茶、蜂蜜、苦瓜那时才便溏倒不要紧,只是食物导致的而已,并不是身体本身的问题。  心主血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主泌别清浊,心热甚移于小肠,导致小便的清浊,你小便黄应该是小肠或者说是心火比较盛,我不知道是一直如此还是因为春天节气导致的心肝火盛。  你睡眠多梦,那是肝阴虚,出虚汗怕冷是气弱。但是奇怪的是,一般出虚汗怕冷是阳分不足,你有满面油光,阳分浮越,这就比较矛盾了,我想你不会一边出冷汗一边脸上冒油光,这个不科学。你不妨把目前你的身体症状说一说,这样所有症状说一起,很头疼。  手脚出汗可能是肾弱  综上所述,你的这些症状应该是不同时候出现过的症状,当然,我考虑因你可能有些阴阳不调,所以才出现这些复杂的症状。  阳分都跑到身体胸膈以上,所以胸膈以上呈现上火或者阴虚症状,包括心火盛,肝阴虚满面油光;而胸膈以下呢,阳气又不足,所以脾阳虚,便溏,怕冷,手足出汗。  给你个心肾不交,心阴不足导致上火的方:  生地15克、熟地10克、玄参10克、茯苓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朱麦冬12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20克、黄连6克、炙黄芪15克 、肉桂粉4克。本方运用于心肾不交之心阴不足者,另有引火归元之效。
神医 我脾肾阳虚 脉细沉 感觉没有精气神 四肢乏力 舌肿大 生理期前几天头疼头晕 严重嗜睡 轻微腹泻 由于工作原因吃饭不规律 近来严重腹涨 腰腹脂肪屯积 吃的很少还控制不住体重 面部腿部别人反映有水肿现象 经一周雷火针治疗腹部变平 体重有所控制 但是只有在中午晚上都几乎不吃饭才会减轻 苦恼不已 求楼主良方  -----------------------------  你脉沉细,沉说明有湿,一般是腹部有湿气,或者体胖也会脉沉,脉细说明体内血液不足,四肢乏力那应该就是脾湿代谢不化,你的舌面应该也有一层水痕,生理前头昏头疼,那是身体里湿范动的事,你这个情况得去湿啊。旧水不去,新的津液也不容易生成。从你一吃饭就腹胀也能看出来,身体里废水太多了。  你用“桂枝七少药剂麻黄细心附子汤”吧  桂枝48 生姜48 甘草32 大枣10个 麻黄32 细辛20 (制)附子15 陈皮10  三次的量,一天半服完。  这个药呢,一方面治胃虚,一方面生养津液(里面有桂枝汤啊),另一方面呢祛湿
38、胃寒 四逆汤
39、手脚发凉,腰酸,脾气坏
肾阳虚是怕冷,手脚冰冷,畏寒,经常腰酸,膝盖运动下就会痛,那嘴唇干裂的毛病怎么治疗呢?我26岁,10多年了,面部犯黄,脾胃应该火旺,脾气不是很好!阴虚应该比较重,因为15-6岁开始不爱晚上睡觉,都是白天睡觉,晚上玩电脑,现在睡眠也不好,每天都做梦,而且非常真实的梦境!  -----------------------------  你手脚冰凉,是四逆汤证,说明你胃气不和,胃中的津液到不了手足;  你腰酸疼,未必仅仅是肾阳弱,而是阴阳两虚,这是因为肾精亏损造成的,  脸泛黄是脾胃的毛病,脾气不好是因为你肝阴弱,肝阳虚盛  总体来说,你是少年时期虚耗身体之精,耗得太过分了,现在才有这种种不适,要知道伤害身体之精最快速的方式就是熬夜,你现在要治必须从根本上治,首先改变生活习惯,其次药补,用八位肾气丸合人参养荣丸,买同仁堂的蜜丸
40、月经延迟
我的病真的是看过无数医生了,至今也没全好。我是从来月经起就不太正常,常常月经来了就不走,不吃药的话月经会来一两个月都不停。所以那个时候都吃西医的一些黄体酮啊雌激素啊来止血。吃的时候见效,不吃又会复发。后来开始看中医,吃了好久的药,也没见好。再后来我在网上买了一个中药的袋子绑在肚脐上的,用了之后下了好多血块,然后好了一段挺长时间,最后还是复发了。那我就说说我现在的情......  -----------------------------  你过去是肾气不固,可能还有点子宫肌瘤或者类似的血瘀,那个时候但凡用温经汤或者桂枝茯苓丸什么的治起来也不会延拓到今日,你肾气不固,内有淤血,导致月经淋漓不尽,这样就从简单的肾气不固,内有瘀滞发展到血亏,血亏又导致阴虚,你为什么搓后脚跟的时候耳鸣,那是你骨头里骨髓空洞的声音,因为肾虚,肾生髓,肾虚则髓虚,髓虚导致骨中有空,你搓脚后跟这个有空的骨头就会传音到耳。你这个我回头给你个方子,你找人看看,现在我的出门去,今晚或者明天,这两天比较忙,不好意思。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齿痕舌怎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