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在吃结核药请问做肝功能不正常吃什么药有影向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光荣大夫本人发表
吃结核药引起的转氨酶升高
状态:就诊前
&&治疗结核病,至少要用三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且抗结核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尤其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治疗时,肝损害的发生率可达40%以上,少数甚至可导致肝衰竭。因此,治疗前要进行乙肝筛查,并常规检测肝功能;在治疗期间要严密监测肝功能。请把你的检查资料发一下,以便分析病情。
&&& 下面提供一点有关资料供阅读。几乎所有抗结核药物对肝脏都有影响。接受抗结核治疗者,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为15-30%。1997年一份报告中,报导531例初治患者采用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方案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率达43.5%。但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并非都是由抗结核药药物引起的,还有可能由于合并病毒性或其它原因引起,也可能由肝脏本身的结核病变引起。对于药物引起的,要明确是哪一种或哪几种药物引起的。
&&& 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主要相关药物有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吡嗪酰胺(PZA)、氨硫脲(TB1)、乙硫异烟胺(Th1314)、丙硫异烟胺(Th1321)、对氨水杨酸钠(PAS)等。
&&& 药物在肝内代谢通常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过程;第二步为结合过程。结合反应至少包括四种主要化学作用,即葡萄糖醛酸化、硫酸盐化、谷胱甘肽结合、乙酰化。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机理大致分为两方面。一个方面是干扰肝细胞内代谢过程,导致肝内胆汁淤积、脂肪变性和坏死。另一方面是通过损害肝细胞基本结构,破坏肝细胞,最终导致细胞坏死,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导致肝细胞坏死的活性代谢产物,引发分子病变和药物的相互作用。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1)药物对肝脏直接损害。如INH在肝内通过N-乙酰转移酶作用与乙酰基结合成乙酰化异烟肼,随后乙酰化异烟肼在肝内被水解为毒性较强的乙酰肼,后者通过肝细胞内微粒体酶转变成反应介质,再与细胞蛋白结合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代谢过程中生成低分子自由基,也可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药物性。
&&& (2)间接造成肝脏损害。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或阻断了肝细胞和某项重要代谢途径或胆汁排泄功能,从而引起肝细胞的损伤或胆汁排泄障碍。RFP属大分子药物,主要经胆汁排泄,其胆汁中的浓度可为血浆的2000倍,主要干扰胆红质和葡萄糖醛酸结合及排泄,导致血非结合型胆红质增高、黄疸和排泄色素功能受损。利福平对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凝血酶原、因子Ⅶ、Ⅸ、Ⅹ)和非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均有影响,不但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且可使凝血因子活性减低。 PZA通过影响蛋白质合成等环节使肝细胞胞浆膜或亚微细胞器受损,导致细胞膜的完整性丧失,进而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 (3)合用非抗结核药物的影响:INH、RFP与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合用,是招致肝损害明显加重的潜在原因。细胞色素P450(CYP)的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乙醇可加强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利福平可诱导产生CYP3A4,CYP3A4在肝脏微粒体内使乙酰氨基酚转化为对肝脏毒性很强的N-乙酰-P-氨基苯唑酮(N-acetyle -p-aminobenzo-quinone)。INH类可诱导CYP2E1酶活性增强,该酶参与乙酰氨基酚氧化,生成有毒代谢产物N-乙酰-P-氨基苯唑-醌亚胺(N-acetyle-p-aminobenzo-quinone imine)。合并使用其它主要在肝内代谢或影响肝脏代谢的药物。如使用全身麻醉药或其它能诱导肝微粒体酶的药物如安定、巴比妥等,加重肝脏负担,对女性影响更明显。
&&& (4)抗结核药物合并使用的影响:INH、RFP、PAS在肝内代谢均需乙酰化转移酶,代谢形成酰胺化合物,彼此之间存在酶的竞争,PAS可降低INH乙酰化速率,增加肝毒性。RFP是肝微粒体酶诱导剂,可增加其活性,加快INH代谢,增加INH毒性。
&&& (5)药物剂量过大。目前常规剂量治疗下,PZA极少出现肝毒性反应。Pessaye等分析15例INH、RFP并用所致的暴发性(急性伴肝性脑病),其中死亡7例,其促发因素为INH用量过大。
&&& (6)在抗结核治疗同时不合理地大量合用多种抗菌素和其它药物,使抗痨治疗中的药物副反应概率增加。
&&&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处理:
