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类型的儿童教育

为什么称德国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为幼儿教育之父_百度宝宝知道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答题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3页
简答题目录
1.1.科学和技术的职能是什么? 1.2.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1.4.教师的科技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1.5.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要素及要素之问的关系是什么?
1.6.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简述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三方面依据。
2.2.简述当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对社会需要的体现。
2.3.正确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应注意哪几点? 基于这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应树立哪些观点?
2.4.简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及当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对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的体现。
2.5.简述科学方法和技能对于学前儿童学科学的重要性。
2.6.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知识目标的具体要求。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间的关系是什么?
2.8.简述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科学经验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让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应当注意什么。
2.9.简述初级科学概念对儿童的意义。 2.10.在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时,作为教师应当注意些什么?
2.11.科学经验对儿童学科学有什么意义? 2.12.科学经验与初级科学概念有什么关系? 2.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方面的内容。
3.1.影响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
3.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3.4.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之间的关系如何? 3.5.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3.6.为什么要坚持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3.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3.8.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结果? 3.9.教师指导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如何?
3.10.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分别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3.11.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为什么要坚持把科学教育活动和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4.1.学前儿童认识和探索人体有什么重要意义?
4.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3.学前儿童科学技术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方面?
4.4.什么是生态学? 生态学的观点对于我们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有什么指导意义?
4.5.科学性和启蒙性的辩证关系如何? 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时,如何才能体现“科学启蒙”的特点?
4.6.简述在实践中如何体现地方性和季节性的要求。
4.7.学前儿童有关人体的教育内容包括哪些?
4.8.学前儿童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教育内容包括哪些? 其意义如何?
4.9.简述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辩证关系。 4.10.简述学前儿童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5.1.幼儿园科学活动有哪几种类型?
5.2.正规性科学活动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5.3.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环节包括哪些? 5.4.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5.5.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5.6.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要求有哪些? 5.7.偶发性科学活动对于学前儿童学科学的作用有哪些?
5.8.正规性科学活动与以“上课”为主的常识教学的区别是什么?
5.9.正规性科学活动课题的设计应考虑到哪几点?
5.10.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有哪些? 5.11.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指导要求是什么? 6.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6.2.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观察方法的实施要点。
6.3.学前儿童进行分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6.4.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分类方法的实施要点。
6.5.学前儿童测量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6.6.简述学前儿童学习测量方法的意义及其
测量方法的实施要点。
6.7.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有哪些? 6.8.教师在指导儿童实验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6.9.科学游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有何独特意义?
6.10.学前儿童科学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6.11.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游戏的指导要点。 6.12.简述学前儿童种植和饲养活动的教育作用和特点。
6.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散步和采集活动的意义和特点。
6.14.教师在开展种植和饲养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6.15.教师在开展散步和采集活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6.16.早期科学阅读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6.17.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中早期科学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6.18.简述电教媒体的特点及其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6.19.简述电教媒体的主要形式及其应用范围。
6.2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选择和运用电教媒体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6.21.简述学前儿童种植和饲养的主要内容。 6.22.简述学前儿童学习分类方法的意义和特点。
6.23.简述科技玩具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7.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要素有哪些? 7.2.简述自然环境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7.3.简述教育环境的维度。
7.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环境创设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7.5.幼儿园室外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7.6.简述科学桌、科学角的特点及其设置、管理方法。
7.7.简述科学发现室的设置目的及其作用。 7.8.简述科学发现室的材料特点。
7.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的种类有哪些?
7.10.简述自然角的特点。
8.1.什么是教育评价? 应从哪些方面来理解它的概念?
8.2.简述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的区别。 8.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8.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有哪些类型? 8.5.诊断性评价的目的、作用是什么? 8.6.形成性评价的目的、作用是什么? 8.7.终结性评价的目的、作用是什么? 8.8.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
8.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资料的主要收集方法有哪些?
8.10.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其实施要点有哪些?
8.11.访谈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其特点如何? 实施要点有哪些?
