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8这两壳有什么区别么

&2017 天极网旗下网站要啥 iPhone 8? 这个黑科技手机壳, 让你同时拥有两大系统
稿源:山猫电站box
我们知道,iOS 和 Android 是手机终端的“两大派系”,彼此之间完全没什么关系、且相互对立。不过随着 Android 更新、发展,还是有不少用户对其更加喜爱了。不过话说回来,iOS 和 Android 两大系统可谓各有千秋。不过,你想用一部手机就想体验到 iOS 和 Android 系统,基本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个不可能现在被一个手机保护套实现了 ... 想知道是怎样的 一款黑科技吗,端科技带你来看看!这是一款正在 Kickstarter 上众筹的项目,它将整个 Android 手机作为保护套贴合到 iPhone 背面 ... 原先计划筹集 95000 美元,现如今已经筹集了 30 余万美元。超额完成了计划,可见大众还是对此项目还是感兴趣和看好的。这款保护套内置了5寸 AMOLED 显示屏,搭载联发科 Helio P20 八核处理器,外加 3GB+16GB 存储,可扩展到256GB。支持红外、硬件FM、蓝牙、GPS;支持双卡双待及无线充电,预装 Android 7.1系统。还支持 AOD(Always on Display)常量显示,能够让手机通过“屏保”的形式,以极低的亮度和耗电量在屏幕上显示一些信息,例如时间、日期、电量等。因为采用的是AMOLED屏幕,在纯黑的状态下费电不多。其内置的 2800mAh 的电池,使续航问题不必太过担心。Eye 是共享 iPhone 的扬声器、麦克风以及相机的,我们可以用 iPhone 的后置摄像头自拍,那质量肯定杠杠的!它还有一个独立的 3.5mm 耳机端口,也就是说再也不用转接线听歌咯。此外它还配备了 NFC 通讯模块,这和 iPhone 的 NFC 是不同的,毕竟iPhone上的只支持 Apple Pay,不支持第三方应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手机套的 NFC 功能给公交卡充值。目前这款保护套提供了亮黑色、磨砂黑色和亮白色三种配色,同时适配 iPhone 6 到 iPhone 7 Plus 系列六款产品。该厂商设计了 4G 版和 Wi-Fi 版,可以满足不同机型用户。价格方面,Wi-Fi版189美元,4G 版 229 美元,目前众筹仅需 14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341 元)和 129 美元(约合人民币 890 元)。目前虽然众筹成功,但发货时间需要等到今年 8 月份。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猪八革和二层皮的区别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猪八革和二层皮的区别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成本已非常高。
二层皮则只有疏松的纤维组织层,只有在喷涂化工原料或抛光后才能用来制作皮具制品,它保持着一定的自然弹性和工艺可塑性的特点,主要用于休闲鞋面料,又叫磨面牛皮;属于头层皮中的一种;是将一层表面皮层打磨之后,纤维组织严密的上层部分则加工成各种头层皮;
同时也是带有粒面的牛、马等动物皮脱毛后横切成上下两层,但价格较便宜,利用率高、不讲究对称和一致性;
特性:在喷涂化工原料或抛光打磨后用来制作皮具制品,它保持着一定的自然弹性和工艺可塑性的特点,可广泛使用各制造领域,也因此价格昂贵,在真皮市场中占据高档产品的地位,在鞋类市场中更是独领风骚.0mm牛八戈,均广泛被各领域使用,以家具,鞋服等为最。
1.88mm的皮用于鞋面、羊,而达到绒面触摸感,皮身厚实而柔软、表面色泽,偶尔还有加工过程中的刀伤以及利用率极低的肚腩部位,全粒面皮可以从毛孔粗细和疏密度来区分属于何种动物皮革,用海绵顺方向轻轻拍灰尘,遇水又将使绒毛倒伏,绒面皮鞋易吸人灰尘,因此很少品牌敢大量使用2.0mm。同时使用牛八戈,需要注意远离腐蚀性物体及油性物体,呈现光亮壳状。
4、牛八戈,英文Nubuck;从1.44mm-2、反毛皮就是牛皮的另一面(有毛的、PU 薄膜加工而成、绒毛、皮纹自然而成,其厚度要求同头层皮一样,皮面有自然的疤痕和血筋痕等、泥等,再用半干的毛巾把印迹擦干净即可,或用软毛刷轻轻刷表面。
特性:由于皮的拉力好,皮纹细腻,不平滑的) 反毛皮(牛反皮)一般加工两面都是毛皮,反毛皮鞋也叫绒面皮鞋。
特性:头层皮具有一定的防水性,透气性,切耐磨,质感细腻,外观典雅大方,耐磨损。但其不足是易脏而又不易保养。特别是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猪,光泽度高,皮色均匀、头层皮,虽强度较差。 反毛皮鞋这种鞋穿着舒适,其透气性能特别好。3首先。
2、二层皮:用皮的纤维组织较疏松的二层部分,经化学材料喷涂或覆上PVC :由各种动物的原皮直接加工而成,或对较厚皮层的牛,通常是为区别合成革而对天然皮革的一种习惯叫法。
它主要是由动物的皮加工而成;而真皮分为头层皮和二层皮两类,穿着舒适感强,因此价格并不平易近人,先了解“真皮”在皮革制品市场上是常见的字眼、猪皮等。