&&& 药物性的治疗首先考虑停药,有学者建议,发现肝功能损害后立即停用所有的抗结核药物,然后在密切监视下一种一种地投予抗结核药,根据病情和药物反应确定用药方案。有的建议如果AST升高&3×ULN或者血胆红素升高,INH和RFP就应停用。但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功能损害并非都需要停药。中等程度的可逆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约为15-30%,停用所有抗结核药,会使10%-20%患者的治疗不必要地被中断,并可能增加耐药分支杆菌形成。再次用药应待肝功能恢复正常以后。药物过敏致肝损害者,再次用过敏药可出现严重肝损害,甚至产生严重后果。到目前为止,转氨酶升高的程度与肝毒性反应的严重性之间尚无确切关系。是否停止抗结核治疗常常取决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可按以下处理:
&&& (一)预防措施
&&& 注意既往病史的询问,注意患者的年龄、性别、目前体质、目前是否使用其它药物、是否嗜酒、是否存在肝脏基础疾病或潜在的肝损害因素。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每月检测肝功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时,应及时检查肝功能。对低蛋白血症者应及时调整其血浆蛋白水平。用药前最好能检测IgE、IgG 、IgM和补体C3水平,以便出现反应时复查对比,作为判断变应态反应存在和区别变态反应类型的参考。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间隔。
&&& (二)处理措施
&&& 1.单项转氨酶升高者一般为药物的毒性反应或肝脏对药物的一时性不适应,大多不需更改方案。单项转氨酶轻至中度升高持续2周以上者可在使用护肝药如护肝片、还原型谷胱甘肽(泰特)的情况下继续原方案治疗,也可适当减少用药种类(包括非抗结核药物)或减少某1到几种药物的剂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一组752例的资料分析中,抗结核治疗后AST&2×ULN的有61例(占8.1%),其中50.8%(31例)未停药,23%(14例)停药后再用原药,26.2%(16例)修改用药方案,全部完成预定疗程。也有学者将AST≥6×ULN的患者暂不停药,每2周评价1次肝功能。如第一次评价肝功能无好转,则停用INH和PZA,后续评价时若肝功能好转,则每2周逐次加INH 100mg/d、300mg/d、PZA500 mg/d、2000 mg/d;若肝功能仍无恶化,可恢复原有治疗。任何一次评价发现肝功能恶化,都停止加药,并改变治疗方案。
&&& 2.重度转氨酶升高或伴黄疸时应慎重考虑。大多主张及时停用抗结核药物。近年来一些报告值得借鉴,有利于避免因不必要的停药影响抗结核治疗。有报告对AST 8×ULN、总胆红素(TB)67.5&mol/L(4×ULN)者,在不改变治疗方案的情况下加用泰特0.6g/d静脉点滴,3周内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或在护肝治疗保护下,改RFP为利福喷丁坚持有效抗结核治疗。也有报告对总胆红素&4×ULN者,给予激素治疗和短期停用抗结核药,1-2周后肝功能基本恢复,在给予护肝药和激素中程治疗保护下,再按原方案将RFP改为利福喷叮继续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未再反复。亦有报告用RFP后黄疸指数升高,经并用激素未更改方案,持续治疗成功者。
&&& 3.RFP中毒性肝损害引起凝血因子异常者,可以补充维生素K,促进Ⅱ、Ⅶ、Ⅸ、Ⅹ因子的合成。若纤维蛋白原含量低,只补充维生素K效果不明显,可勺情使用新鲜全血或血浆,也可酌情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PPSB(健康人血浆精制而得的冻干制剂)。
&&& 4.低蛋白血症者及时适当补充白蛋白。
&&& 5.药物过敏性肝损害的治疗。
状态:就诊前
请问大夫。吃什么药好呢?
请与主管医生联系,他们会给予具体指导,不要自己随便用药。
状态:就诊前
疾病名称:泌尿系结核&&
疾病名称:肺结核,支气管结核&&
希望得到的帮助:需要门诊吗。什么原因引起疼痛,胸闷气短
病情描述:住院治疗45天,出院休息一个多月上学。上学8天胸部疼痛(以前没疼过)到现在有20多天了,也偶有胸闷气短。晚上自习时身上痒。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光荣大夫的信息
病毒性肝炎(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特别是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
李光荣,男,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感染/肝病专家,山东省卫生厅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肝病...
感染内科可通话专家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广州南方医院
副主任医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郑大一附院
感染性疾病科
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你好,结核药物不要停的,要继续用,同时要加服保肝的药物
您好,根据您的检查结果属于偏高,可以继续用药,饮食要注意合理饮食,必要时用保肝药治疗。定期复查。
你这描述的情况建议继续口服抗结核的药物治疗,避免饮食辛辣食物
可以注射链霉素,口服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
你的情况考虑是属于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肝功能损伤,建议继续服药,口服护肝片保肝。
您好,肺结核一般建议不要随意停药,要继续服用。
没有满意答案,您还可以早上吃了保肝药检查肝功能是否有影响_百度宝宝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功能不好吃什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