简答题答案
1.1.科学和技术的职能是什么? 答:科学的职能:认识自然、获取新知识;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把具体的实践经验系统化从而形成理论;总结、概括、抽象个别现象形成一般原理等。技术的职能:改造自然、发明创造新产品;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将一般原理应用于个别问题;提高生产力、劳动效率等。
1.2.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点有:(1)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2)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探索的特点。(3)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活动的特点。(4)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答:(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公民(包括具有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和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的劳动者) 奠定基础。(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在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能够促进儿童认识、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科学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的积极态度;丰富和积累学前儿童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发展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教会学科学的方法;培养学前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等良好个性品质。科学教育还会给儿童的一生带来深刻影响,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儿童并为其早期发展创造条件。
1.4.教师的科技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答:教师的科技素养包括:(I)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2)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3)以
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1.5.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学科学的要素包括四方面:探索态度、探索对象、探索过程和探索结果。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1)探索态度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心理前提和内在动力,它维持着儿童的探索活动的进行。(2)探索对象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儿童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这些内容能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发儿童积极的探索态度。(3)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核心要素,是在心理和物质前提下对探索活动的继续,也是儿童获得探索结果的必经之路。(4)探索结果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是前三个要素的共同成果,又可能再次激起儿童的探索动机,提供可探索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总之,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学前儿童学科学、进行探索活动的有机整体。
1.6.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答:(1)目前,尽管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具体的问题,但广大幼儿教师已基本树立了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学习科学的思想,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教育实践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2)进入90年代以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反映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重视儿童个体发展的同时,更加主动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反映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问题。如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技术在将科学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影响社会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加以应有的考虑。如何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体现技术教育的因素,加强“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教育,是当前正在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3)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改革,也出现了与各科、各领域之间紧密联系的趋势。
2.1.简述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三方面依据。答:(1)社会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社会依据。(2)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心理依据。(3)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 2.2.简述当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对社会需要的体现。答:当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对社会需要的体现是:(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不应让儿童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激发儿童主动求知的欲望;不应片面追求儿童获取知识的数量多少,而应培养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儿童,以科技素养的早期培养为宗旨,以形成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的、积极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科技社会中应付自如。(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应当培养儿童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意识,以帮助儿童形成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初步的责任感。 2.3.正确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应注意哪几点? 基于这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应树立哪些观点? 答:正确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应当注意几点:(1)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儿童发展的需要是整体的需要。(2)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是不同的。(3)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的需要是不同的。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的以上特点,当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应树立以下观点:(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不仅要关注儿童的认知发展,也要关注其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要以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善人格为最终目的。(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必须具有年龄的层次性,即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应是千人一面的要求,而应充分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性。允许儿童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注重让每个儿童用自己的方法,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自己的经验。
2.4.简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及当代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对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的体现。答: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1)内容的广泛性和知识的严密性。(2)方法的科学性。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对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的体现主要在于:(1)对科学含义的全面理解。即把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2)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既要立足于让儿童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体现科学内容的广泛性,同时也要引导儿童注意知识间的连续性,为将来形成科学概念和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打下基础。(3)不仅注重儿童科学知识的获得,更注重儿童学科学的过程,以及在学科学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对科学的情感和态度。
2.5. 简述科学方法和技能对于学前儿童学科学的重要性。答: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方法技能常常被比喻成“点金术”,用以说明它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教师所能给予儿童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而如果给予儿童获取知识的方法,那么儿童可以自行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无需教师的帮助。从长远的观点看,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教育要使儿童在将来脱离学校教育以后,仍能独立地向前迈进。而儿童只有掌握了必备的技能时,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动的学习者。
2.6.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知识目标的具体要求。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帮助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多样性的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这些实物的初级科学概念。(2)帮助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发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3)帮助儿童获取周围环境中事物和事物、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简单经验。(4)帮助儿童在操作活动中获取简单的技术经验。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与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间的关系是:(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内容的方向。(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是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是进行科学教育评价的标准。
2.8.简述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科学经验可能存在的不足,以及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让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应当注意什么。答: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科学经验可能存在不足有:(1)是不正确、不全面、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特别对年幼的儿童来说,由于其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对事物的理解难免具有片面性。(2)是孤立的、零散的,缺乏联系和组织。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固然会有很多的经验,但他们很难自发地把本质上相同或相似的经验联系起来思考。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让儿童获取科学经验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注意经验的广泛性。(2)要注意经验的连续性。(3)要注意让儿童在和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经验。