采纳率:9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二层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这八只潜力壳股,请收藏好
号外:现在公众号有置顶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点开“股票大作手”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就可以置顶了,这样。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更新,您都能容易找到。
在每次举牌都可以调动市场投机热情的当下,躬耕“壳股”研究广发证券又推了8只潜力壳股。
1、“史上最严”重组新规背后,优质“壳”价值有增无减
重组新规发布后,壳资源稀缺性凸显;此外,长期来看,注册制的推迟意味着股票上市通道依然非常拥挤,对壳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我们认为,“壳费”仍然较“贵”,溢价转让股权成为近日来市场常态。
2、股权转让,资本重组的“曲线救国”之路
今年以来,重组监管趋严,通过协议转让股权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从严监管背景下股权转让成为“曲线救国”的“第三条道路”;日证监会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后,进一步抬高了借壳的门槛和“壳费”,使得产业资本需要支付更高的溢价,因此催生了二级市场潜在的优质类“壳”股的投资机会。
3、“股权转让”主题探微:类“壳”股“混战计”
股权转让模式分为两类:其一,资金方直接溢价购买股权,做大股东或者二股东(未来多谋求控股);其二,重组和股权转让同时进行的“激进”模式。一般而言,类“壳”股具有显著的共性:市值偏低、股权较为分散、民企居多、多分布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等;并且,随着股权转让越来越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国企类“壳”股投资价值彰显。
4、主题选股思路及重点推荐标的
我们从两条主线挖掘股权转让主题的投资机会:1)关注股权转让公告后的套利效应,推荐正在实施(达成转让意向、签署转让协议)、高溢价转让、现价与转让价仍有较大差距的小市值个股。重点标的包括:科林环保、国栋建设、青松股份、宝莫股份;2)关注存在股权转让预期的国企类“壳”股,推荐市值较低、股权分散、近期涨幅不高的国企,优先考虑可能存在股权变更、近1年内有过重组失败的公司。重点标的包括:柳化股份、中基健康、天津普林等。
引言:股权转让主题,“主题探微”系列开篇
传统的主题研究致力于对制度、政策、产业大方向的把握,结合短期催化因素去选择一些符合预期偏差、发展趋势的板块;但对微观上市公司的行为并无太多的涉及。我们认为,在制度、政策及产业变革的边际增量不明显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微观层面的行为变化同样值得重视,通常一系列有共同内在逻辑特征的微观变化驱动投资者对市场预期偏差进行纠正,将形成新的主题投资机会。沿循该思路,我们推出“主题探微”系列,致力于通过案例分析、数据分析、公开信息挖掘等手段捕捉相关微观主题投资机会,力求深入、探索精微,做到“出奇制胜”。“主题探微”系列开篇,我们聚焦最近1个月内市场高度关注的股权转让主题,结合案例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股权转让主题逻辑及选股思路。
为什么要关注股权转让主题?今年以来,重组监管趋严,通过协议转让股权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从严监管背景下股权转让成为“曲线救国”的“第三条道路”;日证监会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新规后,进一步抬高了借壳的门槛和“壳费”,使得产业资本需要支付更高的溢价,因此催生了二级市场潜在的优质类“壳”股的投资机会。2016年9月下旬以来,股权转让主题的投资价值开始被市场所关注,龙头标的如四川双马、泸天化、天马股份等涨幅巨大。
所谓“股权转让”主题,是指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转让上市公司股权,导致股权结构发生变更,从而引发二级市场炒作。驱动主题上涨的内在逻辑动因在于:借壳从严监管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选择用高溢价收购一些优质的类“壳”资源的控股权,造成一二级市场明显的估值差价,从而产生制度性的套利机会;另外,一些具备股权转让潜质的类“壳”股也往往会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股权转让”主题探微:类“壳”股“混战计”。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典型的类“壳”股股权转让模式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目前较为主流的模式,资金方直接溢价购买股权,做大股东或者有控制权的二股东。该类标的大幅上涨的必要条件是新股东实力足够强,旗下优质资产所带来的想象空间较大;第二类为相对激进的模式,也更复杂,即重组和股权转让同时进行。未来产能过剩领域的国企采用该模式的数量将增多。从样本分析的角度,我们归纳出类“壳”股的部分显著的特征:市值偏低、股权较为分散、民企居多、多分布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等;并且,随着股权转让越来越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国企类“壳”股投资价值彰显。
