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时总是磨蹭,拖拉怎么办

孩子学习时总是磨蹭,拖拉怎么办_百度知道
孩子学习时总是磨蹭,拖拉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学习习惯的问题,如果孩子还小,及时养成好的习惯很重要。给他规定一个比较宽松的时间,到了检查,配合一定的激励手段,提高他的积极性,坚持三周下来就能养成习惯。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爱磨蹭做事拖拉 专家支招如何打败孩子拖延症|孩子|拖延症|心理_新浪教育_新浪网
爱磨蹭做事拖拉 专家支招如何打败孩子拖延症
  粑粑麻麻是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明明让孩子赶快去刷牙洗脸了,他还是拖拖拉拉,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晚上到点了,还在玩,不肯睡;明明10分钟就能做完的作业,硬是做了半个小时……
  这些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呢? 一起来听听英孚青少儿英语资深教育专家Ivy老师怎么说吧!
  拖延症为什么会形成?
  首先,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时间观念并非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通过大量地活动与积累,才会慢慢构建起来,所以有时候低年龄段孩子拖拖拉拉,并非它不愿意行动,而是时间观念尚未形成。
  其次,每个人对于时间的感知是相对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时间有两种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物理时间,几秒钟、几分钟、几个小时都是客观存在,能够被时钟记录;第二种是心理时间,个体主观意识到、感知到的时间。
  举个例子,我们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时,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太快,就像孩子经常会说:“明明我才看了五分钟电视,为什么把它关掉?”反之,如果你让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做作业,他可能就会抱怨,怎么时间还没到。
  所以有的时候,孩子的拖延症只是由于他心理时间的不满足感,就像我们成人一样,“拖延症”患者晚睡的绝大部分原因,是还没从愉悦的下班时间中获得足够多的满足感。
  最后,父母过高的心理预期也可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磨蹭。不管大人小孩,每个人都有自己行动的节奏。有人是慢性子,有人是急性子。急性子的家长看慢性子的孩子,自然想跳脚。催促孩子“快快快”,只会加深孩子对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的事情更糟糕的体验和记忆,下一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就更提不起精神。
  怎样战胜拖延症?
  对于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式,帮助孩子增强时间观念,克服“拖延症”。
  1设定时间限制
  家长可以通过数数字,帮助孩子更好地建立时间观念,比如洗手的时候,从1数到10然后关水龙头。也可以用时钟告诉孩子,当长指针知道数字几的时候,就是洗澡时间了,再指到几的时候,就是睡觉时间了;或者家里买一个小的沙漏,和孩子约定,沙走完之后,我们就关灯睡觉。
  2制定规律的作息表
  家长可以利用可爱的日历,帮助孩子规划日常活动 ,在此过程中,可以先教孩子“早上,中午,下午,晚上” 等时间名词,然后再和孩子一起讨论,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都要做些什么?也可以用色彩鲜艳的沙漏,告诉孩子,红色沙漏漏完的时候,就要将玩具收好,刷牙洗脸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规律作息,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3DIY活动记录
  和孩子一起回顾时间安排,让孩子画出或写下自己每天日常学习生活所花的时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问问孩子今天花多久完成各项活动,让孩子对自己今天的效率做评估。如果某项活动孩子自己都觉得慢了,问孩子有什么解决方法可以提高这项活动的效率?让孩子记下来,第二天尝试用这个方法看是否有效。
  在互动过程中,切忌用自己的“心理时间”为孩子的快慢贴标签,而应遵循孩子的节奏,循序渐进地改进提高。
  因心理时间的不满足而引发“拖延症”的孩子,家长们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式,帮孩子改进提高!
  1让生活琐事变得有趣
  有些孩子在做某件事上拖拖拉拉,不是因为它真的缺乏行动力,而是因为它觉得这件事并不有趣,所以心理上存在抵触情绪。
  家长们可以试着将孩子抵触的日常琐事变得有趣,帮助孩子战胜拖延症。比如,帮助低年龄段孩子起床时,可以将闹钟的声音设置成大自然或小动物的声音;等孩子睁开眼睛,可以告诉孩子“小鸟起床啦,鸟妈妈给小鸟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毛毛虫。” 然后可以用手指扮成“毛毛虫”,轻轻挠孩子痒痒;也可以告诉孩子早餐有什么好吃的,增加孩子起床的动力。
  吃晚饭的时候,家长们可以告诉孩子:“现在是兔宝宝和兔妈妈、兔爸爸、兔姥姥的晚餐时间,大家都坐下了,就差兔宝宝了!我们要开始吃胡萝卜了,兔宝宝也快来吧!”
  2设定孩子心爱的目标
  在职场上,时间管理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目标管理,如果你知道接下来要去哪里,你便能够更好地分配现有的时间,提高效率。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家长们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他感兴趣的目标,比如,告诉孩子,做完作业就可以一起去看一集动画;如果能连续五天早起早睡,就能获得一次郊游的机会等等。
  3玩一个“时间银行”的游戏
  家长们可以试着和孩子玩一个“时间银行”的游戏,将时间变得具象化。
  比如,如果孩子通常起床需要30分钟,那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能够将时间缩短到15分钟,那么多余的15分钟,就能换取一张时间银行的支票,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让他自由兑换,比如看动画、玩iPad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管理与效率的重要性。
  家长如何摆正心态?
  如果父母是急性子,对于孩子的心理预期过高,那么父母首先需要降低心理预期,学习情绪管理,在感觉孩子“慢吞吞”的时候,提醒自己并不是孩子真的慢,而是自己的心理时间在孩子的能力范围以外,比如,有的家长希望自己“去收拾书包”的话音未落,孩子就停下手中的事情去整理,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有时候,家长越是希望看到孩子快,就越会看到孩子的慢,这种心理预期干扰了正常判断。本来接下来的事情是让孩子快乐的,但由于家长急躁的情绪,这些事情都会变得不快乐,孩子更不想做接下来的事情了。
  来源:EF英孚亲子口袋英语微信的公众账号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806人已测试
7252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一个小方法,轻松改掉孩子磨蹭拖拉的坏习惯
  小健今年7岁,是一年级的学生,看上去活泼、可爱,但是小健的父母却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因为小健写作业时总是东看西看,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吃铅笔,要么咬手指,而且写一会儿就起来溜达一圈,到处摸摸看看。这样的写法怎么能快起来?一个小时的作业常常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所以每天总是很晚才能睡觉。小健为了作业的事经常挨爸爸的揍。老师也反应小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且还经常捣乱,很调皮,一会儿拽别人的头发,一会儿拉别人的衣服,影响其他的同学和课堂秩序。下面让中国注意力训练网的老师来给家长们支一招。
  从生活习惯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也可以用记时完成某一件事情,规定时间完成就表扬或记一个星星;得够二十个星星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第五招: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总之,对孩子磨蹭,家长一定要用耐心和爱心帮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过急。(任何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何况纠正一个坏习惯重新建立好习惯?家长们别着急,给自己也给孩子一点时间。)要注意总结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孩子的速度。
  小孩注意力情况测评:
  更多注意力训练方法尽在,中国注意力训练网: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线联系QQ:.电话:400-86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