2.9.简述初级科学概念对儿童的意义。答:初级科学概念对于儿童的意义:它能帮助儿童将具体、丰富但零散、孤立的科学经验转化为概念化的认识结构,便于儿童记忆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同时也便于儿童认识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为将来学习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概念、科学定律和原理打下基础。
2.10.在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时,作为教师应当注意些什么? 答:在帮助学前儿童形成初级科学概念时,作为教师应当注意两点:(1)儿童的初级科学概念是表象水平的概念,而不是抽象水平的概念。(2)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儿童的思维过程。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提供可概括的材料,帮助儿童进行整理和归纳科学经验,引导儿童寻找共同点从而逐步上升到概念化的认识。
2.11.科学经验对儿童学科学有什么意义? 答:科学经验对儿童学科学的意义在于:(1)科学经验是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儿童对任何事物的抽象认识都建立在对具体事物的概括的基础之上。(2)科学经验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和可供概括的感性材料。(3)经验性的科学知识作为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适合于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特点一一直觉性、具体性和形象性等等。
2.12.科学经验与初级科学概念有什么关系? 答: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概念来看,两者有着不同的地方:科学经验是和具体的事物、现象联系在一起的,而科学概念则是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概括的结果。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看,两者作为知识目标的两个层次是相一致的。儿童获取科学经验要为形成概念服务和为形成概念作准备。儿童初级科学概念的形成要建立在丰富的科学经验的基础上,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才更具概括性和代表性,儿童对概念的理解才更深刻。
2.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三方面的内容。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三个方面是知识目标、方法技能目标和情感个性目标。(1)知识方面的目标:引导儿童获取周围物质世界的广泛的科学、技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表象水平的初级科学概念。(2)方法技能方面的目标:帮助儿童学习探索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技能——观察、分类、测量、思考、实验、表达和交流信息,以及操作、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解决问题能力。(3)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激发和发展儿童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探索周围世界、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
儿童热爱大自然,关心保护大自然和环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行为,培养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和合作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1.影响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内部因素:(1)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发展水平。(2)儿童的知识经验(特别是生活经验) 。(3)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4)儿童的个性特点。外部因素:(1)学习材料。(2)空问和时间。(3)同伴。(4)老师。
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过程和结果之问的辩证关系: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儿童科学探索的过程必然导致积极的结果,科学教育的结果应该是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产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它们对于儿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或者只重结果、忽视过程都是片面的,科学教育应该使学前儿童在过程和结果两方面都得到满足。
3.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探索过程的三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答:第一阶段是“瞎忙”的阶段,儿童表现为无目的地摆弄物体。第二阶段是“探究”的阶段,儿童表现为尝试性地摆弄物体。第三阶段是“领悟”的阶段,儿童表现为验证性地摆弄物体。以上三个阶段是每个儿童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三种状态。这三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的。我们做这样的区分只是突出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事实上,在具体的探索过程中,它们是相互蕴涵的。也就是说,在每一个阶段,都可能表现出另外阶段的特征,并且极有可能转化到其他的阶段中。
3.4.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之间既不是截然对立的,也不是毫不相干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教师指导是对儿童探索过程的指导,而儿童的探索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探索。(2)教师的指导不是代替儿童的主动探索,而是帮助儿童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索。教师不可能简单地把“科学”从自己的口袋转移到儿童的口袋中,而必须通过儿童自身的探索活动,让儿童自己建构对科学的理解。教师只是儿童学科学的引路人。(3)儿童的科学探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适当指导,能够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优化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并促使儿童得到积极的结果。它是儿童学科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3.5.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作为两种不同形式的指导,对儿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帮助儿童迅速得到有价值的学习结果方面,直接指导的效果更好。它能够使儿童不走“弯路”,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整理自己的科学经验,于短时间内获得预定的结果。间接指导在帮助儿童获得正确的知识这一方面,可能不如直接指导快,但是它能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过程自己获得科学的结论。间接指导使儿童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因而能充分激发儿童的内在学习动机。
3.6.为什么要坚持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答:(1)从这三种活动形式的本质看,它们具有一致性。从表面看,这三种不同的活动形式是对立的,但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它们都是儿童的探索活动。并不是说,儿童个人的活动是一种探索活动,而集体活动就是教师的灌输。这是一种误解。即使在集体的学习活动中,即使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儿童仍然有自己探索和操作的机会。(2)从这三种活动形式的特点看,它们具有互补性。它们都具有某个方面的价值,但无论哪一种活动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往往一种活动形式的优点恰恰是另一种活动形式的不足所在。(3)从这三种活动形式的关系看,它们又具有互渗性。我们不能用一种“全或无”的观点看这三种活动形式。实际上,集体活动的形式并不完全是集体活动,这其中也包含很多儿童自己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及小组性的讨论活动。而且集体的学习和个人的学习也是会互相影响的。而个人的探索活动也会影响他人和集体,或演变成自发的小组式的活动,或在教师的组织下成为一个被大家所共同关注和参与的集体活动。以上都说明,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应该坚持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3.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其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必须坚持四个原则:(1)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既要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学习,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
第1页/共3页
寻找更多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习题:第5章-中华考试网
&&|&&&&&&&&&&&&&|&&&&&&&&&&|&&&&&&&&&&|&&&&&&&&&&|&&&&&&&&&&|&&&&&&&&&
&&当前位置: >>
>> &&&& >>
>> 文章内容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习题:第5章&&【
】&&[ 日 ]
自考《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章节习题:第5章
  第五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下)
  一、填空题
  1.测量可分为 测量、 测量和正式量具测量三种类型。
  答案:观察;非正式量具
  2.科学小制作是学前儿童通过自身的 与自然科学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活动,它特别强调 过程。
  答案:感官;操作
  二、解释题
  1.测量
  答案:测量:是指用量具或仪器来测定物体的尺寸、角度、几何形状或表面相互位置的过程的总称,也包括用仪表来测定各种物理量的过程。
  2.非正式量具测量
  答案:非正式量具测量:也称自然测量,指不采用通用、标准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如木棍、积木、绳子、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
  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文学艺术的方法
  答案: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低幼艺术作品等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来进行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信息交流
  答案: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5.科学小制作
  答案: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问答题
  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信息交流的类型,除了运用语言的方式以外,还运用手势、动作、表情及图像记录等非语言方式进行。
  2.教师在科学小制作活动的指导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在科学小制作活动的指导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符合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二,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小制作的方法。
  第三,应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逐步安排内容。
  第四,科学小制作应结合活动的主题。
  3.什么是科学游戏?
  答案: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游戏,即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科技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
.. 定价:¥12.8 优惠价:¥12.8&&.. 定价:¥45 优惠价:¥42&&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网上作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网上作业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