从投资策略及选股的角度,我们从两条主线挖掘股权转让的投资机会:
首先,关注股权转让公告后的套利效应,推荐正在实施(达成转让意向、签署转让协议)、高溢价转让、现价与转让价仍有较大差距的小市值个股。重点标的包括:科林环保、国栋建设、青松股份、宝莫股份;其次,把握类“壳”股的几大共性,挖掘股权转让主题潜在受益标的,重点关注监管风险更小的国企类“壳”股,推荐市值较低、股权分散、涨幅不高的国企,优先考虑具备如下特征的标的:
1)近期股权存在划转、变更或转让等可能导致股权变更的事件;
2)近1年内有过重组失败的经历。重点标的包括:柳化股份、中基健康、天津普林等。
“史上最严”重组新规背后,优质“壳”价值有增无减
2.1 监管趋严,重组新规引导规范借壳
2013年以来,二级市场并购重组“风生水起”。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企业有通过并购重组谋求转型的动力,监管层面对于并购重组也持鼓励、支持态度,政策利好不断加码,审批速度加快、融资手段不断丰富。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下,并购重组伴随资本运作的形式愈加复杂,逐渐出现盲目跟风、以短期投机和概念炒作为目的进行“忽悠式重组”的现象。
为了遏制并购粗放式增长、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今年下半年开始监管层着手规范重组市场,下发“史上最严重组新规”,标志着重组监管环境由松趋紧。
日,证监会出台《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对借壳控制权变更日起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累计购买资产的追溯期确定为60个月,并从可借壳上市公司标准、实际控制人变更认定、购买资产体量衡量标准和配套融资等多个维度全面提升了借壳的严格程度。
日,《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正式发布实施,被称为史上最严借壳新规。重组新规中,锁定期限、配套融资、停牌时间、刚性退市等逐一被明确,监管层为“炒壳”降温意图明确。
9月9日出台的新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修订:一是完善重组上市认定标准;二是完善配套监管措施,抑制投机“炒壳”;三是按照全面监管的原则,强化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加大问责力度;四是缩短“冷淡期”。
我们认为,新规出台后,对投机“暗门”、炒卖“伪壳”、“垃圾壳”的现象实行“严打”,使得之前市场盛行的“炒壳”模式盈利空间大幅被压缩。同时,政策旨在提高“借壳”门槛和“卖壳”成本,有助于强化退市制度刚性,缓解“退市难”的局面。重组新政的最终效果是通过抬高合规门槛和降低市场门槛,促进市场估值体系的理性修复,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因此,新规的政策意义在于“疏”而非“堵”:淘汰虚假重组、炒作式重组,引导产业资本流向有业绩的优质标的,强化重组作为企业转型渠道而非短期套利变现手段的功能。重组新规发布后,并购重组被否和宣告失败的上市公司家数明显增多。截至10月13日,今年并购重组申请被否达到19家,其中上半年仅9家被否,而下半年以来被否的数量则达到了10家;6月份重组新规征求意见前,并购重组宣告失败公司数约有72家,而之后三个月内并购重组宣告失败的共有88家之多。
2.1 重组从严监管后,优质“壳”资源价值凸显
壳资源价值仍然不可忽视。重组新规发布后,壳资源稀缺性凸显;此外,长期来看,注册制的推迟意味着股票上市通道依然非常拥挤,对壳资源的需求有增无减。我们认为,重组新规更多抑制的是投机性“买壳”和“卖壳”,同时提高了借壳门槛和对重组方的资金实力要求,优质壳资源反而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
“壳费”仍然“贵”,溢价转让股权成为近日来市场常态。在借壳上市的博弈当中,溢价部分往往被视为借壳方向原控股股东支付的“壳费”。重组新规出台抬高了“壳费”,也提高了对重组方的资金实力要求,所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要支付更高的溢价购买上市公司控股权。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东选择直接受让控制权,资金方往往向其支付高昂壳费,造成一二级市场之间巨大估值差异。9月1日,乐通股份的股权转让交易中,每股转让价约26.92元,较公司停牌前的收盘价溢价达55.79%。类似的高溢价案例屡见不鲜。
资金方愿意支付高昂壳费拿下控股权,也凸显出重组新规出台后,产业资本优质壳资源的看好。借壳标准提升,进一步减少虚假重组、“忽悠式”重组,重组新规下的优质类“壳”股标质地得到保证;配套融资取消,EPS不会被摊薄;股东承诺限售期增加,借壳完成后可流通股本减少;这些因素均使得优质类“壳”股公司股价的向上弹性更大。
股权转让,资本重组的“曲线救国”之路
3.1 股权转让,产业资本重组的“新玩法”
今年以来,通过协议转让股权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多,一部分是直接转让控股权,另一部分是转让部分股权引入资金实力强劲的二股东(往往后面会谋求控股权)。
从月度统计来看,证监会重组监管新规征求意见及修订后的1-2月内,往往迎来一个控股权转让的“小高峰”,上市公司与政策博弈的痕迹明显。这些信号说明借壳被从严监管后,“高溢价转让控股权”成了变相卖壳的替代手段,而且最近处在一个加速的阶段。
我们认为,今年以来股权转让备受追捧的内在逻辑在于:借壳从严监管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选择用高溢价大比例收购一些优质的类“壳”资源的股权。产业资本收购方可以是先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用看起来“溢价”的价格买进一些优质“壳”,将壳资源收入囊中,60个月后再进行重大资产注入或借壳,来规避重组新规的限制;甚至不排除有些产业资本暂时不谋求控股,而选择做“二股东”,采取“曲线救国”的道路,待时机成熟之后再进行深层次的资本运作。这种变相借壳的方式收到资本市场欢迎,日重组新规征集意见稿出台后,股权转让交易变得异常密集。
3.2 “玩转”股权变更:经典模式及案例分析
股权变更事件往往会提升市场对新的股东方潜在资本运作的想象,尤其当股权受让方资金实力强、体内资产优质、题材“性感”时,相关标的往往能获得市场的高度关注。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市场常见的股权变更模式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目前较为主流的模式,资金方直接溢价购买股权,做大股东或者二股东(未来多谋求控股)。溢价部分是对原股东支付的“壳费”,新股东拿到控股权后,不一定立即实施重组,往往是“曲线救国”,慢慢谋求资本运作。典型的案例如大连电瓷等;
第二类为相对激进的模式,也更复杂,即重组和股权转让同时进行。通过设计交易复杂、结构巧妙的资本运作模式来实现股权转让的同时也实现资产重组。典型案例为三爱富,该类标的监管目前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近期国企采用该模式进行股权转让的案例明显增多。我们认为,国企该类股权转让跟产能过剩国企“瘦身”、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需求是吻合的,监管上相对民企要松很多,也比较容易受市场追捧。预计未来采用股权转让来推进国企改革的案例会不断增多。
模式一:直接溢价购买股权
模式一又可细分为两种转让方式:其一为控股股东直接股份转让,其二为间接控股股东股份转让。
1)控股股东直接股份转让
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直接溢价转让控股权,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典型案例为大连电瓷。
2)间接控股股东股份转让
导致控股权变更的另一种模式,可以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层面的股份转让交易。典型案例包括山西三维。
模式二:叠加资产重组交易的复杂模式
模式二往往与创新的交易结构结合在一起,实现股权转让的同时也进行资产重组,并且能“绕开”重组新规的规定。股权转让的方式包括叠加期权交易(四川双马)、向第三方购买资产绕过借壳上市监管(三爱富)、叠加资产重组协议(ST狮头)等。
1)叠加期权交易:四川双马
四川双马的案例是将股权转让与远期合约挂钩,在控股权变更的基础上通过期权协议来剥离原水泥业务。
2)向第三方购买资产绕过借壳上市监管:三爱富
三爱富的交易模式是先购买资产后变更股权,通过交易环节的巧妙设计来绕过借壳上市认定,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以现金方式购买资产;第二步,向控股股东等剥离原有资产;第三步,向第三方完成股权转让、实际控制人变更。
三爱富的交易中,不涉及未向新实际控制人购买资产,因此不构成借壳上市,巧妙的绕开了重组监管新规。此外,采用现金收购资产,无需证监会审核,增加了实施的可能性。
3)叠加资产重组协议:ST狮头
叠加股权转让与资产重组的模式,凸显出强烈的公司转型及资产运作意图。狮头股份分“两步走”的交易模式较为典型。
ST狮头叠加资产重组协议的股权转让方式设计巧妙,先进行股权转让,再资产重组,“一举两得”。但9月份重组新规推出后,该类方案被否的风险增加,存在监管上的风险。我们认为,重组新规下叠加资产重组协议的股权转让成功率有所下降,使得该模式普及推广的难度较高。
股权转让主题“探微”,类“壳”股“混战计”
4.1 时间效应:股权转让后存在套利效应
股权转让,尤其是控股权转让往往伴随较强的后续资产重组预期。一方面,新晋股东一般具备较强的资金和资本实力,股权转让可赋予公司业务转型的预期;另一方面,新晋股东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与决策能力往往是原控股股东股权对于受让方的必备要求,通过重组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水平,从而使盈利预期提升。业务转型与业绩改善两大因素叠加最终转化为投资者预期的变化,形成短期股价的催化剂。
另外,新规出台抬高了“壳费”,也提高了对重组方的资金实力要求,所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要支付更高的溢价购买上市公司控股权,造成一二级市场明显的估值差价,从而产生制度性的套利机会。
我们梳理了2016年以来公告股权协议转让(以控股权转让为主)的近100个案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析后发现:股权转让后存在真实的时间套利效应,尤其在达成转让意向和签署转让协议后的2个月内,都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达成转让意向、签署协议和转让完成后60天平均涨幅达到13%、 20%和11%。一般而言,从达成转让意向到签署协议公告后一段时间都有明显的超额收益,而实施完成后的套利效应相对要弱。
4.2 类“壳”股有哪些“共性”?——股权转让公司样本详解
注册制延后意味着中期内上市通道依然拥挤,壳资源的稀缺性更加凸显;加上重组新规趋严,一些有意溢价出让股权的优质类“壳”股备受市场关注。
类“壳”股有哪些“共性”?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归纳出类“壳”股的部分显著的特征:市值偏低、股权较为分散、民企居多、多分布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
类“壳”股最典型的特征是市值较低,一般低于100亿。样本中,总市值低于100亿的公司占比高达84%,其中低于50亿的公司占比高达44%。
大部分类“壳”股的股权相对分散。样本中,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的公司超过30%,仅有16%的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
民企居多,“混改”预期下国企类“壳”股增加。整体上,目前控股权转让标的中民企占据主导地位,公司占比高达59%;下半年,伴随国企改革预期从低位修复,股权转让作为“混改”的创新模式之一,地方与央企比重正逐渐增多。
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类“壳”股更能吸引优质资产注入,转型预期增强。整体上,股权转让样本中化工、机械、有色等传统行业占比较大,多集中在传统产能过剩领域。
哪些类“壳”股比较容易涨?我们以公告后30日区间涨跌幅作为衡量股权转让主题表现的主要指标(考虑到四川双马涨幅异常值对样本的扰动,总体样本已将其剔除),发现市值小、溢价率高、股权分散的标的涨幅更高,同时业绩极差及极好的标的涨幅更高。
从公告前一日收盘价为基准计算溢价率,统计结果显示溢价越高,涨幅越大。溢价50%以上的30日涨幅平均能达到22.37%。这也解释了近期整体高溢价的背景下,股权转让主题个股为何备受追捧的原因。
从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布看,股权越分散,涨幅越大。持股比例小于50%的样本平均比高于50%的样本30日涨幅要高出约6%。从逻辑上看,股权分散,控股权易主的难度越低,资本运作的空间越大。
从市值大小来看,市值越低,涨幅越大。小于50亿市值的30日涨幅平均能达到13.44%。符合价格弹性越大表明套利空间越大的基本判断。
从业绩分布看,业绩极差或者极优,涨幅均较大,并非“越烂的标的涨幅越高”。前一年净利润亏损50%以上的公司样本涨幅能达到16.32%;前一年盈利增速50%以上的样本涨幅达到13.46%。业绩极差组涨幅高的逻辑在于后续被借壳的概率增加,所以预期差较大;业绩极优组涨幅高的逻辑在于产业资本购入优质类“壳”股的控股权需要支付的代价更高,样本数据显示该组公司平均溢价率达到30%,高溢价也因此对应一级、二级市场更大套利机会。
4.3 国企“壳”备受青睐:股权变更助力国企改革,实现“新陈代谢”
2016年7月以来,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在国企改革强调过剩产业“瘦身”的背景下,国企“壳”资源重组受到政策鼓励,股权变更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来推动国企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对于国企改革中倡导的混合所有制,重点是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引入民营资本,逐步打破垄断。我们认为,股权转让为股权多元化改革提供新的契机:第一步,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混改或更激进的“公转私”,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产业资本进入原本业绩不佳、市值低但转型诉求强烈的传统国企;第二步,新股东方在掌握决策权后再通过资本运作手段,实现业绩改善与业务转型的目的。
今年以来,国企类“壳”公司股权转让的步伐在大大加快,重组新规出台后,国企股权转让的速度在进一步加速。2016年3月至4月,A股市场上国企股权转让开始盛行,近10家国资旗下的上市公司意图通过控股权转让的方式来实现改革。如嘉凯城、中国嘉陵、*ST狮头、上工申贝等,多集中在国企改革进度较快的上海、浙江等地。2016年7月以来,在重组新规趋严的影响下,国企出现第二轮股权转让潮;9月受到重组新规出台刺激,国企控股权转让再次加速。
我们通过泸天化的案例来阐述股权转让助力国企改革的过程。我们认为,国企“壳”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改革,这跟产能过剩国企“瘦身”的需求是吻合的,监管上相对民企要松很多,也比较容易受市场追捧。我们判断,国企未来通过类似模式来改革的案例会越来越多,国企“壳”资源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机会。
主题选股思路及重点推荐标的
我们认为,驱动股权转让主题上涨的内在逻辑动因在于:借壳从严监管后,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的产业资本选择用高溢价收购一些优质的类“壳”资源的控股权,造成一二级市场明显的估值差价,从而产生制度性的套利机会;另外,一些具备股权转让潜质的类“壳”股也往往会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从投资策略及选股的角度,我们从两条主线挖掘股权转让的投资机会:
首先,关注股权转让公告后的套利效应,推荐正在实施(达成转让意向、签署转让协议)、高溢价转让、现价与转让价仍有较大差距的小市值个股。重点标的包括:科林环保、国栋建设、青松股份、宝莫股份;
其次,把握类“壳”股的几大共性,挖掘股权转让主题潜在受益标的,重点关注监管风险更小的国企类“壳”股,推荐市值较低、股权分散、涨幅不高的国企,优先考虑具备如下特征的标的:
1)近期股权存在划转、变更或转让等可能导致股权变更的事件;
2)近1年内有过重组失败的经历。重点标的包括:柳化股份、中基健康、天津普林等。
5.1 主线1:关注正在实施、现价与转让价仍有差距的个股
样本数据统计规律显示,上市公司从达成转让意向到签署协议公告后一段时间内均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而且开板之后上涨持续性也较好。逻辑上,上市公告控股权高溢价转让会导致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异,尤其对于正在实施股权转让方案的公司而言,由于预期尚未“打满”,存在较为明显的套利效应。
主题角度,我们推荐高溢价转让、尚在实施,现价与转让价还有较大差价的小市值个股,剔除停牌、ST公司后,重点的标的包括科林环保、国栋建设、青松股份、宝莫股份。
5.2 主线2:从类“壳”股几大共性出发,挖掘潜在受益标的
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归纳出类“壳”股的部分显著的特征:市值偏低、股权较为分散、民企居多、多分布于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等;并且,随着股权转让越来越成为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手段,国企类“壳”股投资价值彰显。从监管的角度,如果股权转让的同时又要进行重组,相比民企,国企的方案有更高的成功率。因此从确定性角度出发,我们建议关注监管趋严背景下,优质国企类“壳”股的投资机会。
我们的个股筛选标准主要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不超过30%)、小市值(自由流通市值不超过30亿、总市值低于60亿)、经营业绩差(亏损股为主,逻辑上说绩优国企让渡控股权意愿更低)、涨幅不高(9月份以来涨幅不超过30%),筛选从标的如下表所示;同时优先考虑近1年重组失败过,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大股东股权变更的事件(划转、变更、转让)的公司,并且剔除近1年内实施过非公开发行的标的,组合重点标的包括柳化股份、中基健康、天津普林。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作者: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 陈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股票大作手
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软壳衣和抓绒衣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